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微電影悄悄畫女主角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微電影悄悄畫女主角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微電影悄悄畫女主角產品中有1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颱風天,讀書天。這個月的書量,不排開都不知道竟如此可觀,分了三趟才全數將這些抱到房間地上,有幾本甚至還未買齊,七月果真是我們出版市場的一級戰區。即使大家仍舊保持觀望態度,不太放心前往公共場所,包括書店,景氣也尚未回升,但見到這麼多質量並重的書籍持續推陳出新,還是感到自己屬於相當幸運的族群之一。有趣的...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8萬的網紅蔡佩軒 Ariel Ts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BILINGUAL: 中文 CHINESE 00:00|英文 ENGLISH 14:48 Podcast每週四10點一集 👉https://arieltsai.lnk.to/ArielsWhisper_CH YouTube每週日11點一集👉https://bit.ly/3ucWNiG 前兩集好像...
「微電影悄悄畫女主角」的推薦目錄
- 關於微電影悄悄畫女主角 在 陳曉唯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微電影悄悄畫女主角 在 AI HUA HUA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微電影悄悄畫女主角 在 papaya. 108 讀書帳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微電影悄悄畫女主角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微電影悄悄畫女主角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微電影悄悄畫女主角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微電影悄悄畫女主角 在 蔡佩軒 Ariel Ts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微電影悄悄畫女主角 在 超粒方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微電影悄悄畫女主角 在 陳曉唯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18 21:06:09
女性前輩是四十歲那年步入婚姻的。結婚八週年時,她與丈夫到國外訪友與旅行,一群朋友在飯店房間陪他們小酌。丈夫喝醉睡去,她略帶微醺,臉泛潮紅,靜靜地看著熟睡的丈夫,微笑著說:「我現在的幸福其實是這樣『看』來的。」 十年前,她的住處附近開了一家咖啡店。一次午後,她帶著筆電到咖啡店趕工,工作到心煩意亂時,...
微電影悄悄畫女主角 在 AI HUA HUA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7-11 10:09:38
<我們都在用不成熟的方式聯繫彼此> 「上次聚會應該是三年前的秋天吧?」今天在整理行李時,忽然有感而發,低頭盯著手中這張五顏六色的小貼紙,上面寫著” LGBTQ”的標題,抬頭看著前方牆壁上,一張充滿夏日風情的義大利旅遊海報,兩眼放空,零散的回憶緩慢拼湊中。 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三年,回想起來竟然覺...
微電影悄悄畫女主角 在 papaya. 108 讀書帳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2-03 19:16:27
這是一部讓人窒息的電影,每個角落都有著溢出屏幕、幽深不可測的黑,從女主莫名染上性病到同學的霸凌,最後被貼上殺人兇手的污名而跳河自殺,每一秒、每一幕我都能感受到她的悲傷。 易遙幾乎就是所有高中被霸凌者的縮影,蒼白的臉蛋和瘦小的身軀讓她看起來弱不禁風,而殘破的家庭和內心濃厚的自卑感導致她說出口的每一句...
-
微電影悄悄畫女主角 在 蔡佩軒 Ariel Ts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5-22 23:00:15BILINGUAL: 中文 CHINESE 00:00|英文 ENGLISH 14:48
Podcast每週四10點一集 👉https://arieltsai.lnk.to/ArielsWhisper_CH
YouTube每週日11點一集👉https://bit.ly/3ucWNiG
前兩集好像有點沈重,這集來聊點輕鬆的吧!想跟大家聊聊感情觀!(我的新書也有提到初戀的故事哈哈哈哈,請大家去看書喔!)
Lala Land是我很愛的電影,因為結局女主角選擇了自己的理想,離開了男主角,是不是因為不夠愛?身為鋼鐵直女的我,對於愛情其實也是很細膩的好嗎!不知道大家是「一見鍾情」派,還是「日久生情」派?我是屬於「二見鍾情」的人,我覺得愛情與麵包是可以兼顧的,首先要看妳的心理狀態,以及有沒有遇到適合的對象而已。
想要擁有一段平等的愛情,必須要擁有自己的麵包,有能力愛自己,才有能力去愛人!如果還沒有愛情,那就先為了自己的麵包好好努力吧,為了自己而努力生活,那樣子的你是最美的,也相信一定有人會被你吸引的喔!我也要好好努力啦!
節目的最後,送給大家《Always The Same》,希望大家都能擁有一段很棒的愛情!
✨
Let’s talk about feelings versus thoughts. Are you a feelings-based person just like me? Do you believe in love at first sight?
Why do we always fall for the wrong person? It never gets old - choosing between following your heart or your mind. This dilemma will always come back when we neglect the most important person - ourselves.
**Song at the end “Always the Same” (unreleased demo of Ariel’s)
----------------------------------------------------------------------------------
秘密計畫終於公佈:我出書了!
✨📕新書《做好自己喜歡的事,就會閃閃發光》✨
Ariel 蔡佩軒的 3 步驟夢想實踐清單
【首刷限量隨書贈:夢想清單記事本】
■ STEP1 談夢想:沒有夢想很正常。不確定自己的夢想,更正常
■ STEP2 寫日記:最糟的都撐過去了。現在,不是最糟的時候
■ STEP3 列清單:堅持不是一個長跑,它是很多一個接一個的短跑
...............................................
📔博客來 (獨家限量親簽版 + 限量夢想記事本)👉https://reurl.cc/AgQQyY
📔博客來👉🏻https://reurl.cc/2bX4Va
📔誠品 (獨家封面版 + 限量夢想記事本)👉🏻https://reurl.cc/9ZMzxx
📔誠品 (獨家封面版)👉🏻https://reurl.cc/E2kKyn
📔MOMO (獨家限量海報版 + 限量夢想記事本)👉🏻https://reurl.cc/9Zjj1O
📔金石堂 (贈限量夢想記事本)👉🏻https://reurl.cc/Gd7kDD
📔墊腳石 (贈限量夢想記事本)👉🏻6/3網路及門市開賣
📔讀冊生活👉🏻https://reurl.cc/Agx1Lp
📔三民👉🏻https://reurl.cc/WE5509
...............................................
📔博客來電子書(首賣二週) ─ 新書上線7折、境好電子書展單書再88折、二書85折👉🏻https://reurl.cc/2bX4Va
...............................................
【海外購書】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實體書店預計7月初可以到貨
📔新加坡、馬來西亞:大眾書店👉🏻https://ppt.cc/fK9FVx
📔香港:香港商務/三聯/中華/誠品/城邦
📔其他:博客來 (海外運送)👉🏻https://tinyurl.com/yegltbc5
📔PChome 全球購物 (103個國家)👉🏻https://global.pchome.com.tw/
-----------------------------------------------------
🔔 SUBSCRIBE訂閱: http://bit.ly/ariel_youtube
📸INSTAGRAM: http://bit.ly/ariel_tsai_IG
▶︎Facebook: http://bit.ly/ariel_tsai_FB
▶︎YouTube副頻道: http://bit.ly/2VdVX3A
▶︎小魚家族: http://bit.ly/2j4GMKk
▶︎TikTok: http://vt.tiktok.com/JBNFxy
▶︎抖音: http://bit.ly/2Jb0hPL
▶︎微博: http://bit.ly/2mRyCab
【青春有你2021】歌曲收聽:https://arieltsai.lnk.to/TY2
Ariel首張個人實體專輯【ARIEL】:https://ArielTsai.lnk.to/ARIEL
#Ariel悄悄對你說 #ArielsWhisper #Ariel蔡佩軒 -
微電影悄悄畫女主角 在 超粒方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11-28 20:00:13歡迎再度來到諾蘭全解析系列! 這次要來談的是《星際效應》。這部諾蘭評價最兩極的作品,到底是它的大師級之作,還是只是在炫技呢? 快來看看《星際效應》的真正意義吧!
