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後現代藝術定義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後現代藝術定義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後現代藝術定義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後現代藝術定義產品中有2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聯合文學 新書分享:《#國語》※​ ​ 辛金順〈國語──他者的聲音〉​ ​ 我只說一種語言,但這語言不是我的──德希達​ ​ 我住在別人的語言裡​ 用他們的語言說話,洗手​ 用他們的身體舞蹈,唱歌​ 用他們的炊具煮炒,吃飯​ 用他們的房子居住,睡覺​ 用他們的故事,說自己的故事​ ​ 故事裡面沒有...

後現代藝術定義 在 Joker_Rita祖嘉大娘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8-22 16:33:33

[今晚9點正 #義遊 Glocal Ahead - #管他她的愛情 🌈 #LGBTQI] #茜利妹 由後現代烈女到今日#faghag aka 基佬磁石,好Glocal咁代表香港殺出國際,到丹麥及澳洲舉辦棟篤笑講性別平權(本來去埋英國,又係疫情),深入淺出,分享洞見,出出入入,今晚請你入黎一齊傾下...

後現代藝術定義 在 王昱翔®不小王子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7-11 10:31:42

書名: #城市與設計 作者:Paul L.Knox 出版社: #群學出版 出版日期:2019.2 . 都市設計的概念我腦袋主要是兩個體系,一是大學時系上賴世剛教授的,站在微觀的角度,城市自帶擴張屬性,自己擴大的有機體;另一個是北京清華大學周榕教授,宏觀的視角下說在互聯網的競爭,城市很多功能被取代,伴...

  • 後現代藝術定義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5-10 20:34:27
    有 48 人按讚

    ※聯合文學 新書分享:《#國語》※​

    辛金順〈國語──他者的聲音〉​

    我只說一種語言,但這語言不是我的──德希達​

    我住在別人的語言裡​
    用他們的語言說話,洗手​
    用他們的身體舞蹈,唱歌​
    用他們的炊具煮炒,吃飯​
    用他們的房子居住,睡覺​
    用他們的故事,說自己的故事​

    故事裡面沒有我,是他們的​
    童話和敘事​
    是他們教我說話,是他們​
    教我寫字​
    是他們的老師教我歷史和地理​
    告訴我​
    要愛自己的民族和國歌​

    我是他們,我不是他們​
    我說話的口音時常被他們糾正​
    我住在都城​
    可是我沒有自己的家​
    我寫字​
    卻寫不出自己的名姓​

    我說話,卻被他們的語言想像​
    我找不到自己​
    在我​
    說出的語言裡​

    我在他們的語言裡失蹤​
    我坐成了自己的廢墟​
    碎片、瓦礫、遺跡、鬼魂和​
    母語,火的灰燼​

    我想起母親,白髮蒼蒼​
    駝背的​
    遁入了自己沉默的語言裡​
    成了遺忘​

    成了噤口的嘴​
    成了自己的深淵,成了​
    被放逐的世界​

    而我只能哀悼,只能用​
    他人的語言​
    書寫​
    我母親和我​
    一生​
    空白的傳說​
     ​
    〆〆〆〆〆〆〆〆​
     ​
    #辛金順 創作
    #呂侑芃 手寫​、配色

    ※收錄於辛金順最新詩集《國語》(#聯合文學,2021年4月21日),詩集曾獲第四屆「#周夢蝶詩獎」,詩獎粉專 周夢蝶詩獎學會

    ※《國語》(引自書介)​
    「我只說一種語言,但這語言不是我的。」──德希達​

      2020年第四屆「周夢蝶詩獎」首獎得主​
      2020年「打狗鳳邑文學獎」新詩首獎得主​

      我在他們的語言裡失蹤​
      我坐成了自己的廢墟​
      碎片、瓦礫、遺跡、鬼魂和​
      母語,火的灰燼​

    許多語言的消失和邊緣化,往往都是因為某一語言藉著政治權力而擴展為強勢的語態,以鞏固族群的勢力所造成的。是以,某族群語言的強弱,正也反映出了族群間的政治位階狀況。​

    尤其在單語主義國家,某一語言往往以國族之名,合法性地將其他族群語言進行壓制、驅逐、邊緣化,甚至消滅掉。因此在「國語」的名義之下,也就沒有了「我」的語言,只有「我們」,或「他們」的語言,這無疑表徵著一種自我存有的失落。​

    ※好評推薦(摘自推薦序)​

    「辛金順的這本詩集,在語言的說與不說之間,在日常的現象與文本的再現之間,都彷彿一條大河,浩浩蕩蕩,不擇細流,呈現給讀者詩與現實、想像和現象對話的多重回聲。」──向陽(詩人,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名譽教授)

