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後來的我們沒有走到一起吉他譜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後來的我們沒有走到一起吉他譜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後來的我們沒有走到一起吉他譜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後來的我們沒有走到一起吉他譜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357的網紅男子漢樂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青春盃大隊接力!第四棒 - 宏大! 「媽,我想學吉他,可以嗎?」 請搭配歌曲閱讀: https://youtu.be/8dt2EBgrr84 關於青春...現在回過頭想想,我的青春歲月好像整個都和樂團扯在一塊,那些歡笑的夜晚、到處演出的日子,即便是戀愛了、失戀了,對未來的徬徨與人生迷惘...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5萬的網紅相信音樂BinMusic,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轉眼。 用一生的長度,寫成一瞬間的轉眼。 當所有的his story、her story、our story都成了history ,而銀白髮色已經比月光還涼;閉上雙眼緊貼著回憶飛行,腦海是魔幻寫實最華麗的舞台;如同馬奎斯百年孤寂的終章,讓一切曾經、轉眼同時發生。 - 歷經644天、飛越13萬7...

  • 後來的我們沒有走到一起吉他譜 在 男子漢樂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7-01-18 21:30:19
    有 126 人按讚


    青春盃大隊接力!第四棒 - 宏大!
    「媽,我想學吉他,可以嗎?」

    請搭配歌曲閱讀:
    https://youtu.be/8dt2EBgrr84

    關於青春...現在回過頭想想,我的青春歲月好像整個都和樂團扯在一塊,那些歡笑的夜晚、到處演出的日子,即便是戀愛了、失戀了,對未來的徬徨與人生迷惘,也總是有這些傢伙陪在身邊,我是幸運的人。

    來說說組樂團之前的事吧~

    小時候我的兩位哥哥都喜歡聽音樂,他們聽什麼我就跟著聽什麼,一個聽舞曲一個聽搖滾,結果長大後玩音樂的卻是我。

    17歲,我跟許多這年紀的少年一樣對未來感到茫然,不知道以後要幹嘛?也完全沒有人生目標和規劃,只知道自己對讀書毫無興趣。
    (對女同學制服裡面的世界比較感興趣XD)

    高二(佳冬高農)那年寒假,有一天睡醒不知怎麼搞的賴在床上自問自答...很認真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乾脆畢業後跟老爸學種檳榔好了。
    唯一說得上的興趣是美術之類的,但也從沒認真要發展過什麼。喜歡看漫畫、打籃球、打電動、和朋友在外面鬼混、飆車、幹壞事......沒了。

    我如果繼續這樣的人生是不是很沒意義?

    起床後依然呆坐在客廳,不知道自己要怎麼打發漫長的一天,突然想到前幾天剛買的伍佰「世界第一等」VCD還沒拆來看,就拿來客廳播放...然後事情就發生了...

    「媽,我想學吉他,可以嗎?」
    我走到廚房跟正在煮午飯的老媽說出這句話。

    「蛤?!吉他?」
    我永遠記得那時老媽臉上滿是驚嘆號與問號的表情。

    我能理解她那時的感受,因為我們家沒有人會彈奏樂器也從來沒有人學過音樂。然後老媽就開始很困擾的跟我說這些事情她不懂,不知道什麼老師還是教室之類的要去哪裡找...

    「不用,我自己學。」我不知哪來的自信說了這句話。
    「你又不是天才,沒人教怎麼會?」
    「買教科書來看。」
    「可是我們家又沒有吉他。」
    「你過年給我紅包,我去買。」
    「可是哪裡有賣?一把吉他多少錢你知道嗎?」
    「我和志維騎腳踏車去潮州買遊戲片的附近好像就有賣吉他的。」

    (我和志維從國中(萬巒國中)就認識到現在,我第一次摸到吉他是因為去他家看深田恭子的寫真集,他突然拿出一把吉他在旁邊玩。那時候只覺得吉他是一種怪東西,木頭上裝幾根鐵絲摸一下就會發出好聽的聲音,也聽說會彈吉他比較容易交到女朋友。)

    「那你先去問看看多少錢我再買給你。」媽。
    「不用,紅包不夠買我就不學了。」很有個性吧。

    大年初三下午,我爸開著藍色小發財車載我到潮州鎮某條街上一間不起眼的樂器行,反正我事前也沒作功課,懵懵懂懂的就走了進去。

    牆上掛了幾把電吉他看起來都貴貴的,當然不用考慮...直接跟老闆說「我要買木的吉他,便宜的就好。」
    老闆從玻璃櫃拿了一把尼龍弦的古典吉他給我看(我那時候不懂木吉他有分民謠和古典),說這一把1200元,有附一個吉他袋子...