FB(有各種影視迷因): https://www.facebook.com/tessereq/
加入會員: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0Q-fBheHysYWz9ObSEzMdA/join
如果你剛來,請看這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Zj5phF46N8&list=PLNsYSXaDLA89TvBjuV3h7l0wVRSPLk7FJ&index=1
諾蘭電影全解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v3pZ8GCNnI&list=PLNsYSXaDLA896bdu-7_WbeX4sDLI5JIjS
=====================================
剪輯: Bruce Lu
監製/編輯: 黃豪瑞 (Jasper)
歡迎來到超粒方,一個主要探討影視作品的頻道,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各種電影和影集的觀點解析,從熱門大片道經典老片到必看的冷門電影! 有時也會探究時事。還有迷因,非常,非常多的謎因
這部電影對於眾多諾蘭的觀眾來說,可說是代表著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在這之前,幾乎所有人都認為諾蘭的堅持以及他融合無可比擬的娛樂和深層議題的能力,
足以讓他成為電影業的救星。
但是《星際效應》這部電影,卻讓某些人開始對這個想法抱持懷疑。
如今,在《星際效應》之後,
你要不是認為他只會拿看似龐大的概念以及曲折離奇的劇情炫技,
加入Bravo Nolan的黑粉行列,
要不然就是更深沉地陷入它所營造的世界之中,成為忠實諾蘭腦粉。
究竟,這部電影到底是個前所未見的史詩級作品,闡述某種宇宙性的道理,
又能描述一個令人發自內心潸然淚下的父女故事,
又或者,這部電影,只是一部用力、刻意地擠出觀眾眼淚,充斥著炫技操弄之作?
就連另一名我很欣賞的導演,
因《水底情深》而得到奧斯卡的吉勒摩戴托羅都說諾蘭是個「情感數學家」。
我相信他這樣說是沒有貶意的,
但是用數學如此「公式化」的冰冷手法去營造「情感」如此不理性的概念,不是有些矛盾嗎?
確實,諾蘭電影之中的情緒往往都彷彿是經由精密計算,
已經都抓準什麼時候能夠產生最大效益,配合漢斯季默令人無從抵抗的配樂
一次次重擊觀眾的各種感官,雖然非常有效,卻也顯得不夠人性化。
又或者是他闡述的一些主旨,讓人感覺像是在講大道理。
像是這部的罪魁禍首,當然就是安海瑟薇的這句話:
"Love is the one thing capable of transcending time and space etc etc”
對...這句確實許多令人詬病之處
我先不暴雷我到底是屬於剛剛所提的兩種諾蘭極端派別的哪一邊,
但是這一整段獨白,用在這裡不僅有些突兀,甚至可說是無厘頭
尤其在這段出現之前,這部都非常細心的建立在紮實的科學根據來建構劇情,
怎麼突然跳到這種虛無縹緲的概念?
更何況,「愛情是一切的解答」,無論在音樂、文學、電影之中,都早已是陳腔濫調了。
那麼,總是求新求變的諾蘭,
究竟為什麼會拿一個如此老套肉麻的概念來做為這部星際電影的中心主旨?
在諾蘭的電影之中,主角們在絕大多數時候都被困在某種無形的「監獄」之中,
而這些監獄,多半是他們自己施加。
一個保險業務員在老婆死後給自己灑下的各種虛假線索,讓自己維持些許的人生目標,
一名魔術師,為了自己對於藝術的追求,而不惜犧牲自己的身分以及人性,
相信我不用繼續舉例了,你大概知道意思。
而他們,就像諾蘭本人,都執著於「做好自己的工作」,
這些Good Job,往往卻也都帶著無法彌補的個人犧牲。
而這種為完成任務而犧牲自己的最佳例子,莫過於《星際效應》的庫柏。
困住他的監獄,並不完全是來自於他自身,而是全人類的共同體驗,
這個監獄,也就是「時間」。
他不僅被時間所困住,還被如玩物一般折磨、操弄,
轉瞬之間,他對於女兒的承諾就這麼破滅,莫菲的年紀,已經來到當年離開時的庫柏。
他曾經的家,已然成為了陌生的領土,而當年哭喊著要他留下的小女兒,
已經成為了漠然,甚至失望的成年人。
庫柏看著已然是陌生人的兒女,不禁啜泣,卻也無力挽回。
但是,既然我們都被時間所掌控,無能為力地被拖著走,那這一切究竟有什麼意義?
此時,因為過了23年,太空艘原料消耗不少,現在他們一行人必須面臨一個難題,
要選擇安海瑟威飾演的艾蜜莉亞前愛人愛德蒙斯,
還是「人類的模範」,整個計畫的核心人物曼恩博士?
這也讓我們再次回到她那句被許多人認為是謬論的說法,
也就是愛,愛是穿越時間與空間,維繫一切的最大力量。
想當然耳,這時後的庫柏,直接否定她所提出的理論,
只有能被客觀驗證、觀察與證明的科學,才是最終能夠拯救我們的答案。
一行人因此前往曼恩博士的星球。
不過...回到地球上,臨死前的布蘭教授揭露了A計畫只是個漫天大謊,
沒有黑洞之中的新資料,他其實無法真正解決重力的問題。
不僅如此,我們也發現了曼恩博士也在撒謊,他的星球根本不宜人居。
如果你看這個系列看到現在,你也會注意到在諾蘭過去的作品裡,
「謊言」以及「欺騙」也是其中的一大主題。
角色們時常告訴自己各種謊言來維持住自身的假想道德觀以及些微的理智,
他們的這些謊言是為了「保護他人的安全」、「犧牲小我完成大我」。
而《星際效應》直接顯現了,一切謊言都只是一時的,
在時間這無窮的監獄之中,這些謊言的表皮終究會逐漸脫落,顯露其空洞的真面目。
不過,謊言的本質也不總是惡毒的,布蘭博士對於所有人撒下的謊,
也促使世界各國再次團結一心,即使終究會滅亡,無庸置疑也是帶來短暫和平的關鍵。
諷刺的是,在人類的自私本質之下,
有時只能透過謊言來讓我們停止盯著眼前可見的膚淺目標。
就如電影中布蘭博士所說:
“I’m not afraid of death, I’m afraid of...time”
「時間」並不是克蘇魯般的宇宙恐懼,盯一眼就會讓人失去神智,
但是它在無形之中,在無意識之下,卻無時無刻不悄悄剝奪你的一小部分。
那麼,受困於這監獄之中,給予我們意義的,究竟是什麼?
