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微學館書籍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微學館書籍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微學館書籍產品中有1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萬的網紅杜書伍 聯強集團總裁,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從考上大學的那一天,就開始為未來做準備】 我考大學那年(1970年),大學聯考錄取分數首度出現台大電機系超過台大物理系,成為理工科的第一志願,翻轉原來理科高於工科的趨勢。因為當時台灣工業開始發展,電子電機是未來最被看好的行業。 我填志願時全部填「電子電機」相關科系,但收到成績單當下...
微學館書籍 在 杜書伍 聯強集團總裁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從考上大學的那一天,就開始為未來做準備】
我考大學那年(1970年),大學聯考錄取分數首度出現台大電機系超過台大物理系,成為理工科的第一志願,翻轉原來理科高於工科的趨勢。因為當時台灣工業開始發展,電子電機是未來最被看好的行業。
我填志願時全部填「電子電機」相關科系,但收到成績單當下,腦袋一片空白:竟然考上一個叫做「電子計算機與控制」的科系!
當時的「電子計算機」還是大型電腦,很貴、很稀有,全台灣算下來沒幾台。我馬上想到,這麼昂貴稀有的儀器不能「普及化」,當然也聘用不到多少人,未來就業機會稀少。那我畢業後怎麼辦?
這個巨大的危機感,促使我在大學四年做了許多「準備」。
首先我到處收集資料,想了解電子計算機的未來要應用在哪裡?有甚麼工作機會?我跑去參加國防大學的研討會,了解電子計算機如何運用在兵棋推演;特別想辦法去科學館實習,因為當時裡頭有一台小型的日本電腦。大三暑假還積極爭取到中華電腦中心實習,沒想到意外學習到當時最新的組合語言。
同時,我想到電子計算機未來多是應用在企業的管理,因此,大學時我也大量修習管理學院的課程;當時交大管理學院才剛成立,我就修了不少管理學、會計學……等。此外,為了了解企業要如何識人用人,我還自修了不少心理學書籍。記得大學畢業後去當兵時,我還抱著厚厚一本彼得杜拉克的〈管理學〉去K,上面還有很多當時的眉批。
可以說從考上大學那一天開始,我就竭盡所能去獲取電子計算機未來要如何應用的知識,思考我的所學未來怎樣才能夠「派上用場」?回想起來,大學四年加上當兵兩年,這個學習與探索的過程,可以用「饑渴」來形容。
結果在退伍前兩個月,我聽到有個產品叫做微處理器(Microprocessor; CPU),可以把一台大電腦的CPU功能縮減到一個晶片上。這個消息大大的觸動了我,因為在學科上我也涉略過矽晶片製程的原理,知道一旦晶片可以大量製造,價格就會低廉,電腦就有機會「普及化」。
我從這個晶片看到電腦可以「普及化」的曙光,一瞬間掃除我認為電腦無法普及、就業發展受侷限的陰影。因此退伍後,我沒有進入原先規劃的大電腦領域,而是決定到神通電腦工作,改投向微處理器的推廣。
人生的際遇難以逆料。過去大學四年加上當兵兩年的認真準備,乍看之下是白費了;然而這六年養成的全心投入的習慣,以及過程中學習電腦專業與重視企管知識的習慣,這些知識與能力已經植入基因,後來隨著我一路職涯發展走上經營管理,成為很大的助力。
#連結閱讀:
1. 體悟意義與價值,而不斷積極追求,叫熱情
https://bit.ly/3j2fVLq
2. 只有「潛在機會」,没有「現成機會」
https://bit.ly/3mKL7kF
3. 興趣的本質是一樣的
https://bit.ly/33SMh4Z
🌏聯強國際為亞太第一大、全球第二大資通訊通路集團,2019年全球營收規模突破台幣1兆3,500億元。
🎯知識與經驗的分享,是我們回饋社會的方式。
微學館書籍 在 看書的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年度回顧】
.
不整理則已,一整理起來發現2019年事情繁多,工作、上日語課、台語課、跳舞以外,分出很多心神關注港島局勢,陪伴家人兩次手術住院。生活尚被各種活動填滿。從時間分配來看,閱讀確實是需要在日常夾縫中求生存的事,也是需要餘裕的事。
.