    「要試彈看看嗎?」
    「我不會。」

    我直接拿出紅包袋裡的錢(剛好1200元)買了人生第一把琴,但其實心情並沒有特別開心,應該是擔心自己學不會吧。
    老闆可能是看我憨直,還送我一本吉他入門教學本以及兩片PICK。

    當天下午,我就像中邪一樣!一頭栽進吉他的世界裡,直到我老媽來敲門罵人我才知道晚飯時間到了...

    也許我真的有一點點天才吧(自己講XD),學生時期最討厭上音樂課又討厭看書的我竟然靠著老闆娘送的那本奇怪的吉他教學學會了最基本的音階和樂理還有幾個簡單和弦。第三天我就能順暢的彈出小蜜蜂和幾首兒歌,覺得很開心,莫名的很有成就感。

    我開始每天鑽研吉他,這輩子從來沒有如此積極的想要做好一件事。

    一股想要學會彈吉他的渴望!

    每天早上出門上學前一定都會先練一下吉他,爬個格子。也因為這樣常常忘記時間才匆匆忙忙騎腳踏車出門,整台校車就等我一個人,司機氣到遠遠的就對我大吼大叫。放學回家也不會亂跑就龜在房間練琴,常常抱著吉他睡著。

    自從我買吉他後身邊那群一起打籃球的朋友也都不知去哪生出來的每個人都有一把吉他,大家會開始交換心得還有吉他譜,那時候很愛約去逛書店買最新出版的吉他譜,好像叫六弦百貨的樣子。

    「潘銘傑!聽一下,我新練的刷法!」
    那時候網路還不發達,也沒有手機視訊功能,就三天兩頭打家用電話和朋友透過話筒互相交流、炫耀新練的吉他技巧,家長都笑說明明住同村莊還常常通電話,實在不太正常。

    有一陣子在校車上常看到一個讀農機科的學長背吉他去學校,不喜歡找人攀談的我猶豫了好幾天才找機會去認識他,後來他就變成第一個教我彈吉他的啟蒙恩師,我和朋友放假就會騎車去找他學幾招。就是他教我封閉和弦按不好就用膠帶把手和吉他捆在一起的......結果有一次我這樣睡著,起床發現手指頭發紫!真的快嚇死我了!
    後來我當過一陣子吉他老師,也把這絕招傳承給我的學生XD

    高三上學期有一次學校好像舉辦才藝競賽還是迎新?那時後我是學藝股長(覺得衰),竟自告奮勇代表班上表演,這個學長(已畢業)知道後很好心的把電吉他借給我,說用電吉他比較帥。後來我就找班上兩個敢唱的同學(鎮宇、瑞豪)一起上台,我彈給他們唱,歌曲是五月天的溫柔。
    這是我人生第一次在台上彈吉他,緊張到快澇屎了!雖然彈得很鳥,可是接下來幾天在學校都有學弟來找我說想學吉他,想加入吉他社。
    可是學校只有福利社,沒有吉他社這種東西啦。
    (覺得很有成就感,覺得為什麼都不是學妹來問......)

    可惜後來和那學長失去聯絡了,不知他過得好不好?

    時間很快就來到高三下學期,想往更帥的領域邁進...也想快點交到女朋友...同樣是拿過年的紅包錢加上兩位哥哥的金援,終於買了我人生第一把電吉他(如圖),這時候的心情是真的很開心的那種開心。

    沒多久我們就組了這個團名很傻的樂團。
    後來的故事就是我在男子漢十年回憶錄寫的那樣了。

    【男子漢樂團十年圖文回憶錄】傳送門
    http://theman168168.pixnet.net/blog/category/6511043

    人生啊~
    只有一次,無法重來。
    喜歡什麼就去做吧!

    「羨慕你,可以一直做自己喜歡的事。」
    出社會後結交了形形色色的各種朋友,常常會聽到有人這樣對我說。

    我都會說「你也可以啊!」
    雖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課題要面對,現實與理想也總有差距,往往在選擇理想前就因為猶豫而卻步了...心裡很無奈很感嘆吧?

    你有夢想嗎?別管結果會怎樣了,去做就對了!過程才是一切,那才是屬於自己的人生。

    或許這輩子擠不進什麼人生勝利組,幹不成什麼轟轟烈烈的大事,但至少努力讓自己活得不簡單。

    再會吧!青春 - 宏大

  • 後來的我們沒有走到一起吉他譜 在 林家興 Alfred Li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6-01-22 19:03:39
    有 65 人按讚

