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微生物菌種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微生物菌種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微生物菌種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微生物菌種產品中有3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9萬的網紅屏東新聞 PT New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抽獎資訊 #按讚並分享新聞 #tag1位好友留言 「@____國慶連假一起去屏東公園逛社區產業博覽會」 獎品:限量精釀啤酒一組 (初昇+佐光) 獎品照片在留言中 #屏東地啤 #澆灌光合菌種出來的水果 #請勿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說明】 1.我們將於110年10月4日隨機抽出3個幸運兒,並...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益生菌2.0大未來:人體微生物逆轉疾病的全球新趨勢」介紹 訪問作者: 蔡英傑 內容簡介: 全球醫學大熱門•暗黑世紀光明解方 台灣第一本全面解析益生菌的重量級專書 亞洲益生菌權威30年研究總集成 超越腸道研究範疇,「人體百兆共生菌」神助攻、強化身體韌性 ★讓你三...

微生物菌種 在 像喵的母老虎killy的地盤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12-04 16:04:44

https://killy1009.pixnet.net/blog/post/531811264 女人不論到幾歲都愛漂亮!以前年輕一點大概只會著重在塗塗抹抹的表面功夫!隨著年紀增長,發覺只有擦保養品在肌膚上真的是不夠的! 最近得知一款喝的保養品,糀家KOJI玻尿酸凝露,實在很好奇耶!以前我有擦過玻尿...

微生物菌種 在 森田達子®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01 06:59:26

新竹,一個我承認我很不熟悉的地方。  “微生 Float Dept. “是我做的在新竹的第二家店,看來也是時候出發前往看看了(客戶:你來玩我的機車可以借你!😂)(殊不知我是個只會飆腳踏車的野孩子!🤪)  這次負責LOGO、店卡,外帶包裝輔助、菜單的設計。比起一般的咖啡店,他們的特色是發酵飲料...

  • 微生物菌種 在 屏東新聞 PT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28 16:14:53
    有 495 人按讚

    #抽獎資訊
    #按讚並分享新聞
    #tag1位好友留言
    「@____國慶連假一起去屏東公園逛社區產業博覽會」
    獎品:限量精釀啤酒一組 (初昇+佐光) 獎品照片在留言中
    #屏東地啤
    #澆灌光合菌種出來的水果
    #請勿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說明】
    1.我們將於110年10月4日隨機抽出3個幸運兒,並於本粉絲專頁公告得獎者名單。
    2.我們將提供本活動得獎者「FACEBOOK帳號」名單給主辦單位作為兌獎依據,得獎者請憑中獎畫面截圖至博覽會服務台兑換獎品。
    3.我們保留本活動解釋、調整、終止等相關權利,若有任何問題,請洽本粉絲專頁管理員。

    屏東縣政府首創「微生物菌種資材中心」,經過近一年培訓展現成果,以嚴選澆灌光合菌的在地水果,結合啤酒頭釀造的精釀啤酒技術,打造兩款精釀啤酒品牌,只在2021屏東社區產業博覽會限量販售,有興趣的民眾不妨在國慶連假期間到屏東公園逛逛。

    Youtube:免費訂閱→https://www.youtube.com/ptnews2012
    FB:按讚分享→https://www.facebook.com/ksptnews
    IG :踴躍追蹤→https://instagram.com/ksptnews

  • 微生物菌種 在 無毒農-友善環境的安心水果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8 12:12:25
    有 31 人按讚

    【大目釋迦】好釋多果園

    來自台東後山的好滋味:https://go.greenbox.tw/3CGhsAn

    頂級的大目釋迦從外觀看鱗目大,果肉自然厚實飽滿,當果肉呈現軟綿綿的雪白色時,這時候吃起來最美味。用湯匙一口挖,吃起來帶有濃郁的風味,口感綿密且清甜不膩。

    好釋多果園用機械除草取代除草劑,並持續研究有益的微生物菌種,讓土地發揮自身的力量幫助果樹茁壯,土壤肥了,蚯蚓就成群的出現了,小鳥安心地在樹上築巢。去年農藥檢驗的結果,也顯示讓人安心的零檢出。


