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後現代女性主義定義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後現代女性主義定義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後現代女性主義定義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後現代女性主義定義產品中有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偽學術,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認真聽】在《#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中變成大人的模樣 | 流動之愛中的矛盾與奢華 // 李長潔 👫👬 . 在 #坂元裕二 的都會現代愛情中,滿滿地帶入了晚期資本主義社會及其反思。松隆子等角色,以40歲左右的人物設定,定義著「90年代成長」的大人,身為40代的自己,看著看著,嘴角笑著同時淚流。那些...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0的網紅偽學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認真聽】純愛不純|#台灣青春愛情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 李長潔 . 自2008年台灣電影再次興起以來,通俗的青春愛情故事,不但成為話題與票房的解方,也時常在各影展獲獎。以《#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為例,金馬獎就入圍5項,也榮獲「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盤點台灣青春愛情電影的興起,除了7...

後現代女性主義定義 在 偽學術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6 12:01:18

【認真看】在《#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中變成大人的模樣 | 流動之愛中的矛盾與奢華 // 李長潔 👫👬 . 在 #坂元裕二 的都會現代愛情中,滿滿地帶入了晚期資本主義社會及其反思。松隆子等角色,以40歲左右的人物設定,定義著「90年代成長」的大人,身為40代的自己,看著看著,嘴角笑著同時淚流。那些...

  • 後現代女性主義定義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08 16:55:14
    有 132 人按讚

