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後備新訓第 一 營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後備新訓第 一 營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後備新訓第 一 營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後備新訓第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萬的網紅徐巧芯,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絕對支持增加教召,但改革不能改小放大 國防部數度「公布」最新的教召改革方案,目前已經快算不出來是第幾個版本,希望不要再變了!國防部一直想把戰力不夠這件事導向「只需改革後備」,其實是治標不治本。如果真心要改革,還是得從本質下手,否則在台灣少子化的狀況下(新生兒一年約16萬),未來仍得面對兵源不夠的問...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王炳忠,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支付寶打賞:13581883245 🔥王炳忠今日頭條:搜索「王炳忠台灣」 🔥王炳忠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bingzhong.wang ♦♦♦ 吳釗燮對外媒驚爆,大陸處理完港版國安法, 下一步就要對台灣動武! 這話如果是我們說,一定被罵唱衰台灣, 但現在是「外交...

後備新訓第 在 保羅美味日常 台北美食 台中美食 是一位不務正業廚師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11 08:30:43

故事:四月的旅程 這次的旅行來得太突然,完全沒什麽準備 只剃了一顆大光頭進入車站的大廳, 帶著忐忑的心,跟一群人一起搭上, 不能下車的末班車,車上的氣氛是何等 的凝重,感覺進入了另外個時空一班。 . . ~~~一個月新訓過去~~~~ 邁入第二階段說真的我其實覺得差不大多 ,因為我們長官比較講究規矩所...

  • 後備新訓第 在 徐巧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0-19 09:34:39
    有 2,005 人按讚

    絕對支持增加教召,但改革不能改小放大

    國防部數度「公布」最新的教召改革方案,目前已經快算不出來是第幾個版本,希望不要再變了!國防部一直想把戰力不夠這件事導向「只需改革後備」,其實是治標不治本。如果真心要改革,還是得從本質下手,否則在台灣少子化的狀況下(新生兒一年約16萬),未來仍得面對兵源不夠的問題。以下再提出一些看法,歡迎關心議題的人集思廣益、相互討論:

    一、國軍戰力提升,不能只靠教召,必須增加對四個月軍事訓練役的訓練,並評估是否提升訓練期間至六個月。否則按照目前的訓期,兩個月新訓、兩個月部隊專長訓,根本無法成為有效戰力。

    二、哪些人、在什麼情況下會被徵召?必須講清楚規則,目前解除八年編管,但只說「8年編管後未被召集過的人」可能出現在名單內,大多數人還是搞不清楚政策具體內容。

    三、此外,所謂「後備改革後員額將由32萬人增至50萬人」,增加的18萬人到底平均會被召回來訓練幾次?有沒有預期的標準?若只是帳面數字變漂亮,卻沒有增加實質戰力,算不上是改革。

    四、公平抽籤,不要用同一套名單重複找人。這種理論上公平抽籤,實務上都是「老面孔」的不公平問題,是作為地方民代經常收到的民眾反應。此部分國防部有提出「資訊化選員」制度,希望能夠實際改善現況。未來因「專長」而被重複召回的後備軍人,務必是真的有專長。

    五、提升目前志願役的待遇,並傾聽基層聲音。什麼戰鼓隊、樹木移植、只以BMI標準為主(現代人都看體脂率了請醒醒).....實際上只要願意真誠地聽,會知道基層有很多意見反應,長官應該好好了解,更要多加強化輔導軍人退伍後的職涯。軍中文化改善,有助於吸引更多青年從軍。

  • 後備新訓第 在 肯腦濕的人生相談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0-15 08:19:58
    有 601 人按讚


    #靠北長官402443

    這篇算不上靠北,但請同仁官長們參酌(尤其高階官長們):

    一位友人形容部隊現在的窘狀,

    個人覺得非常到位:

    「就像是一位患有嚴重肌少症、骨質疏鬆的高齡老者,還穿著重達幾十公斤的昂貴護具,要跟對街健身房裡正值壯年、屢屢刷新紀錄的健身教練PK格鬥。」

    昂貴武器不該買嗎?還是得買。
    也許有時候還是被迫買⋯⋯
    但那是問題的重點嗎?顯然不是。

    以下所講,會有很多人不愛聽,但這就是現實環境。

    部隊的「肌少症」,在此並不是指人員體能,
    而是軍事上知識化、科學化的貧乏。
    也許你會不同意,但我問幾個問題就好:

    你知道什麼是Molle嗎?
    你知道皮卡汀尼是什麼嗎?
    你配的65式(M7)刺刀結構是通心柄,還是一體龍骨?優缺點是什麼?
    防彈背心跟頭盔的穿著標準是什麼?
    防刺內裡跟抗彈軟板如何區分?
    以上都還是跟部隊成員最親近、最息息相關的東西(個裝、建制武器,而且放諸三軍皆準)。
    好,也許這些對你而言是小兒科,那麼請問你身邊的袍澤們有多少人知道?部屬長官又有多少人知道這些東西?

