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微塑膠污染英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微塑膠污染英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微塑膠污染英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微塑膠污染英文產品中有1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763的網紅Lara的多語繪本世界-英俄日德,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小學班 #8歲到成人 #世界文化 #國際新聞 #線上課 #疫情居家期間每週上課 #5歲以上 #9月4日新班 . 每週五, 下午16:30~17:30 每週六, 早上10:30~12:00 or 19:00~20:30 . 六月停課期間, 本來是隔週上課的班級, 全改成週週上。本來擔...

微塑膠污染英文 在 香港山女 Mountain Girl HK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9-21 07:52:21

應該為新書(其也也不新了,都出了兩個月了)做的最後一個訪問吧 其實行山真的令我與大自然連結多了、緊密了,就自然更注重源頭減廢和環保,反正人類的存在都只會破壞大自然,只能盡量減低破壞吧 🙈 因此也希望大家也可以為自己喜歡的大自然多走一步,多出一分力啊! 仲有好多嘢大家可以做,而文中不夠篇幅未能提到...

  • 微塑膠污染英文 在 Lara的多語繪本世界-英俄日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6-14 20:49:07
    有 63 人按讚

    #小學班 #8歲到成人 #世界文化 #國際新聞 #線上課
    #疫情居家期間每週上課 #5歲以上 #9月4日新班
    .
    每週五, 下午16:30~17:30
    每週六, 早上10:30~12:00 or 19:00~20:30
    .
    六月停課期間, 本來是隔週上課的班級, 全改成週週上。本來擔心孩子們會不會太累, 沒想到聽到的回饋是很開心😍當老師的, 最幸福的時光, 莫過於此~ 也因為一週一次, 大家對課程的內容都記憶猶新, 不需要太多的複習、居家的生活, 也讓家中都培養起 #關心國際新聞 的習慣!國際事務, 不是大人的專利~不同年紀有不同的方式跟角度切入!
    .
    國際文化線上課主軸有兩個部分:
    🎯每週國際新聞摘要 - 精選每週國際新聞, 進行延伸討論
    🎯世界文化主題 - 每期不同國家主題
    .
    Lara特地把這一週的線上課程 #國際新聞 的部分濃縮成精華, 但是上課討論之精彩, 短短6分鐘實在不夠看!每一則新聞都是孩子們主動的分享, 然後我們再進行延伸。能夠有這樣的機會跟孩子們討論如此有趣的話題, 真是Lara的榮幸🤩🤩
    .
    🎯#國際新聞
    👉1號新聞👈
    🇦🇺澳大利亞 驟降大雪
    講到澳洲, 大家都會想到🐨, 在台灣炎熱的端午前夕, 澳大利亞居然下雪了❄️從這則新聞, 我們延伸到 #南半球 (南北半球季節相反) --> 赤道在哪裏?Lara請孩子在 google earth 上面畫出赤道。平常看習慣了 google map, 赤道經緯線都畫好好的, 忽然之間虛線消失了, 自己畫的出來嗎?想想看把我們學過的內容吧~上一期 #南美洲 的時候, 我們認識了一個國家 #Ecuador厄瓜多 , 而這個國家名稱就是赤道的英文名。
    .
    👉2號新聞👈
    🇰🇷南韓發生嚴重的工安意外, 房屋倒塌壓扁巴士
    從南韓的新聞, 回顧一下上週講過的內容。在非洲有國家名稱很像的ex: 剛果共和國vs.剛果民主共和國|南韓v.s北韓, 但是我們常說的南北韓, 他們的完整國名是什麼呢?🤓
    .
    👉3號新聞👈
    🇹🇷土耳其出現海鼻涕海洋災難
    伊斯坦堡的Marmara海沿岸海藻增生粘膜, 形成了 #海鼻涕 (Sea Snot) 的狀態, 造成嚴重的海洋污染。除了一起看這個新聞外, Lara也想到上個月底在伊斯蘭卡海域發生一艘載著超過千個、充滿塑膠微粒以及化學原料的貨輪燃燒沉到海裡, 也造成了嚴重的海洋污染...
    .
    👉4號新聞👈
    肯亞草原上的雄獅🦁️被羚牛群嚇到爬樹
    這是一位一年級的小女孩分享的~我覺得很棒!因為以年紀來講, 她是全班裡面最小的, 相信在一些時候不一定能全部理解。但是女孩並沒有因為這樣就抗拒, 而每堂課爸爸媽媽也都在旁邊一起積極參與、並且在群組裡面也會有延伸討論。完全證明了培養國際觀, 不是一週來上一、兩小時的課就能達到, 家長們的支持, 在家中的接觸跟討論, 是很重要的!Lara很幸運, 三個常態班的家長們, 都是這樣的態度, 才能讓孩子們保持對世界的好奇🥰
    .
    👉5號新聞👈
    🇺🇸德州發生大規模槍擊案
    這個新聞是上課當天發生的, 孩子即時的分享。也讓我們有機會討論到槍枝的問題。為什麼在美國的某些州可以合法攜帶槍枝?歷史的淵源為何?所有的事件都是有緣由的, 也許我們不能影響結果, 但是至少可以知道原因..