你又猜對了,就是愛。
《星際效應》說明,愛正是在這廣袤無垠的囚牢之中,
牽引我們,引導我們的強大力量。
沒有時間,也不會有愛,這兩者就有如量子糾纏
(Will Smith: “Entanglement?”)
如果我們是那全知的五次元生物,同時能夠看到、存在於所有時間,
一切情感以及掙扎都會顯得毫無意義、微不足道。
就如天能解析影片提過,經典後現代小說《第五號屠宰場》之中能夠看到所有時間軸的外星人,
在被問到為什麼不阻止他們已經看到會發生的宇宙毀滅時,
只淡淡地回答:「事情就是這樣。」
反之亦然,如果沒有對於某樣人、事、物無法抹滅的熱愛,
時間的流逝就會失去意義,虛擲光陰也似乎是天經地義。
因此,時間雖然困住了我們,但是人不應該就這樣畫地自限,
正因為所有人都知道我們正一步步地步向死亡,才讓這一切產生意義。
但是,時至今日,在人們的壽命愈來愈長之時,我們對於時間的認知反而愈來愈低,
不斷地讓每分每秒充斥無意義的雜訊,
讓自己愈來愈忙碌,實際上在乎的,卻愈來愈少。
雖然說現實世界之中的NASA還在運作,但是庫柏說得對,我們只會盯著腳下的塵土。
他說「我們是先鋒、探險家、不是看護者」
但是對我來說,這句話也不完全是對的。
正是因為我們是「看護者」,有著在乎的心態,有著愛的連結,
才能夠驅使自己成為披荊斬棘的探險家。
《星際效應》所訴說的,其實在第一場戲就講明白了:
“Science is about admitting what we don’t know”
而世間觸手可及,但肉眼卻完全不可見的最大奧義,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
科學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科技終究是來自於人性,我們真正需要的,是情感,
唯有可見的科學以及不可見的人類體驗完全合而為一時,人類才能夠有真正的發現。
而回到動物最原始的情緒本能,不就是生存本能嗎?
活下去的原始動力就是人們創造力的最大來源,
面對死亡的恐懼,面對無法掌控時間的恐懼,正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最大原因。
庫柏對於家人的牽掛原本是個累贅,
但他對於女兒的愛,對於女兒的承諾,對於時間將他與這個承諾拉得愈來愈遠的恐懼,
才使他成為這個故事之中的英雄。
「愛」這個難以用言語形容,卻又無可撼動的力量,
正是穿越時間與空間,將我們牢牢穩固的船錨。
但是,愛的「概念」,難道足以彌補時間所造成的損失嗎?
如庫柏,世上所有身為家長的人們,應該都能感受到時間的快速流逝,
轉瞬之間,你已然成為了孩子的鬼魂,當然不是字面上意義的鬼魂
(雖然說如果你已經不在這世上了,卻仍然認真看這部影片,我當然非常感謝你的支持,
晚上不要託夢給我我已經很常失眠了謝謝)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有這個緣分穿越蟲洞然後降落到超靠近黑洞的星球上,
但是為了工作養家而錯過自己孩子的成長,卻是大有人在,
一不注意,他們已經離開家裡,出了社會。
即使庫柏拯救了全世界,
他眼睜睜看著自己女兒在沒有自己的情況下老去的這個代價,值得嗎?
也許他這樣的犧牲是必須的、甚至值得推崇的,
但對於困在超立方體內(oh yes) 的庫柏,絕對...不值得。不可能值得。
最後,這橫跨宇宙的史詩故事,也回到了諾蘭最原始,最平凡無奇的主題-
家。
諾蘭的每一部電影的主角,幾乎都急切著尋求自己曾經擁有,或是從未擁有的家。
這講述的並不一定是真正的一個地方,有可能是任何人事物,
甚至是你自己腦海中的一小角。
敦克爾克看著地平線的士兵、
《記憶拼圖》萊納為了尋求意義而給予自己的謊言、
蝙蝠俠不惜一切代價所保護的高譚市。
而《星際效應》所講述的悲哀,就是時間對於「家」所造成的改變,
有時候,你在隔了一段時間回到家,回到你曾經熟悉之處,
卻發現時過境遷,物是人非。
這並不見得是壞事,畢竟我們的骨子裡都有一個冒險者,「改變」就是人們的命運。
時間是個監獄,但是唯有認知到生命的短暫,一切轉瞬即逝的變化性,
我們才真正有可能得到自由。
這種先鋒的精神,是我們此刻最需要,但是也最匱乏的。
而這種精神最大的推動力,也就是無可預測、無從觀察,但是卻真切存在的愛。
在你看完這部影片之後,我們都老了20分鐘,更靠近死亡20分鐘,
但是《星際效應》訴說了,
我們不應該因為這樣的恐懼而停止仰望自己在星空之中的位置。
沒有人能夠逃離時間,但是我們能做的,是記錄下它、超越它,
就如電影最後太空站的還原房子之中大大小小的螢幕,播放著紀錄片。
我們也許現在不知道對於身邊的人的愛,以及這些紀錄能夠帶來什麼,
但是正如史帝夫賈伯斯所說:
「你無法預先把現在所發生的點點滴滴串聯起來,
只有在未來回顧今日時,你才會明白這些點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
而諾蘭也一樣,堅定地透過他最懂的語言來傳達這點,
電影,在本質上就跟愛一樣,其中闡述的想法也是超越時間以及空間的
而諾蘭竭盡一生試圖保存,對於電影的愛,已經愈來愈不受重視,
現代商業大片幾乎只求效率以及一時的歡笑、緊張,觀眾們都說「開心就好」,
但是,曾經,電影也是啟發驚奇、探索未知的最佳先鋒之一,
現在卻成為了不斷地繞著原地旋轉的遊樂園,短短十分鐘就能「看完」,大家也滿足了。
而正如住在四次元空間,但是只能掌控三次元的我們,
電影不也是用一塊二次元的銀幕來塑造充滿無限可能的三次元世界嗎?