    「辛金順究竟從何處取得一股緩慢、寧靜而又神秘的力量進行他的創作,不免令人好奇。在他的詩中,我們鈍去的聽覺瞬間獲得活化,並在他引領之下,得以探知種種悠遠而又無聲的事物。」── 林建國​(陽明交通大學外文副教授)

    ※讀者推薦​
    蔡牧希〈#編寫一部城邦的字典:讀辛金順《國語》〉(節錄前半)​

    辛金順《國語》詩集,以「語言」圓心不斷向外擴延,無論是〈移工語言課〉,或是〈國語〉、〈字母〉、〈漢語〉、〈字母〉等詩,都試圖重新定義一個後現代社會的鄉愁。​

    作者出生於馬來西亞東北部的吉蘭丹,母語是潮州話,但從小能說吉蘭丹土話,也在多語的地域裡,對於語言所代表的意涵特別敏銳。​

    而所謂「語言」,除了被視為溝通工具外,同時也承載不同的文化背景。當文字成為「符號」,其代表的「指意」(Signification),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理解,就具有不可避免的歧義性。​

    作者鬆動了語言符碼的意涵,而此理論可溯源自羅蘭.巴特符號學(semiology)。在羅蘭.巴特的觀點下,無論藝術創作或戲劇文本類似於一個天然語言的符號系統,人們根據解讀到的符號,交流自己的或相互的意願,表達觀眾的思想或行動等等。​

    詩人打破約定俗成的語言結構,並探討語言乃至於人與社會的關係。如果語言處於連帶關係之中,若脫離了整個語言系統,個人是否還能具有任何意義?將語言中符號和概念的結合,放入了一個更為廣闊的社會關係網絡中。​
    與詩集同名的〈國語〉一詩,以德希達「我只說一種語言,但這語言不是我的。」開篇,文化的被剝奪現蹤在詩句裡:「我住在別人的語言裡⁄用他們的語言說話,洗手」、「用他們的故事,說自己的故事」無論是國族的認同,或是自我的定位,都在文化消失後逐漸迷航:「成了噤口的嘴/成了自己的深淵/被放逐的世界」。​

    按:牧希亦為詩聲字小編之一,全文請見其「方格子」:https://vocus.cc/user/@mushimushitsai

    ※感謝聯文及其聯絡人孟璇,並感謝 竊竊詩語 社友侑芃手寫支援。

  • 後現代藝術定義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5-10 12:00:00
    有 184 人按讚

    【實驗片是什麼?2021金穗獎實驗片單元看點又是什麼?】


    上週六在信義誠品的選片指南,我負責主講的是實驗片單元。在影評圈以內,我可能算是比別人關注多一點點實驗電影(雖然真的是皮毛),也只是因為我曾寫過一篇實驗片名導吳俊輝老師的專訪。還記得當時去訪的時候挫死,開始惡補瑪雅.黛倫(Maya Deren)等名導的片。


    在選片指南當天,我先引用了一段吳俊輝老師對實驗片的個人定義,很玄。礙於口述難以清楚表達,在此文字引用我當時的文章內容。


    「⋯⋯許多人說自己厭惡實驗電影,視之為異類,卻也說不出來自己為何討厭。針對這個問題,吳老師自有一個獨到的見解,他認為從根本來說,其實實驗片才是『真正的電影』,因為從中你可能可以看到電影膠卷的存在,看到影像本身的被介入、操弄等等。與主流電影引導你進入故事相反,實驗電影卻是一再提醒你,你現在所看見的是電影。」


    如果要更了解實驗片的真諦,建議讀讀這篇專訪,沒想到後來Google搜尋「實驗片」三字,就能直接在第一頁找到這篇文。當初在寫的時候,為自己下定的目標就是,要確保所有人都能看懂,不賣弄太理論性的辭藻。

    https://wongwonder.pixnet.net/blog/post/229619348
    「挑釁界限,拆穿夢幻」進入實驗片的世界,專訪吳俊輝老師


    比起中文維基百科開宗明義地寫:「(實驗片)是一種電影拍攝模式,它嚴肅地重新評估了電影慣例,並探討了以非敘述形式替代傳統敘述手法或工作方法。」好像會更清楚一點。


    今年金穗獎選入的實驗片有其精彩之處,存在可觀作品,但我其實也懷疑,如果真的要嚴格地去檢視實驗片的定義,是不是並不是每一部都真的這麼實驗?有些反而比較像是所謂的錄像藝術、跨類型電影或更廣義的非劇情片。未來金穗獎如果要持續保留這個項目,勢必會面臨到現有分類可能會面臨挑戰的難題,過去台北電影獎也曾有過實驗片單元,但後來也已經廢除。