    👉6號新聞👈
    🇬🇧G7 在英國舉辦, 七大工業國組織宣布捐給10億疫苗
    這個新聞的延伸討論, 最讓Lara意想不到的是, 有孩子注意到為什麼都以🇪🇺歐洲國家為主, 因為他們是白人嗎?👱因為他們比較有錢嗎?💰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察跟討論, 現在世界上的 #種族主義 氛圍又開始興起, 從根源開始去看現象, 不是人種、不是基因、更不是比較帥 (哈哈~看影片就會懂的梗🤣🤣) 而是歷史的發展 , 尤其是這百年來的工業革命, 把距離瞬間拉大。
    .
    跟民主一樣, 在歐洲也是發展了2,3百年才得來的民主, 不代表歐洲一直都很民主。人類隨著歷史的推演, 在各個層面上都不斷地在進步, 每個區域速度不同, 我們身居其中, 如果能站在更宏觀的角度去看世界, 心態跟決定都會不同。
    .

    Lara之前在 #生活中培養國際觀 的講座中有提到, 日本的管理學大師大前研一給『國際觀』下的定義是:
    .
    #知道世界發生什麼事情, 並且對這些事情有提出自己觀點的能力。
    要能提出觀點, 不是在高中或是大學畢業後一夜之間就能提出觀點的。需要從『觀察』、『認識』、『瞭解』、『思考』、『表達』, 一點一滴累積而來的。#提出觀點的能力就從現在開始!
    .
    *********
    想跟我們一起培養提出觀點的能力?
    ***********************
    #安心外包國際觀給LARA ✍️✍️
    .
    💡5~8歲 |每週五 ⏰16:30~17:30 (芝山/線上zoom)
    💡8~12歲|隔週六 ⏰10:30~12:00 (線上zoom)
    💡8~成人|隔週六 ⏰19:00~20:30 線上zoom
    🔥成人師訓|隔週日 ⏰21:00~22:30 線上zoom
    .
    ***********************
    報名表格 👇👇
    https://yeslara.com/2021報名表
    ********************************
    ✍️週六線上課介紹
    https://yeslara.com/online2
    🎯第一期線上課精華影片
    https://yeslara.com/online1

  • 微塑膠污染英文 在 白米。咖菲。蘋果派 Ma Petite Fée Mia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0-12 20:16:47
    有 1,240 人按讚

    《塗鴉萬歲!! 畫畫無罪😍!!!🎉》

    🖍英國 Little Brian 無毒畫筆團購~ https://gbf.tw/l7wcr

    #照片會說話,我們真的玩得太過癮了!!😍
    #對不起韓國AMXXX牌我變心了!😳
    #小寶寶最棒的啟蒙畫筆,大孩子的多元化繪畫工具!💯
    #絕對是每個小孩一定要擁有的畫筆,請直接包兩組不然不夠畫啊!
    #玩法怎麼可以多成這樣?!!!!🤩
    #螢光六色美到爆炸拜託不要錯過!!!💕
    #也帶孩子一起來試試史萊姆 DIY 吧!😉