微電影悄悄畫女主角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颱風天,讀書天。這個月的書量,不排開都不知道竟如此可觀,分了三趟才全數將這些抱到房間地上,有幾本甚至還未買齊,七月果真是我們出版市場的一級戰區。即使大家仍舊保持觀望態度,不太放心前往公共場所,包括書店,景氣也尚未回升,但見到這麼多質量並重的書籍持續推陳出新,還是感到自己屬於相當幸運的族群之一。有趣的是,原來今年酷暑之下的色系是落在藍色、綠色與黑色構築出的區塊裡,視覺上果然沁涼許多,下面就依序來稍作介紹。
⠀⠀⠀⠀⠀
第一順位,當然是老早介紹過的本月選書,Richard Powers《#樹冠上 》。一部關於樹木與人類命運、無可挽回遺憾和心靈救贖的生態史詩巨著。全書宛如盤古巨樹般自樹根揭開半世紀美國西北部的伐木浩劫,帶出九名主角與最後一片原生林木之間生死相繫的命運。當中包括青年藝術家、華裔女工程師、心理學博士生、專利法律師夫婦、越戰退役上尉、半身不遂的 IT 科技鉅子、言語障礙的植物學家,以及一名曾因縱情玩樂觸電身亡但死而復生的女大學生,據說銀閃閃的樹靈在幽冥中對她說話,伸出援手,將她拉回人世。全書以樹根、樹幹、樹冠、樹籽為架構,鋪陳九位主人翁的個人生命,如何與樹木命運環環相扣,彼此交會激盪的故事,當中記錄環境運動現場,辯證環境倫理困境,意在突顯當今地球最基本且最具破壞性的衝突,即人類與自然的對立。然而樹木智慧浩大、緩慢、互連、共生、獨具創見、別出心裁,可惜只有少數人發現並相信那個世界,深受吸引,因而捲入災禍,卻義無反顧。這本普立茲得獎小說更從植物學、認知心理學、法律、人工智慧、環境倫理等各層面書寫樹木的智慧,不僅是有史以來寫樹寫得最好的小說,也是最好看的小說。
⠀⠀⠀⠀⠀
接下來是有掛名推薦的幾本書籍,相當榮幸擔任博客來試讀偵探來賓的《#消失的匿名小說家》(https://bit.ly/3wVDKut),所有選擇隱姓埋名的暢銷作家,幾乎都存在無法與旁人言說的理由,這位莫德迪克森,性別不明、身份成謎,卻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處女作《密西西比狐步舞》好似橫空出世,橫掃各大排行榜。身為編輯助理的芙羅倫斯,生在美國一個平庸家庭,一直懷有作家夢,因此來到紐約,自視甚高又缺乏自信的她不願主動離開這個圈子,覺得自己缺乏伯樂,並非技不如人。在命運的安排下,一轉眼她已拎著打包妥善的行李遠離市區,斬斷與外界所有聯繫,芙羅倫斯成為在全世界唯二得知莫德迪克森真實身分的人,以助理身份戰戰兢兢身兼編輯與作家之間的橋梁,與崇拜多時的偶像同住一個屋簷下,如此人生的轉捩點,似乎不只是迎向夢寐以求的新生活,更與理想中的自己靠近了一大步,即將展開一趟久違的摩洛哥探險之旅。
⠀⠀⠀⠀⠀
另一本為《#巴黎圖書館》,嗜書如命的歐蒂兒不顧警察局長父親的反對,進入巴黎的美國圖書館工作,遇見了形形色色的館員與讀者,也和英國大使館專員的妻子瑪格麗特成為摯友,還與年輕警察保羅陷入熱戀。但甜蜜平靜的日子稍縱即逝,巴黎轉眼間蒙上戰爭的陰影,人心惶惶中,圖書館長芮德女士堅持每日正常開館,並寄出數萬本書到戰地前線和醫院鼓舞士氣。隨著局勢愈來愈壞,巴黎落入納粹的統治。但歐蒂兒和瑪格麗特仍嘗試穿越重重檢查哨,偷偷將違禁書籍送到猶太讀者手中。然而,瑪格麗特卻在一次送書途中被捕,藉由答應當納粹軍官的情人才得以脫身。歐蒂兒既感激好友與她分享因特權得來的物資,又無法壓抑嫉妒輕視的心理,忍不住將秘密說出口,卻不知這將摧毀摯友的人生,更將讓自己的餘生滿懷罪咎。
⠀⠀⠀⠀⠀
還有《房間》作者愛瑪唐納修呼應時事的新作《#星空下的隔離病房》,創作靈感來自作者 2018 年所讀到關於西班牙流感的史料,初稿完成之後便遇上 COVID-19 疫情侵襲歐美,這部小說的切時性和寫實色彩得到眾多讀者與書評家所肯定。1918 年愛爾蘭同時蔓延著獨立運動的烽火與致命的流感疫情,都柏林的醫院每日湧入發燒咳嗽的病患、送走一具具面色青黑的屍體,只能靠著勞累不堪的醫護人員與教會的救濟勉強維持運行。在正規產房之外,一間狹窄而簡陋的儲藏室被院方劃為臨時隔離區,所有出現流感症狀的待產婦女都將集中於此,由婦產科護士茱莉亞和熱心卻缺乏醫療訓練的助手布芮蒂,照顧三名病況不穩又即將臨盆的病患。在物資缺乏又孤立無援的絕境中,茱莉亞帶著布芮蒂奮力協助這些產婦準備迎接新生兒的來臨,傾聽她們的憂慮、孤獨與恐懼,卻難以阻止擴散的疫情與產程中的併發症威脅她們與胎兒的生命。而後,一位醫術精湛但背景成謎的女醫生走進病房,挽救性命危急的難產病患,但緝捕叛亂份子的警察也隨後闖進醫院搜索,使得陰鬱的院內更加人心惶惶。
⠀⠀⠀⠀⠀
以及,因電影而結識的同道好友也出書了,相當幸運能為 彭紹宇 Peng ShaoYu 的《#黑盒子裡的夢:電影裡的三倍長人生》擔任推薦人,長期閱讀他的優質影評至今,終於等到了這一天。曾受邀書寫多個觀影專欄,他的觀看範疇豐富多元,對影視動向、時事議題擁有敏銳的觀察。他的文字則具敏感共情的性格,擅於捕捉人物間埋藏的幽微互動,憐惜故事背後勾勒的細密情思。本書收錄 40 篇觀影筆記、兩本書籍閱讀心得,以及兩篇影視產業現況分析。從南韓商業類型片《一九八七》到歐洲藝術片《痛苦與榮耀》,從切合全球政治的《個資風暴:劍橋分析事件》到台灣新導演作品《返校》、《怪胎》、《蚵豐村》,同時涵納近年廣受好評的《婚姻故事》、《機智醫生生活》、《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等話。「黑盒子」既指電影院,也似飛航紀錄器,見證了觀影者在故事中的無盡追索。翻開這本書、參與飛行的我們才知道,原來故事裡頭追逐的每一道身影,皆是自己。電影,就是通往內在宇宙的那把鑰匙。
⠀⠀⠀⠀⠀
