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律師事務所開業執照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律師事務所開業執照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律師事務所開業執照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律師事務所開業執照產品中有1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萬的網紅許峰源-法羽老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謝謝金石堂網路書店幫我做的作家人物特寫。 放棄律師光環,期待以文字帶來正向的光。他是作家許峰源 文/方智出版社編輯 黃淑雲 放棄律師光環,期待以文字帶來正向的光。他是作家許峰源 許峰源的人生經歷很特別。 有些你我從小習以為常的事,他很晚才體驗到。23歲時,他第一次有能力走進餐廳,吃了人生第一頓...

  • 律師事務所開業執照 在 許峰源-法羽老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11-18 12:40:37
    有 104 人按讚

    謝謝金石堂網路書店幫我做的作家人物特寫。

    放棄律師光環,期待以文字帶來正向的光。他是作家許峰源 文/方智出版社編輯 黃淑雲

    放棄律師光環,期待以文字帶來正向的光。他是作家許峰源 許峰源的人生經歷很特別。

    有些你我從小習以為常的事,他很晚才體驗到。23歲時,他第一次有能力走進餐廳,吃了人生第一頓牛排大餐;24歲,他才擁有人生中的第一張床,在那之前的每一夜,他都睡在地板上。

    然而,有些人們始終難以企及的成就,他卻比誰都更早實現。23歲大學畢業,他就考取律師執照;24歲便自行開業,成為律師事務所所長;26歲就靠著自己賺來的錢,買下第一棟房子。

    71年次的許峰源,從小在三重的豆干厝長大,家裡總共五個兄弟姊妹,加上爸爸、媽媽、爺爺,一家八口擠在權狀4.64坪的老舊公寓裡,全家唯一的生計,就是父親的臭豆腐攤。他的父母雖然沒讀多少書,卻很重視子女的教育,省吃儉用地存錢供孩子上學,希望他們不要重蹈貧苦的覆轍。

    有一個颱風夜,他母親在家裡做好泡菜,準備送去給他父親。那時高一的許峰源因為擔心母親在颱風夜外出危險,便自告奮勇去送。當他將泡菜送到父親的攤車那裡時,只見父親穿著黑色雨衣、戴著斗笠,在黑夜大雨中,雙手捧著至少三碗臭豆腐,來回穿梭於附近的電動玩具店、酒店之間。父親的臉上滿是雨水,為了不讓雨水淋到臭豆腐上,便用雨衣遮住臭豆腐,反而不在意自己幾乎全身濕透。

    他原本心想,父親如果看到他,應該會稱讚他很懂事,這種天氣還來送泡菜。然而,父親卻很生氣地對他說了一段讓他一輩子記憶深刻的話:「我跟你媽媽就是因為沒讀書,才要站在這裡淋雨賣臭豆腐。今天你會讀書,就應該在家裡讀書,不應該來送泡菜。讀書是你的本分,也是你的責任。」

    被父親怒斥趕回家的許峰源心裡很難過,但他不是因為被臭罵了一頓而難過,而是他很深刻地感受到,他們就是因為家裡窮,才會被人看不起;就是因為家裡窮,他父母只能靠著原始的勞力,靠著賣一碗一碗的臭豆腐,把五個小孩養大。所以,許峰源告訴自己:「我一定要很努力很努力地念書,希望有一天可以賺很多很多錢,讓爸爸媽媽過上好日子,讓我們許家可以翻轉貧窮的命運。」

    那時的他很清楚地知道,讀書這件事不是他追逐個人成就或享樂的工具,而是他肩膀上一份不可逃避的、翻轉家族貧窮命運的責任。

    他認為,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並非夢想,而是能夠履行自己命中注定的責任。所謂的夢想,往往是指去做自己喜歡做、熱愛做的事,而責任沒有喜歡或不喜歡,只有應該或不應該;所謂的夢想,往往指的是你可以在這個世界上得到什麼,而責任指的是你活在這個世界上可以為別人付出什麼。

