雖然這篇心理學導論是什麼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心理學導論是什麼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心理學導論是什麼產品中有1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425的網紅榮格讀書會,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免費活動 大家趕快報名起來 連結見留言 因著中元節的到來,全球大疫情的籠罩,面對「哀悼,鬼魂和往生」的議題,我們可以從傳統文化中多探究什麼?又可以觸及心靈中什麼樣的內涵?歡迎參加8/21-9/4合計三場的【傳統的回響系列講座】。 【#哀悼之必要—傳統的回響系列講座2】 主講:#宋文里 老師(國立清...
心理學導論是什麼 在 游游!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01 23:59:26
🔍👧🏻 以前,我需要別人定義我是誰; 現在,我需要知道我是誰。 - 心理學導論課堂上,老師有意無意拋出了一句話:「我相信你們之中大部分人都還不知道自己是誰。」如同顧里鏡中自我一般,往往都是身邊的人告訴我我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就算原本不認同,經過一連串的懷疑、檢討、發現,就真的在自己性格list多加上了...
心理學導論是什麼 在 6185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7-11 10:37:44
⠀👏⠀⠀⠀⠀⠀⠀⠀⠀⠀⠀⠀ 「減重最簡單、最有科學根據的方法就是少吃一點。」 ⠀⠀⠀⠀⠀⠀⠀⠀⠀⠀⠀⠀ 「目前沒有人能證明憂鬱症是由於血清素失衡所引起的。」 ⠀⠀⠀⠀⠀⠀⠀⠀⠀⠀⠀⠀ 「建立階級差別,以物質商品來決定持有者的社會地位和聲望。」 👄這很常見。小孩向父母嚷嚷:‘‘同學手機拿iphone、...
心理學導論是什麼 在 榮格讀書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免費活動 大家趕快報名起來
連結見留言
因著中元節的到來,全球大疫情的籠罩,面對「哀悼,鬼魂和往生」的議題,我們可以從傳統文化中多探究什麼?又可以觸及心靈中什麼樣的內涵?歡迎參加8/21-9/4合計三場的【傳統的回響系列講座】。
【#哀悼之必要—傳統的回響系列講座2】
主講:#宋文里 老師(國立清華大學榮譽退休教授,天主教輔仁大學兼任教授)
日期:2021/8/28(六)14:00-15:30
地點:ZOOM線上活動(額滿為止,報名成功者會收到e-mail線上活動連結通知)
主辦單位:有知心理、心靈工坊
重要說明:
◎ 線上活動以ZOOM進行,並將全程直播與錄影。
◎ 因系統名額有限,活動前收到e-mail線上活動連結通知才算報名成功,再請留意收信。若有問題,可私訊心靈工坊文化FB。
◎ 活動當天13:45 開放登入,敬請及早上線,以免超過限額無法進入。
◎ 活動全程請關閉麥克風及攝影機,若需提問,可在聊天室輸入留言。
◎ 為確保報名者的參與權益,請勿將會議連結傳給未報名者。
講題簡介:
1. 「死」的本意起於哀悼
2. 總是他人的死亡
3. 喪失與哀悼──在自我的世界中,哀悼導致憂鬱(抑鬱)
4. 哀悼與公共的紀念儀式:人類學與心理學觀點
5. 不可言說:沒有悼詞(禱詞)的文化
6. 關聯虛無化,如何慎終追遠?
7. 找回我們的語言
講者簡介:
宋文里
生於1952年,1985年獲得美國伊利諾大學娥百娜-香檳(Urbana-Champaign)校區諮商心理學博士學位。現為國立清華大學榮譽退休教授,天主教輔仁大學兼任教授,澳門城市大學博導。
1986年起在清華大學社人所、社會所先後開設文化心理學、文化的精神分析、論述心理學,及其他跨學科專題,如藝術心理學、宗教心理學、美學向度等。這些課程後來也延續到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並轉化為心靈工坊成長學苑的數次講堂。
自從余德慧、余安邦於2009年創立「人文臨床論壇」以來,每一年舉辦時,宋文里無役不與。其中一次,和余德慧討論「療癒」一詞的用法,認為「療遇」(healing encounter)才是「人文臨床」的同義詞。自茲而後,也決意把自己的專業工作界定為「療遇」,並設定其中的兩種立場:施療者/求癒者。
宋文里勤於著述,他的專文著作及文化藝術評論多篇曾刊載於各種學術期刊及雜誌,這些著作正著手編輯為《宋文里作品集》,目前已出版的是《重讀佛洛伊德》(2018,精選十餘篇佛洛伊德作品,翻譯、評註、加上導論)、《心理學與理心術》(2018,心靈的社會建構八講)、《文化心理學的尋語路》(2020,邁向療遇之途;心理學的下一頁)。
宋文里另也投注不少精力於翻譯學術經典著作,譯有《成為一個人:一個治療者對心理治療的觀點》(Carl Rogers);《人類本性原論》(E. O. Wilson);《教育的文化:從文化心理學觀點談教育的本質》(Jerome Bruner);《宗教的動力心理學》(Paul Pruyser);《正常人被鎮壓的瘋狂:精神分析44年的探索》(Marion Milner);《關係的存有》(Kenneth Gergen);《翻轉與重建:心理治療與社會建構》(Sheila McNamee & Kenneth J. Gergen)等專著。
主題閱讀:
《鬼神‧巫覡‧信仰:宗教的動力心理學八講》-宋文里
心理學導論是什麼 在 蕭瑟寡人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來個科普時間吧
最近不少人都在傳這張圖:亞洲人比西方人能夠接受口罩是由於東方人蒙面都蒙下半邊,西方人蒙面都蒙上半邊。這種觀察確實是正確的,但是大家是否會好奇原因是什麼呢?