粉專部分,發文篇數多的當屬「#日常書摘」和「#日常書訊」,#日常書評 、劇評、影評和講座等,雖有《恍惚書》書評有幸較受關注,但和閱讀量相比,尚需要多多產出相關紀錄。感謝過去一年按讚和追蹤的人們,給予持續進步的動力。
.
整理書單時發現,今年依舊以紙本書為主,電子書閱讀量為0;購書大多在網路書店,其次是誠品實體店面,在獨立書店買的書約占整體購書量的1/100。類別上華文文學、翻譯文學和人文社科占大宗,購書金額⋯⋯嗯,博客來妥妥還是鑽石會員,誠品會員也已可以續約了。但今年購入的書籍尚有許多未讀,已安排讀書進度在明年一一消化,目標是盡可能減輕「積讀」情形。
.
在書籍以外,今年更有意識地閱聽台灣影視作品(雖然放棄了各大影展⋯⋯)和參與藝文講座。雖說閱讀時間被壓縮,但書的內容亦以各種改編形式轉化。而在藝文活動永遠爆炸的台北,深刻感受到各方面質量逐步提升;偶爾跨出台北市區,基隆、台南、台東等地,甚至兩度赴日,走過的路,邂逅的風景,都給予豐厚的文化養分。
.
值國際大環境劇烈變動,島內紛擾未息之際,靜心閱讀,努力寫作,2019一整年個己諸事堪稱平穩收束。寄望2020年可以持續累積文字產出,同樣也是順遂豐收的一年!
.
以下列出各種時間小偷(星星記號為出現在拼圖中的圖片):
.
【#遊戲】
任天堂,聖火降魔錄 Heroes / ファイアーエムブレムヒーローズ/ Fire Emblem Heroes
.
【#動畫】
工作細胞
.
【#綜藝】
VS嵐2019(全)
嵐にしやがれ2019(全)
.
【#音樂演出】
1.米津玄師 2019巡演台北站 / 當脊椎化作蛋白石,2019.03
2.★ARASHI Anniversary Tour 5x20 NO.26 SAPPORO,札幌巨蛋,2019.05
3.關八娛樂中(DVD),2019.08
4.★第五屆阿米斯音樂節,台東都蘭,2019.11
.
【#傳統劇舞台劇】
1.同黨劇團,時光の手箱:我的阿爸和卡桑,2019.03
2.一心歌劇團,當迷霧漸散,2019.03
3.★瘋戲樂工作室,台灣有個好萊塢,台北城市舞台,2019.06
4.★阮劇團,嫁妝一牛車,
5.薪傳歌仔戲團,烏龍窟,2019.11
6.MIDSUMMER CAROL~ガマ王子VSザリガニ魔人~(2004年),(DVD)
7.三谷幸喜,《笑之大學》(1996年),(DVD)
.
【#劇集】
1.★我們與惡的距離,公視
2.History2:越界,LINE TV
3.History3:圈套,LINE TV
4.植劇場-天黑請閉眼,NETFLIX
5.勇者義彥-第一季(重看),NETFLIX
6.The Big Bang Theory(宅男行不行)第一季(重看)NETFLIX
7.The Big Bang Theory(宅男行不行)第二季(重看)NETFLIX
8.★俗女養成記,公視台語台重播
.
【#展覽】
1.★第11屆台北雙年展:「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台北市立美術館
2.赤壁三國群英形象特展(鄭問作品展出),故宮南院
3.悠遊風景繪畫——俄羅斯普希金博物館特展,故宮博物院
4.★台灣男子簡阿淘──葉石濤捐贈展,國立台灣文學館
5.「我的奇幻租書店臺灣租書店變遷」特展,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
6.名偵探柯南-科學搜查展,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7.三峽梅樹月-百年對語.油彩與丹青的邂逅,李梅樹紀念館
8.2019基隆潮藝術:流
9.2019桃園插畫大展『傾聽心話語』,桃園展演中心
.