    【認真聽】在《#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中變成大人的模樣 | 流動之愛中的矛盾與奢華 // 李長潔 👫👬
    .
    在 #坂元裕二 的都會現代愛情中,滿滿地帶入了晚期資本主義社會及其反思。松隆子等角色,以40歲左右的人物設定,定義著「90年代成長」的大人,身為40代的自己,看著看著,嘴角笑著同時淚流。那些我們正在追尋的事情,或是,突然想通的事情,都在《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被愉快地呈現著。
    .
    該劇用一種喜劇的格式,反諷著當代人生觀與親密關係,幽默的日常重複,也透露著新自由主義的流行消費,這種「時尚感」是坂元裕二所認為的「時代的質地」,那種感覺就像是輕觸著Gucci洋裝的細柔表面:表面就是深度。
    .
    📌 #今天我們一起聊聊《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
    .
    ▶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的時代意義
    ▶坂元裕二的三階段作品
    ▶脫離傳統連帶的人際關係
    ▶用圈和圓構成的反覆性
    ▶為何是3個前夫?
    ▶流動的愛情
    ▶人生就是充滿的重複與差異
    ▶全員集合水餃派對
    ▶《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裡的時尚感
    ▶男人也是一種女人的裝飾
    ▶你想要成為一個甚麼樣的大人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qunn5575ze008470m6yg24k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tw/episode/KmhwPJUDx6WkmiEIMV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7euvMCr6jbIoYzVOUGTfOv?si=vGbZkamDTZaOBIDQOUCHkQ&dl_branch=1
    .
    📣#Apple 聽這裡:https://podcasts.apple.com/jp/podcast/ep-50-%E5%9C%A8-%E5%A4%A7%E8%B1%86%E7%94%B0%E6%B0%B8%E4%B9%85%E5%AD%90%E8%88%87%E4%B8%89%E5%80%8B%E5%89%8D%E5%A4%AB-%E4%B8%AD%E8%AE%8A%E6%88%90%E5%A4%A7%E4%BA%BA%E7%9A%84%E6%A8%A1%E6%A8%A3-%E6%B5%81%E5%8B%95%E4%B9%8B%E6%84%9B%E4%B8%AD%E7%9A%84%E7%9F%9B%E7%9B%BE%E8%88%87%E5%A5%A2%E8%8F%AF-%E5%85%A8%E5%93%A1%E9%9B%86%E5%90%88%E6%B0%B4%E9%A4%83%E5%9C%B0%E7%8D%84%E6%B4%BE%E5%B0%8D-%E6%9D%8E%E9%95%B7%E6%BD%94/id1516956557?i=1000528211911
    .
    ///// 完整論述 /////
    .
    編劇家坂元裕二以《最高的離婚》(2013)、《四重奏》(2017)聞名,近期收視率沒有很好、但非常值得收看的《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大豆田とわ子と三人の元夫,2021),真的是一部深淺合宜的好作品。在伊藤沙莉的敘事節奏中,把故事說的清新幽默,松隆子的成熟大器,岡田將生、角田晃廣、松田龍平的幼稚任性,在他們的非主流生活中,呈現自由的組合排列。作品對當代親密關係的詮釋,一方面軟性地表達一種睿智的浪漫,另一方面則指出了這個時代的各種議題,脈絡清晰細膩。
    .
    ▓ #坂元裕二的作品
    .
    先談談坂元裕二好了。其實以前比較認識柴門文、野島伸司、堤幸彦、宮藤官九郎這些劇作家。一直到《#離婚萬歲》(最高の離婚)才認識坂元裕二。其實從80年代後期,坂元就已經在我們收看的日劇中了。1991年的《#東京愛情故事》,確立了他的編劇才能,那種對於細節的處理,在這個時候就已經可以見到。
    .
    2007年的《#我們的教科書》,是他的第二段時期。作品風格轉向更多對社會現實的描繪,例如霸凌議題。2012年後的作品,則分成兩條路線,一條路線是《Mother》、《Woman》、《anone》,這一類以女性為主角的社會派寫實主義作品,厚重的影像與粗獷的劇情,有著滿滿的批判。另一個途徑就是《離婚萬歲》、《有問題餐廳》,這些作品時常更加輕鬆,並且將重點放在角色的對話上。
    .
    而近期的《#四重奏》、《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則是第三個轉型時期。他喜歡在優雅開朗的場面中,暗藏一些社會現實的問題。也更加關注在當代人際關係上的描繪,像是戀愛、親屬、工作等,這些關係通常來去的非常快速、濃厚,在一瞬間的美好後,就轉身分道揚鑣,留下一片未完成的空白。這樣的手法,在我看來,還挺後現代的。
    .
    ▓ #脫離傳統的社會連帶
    .
    坂元裕二以「非社會多數派」的邏輯,描寫著劇中的主角,像是「做廣播體操時都會不同方向」的松隆子、「人生都沒有成功過」的市川實日子、「不懂人情世故」的岡田將生、「太過人情世故」的角田晃廣、「甚麼是都沒有做」的松田龍平。其實,我們這些大人不就是這樣一路走來嗎?
    .