    重點不在於個人有多勇猛頑強,而是這些東西「普及」了沒?上級推廣了沒?重視了沒?

    再來一個情境問題:部屬對晨間運動提出了質疑,你要如何應對?
    是仍然以「增加運動時段才能強化體能」這種舊有觀念來登高疾呼、持續要求,還是能夠以「睡眠結束後快速實施適度運動,主要是能短時間刺激大腦分泌腦內啡,幫助身體快速脫離疲困狀態,同時兼顧抗壓、緩解疼痛和促進代謝等功能」這種科學化知識來說服部屬、提供知識性資訊、並以此調整運動內容或強度?

    除此之外,部隊裡還有很多很多諸如此類的「弱知識困境」:
    運動只有做操跟三項?身體素質仍只看BMI?(這部份已逐漸出現變革聲浪、肌力訓練觀念也有逐步推廣的跡象。雖然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至少有了開頭)
    避免槍枝卡彈而只顧擦槍洗槍卻不注重彈匣養護跟庫儲環境因素?
    WD-40會腐蝕槍枝槍管這種奇詭觀念到底是誰教的?(它揮發性高,擦完不再上保養油當然容易鏽蝕)
    還有部份特戰或測考中心的先進同仁喜歡據槍時握著槍管槍頭跟刺刀結合座的目的何在?(麻煩請先上網查一查C型夾握法的標準好嗎?全世界真的只有我們獨步全球。修正您那冥頑不靈的小指頭遠離槍枝擊發高熱區難道真的難於登天?別認為戴手套就能搞定一切,真的這樣那乾脆不要上護木了)
    還有許多學界大老、關心國防事務的先進前輩強調的TCCC戰傷救護呢?有多少人懂?

    再來,是部隊的「骨質疏鬆」症狀,
    用來形容部隊結構之脆弱,
    除了「無法整合」這個老生常談,
    更多的是教育訓練以及專業度的貧乏。

    我知道有人會不滿,尤其是特種部隊的菁英們會予以回擊,認為我跟社會酸民一樣瞧不起部隊,但我同樣提一個觀點。

    例如:您是特勤隊的,那部隊是否有安排您再接受數週或數月不等的砲兵、裝甲兵、陸航的教育訓練,對於其他兵科甚至是兵種有深刻瞭解嗎?有無理解相互生態跟作戰模式?

    如果沒接觸過這些,那除了小部隊特種作戰、限制空間作戰外,
    特種部隊要怎麼在敵軍火力壓制下,以最快時間臨機透過精準座標尋求火力支援?要如何在攻擊各階段形成步戰協同?要如何透過通信完成空中密接支援?
    而這些可是在您看各種電影、玩各種遊戲時,老美一位射擊士或一位步槍兵可以信手拈來的操作。
    (或許因應娛樂效果,電影和遊戲參考價值有限,但也不能說「完全」無參考價值。網路、電視、電影花絮等各種民間渠道裡有著許多邀請退役特種部隊成員或軍事學者針對電影和遊戲內容的評析以及自身經驗分享的節目,多少能夠過濾出一些正確的資訊)
    其實這些東西準則有、教範也有,
    但捫心自問,
    在執行地空整體的時候,空軍的戰機有哪一次是藉由地空即時通訊聯繫、實際配合地面部隊打擊或抵抗敵火的進展、而非透過先期時間律定來通過管制點的?
    (往往都是地面部隊拼了命地想要趕上戰機的時間,但若真的面臨實戰,實際情況相信會有多到難以想像的窒礙跟傷亡)
    我們的部隊是否擁有這樣誇領域整合技術?我相信絕對有,但重點在於這樣的技術與訓練重點是否能因應時代進展與作戰型態巨變,從集團軍戰略層級有限度「下授」小型任務部隊與「普及」於第一線基層,以提高人員素質及大幅縮短反應時間?