【#電影】
1.陳凱歌,霸王別姬
2.麥可‧格蘭德奇,天才柏金斯
3★.胡波,大象席地而坐
4.賈樟柯,江湖兒女
5.雷米貝桑松,亨利先生的秘密
6.柏納德羅斯,馬拉松武士
7.奉俊昊,寄生上流
8.陳小娟,淪落人
9.張榮吉,下半場
10.徐漢強,返校
11.高炳權,江湖無難事
12.三谷幸喜,失憶的總理大臣
13.佐佐部清,這條路上:百年童謠的誕生
14.三谷幸喜,有頂天大飯店(重看)
15.★鍾孟宏,陽光普照
.
【#講座課程研討會】
@2019台北國際書展,2019.02
1.★東山彰良、吳明益對談,東山彰良《我殺的人與殺我的人》新書座談會
2.楊富閔,說故事的人:從《花甲男孩》到《故事書》觀看臺灣文學新氣象
3.夏曼·藍波安,移動的大海
4.台港雜誌對對碰:聯合文學X新活水X字花
5.駱以軍,我被運送著 我被遺忘著
6.吳明益《苦雨之地》新書系列講座第五場
7.凌淑芬,《烽火再起:墨血風暴》新書講座
/
8.生鮮時書,8小時養成出版行銷力,議題製作所,2019.03
9.出版魯蛇碎碎念,4月出版人小聚-A編+B編特別場,C.C.Work兆基商務中心,2019.04
10.野島剛,《漂流日本》座談會,微貳獨冊,2019.04
11.楊佳嫻,五四運動暨杜威訪華百年系列講座-再次掀起時代巨浪──談【五四運動】百年的震動與影響,與不間斷的眾聲喧嘩,紀州庵,2019.05
12.★雷光夏、馬翊航(兼主持)╳陳又津╳盛浩偉╳黃麗群,2019台北文學季-文學特展講座:街道拾聲──我與城市的故事,剝皮寮,2019.05
13.黃麗群,與世界單打獨鬥 ——《我與貍奴不出門》新書分享會,紀州庵,2019.05
14.童偉格導讀,《非軍事區之北》深度讀書會,紀州庵,2019.06
15.黃麗群&柯裕棻,紀州庵館慶演講 - 華麗一族的恍惚女子們,紀州庵,2019.06
16.『給_ _的自己』──編輯工作坊:「刊物編輯學」,紀州庵,2019.07
17.黃崇凱,人權讀書會:當台灣文學遇見白色恐怖系列講座II:「聶華苓的三輩子」,景美人權紀念園區,2019.08
18.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台灣文學研討會,2019.10
.
【#書】
1.台東製造× WenN,這麼可愛,一定是台東孩紙,2019.08
2.mirocomachiko,滿滿都是貓的日子,步步出版,2019.11
3.黑潔明,少爺:魔影魅靈之十二 前世篇 卷一~卷四,禾馬文化,2019.12
4.小峱峱,守娘(上),蓋亞文化,2019.10
5.東山彰良,小小的地方,尖端,2019.11
6.中央社「文化+」採訪團隊,做伙走台步:疼入心肝的24堂台語課,2019.10
7.朱宥勳,湖上的鴨子都到哪裡去了,大塊文化,2019.09
8.李屏瑤,台北家族,違章女生,麥田,2019.09
9.燃殼,我們都無法成為大人,悅知,2019.09
10.林珮瑜 羽宸寰,圈套:History3,尖端,2019.06
/
11.張天捷,張天捷在台北繞了一年都沒遇到蔡依林,大田,2019.09
12.王定國,神來的時候,印刻,2019.08
13.★錢真,羅漢門,衛城,2019.08
14.今村昌弘,屍人莊殺人事件,獨步,2019.07
15.藤田翔,藤田流插畫思考術,漫遊者文化,2019.08
16.傑洛德‧杜瑞爾,小獵犬隊探險記:勇闖非洲喀麥隆草原王國,木馬文化,2019.08