    保證通過農藥殘留檢驗:https://go.greenbox.tw/3CGhsAn

    #無毒農
    #用信任連結產地到餐桌
    -
    ❤️產地直送專區:go.greenbox.tw/395Nh6M
    ❤️無毒農官網:go.greenbox.tw/2vNrL8E
    ❤️無毒農line:go.greenbox.tw/2prUwDv
    -

  • 微生物菌種 在 農傳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14 16:00:13
    有 76 人按讚

    【雞尾酒療法有效 高雄場開發複合微生物農業用途】
    https://www.agriharvest.tw/archives/66740
    芒果易染炭疽病,且常在田間就已遭炭疽病菌潛伏,採後處理的防治效果有限,會大幅縮短其保鮮期。高雄區農業改良場開發貝萊斯芽孢桿菌及鏈黴菌的微生物益菌複合配方,於芒果開花期起直到採後處理使用,初步研究可降低芒果炭疽病及黑斑病罹病率6成多,並減少近5成水分散失,有助芒果保鮮。

    利用微生物開發生物農藥、微生物肥料是近年農產業顯學,但因現行生物農藥法規限制,不允許以複數微生物菌種登記為生物農藥,因此少見結合複數微生物的農業用途研究。高雄農改場結合貝萊斯芽孢桿菌(Bacillus velezensis)KHH13及鏈黴菌(Streptomyces sp.)KHY31的微生物複合配方做芒果抑菌保鮮用途是首創。

  • 微生物菌種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11-22 01:06:08

    本集主題:「益生菌2.0大未來:人體微生物逆轉疾病的全球新趨勢」介紹
      
    訪問作者: 蔡英傑
        
    內容簡介:
    全球醫學大熱門•暗黑世紀光明解方
    台灣第一本全面解析益生菌的重量級專書
    亞洲益生菌權威30年研究總集成
    超越腸道研究範疇,「人體百兆共生菌」神助攻、強化身體韌性
       
      ★讓你三觀大改、掌握最新微生物體醫療技術的動態趨勢
      ★用科學數據教你養好「體內百兆微生物」的不生病計畫
      ★以專業評比剖析「市售益生菌產品」最可信賴的保健指南
         
      人體微生物失調,是現代瘟疫蔓延最大加速器。如何自求多福,成為可生存的「適者」?必須具備相信科學數據的益生菌2.0新思維!本書作者費心整理數十年研究試驗之成果,集結全球各國先端益生菌研究發展現況,並與世界頂級專家交流,高規格評比市售益生菌產品之品質,詳細解說不同菌株對於各項疾病的預防與改善效果,希望能讓讀者見識到最先進的益生菌株及罕見功能,找到最適合個人的保健產品,並用正確的方法補充益生菌,學習觀察與優化自己體內的百兆共生菌。人體共生菌決定我們的健康和壽命,當共生菌失衡﹅失守時,人體的生理健康乃至心靈也會隨時崩潰。益生菌扮演後援軍的角色,介入時機﹅菌株種類與數量,什麼體況與病情該如何調整劑量﹖益生菌2.0的思維,是一門人人都得學會的自我保護課程。
       
      本書深入解析大自然界看不見的巨大力量,人體內天天上演的「共生菌」與「病原菌」激烈戰爭。全球醫療緊繃紅色警戒,現代人「體質」與「精神力」皆快速黑化,我們能做的是:相信科學數據、不隨便跟著感覺走;認識優質益生菌,增加免疫力後援,保護與壯大體內共生菌。
       
      ▲重新發現你的百兆共生菌
      .人體有百兆以上的共生菌。一口唾液裡每毫升約有上億隻微生物。我們平均一天向外界散發出大約四千萬隻細菌和七百萬隻真菌。
       
      .人類基因數量與小小的果蠅相仿,只有兩萬多個基因,而人體共生菌的基因體總和,卻是人類基因體的千倍以上!
       