    很多家長大概是怕小孩子把家裡畫得亂七八糟,就沒有讓孩子接觸美術這一塊,其實還蠻可惜的,因為顏色、顏料、不同材質,其實是給孩子們很好的腦力激發、手眼協調運動、和對耐心還有美感的培養。

    每週日下午我都是幫孩子安排美術或是 DIY活動,希望她們能多培養些不同的興趣,也希望藉由各式各樣不同的題材和原料,來激活她們的腦力和創造力...... 這次試玩到了英國 Little Brian 的無毒繪畫系列,好玩到我自己都整頭栽了進去(根本為之瘋狂🤣),一套筆的玩法竟然可以多到十來種,希望孩子接觸一點美術,卻不知怎麼引導他們、又害怕會善後到抓狂的父母一定不能錯過這些好畫筆!!

    Little Brian 無毒畫筆的優點實在多到不得了,無毒、口紅膠旋轉方式使用起來方便、筆桿大小適合孩子的手、好洗好清理、快乾(玩起來不會黏答答髒兮兮)、最棒的是它們的色彩漂亮飽和、絲滑畫畫感畫起來綿密順手、厚厚立體的感覺像是梵谷的畫風,可以疊色、混色、暈染、甚至當水彩用,除了畫在紙上,還能畫在陶土、玻璃、塑膠、鐵罐各種材質上面,也帶著她們玩了點點畫、刮畫、拇指畫、印章畫、樹葉拓印(超美!😍)、和小燈籠 DIY,大呼過癮好玩啊!😍

    除了一般畫筆外,也有六色布料專用的畫筆,米亞畫了一個小提袋,題材取自於她最愛的一本英文書,學霸菲不意外的堅持走科學路線,幫自己畫了一件 covid-19 新病毒的小無袖!🤣 畫完後只要用吹風機或是熨斗就可以定色,之後還可以40度溫洗喔!

    還有我們目前用過最順手,比較容易上色的臉部彩繪,小孩平常玩、開趴、或是萬聖節都可以用,清洗很容易,溫水搓一搓就洗得掉,但因為怕水進她們的眼睛,我還是會幫她們稍微用一下眼唇卸妝油更乾淨!

    DIY 史萊姆也是孩子的最愛,只需要一點點的小蘇打粉和隱形眼鏡藥水,就可以讓孩子揉捏玩不停,雖然要小心不要弄到頭髮或是布料上啦,但這還是一個不錯的觸感刺激和科學小遊戲!

    同場加映全世界最環保最時髦的夾鏈袋 Play Bag,台灣製造,使用食品級無毒材料,內層為日本抗菌材料,使用過程不會產生有害人體物質,即使用到壞掉而不能再用時,丟掉為垃圾再燃燒也不會產生毒素,所以也不會造成環境污染,可以放食物、個人衛生用品、防疫用品,也可以放進冷藏冷凍和洗碗機洗,時尚的圓筒包裝也可以放文具、當筆筒或是化妝筆筒,好看又實用!

    沒想到這次一玩就整個愛上 Little Brian,它真的是適合各年齡層的好畫筆,建議大家真的可以一次包兩組才夠畫啊!

    👉團購表單~ https://gbf.tw/l7wcr
    👉團購日期~ 2020/10/12~ 10/18

  • 微塑膠污染英文 在 香港山女 Mountain Girl HK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9-08 21:49:27
    有 135 人按讚

    應該為新書(其實也不新了,都出了兩個月了)做的最後一個訪問吧

    其實行山真的令我與大自然連結多了、緊密了,就自然更注重源頭減廢和環保,反正人類的存在都只會破壞大自然,只能盡量減低破壞吧 🙈
    因此也希望大家也可以為自己喜歡的大自然多走一步,多出一分力啊!