    雖然,《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是一部愛情喜劇,但全劇並非以戀愛與性愛為主軸,也沒有這麼浪漫主義。劇中的角色,同時遵守與背離傳統的血緣、戀愛、家族的關係規則,呈現著晚期現代資本主義的愛情流動。無論是大豆田的後離婚關係,或是大豆田媽媽的同性之愛,這就是現代人的愛情啊~ 同樣的主題也出現在《最高的離婚》、《Mother》等作品中。
    .
    ▓ #人生的反覆性
    .
    第一話呼應著岩井俊二的《四月物語》,一場櫻花雨中的物體搬移;最後一話則好像《最後的情書》裡的一片美好翠綠、姊妹情深。劇作有意無意的致敬,讓松隆子的演藝看起來像是一系列人生的反覆性。
    .
    在《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裡,有意無意地出現很多的球、環、圈的意象,如同籃球、保齡球(還有輪流上場)、火鍋、生日蛋糕,都暗示著「反覆離婚」的流動。大豆田在第一集就說「既快樂又不安,既不安又快樂」(楽しいまま不安。不安なまま楽しい)。都表現出我們生活的本質,在新自由主義的世界裡,我們同時面對「選擇的自由」與「維繫的安全」,使得日常生活的運作於呈現一種重複性。
    .
    ▓ #為何是3個前夫
    .
    3個前夫的數字「3」,也饒富意義。唯有3才能成為一個面。整部作品也瘋狂地圍繞著「3」,3次司法考試落榜的岡田將生,3次落選的父親,給助手300元買晚餐的角田晃廣,市川實日子的手機丟了3天也沒發現。太多的「3」了,呼應著人生的重複性,也強調在重複中逐漸深描的生命的立體性。
    .
    坂元裕二自己則是這樣解釋「3」的意義:「即使是兩個人對立,最終也必定會形成一個穩定的形態,但因為還有另一個人的存在,所以形態變得不穩定,有一種永遠不會結束的感覺。」坂元裕二,企圖運用「3」來破壞穩定與平衡,強化關係的流動性,甚至是一種「未完成」與「不完美」的結構。
    .
    ▓ #重複與差異
    .
    這讓我想到法國哲學家Gilles Deleuze(1969)的作品《#差異與重複》(Différence et Répétition),從一個現象學的觀點來看,在重複之中,沒有兩個東西會真正一模一樣。世界只有重複,所謂的複製物也是新的東西,真實世界只能成為存有的過程(becoming),而沒有穩定不變的存有(being)。唯有打破律則的重複,才是真正的普遍性。
    .
    對於坂元裕二而言,我們的人生一方面呈現著持續的反覆性(#選擇性困難),但每次的反覆卻都包含著微小且有趣的差異。世界就像是大豆田建築設計公司所設計的旋轉梯,看起來像是一場loop,但就是會有一點點的差異。甚至有些事情儘管沒有發生,或者已經結束,但也會成為人生的一部分,像是大豆田的各種離婚,或是,《四重奏》裡的知名台詞:「沒有去過的旅行,也會成為回憶」。這成為當代社會中的一種基本心態。
    .
    ▓ #男性對女性而言只是點綴
    .
    我們很快地轉進性別的角度來看本劇,坂元裕二是在捕捉當代女性的樣貌,那些在家庭關係、婚姻關係、親子關係、職場關係、友誼關係中的女性,相對而言是比較沒有傳統社會連帶的保障(可能也是約束)。儘管大豆田說:「一個人也沒關係,但還是希望有人來照顧我」,但她依然自己努力地、傻傻地、豁然地解決了所有的問題。像是大豆田母親暗藏的女女情誼,女性真正的想要總是被隱藏或忽略。
    .
    然而,《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則試圖顛倒這個關係,想到三個前夫與石橋靜河等三個女性友人,在大豆田家的「全員集合地御餃子派對」,這些女生很坦然地表示了自己的慾望與釋懷,而前夫們卻只能辯解、依賴、期盼女性原諒。而大豆田的缺席,反而像是一個至高無上的在場,對三位前夫進行嚴厲的控訴與指教。
    .
    ▓ #大量奢華的消費主義
    .
    身為80年代出生的大豆田,就是反映了30-40代的這群平成時代中成長的人們。大量的品牌服裝、設計師家飾用品充斥在其中,根本就是一個大人物品的「#生活風格」型錄。像是CABaN、PRADA、GUCCI的各種顏色鮮艷的服裝(還有人把服裝集結成一個IG、或是雜誌裡說顏色鮮艷顯年輕);或是,各種昂貴的家居、雜貨、燈飾、家電品牌。
    .
    都透漏著一種伴隨著40年以來資本主義而來的奢華主義與消費主義。有許多網站直接提供各種品牌物品的介紹與購物網站連結給大眾,像是宣稱我們可以像大豆田一樣過生活喔~ #當代的純粹關係,就如同一種購物消費。
    .
    作品刻意要打造一個屬於青年(快中年)人的時尚的生活世界,強調「生活風格」(life style)操演,以「區異」(distinction)40歲世代的社會階層。在本劇充足的「時尚」氛圍中(服裝、場景、音樂、主題曲),在我看來是呼應著以資本主義運作為核心,就像西美爾在《#時尚的哲學》裡得出的,「時尚的歷史就是企圖將兩種對立傾向(適應社會群體和實現個性提升),越來越完美地調節為流行的個人與社會文化的歷史」,劇中的時尚感其實是反映著個人與集體對立的相互調節。
    .
    ▓ #選擇你想要成為的樣子
    .
    我想,《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是一部屬於大人的作品,(雖然現在小孩也都不看日劇了),那些自己過生活也很好、沉溺在消費、無意的留白、沒有要繼續努力、很容易就在公司的競爭中被取代的心情,如果你看得心有戚戚焉,那恭喜你,在這個晚期的資本主義社會與情感關係中,你已經成功地轉大人了。
    .
    從本季最後的收日率來看,也蠻有趣的,北川景子的《#離婚活動》與《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分別居二三名(第一名是東大特訓班2)。兩部日劇分別以「#離婚」與「#各自幸福」為主題,「不會因為寂寞,而去找一個人來陪」,也是顯現了晚期資本主義社會這種個人主義化的感情關係與幸福的定義。

