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微波爐電流熱效應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微波爐電流熱效應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微波爐電流熱效應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微波爐電流熱效應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26的網紅物理治療師 • Angel AU,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筋膜粘連舒張機 VESTA】 叫咗成年都冇去做,聽完梁師兄小腿手術史🥶 即刻衝過來做!! Part 1: 深層肌肉發熱,好似進入微波爐叮熱狀態 Part 2: 刮筋膜粘結位置,似無痛刮痧 Part 3: 鐵砂掌微電流,放鬆肌肉 做每個位置其實都好快完,不過每次範圍有限,如果全腳全身...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萬的網紅詹珞瑤 物理治療師 Veronica Rehab,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物理治療:http://physicaltherapyclass.com/ 運動傷害:https://sites.google.com/s/1cieisPHB2Xkrn1em8vthbJgglWmCOZH4/p/1knFDZuDHNtQIb04gBSTm2fGkexK1QwX4/edit 什麼是...

  • 微波爐電流熱效應 在 物理治療師 • Angel AU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3-30 18:48:18
    有 20 人按讚


    【筋膜粘連舒張機 VESTA】
    叫咗成年都冇去做,聽完梁師兄小腿手術史🥶 即刻衝過來做!!

    Part 1: 深層肌肉發熱,好似進入微波爐叮熱狀態
    Part 2: 刮筋膜粘結位置,似無痛刮痧
    Part 3: 鐵砂掌微電流,放鬆肌肉

    做每個位置其實都好快完,不過每次範圍有限,如果全腳全身都已經充滿粘連🙈 真係好花心機。今日就先做咗三個單邊位置,小腿、膝頭、下背犁狀肌,腰部效果最即時,自從生完之後開始右邊上身容易崩緊同疲勞。

    Thanks 物理治療師 • Angel AU
    @ GRS Health Services

    P.s.: 資料蒐集
    筋膜(fascia)是一種結締組織,圍繞著每一個細胞旁邊,當身體因為持續勞動與壓力緊繃,或是受傷、感染時,細胞的代謝物會逐漸累積在筋膜層,形成筋膜「沾黏」現象。

    如日積月累無法化解,沾黏的纖維變得組織化,形同筋膜本身的結締組織,最終就會黏著在一起!

    1)阻礙細胞間的代謝循環,養分與代謝物質無法被順利交換,引發一連串的「阻塞效應」:如發炎、疼痛、痠麻等症狀。

    2)阻礙血管與神經的傳導,甚至壓迫、扭曲它們,導致許多血液不順或神經疼痛。

    3)哪裏的細胞活性、代謝循環與器官運作就會受到影響,使得免疫功能下降。

  • 微波爐電流熱效應 在 姚潔貞 Christy Yiu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3-30 18:34:43
    有 227 人按讚

    【筋膜粘連舒張機 VESTA】
    叫咗成年都冇去做,聽完梁師兄小腿手術史🥶 即刻衝過來做!!

    Part 1: 深層肌肉發熱,好似進入微波爐叮熱狀態
    Part 2: 刮筋膜粘結位置,似無痛刮痧
    Part 3: 鐵砂掌微電流,放鬆肌肉

    做每個位置其實都好快完,不過每次範圍有限,如果全腳全身都已經充滿粘連🙈 真係好花心機。今日就先做咗三個單邊位置,小腿、膝頭、下背犁狀肌,腰部效果最即時,自從生完之後開始右邊上身容易崩緊同疲勞。

    Thanks 物理治療師 • Angel AU
    @ GRS Health Services

    P.s.: 資料蒐集
    筋膜(fascia)是一種結締組織,圍繞著每一個細胞旁邊,當身體因為持續勞動與壓力緊繃,或是受傷、感染時,細胞的代謝物會逐漸累積在筋膜層,形成筋膜「沾黏」現象。

    如日積月累無法化解,沾黏的纖維變得組織化,形同筋膜本身的結締組織,最終就會黏著在一起!