做過贈書活動的「#卡繆反抗三部曲」套書《#瘟疫》、《#反抗者》、《#正義者》仍得再提一次,除了《反抗者》已於 2014 年發行之外,三本同樣皆為翻譯品質保證的嚴慧瑩法文直譯。卡繆在他的札記裡規畫其創作預計分成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荒謬」系列,第二階段是「反抗」系列,第三階段是「審判」,第四階段是「愛」。可惜卡繆在第三階段創作初期便因車禍過世,第三階段只有小說《第一人》的殘稿,完整呈現的僅只前兩系列的作品。第一階段「荒謬系列」的作品是:小說《異鄉人》、論述《薛西弗斯的神話》、戲劇《卡里古拉》與《誤會》。第二階段「反抗系列」的作品是:小說《瘟疫》、論述《反抗者》、戲劇《正義者》。我們眼前的卡繆反抗三部曲套書,將卡繆的作品以他理想中規畫的方式來呈現,還原當年其發表作品的順序,三種類型的作品互相支援互相辯證,較為完整呈現作家的創作概念。另外,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彼得漢德克的另一本著作《#第二把劍:五月故事》也悄悄上市,一名女記者在報紙上寫了一篇針對他的文章,但不只是針對他而已,甚至指控他的母親其實是納粹的追隨者。他知道,他不能坐視不管,他必須為他母親復仇,不計一切代價,因為有些事情依靠法律並不一定能夠獲得解決,於是乎,受迫害者需要第二把劍,一把正義之劍,來消弭體制外的仇恨。以書寫做為銘刻,第二把劍就此而生。
⠀⠀⠀⠀⠀
影迷如我,《鬥陣俱樂部》作者恰克帕拉尼克的兩本作品也不容忽視,《#鬥陣寫作俱樂部》是他給新手作家的教戰手冊。從影響他至深的「寫作工作坊」談起,強調社群對一個作家的重要性,包括對觀眾大聲朗讀作品的好處,以及彼此間透過討論、反覆實驗而激盪出的暢銷小說寫作原則。除了經典分析、技術指導,也分享宣傳、撰寫廣告文案等當代作家的生活面貌,以及一條最重要、也最容易被忽視的真理:所有的寫作者都是孤獨愛好者,但寫作這件事情,是一場貨真價實的團體戰。更想讀他的《#革命的那一天》,敘述新的社會學理論興起,人們相信年輕男性對社會有害,政府計畫將全國年輕男性送上戰場,一鼓作氣將他們全都炸死。於此同時,神祕小書煽動著革命的號角也終於響起 ── 那一天,原先的掌權者、菁英,以及媒體記者都遭到殘忍殺害,所有權力關係重新洗牌,人們建立起三大完美王國:高加索邦、黑托邦、同志亞,不再有父權社會的壓迫、被白人欺凌的有色人種,以及遭異性戀排擠的同志族群。《鬥陣俱樂部》出版後二十二年,帕拉尼克訪談許多極端分子寫就《革命的那一天》,彷彿延續了未竟的「破壞計畫」。他自言,這本書將讓所有人備受冒犯:從偏見、歧視到陰謀論與分裂主義,他刻畫出只顧個人利益的政客,以及民粹、假新聞、消費主義大行其道的社會。
⠀⠀⠀⠀⠀
這套亦為重點書,韓國性暴力事件全紀錄:《我是金智恩》與《您已登入N號房》。《#我是金智恩:揭發安熙正,權勢性侵受害者的劫後重生》敘述「金智恩」這個名字,因「安熙正性暴力受害者」而為世人所知。她在遭受四次性侵及數不盡的性騷擾、猥褻後,決定挺身而出,揭發南韓政治明星安熙正的惡行,她的勇氣卻沒有得到世界的諒解,反而遭受更多無情質疑。沒有人在乎金智恩是個必須為生計奔波、不能失業的約聘職,是遭到同事性騷擾,卻被告誡要以大局為重的女性,是上司說 YES 她就不能說 NO,必須絕對封口的「殉葬組」,而在那一切之前 ── 金智恩也是一個人。聆聽她的吶喊,正視她的遭遇,這是我們應該實現的正義。《#您已登入N號房:韓國史上最大宗數位性暴力犯罪吹哨者「追蹤團火花」直擊實錄》,在 Telegram 聊天室裡,加害者散佈非法拍攝影像、脅迫未成年自拍,惡意合成熟人照片,發表性騷擾及厭女言論,甚至以此獲利。加害者毫無愧意,事先擬好撤退守則;被害者飽受威脅,獨自恐懼,甚至成為玩物也一無所知;旁觀者從起初的震驚、真相的刺激,最後隨著時間,遺忘那個黑暗的平行世界。N 號房事件最初報案人、首位報導者 ──「追蹤團火花」現身說法,這是「記者」火與煓,對 N 號房事件誓不放棄的心路歷程,更是「女性」火與煓,意識社會的性別不平等、勇於發聲的成長故事。
⠀⠀⠀⠀⠀
身為 RBG 的支持者,在改編電影與紀錄片後,此本《「#我反對!」不恐龍大法官 RBG 第一手珍貴訪談錄:橫跨近 30 年,13 場關於愛、自由、人生及法律的對話》等了好久,此書作者 Jeffrey Rosen 為美國國家憲法中心主任兼執行長,也是她的好友,藉由多年來一系列與金斯柏格的對談,呈現最有血有肉的 RBG,讓人一覽這位不平凡的女性平易近人且不為人知的一面,和她在法律執行面向上無比縝密、超越時代的思索。對談從九○年代開始,延續到川普時代:剖析「羅訴韋德案」的利弊;笑談與丈夫的鶼鰈情深;分析 #MeToo 運動的崛起;討論最希望被推翻的判決;也分享如何擁有充實又富有同理心的人生,以及她對最高法院的未來展望。這部難能可貴的訪談錄展現了真實的金斯伯格,一個擁有鋼鐵般決心,以最高標準要求自我,同時竭盡畢生所能、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偉大人格。
⠀⠀⠀⠀⠀
還有,一本厚厚的 Pip Williams《#失落詞詞典》,被譽為今年最好看的歷史小說。故事設定於 1857 年,倫敦語文學會決定展開一個百年大計畫:編纂一部史上最權威、完整的英語大詞典。以詹姆斯莫瑞博士為首組成的詞典編纂師團隊,公開向天下徵求詞彙,並於牛津建造「累牘院」做為工作室。每天,雪片般的詞彙從世界各地寄來,由詞典編纂師一一檢視、篩選,並寫下最終定義。詞典編纂師的女兒艾絲玫尼克爾在文字的包圍下長大,從小就對詞彙情有獨鍾,每當遇到挫折,某個詞彙的定義總帶給她救贖。但最吸引她注意的,是那些被男性編纂師們忽略、鄙視或丟棄的詞彙,而這些詞絕大多數是關於女性。「經血」是骯髒不潔、「陰道」是猥褻詞彙,而女僕、廚娘經常使用的詞彙,沒有一個被收錄在大詞典中。她開始偷偷收集這些被她稱為「失落詞」的詞彙,她從累牘院中拿走被詞典編纂師淘汰、遺忘的詞彙,決定自己寫下從市場、妓女、女僕那邊聽到的各種用詞,並將她們口中的話語化為正式引文。這些詞彙靜靜躺在箱中許多年,直到婦女運動、一次大戰接連爆發,新的可能在歷史的波瀾中悄然生發。那是文字最美好的時代,也是戰爭迫在眉睫、女性運動風起雲湧的時代,而在宛如隔絕所有外界紛擾的累牘院中,實則見證著一切的歷史流轉。本書故事基於真實事件,透過瑰麗的文字與翔實考察,鮮活重現出詞典編纂師的工作與大詞典的編輯細節,更講述了在充滿巨變的十九至二十世紀,一個隱藏在男性書寫歷史背後的動人故事。