    「責任」這兩個字,就是他人生的基調。

    從不被看好、被老師說「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到成為三重高中第一個考上臺大法律系的學生,大學畢業即應屆考取律師資格;從一個臭豆腐攤養活一家八口的貧困童年,到千萬身價的律師/補教界名師/暢銷作家。外人看來,他年紀輕輕就成了人生勝利組,但許峰源很清楚,這是因為他很早就找到他所謂「內心的太陽」,也就是那股驅動他去做「內心覺得應該做的事」的力量。

    於是,他的人生有了指引的方向,知道自己為何而戰,知道哪些事必須做、哪些事不能做,才能不愧對自己命中注定的責任。

    他翻轉命運,從臭豆腐攤之子到律師事務所所長的故事引起出版社的興趣,希望以他創業的經歷及面對挑戰時的正向思維出一本書。那時他才知道,他真正想做的,是成為作家。當律師,他一次只能幫助一個人,但透過寫書、演講,他可以影響和幫助數千人、數萬人。

    於是,他毅然決定放下律師的光環,成為專職作家。雖然收入比不上當律師,但讀者的鼓勵和肯定讓他在寫作和演講的路上堅定前行。他謙稱自己文筆不好,但很重視文章中一字一句的背後代表的意義,希望透過未經修飾卻充滿力量的文字,與讀者分享正向思考的價值和重要性。

    許峰源的讀者遍及學子、家長、職場年輕人,然而,他的正向魅力,連90歲的老人家都深受感動!

    2019年10月剛過90歲生日的朱爸爸,讀完許峰源的書之後,不僅在LINE群組上分享,更在扉頁上題字,給子女一段建議:

    「這本書很值得一讀,希望你向他請益。他重視『人』,人為萬物之靈,天下的主宰,雖有自然(上天)地和人三才,但事在人為。如何重視『人』——也是我自己,戰勝自己,就可為萬物之靈。」

    看到自己的文字真實發揮影響力,應該是作家許峰源最深的喜悅。

    https://www.kingstone.com.tw/publish/publish_detail_2.asp?pub_date=2019/11/18&kind=1&id=13025

  • 律師事務所開業執照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2-06 10:00:01
    有 1,280 人按讚

    《文茜的世界周報 推荐》
    【重新匯聚人才 年輕創業者奔赴大稻埕創業】

    大稻埕的繁華是借來,也不是借來的。隨著台灣移民北上,台北成為政治經濟中心,這條迪化街成為凝聚南北雜貨的批發市集。

    但它也不是借來的,這裡的一個個殷實商人,努力經營南北貨、中藥材、茶葉等等,各自拚殺,一個店面,往往就是百年歷史縮影,老闆可能缺過銀根,遇到天災,還有親友伙計叛變,到對街開個同門生意,彼此零合鬥法,一步步熬過來的。

    如今許多台灣傳統產業、金控上市櫃企業老闆們,起家的地方,也都是大稻埕。這裡是50年前台北商場見習地,沒在這裡佔一席之位,台北商圈沒有你的名號。

    時空轉移,大稻埕隨著台北市中心東移,一度沉寂,但是這幾年,陸續開始有年輕人和大稻埕的後代回來開創新事業,更有個香港出生的陳國慈開了一個迪化街二零七博物館。

    打從1879年清朝時期開始 ,台北成為統治中心,大稻埕的信仰中心台北霞海城隍廟 ,即年年上演盛大迎城隍,台灣史上有「北城隍 南媽祖」之稱。

    一度沉寂兩年的繞境活動,2017年終於重回大稻埕,世界周報為大家見証這一頁久違又熟悉的畫面。

    2017年,似乎是大稻埕年。

    人們為城隍爺祝壽祈福的隊伍,加倍盛大,直到半夜一點才全部走完。

    (吳孟寰\台北霞海城隍廟文宣組長)
    我有賺到錢,我有受到庇佑,比如說,一開始只有一個軒社會變兩個軒社,會拚嘛,比如說你這個有錢人,是贊助這個軒社,我就去弄另外一個。我可能贊助獅團,我可能贊助什麼,整個迎城隍就會非常熱鬧,為什麼一定要在迎城隍的時候去挺呢?因為在這個時候也是最好的廣告時間