    1)阻礙細胞間的代謝循環,養分與代謝物質無法被順利交換,引發一連串的「阻塞效應」:如發炎、疼痛、痠麻等症狀。

    2)阻礙血管與神經的傳導,甚至壓迫、扭曲它們,導致許多血液不順或神經疼痛。

    3)哪裏的細胞活性、代謝循環與器官運作就會受到影響,使得免疫功能下降。

  • 微波爐電流熱效應 在 王惠美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3-09-22 00:09:59
    有 25 人按讚


    不要只在乎屋外的基地台
    自家裡的電器用品
    危害健康更嚴重
    家電用品不使用時
    儘可能拔掉電源吧!

    家電輻射對身體危害的星級排行榜~~ ~道家身心靈~


    現在的家庭生活已經電器化,而家電輻射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也成為了大家關注的話題。不要以為,只有電腦、電視的大家電的輻射才會對人體造成不良的影響。其實,像吹風機這樣小的家電的輻射更大。

    ※家電輻射對身體四大危害

    第一:誘發基因突變、促使變異細胞產生,皮膚衰老加快。精子活性降低、數量減少導致不孕症。胚胎細胞產生大量變異細胞,導致胚胎發育不良、孕婦流產率升高。

    第二:激素分泌紊亂。

    第三:神經衰弱。電磁波還會影響及破壞人體原有的電流和磁場,使人體內原有的電磁發生異變。這會干擾人體的生態鐘,導致生態平衡出現混亂,自主神經功能失調。

    第四:熱效應。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導致頭痛、頭暈、乏力、嗜睡。電磁波還會影響腦部神經系統,影響了正常睡眠。電磁波還可以傷害細胞膜,干擾激素,影響兒童發育,女性經期紊亂,男性性功能減退。

    另外,家電輻射可使人衰老加快。

    ※以下是各類家電及電子設備的輻射星級:(五星,屬嚴重超標,要引起重視;三星以上,屬於超標範圍,也要引起注意;一星,安全,可放心使用)

    ●五星級家電輻射:★★★★★(排名不分先後)
    1、微波爐:門縫處輻射最大,啟動時輻射最大,烹飪時不要過於靠近,輻射範圍可達7米。
    2、電熱毯:電熱毯通電後會產生電磁場,產生電磁輻射。孕婦如果使用電熱毯,長時間處於這些電磁輻射當中,易使胎兒的大腦、神經、骨骼和心臟等重要器官組織受到不良的影響。
    3、除濕器:不宜離人體過近,使用時儘量保持適當距離。
    4、吸塵器
    5、脂肪運動機:傳送帶前部輻射較大,做運動的時間不宜過長,儘量減少輻射。

    ●四星級家電輻射:★★★★☆
    1、高功率LED照明設備:連接時的瞬間輻射很大,不要放在床頭。
    2、吹風機:雖然體積小,但產生的輻射是很大的,使用時應遠離兒童。
    3、CRT電視:即普通電視,其後面輻射較大,觀看時需保持一定距離,尤其是兒童。看電視時最好保持2米的距離,室內有適當照明,看電視時間不要連續超過兩小時,看完電視洗洗臉,及時地清理面部皮膚吸收的輻射物質。
    4、家庭影院:通常指影碟機加音響系統,儘量少用,如果想唱歌最好還是去KTV。
    5、低音音響:使用時至少保持半米距離,特別是連接電腦的低音音響,不應擺放在臨近人腦的位置。
    6、紅外線電暖氣
    7、電扇:使用時間不要太長,且保持一定距離。
    8、電磁爐: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喜歡用電磁爐煮東西,但要注意使用時間不要太長。
    9、電熨斗:把溫度一次加熱到位,用一會再繼續加熱,不要邊加熱邊熨衣服。使用時遠離兒童。