    |

    📒 #參考文獻
    .
    1. Liu, N. T. (2015). 奢華美學: 台灣當代文學生產. 群學出版社.
    2. Deleuze(1969). Différence et repetition.
    3. 寺島拓幸. (2004). Simmel 流行論のゲーム. 応用社会学研究, 46, 137-148.
    4. Smith, D. (2013). Zygmunt Bauman: prophet of postmodernity. John Wiley & Sons.

  • 後現代女性主義定義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1-19 08:49:59
    有 120 人按讚

    【認真聽】純愛不純|#台灣青春愛情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 李長潔
    .
    自2008年台灣電影再次興起以來,通俗的青春愛情故事,不但成為話題與票房的解方,也時常在各影展獲獎。以《#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為例,金馬獎就入圍5項,也榮獲「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盤點台灣青春愛情電影的興起,除了70年代瓊瑤式愛情的健康寫實延續,90年代台灣新電影借用愛情重建台灣性。但進入2000年後,一切開始慢慢不一樣了。
    .
    2000年開始,《藍色大門》(2002)、《盛夏光年》(2006)、《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2011)、《女朋友男朋友》(2012)、《等一個人咖啡》(2014)、《我的少女時代》(2015)、《六弄咖啡館》(2016)、《刻在你心底的名字》(2020),大量的青春愛情電影成為了台灣純愛想像的視野,他們以「青春」、「少男」、「少女」為名,表現出台灣人的情感文化模式。
    .
    我們今天的「偽學術 | 認真聽」,就來談談這20年來的粉紅泡泡。這廣大的戀愛流行文化是甚麼模樣?它們反映了怎樣的愛情轉向?從不同作品中又可以解讀出哪些文本隱藏的敘事?還有那些膾炙人口的電影主題曲。
    .
    📌 #今天的內容有
    .
    ▶ 甚麼是愛情電影
    ▶ 我的《藍色大門》與青春
    ▶ 「青春」的形構
    ▶ 「少男」、「少女」的理念型
    ▶ 純愛不純—台灣青春的反叛結構
    ▶ 情感先於政治
    ▶ 愛情電影主題曲
    .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k39z6z0zvfx0807v0lu7165?ref=android
    .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4pHpNRfyLL7Tosl61J
    .
    📣 #spot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3sbEXh0CwFSEICRNTdR09S?si=dyHHN9_qR-OzUF8q3P95JA
    .
    📲 #FB論述版:https://www.facebook.com/208541192666847/posts/1674782469376038/
    .
    //// 完整論述 ////
    .
    ▓ #甚麼是愛情電影
    .
    想要談「愛情電影」,那勢必是要做個「#類型電影」操作型定義,儘管近年台灣電影的類型化飽受批評,但其的確是招喚大眾的一個方便途徑。或許我們可以幫愛情電影分類為:羅曼史(romance film)、通俗劇(melodrama)與文藝片。目前2000年後的青春愛情電影來看,則較多傾向文藝片。
    .
    也是因為電影類型化的緣故,其可以更清楚地連帶成一套系統、原則與期待。當「#愛情電影」正式成為一種培養台灣人觀賞電影的習慣,除了公式化的內部敘事外,向外延伸後,便足以展開各種文化工業的制度性生成,例如偶像明星的打造、週邊商品販售、主題曲的流傳等(Illouz, 1997)。
    .
    最終,透過類型電影的集體觀看,可以反映出一個社會的意識形態,或是文化模式。好比《#為甚麼愛讓人受傷》中,Eva Illouz(2012)藉由《傲慢與偏見》來理解西方個體主義的浪漫生態,或許我們也可以在這20年來的青春愛情電影裡看見自己。
    .
    ▓ #我的藍色大門
    .
    在《#藍色大門》張士豪的那個年紀,夏天的午后是連續補習戰鬥的人生,週一、三、五是何明數學,週二與週四是徐薇英文,當然以我不學無術的青春,大部份都是呈現偷懶蹺課的狀態。那時候究竟能夠有甚麼煩惱?
    .
    2002年的《藍色大門》第一次開啟了我對愛情與性別的思考。導演易智言當年拒絕了參加金馬獎,不然,這部相當具有時代意義的作品,肯定有不錯的成績。片中孟克柔(桂綸鎂)、張士豪(陳柏霖)、林月珍(梁又琳)三人的關係,呈現了00年代台灣青少年的社會行動與市民生活精神。
    .
    ▓ #青春的形構
    .
    我們以後會成為甚麼樣的大人,變成00年代後市民社會中年輕男女的煩惱。在後傳統資本主義社會的生活中,這些都市裡的小事件,個人選擇的養成遊戲,成為我們最需要煩惱的自由,一種集體規則與個人自由的協調抉擇。
    .
    「青春」,是一個重視自我探索的過程(過渡),無論是《藍色大門》或是《盛夏光年》,都試圖描繪這種秩序建構中的過渡,五月天同名歌曲的日文名稱就叫「#青春の彼方」-- 放棄規則,放縱去愛,放肆自己,放空未來。也是因為這樣的「#失序」,青春才讓人懷念。最終,沈佳宜說「人生中的很多事情,原本就是徒勞無功的」,的確,我們正在腐敗,但我寧可選擇相信《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結局的協調與釋懷是有可能發生的。
    .
    「青春」,也帶著台灣觀眾走出90年代的悲情。早期的青春愛情電影帶著濃厚的陰鬱,一直到《藍色大門》開始,我們開始談論同志情感、性別認同、家庭關係、三角戀愛等情感議題,青春變得多元而明亮。
    .
    青春愛情電影裡,反映著情感的真實體制(regime of emotional authenticity)(Illouz, 2012),非常強烈地要求內在性感作為行動與選擇的基礎。青春中的人們,因為初次面臨社會化規範,人們會認真審視自己與對方的情感(愛情、親情、友情),以判斷這段關係的重要性與強烈程度。這大量的自我情感檢視,一見鍾情的強烈情感暗示,時常就是「青春」的情感面貌。這也是青春迷人之處。
    .
    ▓ #少男與少女的理念型
    .
    媒體中的少男與少女,帶給觀眾對性別角色的論述形構,一方面文本建立起一種戲劇性、典範式的形象,隨著故事的開展,加深觀影者的情感投射,另方面一起作用的是,少男少女的面貌外表的特質,也形成觀眾的欲望對象,產生明星化的作用,成為性別操演的模仿理念型。
    .
    青春愛情電影中的少男比少女更加倍重視,除了《藍色大門》與《我的少女時代》外,其它全部的愛情電影幾乎都圍繞著少男,少女通常則作為是推動劇情的力量。少男的姣好面貌,成為電影世界裡的耽美重心,隨便舉例就一堆,陳柏霖、張孝全、柯鎮東、陳昊森、曾敬驊,「#大男孩」的對純樸、憨直、大笨蛋的要求,他們表現忠誠、可受控制,並且,他們不會對(男性)觀眾產生威脅感。
    .
    至於女主角則以「#熱情開朗大方」為形象,如《女朋友男朋友》中的林美寶(桂綸鎂),就如同前述,她起了連結兩位男主角陳忠良(張孝全)與王心仁(鳳小岳)的作用,確實地帶動敘事的進展。
    .
    ▓ #台灣青春的反叛結構
    .
    2000年後的台灣青春愛情,某個程度上融合了日本和美國的純愛視野,前者展現了「#物哀」的精神,後者則更多在表現西方個體主義的追求。當然,不同的作品也有各自主題脈絡的側重,像是性別認同、性別麻煩(Butler, 1990)、青春成長、描繪時代精神、國家與社會變遷的隱喻、情感抉擇等等。
    .
    總體而言,台灣的作品更擅長挪用青春的反叛結構,去對應、甚至逆返「#國家體制的規訓」,這個台灣電影本土化的大主題。2000年後的新導演,以90年代前後為基礎,自然而然流露出了導演本身的「懷舊」情感,想是一個包含了情慾、戀愛、政治、社會、經濟裝況的「情感的共同體」。
    .
    ▓ #情感先於政治
    .
    以《女朋友.男朋友》為例,其為一部愛情電影,也是一部歷史電影。該片採用序列式的線性時空,將台灣的多重現代性再現。許多文化學者會討論國族與愛情的辯證關係,大時代下兒女情長,微小的愛情被鑲嵌在巨觀的社會脈絡中。但實際進入電影文本,才會發現,楊雅喆並不是要說明這種台灣性的社會—歷史時空,反而,他進行一種「#逆反」,讓情感能量來主導政治的場景。根本沒人真正在鳥民主自由,這才是真正的自由,非常後現代的後現代的後現代。
    .
    楊雅喆幾乎總結了後殖民與後現代電影裏頭所有的多元主體:女性、情慾、學生、社會運動、娘娘腔、同志、小三、本土、鄉下人、都市人等等,運用了諸多遊戲般的情節將這些概念構成一個皺摺,裏頭緊密扎實情慾流動,展開又可以觀看台灣自由的進程。
    .
    ▓ #那些年我們一起唱的主題曲
    .
    青春愛情電影還是成為一種類型了,也不是壞事,也許是必然,這形成了一個穩定的大眾流行文化市場,引導著戀情與自由的話題,反映著純粹親密關係的渴望。在電影裡,人們才可以淡化成人愛情經驗的功利性、功能性。如果能夠再有一首好聽的情歌那就更好了!
    .
    要能在腦中烙印電影裡的青春記憶,就一定要有一首讓人感動的歌曲,當旋律響起時,瞬間喚起洶湧的刻骨銘心,像是《藍色大門》的「#小步舞曲」、《我的少女時代》的「#小幸運」等。盧廣仲的《刻在我心底的名字》就是一個不錯的例子。這首獲獎歌曲,編曲十分令我動心,第一聲,每次聽到小號與歌手聲線對唱,與法國號的穿梭交疊,都會全身起雞皮疙瘩。
    .
    這首歌起了關鍵的宣傳作用,五月天、魏如萱、周興哲、蔡依林、田馥甄、梁靜茹、李千娜、韋禮安、曾沛慈、徐佳瑩等歌手的cover版傳唱參與,更加豐富了電影文本與影迷/歌迷的連結。
    .
    結論是,該約唱歌了(?

    |

    #參考文獻
    .
    1. Illouz, E. (1997). Consuming the romantic utopia: Love and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2. Illouz, E. (2012). Why love hurts: A sociological explanation. Polity.