    以下附上我在選片指南當天所做的影片介紹,算是草稿,當天並沒有完全照著說,所以內容會跟我用說的不太一樣。但為了讓觀眾更清楚知道賣點,讓大家更有興致去買票,所以稍微有點加油添醋,還請各位實驗先進們見諒。


    希望今年實驗片單元的票房,能夠有一點點提升,你可能看不懂,但保證你每一部片看完都不會忘記。



    本屆一般組、學生組實驗片介紹,歡迎搭配連結閱讀、欣賞。


    廖哲儒執導的《殺人狂》,看來顯得斑駁的影像,其實是在重現一位負責執行槍決的法警日復一日的夢魘,反覆不斷的佛經誦讀聲與鬧鐘並置出現,澈底擾亂觀眾的觀影思緒,讓人感受到強烈的焦慮感。
    https://youtu.be/kSHiGrVJr_w


    郭柏萱執導的《Stranger》完全以大特寫來呈現人體的局部,觀眾看完全片都不能知道這到底是同一個人的身體的紀錄,還是不同人體局部的拼貼。從來沒有看過一部作品有這麼密集的身體大特寫,看久了竟然覺得非常不安,自虐性的穿刺畫面,對觀者的承受底線也是一個挑戰。
    https://youtu.be/d_tc80XttYw


    《回流》是這個單元我最喜歡的作品之一,延續了導演前作《異域》與《彼.此》的風格,以3D掃描軟體掃描一個日常的畫面,再讓攝影機深入這個掃描出來的殘缺影像。母親是緬甸華人的導演胡鈞荃這次選擇讓鏡頭走進華新街,那種看來極度詭異的空間感,撕裂了現實,其實或許更貼近導演的記憶的再現。
    https://youtu.be/Z5Wy8rnhspQ


    梁廷毓的《襲奪河》延續了過去的作品《無頭河》,他的作品一向在處理早期台灣的鄉野傳說,包括原漢紛爭與魔神仔等,這次的《襲奪河》則試圖還原早期原住民與客家人的血腥衝突,勾勒出一個靈異傳說,內容包括屠殺與人吃人。導演變造了影像的顏色與質感,使得空間也連帶顯得扭曲。現在坊間很多鬼片都用特效來嚇人,但我在看《襲奪河》的時候,是感覺不僅導演真的相信這世上有鬼,而且也真的有鬼參與演出。如果你投入進去看,大概感受到的恐怖感受不會輸給《女鬼橋》或《粽邪》系列。
    https://youtu.be/GoW5fX_d_34


    在一般組的部分,蘇匯宇導演一人就有兩部提名,分別是《未來的衝擊》與《女性的復仇》,其實本質上是錄像藝術的兩部電影,某種程度上而言也挑戰了實驗電影的定義。《未來的衝擊》片名其實來自未來學大師艾文.托弗勒(Alvin Toffler)的一本著作,作品中讓旁白讀著書中非常晦澀的未來學分析,不過你不用去懂在這些名詞上鑽牛角尖,請享受蘇匯宇打造的極具幽默感的後現代影像。(註:同樣以《手事業》入圍本屆金穗獎的李宜珊導演有驚喜演出。)
    https://youtu.be/Jw8FEWPxfb0


    《女性的復仇》的靈感來自於台灣七〇、八〇年代的女性復仇電影,眼看一群女性衝進一間建築物毒打男人(其中一名女性是導演反串),男性斷頭、穿越女性陰部看到的日本軍官──完全不知道到底發生什麼事──極度挑釁,卻有一種令人難以抵禦的美感。
    https://youtu.be/_9Dr_IcyA4I


    剛才蘇匯宇是把一本理論書籍《未來的衝擊》影像化,洪瑋伶的《K的房間——關於世界的創造與毀滅》則是把柯旗化的《新英文法》(早期台灣人人手一本的權威文法書)給影像化。片中的影像都是來自書中的例句。原來柯旗化是綠島受刑人,導演試圖從柯旗化的例句中,找到一些他對自由、人權的見解,以及對威權的控訴。概念非常有趣的作品。
    https://youtu.be/xA1xjkc1zMs


    最後介紹曾經以劇情短片《野潮》大放異彩、榮獲台北電影獎最佳導演的呂柏勳的新作《聽說他這個人》。導演先描述一個人的行為,我們不知道他長怎樣,再請人去拼貼出那個人可能的長相。一群人七嘴八舌在討論的過程,卻也有人不知道這討論的群眾之中存在暗樁。與其說是實驗電影,它更像是一個會讓人渾身發毛的社會實驗節目,概念相當新穎特殊。
    https://youtu.be/Ut5qDWKxiVk



    (附圖為《K的房間——關於世界的創造與毀滅》。)
    金馬影展 TGHFF 金穗獎/優良電影劇本

  • 後現代藝術定義 在 去倫敦上插畫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4-04 10:42:22
    有 158 人按讚