    ●三星級家電輻射:★★★☆☆
    1、電漿電視:對傳統顯像管而言,液晶電視和電漿電視的輻射就小很多。但仍存在一定不良影響,建議使用時間不宜過長。
    2、電腦主機:主機的後、側面輻射較大,建議不要為了散熱方便,敞開主機殼使用,減少輻射對人體的傷害。
    3、無線滑鼠和鍵盤:因為是無線的滑鼠和鍵盤,所以在發射和接收操作信號的時候都會產生輻射。
    4、電熱足盆
    5、空氣淨化器

    ●二星級家電輻射:★★☆☆☆
    1、抽油煙機:注意使用時不要貼太近。
    2、烙餅機
    3、跑步機

    ●一星級家電輻射:★☆☆☆☆
    1、液晶電視、顯示器:液晶產品的賣點就是輻射較小,消費者可以放心使用。
    2、筆記型電腦:輻射集中在鍵盤上方,使用時應與電源適配器保持一定距離。
    3、空調
    4、電冰箱
    5、臭氧消毒櫃
    6、電鍋:雖然輻射小,但儘量放在遠離兒童的地方。

    ●●安全距離:
    可以用一個簡單的監測方法讓人們瞭解電器使用的安全距離:利用可接收AM(調幅)頻道的收音機,打開後將頻道調在沒有廣播的地方,並且靠近所要測量的電視、冰箱、微波爐或電腦等家電用品,就會發現收音機所傳出的噪音突然變大。走出一段距離後,才會恢復原來較小的噪音量;這樣就可以測出安全距離,平常生活中與這個電器保持測量出的安全距離即可。

  • 微波爐電流熱效應 在 詹珞瑤 物理治療師 Veronica Rehab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8-01-28 16:07:05

    物理治療:http://physicaltherapyclass.com/
    運動傷害:https://sites.google.com/s/1cieisPHB2Xkrn1em8vthbJgglWmCOZH4/p/1knFDZuDHNtQIb04gBSTm2fGkexK1QwX4/edit


    什麼是物理治療?
      什麼是物理治療?簡單的說,就是利用光、電、水、冷、熱、力等物理因子和運動治療,來評估並治療病患的問題。舉例來說,微波是一種電磁波,利用微波造成水分子的震盪可以來加熱食物。在物理治療中,就利用微波的此一特性,可震盪人體組織內的水分子,提高深部組織的溫度,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患部的癒合速度,也有減輕疼痛的效果。因此利用微波來治療,就是一種物理治療。
    歸納起來,物理治療的方法如下:
    (一)光療--紫外線、低能量雷射
    (二)電療--低頻電刺激、中頻干擾波
    (三)水療--溫水療、冷水療、熱水療、冰水療、冷熱水交替治療、水中運動治療
    (四)冷療--冷敷、冰敷、冰按摩、冷氣治療
    (五)熱療--濕熱療、乾熱療、超音波、短波、微波、蠟療、紅外線及熱敷包
    (六)力療--操作治療、牽拉運動、牽引、按摩
    (七)運動治療(Movement)--有伸展運動、主動運動、阻力運動、耐力運動、呼吸運動、平衡及協調運動、功能性運動、神經肌肉誘發技巧、姿勢矯正療法等。徒手治療(Manual):有關節鬆動術、按摩、筋膜鬆弛術、被動運動、其他特殊技巧。
    §低能量雷射:
      雷射是一種激發光子束,與一般光線不同的是,它具有單一頻率、單一色調、單一相位及集中光束的特性。一般醫用雷射,主要分為兩大類:

      第一類是大家比較熟悉的高能量雷射,又稱為熱雷射或硬雷射,其能量通常為數十至數百瓦特,外科醫師常利用其高熱能以達到凝固止血及切割組織的作用。

      另一類是低能量雷射,又叫冷雷射或軟雷射,其能量通常是數毫瓦特至數十毫瓦特。當這類雷射照射人體後,經由其電磁效應或光化學作用,會影響體內種種生理及代謝反應,例如血管擴張、去氧核糖核酸( DNA )合成增加、膠原組織增生及免疫功能的增進等。

