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德國國旗符號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德國國旗符號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德國國旗符號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德國國旗符號產品中有1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4萬的網紅民視新聞,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東京奧運成「辱華」大賽?中國小粉紅出征事件簿 東京奧運賽事正如火如荼進行中,運動員們在場上奮力拚搏,沒想到中國小粉紅也忙著各路開戰,不只台灣、各國選手遭殃,連中國自家人都不放過,出征理由更是百百款,民視新聞整理了遭到出征的對象以及原因,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台灣】 |對象|小S(徐熙娣) |...

德國國旗符號 在 倫敦男子日常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7-05 14:26:57

英格蘭與德國開踢,歐洲國家盃足球賽的重點賽局之一,此時萬分慶幸現在是 WFH,可以舒舒服服地上下班,不必通勤、不必在市中心被迫感受汗水酒味鬧騰。我沒在看足球,也看不懂足球,不過正因為這樣,這陣子以旁觀角度聽同事們激昂熱烈地討論足球,更顯得十分有趣。因為產業關係,我的同事全都不是英國人,他們關起門來在...

  • 德國國旗符號 在 民視新聞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04 20:55:10
    有 132 人按讚

    ▌東京奧運成「辱華」大賽?中國小粉紅出征事件簿

    東京奧運賽事正如火如荼進行中,運動員們在場上奮力拚搏,沒想到中國小粉紅也忙著各路開戰,不只台灣、各國選手遭殃,連中國自家人都不放過,出征理由更是百百款,民視新聞整理了遭到出征的對象以及原因,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台灣】

    |對象|小S(徐熙娣)
    |原因|社群貼文上以「國手」稱呼台灣運動員

    |對象|蔡依林
    |原因|轉發戴資穎的賽後貼文;發布李洋、王齊麟的照片配上4顆愛心圖案

    |對象|范瑋琪
    |原因|發文慶祝郭婞淳奪金提及「Taiwan No.1」

    |對象|徐佳瑩
    |原因|在IG限時動態發文感謝運動員,使用的表情符號只包含台灣的得牌項目

    |對象|柯佳嬿
    |原因|代言產品的廣告中出現「國家認證」字樣

    |對象|彭佳慧
    |原因|慶賀「麟洋配」奪金,清唱《走在紅毯那一天》並結合國旗歌

    |對象|鬼鬼(吳映潔)
    |原因|在李洋、王齊麟奪得羽球男雙金牌後,於IG限時動態寫下「好感動」3字

    【中國】

    -運動員-

    |對象|諶龍
    |原因|羽球男單金牌戰中落敗

    |對象|李俊慧
    |原因|羽球男雙金牌戰輸給台灣「麟洋配」

    |對象|王大鵬
    |原因|射箭男子團體戰中輸給台灣,被小粉紅罵「X胖子」、「人醜活差」

    -媒體-

    |對象|騰訊
    |原因|轉播東奧開幕儀式時切掉台灣隊進場畫面,結果連中國隊進場都沒播到

    |對象|央視
    |原因|中國選手站上頒獎台時,被發現胸前佩戴毛澤東紀念徽章,疑似違反奧會規定進行政治宣傳。央視在發布奪金照片時,以修圖方式讓毛澤東徽章「消失」,讓中國網友超抓狂。

    【世界各國】

    ●日本

    -運動員-

    |對象|水谷隼、伊藤美誠
    |原因|桌球混雙金牌戰逆轉擊敗中國組合

    |對象|橋本大輝
    |原因|體操個人全能賽險勝中國奪金

    -藝人-

    |對象|古川雄輝
    |原因|於桌球混雙項目日本贏中國之際,發文詢問粉絲們是否有看奧運

    ●德國

    -運動員-

    |對象|奧恰洛夫
    |原因|社群發文直接稱呼「Taiwan」

    ●美國

    -媒體-

    |對象|NBC
    |原因|轉播東奧開幕儀式時,顯示出的中國地圖未包含台灣

    【其他】

    |對象|奧委會
    |原因|官方推特發布中國選手比賽照片,挨批故意選擇猙獰醜照

    |對象|時尚雜誌《ELLE Taiwan》
    |原因|臉書發文恭喜「麟洋配」奪金,內容提到「擠下中國隊」、「舉國歡騰」等文字

    #你今天乳滑了嗎
    #以下開放留言發揮創意
    -
    【延伸閱讀】

    頻傳小粉紅出征!周玉蔻:「網路版文革」必帶中共墜入死亡之谷
    https://bit.ly/3fsGrhe

    小粉紅狂出征!顏擇雅1句話曝關鍵:中國青年失去「換位思考」能力
    https://bit.ly/3rSoRs4

  • 德國國旗符號 在 倫敦男子日常 london.nanzhi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6-30 01:58:09
    有 460 人按讚