這剛好是最近在心理學領域的一個新興研究議題。我在台大「組織運作導論」課程上談到非語言溝通時,就有用這個例子說明非語言溝通的文化差異。簡單來說,東方人多半透過眼睛觀察人的情緒。相對而言,西方人比較重視嘴部的情緒表達。
其後的理由是這樣的:在發展心理學和社會人類學中,都有提到不同文化間表達規則(Display Rules)的差異。表達規則是一種社會群體或文化中的非正式規範,作為讓人們判斷自己應該如何表達情緒的標準。亞洲的文化較偏集體主義,人們從小就被期待要壓抑情緒,因此常會以微笑或漠然的表情來掩飾自己的情緒。在這個時候,眼睛的運動由於有許多屬於難以被主觀意識控制的微表情(micro-expression),因此就成為人們搜尋情緒線索的最佳對象。所謂「眉目傳情」或是「觀其眸子,人焉廋哉」就是這麼來的。西方沒有類似的概念,因此「眼神」這個詞找不到直接對應的翻譯 。而在西方文化中,並不會鼓勵人們壓抑情緒的表達。所以人們會看整張臉的表情判斷對方的情緒。此時動作最明顯的嘴部表情很容易就成為關注的焦點。
這就解釋了到底該蒙上面還是蒙下面的問題。顯然人雖然蒙面,還是不希望因此而喪失了透過表情進行非語言溝通的能力。因此東方人蒙下面,是因為希望能夠繼續眉目傳情。而西方人蒙上面,就是為了讓對方看到嘴部的情緒表演。
這邊有幾篇相關的論文供有興趣的朋友參考
https://www.cell.com/current-biology/…/S0960-9822(09)01477-8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1517206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artic…/pii/S2352250X16302007
心理學導論是什麼 在 Jasmin Fong 方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09年到19年,10年,完全無法想像自己可以在這行頭當講師10年,更沒有想像過自己會喜歡教書。享受學習倒是真的,做講師最令我滿足的並不是教學生,而且各個院校讓我有機會去「學習」不同的科目。
✨來個10年小總結吧!✨
💁🏻♀️曾經任教的短期課程:
-中大專業進修:
失戀治療、恐懼治療、失眠治療、電影心理學與個人成長、結合創意與現實工作坊、喜劇之王:從喜劇看社會發展、女性行政人員面試及面對傳媒技巧、開心工作假期
-青年協會:
電影治療
-其他:
塔羅牌工作坊、王家衛的音樂與電影、夢境分析、催眠治療等
—————————————————————————————
💁🏻♀️文憑、專業及高級文憑課程:
-中大專業進修:
大眾傳媒、世界名劇賞識、創意藝術生活、溝通及解難技巧
-浸大專業進修
健康心理學、輔導心理學
-公大李嘉誠專業進修
人際及傳意技巧、從實習中學習
-香港科技專上學院
戲劇導論及劇本撰寫
—————————————————————————————
💁🏻♀️本科大學課程:
-明德學院:
Theorizing Media and Culture,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Media Management, World Cinema, Digital Media and Interactivity, Social Research Method
-美國上愛荷華大學:
Psychology of Women, Motivatio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Conflict Resolutions
超過30個不同主題,橫跨多個學院,聽上去挺浪漫的,四海漂泊無處為家,像江湖俠女。😌
#話時話
#各位對以上課程和培訓可以隨時聯絡
#側面搵工
#CV太複雜我都唔識寫
#從前如不羈的風不愛生根
#10yearschallengeatwork
09年經濟不景,剛剛回流返港找工作到處碰壁,打開中大專業進修網站,看看有什麼課程進修時,看到他們招聘導師。對於一個失業而又閒不了的人來說,基本任何工作都會申請。
至今仍不明白,為何他們有如此大的冒險精神聘請一個無讀過education,工作經驗只有一年的「死靚妹」來教和我差不多年紀、甚至大過我的學生。
然後我繼續搵正職,到一間獵頭公司面試,老闆例行in完,問我有係唔係所有時間都available,我話比佢知,我有份中大專業嘅part-time, 聽錯咗,以為我去讀書。當他知道我去教,再看了看手中的CV,轉咗中文非常認真的同我講,他有一個朋友也是在那裡教,但那位仁兄有三十年的工作經驗。
我當然聽明白了他的意思,而老老實實,失業乜都要試試。
剛入中大我教的是高級文憑課程中的communication and problem-solving skills, 效果一般,因為我其實很怯。但那裡的同事真的非常棒,他們不斷給予我機會,安排去不同的課程任教,也讓我開一些自己喜歡的短期課程。這幾年是很好的訓練,我開始知道教育是什麼一回事,也享受這項工作,甚至,這是我現在主要的工作。這個,是肯定在apply時,從沒想到的結果。
知道上年教其中一班今年year 4的同學仔快畢業在搵工了,我想說,我申請過不下於100份工,在站在你們面前講課之前也曾經被很多人拒絕。但只要抓緊一個機會努力嘗試,認真的做,就會有意想不到美好的結果。
我來給大家加油。
圖:歷年來教的短期課程都是愉快地工作,同時在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