    接著說部隊是「高齡老者」,也仍然是思維的問題。
    高層的官長要面對的,是時代所帶來的巨大轉變。
    早期防彈背心打靶時才會有,甚至是奢侈品;但時至今日,掛載各式配備的戰術背心已是標配,人員的作戰負重只會越來越沉,不僅「抗彈係數」的區分、軟板硬板側板的裝配已經讓人有些眼花瞭亂,高科技帶來的戰術動作與思維也只會越來越多樣。
    但「統一」和「部隊延整性」的無差別要求,可以說是是強化和提升戰技訓練的噩夢。也許這七個字可以在早期、或是校閱部隊時能展現部隊的紀律和態勢;但如若不做思考,就將這七個字生搬硬套在部隊訓練中,其影響足以扼殺部隊原有的訓練效能:
    左撇子的人,你硬要他手槍套掛右邊(或根本沒有左手版本的);
    背心上的Molle提供了許多擴展空間,
    然某些單位官長卻禁止東西掛背心上,
    一切只為了「統一」、「美觀」。
    直至目前為止,
    仍然有部份裝甲單位官長要求統一把設計成腿掛的手槍套,
    硬是當成肩掛式來使用,
    身形較小的同仁(尤其是女性)一穿背心,
    手槍就整個被埋在背心裡面,
    拔槍的時候還得喬老半天才能出槍。

    像這類資訊更新、但思維跟不上的例子比比皆是:
    早期的「戰鬥蹲姿」相信讓許多人印象深刻,但主要手抓握槍頸部的動作,是歐美早在二戰時期(也有一說是更早)開始,針對無握把步槍所設計的。
    但部隊的訓練、新訓教育等,竟讓它陪伴部隊度過了M-16、65式、65K1、65K2、T-86和早期T-91的時光,分毫未動;
    又如現在「戰鬥蹲姿」動作其實早已在兵監單位研修下調整且行之有年,但反而變成許多單位不知道、或高階官長不願意按照新修訂的動作修正直至普及單位,更不用說最近十分熱議的後備役訓練(教召)。

    不讓官兵著重、掌握清驗槍「退殼」、「清膛」、「通管」的要則,反而執意要求與檢視清槍線上整齊劃一、違反人體工學的高跪姿(單兵教練中已刪除,卻又出現在戰鬥步槍的操作手冊中)。諸如此類的教育訓練思維,明顯突出許多領導階層、決策階層「做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的治標不治本現象。

    「我們以前啊⋯⋯⋯」這種開頭的話,是官長最愛說,但基層或有志之士最不愛聽的話語。因為不論好壞,這總是代表又一個新穎或需要被推動(也有可能是需要被議論研究)的想法就這樣被扼殺了。

    我們擁有很多武器、也買了很多武器,就像身上這幾十公斤的護具一樣,但除了要有能量維持之外,重點是部隊如今的現實面,猶如開頭所形容的老者一般,根本的解決是要如何透過正確的觀念、高效益的訓練以及專業素養的普及,使其身軀不斷地增肌強大、思維年輕化,才有能力跟本錢駕馭這身得來不易的裝備,去跟敵人比態勢、比本事。

    高層大方向的決策內容,也許觸及不到最底層的訓練方針、訓練重點,但對整體的風氣養成和對外觀感,卻有著關鍵性的作用;然而認知及方向的「不當操作」,對部隊所造成的殺傷力,是對岸千百枚東風巨浪都無法相比的。因為這是對部隊「質」的慢性毀滅。

    談談現在討論度極高的「戰鼓隊」,
    我並不清楚陸軍高階官長對於此政策強推以及堅持的考量及出發點,
    儘管某些程度上能理解贊同此理念的同仁先進,認為戰鼓確有其文化及心戰價值,
    但其中讓大部份基層官兵無法接受的點在於:
    (包含部會層級推行的「社團」政策也一樣)
    既然官方要求全軍推動、另核撥經費
    而且部份單位「動用教育訓練時間練戰鼓」情況若然屬實的狀況下,

    代表了官長等同將這項娛樂性質佔比較多的「民俗文化性質技藝」,
    堂而皇之地列入了嚴肅的「軍事戰備本務」。
    這樣邏輯與方向,無疑是備受爭議及質疑的。

    畢竟在整個大陸軍基層
    要維持人裝訓龐大負荷、資源僧多粥少、
    以及戰備任務繁重的情況下,

    試問如此政策能受到多少正面評價、
    又能收到多少效果?

    有一則部隊「趣談」是這樣的:
    若每月例休8天、各式慰補休、三節及國定連假,假設粗估可以休假100天,
    一位軍人一年大概有265天的在營時間。
    但如果把訓綱一頁一頁翻開詳細檢視,除了訓練課程之外,另外把所有從參一二三四跟政戰所有要執行的各式講座、講習、示範、活動、輔訪、會議、儀程、活動⋯⋯⋯這些時數全部加起來,可能會超過一年。
    要用265天,來完成超過一年的事務!

    也許這內容缺乏證實及可信度,但回頭看部隊現實面,各種
    訓練「縮短距離」、
    教學「濃縮時數」、
    會議「併開從簡」、
    輔訪「聯合執行」,
    難道真是少數個案?
    從此也不難看出端倪跟這則「趣談」的起因。

    其中又有多少成分,真與「教育訓練」息息相關?還是純粹為「管制而管制」的無效行政?