    3. Butler, J. (1990). 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routledge.

  • 後現代女性主義定義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9-23 14:59:37
    有 37 人按讚

    【認真聽】#我厭世所以我存在 | 自我療癒的一集 | 李長潔 😖
    .
    你覺得每天都打不起精神工作嗎?是不是在社群媒體上看到積極正向、邁向成功的貼文就想要摔手機?是不是才剛放假就在想週一已經要來了!很好,那你存在。最近,偽小編因為開學太過厭世,每天哀哀叫,叫到好友特地傳訊給我說:「你也厭世太久了吧~有完沒完?」讓我開始認真思考,「厭世」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情緒?為何我的生活會感到如此的無力與匱乏?甚至感受到憂鬱。如果說,厭世與憂鬱無可迴避地作為當代普遍的集體感情與情緒,我們應該如何去理解這個貫穿個人與社會的問題,並且承認厭世視為一種存在的姿態。
    .
    📌 #今天的內容有:
    .
    ▶ 天啊我超級厭世der
    ▶ 當代厭世文化的誕生
    ▶ 厭世與憂鬱的思想
    ▶ 憂鬱的政治
    ▶ 精神痛苦跟馬克思主義有甚麼關係
    ▶ 厭世作為一種存在方式
    .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ff0t2lh12x608360yw9xojg
    .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66wAF4BvDon7VWFyeUKfKI
    .
    📲 #FB 完整版: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576226469231639&id=208541192666847