    【中國國民黨的黨名「維持現狀」才能「改變未來」】
    -
    「為什麼陳根德跟丁守中會是同一個黨?」友人問。
    -
    -
    這是個一時之間很難回答的問題,我相信大家在國民黨內一定也能想到更加反差的組合。你可能會說,一個黨的成員五湖四海,本來就會有不同的構成要件,這自是當然,那請你告訴我把上述組合的兩個人,包括你腦海裡想到的那個組合,真正凝聚、連結在一起的象徵或價值是什麼?很多人可能會說「中華民國」,但這過於表面,還不夠深入核心。君不見現在綠營也拿起國旗、轉彎承認九二共識(會談)?更別說親、新等泛藍政黨,誰不認同中華民國?(搖旗)
    -
    -
    先給答案,我不支持中國國民黨改名。
    因為這不是符合支持者情感、邏輯與歷史正確方向的選擇。中國國民黨應該要在維持本名的情況下,直面自己過去的功過、找回曾經值得奮鬥的價值並轉化為當前臺灣社會政治新浪潮與海外自由派都能接受的論述,這個黨才有未來。如果唾棄自己,以為單純改名就可以和過去一刀兩斷,重新出發,這樣的黨,又怎麼可能不被人唾棄?(即便要透過改名而達到價值昇華重新出發的可能並不是零,容後再敘。)
    -
    -
    今年是張雨生逝世十九週年,也是他的五十歲冥誕。新世代(此指約20歲以下)的年輕人知道張雨生的人可能不多了,大抵就是〈我的未來不是夢〉、〈天天想你〉,有在玩吉他的大概還彈唱過〈我呼吸我感覺我存在〉(政大吉他社社歌),關心六四天安門事件的可能還會知道〈沒有煙抽的日子〉,這是當年六四學運領袖王丹在1989年所發表的新詩,後由張雨生譜曲而成。但很少人知道,張雨生還有一首在軍中寫就,描寫父親的印象,闡述外省第一代在鄉愁與失根之間掙扎、在臺灣出生的外省第二代從疏離到理解父親想望的歌曲,叫做〈心底的中國〉https://goo.gl/TuCm1q,建議搭配本文服用。
    -
    -
    為什麼要談張雨生和這首歌?從張雨生本身的人生故事和這首歌要表達的意義,你可以快速地理解中國國民黨今天在臺灣的困境,如果你是屬於這個族群或瞭解這個族群的歷史記憶者,想必更加能感同身受。這首已是1992、將近24年前的歌了,但中國國民黨的認同困境,早在1992年以前就開始,在渡海來臺時就已經註定。
    -
    -
    我早就想談談這件事,遠因是起於我在這五年來進入這個黨後所面臨到理想、歷史與現實的糾結,無法使我將心中的中國國民黨和待了近五年的這個地方完全重合;近因當然是零一一六的大敗,使談清楚「中國國民黨究竟是什麼」這件事產生了更加急迫的需要,更沒想到這件事會在昨天突然成為引發大家討論的話題。原本昨晚便想分享看法,在下午與晚上分別與幾位老中青好友淺問、深談與模擬激辯後,回到家已是午夜,想想乾脆就來「禮失求諸野」,問問大家的看法,也實踐我希望有更多公開討論以求思想火花激盪的初衷。
    -
    -
    許多人批評,改名是形式主義的作為,該找回的是黨的思想、信仰、路線與價值,我當然明白,也再同意不過,因為這正是我選擇以「改名」為切入點來談的原因。其目的不在於「推動改名」,而是透過「討論改名」,釐清本名存在的意義,並在為本名尋回過往美好價值的同時,提出足以面對未來的新論述。要解決這個與臺灣淵源超過百年,扎根七十年的政黨,如何重新定位自己,找到未來的大哉問。
    -
    -
    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命名(naming),就是創造符號,反映權力的支配與佔有,縱觀政治史,無處不是代表權力流變的符號。
    -
    -
    故我認為,透過討論改名:
    -
    -
    一、先談清楚政治上的意識型態問題(民族主義:國族與兩岸),定義自己,清理內部支持者迷失與外部反對者攻訐的戰場,重新凝聚與召喚真正「因為理念而支持中國國民黨」的支持者,改造黨員結構,才可能找到方向。如果只是覺得國民黨背負右傾財團化的標籤而突然說要改走左派路線,缺乏符合歷史連結的論述與支持者,這個外界認為上層充斥權貴買辦、下層價值分裂的黨撐得起什麼樣的左派路線?
    -
    -
    二、改造黨員結構,產生有益思想辯論的土壤後,才能繼而有效開展對社經政策路線的規劃與社會結構願景的建立等重建工程(民生主義:社經發展與分配);對內推動黨自身的結構改革、對外扮演負責任的在野黨,在推動國家政體、選制、公民權利、進步議題上有所貢獻,達到深化臺灣民主的目標(民權主義:政體、政制與人民權利義務之維繫與發展)。
    -
    -
    討論「改名」問題,確實有流於虛無、紙上談兵而忽略現實問題(黨產、政策議題、選舉經營)的危險,但帶著充滿一群「金錢黨員」的黨(王立,2016)去談左派路線、社會改革及進步議題,無異事倍功半,更可能遭到保守勢力反撲而全軍皆沒。穿著西裝改西裝,是不得不的現實困境,但質料不好,遲早要多費針線手腳。
    -
    -
    回到「改名」,「中國」國民黨要不要改,要不要處理?怎麼處理?
    長久以來,有一種來自反國民黨陣營的命題是這樣的:
    -
    -
    「對臺灣來說,中國國民黨是外來政權,不是本土政權。」
    -
    -
    反國民黨陣營成功之處在於,他們建構了一套:
    1、順應歷史發展脈動(臺灣在政治上與大陸的日漸分離與差異化);
    2、符合當前領土格局(臺灣命運共同體);
    3、提供未來願景(臺灣獨立建立臺灣人的新國家);
    這套「過去、現在、未來」三位一體的國族論述,同時處理了臺灣自身角色定位與面對大陸的關係的再造,進而改變了在中華民國治權範圍內的臺灣居民、尤其是新世代的國族認同,重新劃分了那道「我者」與「他者」的界線。
    -
    -
    這個論述能夠成功,不在於它是多麼牢不可破,而在於隨著時移勢易,大環境的不利,讓國民黨自己也越來越相信這套論述並感到害怕,而努力想要破解它,但越是掙扎,就越陷越深。在歷史造就的地緣格局(國共內戰、冷戰)之殘餘、選民板塊因世代變遷鬆動以及兩岸經過六十多年各自發展並鞏固差異的情勢約制之下,中國國民黨原本立基於中國大陸的意識型態逐漸被解構,代表全中國法統的萬年國大被迫改選就是一個最具象徵性的例子(雖然我也認為該改,但從我的立場出發自然會將重點放在反映民意,而不是反中華民國)。解構的發生與動能的累積,除了外在環境發生改變,很大的問題在於中國國民黨近二十年來在相信了這套論述邏輯的同時,卻又提不出長久有效的意識型態轉型論述。
    -
    -
    在地化並不是錯誤,但持續往本土移動的同時,在原本的中國(ROC)認同面對內(綠)外(紅)交逼的狀況下,國民黨的選擇是繼續往本土移動,卻未能夠達成某種平衡,帶來最大的副作用是流失堅持原本中國(ROC)國族認同的群眾,新黨的出走是最明顯的範例,也是國民黨近三十年來少數有意義的路線之爭而不是山頭間的權力鬥爭;親民黨的離開在外界普遍來看,則主要是牽涉到當年國民黨內的權力鬥爭,跟意識型態的路線鬥爭沒什麼太大關係,這也是後來大部輕易回到國民黨的主因,因為沒什麼非堅持不可的大義(近來倒是晚節有保)。
    -
    -
    國民黨最大的難題,就是如何處理「中國」與「臺灣」的關係,以建立中華民國在臺灣的正當性(有人認為這句等於我承認中華民國在臺灣沒有正當性,但即便是本土政黨,要執政一樣需要一套正當性論述,獨立建國同理),更麻煩的是,這個「中國」不單指中華民國,更逐漸在不同脈絡和語境下抽換詞面,變成了指涉對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加了國民黨解決問題的困難度。其實國民黨一直有在試著處理,也並不是不願意使用「臺灣」作為政治認同的符碼:
    -
    -
    從蔣經國自我表述的「我也是臺灣人」、政策上的「催台青」;
    到李登輝的「經營大台灣,建立新中原」(這邊注意,李使用「中原」這個暗示中國正統的符碼,將地理上的台灣作為文化上的中華中心,進而打造政治上足以結合的認同,持平對事而論,我認為是順應時勢演變的成功範例,如果能堅持,即使放到今天都有可為);
    馬總統當年競選臺北市長時的「新臺灣人」,到擔任中華民國總統時的「以臺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競選第二任時的「台灣加油讚」、「中華民國是我們的國家,臺灣是我們的家園」(此項也是我很喜歡的一個處理方式,雖然將國與家分開表述,但「國家」一詞又可同時結合政治上的國家與地理上的家園所在這兩個概念,透過「家」的表述,更多了一點溫度)等;
    到朱立倫市長擔任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時提出的「One Taiwan」,訴求一個多元、包容、團結的臺灣。
    -
    -
    雖然可以看出國民黨對於解決這個問題非常重視,但就效果來說,已經不是有沒有做、做得不夠的問題,而是如何再次提出「可信、可行、有效」的新論述,不再是單純將這兩個符號放在一起或用「臺灣」取代「中國」那麼簡單了。重點在於,形成連結的「價值基礎」在哪裡?而這個價值基礎產生的論述,必須具備從「歷史而來的連結正當性」、「符合現狀的合理性」、「提供值得奮鬥的未來美好願景」等三個條件才有可能成功。如果「中國國民黨」沒有要改名拿掉「中國」,那怎麼處理這個「中國」,就是面對當前臺灣內部認同板塊已經完全翻轉後,必須嚴肅面對的問題。
    -
    -
    順帶一提,國民黨這兩三年以來在處理這個問題上處理得最成功的文宣,就是【中國國民黨與臺灣的十二個小故事】:http://goo.gl/l4mTCB,擺出十二個活生生的歷史人物與有溫度的故事,告訴你中國國民黨其實與臺灣的淵源不但超過百年,中華民國的誕生與臺灣也密不可分,看得我當時是大呼過癮。
    -
    -
    既然有人提出要討論改名了,我們就來看看昨天我舉例與大家比較認真給出的一些選項:
    -
    -
    ❂臺灣國民黨:
    我印象中最早出現是從媒體跟政論節目總是喜歡煽動所謂的國民黨本土派出走所創造出來的,但其實目前真的有這個政黨:https://goo.gl/Z1KKw5。另,改成臺灣並不等於就是本土化,通常人取名字都是缺什麼才叫什麼,中國共產黨現在共產嗎?民主ㄐㄧ…(被鎖喉拉走)。如果改成臺灣國民黨,源自中國國民黨的歷史光榮都將不復存在,包括革命建國、北伐統一、黃金十年、抗戰衛國、力行共和憲政等等。國父臨終前說的是什麼?想想就知道如果改名為臺灣國民黨,價值與論述的建立將會非常困難,一個沒有國父孫中山跟三民主義的國民黨是什麼?對臺灣社會來說,要支持進步的本土政黨,我幹嘛不選時代力量要選你呢?
    -
    -
    ❂國民黨:
    有些人支持這一項,目前看到唯一提出的論述是來自於恢復宋教仁的國民黨(楊偉中,2016)。當年這個國民黨是民國元年時,同盟會和統一共和黨、國民公黨、國民共進會和共和實進會等五個政團一致同意合併,並宣言:「共和之制,國民為國主體,吾人於使人不忘其義,故顏其名曰國民黨。」而成立。有歷史連結,情感上還可接受,也存在去除「中國」與「臺灣」之辯的功能性,具備填塞未來可能性的的容量,是目前最有競爭力的選項。但其想解決的問題也反倒是最困難之處,對許多支持者來說,去掉「中國」這個舉動,除了抹殺他們對於中國文化與正統中國(中華民國)的情感與認同(那正是在無論治理成績之外,他們死忠支持中國國民黨的原因),更代表向反國民黨陣營的論述投降的屈辱之舉。即便不是「士可殺,不可辱」的深藍支持者,一般人也很難接受。
    -
    -
    ❂中華國民黨:
    把「中國」改為「中華」,好處在於脫離當前「中國」幾乎代表「PRC」的問題糾結,乾脆放手與一搏,爭取將視野提高望向後主權時代(范疇,2014)更大的價值內涵,以軟性、無形的「文化」認同取代西伐利亞式( Westphalia)的民族國家認同,以自身的文化相對優勢建立政治正當性,更可超脫地域的束縛連結港澳、美加、新加坡甚至大馬等華人聚集地的自由派與憲政民主派,將自己和中國共產黨放入一個對己方有優勢的軸線上進一步差異化,不失為積極進取之舉。但我看目前是沒人有這種閒情逸緻、氣魄跟眼光。
    -
    -
    ❂福建國民黨:
    這是一個朋友跟我提起的網路惡搞,起自網友說國民黨輸到只剩馬祖,乾脆改名福建國民黨。我想,這個邏輯跟臺灣國民黨差不到哪裡去。認同土地,為熱愛的土地努力當然可以,但如果改名的動機向量是根基於領土的範圍而不是該片土地代表的價值,這樣的政黨格局也太狹小。
    -
    -
    ❂中華民國國民黨:
    主要應是立基於進一步講清楚「中國」內涵的動機,明確化「為中華民國奮鬥」的願景。不過,世界各國似乎沒有把正式國名放在政黨名內的政黨?在我的感覺,這個改法最大的問題,不是它很糟糕,而是平淡,平淡到令人覺得多此一舉。除非進一步提出「中華民國」的內涵與願景是什麼。
    -
    -
    我不支持改名,除了前面提到的原因,板友們也相當聰明,舉出了很多實際的理由來反對,包括搞錯重點、自陷困境、流失支持者、難道綠營就不會追殺等等,我們來參考一下這份具體的表述:
    -
    「試著換位思考:對不支持國民黨的人來說,改不改名,與我無關;改了名其他什麼都不改,就開始支持國民黨?不可能。對他們來說,真正有效的討論要嘛是別的實質議題;要嘛是改名議題加上國族與兩岸路線討論然後加上形象整體工程再加上實踐的檢驗,否則注定淪為空議題。如果問藍營的朋友們,『各位反對最力的政黨叫民主進步黨,你覺得她足夠民主,足夠進步了嗎?』我相信各位可以得到類似結論。」(Wei Yin,2016)
    -
    -
    再來談談❂中國國民黨如果保留本名,那又該怎麼處理「中國結」?
    -
    -
    過去國民黨除了在「外來/本土」這個命題上無法止血以外,還有一個非常大、完全是核心價值的品牌戰場被放棄或是呈現無效狀態。那就是:
    「自由民主/保守威權」
    堪稱國民黨過去近三十年以來最大的敗筆,我個人認為甚至比「外來/本土」還嚴重。國民黨會輸給民進黨/反國民黨陣營,其中一個關鍵就是國民黨儘管推動解嚴,開放黨禁、報禁,依然撕不掉保守、威權的標籤,無限期承擔一黨專制的原罪。這些Credit只留存於蔣經國與李登輝等被認為或英明或本土的「強人意志」上,並沒有增添於國民黨的功勞簿(也有人會認為連還以前的負債都不夠,打你剛好而已)。而新時代的民主與自由面向的議題呈現在各個領域,包括人權、媒體壟斷、居住正義、民主決策程序、開放政府、「中國民主化」等等。在這些議題中,國民黨有些並非沒有努力,但面對一個比你更自由開放進步的競爭對手,你在政治光譜上就依然被定位為那個相對保守威權僵化的「Grand Old Party」。
    -
    -
    在清末民初那個年代,革命黨的志士們是為了建立一個自由、民主的共和國,才願意前仆後繼地在我們剛成年左右的年紀去死,只為了明天同胞起床能夠生活在一個更有自由與尊嚴的國家。這種精神直到現在,還是很多我接觸到的年輕世代願意認同國民黨的原因,但這個黨的上層結構與整體方向,早已不是銳意奮進的革命黨,而是保守、穩定的執政黨。這對一個國家與社會的穩定發展來說沒有不好,但在政治上面臨中共與反國民黨陣營內外進逼的鬥爭時,這種安穩求生的心態,使國民黨忽略了進取深耕與發展這個世代的自己在民主、自由層面上的論述與使其成為黨的主要形象,國民黨並不是在這個政治戰場中奮鬥而落敗,而是除了少數人,全黨上下根本就沒有意識到有這個戰場。想想慈禧太后、北洋海軍、地方督撫與日本之間的關係,你就知道甲午之敗並非冤枉的偶然,而是自找的必然。