    英格蘭與德國開踢,歐洲國家盃足球賽的重點賽局之一,此時萬分慶幸現在是 WFH,可以舒舒服服地上下班,不必通勤、不必在市中心被迫感受汗水酒味鬧騰。我沒在看足球,也看不懂足球,不過正因為這樣,這陣子以旁觀角度聽同事們激昂熱烈地討論足球,更顯得十分有趣。因為產業關係,我的同事全都不是英國人,他們關起門來在視訊虛擬泡泡裡,大放厥詞、罵得痛快,真有趣哈。


    瑞典同事:我之前每一場賽局都在默默祈禱,希望最後英格蘭的對手很強,這樣英格蘭才能踢得很辛苦。​

    丹麥同事:完全沒在愛英格蘭,就連我英國男友都不支持英格蘭。​

    其他同事七嘴八舌:今晚德國一定要贏!​


    歐洲人不支持英格蘭隊可以理解,而英國足球迷裡當然一大派各自支持威爾斯、英格蘭、蘇格蘭等隊伍,不過也有另一大派像我同事男友這樣,不喜歡英格蘭。​


    這張照片是英格蘭國旗,也稱聖喬治十字,這陣子足球季在倫敦街頭經常可以見到它旗開飛揚。不過這面旗子,在英國卻有相當分歧的評價,甚至有人會直接指稱,這是面「種族歧視人士」的旗子。過去數十年來,英格蘭旗經常被極右派分子及擁護納粹主義的奇怪組織使用,另外高舉著這面旗的某部分英格蘭足球迷,經常惹事生非上新聞版面:辱罵或攻擊同志族群、酒醉鬧事、種族歧視等等,這些事在一些歐洲自由派人士眼裡實在不堪入目,也漸漸地讓「英格蘭旗」染上負面符號,前幾年就有英國民調指出,高達四成的民眾認為英格蘭旗可以與種族歧視劃上等號。不少專題報導和紀錄片都訪問過居住在英國的移民,許多人都認為英格蘭旗比起大家常見的英國米字國旗來得有威脅性。​


    旗幟紛爭在足球季又是新聞媒體炒作的話題,當然我身邊也不乏良善正常且擁抱多元種族多元文化的英格蘭球迷(是說你如果是外國人應該是交不到我上述說的那種英格蘭極右派球迷啦),他們感到惋惜且憤怒,自己鍾愛的球隊與國家旗子被另一群囂張的群體濫用,大損的形象應該是很難挽回了。​


    以下這段話摘錄自獨立報,用諷刺玩笑但最極端的字句描述了英格蘭旗所傳達的刻板印象是什麼:​


    你高舉這面旗,你就是「封鎖邊境、奪回主導權、但我不是種族歧視的激進脫歐派」,你就是「臉紅通通的英格蘭白人,身上有鬥牛犬刺青、理著大光頭,在倫敦街頭大聲喧譁叫囂、買便宜啤酒喝特價肉排吃。」​


    寫完這篇文,英格蘭贏了,明天同事的表情應該會滿難看的哈。




    -​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london.nanzhi

  • 德國國旗符號 在 李問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4-05 20:40:12
    有 1,368 人按讚

    🌏前陣子我以系列英文投書,投稿外媒 #9DASHLINE (九段線),這是一個討論亞洲時事與外交事務的網站。

    最新刊出的一篇文章,詳細討論馬祖獨特的文化和地區認同,以及如何以「群島家園」概念,將台澎金馬視為多元文化的共同體,挑戰傳統的單一族群國族主義觀念。

    【連假期間來翻譯半學術性質長文囉......文長慎入】

    🌊🌊🌊

    🔺《馬祖列島:挑戰「單一族群國族主義」》2021.3.25

    Challenging Ethno-nationalism from the Matsu Islands

    https://tinyurl.com/zfcf9va4

    🖊️中譯全文如下

    馬祖地理位置橫跨台灣和中國之間的政治斷層,長期以來,發展出獨特的在地認同,挑戰傳統的(單一)族群國族主義觀念。

    【註:ethno-nationalism 指傳統的國族主義觀念,主張基於共同的血統與文化,由單一族群建立統一國家。】

    儘管馬祖由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管轄,作為一個離島縣,其「前線」位置距離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到20公里。這也代表,馬祖與福建擁有長期的歷史與文化連結。