    ----------

    //// 完整論述 ////
    .
    ▓ #所謂厭世的文化
    .
    「厭世文化」是1990年至2000年後一代人所流行的次文化,其核心是顛覆過往推崇的正向思考與積極價值,並以戲謔嘲諷的方式在網絡空間發放負能量,調侃現實生活的缺憾。各種以「厭世」為主軸的內容、梗圖、金句充斥在生活之中,像是「每天睡醒張開眼睛,就是想著我要離職」、「人生三階段:出生、不知道活著幹嘛、生命結束」、「我就爛」、「大家一起爛」。其他像是《厭世動物園》、《厭世哲學家》等。
    .
    從關鍵字搜尋來看,「厭世」開始大量出現於2016-2018年,一開始為真的「厭世」(想死),後來在「厭世動物園」、「厭世哲學家」出現後,「厭世」與社會處境與流行文化關聯在一起,相關詞彙如「風格」、「表情」、「臉」,主題例如「年輕人低薪厭世」、「厭世少年」、「厭世臉」樂團等。憂鬱當然是一直都有的詞彙,並且與「症狀」、「藥物」、「醫生」、「患者」,主要被表達為一種疾病,常見主題如「情緒容易失調,出現憂鬱的反應臨床上」。因此,我們大概可以稍做定義,憂鬱是一種情緒(emotion),而厭世是一種處世狀態(situation)。
    .
    未來學研究所的鄧建邦教授,在《台灣年輕世代對未來2030年的意象》的調查中發現,如果以戰後世代與現在年輕世代在工作態度與實踐上相互對比,有完全不一樣的條件。新型態社會對勞動者要求更多的「彈性」(flexible) ,其可能是在時間、空間、能力與報酬上不確定性與反脆弱性之間的拉扯。我們晚期資本主義社會,一方面鼓勵個人積極邁向解放、彈性移動,但另一方面卻更加重了多重結構性的經濟與地位的競爭。於是,厭世、憂鬱成為一種無能為力下的逃避手段。
    .
    既然努力失效,那就不要太努力,總之你認真就輸了。如果說憂鬱是一種情緒的內容,那厭世應該就是它的表現形式。厭世的表現形式,反映了歸因於個人、受制於制度結構、沒有出路的未來,也是一種對「正向思考」、「成功價值」的嘲諷與反擊。而厭世的表現,或是憂鬱的充盈,有著複雜的社會與文化脈絡。
    .
    ▓ #厭世的思想脈絡
    .
    從《瘋狂簡史》(Porter, 2002)的討論來看,可以見到人類精神痛苦的歷史可以分成三大階段:希臘時代的體液論、中古世紀的靈魂論、啟蒙時期以降的主體論。也就是說,康德(Immanuel Kant)在啟蒙時代建立「理性主體」之後,人之所以為人,是以「理性」作為標準,而這個標準測量的背後則是「工作倫理」的運作,也就是說,如果你無法好好負責地把手上的工作完成,你可能就是一個「失常」的「人類」。
    .
    更遑論19世紀精神醫學的機制建構與技術介入後,精神正常與失常的人類,成為現代人主體無時無刻審視自己本體安全的一種存在手段(Foucault, 1961)。「厭世」態度或許成為對峙個體失常與社會失序的一種策略。
    .
    這裡不得不提到二次世界大戰前後,對前述理性的人類社會之衝擊與質疑,現代社會的陰影產生了悲觀主義思想,尤其像是存在主義。法國哲學家沙特(Jean-Paul Sartre)結合了海德格對於人獨特存在模式的看法,以及馬克思對於階級的批判,思考了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
    在作品《嘔吐》(La Nausée)中,主角感受到每日的無聊無奈(ennuyer),便陣陣作嘔,這個噁心的感覺,使他察覺自身的存在。所以今天的我們,每天都焦慮到胃痛,是因為我們存在(?)而存在的本身,就是地獄,在(新)自由主義的情境中,就是永無止盡的與他人共處與競爭。
    .
    其他的厭世作品,像是波特萊爾(Ch. Baudelaire)《巴黎的憂鬱》(Le Spleen de Paris)對現代性乍現的感受紀錄,或是,莎岡(Françoise Sagan)《日安憂鬱》(Bonjour tristesse)。都在在指出現代性出現後,人在情感與情緒上的複雜情愫,以及表現在憂鬱上的政治性。
    .
    ▓ #厭世代的憂鬱政治
    .
    為何要將憂鬱政治化?因為這個憂鬱、厭世的個人情緒主題,反映個人主義的趨勢,在現代社會的晚近發展中,深深地被鑲嵌在個人抉擇、身體健康、社會制度、醫療知識、工作倫理之間。令我們感到痛苦的地方,正是我們要突然發現要面對自己之處。
    .
    這種憂鬱的政治,可以分成四大類型:一般心理學解釋、強的社會建構論、佛洛伊德馬克思主義、弱的社會建構論。我們傾向最後一種憂鬱中個人與社會關係的理解。即個人心理有深層無意識結構,隱含著個人生命史的偶然因素,但同時也包含了有意識的生物、社會、心理、身體納入到現代性反思中。
    .
    甯應斌和何春蕤(2012)在《民困愁城:憂鬱症、情緒管理、現代性的黑暗面》中提出賴希(Wilhelm Reich)的「民困愁城」觀點(people in trouble)。這個說法不只是說people客觀上處於一個有trouble的具體困境中,同時還描述了people的心理情緒,也就是為這些trouble而憂愁困擾的情緒。民困愁城因此不只是佛洛伊德的「愁」,還有馬克思的「困 」,它同時關注了社會現實條件以及心理情緒狀態。people in trouble不但有著弗洛伊德馬克思理論的豐富蘊涵,並且洞悉了一個時代的症候,似乎更為普遍與貼切地描述了人類現況。
    .
    我們的情感與情緒的痛苦狀態,跟著資本主義社會環境在勞動著,兩者產生互動的關係。例如我很討厭一句話「在壓力中成長」、「離開你的舒適圈」等等,看重表現效能、生產性與積極性,人們生活在忙碌、焦躁、過動的氛圍下,「焦躁」、「過動」的情緒某程度上,被視為可增加生產力與效能。
    .
    但情緒上揚後則無可避免地反跌到谷底,這個「抑鬱」的「不能動」就會被視為產能的缺乏、不負責任等。然而,此兩種各走極端的情緒,在當代卻成為普遍現象。
    .
    ▓ #馬克思主義與精神痛苦
    .
    而個人的身心(個體),就成為自我與結構交鋒之處,各種「自我表達」、「自我品牌」、「正向思考」等等的觀點,都顯示出,我們要求一個人需要展現出完整、良好的個體化,其是世俗的、現實的、自由的、解放的,但同時卻也是一種被囚禁、被要求,充滿正負情感交雜。既然人是因為資源的獲得而能存活著,那最直接的關聯,就是勞動(labor)的實施,它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移動途徑、追求解放的形式與生命評價方式。
    .
    於是你可以看到,無論許多感到憂鬱的人,其憂鬱程度被衡量的方式,常常會首先關連到「還可不可以工作」,工作倫理成為承受精神痛苦的理由。因為,人們害怕失業,擔心工作能力被削弱,恐懼社會地位下降,害怕失去自由與自主的權力。
    .
    ▓ #精神分裂的我們 在社群媒體裡幸福與厭世
    .
    啟蒙時代以來的社會情感就是憂鬱,我們在個體解放又囚禁的愛恨交織中生長成現在的模樣,我們一路認得自由主義、批判主義、社會主義,面臨巨大現代資本主義體制與權力關係,自己要痛苦地做出決定。而進一步到當代社會的後現代情境中,他衍伸出來一種矛盾弔詭的、認真又不認真的生命態度。其試圖讓「意義」懸空擱置,流動飄盪(葉啟政,2005)。「精神健康」的要求變成一種嘲諷,「精神分裂」的表現則成為一種遊戲。
    .
    上述的個體特徵在人我關係加倍密集的數位時代變得更加劇烈,我們渴望招喚公共,卻又想保持個體自由。在某個作用下,正向積極的形象治理,就成為一種表現出個體化的重要顯現。諷刺的是,英國公共衛生皇家協會於2017年根據1500位青年(18–24歲)的調查數據發現,社群媒體的使用,對心理健康有負面作用。
    .
    某社群媒體在兩年前推出了限時動態功能。限時動態的出現,雖然降低了發文壓力,但也因為發布變得輕鬆且具時效性,用戶們分享生活的頻率會更頻繁、更瑣碎,刷新內容的次數也更多。難怪大家都想要用限時動態,適當的貼文與刪文手段,這似乎有助於人們躲避在線上和線下不必要的關注,一方面可以建立自我形象,另方面又能夠開闢一條逃脫壓力的路線(周妏蔆,2019)。
    .
    ▓ #那就我厭世所以我存在
    .
    社群媒體裡的情感與情緒流體,快速湍急,變化莫測。在數位社群媒體中,時時刻刻「忽悲忽喜」。數位環境所提供給人們的「理想的自我」,像是一種揮別傳統社會的自由解放,但在自我籌畫、情緒管理、與面對惡的世界的失敗可能下,卻更加導致一種厭世與憂鬱的狀態。
    .
    在這樣的正負情愫交融下,我想,「厭世」搞不好是一種最安全的存在方式。想到葉啟政老師在《愛情的正常性混亂》的導言提到,進出個體與集體之間的愛恨交織,無入而不自得,那是一種處世的修養(范綱華,2014)。一方面放下自我,感人身受,一方面貞定地與世間的悲喜保持距離。
    .
    厭世無敵。

