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德意志聯邦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德意志聯邦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德意志聯邦產品中有6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Paris Eye 看巴黎,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公公那天很嚴肅地問我:為什麼法國叫做法國呢? 小巴(難不成要叫做傲嬌-沒效率-愛批評-難討好-神經質第一名國嗎?外國媳婦很有智慧的沒說出口):怎麼說? 公公:為什麼是法國、美國、德國這樣單名而已?名字怎麼來的?(公公也很認真在學中文🥸) 你們有想過這個問題嗎? 🤔 一開始我也腦袋空白,對耶!...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1萬的網紅堅離地球 · 沈旭暉,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曾幾何時,江澤民時代的中國政府公開說明「一國兩制」係「河水不犯井水」,於是一些西方評論曾經理解一國兩制成類似某種「聯邦制」,而北京自然一直強調唔係聯邦,一切都係中央「授權」,而且係一個「整全概念」(holistic concept)。直到近來北京再搬龍門,甚至連江澤民「河水不犯井水論」亦公開批判。呢...
德意志聯邦 在 每天德意一點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24 17:19:03
【#凱派聊德國】 💡這次選戰初期,外交議題卻比平時更邊緣,直至8月份塔利班在阿富汗重新掌權,使各國人民更重視自身國家的外交政策,德國也不例外。除了中東及非洲國家外,另一個潛在衝突點就在我們身邊-中國與台灣的關係。大家也多少常聽到,『共機繞台』的新聞,近年來更是頻繁。 📑今天凱派簡短講述台德關係以...
德意志聯邦 在 每天德意一點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18 21:23:56
【 #凱派聊德國】 🔆大家知道7月24日是Christopher Street Day嗎?也稱作同志驕傲遊行!🏳️🌈德國同性婚姻至2017年10月1日起正式取得法律效力,今天凱派帶大家來看看德國對於同性戀合法的發展史究竟歷經了多少波折呢? 🔘同性戀代號『175er』 戰後時期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於...
德意志聯邦 在 每天德意一點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18 21:23:56
【 #凱派聊德國】 🔅繼這週字彙提到了柏林圍牆,今天凱派來跟大家回憶一下德國統一前那一段漫長冷戰下的日子吧!究竟柏林圍牆下有多少人民爭取自由的辛酸血淚呢? 🔎歷史背景 二次大戰以後,德國被蘇聯、美國、英國和法國分成四個占領區。1949年,東柏林由蘇聯佔領,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首都定在...
-
德意志聯邦 在 堅離地球 · 沈旭暉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4-20 11:57:48曾幾何時,江澤民時代的中國政府公開說明「一國兩制」係「河水不犯井水」,於是一些西方評論曾經理解一國兩制成類似某種「聯邦制」,而北京自然一直強調唔係聯邦,一切都係中央「授權」,而且係一個「整全概念」(holistic concept)。直到近來北京再搬龍門,甚至連江澤民「河水不犯井水論」亦公開批判。呢個系列可能好長,我地一齊睇睇背後唔同理論,理解國際社會「真一國兩制」又係點樣。
Music: Summer - BENSOUND
Simon 沈旭暉 堅離地 Social Media ▶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shensimo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simon.diplo...
Twitter: https://twitter.com/simonshen_glos
Blog: https://simonshen.blog/
其他合作及查詢可以電郵至simonshen@glos.world。 -
德意志聯邦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4-11-11 17:46:07二次大戰之後,德國與柏林被美、英、法、蘇分割成四區,蘇聯在東佔領區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美英法則在西佔領區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也就是東德和西德。為了防止東德居民逃往西柏林,東德於1961年築起全長155公里的柏林圍牆,而柏林圍牆也是美蘇冷戰時期分割東西歐的鐵幕象徵。
圍牆建立後,依舊有許多東德人設法翻越圍牆,其中有數百人在過程中遭到射殺。而柏林圍牆的倒塌源於一場意外。東德政府有一官員誤會上級命令,對外宣佈即刻開放邊界。東德民眾聞訊歡欣鼓舞,湧向柏林圍牆,守邊的東德士兵放棄阻擋,讓民眾進入西德,而後柏林圍牆倒塌。
出身於東德的現任德國總理梅克爾表示,這道屏障當年在未開任何一槍的情況下倒塌是個奇蹟。1980年代下半葉,戈巴契夫推動的民主改革帶動一股「蘇東波」浪潮,東歐共產政權紛紛瓦解。最終隨著1991年蘇聯的解體,正式宣告冷戰的終結。
德意志聯邦 在 Paris Eye 看巴黎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公公那天很嚴肅地問我:為什麼法國叫做法國呢?