⠀⠀⠀⠀⠀
另一方面,相當感興趣的兩部華文作品,臺灣史小說名家陳耀昌的《#島之曦》,是繼《福爾摩沙三族記》、《傀儡花》後的重磅力作。隨作家之筆,彷若回到日治時期,體會了「臺灣社運先鋒」盧丙丁及「臺灣歌唱藝術家」林氏好伉儷之間的才情、使命與志業,也認識了引領臺灣文化啟蒙運動的「臺灣文化協會」,以及政治上第一個政黨「臺灣民眾黨」的風起雲湧與興衰歷程。全書以主角盧丙丁串出那一代掀起「臺灣意識」的各行各路知識份子,呈現 1920 至 1930 那個臺灣社會運動最蓬勃的年代,穿插漢生病奮鬥史;同時也藉歌唱藝術家林氏好的故事,帶出曲盤時期流行音樂盛況,生動刻劃著那個臺灣意識最蓬勃、心靈最熾烈的時代。其次為時報文學首獎白樵的第一本作品《#末日儲藏室》,跨越同志、異性戀、異文化議題的小說,探討了後殖民、強權、跨文化等主題。曾經留學法國的白樵當年因一場重病,在巴黎送急診室,昏迷兩個月,與死神擦身而過,脖子留下了插管的痕跡,他笑稱:「這是巴黎給我的刺青。」雖然不得不放棄當地的學業,歸國後仍努力寫作,屢獲大獎。八篇短篇小說切分為三輯:從描繪掙扎於歐洲生活各式角色的「他者」,翻轉自我身世的「邊界」,最後讓渡於台北「我城」的回歸之旅。白樵的文字乍看十分華麗,實則以冷靜視角包裹著濃烈的情感,透過篇篇迷人的小說,不但坦露青春回憶與情慾冒險,同時也如多面稜角鏡般,呈現他對東西文化消長以及殖民位階的探索與詮釋。
⠀⠀⠀⠀⠀
2020 年本屋大賞第二名的作品也在最近的新書裡,《山茶花文具店》、《蝸牛食堂》之後小川糸帶來了生涯最觸動人心的小說《#獅子的點心》。在人生的最後一刻,你想吃什麼呢?雫離開了一手拉拔自己長大的父親,獨自一人生活並努力對抗病魔。某天,醫生向她宣告了餘命,瀨戶內海的檸檬島上的獅子家園,是雫選擇度過餘生的地方。在平靜的島嶼風光中,思考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每個星期日,獅子家園都會安排「點心時間」,讓入住者能再次品嚐到充滿回憶的點心,但雫遲遲沒有做出選擇。還有另一本看起來相當有趣的犯罪小說《#好女孩的謀殺調查報告》,五年前,17 歲少女安蒂無端失蹤,警方斷定安蒂的男友沙爾是殺人凶手,這位唯一凶嫌卻在數天後被人發現自殺身亡,警方也草草結案。根據統計,在所有失蹤案當中,只有 1% 不曾找到失蹤者,0.25% 失蹤者尋獲時已經死亡。五年後,少女小琵為了寫學校報告,大膽重提整座小鎮都避而不談的安蒂案,更打算為死去的沙爾平反。根據失蹤案當晚一場聚會,小琵在臉書貼文、通聯紀錄中推敲出,當晚說謊的不止一人,安蒂生前不為人知的祕密更一一暴露而出。隨著蒐集來的日記、對話紀錄、關係人訪談,嫌疑犯名單愈來愈長,逐步接近校園人際關係和小鎮生活的黑暗面。她開始意識到,調查結果可能會傷害到還活著的人,更重要的,在收到一張又一張威脅紙條之後,她開始擔憂,自己有辦法活到親手揭露真凶的那一刻嗎?
⠀⠀⠀⠀⠀
最後兩本,其中一本是尚未正式介紹過的電影相關作品《#奉俊昊上層與下層的背後》,從近年的《寄生上流》、《玉子》、《末日列車》,到早年的《非常母親》、《駭人怪物》、《殺人回憶》、《綁架門口狗》,韓國重量級影評人李東振就奉俊昊二十年間所拍攝出的七部長片,深入剖析其電影語言、作品思想,收錄精采影評、完整訪談,帶領觀眾一起踏上這條以電影為媒介的社會與人性探索之路。另一本為屬於讀詩人的圖像小說《#辛波絲卡拼貼人生》,以傳記、報導、訪談為底,用漫畫、拼貼和詩句佈局,明快呈現辛波絲卡的人生跑馬燈。就像翻閱一本人生快照,從中能見辛波絲卡的感情、交友、嗜好、寫作、工作、政治立場和獲獎經歷。作為敘事主線的水彩漫畫,既有印象派的朦朧,又有表現主義的大膽;犀利又詼諧的黑白攝影拼貼則具有轉場功能,兩者銜接,將辛波絲卡平凡又壯麗的生命軌跡流暢地小說化。傳記和創作的疊加、漫畫和拼貼的銜接、詩句和人生的交融,多樣化的藝術形式讓本書不僅止於用圖像訴說詩人的生平,更以小見大地彰顯了詩歌和拼貼、拼貼和人生、人生和詩歌的共相。
⠀⠀⠀⠀⠀
⠀⠀⠀⠀⠀
⠀⠀⠀⠀⠀
(以上文字部分節錄自出版社書介。)
微電影悄悄畫女主角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夏宇畫面敘事中的場景、情節與人物—— 以《Salsa》中的〈心理分析〉、〈排隊付賬〉為例 ◎王秀如
前言
關於敘事詩的範疇,林秋芳的<現實與美學的交錯--《中國時報》敘事詩文
學獎的美感建構>將敘事詩的題材歸納為:1.歷史2.現實事件(社會事件)3.神話和故事。構成手法則分為:1.核心情節推展2.人物獨白及人物形象3.雖為敘事,仍保有抒情性。
本文以故事題材為挑選角度,從夏宇《Salsa》詩集中選出較有故事感的詩作為敘事詩來探討。並以核心情節的推展和人物形象這兩個面向品讀。又關於夏宇如何在詩中推展情節,已有不少前行研究成果,下一節繼續探討夏宇詩推動情節常使用的特殊手法。
畫面敘事
翁文嫻和蔡林縉皆為文探討過夏宇詩中的畫面敘事,年代較早由翁文嫻所作
〈台灣現代詩在白話結構上的貢獻〉一文提出,夏宇的詩類似古典詩的寫法,羅列事象、呈現景物,讀者須從精簡的敘事中細細領悟各景象交盪碰撞出的幽微火花。翁文嫻後來在〈《詩經》「興」義與現代詩「對應」美學的線索追探--以夏宇詩語言為例探研〉中進一步闡述,若將古典詩詞興應的觀念放進夏宇《Salsa》詩集的解讀,這本詩集所動用的景象畫面比以往更加繁複、虛擬畫面大幅增加,並且「真實生活、虛擬生活、劇場佈景與聚焦的觀念、各畫面同時出現同時互相詮釋、意義折射(p140)」各種實虛畫面交錯,互為彼此之興同時是彼此之應,隨著畫面相繼出現使閱讀者心中的意義詮釋隨之滾動,讀者能夠進入到詩中創造劇情。關於這種畫面挑接必須由讀者自行串接前後畫面之間發生了什麼的特殊手法,翁文嫻認為很像電影蒙太奇的剪接技巧。
蔡林縉在〈夢想傾斜:「運動—詩」的可能---以零雨、夏宇詩作為例〉中延續翁文嫻畫面敘事的概念,指出夏宇將書寫主體隱匿而成為像攝影機般的存在,字、詞、句有如鏡頭切片,而這些鏡頭「可以時而『特寫』、時而拉遠成『遠景鏡頭』,可以長拍、可以快速剪接,定格、橫搖,無所不能。(p265)」並且他同樣提出讀者被邀請進文本中進行意義建構的觀點。