    |

    #參考文獻
    .
    1. Foucault, M. (1961). History of madness. Routledge.
    2. Porter, R. (2002). Madness: A brief history.
    4. 何春蕤、甯應斌著(2012)《民困愁城》。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5. 周妏蔆(2019)。我寫故我在—年輕女性社群媒體之憂鬱貼文實踐。
    6. 范綱華(2014)。本土理論再想像 : 葉啟政思想的共感與對話。群學。
    7. 游家權(2019)。不只是貧窮:淺談厭世的幾種成因。ROUTER文化研究。
    8. 葉啟政(2005)。現代人的天命 : 科技、消費與文化的搓揉摩盪。群學。

  • 後現代女性主義定義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1-25 20:21:51

    【認真聽】純愛不純|#台灣青春愛情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 李長潔
    .
    自2008年台灣電影再次興起以來,通俗的青春愛情故事,不但成為話題與票房的解方,也時常在各影展獲獎。以《#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為例,金馬獎就入圍5項,也榮獲「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盤點台灣青春愛情電影的興起,除了70年代瓊瑤式愛情的健康寫實延續,90年代台灣新電影借用愛情重建台灣性。但進入2000年後,一切開始慢慢不一樣了。
    .
    2000年開始,《藍色大門》(2002)、《盛夏光年》(2006)、《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2011)、《女朋友男朋友》(2012)、《等一個人咖啡》(2014)、《我的少女時代》(2015)、《六弄咖啡館》(2016)、《刻在你心底的名字》(2020),大量的青春愛情電影成為了台灣純愛想像的視野,他們以「青春」、「少男」、「少女」為名,表現出台灣人的情感文化模式。
    .
    我們今天的「偽學術 | 認真聽」,就來談談這20年來的粉紅泡泡。這廣大的戀愛流行文化是甚麼模樣?它們反映了怎樣的愛情轉向?從不同作品中又可以解讀出哪些文本隱藏的敘事?還有那些膾炙人口的電影主題曲。
    .
    📌 #今天的內容有
    .
    ▶ 甚麼是愛情電影
    ▶ 我的《藍色大門》與青春
    ▶ 「青春」的形構
    ▶ 「少男」、「少女」的理念型
    ▶ 純愛不純—台灣青春的反叛結構
    ▶ 情感先於政治
    ▶ 愛情電影主題曲
    .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k39z6z0zvfx0807v0lu7165?ref=android
    .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4pHpNRfyLL7Tosl61J
    .
    📣 #spot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3sbEXh0CwFSEICRNTdR09S?si=dyHHN9_qR-OzUF8q3P95JA
    .
    📲 #FB論述版:https://www.facebook.com/208541192666847/posts/1674782469376038/
    .
    //// 完整論述 ////
    .
    ▓ #甚麼是愛情電影
    .
    想要談「愛情電影」,那勢必是要做個「#類型電影」操作型定義,儘管近年台灣電影的類型化飽受批評,但其的確是招喚大眾的一個方便途徑。或許我們可以幫愛情電影分類為:羅曼史(romance film)、通俗劇(melodrama)與文藝片。目前2000年後的青春愛情電影來看,則較多傾向文藝片。
    .
    也是因為電影類型化的緣故,其可以更清楚地連帶成一套系統、原則與期待。當「#愛情電影」正式成為一種培養台灣人觀賞電影的習慣,除了公式化的內部敘事外,向外延伸後,便足以展開各種文化工業的制度性生成,例如偶像明星的打造、週邊商品販售、主題曲的流傳等(Illouz, 1997)。
    .
    最終,透過類型電影的集體觀看,可以反映出一個社會的意識形態,或是文化模式。好比《#為甚麼愛讓人受傷》中,Eva Illouz(2012)藉由《傲慢與偏見》來理解西方個體主義的浪漫生態,或許我們也可以在這20年來的青春愛情電影裡看見自己。
    .
    ▓ #我的藍色大門
    .
    在《#藍色大門》張士豪的那個年紀,夏天的午后是連續補習戰鬥的人生,週一、三、五是何明數學,週二與週四是徐薇英文,當然以我不學無術的青春,大部份都是呈現偷懶蹺課的狀態。那時候究竟能夠有甚麼煩惱?
    .
    2002年的《藍色大門》第一次開啟了我對愛情與性別的思考。導演易智言當年拒絕了參加金馬獎,不然,這部相當具有時代意義的作品,肯定有不錯的成績。片中孟克柔(桂綸鎂)、張士豪(陳柏霖)、林月珍(梁又琳)三人的關係,呈現了00年代台灣青少年的社會行動與市民生活精神。
    .
    ▓ #青春的形構
    .
    我們以後會成為甚麼樣的大人,變成00年代後市民社會中年輕男女的煩惱。在後傳統資本主義社會的生活中,這些都市裡的小事件,個人選擇的養成遊戲,成為我們最需要煩惱的自由,一種集體規則與個人自由的協調抉擇。