      由於低能量雷射具有上述生物刺激的特性,因此它可用來治療疼痛,並可增進傷口及組織復原。此種治療的副作用極低,少數病人會覺得治療部位有針刺感,其他副作用還包括噁心、頭暈、局部紅斑或皮膚色素增加等。由於雷射對眼睛有害,因此不可直接照射眼睛,治療時也要帶上墨鏡以保護眼睛。一個部位治療時間為數秒至數分鐘,治療的效果通常在三至五次內會顯現出來。目前在醫院中常用的有氦氖雷射及鎵?紅外線雷射等。

      在風濕病的復健方面,低能量雷射可用來治療各種軟組織疾病,如肌腱炎、肌肉肌膜疼痛症候群等,其成效約為 75 ~ 80% 。

    §電療:
      根據史書記載,最早使用電刺激來治療骨關節疾病可追溯到西元前四世紀。當時的希臘人和羅馬人發現一種魚可產生一百至一百五十伏特的電流。他們就利用這種魚產生的電流來治療足部關節炎。

      電刺激治療風濕關節炎最重要的目的是止痛,此外,電刺激也可以用來增強肌力,延緩或避免肌肉萎縮,減輕肌肉痙攣和增進血液循環。

      電刺激的種類很多,其中與骨關節疾病之治療有關的可分為兩大類:一是低頻波(一般稱為經皮神經電刺激),另一則是中頻波(一般稱為中頻干擾波)。低頻波是指頻率在 1000 以下的電波,一般多採用 0 ~ 100; 中頻波的頻率是 1000 ~ 1000000 (一百萬)之間,但頻率超過 10000 (壹萬)以上的電波會產生熱,所以臨床上中頻波頻率均在 1000 至 10000 之間。經皮神經電刺激就是把電流通過黏在皮膚上的電極,以達刺激神經而得止痛的效果,成效不錯且無副作用,病人甚至可以買回家自行使用。

      中頻干擾波一般是採用兩組電極(一組兩個),其頻率相差為 0 ~ 100 之間,如 4100 及 4000 ,通電後兩組電極會以中頻波穿透皮膚,而在深部組織發生電流干擾,產生一個 0 ~ 100 的低頻波。

      採用中頻波的原因是穿透皮膚較容易,對皮膚的刺激也小,電流強度可以調得較大。

      臨床研究顯示,電刺激對於下背痛、退化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韌帶扭傷、肌腱炎(如網球肘)、肌肉及肌膜疼痛症候群等均有顯著的成效。

      很多慢性關節炎病人因為長期藥物治療而導致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可以考慮合併使用電刺激,以減少藥物的使用。

      此外,雷諾氏症候群病人或是交感神經失營養症者,也可用電流刺激局部患處或相關的交感神經節,以增進血液循環。

      而當風濕關節炎病人發生週邊神經病變時,也可用電刺激來減輕疼痛或是延緩肌肉萎縮。

    §水療:
      水療通常使用熱水,所以也算是淺層熱療的一種。除了利用水的熱度來降低肌肉痙攣,減輕關節疼痛之外,水還具有浮力及黏稠度。此特性使水療能提供患者同時做各種運動而不致傷害關節。此外,大多數醫院的水療槽內裝有馬達,可將空氣與水混合打入水療槽,造成渦流,具有按摩的效果。

      水療的種類很多, 簡單的如家庭用的浴缸、公共浴室。一般醫院則依其規模大小而裝設各種上肢、下肢及全身水療槽、八字型水療槽或治療池等。此外,溫泉療法、泥漿療法亦可說是水療的一種。有人說溫泉或泥漿中的礦物質會改善關節炎,但亦有人反對此說法。

