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復興商工104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復興商工104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復興商工104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6萬的網紅侯友宜,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新北市 正處於一個建設進步時期,常常會在路上看到許多工程正在進行,雖然新建設將給城市帶來更多進步和繁榮,但施工圍籬總是給人一種冰冰冷冷的感覺。日前我在 #新北土城 捷運站外的有富國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案建地舉辦了「#2019施工圍籬彩繪美化桐樂會」,邀請 #土城國小 師生和我一起大展身手,彩繪工程圍...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林辰勳 – 藝術創作展 專訪: 林辰勳 以土展現作品生命力,體現足跡暫留的風景 林辰勳最初以空間維度為探討、社會性別為議題,形塑人體與動物的個體交融,對觀者提問。近期以哲學思考為切入點,回歸自然與身體風景作為探討主題。 濃眉大眼、帶有新世代叛逆氣息的創作者林辰...
復興商工104 在 G子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18 08:58:04
永和最近傳說能打敗陳記燒臘的香港靓味燒臘 要提早去才能搶到脆皮鴨腿便當,油蔥超讚! ⭐詳細便當文: https://redleeve.pixnet.net/blog/post/559132737 ⭐我們點叉燒油雞飯$95 叉燒香甜美味也不柴 搭上油蔥一起吃更是香噴噴 油雞不錯吃 不過部位就沒很好,...
復興商工104 在 ?️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03 20:29:32
🎏💌🎨 #七夕快樂 用層層堆疊的愛詮釋緣分的無價♡ 久違的畫畫靈感來了手感也回來了 隔離期間妳們的國民好腦公沒閒著(?) 下半年不能陪妳們過生日我提前準備好 時間有限請其他姐妹們別吃醋之後畫🥺 #手感 #素描 #插畫 #手繪人像 #電腦繪圖 #復興商工 #爆肝日常 #回憶起設計系點滴 #Design...
復興商工104 在 胖媽媽美術文具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7-06 05:57:20
『如果扣除掉這項能力....』 它還是一支稱職的水彩渲染用筆,畢竟吸水力OK、帶上顏料的能力OK、下壓後的回復力也是很OK,但就是刻劃細節上稍嫌不足。筆鋒的聚合如果更好,姿態如果更銳利,那這樣的價格就強大了!!作為國小到高中美術班學生的入門畫筆而言~~還是綽綽有餘! 對於復興商工一年級的水彩課程...
-
復興商工104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7-08-21 15:26:13本集主題:林辰勳 – 藝術創作展
專訪: 林辰勳
以土展現作品生命力,體現足跡暫留的風景
林辰勳最初以空間維度為探討、社會性別為議題,形塑人體與動物的個體交融,對觀者提問。近期以哲學思考為切入點,回歸自然與身體風景作為探討主題。
濃眉大眼、帶有新世代叛逆氣息的創作者林辰勳,說到自己走入藝術創作,沒有戲劇性的故事或轉捩點,源自國中時期對於學科課業不上手,因此進入復興商工美術科就讀,在接受基本繪畫訓練的過程漸漸產生興趣。2011年進入台藝大雕塑系。
▶經驗的傳承◀
林辰勳的作品以「土」為主要創作媒材,他認為土能展現作品特有的生命力,展場作品則使用土翻為FRP或銅的材質作表現。在他作品中常見人體和動物特徵,這些部位有時相互結合、或是個體帶有多種性徵,作品色澤晦暗而風格寫實。林辰勳談到自己的父親,是一位以多媒材創作藝術家。他自幼看到父親創作,這樣的過程與時間累積了自身的審美經驗,創作多少有些受到父親的感染,融合生活感知,體現對於藝術與自身探討的追求表現。
▶空間解構與置換◀
首次面對創作時,林辰勳感到毫無頭緒,身為一位立體媒材的創作者,他決定嘗試以空間為探討方向、以及人類對於窺視的慾望本能為出發點,闡述手法以理性的科學論點去闡述維度空間,將人體拆解、重新建構,觀者透過新組合的樣貌,窺探作品內部,成為一種新的視角《型釋系列》作品。而這樣使成品「內部外顯」的手法,也是貫穿這幾年作品脈絡的其中一個重要元素。
▶切入社會&性別議題◀
在《型釋系列》作品發表後,林辰勳發現以建解構空間為理念,使觀者與作品難以產生共鳴。於是他將空間的探討,轉為對社會議題的關注,以人體與動物為要素、展現赤裸軀體或動物樣貌,以及主流審美所謂的「不完美狀態」他表示這些特點的存在,彰顯出其它完美的部分。這個階段,作品帶點諷刺調性的視覺刺激,林辰勳試圖反問觀者,如何反思人與動物的主客體關係?這些在作品中無聲的提問,推翻人們習以為常的觀念,例如:男女性別二分法的存在為何是主流?此系列當中具有意題性的作品《騸》與《犬孺》,由澳洲的白兔美術館(White Rabbit Gallery)所典藏。
▶自我探索的回歸◀
以社會與性別議題為主軸的創作,衍生出後來林辰勳對於人與本我之間的探討、存在主義的理論應用。在後來他認為這樣浩瀚的學術範疇、理論無止盡的辯證沒有對錯,也沒有結果,如同藝術一般重要的是釐清過程,作用為刺激觀者與雙方跳脫思維、催化議題發生。沒有終點的學術理論,使林辰勳再次思考創作心路歷程,如同自我探索的進行式,他反思自己對於負面、悲沉議題的興趣與常態表現,以及自己在與人對話時不自覺地觀察、產生的異想小劇場,將這些覺察回歸到的自我狀態,將對外的問號引導回本身,他認為唯有充分探討自我,紛雜的思緒終能歸為平靜,進而展現真實的自我。