    -
    -
    相較於1989年,全國同胞在中正紀念堂廣場前的全國大合唱與血書明志,今天,哪個國民黨人會持續紀念六四天安門事件?(當年與另一位朋友參加紀念六四的學生工作團隊,近20人只有我和她是國民黨)或是持續聲援大陸人權與為香港爭取普選發聲?從上到下只有一個,那個人叫馬英九。但僅靠馬總統一個人談六四、聲援大陸人權、支持陸生健保(這個議題因為牽涉到立法,相對來說比較是讓外界感覺國民黨有在整體投入推動的,來「華」的陸生小夥伴們,真是對不起你們...),很難扭轉整個黨相對於民進黨來說的形象分野。當這個黨充滿了許多在大陸有利益往來的「金錢黨員」,你怎能指望他會去關心黑牢下獄的記者與律師?補充一點,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我不是仇富,仇的是「不義而富,為富不仁」!中國國民黨曾經是理念與道義的結合,如今卻很有可能只是利益的集合罷了。
    -
    「當年,他們把大陸搞垮了, 我們還可以退到台灣, 但是如果今天,他們把台灣也搞垮了, 我們還可以退到哪裡去?」──《黑金》,1997。
    -
    -
    回到定位問題,檢視歷史,
    1911年辛亥革命建國,是「中華民國在大陸」;
    1945年抗戰勝利,光復臺灣,是「中華民國在大陸與臺灣」;
    1949年渡海來臺,是「中華民國到臺灣」;
    有人說,現在是「中華民國是臺灣」,
    姑且不論憲法尚未放棄大陸,你把外島跟南海群島放哪?
    -
    -
    對中國國民黨與中華民國來說,中國大陸是文化與歷史情感上的「根」,而臺灣則是立足發展的「本」,根本相結合,才站得穩。更何況中國國民黨與中華民國在臺灣扎根已超過七十年,臺灣無論在思想、文化、政治、社會各個層面,也早已成為這個黨和這個國家重要的「根」,讓它們更加多元繁盛。只有接受與融入臺灣意識,同時又不失根,中國國民黨才有可能在找回自己之後,對臺灣這塊土地產生正面的意義。
    -
    -
    (今晨有板友提醒我臺獨與臺灣意識的不同,這我瞭解。因為這又是另外一個大命題,故在本文先略過不展。昨晚在看資料時,我認為在處理這兩個概念上表述得最好的是宋楚瑜:「台灣意識是在長期的歷史脈絡中自然形成的一種認同台灣人跟地的一種情感,“台獨”是要把中國從中國大陸徹底的去割裂的一種企圖。」(宋楚瑜,2005),而在努力在地化的同時,卻又有部份人把臺灣意識當成臺獨追打,這當然又是另一個國民黨,或說泛藍陣營未能成功之處。)
    -
    -
    故我主張,在不拿掉「中國」的前提下,中國國民黨應該重新建立立足臺灣、胸懷大陸的態度與精神,定位當下的狀態為
    「中華民國在臺灣」,
    在階段與方向上取法《國統綱領》的精神,推動兩岸交流往民主自由及政治制度層面改革方向走,而不是「只經不政」地強調賺錢(蘇起就曾經批評過國民黨對於和平紅利的論述只有經濟層面相當失敗)。當年大陸經濟改革,臺灣明裡暗裡主動被動出了不少力。如今臺灣已經第三次政黨輪替,民主成就舉世稱羨,在臺灣的中華民國只要找到對的球路,仍然具有發球權,何需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
    「民主臺灣,自由中國」
    (堅守現在的民主臺灣,追求未來的自由中國)
    -
    統不統一,誰統誰,這個可以先放一邊。但是推動中國大陸逐漸從一黨集權專政走向威權再到憲政民主,應是中國國民黨/在臺灣的中華民國下一步可以做的事情。透過強化、捍衛目前民主的臺灣,結合港澳與海外的自由派,爭取在未來成為協助中國大陸推動政治改革的基地。在做法內容上,這個主張在民進黨內部其實也有人支持(雖然是在兩國類似兄弟之邦的前提下),也因此讓民進黨有效吸納一批來臺陸生、海外民運人士。如果中國國民黨竟然放棄自己這個具有歷史正當性、擴展當下支持度與提供未來理想願景的品牌價值,難道不是滑天下之大稽?(請參考〈「臺灣」與「中華民國」戰略價值的分別〉http://goo.gl/Z47vFh)
    -
    -
    透過提出進步論述與價值,找到理念型黨員,才有可能在國族與兩岸以及其他社經政策上進行有意義的價值倡議與論辯過程,形成政策路線,再來才是培育青年之類的枝節問題,國民黨即使到現在,在各地從來都不缺優秀青年,只是缺乏能夠凝聚他們的認同,而能夠發揮的舞台又稍微擠了些。
    -
    -
    改名無法結束過去,而是徹底失根的開始,只有正視自己的過往榮辱,找到足以立基的價值,才能抬頭挺胸往前走。認同沒有對錯,既然選擇了就要走到最後,我支持中國國民黨,我以身為中國國民黨黨員為榮。