小巴(難不成要叫做傲嬌-沒效率-愛批評-難討好-神經質第一名國嗎?外國媳婦很有智慧的沒說出口):怎麼說?
公公:為什麼是法國、美國、德國這樣單名而已?名字怎麼來的?(公公也很認真在學中文🥸)
你們有想過這個問題嗎?
🤔
一開始我也腦袋空白,對耶!為什麼都是單一名稱,是因為它們比較有名嗎?
後來我才驚覺😳
法國是法蘭西共和國的簡稱
美國是美利堅合眾國
德國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英國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是不是恍如大夢初醒(還是只有我😌),這些國家都是有本名的!
但是義大利就很少被稱為義國,我們不會說:明年我要去義國玩(為什麼呢🤔)
而且日本從來沒被叫做日國,就連日本國都很少聽到
你們知道原因嗎?可以告訴我,我好困擾🤔
這幾天我和法國米被公婆徵召回諾曼地鄉下幫忙,應該會跟大家分享鄉村生活,敬請期待😘😘
去過鄉下生活之前,最後的現代化建築。科布西耶的薩伏依別墅,好美,我好喜歡❤️❤️❤️❤️我就是個城市女孩啊😆😆這是快100年前的作品喔
德意志聯邦 在 Cheap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一群8+9建立的國家 普魯士的崛起】
#宗教狂熱分子 #條頓騎士團
13世紀初一群宗教狂熱的8+9,來到了波蘭北部,打爆了當地的呼呼嘿嘿,建立起日耳曼國家,一度占領整個波羅的海沿岸地區,但到了14世紀,慘遭波蘭立陶宛與俄羅斯等國圍毆,變成了波蘭立陶宛的附庸國,他就是普魯士的前身「條頓騎士團」
#普魯士誕生
反正中間經歷了一陣很混亂的時期,宗教改革、三十年戰爭啊,有了一個普魯士的雛型,這邊不廢話。
#軍事優先
新興的普魯士繼承著條頓騎士團的傳統,「不是有軍隊的國家,而是一個有國家的軍隊」,因為周邊強國林立,讓普魯士瘋狂的優先發展軍事。
#超級軍國主義
第二任國王腓特烈·威廉一世,號稱「士兵王」、「乞丐王」,對軍武更是到了著迷的境界,他自己生活極為簡樸,還強迫全國人民跟他一起吃苦,每天苦幹12小時,向民間與貴族徵收重稅,省下的每一塊錢都投入軍隊中,每年軍隊開支佔國庫的85%,普魯士人口只有224萬,佔歐洲第13,士兵竟多達8.5萬人,居歐洲第4。
#我不讀書但我很強
士兵王在位期間非常鄙視學問,禁止法國、拉丁文學和音樂,更不可能在文化教育上投入半毛錢
#反觀強力王
反觀鄰國的薩克森選侯兼波蘭國王奧古斯特二世,他是法王路易14的粉絲,非常崇拜路易14的宮廷奢華排場文化,全力支持附庸風雅的文化建設。此外他還身體力行,一生之中強力追求女色,傳聞擁有365名子女,也因此被稱作「強力王」。
#普魯士只是沒腦袋的肌肉棒子
對於薩克森的文風鼎盛,奧古斯特自詡薩克森是德意志的雅典,把普魯士比喻成德意志的斯巴達,讚美自己多有文化,諷刺普魯士只是沒腦子的肌肉棒子。
這個比喻後來傳到了士兵王耳中,士兵王哈哈大笑頗為得意,認為這是讚美他,並與之結盟。
#腓特烈大帝收割
士兵王去世後,把諾大1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200多萬人口、8萬大軍,與他這輩子省吃儉用,積攢下來的龐大財富,交給了他的兒子-腓特烈二世。
腓特烈二世史稱腓特烈大帝,歐洲最偉大的君主之一。
靠著靈活的外交手腕(見風轉舵+賣隊友),與祖父輩留下的龐大資產,還有傑出的軍事才華。
#普魯士的勝利
1756年直接大軍開入薩克森,一個月不到薩克森投降,軍隊被併入普魯士
此後普魯士就一直在世界的舞台上發光發熱,薩克森則載浮載沉,在德意志聯邦諸侯中沒什麼話語權,最終被併入德國。
#薩克森以前可是很輝煌的
但別忘了,薩克森以前可是神聖羅馬帝國的七大選帝侯之一,強大到連神聖羅馬帝國都可以不甩,還是宗教改革的推動者,反觀普魯士只是一個8+9新興國家,歷史上不斷有小國突然躍上舞台,迅速變成強權。普魯士就是這樣的國家,原本是一個躲在波蘭和神聖羅馬帝國陰影之下的公國
在腓特烈二世的帶領下,普魯士站上歷史的舞台,透過多場的戰爭,擴張了普魯士的領土,讓國家變得富有、強大
#重點來了
如果你想體驗這樣一場戰鬥,指揮自己的部隊,或者親身參與其中,從一個士兵成長爲一個將軍,甚至是帝王,與朋友一起建立自己的軍團甚至是國家,那麽金質國戰MMO手游《王者遠征》來了!
