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徹夜之歌巴哈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徹夜之歌巴哈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徹夜之歌巴哈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663的網紅呂承祐 York Lu, flutist,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舊文重貼】去年的今天寫的文章 我常常講巴赫走了兩百英哩(約三百二十公里)旅行去聽布克斯胡德演奏的故事給學生聽,順便告訴他們我們現在何其幸福。 上網手指點一點,youtube就會播放音樂給你聽,甚至還可以偷學一點大師的指法;想聽大師演奏?上itunes買一首歌,只要0.99美元;去一趟圖書...
徹夜之歌巴哈 在 Chululu 朱璐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2-19 19:21:15
愛的模糊。 但愛得坦然、愛得真率、愛得毫無保留。 長大之後的除夕沒有遊戲、沒有電影、沒有徹夜喧鬧的一家人,只剩晚餐過後,我彈琴,狗陪我彈琴。 大概是從國中開始,只要壓力大了、被打罵、被比較、被算不好的數學掐到快窒息的時候,我就會到琴房彈詩歌,一邊彈一邊哭,反正和弦很簡單、雙眼哭模糊了也沒有關係。...
徹夜之歌巴哈 在 呂承祐 York Lu, flutis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舊文重貼】去年的今天寫的文章
我常常講巴赫走了兩百英哩(約三百二十公里)旅行去聽布克斯胡德演奏的故事給學生聽,順便告訴他們我們現在何其幸福。
上網手指點一點,youtube就會播放音樂給你聽,甚至還可以偷學一點大師的指法;想聽大師演奏?上itunes買一首歌,只要0.99美元;去一趟圖書館就可以在一個小時之內比較十位指揮家不同的錄音;即使我想聽柏林愛樂,只要搭高鐵就可以辦到。
但是方便之下,人變得懶惰。很多學生不聽音樂會、甚至不聽錄音。我非常好奇他們平常在家裡做什麼,不過一切似乎都被某些特定的事物取代。我問他們說,你們不聽大師演奏,怎麼從不同的面向了解音樂?怎麼分析演奏的不同?怎麼討論詮釋?
「我要建立自己的風格。」
親愛的小孩,我希望你是開玩笑的。
去唱片行買一張唱片來聽吧。我總是珍視著把一張唱片放進播放機裡,坐在沙發上聽音樂的每一個瞬間。
唱片行再怎麼遠,也沒有三百二十公里那麼遠,不是嗎?
1707年5月9日 日耳曼管風琴師布克斯特胡德去世
為了聽少女時代的演唱,有人願意徹夜排隊買票。但是,為了聽少女時代的演唱,有人願意從高雄徒步到台北聽嗎?大概只有超級天團和死死忠歌迷願意吧?
巴哈在二十歲那年就做了這件事,跟老闆請了假,沒錢騎馬坐車,就走了三百公里到呂北克,讓他慕名前往的,就是這位布克斯特胡德。
這趟旅行對巴哈的工作和音樂都產生影響。巴哈請了一個月的假,結果他自己又多請了三個月──那是沒有手機、沒有網路的年代,他逾假不歸可是沒辦法通知雇主的。而且,由於巴哈擔任的是管風琴師,禮拜儀式是少不了他的。如果他不出現,就要有別人代班。換到今天,巴哈被開除都算是剛好而已,而且還被當作一代不如一代的明證,「現在的年輕人哦……實在是不可靠」云云。
但是巴哈自己很清楚,他辯稱逾假不歸是為了「了解在他的藝術中的種種事情」。其結果就是接下來,教堂的會眾抱怨巴哈在禮拜儀式中,管風琴的段落彈得過長,而且還插入「奇怪的音符」。從後世來看,巴哈這趟旅行去得理所當然,甚至,應該出錢讓他留職停薪兩年,讓他到呂北克多待一段時間,多學點東西。也幸好他去了,因為布克斯胡德過了兩年就去世了。少了這趟旅行,會少掉什麼東西,或許我們從布克斯胡德所寫的d小調觸技曲以及帕薩卡利亞可以稍作想像。
d小調觸技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jHkzqSOxnw
帕薩卡利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VU_hF44KfM
徹夜之歌巴哈 在 呂承祐 York Lu, flutis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常常講巴赫走了兩百英哩(約三百二十公里)旅行去聽布克斯胡德演奏的故事給學生聽,順便告訴他們我們現在何其幸福。
上網手指點一點,youtube就會播放音樂給你聽,甚至還可以偷學一點大師的指法;想聽大師演奏?上itunes買一首歌,只要0.99美元;去一趟圖書館就可以在一個小時之內比較十位指揮家不同的錄音;即使我想聽柏林愛樂,只要搭高鐵就可以辦到。
但是方便之下,人變得懶惰。很多學生不聽音樂會、甚至不聽錄音。我非常好奇他們平常在家裡做什麼,不過一切似乎都被某些特定的事物取代。我問他們說,你們不聽大師演奏,怎麼從不同的面向了解音樂?怎麼分析演奏的不同?怎麼討論詮釋?
「我要建立自己的風格。」
親愛的小孩,我希望你是開玩笑的。
去唱片行買一張唱片來聽吧。我總是珍視著把一張唱片放進播放機裡,坐在沙發上聽音樂的每一個瞬間。
唱片行再怎麼遠,也沒有三百二十公里那麼遠,不是嗎?
1707年5月9日 日耳曼管風琴師布克斯特胡德去世
為了聽少女時代的演唱,有人願意徹夜排隊買票。但是,為了聽少女時代的演唱,有人願意從高雄徒步到台北聽嗎?大概只有超級天團和死死忠歌迷願意吧?
巴哈在二十歲那年就做了這件事,跟老闆請了假,沒錢騎馬坐車,就走了三百公里到呂北克,讓他慕名前往的,就是這位布克斯特胡德。
這趟旅行對巴哈的工作和音樂都產生影響。巴哈請了一個月的假,結果他自己又多請了三個月──那是沒有手機、沒有網路的年代,他逾假不歸可是沒辦法通知雇主的。而且,由於巴哈擔任的是管風琴師,禮拜儀式是少不了他的。如果他不出現,就要有別人代班。換到今天,巴哈被開除都算是剛好而已,而且還被當作一代不如一代的明證,「現在的年輕人哦……實在是不可靠」云云。
但是巴哈自己很清楚,他辯稱逾假不歸是為了「了解在他的藝術中的種種事情」。其結果就是接下來,教堂的會眾抱怨巴哈在禮拜儀式中,管風琴的段落彈得過長,而且還插入「奇怪的音符」。從後世來看,巴哈這趟旅行去得理所當然,甚至,應該出錢讓他留職停薪兩年,讓他到呂北克多待一段時間,多學點東西。也幸好他去了,因為布克斯胡德過了兩年就去世了。少了這趟旅行,會少掉什麼東西,或許我們從布克斯胡德所寫的d小調觸技曲以及帕薩卡利亞可以稍作想像。
d小調觸技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jHkzqSOxnw
帕薩卡利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VU_hF44K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