    中國國民黨 KMT
    中華民國 Republic of China

  • 後來的我們沒有走到一起吉他譜 在 相信音樂BinMusic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8-12-31 23:45:00

    轉眼。
    用一生的長度,寫成一瞬間的轉眼。

    當所有的his story、her story、our story都成了history ,而銀白髮色已經比月光還涼;閉上雙眼緊貼著回憶飛行,腦海是魔幻寫實最華麗的舞台;如同馬奎斯百年孤寂的終章,讓一切曾經、轉眼同時發生。

    -

    歷經644天、飛越13萬7千公里、繞行地球 3.5圈、奇幻漂流世界四大洲、環遊全球55大城市、五月天與415萬社員以LIFE《人生無限公司》演唱會共同寫下122夜自傳篇章。

    演唱會主題緊扣《自傳》專輯,並無限延伸五月天成軍以來的點滴,演唱會中[轉眼]一曲視覺,出自仙草影像-陳奕仁導演之手,以風格獨樹一幟以及感人故事鋪陳紙雕動畫視訊,讓眾多親臨觀賞的樂迷留下深刻印象。

    《人生無限公司》無限放大最終版演唱會,在台中以2018橫跨2019年盛大呈現,2018年的最後一天,五月天以[轉眼 2018 自傳最終章]溫暖陪伴著時空各異的每一位現場、線上社員,一起翻閱心中回憶扉頁,並攜手期盼未來。

    演唱會即將落幕,每個人的自傳繼續精彩譜寫。

    -

    [轉眼 2018 自傳最終章]