      .腸道中的嗜脂陰性菌,其實是幫我們回收消化不完全的脂肪,避免浪費資源,結果因為我們實在吃太多脂肪,嗜脂菌大量繁殖,引起全身慢性發炎,它們無端被歸類為壞菌,真是太冤枉了。
       
      .自然產與剖腹產的寶寶會承接不同共生菌。自然產的嬰兒,腸道、皮膚、口腔,都有來自母親陰道的乳酸桿菌、普氏菌、斯尼斯菌等。剖腹產的嬰兒,則多的是金黃色葡萄球菌、棒狀桿菌、丙酸桿菌等來自母親皮膚的菌。
       
      .母乳不但有菌,種類還多達近千種。母乳中還有大量的母乳寡糖,是最適合嬰兒腸道菌的絕佳益生元,也就是滋養腸道菌所需的營養來源。
       
      .90%的疾病都和人體共生菌有關。腸道菌的影響不只侷限於腸道,而是遍及全身。青光眼、視網膜病變、黃斑部病變等眼睛病變,都和腸道菌有關。
       
      .飲食習慣和環境對於腸道菌的影響,大過於遺傳基因。以高纖飲食為主的哈扎族,腸道菌中分解纖維的普氏菌多達60%。家裡養狗的孩子腸道菌相較豐富,較少感染呼吸道疾病。
       
      ▲超前布署!用益生菌養好人體百兆共生菌
      .歐美有80%以上的醫生會推薦使用益生菌,對益生菌越了解的醫生,推薦意願越高。
       
      .優質益生菌都有改善排便、幫助消化、增強腸道蠕動等核心功效,至於免疫過敏、代謝調節、神經心理等,則是特殊菌株才有的高階功效。
       
      .益生菌對健康的好處說不完:有助預防流感、減輕症狀、提升流感疫苗效力。還能降低口腔病菌,改善發炎,預防牙齦炎或牙周炎效果優於預防蛀牙。口服益生菌會提升整體黏膜免疫力,有助於在泌尿生殖道中對抗病菌感染。抗生素配合特定益生菌,治癒率極高。
       
      .益生菌為精神疾病防治帶來新契機!憂鬱症、巴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自閉症、過動症、妥瑞症、蕾特氏症等,這些症狀共通的關鍵詞是:免疫、發炎、腸道菌,因此都有益生菌介入的機會。
       
      .掌握益生菌產品選購使用的關鍵知識,買對產品,吃出健康。例如:坊間流行自己製作優酪乳,若使用「市售優酪乳」作為菌母時,發酵菌(嗜熱鏈球菌與保加利亞乳桿菌)會優先生長,但「功效菌株」難以生長。一般市售的「DIY專用菌粉」,也多半不含功能型益生菌。所以DIY優酪乳,喝不到最重要的「功效益生菌」。如果使用低品質或由親友分讓來路不明的菌母,也可能發酵力太弱,萬一「雜菌」長出來就麻煩了,所以不推薦DIY優酪乳。
          
    作者簡介:蔡英傑
      日本東京大學農學博士。
       
      現任:陽明大學產學講座教授、亞洲乳酸菌學會聯盟院士、台灣乳酸菌協會名譽理事,以及益福生醫公司、揚生生技公司、惠生研生技公司等多家企業科技顧問。
       
      曾任:陽明大學生化所所長、醫學系生化科主任、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特聘教授,東京大學生物科技系客座教授。
       
      創設:台灣乳酸菌協會(擔任第一、二屆理事長)及亞洲乳酸菌學會聯盟(擔任第二、三屆會長)。
       
      著有:《你不能沒腸識》、《腸命百歲》系列。 
       
       
    作者粉絲頁: 蔡英傑教授腸命百歲會談室
       
    出版社粉絲頁: 方舟文化



    四個podcast平台,也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 微生物菌種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3-27 11:00:09