    距離戰地政務解除將近29年,今天馬祖的發展案例讓人更了解,台灣和離島之間所共享的民主制度,如何跨越歷史文化差異。

    同時,馬祖愈加成熟的民主與選舉政治,也形同對「中華」文化內涵提出了不同的詮釋,有別於北京當局所採取的觀點。

    然而,馬祖並不是唯一的案例。因為中華民國/台灣本身就存在多元的族群與區域認同。台灣本島與離島澎湖、金門及馬祖之間的歷史軌跡,也大不相同。台灣南部及東部外海的離島,也擁有自己獨特的文化甚至是語言。

    就如同世界各地許多國家邊境地區,馬祖列島的案例提醒我們,在複雜的現實世界中,文化與政治邊界往往無法完全吻合。

    這同時也促使台灣持續提出對於國家認同內涵的新觀念:把區域多元性視為優勢,而非劣勢。

    【強烈的中華民國認同】

    馬祖和台灣本島最大的差異,首先在於歷史發展。台灣從1895到1945年是日本殖民地,至於離島金門馬祖則是從中華民國於1911年以來就是其領土。由於日本殖民歷史經驗,往往被視為傳統「台灣認同」重要的元素,而金門、馬祖則是傾向強調「中華民國認同」,以及中華民國所引含的中華文化認同。

    認同議題,其實也反映在過去的政治傾向。民主化以來,馬祖展現對國民黨的高度支持。過去幾次總統大選,馬祖是全國支持國民黨比例最高的選區。馬祖「深藍」的傾向,只有同是離島的金門縣可以媲美。

    另一方面,國民黨主要的政治對手民進黨,持續在金馬地區緩慢但穩定成長。民進黨從1996年以來已有顯著進步,當時的總統候選人彭明敏,在金門馬祖分別獲得1.66%及1.33%選票。相較之下,蔡英文總統在2020大選中,在金門獲得21.77%、馬祖獲得19.81%。

    在台灣全國政治的層次,過去以「中華認同」或「台灣認同」的國家認同議題,作為傳統的政黨政治分歧。許多人認為,這是離島政治立場傾向泛藍的原因。其他原因包括,「前線」的島嶼因為害怕戰爭排斥台灣獨立;甚或有些人,抱持先入為主的觀念,認為台灣獨立支持者對於未來國家領土的想像,不包括金馬。

    以馬祖來說,獨特的區域文化認同也跟語言有關,因為馬祖列島講福州話(在馬祖又稱馬祖話)。這表示馬祖當地語言,與台灣多數族群所講的母語無法相通。台灣話相近於閩南語言,而福州話則屬於閩東語。這讓馬祖在全國具有獨特性,因為台灣閩南語是台灣本島最大族群福佬人的母語(佔人口約70%),其他兩個離島縣澎湖和金門也講閩南語––儘管彼此間也有區域差異。

    馬祖在語言上的獨特性,也有獲得對岸民眾的關注。網路上,縣議會用福州話進行辯論答詢的影片下方,即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網友大量留言。

    有一個極具代表性的留言寫道:「我是福建人,第一次觉得民主离我好近」。

    【民主價值與民進黨在馬祖的成長】

    蔡英文總統和民進黨在馬祖的選票成長,具有重大的象徵意涵,代表民進黨在傳統支持者之外,獲得成長。以我個人而言,決定在2020年參選馬祖立委,即是深信必須跨越歷史藩籬,不分族群地域,讓更多人支持守護主權及民主價值的理念。

    雖然我們在這場被稱為「不可能的選戰」中,未能取得勝利,但是民進黨達成顯著的成長。距離上次提名立委候選人,已經超過十年前。這鼓勵我們的團隊,在2020年七月設立馬祖黨部,讓馬祖成為民進黨最後一個設立地方黨部的縣市,也成為民進黨全國觸及率的「最後一塊拼圖」。