    轉眼走到了 自傳最終章 已瀏覽所有 命運的風光
    混濁的瞳孔 風乾的皮囊 也曾那般 花漾

    最愛的相片 讓你挑一張 千萬個片刻 誰在你身旁
    那一年的我 曾和你一樣 飛揚

    惶惶不安 念念不忘 還是得放開雙掌
    掌心曾握著 誰的體溫 漸涼

    有沒有人 在某個地方 等我重回 當初的模樣
    雙頰曾光滑 夜色曾沁涼 世界曾瘋狂 愛情曾綻放

    有沒有人 依偎我身旁 聽我傾訴 餘生的漫長
    在你的眼中 我似乎健忘 因為我腦海 已有最難忘 最難遺忘

    在我的時代 還有唱片行 如同博物館 裝滿了希望
    披頭與槍花 愛情和憂傷 永遠驕傲 高唱

    成就如沙堡 生命如海浪 浪花會掏盡 所有的幻象
    存款與樓房 掙扎與渴望 散場

    回憶如窗 冷淚盈眶 風景模糊如天堂
    孤單的大床 誰貼近我 臉龐

    有沒有人 也笑憶過往 跌跌撞撞 當時的蠢樣
    最平凡日子 最卑微夢想 何時才發現 最值得珍藏

    有沒有人 告訴我真相 時間就是 最巨大的謊
    以為的日常 原來是無常 生命的具象 原來 只是 幻象

    這是我自傳 最終章 寫這首長詩 用一生時光
    軀殼會解脫 藥罐和空房 我從嬰兒床 再走回光芒

    有沒有人 知道某種秘方 不必永生 只要回憶不忘
    我不怕死亡 只害怕遺忘 回憶是你我 生存的地方

    有沒有人 知道那個地方 我能回到 我的最愛身旁
    兒孫們都忙 就讓他們忙 離開的時候 就當我飛翔
    自由飛翔

    -

    曲:石頭
    詞:阿信
    編曲:五月天+林依霖
    電吉他:怪獸+石頭
    貝斯:瑪莎
    鼓:冠佑
    鋼琴+MIDI 編寫:林依霖
    和聲編寫:林依霖+可樂 Cola Kai
    和聲演唱:林依霖+黃士杰

    -

    Client:B’in Music 相信音樂
    Design & Animation DEPT :Grass Jelly Studio 仙草影像
    Director:Muh Chen 陳奕仁
    Executive Producer:Iris Liao 廖梓雯
    Project Manager:Ekijo Lai 賴奕如
    Financial Manager:Lulu Chen 陳奕如
    Project Assistant:Roddy Hung 洪凡柔
    Director Assistant:Xiao Chi Lin 林曉娸 / Rita Chen 陳湘喬 / Jiou Xu Chen 陳九旭

    CG & Compositing Lead:Weiting Chen 陳威廷

    Story & Storyboard:
    Both Li 李季軒
    Yu Shuo Leung 梁育碩
    Tank Lu 盧建男

    Designer:
    Yu Shuo Leung 梁育碩
    Tank Lu 盧建男
    Eason Chen 陳家和
    Wen Ting Li 李文婷

    Modeling & Textureing:
    Janet Wang 王玨凝
    Youzi Su 蘇袖惠
    Yu Hsuan Huang 黃于瑄
    Eason Chen 陳家和

    Modeling & Textureing Assistant:
    Gene Jiang 江敬

    Ringging:
    Janet Wang 王玨凝
    Wilson Chen 陳信翰
    Greg Miao 苗天雨

    Ringging Assistant:
    Ching Chi 冀擎
    Yuki Chou 周佑諆

    Animation:
    Nigel Huang 黃勗
    Greg Miao 苗天雨
    Wilson Chen 陳信翰
    Eason Chen 陳家和

    Animation Assistant:
    Ching Chi 冀擎
    Yuki Chou 周佑諆
    Jia Yu Chen 陳家榆
    Gene Jiang 江敬

    FX:
    Han Lin 林伯瀚
    Wilson Chen 陳信翰

    Lighting:
    Youzi Su 蘇袖惠
    Yu Hsuan Huang 黃于瑄
    Eason Chen 陳家和

    Lighting Assistant:
    Yuki Chou 周佑諆

    Compositing:
    Greg Miao 苗天雨
    Nigel Huang 黃勗
    Wen Ting Li 李文婷
    Gobao Lin 林佳儀

    Compositing Assistant:
    Ching Chi 冀擎
    Eason Chen 陳家和
    Gene Jiang 江敬

    -

    2018 DFA 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 - 新媒體獎 - 銅獎
    .
    animago AWARD & CONFERENCE 2018 入圍評審獎
    .
    2018年日本Good Design - 優良設計獎 - 大眾媒體
    .
    SIGGRAPH ASIA 2018 入圍電腦動畫節最佳動畫
    .
    2018 London International Award 音樂錄影帶 - 金獎
    .
    2018 金點設計獎 - 金點設計獎標章

    -
    來電答鈴下載方式:

    鈴聲代碼:118387

    中華用戶:手機直撥700→按4→輸入代碼,即可完成
    亞太用戶:手機直撥560→按2→按6選擇快速點歌→輸入代碼,即可完成
    台灣之星用戶:手機直撥700→按4→輸入代碼,即可完成
    台哥大用戶:請上音樂達人網站或手機直接803查詢下載
    遠傳用戶:手機直播900→按4→輸入884052,即可完成

    #五月天轉眼2018自傳最終章
    #人生無限公司最終站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