綜上所述,夏宇的詩具有一連串畫面的視覺感,並且最終意義的詮釋取決於讀者如何解讀畫面之間的關聯流動,以此為出發點,下兩節嘗試視覺化詩句,分析〈心理分析〉和〈排隊付賬〉畫面中的場景、情節和人物,進行意義詮釋。
〈心理分析〉畫面中的場景、情節與人物
若以情節發生的場域劃分,並以室內場景(以下簡稱內景)、戶外場景(以下
簡稱外景)細分,此詩共有兩個場景,一是第一段鋼琴彈奏的畫面,二是詩中的她和他互動的空間,假設其為諮商室,如下:
場景(皆為內景)
場景一:放著鋼琴的空間
場景二:諮商室
將詩句所呈現的畫面依序羅列,發生於場景一的畫面標為1開頭,場景二的畫面標為2開頭,如下:
畫面
1 鋼琴彈奏,曲名「她是分裂的」,琴音消失,恢復靜止。
2-1她和他對坐,進行心理分析,她示意他可以分析自己的手指。
插入想像畫面:他聞她,他們隔著玻璃非常想要。
2-2她說:「分析我」。兩人隱微的情緒是愉悅的。
2-3他命令她唸一頁書,他注視她,她濕潤了。她故意做出一些擾亂挑臖的動
作。
2-4她對他的問題全部回答是,使他無法分析。她自我強迫式的想被責備,並
做出會被責備的舉動,直到想要尖叫。
2-5她說:「我尋找一種尖叫」他解開她的鈕扣。她說:「把我的頭髮放下來。
我幾乎快被解放,但是,還沒有。」
2-6她自言自語:「我還不想,至少還沒有那麼想,我想先尖叫。」
插入想像畫面:她一片片切開手指。
2-7他以為她的手指是薑。
想像畫面:切掉兩根手指後剩下三根。
他興奮勃起。
純粹觀看畫面,在這些有如蒙太奇跳接手法的連續畫面中,進行意義詮釋,畫面1,暗示「分裂」的琴音響起又靜止,渲染不詳氛圍。畫面2-1,兩位主角出場,必須保持專業醫病關係的諮商過程出現詭異動作(他聞她),因此我將之詮釋為想像畫面,在影片呈現手法裡,穿插角色幻想畫面常被用來具現角色內心狀態,或者不能對人言的暗自奇想。她幻想他湊近嗅聞自己手指,雙方產生情慾。畫面2-2,她命令他,使主從關係換位,然而兩人嘴角微露笑意,有些不應該發生的越界情緒正悄悄發生。畫面2-3到2-5,她的一連串脫軌行為逐漸擾亂並影響了他,把他帶進她的世界,當他動手解去她的衣扣,性慾突破壓抑驅動實際行動。畫面2-6,在一種極度壓抑卻又即將衝破壓抑的飽滿張力中,瘋狂的、手指像薑一樣一片一片被切開的畫面呈現。驚心動魄且痛。畫面2-7,有著心理師素質的他所看到的她的手不是手而是一塊薑,一大塊有著五根突狀的薑。但是觀看的我們知道那仍是手,也許詩中處於理性邊緣的他也同時知道那其實是手,但此刻他眼中看到的是薑。想像的畫面中,暢快的切掉兩根,暗喻的血腥使他興奮而勃起,外顯的勃起則象徵分裂迷亂突破理性的防線。
這樣的故事,我會這樣解讀兩位主角的性格:
人物形象
女主角:年紀比男主B略大,長髮,穿著人民裝。想要被解放,擅長以混亂
控制他人。
男主角:職業是心理師,聽話的。
詩中最後一句「清晨兒子式的勃起」,連結「心理分析」的知識背景,聯想到「戀母情結」,因此詮釋為她比他年紀大。整首詩雙方的互動,身為被分析對象的她其實掌握較多操控權力,顯示他容易接受指令的聽話性格。
倒推回來,從畫面情節的滾動和人物形象的表演,我會這樣解讀這則故事的核心情節:
核心情節
諮商室裡,心理狀態分裂的女主角企圖迷亂心理師,心理師陷入對女主角的情慾,並且也精神錯亂了。
〈排隊付賬〉畫面中的場景、情節與人物
同樣以場景和依序羅列的畫面分析這首詩,如下:
場景
場景一:超市裡的收銀機旁(內景)
場景二(幻想畫面):超市門口(外景)
畫面
收銀機排隊結帳的隊伍,輪到女主角結帳,她悵然若失有點發楞,在想
事情。
2 插入幻想畫面:她追出去,但不見男主角。
1-2收銀機旁的她,內心絮叨。
2-2幻想畫面:他可能在門口等她。
1-3收銀機旁的她,內心絮叨。
幻想畫面:大家排隊買球賽的票,緊密的隊伍不容拆散。
1-4 (回到稍早畫面)女主角愛上排在前面的男主角,希望時空靜止在當下,但
是男主角結完帳走了。
1-5 (回到稍早畫面)他們還在排隊,她觀察他的購物車發現他們有很多共通
點。
插入幻想雜景(左右畫面並置):他們在不同公寓吃同樣食物、用同樣肥皂
和肥皂盒。
接續幻想雜景(回復單一畫面):後來他們相戀同居,他們做愛、一起旅行、
一起購物。
1-6收銀機旁的她(特寫),男主角早已結完帳離去,她內心絮叨:「他為什麼不
愛我?剩下我待在原地,世界因為他又要分成兩半」為一段未發生的戀情
情傷。
以畫面觀看的方式閱讀這首詩,清楚呈現詩中她的大量幻想,以及實虛交錯,在她內心的獨白絮叨中,觀者看到她的猶豫、想望以及想望中的甜蜜情感和最後的失落。我會這樣解讀兩位主角的性格:
人物形象
女主角:有點小迷糊,有時遲到、賴床、失眠,個性溫柔、靦腆、玻璃心、
想太多,時常上演內心小劇場。
男主角:有點美好的樣子,令人愛慕。
由於詩中對於男主角的性格和內心狀態未多所著墨,因此僅針對外貌條件描述。倒推故事核心情節如下:
核心情節
單身的女主角在超級市場排隊結帳時對排在前面的男主角心生好感,幻想和他在一起後各種甜蜜生活樣貌。他結完帳離去,她猶豫該不該追出去,就在她設想各種可能時,一切為時已晚,她失戀了。
三個共象
以場景而言,這兩首詩皆以內景製造封閉感,營造出人物「走不出去」的感
覺,〈心理分析〉中的她和他彷彿關在小房間中捉對廝殺,〈排隊付賬〉中的她被困在收銀機旁徒然幻想追出超市而實際上永遠沒有追出。
以情節而言,這兩首詩都出現鬼打牆似的重複循環,〈排隊付賬〉裡的她反覆演練各種可能結果,不斷自我懷疑所有所為和不為所將導向的各種可能。〈心理分析〉裡,「手指-薑-切掉」的聯想反覆出現,詩中的她亦反覆命令他分析自己。
而內景所製造的封閉感以及鬼打牆般的重複循環給予讀者的觀感刺激是一種龐大的焦躁和壓抑,並且循環累積找不到出口的狀態下達至飽脹欲破的張力。以壓抑製造張力可說是這兩首詩的第三個共同特點。
小結
夏宇的詩作迷人而難懂,常常偏離一般人的慣性思維,本文嘗試挑出《Salsa》