    以前,捍衛台灣主權的傳統論點,往往強調台灣與中國之間的文化差異。但是在馬祖,我們可以採取不同的論述,捍衛主權並非因為台澎金馬擁有共同的文化,而是因為台灣與離島享有共同價值理念,包括共同支持民主、反對威權。

    如此,便能建立一個寬廣的聯合陣線,結合了傳統的台灣獨立支持者,並團結聯合泛華人世界中,因民主理念反對中共併吞的民眾(反共的中華文化認同者)。

    除了在馬祖,後者包括許多台灣本島及其他離島的民眾,這些民眾或許喜愛「中華」文化或文明,但又同時堅定反對共產主義。從這種「挺民主」的立場出發,也能夠與更多海外使用中文的族群進行對話。

    或許,有些人先入為主認為,由於離島在文化與歷史上與福建相近,代表當地民眾就一定不會批判中國共產黨,因為共產黨現在號稱推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事實上,這種觀點過於簡化,混淆了文化認同與政治認同。中國共產黨想要告訴全世界,如果一個人認同中華文化,就必須支持中共,把兩者綁在一起。然而我們現在在馬祖看到的,特別是在年輕世代,一個人可以同時對中華文化(或閩東文化)感到自豪,同時也反對威權專制。

    「中華民國認同」隨著時間演進,一方面對傳統中華文化保有好感,卻又在台澎金馬持續在地化。於是,「中華民國認同」成為台灣國家認同的其中一種版本,這種觀點與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認同」不同,卻並不排斥傳統中華文化或歷史傳承等遺產,包括不排斥既有的國旗、國歌等其他符號。

    【尊重區域認同:群島家園】

    對台灣來說,尊重文化與區域多元性至關重要,特別是當台灣希望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治理模式上,有所區別。相較於中共威權主義企圖打造同質性的國家認同,台灣可以擁抱更具細緻的國家團結觀念,避免忽視國內少數族群的文化。

    當台灣逐漸凝聚自身獨特的國家認同,我們所提出的國族論述,是否能避免抹滅離島獨特的認同?目前,中共試圖在國家邊疆,大動作剷除區域文化認同,包括香港、西藏、東突(新疆)等地。

    相較之下,台灣對於少數族群或具有歷史特殊性的地區提出政策時,必須採取不同的治理模式。畢竟,如果台灣無法正視自己國內的文化與區域多元性,我們便犯了跟中共一樣的錯誤。

    從金門與馬祖獨特的案例來看,如果以文化同質性高的傳統「族群國族主義」觀念,將無法建立完整的共同體論述。歸根究柢,關鍵取決於台灣是否能提出較接近「公民國族主義」的願景,讓國家的想像,涵蓋各種擁有不同文化與區域認同的群體。

    一般來說,東亞國家諸如中國、日本與南韓,並不見長於營造多元族群的環境。但是台灣可以參考歐洲或東南亞的案例,思考鼓勵多元區域認同的可行路徑。

    儘管很難有完美的案例,其他國家的做法或許值得讓台灣借鏡,讓台灣更能夠擁抱自身的文化與區域多元性。舉例來說,強烈的巴伐利亞區域認同,不必然與德國國家認同衝突。而馬來西亞的多重族群社會,也在馬來西亞的國族敘事中,也有一定的空間讓馬來人、華人與印度人發展各自的文化主體性。

    去年,民進黨新成立的馬祖黨部推出一張地圖,圖中除了台灣本島,也把離島放大,包括澎金馬三離島縣,以及三離島鄉:蘭嶼、綠島、小琉球。

    這張地圖稱為「群島家園」,從海洋觀點出發,並將台灣視為西太平洋上多重島嶼組成的國家:文化多元歧異,卻因民主價值團結在一起。

    🔺【延伸閱讀】

    另一篇英文投書討論金馬所面臨的「非軍事」威脅,包括海洋環境等:

    《民主的邊緣:中國對台灣「前線」島嶼的影響措施》2021.1.25
    Edge of Democracy: China’s Influence on Taiwan’s ‘Frontline’ Islands
    https://tinyurl.com/26uw8dfu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