    仲有好多嘢大家可以做,而文中不夠篇幅未能提到,包括:
    - 裸買日用品及食材,減少包裝
    - 自備食物盒或食物袋,外賣走塑
    - 自備水樽或杯
    - 穿長袖衫、戴帽,少搽防曬、至少選海洋友善防曬
    - 少開冷氣,或開28度+風扇
    - 自備手巾,棄用紙巾或濕紙巾
    - 食素,或至少多菜少肉,不吃牛減碳排
    - 回收可重用物料,例如塑膠、紙等
    - 選用少包裝的用品,例如使用番梘代替瓶裝沖涼液或潔手液
    - 少買衫褲鞋襪,認清需要還是想要
    - 轉用環保月事產品,例如月經杯

    等等等等

    大家如果都有啲生活小貼士歡迎一齊分享啊 💚

    專訪詳情:
    // 行山「女」程 乏味生活一點綠
    身體力行環保走塑減用防曬乳液

    「行山教曉我一件事,環保不是甚麼粗重工夫,只需留意生活中的細微細節。」熱愛行山的山女阿珊,2016年在社交網站設立了行山資訊平台。香港共有300多條行山路綫,阿珊稱暫時征服了百多條,並將香港100條行山路綫滙集成書,把「山野無痕」的信息滲透其中,盼行山人士與她一起愛惜大自然。

    她又提到近年不少外傭在社交平台詢問她有關行山的資訊,未來盼為她們出版一本英文版書籍,希望人人都可多感受香港那一份綠色。

    阿珊憶述,小時候其實沒有機會去郊野公園,因家人沒有帶她去,唯一接觸已是中學的畢業旅行,但當時還不懂得欣賞大自然,「長大後跟好多香港人一樣,每逢放假只會行街看戲食飯,沒甚麼好做。」直到6、7年前,感到厭倦的她想到可以嘗試與朋友一起行山感受郊遊樂,開始了第一次的「試行之旅」。

    厭倦行街看戲 開展行山之旅

    她記得,第一次行的是油塘的魔鬼山,是個較簡易的路綫,約1至3小時便可完成,「上到山看到優美景色,發現原來香港這個石屎森林還有另一面不同的景觀,當下感到好驚訝,因為真的沒接觸過大自然。」那次體驗,讓她一試難忘,自此每逢周末見好天就會行山,發掘更多山巒美景,有一年的復活節假期,她連續4天行山,「每日都與不同的朋友行。」

    走過6、7年山野,阿珊自覺與大自然的連結愈發深厚,她說,走上山後,剛開始只會注視迷人的景色,後來再深入發現,還有很多得意的植物及昆蟲,便愈來愈愛與大自然互動,「3、4月正值花期,在一些山頭特別看到某一種花會生長遍及四周,其中一種花名叫崗松,會散發出白花油般的味道;即使同一條山路,不同季節前往都有不同驚喜。」

    征服百多條路綫 蚺蛇尖最難

    香港共有300多條行山路綫,阿珊稱暫時征服了百多條,其中令她最深刻的便是蚺蛇尖,「是我在香港走過最長的,由朝到晚足足8小時,中間又有很多崎嶇路段要扶着行,不過景色真的很美,上到山頂看到西貢有個很美的沙灘,完成後有成功感,因為是在香港行過最難行的山。」

    在香港這個石屎森林裏,行山郊遊成為山女乏味生活中的一點綠。投進山野的懷抱後,令她開始細想如何保護它們,長年下來,她對環保想法有不少改變,減少開冷氣、以毛巾代替紙巾、減少用水這些不在話下。她更分享,會盡量避免使用塑膠品,改為自備環保飲管、環保盒等,亦會重用以前買濕貨時拿到的膠袋,不斷洗乾淨後重用。

    她指,有時在海邊看到很多垃圾被沖上岸,當中有許多膠樽、飲管及發泡膠等,塑膠不會自然分解,「其實你製造這個短命膠的罪孽,不是丟進垃圾桶就完,可能你會以為自己的責任已經完結,但它仍在你生活之中存在,甚至你會重遇它。」