    廟會繞境,在2010年被登錄為台灣無形文化資產。大稻埕這幾年也出現了很多生氣蓬勃的新面孔。一個很文青的小咖啡廳,他們遵照傳統,在門口擺上奉茶,提供過路來客歇腿解渴。既保留傳統又創新 是今日大稻埕能夠再起的關鍵之一。

    陳國慈是一個很特別的人物。她出生香港,嫁來台灣,擁有美國、新加坡律師執照,當執業律師事務所,再婚後在台積電當副總及法務長,後來被政府延欖為國藝基金會董事長,並且成功改造台北故事館。

    退休後,她有個大志向,自己買下一棟老房子,當長期的紀念博物館。她的團隊走訪了11個縣市 找到185件美麗的磨石子作品。

    (陳國慈\迪化207博物館創辦人暨總監)
    磨石子從日本進來,其實就是做地面 牆面,把它變成花樣了,像我們看到那些圖案,是我們台灣的工匠發明的,用銅條去嵌在石子水泥裡面,就像做餅乾一樣 ,用不同的水泥顏色石頭把它填滿,這個是台灣的工法,這些師傅們都沒有人覺得是藝術家,可是現在找不到了 沒有了。但是從他們的工藝就看到他們的創意,也看到他們幽默的,比如說樓下看到非常壯觀的高麗蔘,上面就寫著"高麗參",”蔘”那個字是寫錯的,因為它漏了個草頭,所以我們做文宣的時候,我們就把它加回去,我們怕人家說是我們寫錯,所以非常可愛,充滿了故事 充滿了歷史

    在買房子的過程中她還意外發現,迪化街很早就拒絕了現代化的便利商店。

    (陳國慈\迪化207博物館創辦人暨總監)
    因為香港的房子都是經常被拆,香港喜歡炒地皮,但是到了這裡以後,稍微記得香港過去的大概五十六十歲的人,都覺得香港真的非常遺憾,他們才發現這些老房子,原是那麼漂亮,這就 我們聽到了就是覺得很開心。而且我買這個房子的時候,我在所有權狀上面看到一句很特別的話,跟你分享,我看了半天覺得很好玩,因為我們這裡是商業區,可以開店,可是權狀上面是說,不得開設便利商店, 我就看得到保存這個地區那個時代的人那份心,所以各位看看,迪化街恐怕是全世界少有的 一整條街,是沒有便利商店的,他在做保存的時候就有考慮過這些使用面,整個整體環境的改變

    周玉禮是已卸任台北縣長周錫瑋之子,從美國帶著一身廚藝回到台灣,擅長義法料理的他,冥冥之中,跟外祖父挑中了同一個創業起家的地方。餐廳裡的畫、連畫框、餐桌椅、餐廳裡到處盛放的花,都是周錫瑋的作品。

    (周玉禮\藝花源主廚)
    我也是聽我母親說我才知道,原來我外公就在迪化街從事布的生意,我以前從來不知道這件事情,是後來來了迪化街,來這邊開業才知道這些事情,我母親本身也是在迪化街出生的
    (周錫瑋\台灣花鳥園主人)
    我認為餐廳就是一個很多花 很多畫 很美的一個環境,你不但吃飯的時候看到菜很美,吃得很開心,你在空閒的時候你在眼睛看環境的時候,你都會覺得好美,那才是一個真正的餐廳

    為了呈現道地地中海的味道,周玉禮潛心研究披薩的作法,還特別從當地運來烤披薩的窯。

    (周玉禮\藝花源主廚)
    在吃拿坡里披薩的時候,你會感覺到它不同於薄脆的羅馬披薩,他帶給你的口感是中間薄脆,可是後面是富有麵粉香的麵團味道,你在吃的時候會一直變化到最後一口