17.朱家安、朱宥勳,作文超進化,朱家安 朱宥勳,奇異果文創,2019.02.11
18.鄧小樺,若無其事,香港三聯書店,2014
19.綻放年代,裏右,鏡文學,2019.07
20.★恍惚書,鄧小樺,時報,20190716
/
21.伽古屋圭市,繁花將逝,獨步文化,2019.06
22.胡晴舫,群島,麥田,2019.06
23.凌淑芬,烽火再起[輯二]廢境之戰,春光,2019.07
24.島本理生,初戀,采實文化,2019.06
25.隱匿,貓隱書店:告別有河與河貓,木馬文化,2019.07
26.★張亦絢,性意思史:張亦絢短篇小說集,木馬文化,2019.07
27.吳曉樂,可是我偏偏不喜歡,網路與書出版,2019.05
28.吳芬,把你的心跟肺挖出來帶回鄉下餵狗,啟明出版,2019.06
29..任明信,雪,大田,2019.06
30.李維菁,人魚紀,新經典文化,2019.05
/
31.謝子凡,我和我追逐的垃圾車,九歌,2019.01
32.愛德華多•加萊亞諾,愛與戰爭的日日夜夜,麥田,2019.05
33.★黃麗群,我與貍奴不出門,時報出版,2019.04
34.潘柏霖,藍色是骨頭的顏色,尖端,2019.04
35.謝凱特,我的蟻人父親,逗點文創結社,2018.09
46.國島水馬,漫畫台灣年史,前衛,2017.06
37.回歸線上的候鳥——陳澄波作品特寫
38.傑洛德‧杜瑞爾,我鐘樓上的野獸:全球最受歡迎動物作家的動物園實習生涯,木馬文化,2019.04
39.坂野德隆,從諷刺漫畫解讀日本統治下的臺灣,遠足文化,2019.03
40.野島剛,漂流日本:失去故鄉的臺灣人,2019.02
/
41.賴香吟,天亮之前的戀愛:日治台灣小說風景,印刻,2019.02
42.《我們與惡的距離》創作全見:完整十集劇本&幕後導讀訪談記事,麥田,2019.04
43.潘柏霖,恐懼先生,
44..多那托.卡瑞西,靈魂法庭,春天出版社,2018.06
45..多那托.卡瑞西,霧中的女孩,2018.04
46..凌淑芬,烽火再起:墨血風暴,春光出版,2019.02
47..陳雪,摩天大樓,麥田出版,麥田,2015.08
48.楊凱麟,發光的房間:從黃銅冰杓、探照燈到鯨魚尾工作椅,收納百年的生活記憶,重獲民藝的時光,麥田,2018.09
49.鄧慧恩,亮光的起點,印刻,2018.12
50.張彥,中國的靈魂:後毛澤東時代的宗教復興,八旗文化,2019.02。
/
51.吳明益,苦雨之地,新經典文化,2019.01
52.謝凱特,普通的戀愛,時報,2018.12
53.探險家在台灣
54.維特多.沙博爾夫斯基,跳舞的熊,衛城出版,2018.10
55.中西直子,365.天天貓和日麗,漫遊者文化,2018.11
56.羅浥薇薇,情非得體:致那些使我動情的破美人,逗點文創結社,2018.09
57.吉竹伸介,什麼都有書店,三采,2018.09
58.廖振富,追尋時代:領航者林獻堂,遠景,2016.12
59.阿潑,日常的中斷,八旗文化,2018.09
60.村上春樹,神的孩子都在跳舞,時報,2000
61.夏宇,《羅曼史作為頓悟》
62.多那托·卡瑞西,《生死逆行》,春天
//
微學館書籍 在 おしゃれキリ教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人生是一場冒險:我的2019年】
前言:
12月31日人人都會寫一年記錄,我當然提早寫飲頭啖湯啦(吓?)