▶回歸故居◀
在台藝大就讀研究所階段,林辰勳搬離宿舍、離開學校共同使用的工作室,回到瑞芳故居,諾大的空間獨身一人創作與居住。脫離群體、環境的變動,讓他隔離外在,更能沉澱自我。兒時全家常前往瑞芳山區,在周末走入自然當中,對居於城市的人們而言,嚮往自然成為一種本能的驅使。然而身處自然環境的人類還是穿著衣物,在平日返還城市,這樣一個矛盾的存在,都是林辰勳藉在觀察自我與他人之後,將自己對於自然界的依戀結合這樣的狀態,轉換為創作,新系列作品以解構後的軀體片段結合自然風景,貫穿創作脈絡、回歸自身的探索。
▶創作意義與目標◀
對他來說現階段的創作為自我探索的脈絡,旅程走到此站停留於自身的回歸與思考。談到藝術呈現的方式,他認為無論是自然環境、宇宙空間、宗教與各行各業當中,人們生活的不斷進行就是一種創作,在他的認知當中藝術其實沒有距離。將生命中片刻的時光,透過藝術創作來探討追尋、細思品嘗,將自己對於生命意義的體悟化為作品,進而與觀者的生命經驗產生共鳴與對話。
林辰勳-回歸自身為探討主題,體現足跡暫留的風景。
林辰勳簡歷:
學歷: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雕塑學系研究所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雕塑學系
獲獎 :
2017 106年全國美術展 - 雕塑類金牌獎
2016 第28屆奇美藝術獎 - 具象美術創作類
2016 105年全國美術展 - 雕塑類 銀牌獎
2016 第79屆台陽美展雕塑類 - 優選獎
2015 新北市美展雕塑類 - 優選獎
2015 第27屆奇美藝術獎 - 具象美術創作類
(2015年前因篇幅省略)
策展單位粉絲頁: 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
展出日期:2017/07/08-2017/09/03
開放時間:每日11:00-18:00(周一休館)
金車承德館地址:台北市承德路三段131號4樓
復興商工104 在 侯友宜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新北市 正處於一個建設進步時期,常常會在路上看到許多工程正在進行,雖然新建設將給城市帶來更多進步和繁榮,但施工圍籬總是給人一種冰冰冷冷的感覺。日前我在 #新北土城 捷運站外的有富國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案建地舉辦了「#2019施工圍籬彩繪美化桐樂會」,邀請 #土城國小 師生和我一起大展身手,彩繪工程圍籬。為什麼是「桐」樂會呢?原來是以土城在地特色「#桐花」和它的諧音「#童話」作為主題,現場也有許多造型氣球和玩偶,整場活動非常溫馨又童趣。我問問身邊的小朋友今天想畫些什麼在圍籬上,他說他要畫市長。我雖然很開心,但我也知道我不太好看,畫上去可能會讓市容有些扣分,建議小朋友還是畫一些在地特色,替城市風貌增添更多藝術氣息,一起改善建築工程周邊市容和環境,
新北市其實還有更多需要美化的地方, 工程圖輯隊 市府工務局團隊從104年便開始推動「#施工圍籬綠美化政策」,和 #社區、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復興商工 等16所學校以及藝術家合作,希望能翻轉大家對於工程圍籬的印象,讓美充斥在城市中。希望未來能有更多這樣的機會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讓孩子可以輕鬆又有趣的認識居住環境與人文特色。我們一起讓新北生活充滿更多想像,營造溫馨、安康的快樂城。
✉️趕快加入侯Sir的LINE官方帳號,重點市政與精彩直播不錯過:https://line.me/R/ti/p/%40nxh7243v
📷 想更貼近侯Sir的日常,快加入IG官方帳號:https://www.instagram.com/hou.yuih/
#新北在地 #新北有你真好 #以人為本 #安居樂業 #4ourNewTaipei #新北友好市
復興商工104 在 啾啾姊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也是慢吞吞的外出取材中!一路睡到退房再晃到台式日本料理店吃午餐,跑去復興商工美術街補貨補到忘記拍照。
現在啾仔要搭捷運去淡水被太陽曬啦!
復興商工104 在 米力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灣陶藝家製作的茶罐
優美的茶罐
來自台灣陶藝家 陳炫亨的作品
........................................................................................
台灣的柴燒民藝 - 火舞之美特展
2015/2/5 - 2015/3/7
琢蘊工房 陳炫亨簡介
1970年生於台北。
私立復興商工美工科雕塑組。
國立台灣藝術專科學校雕塑科。
台灣手工業研究所裝飾陶瓷科技術訓練班。
國立台灣藝術學院工藝學系。
蘆洲河左岸文化社區大學手捏陶,親子陶講師。
興龍窯業陶瓷禮品開發設計師。
第一屆金陶獎競賽創作組入選。
第五屆台灣國際金壺獎設計競賽入選
2004年起於新北市八里陶藝工作室與李亮一陶藝家習陶。
2008年起於苗栗吳金維陶藝家於春田窯及南投樹枝窯學習柴燒技術。
2013年起參與藏山窯柴燒創作。
溫事
104台北市中山北路一段33巷6號
電話: 0935-991-315
http://www.studioss.com/
營業時間:中午12:00~晚上7:00
定休日:週日&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