    過去入夜之後商家休息就靜悄悄的大稻埕,這兩年開始有了夜生活,小酒吧的飲品,很在地,原料都取自大稻埕。

    (陳昱興\樂花園主人)
    這邊很多中藥行,南北雜貨店,甚至像我們有青草街,用這樣的東西可不可以來做調酒。我們最後用的是南投魚池的紅玉紅茶,再加上紅棗跟龍眼,讓它有一點點甜甜的味道,我們旁邊是城隍廟,城隍廟有月老 拜月老的供品要有那個

    陳昱興是最早移居到大稻埕的陳悅記家族的後代,他用家族的房子,在這裡開了一間小酒吧。樂花園取名自布袋戲大師李天祿創亦宛然之前,擔任前場主演的布袋戲班。

    (陳昱興\樂花園主人)
    以前我們家有布袋戲班,我就拿我們家布袋戲班的名字,就叫樂花園來當我們的店名。(你們家自己養布袋戲班) 對,這個其實是大稻埕人的傳統,酬神的話,每個家族去輪,他可以花錢去請,如果說是比較大的家族,他覺得怕麻煩,乾脆自己養一個好了

    大稻埕的興起,要回到兩百年前,隨著清朝因英法聯軍戰敗,門戶開放,大稻埕從兩岸貿易港口,成為國際通商口岸,大稻埕在歐洲虧空國庫都要喝茶的時代,站上了時代的風頭浪尖。

    (高傳棋\文史工作者)
    外國人進來開始把資本帶進來,台灣北台地區淺山丘陵地帶,好像適合種茶,就開始廣植種茶。所以大稻埕是靠精緻茶行起來的,人家說大稻埕1860年開港,他的茶可以行銷全世界一百多個國家,除了茶之外,南來北往需要什麼,南北貨 中藥材 需要各種食衣住行,整個大稻埕就形成各種市集在那邊畫家蔡雪溪的《扒龍船》,描繪的就是大稻埕端午賽龍舟的景象。淡水河邊人們衣飾精緻新潮,水上活動除了划龍舟,甚至在河上設置北管舞台,相當風雅。

    這是1920年代,跟全世界一起在繁華潮流尖端的大稻埕。

    (高傳棋\文史工作者)
    1920到1930美國帝國大廈出現,日本最新潮的百貨公司出現,現代化的火車出現 開始有電梯 開始有電話收音機,甚至電視開始蓬勃發展,所以1920年代是人類在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痛定思痛 開始朝向精神文明要蓬勃發展

    (陳國慈\迪化207博物館創辦人暨總監)
    我覺得迪化街最珍貴的,就是它是台灣或者世界各地少有的還活著的老街,因為老街其實到處都有,剝皮寮也是老街,你到新竹,到很多的地方淡水,都有老街, 可是我說它還是活的的意思是,它原來的樣貌還是一樣,這些老店,還是這些老店,它沒有變成觀光的點或者賣東西給觀光客 並沒有,它原來的個性還是在,這個是非常非常難得的

    大稻埕不是一個地區的名字,大稻埕是一本活的歷史書。

  • 律師事務所開業執照 在 林智群律師(klaw)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10-21 13:22:42
    有 310 人按讚


    之前發表在律師社團的文章,
    在某律師眼裏,
    大概又是我歧視年輕律師的罪證了~

    《年輕律師要把握的幾件事》

    最近有道長寫文章建議新進律師還是要進修,
    我想可以分享一下我的經驗跟想法,
    通過律師考試之後,當然可以先喘一口氣,休息一下,
    但律師執照絕對不是終點,而是起點,
    還有很多可以學的在後面等著我們,
    就連執業超過10年的我,
    還是會碰到沒做過的案件,需要跟人家討論,
    甚至向辦公室年輕律師請教,
    (新法部分年輕律師可比我熟悉多了)
    所謂學無止境就是如此~

    幾個經驗分享如下:

    1.考上後先去受雇幾年比較好:
    當然這年頭是有業務能力的才是王道,
    如果你有業務能力,要直接出來開業也是可以的,
    不過我還是建議可以先受雇幾年,
    對於訴訟實務有一點瞭解後再出來開業,
    這樣對自己好,對當事人比較好,
    不然客戶信賴你,但你知道自己是摸著石頭過河,
    那種感覺是非常可怕的!