中具有故事感的〈心理分析〉和〈排隊付賬〉作為敘事詩探討,羅列畫面分析場景、情節和人物,回到純粹觀看,不去評價詩句所呈現的景象是否合理,在影像的世界中虛擬、幻想和現實交錯,觀者受邀進入文本進行意義詮釋、內心有所興應觸動,每個人讀出屬於自己的版本。
註:
夏宇,《Salsa》(臺北:夏宇出版,唐山發行,1999)
林秋芳,〈現實與美學的交錯--《中國時報》敘事詩文學獎的美感建構〉,《中
國現代文學》第14期(2008年12月),頁85-100。
翁文嫻,〈台灣現代詩在白話結構上的貢獻〉,《創世紀詩雜誌》第140-141期
(2004年12月),頁99-109。
翁文嫻,〈《詩經》「興」義與現代詩「對應」美學的線索追探--以夏宇詩語言為
例探研〉,《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1期(2007年9月),頁121-148。
蔡林縉,〈夢想傾斜:「運動—詩」的可能---以零雨、夏宇詩作為例〉,《中外文學》
第38卷第2期(2009年6月),頁229-270。
--
美術設計:游佳真
圖片來源:游佳真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2/20210214.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夏宇 #salsa #心理分析 #排隊付帳
微電影悄悄畫女主角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村上春樹新書大概攻佔了多數讀者的瞳孔,於我而言,二月也可以說是櫻木紫乃月,另一位相當喜歡的日本作家不但繁中新書《#二人生活》悄悄開賣,榮獲直木賞的同名改編電影《#皇家賓館》也將於 2 月 19 日在台上映,約莫是三年多前讀完此書,至今仍印象深刻,她對於情慾的描摩是有情無色,赤裸中透露坦然,麻目中滲透溫度,苦澀中釋放希望,無奈中得到慰藉,櫻木紫乃透過典雅凝練的文字,點點滴滴由內而外從旁堆疊出女性生心理互相影響、矛盾糾結的人生出口。因此,一部電影兩本書,此篇一起推薦。
⠀⠀⠀⠀⠀
▍《皇家賓館》預告:https://youtu.be/Ns5cF7t_EnM
《皇家賓館》博客來:https://pse.is/3cvnlm
⠀⠀⠀⠀⠀
「她在學會對男人敞開心胸前,先用身體接受了男人,結果更不懂得如何判斷人心。」
⠀⠀⠀⠀⠀
第 149 屆直木獎得主《皇家賓館》由七篇短篇故事所組成,櫻木紫乃豪不畏懼直視教育與社會避而不談的性議題,荒謬的設定卻能瞥見真實的痕跡,從女性的角度探索賓館裡來來去去的身影,或許男性出現在此處的理由幾乎都如出一轍,但女性卻是抱持著生命中各種不同的理由來到這間賓館。在日本極為壓抑的社會風氣下,在父權觀念根深蒂固的環境裡,女性擁有性慾彷彿是見不得人的念頭,但情與慾就本質而言是無法一分為二的,她筆下每個被生活壓到喘不過氣的男男女女,拖著疲憊的身軀,帶著沉重的步伐,似乎人生都已日漸凋零,宛若平行時空一般清楚劃開了「性事」與「情色」的區別。
⠀⠀⠀⠀⠀
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她寫賓館的樂,更寫女人的苦。以房子暗指女性與身體,皇家賓館曾經門庭若市風光一時,而今殘破凋零乏人問津,猶如作者一字一句雕塑出我們這種平凡女性,對身體對自我都被傳統觀念剝奪了掌控權,只能從他人的目光尋找自我價值,成為一種此生無法擺脫的束縛。
⠀⠀⠀⠀⠀
導演武正晴指出,這個故事最有魅力的地方在於,雖然是多個短篇故事,暗地裡卻是息息相關,他選擇將「皇家賓館」這個場域設定為電影的主角,讓所有事件和人物故事通通在此發生,而這樣的改編也取得櫻木紫乃的首肯。影像化後的故事與原著架構看似相去不遠,講述北海道有一間能眺望濕原的「皇家賓館」,雅代(波瑠 飾)在美術大學落榜後,只能回到老家幫忙父親顧店,看著店裡來來去去的情慾男女,內心充滿不情願。來賓館的男人想要的都一樣,那麼,來賓館的女人呢?
⠀⠀⠀⠀⠀
年輕情侶來開房間竟是為了拍攝裸照,她甘心褪去衣裳、擺出各種撩人姿勢只是為了男友參加攝影師比賽;結婚多年,平常忙著照顧公婆及小孩的老婆無暇享受閨房之樂,非得來到賓館才能縱聲享受;逃家的高中少女無處可去,說服了妻子外遇的高中老師來此投宿一晚。就連雅代也對那個上門推銷情趣用品的業務員宮川(松山研一 飾)產生好感,然而此時,賓館內卻發生了駭人的殉情命案,一時成為媒體注目的焦點,皇家賓館的命運會是如何、雅代又該何去何從?
⠀⠀⠀⠀⠀
⠀⠀⠀⠀⠀
▍《二人生活》博客來:http://bit.ly/3j99N4V
⠀⠀⠀⠀⠀
新作《二人生活》褪去暗黑外衣,被譽為櫻木紫乃最「幸福」代表作。北海道江別安靜度日的一對平凡小夫妻,身為前電影放映技師的丈夫信好,收入不穩定,一家經濟重擔全落在護理師妻子紗弓身上。二人盡其所能地過著簡樸生活,各自承受婆家及娘家施加的無形壓力,無法預料的未來,堆疊在內心深處的不安。唯獨二人一同下廚時的安逸與幸福,又讓彼此再次假裝看不見現實的種種窘迫。
⠀⠀⠀⠀⠀
「不就是因為一個人無法順利走下去,所以才變成兩個人嗎?」
⠀⠀⠀⠀⠀
全書以十篇俐落的短篇故事交織成一幅平實動人的婚姻生活圖像。隨著夫妻的日夜相處與陪伴,生活猶如層層堆疊顏料的水彩畫,二人關係日益加深。無法三言兩語回答的生活與情感,卻能引發深刻共鳴。沈從文曾經這麼說過,「一個聰明的作家寫人類的痛苦或許是用微笑表現的。」直木獎得主櫻木紫乃在尋常生活中刻劃夫妻如何相處,文宇樸素、冷靜,但諧和,相對於永恆的失落,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作者讓讀者看到如常作息的同時,也看見如常方能致遠。
⠀⠀⠀⠀⠀
據主編表示,櫻木紫乃透露過,人與人的關係就像層層塗抹的水彩畫,有些地方顏色已經很深。婚姻至今邁入三十年的她,起初她是以「背叛」為主題,寫這本小說,一路寫下去寫成了《二人生活》。
⠀⠀⠀⠀⠀
⠀⠀⠀⠀⠀
⠀⠀⠀⠀⠀
(以上部分內容節錄自出版社與電影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