    出書傳遞山野無痕信息

    不少女士為防止紫外綫照射至皮膚曬乾曬黑,會塗上防曬霜,惟防曬乳液裏有一些特定的化學成分,若流入海洋會造成珊瑚礁白化。對阿珊而言,即使炎炎夏日行山,亦情願穿長袖,以「物理級防曬方式取代」,「縱使我不是玩海上活動,不會直接將帶有化學成分的粒子流入海洋,但洗臉沖涼時仍會污染到水,最終仍會流返去大海。」

    阿珊上月更推出行山書,將香港100條行山路綫滙集成書,把「山野無痕」的信息滲透其中,盼行山人士與她一起愛惜大自然;她又提到近年不少外傭在社交平台詢問她有關行山的資訊,自己只能盡量繙譯成英語,惟內容未必完整,故未來盼為她們出一本英文版書籍,望人人都可多感受那一份綠色。

    難忍滿山廢物 夥有心人做「垃圾婆」

    新冠肺炎疫情下,不少港人為一嘗新鮮空氣走到郊野,令行山熱潮再現,但隨之而來的是生態災難。阿珊在疫情期間,亦曾上山清理垃圾十多次,回想起來她依舊氣憤。

    淨山活動執垃圾

    阿珊指,於今年2、3月時,不少市民因去不到旅行,閒來無事便去行山,惟又不是人人都有良好行山意識,她漸漸發現熟悉的山路上愈來愈多垃圾,很多口罩、煙頭、紙巾被胡亂棄置在地上,「行山時5公里內見到十多個口罩,我很生氣。」

    她遂在社交平台上呼籲有心人與她一起去做「垃圾婆」執垃圾,意外地都有十多個人舉手,最終她便與綠色和平合作舉辦「淨山活動」。

    其後,阿珊即使自己去行山,亦習慣多帶一個鉗及垃圾袋備用,「見到垃圾就執」。她更分享,每次行山時總會遇有「驚人發現」,「我每次執垃圾都見到糞便,雖然有時遇到的可能是屬於其他動物的,但若看到旁邊伴隨數張廁紙,便肯定是人為。」

    阿珊亦曾到日本及台灣等地行山,有感當地無論是人民、文化及配套均與香港不同,行山人士的意識高,山上特別乾淨沒有垃圾,「外國人也會在山上抽煙,不過會盡量避開人群,亦會自備盒子帶走煙蒂及煙灰,減少影響他人。」此外,行山人士亦會自備流動廁所,完事後自己帶走清理。

    阿珊現時仍努力經營「香港山女」社交平台,希望可以利用平台把應有的行山禮儀及環保信息等帶給讀者,「只要你愛護大自然、珍惜郊野,人人都可以是『山女』」。

    記者:洪芷晴 //

    全文詳情: http://bit.ly/山系手記-行山女程乏味生活一點綠

    http://bit.ly/山系手記-難忍滿山廢物香港山女夥有心人做垃圾婆

    ~~~

    優惠期內可享 明報出版社 Ming Pao Publications #明報出版社 的折扣優惠,立即網上訂購: https://bit.ly/山系手記

    亦可於 HKTVmall #線上書展 購買!現正全店85折,可與其他生活用品一併購買,以享運費優惠。
    立即購買: https://bit.ly/山系手記-hktvmall

    以下書店有售 (持續更新):
    誠品香港 eslite@HK (尖沙咀、銅鑼灣、太古)
    樂文書店 (銅鑼灣)
    森記圖書公司 (北角)
    博勢力 (即將有售) 尖沙咀、天后
    序言書室 Hong Kong Reader (即將有售) 旺角
    kubrick (即將有售) 油麻地
    開益書店 (即將有售) 旺角
    夕拾x閒社 Mellow Out (即將有售) 觀塘
    生活書社 Living Bookspace (曾經有售並已暫時售罄) 元朗
    各大三聯、中華、商務

    #山系手記
    #香港100條行山路線
    #源頭減廢
    #自己垃圾自己負責
    #無痕山野
    #自己垃圾自己帶走
    #香港山女
    #mountaingirlhk
    IG: mountaingirlhk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