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後結構主義例子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後結構主義例子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julians (Gaston Bachelard)看板Fiction標題Re: 解構與後結構!...
後結構主義例子 在 朱家安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4-04 15:35:20
《善良的歧視主義者》是我這幾年看過最棒的歧視議題入門書,結構全面,說明清晰,入門該知道的概念裡面都有。 台灣東販 寄來書稿後,我很快就回信厚臉皮問他們能不能讓我業配這本書,他們爽快答應。 今天我想從「為什麼『政治正確』容易遭受誤解?」來跟大家聊聊這本書。 當今台灣,這些態度很常見: ...
※ 引述《hemisphere (no more tears)》之銘言:
: The yellow Wall Paper中的討論串有提及的
: 能否在做更深入的說明? 謝謝~:)
根據Peter Barry在_Beginning Theory_(很簡單易懂得一本書)以及
廖炳惠所編的關鍵詞200
後結構(post-structuralism)與解構(deconstruction)的關係大致是:
後結構主義是一種思想潮流,而解構跟去中心則是實踐的方式
也就是說, 拿Althousser的話來說,
後結構是一種ideology, 解構則是這種ideology的實踐, 而這種實踐同時則反映了
後結構主義的意識型態 (in a broad sense, 也就是Althusser所會認為的意識型態
無所不在,而這種無所不在這邊可能比較不具Foucault所指的監控 [surveiller or
to supervise in English])
後結構主義基本上是從結構主義的修正而來
依照Peter Barry的分類
後結構跟結構的差異在於
1. Origin: 結構主義強調的是一種科學 (可以說是從formalism所進化而來)
而後結構是比較哲學性的思維方式 (追根究底)
2. Tone and Style: 結構主義的目的在於歸納現象的法則, 也就是結構強調的是
一個系統之中的"grammar"
後結構主義的手法則是從metaphor著手 或者是etymology (如果一篇
文章是從一個字的字源來賦予傳統思想新意,那們通常是後結構的手法與策略)
3. Attitude toward language:
結構主義認為語言是一種系統(這方面受到de Saussure的影響極大),因此 對他們而言
signifier and signified雖然之間的關係是arbitrary (from Saussure's idea)
然而這種關聯卻是穩定,穩固的. (參照Peter Brooker所編的文學理論). 而更重要的是
意義的產生再於二元對立 (binary opposition:就是音韻學所談的minimal pair)
後結構對語言的態度卻是認為signifier and signified的關係是滑溜的
(slippage). 也就是signifier指射不到signified (Lacan的chain of signifiers
的idea與之類似), Derrida認為語言之間永遠是differ and defer. 固然二元對立
產生符號之間的差異而啟動語意認知的可能,然而這個signified的部分卻永遠只能
由符號繼續指射,因此有the infinite deferement of signified (or signification?
這個專有名詞我想不起來了; btw, semiotics大師 C.S. Pierce有提出同樣的概念
只是他的符號系統解讀是triangular)
同時Derrida一反西方傳統的speech over writing (speech比writing能傳達出真理,
因為to see is to believe!), 延續Rouseau認為writing over speech;同時
Derrida認為一篇文章裡面最後補上的部分(supplementation), 註解的部分,
具有解構掉看似完整文章的最大可能
(其它Derrida很有名的例子是解構掉傳統 nature>culture 以及philosophy>
literature的迷思.對Derrida而言,即使是最原始的人類社會(最近似於nature,
都有culture的層面,而這個culture的層面則是totem and taboo, 尤其是incest
prohibition);同時,對Derrida而言,所有的哲學都是文學,譬如說Plato's Cave
Allegory,雖然乍看之下是哲學,但是因為"allegory"這種文學的手法應用,
而使Derrida推導出所有的哲學都是文學,而後來也就延伸出所有的現象都是一種文本
所有的系統都具有textuality(這種思維影響非常的大,舉例來說,Kristeva's "inter-
textuality";甚至讓文化研究的廣大研究範疇成為可能)
btw. Deconstruction雖然被認為是主要是由Derrida所initiate,但解構一詞實際上
是Levi-Strauss所用來給Derrida的practice一個name
4. Project:
結構主義基本上是要歸內系統之中的規則,他們的態度因之比較樂觀
而後結構認為所有的現象都是文本, 態度上也比較悲觀.
總結來說,
60年代西方思潮後結構的大震撼,最重要的人物有兩個: Derrida and Roland Barthes.
這種思潮啟發了70年代的新女性主義(Cixous, Irigarar, Kristeva)以及新馬克思主義
(Jameson)以及有名的耶魯四人幫(Harold Bloom, Paul de Man, Geoffry Hartman,
Hills Miller),80年代的新歷史主義(Greenblat, Louis Montrose--"the historicity of
literature and the textuality of history") 90年代的後殖民(Homi Bhabha and
Spivak)甚至是21世紀的流行論述--文化研究.
但是後結構也不是沒有問題的.第一,後結構的思維基本上可以說是受到Nietzsche極大
影響.然而這群後結構主義者跟Nietzsche所受大最大的批評就是,解構之後,一片荒無,
這樣的思維解構之後,卻很難提出一種希望.
第二,後結構的自相矛盾. 後結構主義者本身某種程度上而言都是結構主義, 解構
不是破壞(destroy)系統,而是重建一種系統(re-construct). 當新系統生成之時,
這樣的思維或多或少人強調的"系統"存在的概念; 更甚者, 解構主義最大的矛盾級在於.
當把deconstruction or poststructuralism這一原則當作最高指導原則之時,
這一個原則會行成這一思想體系的中心,也就是說,後結構主義本身會變成另一套系統的
中心, 而後結構是要去中心的,當去中心成為中心思想之時,那到底還有沒有中心的存在呢
? (這個部分跟skepticism的自相矛盾的調調還蠻像的)
拉拉雜雜寫了一大堆, 主要是參照Peter Barry 跟Peter Brooker的文學理論導讀,
其中包含一些以前拉拉雜雜所唸到的一些東西跟想法. 如有錯誤,煩請指正 (因為我
是用自己的note來寫的,有些沒記到的還望大家補充)
Btw, 我一直在思考後結構與後現代的關係, 感覺上後結構與後現代是一種互相影響的思想
而同樣的現代性與結構主義的關係就比較密切(都強調中心). 只是很好玩的是,
當說到Derrida, Barthes, Bloom我們談的是後結構;說到Lyotard, Baudrillard, Jameson,
Deleuze我們所談論的是後現代,的確後現代與後結構所談的有所不同,"可能"後結構較
關切的是符號與系統本質(ontological)的問題,而後現代討論的則是政治性較為強烈.
--
縱然陽光可以帶給人們希望
但也要心中充滿希望
才看得到陽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2.21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