傳承經典國戰精髓,千人同屏,萬人國戰,與千萬玩家共同衝鋒,是親自上陣,儅帝王,無雙全場,還是隱於幕後,做指揮,引領全軍,都由你自己決定寫實得天氣系統,氣候瞬息萬變,戰場情況隨時變化,是趁黑斬首敵軍將領,還是雪中潛伏出擊,或是大雨之中直陷戰場,勝負皆在一念之間。
這次台港澳新馬同步上線,五地同服,真正的國戰時代正式來臨
快下載游戲:http://mrw.so/5APUNS
輸入我的虛寶碼:CHEAP666,也為守護你的家鄉,出一份力吧,也許下一個國王就是你哦!
cheap心得: #錢真難賺
德意志聯邦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德國情景:積雪的柏林布蘭登堡門(Brandenburger Tor)
布蘭登堡門是位於德國首都柏林的新古典主義風格建築,由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二世下令於1788年至1791年間建造,以紀念普魯士在七年戰爭取得的勝利。
布蘭登堡門是柏林的象徵,也是德國的國家象徵標誌,它見證了柏林、德國、歐洲乃至世界的許多重要歷史事件。
布蘭登堡門高26米,寬65.5米,深11米,是一座新古典主義風格的砂岩建築,以雅典衛城的城門作為藍本,設計者是普魯士建築師朗漢斯。
布蘭登堡門由12根各15米高、底部直徑1.75米的多立克柱式立柱支撐著平頂,東西兩側各有6根,依照愛奧尼柱式雕刻,前後立柱之間為牆,將門樓分隔成5個大門,正中間的通道略寬,是為王室成員通行設計的,直至德意志帝國末代皇帝威廉二世1918年退位前,只有王室成員和國王邀請的客人才被允許從布蘭登堡門正中間的通道出入。大門內側牆面用浮雕刻畫了羅馬神話中最偉大的英雄的海格力斯,戰神瑪爾斯,以及智慧女神、藝術家和手工藝人的保護神米諾娃。
布蘭登堡門門頂中央最高處是一尊高約5米的勝利女神(希臘神話中的尼刻,羅馬神話中的維多利亞)銅製雕塑,女神張開身後的翅膀,駕著一輛四馬兩輪戰車面向東側的柏林城內,右手手持帶有橡樹花環的權杖,花環內有一枚鐵十字勳章,花環上站著一隻展翅的鷹鷲,鷹鷲戴著普魯士的皇冠。雕塑象徵著戰爭勝利,雕塑是普魯士雕塑家沙多夫的作品。
與布蘭登堡門門樓相連的南北兩邊翼房曾用於守衛和關卡,柏林城牆拆毀後被改建成敞開的立柱大廳,以便和布蘭登堡門的風格相一致。
布蘭登堡門的莊嚴肅穆、巍峨壯麗充分顯示了處於鼎盛時期的普魯士王國國都的威嚴。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被任命為德國總理,德國納粹衝鋒隊的遊行隊伍從布蘭登堡門通過,慶祝希特勒上台掌權,開始了納粹的統治。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最後關頭,布蘭登堡門在柏林戰役中遭到嚴重損壞,它周圍的建築都被炸毀。蘇聯紅軍穿過布蘭登堡門攻入柏林,攻克了希特勒的地堡和德國國會大廈,宣告了德意志第三帝國的滅亡。當蘇聯士兵在布蘭登堡門勝利女神像上撐起紅色旗幟的時候,德國士兵用大炮轟擊,勝利女神雕像受到嚴重損毀,僅剩下一隻馬頭,如今保存在柏林市麥克舍博物館的展覽廳內。現今布蘭登堡門上的雕像是二戰後重新鑄造的。
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即東德)併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即西德),完成了德國的統一。重新開放後的布蘭登堡門於1991年整修完畢,鐵十字勳章和鷹鷲也回到了勝利女神雕像上。考慮到布蘭登堡門的砂岩構造長年缺乏保養和受到環境損壞,其後它又經歷了長達22個月的修繕,2002年10月3日重新亮相,該日是德國統一12周年紀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