    本集主題:「發酵文化:古老發酵食如何餵養人體微生物?」介紹
           
    訪問:推薦人: 番紅花
      
    內容簡介:
    發酵飲食不是可有可無的選擇
    而是餵養人體微生物最好的方法
    跟著《科學人雜誌》記者來趟發酵飲食全球之旅
    一探悠久的飲食文化、科學的健康風潮
    選擇對微生物更友善的飲食生活
    重新認識優格、泡菜、魚露、可可、康普茶等自然發酵食物
      
      每個人都應該吃發酵食物!六大理由告訴你
      理由1:人類和微生物是生命共同體,沒有微生物,我們就會徹底完蛋!
      理由2:人體微生物吃不飽,就會開始「吃」我們。
      理由3:微生物最愛吃的,就是兼具纖維和益菌生的發酵食物大餐。
      理由4:餵飽微生物的好處多多,可以抗發炎、抗過敏、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理由5:自然發酵食物富含最佳益菌生營養素,比市售益生菌保健品更有效益。
      理由6:自然發酵食物是飲食文化重要一環,更是人類醫食同源的智慧結晶。
      
      好好餵養微生物,牠們也會好好滋養你
      ▲沒有微生物,我們根本活不了
      沒有微生物,我們就不可能發展出正常運作的免疫系統,也無法從食物中攝取到許多額外養分,身體更會變成任何病原體都可以趁虛而入的地方。
      
      ▲微生物為健康助攻,我們卻開始殘害微生物
      我們不僅選錯了食物,也選錯了生活方式!小感冒或小傷口動不動就用抗生素,氣密窗、濾網吸塵器、抗菌清潔用品、室內抽水馬桶都會擾亂人體內的古老微生物。此外,食品業去除食物中的纖維,推出大量的單一碳水化合物食品,這兩個雙重打擊導致我們體內的微生物居民開始缺乏牠們偏好的食物。
      
      ▲微生物吃不飽,健康問題跟著來
      當人體微生物無法從我們的飲食中獲得充足食物,可能會狼吞虎嚥腸道內壁的黏液層,這種「腸漏症」已證實與全身慢性發炎、肥胖、過敏、糖尿病、憂鬱症等息息相關。

      ▲自然發酵食物是名符其實的「微生物料理大餐」
      人類經過數千年的試驗,流傳下來讓人不生病的自然發酵食物,裡面的細菌與真菌種類非常豐富,光是每公克的韓式泡菜裡就有8千8百萬個活菌。
      
    作者介紹:凱薩琳.哈爾蒙.柯瑞吉(Katherine Harmon Courage)
      「美國最佳科學與自然著作」獎得主、《科學人雜誌》特約編輯及記者,作品曾刊登於《紐約時報》、《國家地理雜誌《Wired》、《Gourmet》、《華盛頓郵報》等。著有《章魚:海洋中最神祕的生物》(Octopus: The Most Mysterious Creature in the Sea)。目前居住在美國科羅拉多州。詳細資訊請見作者官網:katherinecourage.com,或追蹤她的推特帳號@KHCourage。
      
      
    推薦人粉絲頁: 番桌•番桌
      
    出版社粉絲頁: 方舟文化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 微生物菌種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8-10-18 16:56:12

    假如黴菌會對話,在日常生活中,你常用到的保鮮盒,他們可能是這樣對話的

    「嘿~你看看,我們能住在這,都虧了主人沒注意到我們呢」
    「只要主人沒發現我們住在這蓋子的膠條上,就不用怕啦」

    是的,許多人往往不知道,保鮮盒用久了,蓋子上的膠條,就容易因為許久被忽略清潔,導致膠條滿是污垢,背後暗藏的危機是可能致病的「 #黴菌 #孢子 」!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助理教授邱家琪指出,保鮮盒蓋子的膠條容易藏污納垢,民眾必須將膠條拆卸、仔細清潔,以防黴菌孳生、釋出具致病性的黴菌孢子。

    方便儲存又環保可重複使用的保鮮盒是民眾日常生活的必備用具,但並非所有人都懂得妥善使用,尤其是蓋子裡面的膠條,可能從不會取出來清洗。香港理工大學食物安全及科技研究中心進行保鮮盒蓋子菌種實驗,觀察蓋子下的膠條會出現什麼樣的微生物,發現致病性的黴菌孢子已隱身其中。