    .
    「青春」,是一個重視自我探索的過程(過渡),無論是《藍色大門》或是《盛夏光年》,都試圖描繪這種秩序建構中的過渡,五月天同名歌曲的日文名稱就叫「#青春の彼方」-- 放棄規則,放縱去愛,放肆自己,放空未來。也是因為這樣的「#失序」,青春才讓人懷念。最終,沈佳宜說「人生中的很多事情,原本就是徒勞無功的」,的確,我們正在腐敗,但我寧可選擇相信《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結局的協調與釋懷是有可能發生的。
    .
    「青春」,也帶著台灣觀眾走出90年代的悲情。早期的青春愛情電影帶著濃厚的陰鬱,一直到《藍色大門》開始,我們開始談論同志情感、性別認同、家庭關係、三角戀愛等情感議題,青春變得多元而明亮。
    .
    青春愛情電影裡,反映著情感的真實體制(regime of emotional authenticity)(Illouz, 2012),非常強烈地要求內在性感作為行動與選擇的基礎。青春中的人們,因為初次面臨社會化規範,人們會認真審視自己與對方的情感(愛情、親情、友情),以判斷這段關係的重要性與強烈程度。這大量的自我情感檢視,一見鍾情的強烈情感暗示,時常就是「青春」的情感面貌。這也是青春迷人之處。
    .
    ▓ #少男與少女的理念型
    .
    媒體中的少男與少女,帶給觀眾對性別角色的論述形構,一方面文本建立起一種戲劇性、典範式的形象,隨著故事的開展,加深觀影者的情感投射,另方面一起作用的是,少男少女的面貌外表的特質,也形成觀眾的欲望對象,產生明星化的作用,成為性別操演的模仿理念型。
    .
    青春愛情電影中的少男比少女更加倍重視,除了《藍色大門》與《我的少女時代》外,其它全部的愛情電影幾乎都圍繞著少男,少女通常則作為是推動劇情的力量。少男的姣好面貌,成為電影世界裡的耽美重心,隨便舉例就一堆,陳柏霖、張孝全、柯鎮東、陳昊森、曾敬驊,「#大男孩」的對純樸、憨直、大笨蛋的要求,他們表現忠誠、可受控制,並且,他們不會對(男性)觀眾產生威脅感。
    .
    至於女主角則以「#熱情開朗大方」為形象,如《女朋友男朋友》中的林美寶(桂綸鎂),就如同前述,她起了連結兩位男主角陳忠良(張孝全)與王心仁(鳳小岳)的作用,確實地帶動敘事的進展。
    .
    ▓ #台灣青春的反叛結構
    .
    2000年後的台灣青春愛情,某個程度上融合了日本和美國的純愛視野,前者展現了「#物哀」的精神,後者則更多在表現西方個體主義的追求。當然,不同的作品也有各自主題脈絡的側重,像是性別認同、性別麻煩(Butler, 1990)、青春成長、描繪時代精神、國家與社會變遷的隱喻、情感抉擇等等。
    .
    總體而言,台灣的作品更擅長挪用青春的反叛結構,去對應、甚至逆返「#國家體制的規訓」,這個台灣電影本土化的大主題。2000年後的新導演,以90年代前後為基礎,自然而然流露出了導演本身的「懷舊」情感,想是一個包含了情慾、戀愛、政治、社會、經濟裝況的「情感的共同體」。
    .
    ▓ #情感先於政治
    .
    以《女朋友.男朋友》為例,其為一部愛情電影,也是一部歷史電影。該片採用序列式的線性時空,將台灣的多重現代性再現。許多文化學者會討論國族與愛情的辯證關係,大時代下兒女情長,微小的愛情被鑲嵌在巨觀的社會脈絡中。但實際進入電影文本,才會發現,楊雅喆並不是要說明這種台灣性的社會—歷史時空,反而,他進行一種「#逆反」,讓情感能量來主導政治的場景。根本沒人真正在鳥民主自由,這才是真正的自由,非常後現代的後現代的後現代。
    .
    楊雅喆幾乎總結了後殖民與後現代電影裏頭所有的多元主體:女性、情慾、學生、社會運動、娘娘腔、同志、小三、本土、鄉下人、都市人等等,運用了諸多遊戲般的情節將這些概念構成一個皺摺,裏頭緊密扎實情慾流動,展開又可以觀看台灣自由的進程。
    .
    ▓ #那些年我們一起唱的主題曲
    .
    青春愛情電影還是成為一種類型了,也不是壞事,也許是必然,這形成了一個穩定的大眾流行文化市場,引導著戀情與自由的話題,反映著純粹親密關係的渴望。在電影裡,人們才可以淡化成人愛情經驗的功利性、功能性。如果能夠再有一首好聽的情歌那就更好了!
    .
    要能在腦中烙印電影裡的青春記憶,就一定要有一首讓人感動的歌曲,當旋律響起時,瞬間喚起洶湧的刻骨銘心,像是《藍色大門》的「#小步舞曲」、《我的少女時代》的「#小幸運」等。盧廣仲的《刻在我心底的名字》就是一個不錯的例子。這首獲獎歌曲,編曲十分令我動心,第一聲,每次聽到小號與歌手聲線對唱,與法國號的穿梭交疊,都會全身起雞皮疙瘩。
    .
    這首歌起了關鍵的宣傳作用,五月天、魏如萱、周興哲、蔡依林、田馥甄、梁靜茹、李千娜、韋禮安、曾沛慈、徐佳瑩等歌手的cover版傳唱參與,更加豐富了電影文本與影迷/歌迷的連結。
    .
    結論是,該約唱歌了(?

    |

    #參考文獻
    .
    1. Illouz, E. (1997). Consuming the romantic utopia: Love and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2. Illouz, E. (2012). Why love hurts: A sociological explanation. Polity.

    3. Butler, J. (1990). 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routledge.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