    2.找一個對你嚴格一點的老闆:
    受雇階段,最好找會指導你的律師,比較可以學到東西,
    當然也有放生型的老闆,什麼都不管你,
    這樣的受雇生活,看似自由自在,其實是浪費你的時間,
    書狀有被老闆認真磨過,就會比較知道怎麼寫比較高明,
    辦案有被操過,能力才會比較精進~

    3.把自己當成一個品牌在經營:
    有人可能會說林律師你這是慣老闆的心態,
    覺得受雇律師就是要被操,根本沒站在受雇的立場想,
    我說我從受雇那一天起,就從來不把自己當成受雇,
    而是把自己當成一個品牌,我的顧客就是老闆,
    而事務所老闆往往是最嚴苛的顧客,
    他不但懂法律,還懂得比你多,
    如果你可以讓老闆滿意,
    那你日後出去開業,一般客戶也會滿意你的,
    賺老闆的錢,練自己的功夫,有什麼不好的?
    你練到的功夫,都是你自己的,誰也拿不走,對吧!

    4.非訟?訴訟?
    新進律師都會碰到一個問題,
    就是到底要當非訟律師或訴訟律師?
    我認為這要看你的興趣跟個性,
    有時候人是這樣的,以為自己喜歡非訟,
    為此到美國唸書花了一堆錢跟時間,
    回來在大所做非訟,
    做一做,竟然發現自己不喜歡這樣的工作內容
    或要半夜con call的生活,
    那不是有點好笑?
    我建議兩個都可以試試看,再來決定自己喜歡哪一種,
    即使對訴訟沒興趣,也要到訴訟所呆一下,
    瞭解一下訴訟程序也是好的~

    5.要不要進修?
    法律之外,
    我還蠻建議有另外一個專業當成輔佐,
    (一直念法律也是很煩的~)
    像我之前受雇的時候有做到上市上櫃的dd,
    發現自己看不懂財務報表,
    就去東吳念學分班,
    花了五年,把初會、中會、高會、成會等
    會計系必修的三四十個學分都唸過,
    不敢說念得很好,
    不過學完之後,
    碰到事情,我就多了一個會計的角度看事情,
    其實也是很好的!

    6.要不要出國唸書?
    我建議可以的話就去,
    雖然現在拿llm或紐約州執照回台灣後的含金量大不如前,
    雖然短短一年不見得可以保證你學到什麼東西,
    但那至少是一個人生經歷,
    如果老是要用cp值來評估要不要做,
    那人生也太無趣了!

    不過出國留學,最好在35歲之前完成,
    因為越晚出去,你的機會成本越高,
    像我兩個朋友(夫妻)到36歲才一起出去唸書,
    他們除了要支付學費生活費一個人一年200萬之外,
    因為他們那時候的收入也比較高了,
    一個人一年150~200萬跑不掉,
    機會成本就是比較高~

    大家以後都要結婚生子,
    有了小孩,還要出去唸書,或去東吳進修什麼課程,
    都沒辦法了,
    把屎把尿都來不及了,哪有空念什麼書?

    所以趁年輕要學什麼趕快去,
    時間是不等人的!

    7.趁年輕多出去走走:
    理由同上,
    你單身或結婚沒有小孩,
    要去哪都很方便,說走就走,
    一旦有小孩,你就是植物了,
    出國?光是準備一堆小孩東西,
    就會讓你打消這個念頭!

    另外單身出去玩,只要支付自己的機票錢,
    像我現在雖然收入比受雇高,
    但出國卻要付5張機票錢,
    相關費用只會高不會低,
    所以趁年輕要去哪玩,趕快去!
    以後就沒這麼好康了!

    以上就是本人一點點經驗談,
    對於年輕律師的青春跟活力,
    我只能羨慕跟嫉妒了~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