    以上所提,不過略舉大端,再請見諒內容所提雜亂無序,但這些都是部隊現在的窘境。

    我並非全盤否認官長們的勞苦功高,但部隊諸如上述等問題已沉積已久,惡性循環日益嚴重,只是希望能藉此嘗試一呼,或許能讓官長們正視這些問題。

    Submitted: October 13, 2020 5:18:19 PM UTC

  • 後備新訓第 在 王炳忠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5-28 09:30:00
    有 1,972 人按讚

    吳釗燮對外媒驚爆,大陸處理完港版國安法,
    下一步就要對台灣動武!
    這話如果是我們說,一定被罵唱衰台灣,
    但現在是「外交部長」親口說,
    蔡英文還附和「要高度注意」,
    動搖軍心、民心遠比我們大,
    算不算是假新聞、要以社維法送辦?

    如果這不是假新聞,那蔡當局做何打算?
    蔡英文520才說,要健全後備動員,
    所以36歲以下未除役青年,不分當初是當一年兵或四個月,
    通通都要上戰場?
    現在人就在新訓中心受不到四個月訓練的新兵,
    也通通要上灘頭?能做什麼?當人肉炮灰?

    蔡英文又說台灣自己承受第一波攻擊,
    然後希望全世界都站出來。
    所以後備動員,是第一波後才開啟?
    如果「全世界」沒人站出來,怎麼辦?
    妳的黑鷹直升機逃跑計畫,又是第幾波時啟動?

    妳說台美關係空前密切,
    那一旦開戰美國何時會來,談好了嗎?
    如果談好了,為何還需要吳釗燮在外媒大聲嚷嚷?
    還是正因為沒談好,才急著透過外媒求救,
    希望影響美國的決策者和民間力量?

    陳明通去年才說「兵臨城下」,現在又說「目前還處在可以安睡的狀態」。
    今晚可以安睡,那明晚呢?
    會不會明早一醒來,一切已豬羊變色?
    吳釗燮驚爆武統就要來,是不是有掌握什麼情報?
    為何不向人民好好報告,卻找外國人報告?

    蔡英文當局所作所為,一點也不像要尋求降低兩岸衝突的意思。
    精通談判的蔡英文,絕對曉得她就是在挑戰大陸底線,孤注一擲大陸會妥協退讓。
    蔡英文何等聰明,會不給自己留退路?
    可憐要上戰場的台灣子弟,你們想好退路了嗎?

  • 後備新訓第 在 王炳忠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5-28 06:50:56

    🔥支付寶打賞:13581883245
    🔥王炳忠今日頭條:搜索「王炳忠台灣」
    🔥王炳忠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bingzhong.wang
    ♦♦♦
    吳釗燮對外媒驚爆,大陸處理完港版國安法,
    下一步就要對台灣動武!
    這話如果是我們說,一定被罵唱衰台灣,
    但現在是「外交部長」親口說,
    蔡英文還附和「要高度注意」,
    動搖軍心、民心遠比我們大,
    算不算是假新聞、要以社維法送辦?

    如果這不是假新聞,那蔡當局做何打算?
    蔡英文520才說,要健全後備動員,
    所以36歲以下未除役青年,不分當初是當一年兵或四個月,
    通通都要上戰場?
    現在人就在新訓中心受不到四個月訓練的新兵,
    也通通要上灘頭?能做什麼?當人肉炮灰?

    蔡英文又說台灣自己承受第一波攻擊,
    然後希望全世界都站出來。
    所以後備動員,是第一波後才開啟?
    如果「全世界」沒人站出來,怎麼辦?
    妳的黑鷹直升機逃跑計畫,又是第幾波時啟動?

    妳說台美關係空前密切,
    那一旦開戰美國何時會來,談好了嗎?
    如果談好了,為何還需要吳釗燮在外媒大聲嚷嚷?
    還是正因為沒談好,才急著透過外媒求救,
    希望影響美國的決策者和民間力量?

    陳明通去年才說「兵臨城下」,現在又說「目前還處在可以安睡的狀態」。
    今晚可以安睡,那明晚呢?
    會不會明早一醒來,一切已豬羊變色?
    吳釗燮驚爆武統就要來,是不是有掌握什麼情報?
    為何不向人民好好報告,卻找外國人報告?

    蔡英文當局所作所為,一點也不像要尋求降低兩岸衝突的意思。
    精通談判的蔡英文,絕對曉得她就是在挑戰大陸底線,孤注一擲大陸會妥協退讓。
    蔡英文何等聰明,會不給自己留退路?
    可憐要上戰場的台灣子弟,你們想好退路了嗎?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