2017年我第一本書出版的時候任教於慈幼的小學同學劉Sir邀請我去學校做一場講座,題目就是「人生是一場冒險」。
內容:
我絕對不是一個很勤力的人,要做學術研究比我強的人俯拾皆是。
但是突如其來的熱情卻往往讓我有股傻勁去挑戰,所以我的人生每一刻都有各種奇怪的事情等着我去發掘去探險。當中有成功有失敗,而且失敗的比數總是不低。
2019年的第一個月我就在東京有一個星期每天跟着香港歷史博物館館長去不同的美術館博物館科學館做訪問交流。想當年大學畢業我考古物古蹟辦事處名落孫山, 但這次經驗對於我以後參觀博物館、了解博物館管理有很大的幫助。
2018年的12月跟隨着以丁新豹教授為首、幾位德高望重的專業人士以及歷史愛好者去京都奈良的旅程讓我開始對 ①香港歷史和日本歷史的交接點尤其英殖香港以及明治日本、以及 ② 日本佛教特別是大日如來產生興趣。
由於這兩個新的興趣春天的時候跑了幾次關西,終於叫做搞清楚2018年參加的侯清儀老師的講座有關大阪造幣廠以及香港早年製造貨幣兩者的關係、又在京都大覺寺欣賞日本第一個人工湖及貞觀年間的寺廟建築的時候認識了兩對很有趣的夫婦。
2019年的上半年,我關心的是日本佛教入門的書籍,同時也看了幾本日本美術入門不過差不多全軍覆沒。大覺寺認識的夫婦後來在夏天的時候再次見面,並且意外地和真田家家臣的後人扯上了關係來了一「真田家之旅」。
2019年3月的時候我出版了第二本書籍,內容圍繞一個人去日本旅行。作為一個獨行俠我早就習慣了一個人出發,因為人生的旅程就算有父母伴侶兒女,真正能夠和你由頭走到尾的從來都是你自己一個人。
出版這本書的時候剛剛好我的第一篇個人專訪出街了,這本雜誌名叫HONGKONGLEI,是一本在香港出版給日本人看的免費刊物。
因為這篇專訪,居住在香港一直非常關心福島復興的福島縣人會會長找到了我,一直以來希望能夠幫福島做一點事情的我很快和他見面並且去了食品節福島食品攤位去打氣。
平常不是有太多機會有贊助去日本採訪的我三月在某間公司推薦下到了熊本八代業務旅程。接待單位有一位廣西的女孩子和我一見如故,後來的半年裏我們分別在香港見過兩次、熊本再見過一次。最後一次的熊本旅行認識到她以前的老師,讓我初次接觸到「和平學」這一門學問,對理解香港當時情況有莫大啟發作用。
年中的時候一如以往我又去了倫敦短住一段時間,並且開始明查暗訪找尋我父母以前認識日藉夫婦的足跡。
在倫敦的期間我鼓起了最大的勇氣聯絡上我非常欣賞的夏目漱石研究學者,最初被拒絕但最後以誠意及以往我寫下的文章打動了他終於參觀到倫敦的夏目漱石紀念館。
教授是一位真正的人生冒險家,他的人生早就寫成自傳出版成書。這位當年並不富有用盡方法都要去倫敦生活最後選擇離開日本住在英國的日本青年,自然是一位很有趣又有個人想法的人。對於時間的運用以及終生的目標這兩個課題它有很獨特的見解,而且完全不符合世俗禮節。
透過教授我首次知道原來夏目漱石曾經在1900年到過英國殖民地香港。這和我年初的興趣不謀而合,於是我就從那一刻起關心起他的旅程,為了追隨他的足跡我又飛到了東京再去了熊本拜訪夏目漱石以前居住過的家。
大學研究院的同學想找人幫忙翻譯廣島原爆倖存者留下來的文章,我自告奮勇去做義工。因為這個機會認識到住在小金井的一位女士。
本來幫父母找尋30年前的舊朋友這件事一直處於膠着狀態,卻因為這位女士得到突破性的發展:這位女士找到該對夫婦公司的聯絡電郵。我順利聯絡他們可是原來丈夫已經過身。八月尾的時候跟這對夫婦的下一代見面,夫婦女兒和我在小學的時候曾經有過一面之緣並且拍過照片。我們都唏噓不已。
失散了30年的兩個家庭就這樣重新連結起來,我覺得這近乎是神蹟。