    嗨!大家,抱歉,我消失了一陣子。

    首先,在此為罹難者默哀,救難人員辛苦了。

    大家連假過的如何?我昨天也開始放復活節假期了。其實過去幾個月,我陸續有想在這個平台分享文章,包括學業相關、畢業論文相關、碩士申請相關,我甚至想寫最近吃什麼的食譜(剛好有人在我的臉書留言。)

    今天這篇文可能沒有什麼邏輯性,也可能充滿不客觀的個人情緒。對,這就是為什麼我停更了好幾個月的原因,我陷入即將畢業的迷惘期,以及畢業留學生會面對到的困境。我知道我未來藍圖是什麼,我也想大聲的告訴大家,但當理想離現實有點遠,我還有資格去談論嗎?我怕一切最終成為「幹話」。

    成立這個粉專的初衷,是想要替與我有一樣有到國外追求藝術夢的人解惑,提供資訊,減少迷惘,可是,如今我如同走在迷宮中,我到底還能寫什麼?

    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個平台,是一個我在插畫領域道路上的研究過程,將生活經歷轉為文字,加上反思與批判、跟大家互動的實務研究。換句話說,我覺得這個平台是一個持續進行中的插畫創作。Illustration譯為「插畫」,但其實這個字還有其他解釋,包括,圖解、例證、實例、說明、闡明、以及演示,比起插畫,以我的角度來看,其他翻譯更為恰當。

    扯遠了,來談談迷惘。前幾天我聽到一個有趣的比喻完全適用在留學生身上。如果把台灣的藝術設計教育模式以及產業模式比喻為PC電腦,而英國的想像為Apple電腦(這裡沒有要戰品牌的意思喔),留學生從PC經歷了操作系統的改變漸漸的適應了Apple,使用了三四年的Apple一步一步成為忠實用戶後,想回歸PC,好像很難。(光把檔案全部備份移到PC還有可能不相容就很麻煩了。)

    「不相容」是我會遇到的瓶頸。為什麼台灣的藝術設計教育長那樣?因為產業模式就是那樣。但我學了三年英國的教育系統。昨天我問了在台灣創意產業打拼多年,現為全職接案插畫家,曾經在Kingston的同班同學Lichen:「為什麼台灣沒有插畫系?台灣有必要成立插畫系嗎?還是以台灣的就業市場以及需求,美術、視傳、商設、設計系就綽綽有餘,供過於求了?」Lichen說:「其實設計也是需要分工的!像你說的那些科系都各有專長,但職場上的長官,只要看你會美感的東西,就要你全部包辦,以為有關設計的事情都是你該會的。說實在一點的就是他們根本不了解我們的專業。再來可以從薪資來看待台灣社會對設計的態度,都比一般工業科技業還要低。台灣社會對設計專業的價值就是那麼低。(但設計工作其實很燒腦。)其實台灣需要插畫系!但我認真覺得沒有教師會教,他們會從傳統藝術的,或是會畫畫的人直接拿過去當插畫系的老師。我只能說,台灣人很多教師不知道插畫的定義是什麼,也常常跟一般美術、藝術混在一起。基本上,從教育這個層面來看,沒有插畫系,代表教育上的認知對這一塊就是薄弱。」(Lichen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lichen_tarotart/)

    「設計是需要分工的,插畫、動畫也是。」大三這年,系上安排了很多“Studio visit” 什麼是Studio?可以解釋為工作室,那什麼是工作室?是個別接案、也可以是專門接案或接受資金贊助製片的插畫動畫公司,還有很多是台灣比較少的插畫經紀公司,這些Studio都有一個特點,他們各自有自己的風格,分工的很細,像是要製作一部動畫,分鏡、製偶、剪輯、音樂,都有各自的角色。插畫經紀公司內的插畫家也有分,有的主攻童書,有的接報章雜誌、有的專接商業插畫,基本上插畫家能保有自己的風格和接受適合自己的案件。

    「那我就接英國的插畫案就好了啊?是在徬徨啥?」因為我想走學術,我想改變台灣的高等藝術設計教育,但,我理想中的教育模式就是對的嗎?孔子云,因材施教,有的人就是適合台灣以技法為主的教學模式,就像在英國班上也有不少人反對Kingston的教育方法一樣。如果,台灣真的有插畫系,而且使用了我理想中的教學方法(後現代:新學科本位藝術教育,以後有機會來分享),會不會根本不合適?還是,只有教育改變了,產業才有可能有所成長?

    我沒有社會經驗,所以一切只是空談。我在往理想的道路上努力著,踩著家人撒的錢,所以慚愧,所以無助。

    來點開心的照片,這是我跟同學合作的project~有空再來分享!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