    邱家琪表示,本次實驗中同時觀察3個同款的保鮮盒樣本,其中1個膠條樣本外觀上較為乾淨,另外2個膠條樣本則有明顯的黑色污跡;研究人員先拆除3個保鮮盒的蓋子膠條,再用無菌棉花棒擦拭膠條的表面取得微生物樣本,接著將同一根棉花棒分別畫在4種不同的培養基上,這4種培養基各自適合細菌、黴菌、酵母菌以及抗藥性細菌的生長。假設適合酵母菌生長的培養基長出酵母菌,代表這個膠條樣品中存在酵母菌。

    實驗結果顯示,3個樣本中都沒有出現抗藥性細菌,相對潔淨的樣本上多半存在酵母菌,以及少部份的黴菌,但菌種的種類不至於產生食安風險;其餘2個有污垢的樣本則呈現相對多樣化的微生物面貌,不但發現酵母菌、各種不同類型的細菌和黴菌,甚至其中有些黴菌更會釋放孢子!

    「當蓋子與膠條之間的夾層中存在水份,容易使各種菌類孳生」,邱家琪更進一步解釋,「在自然環境中本就存有黴菌,正常人接觸到亦不會有什麼影響,但對免疫系統較弱的老人和小孩來說,這些產生孢子的黴菌可能會造成上呼吸道系統的疾病,令人感到很癢不適,或引起過敏反應。孢子進入幼兒體內,亦有可能導致腹瀉。」

    這麼可怕,那我們該捨棄它,換別的容器盛裝食物嗎?

    黴菌孢子會威脅到家中老幼的健康,這是否意味著我們要把保鮮盒統統丟掉?當然不是!邱家琪指出,民眾在清洗保鮮盒時,盡量不要使用菜瓜布或是鋼刷的材質,因為這樣的刷具容易把盒身刮花,讓細菌容易躲藏在刮痕裡繁殖;更重要的是,務必利用迴紋針等小工具拆卸蓋子膠條,以稀釋過的小蘇打水、漂白水或清潔劑,配合牙刷清潔膠條本身,以及蓋子與膠條之間的夾層,最後用清水沖洗乾淨,經風乾後方可重新裝嵌,便能杜絕黴菌孢子。

    邱家琪還分享了1個使用保鮮盒的小撇步:「把食物放進保鮮盒後,先用保鮮膜密封盒身,然後蓋好蓋子,這樣就能避免食物的汁水沾污膠條。、

    保鮮盒額外注意事項

    此外,許多人都會將裝滿飯菜的保鮮盒放入微波爐加熱,邱家琪提醒民眾,必須留意保鮮盒的材質是否耐熱,耐熱玻璃、陶瓷應無問題,塑膠、金屬本來就不能微波加熱。她補充,就算是聚丙烯(PP)材質的保鮮盒,一般最高耐熱溫度大概為120°C,微波加熱的時間也不能太久,以家用微波爐的功率計算,一般建議微波不要超過3分鐘。

    【精彩文章】
    小心黴菌侵襲致病,保鮮盒清洗這樣做!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media_article/566

    【更多保鮮小知識影片】

    風靡美日的真空保鮮法,可延長5倍保鮮期!留住食材最完整的營養
    https://youtu.be/N7jBZFye2bo

    實用密技 豆腐延長5天保鮮、風味更佳!
    https://youtu.be/2xHOEZXN9yI

    一個小動作!輕鬆延長2倍香蕉保存期限
    https://youtu.be/rhe7i8XEU1I

    【保鮮相關文章】

    保鮮盒膠條發霉好難清?日家事達人除臭清潔5密技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4873

    你的保鮮盒洗對了嗎?當心黴菌孢子造成呼吸道疾病!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9849

    蛋別洗、米和麵粉都冷藏!譚敦慈跌破眼鏡保鮮術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5566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