    §冷療:
      冷療的基本生理作用是使血管收縮,降低局部新陳代謝,壓抑神經的興奮及降低神經傳導速度。對於風濕關節炎而言,冷療可降低肌肉痙攣,減輕關節疼痛。

      與熱療不同的是,冷療可止血、消腫,故適用於急性關節炎或骨關節急性外傷。有些病人在運動治療後會有疼痛、腫脹的現象,也可以用冷療來消除。

      冷療的種類有很多,如浸泡法、冷(冰)敷法、冰塊按摩法及噴霧法等。

      浸泡法就是把要治療的肢體浸入 0 至 10 ℃的冷水中。

      冷敷法有很多種,常用的是家庭用的冰敷袋,只要把冰水放入橡皮袋或塑膠袋即可。亦可使用含有矽膠的冰敷袋,使用前先放入冰箱上層,使用時再取出即可。必要時可將冰敷袋充氣後壓迫患處,以止血消腫。其他還有即冷式的化學冰敷袋,使用時將袋子一壓,其內容物會產生化學作用而迅即變冷。

      冰塊按摩法是用冰塊按摩患處。為了方便起見,使用前可先把冰塊作成杯形或圓柱形,以便於局部按摩。

      噴霧法是將甲基氟( methylfluoride )等化學物質裝入容器中,使用時可噴出冷凍氣體,常用來治療肌肉疼痛或急性運動傷害。在國外風濕病醫師做關節穿刺前也常用來減輕病人的痛苦。國內有些醫院也裝設大型的噴霧式冷療機。

      冷療的治療時間為五至二十分鐘。冷療初期會覺得冰冷,接著會感覺燒燒的,最後會有點酸痛、麻木。當皮膚變白發青時,應立即中止治療,以免凍傷。罹患周邊血管病變、雷諾氏症候群(手指遇冷會發白發紅)或是對於冷療過敏的人,都不適合做冷療。

    §熱療:
      熱療最重要的功效有五:
       (1) 減輕疼痛,
       (2) 降低肌肉痙攣,
       (3) 減輕關節的僵直感,
       (4) 增進膠原組織的延展性,以增進關節活動度,
       (5) 增進血液循環。

      根據穿透人體組織的深淺,可將熱療分為淺層及深層熱療。淺層熱療透熱深度小於一公分,包括熱敷包、熱水袋、烤燈、紅外線、電毯、蠟療、微粒療法( fluidotherapy )等。深層熱療又稱為透熱療( diathermy ),其熱量可深入三到六公分,包括短波、微波及超音波等。

      熱敷是常見的一種熱療方式,在家裡可以用水煮、化學生熱、微波爐加熱等方式的熱敷包包上毛巾,敷在患部 20 到 30 分鐘即可。電毯,也是很方便的一種熱敷方式,一般電毯是乾熱式的,目前市面上也有溼熱式電毯,即利用吸收空氣中水分或直接可包潮布,其效果比乾熱式者為佳。熱水袋是種便宜簡單的熱敷方法,只要將熱水注入熱水袋內封緊,外包乾或微濕毛巾即可。

      熱敷用品不一定愈貴愈好,只要個人使用方便有效即可,在購買市面上各式各樣的熱敷用品應事先了解使用與保存的方法。使用熱療最主要是避免燙傷,熱敷不是愈熱愈好,也不是愈久愈好,所以使用電毯最好能夠定時,避免睡覺時用,感覺遲鈍或喪失者應多包一層毛巾或溫度不要太高,使用時間 20 至 30 分鐘就夠了,超過 30 分鐘效果差不多,且就算溫度不高時間夠長也會造成燙傷的。在此吾人不建議用熱毛巾作熱敷,因為熱毛巾保溫效果較差且容易燙傷。

      其他熱療方式如紅外線燈屬乾熱式熱療,有時會因太乾燥而皮膚不適。

      在物理治療部門除使用熱敷包外,也會使用所謂深部熱療或透熱療法,一般是利用高頻的電磁波例如短波、微波、或者用超音波等,深部熱療可穿透到組織的深部,但有其適應症與禁忌症,必須由專業的物理治療人員施行,否則容易發生危險。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