話說今年7月21日書展有些平常在粉絲專頁都會談天的網友們讀者們親自過來打招呼,我好感動。在這個出書等同自殺行為的21世紀香港社會,你們的幾十元絕對可以幫助出版社渡過難關、以及讓我這個長舌婦有藉口繼續長氣下去。就是出版社的連儂牆引起了某些綠色物體的注意,這一點是甚為氣憤的。
等到夏天結尾的9月初我決定再次踏足東北,買機票訂酒店集中去山形以及福島親自找尋合適的主題去推廣給香港的各位。山形方面我主動聯絡當地有心推廣旅遊的居民、福島縣人會會長則發揮了人際網得到當地觀光課職員的幫助帶路及說明。
雖然人微言輕沒有幾十萬粉絲但看到的總有幾千人吧?能夠有多點人去支持這兩個我最喜歡的東北地區我自己會欣慰。
另外在倫敦開始的夏目漱石與香港研究亦在福島縣人會會長文獻提供、以及多位居住在香港的歷史愛好者各施各法下有我超乎想像的進展,這是我始料不及的。
以往我們喜歡說日本和中國的古代有很多淵源,以後可以理直氣壯地說就算是英國殖民地香港都和日本的近代發展有緣份我覺得是很美好的事情。
暑去寒來春復秋,成年之後的日子過得特別快。寫着寫着終於來到2019年的12月。
斷斷續續去學習穿和服也有一段日子,心中燃燒起了一個會被當成瘋子的念頭:帶着和服去旅行。每天早上起床化妝做頭髮穿和服,行程要盤算自己的體力是否能夠支持、還有總共20公斤的行李⋯⋯
這一年來我的收入最少減了一半以上,一來是自己出門多、二來是社會運動總有一些影響。面對這個情況我更加貫徹了山下英子斷捨離的觀念—化妝品衣服等等比以前更加克制、至於美容院髮型屋這些就向來都不去。
當我知道我的目標是留錢買機票酒店,我不介意用Daiso的化妝品300円的眼影還有二手的衣服。我非常清楚對我來說去日本的意義是去我想去的歷史文化旅行、支持東北、不是去大吃大喝的。
在香港的日子我改變了飲食習慣不外出吃飯盡量自己做飯,但對於食材我堅決不使用中國出品,連衛生紙都買台灣製品。美圖秀秀刪除了,大家樂美心東海堂永不錄用。
學生方面我的臭脾氣表現在挑剔方面,可以不教的都沒教。現在還留在身邊的與其說對待他們是學生不如說是朋友。
我很清楚這些朋友為什麼要學日文,也清楚他們的優點缺點。大部份時間我還以為自己成為了他們的人生導師長氣又囉嗦,但看到他們每天的進步我可能比他們更加興奮。
有朋友好奇我是不是真的那麼喜歡織田信長所以要去名古屋?當然不是!如果我那麼喜歡日本戰國歷史就不會經常寫錯被人攻擊啦!
其實是兩年前我在名古屋大須觀音求神拜佛一定要醫好我一位好朋友的病,因為靈驗了所以我去還神。當年求神拜佛支持我吃了這個下午茶,所以今次還神之後我再去吃同一個下午茶。
因此我選了這幅圖片作為2019年的紀念,其實在你們給我按讚的期間我已經把頭髮染黑了。
2019年是黑頭髮的Kiri,不知道還是不是老師。
結語:
回顧這一年,我的成長比以往10年加起上來的都要多。那些今年提攜過我幫助過我在痛苦的時候曾經伸出援手的每一位,我衷心感謝你們。
香港這個扭曲畸形的社會善良的人未必會有好報,但是對於他們我一定會感恩圖報。
*提醒各位寫2019年記錄的時候千萬不要提夢中的事情,夢境不是拿來放上Facebook宣傳的。
🛫Kiri出沒注意🛬
https://www.instagram.com/kirita/
https://www.instagram.com/lomore_kiri/
https://mobile.twitter.com/wongkiri
https://www.kiri-san.com
支持作者筆耕請買書!各大書局及博客來有售:
《Kiri的東瀛文化觀察手帳》(2017)
《日本一人旅》(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