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早,唐嘉鴻在競技體操男子全能決賽拿下第 7 名。
對,第 7 名。你可能覺得,相對於穿金戴銀,第 7 名聽起來好像不怎麼樣。
然而,在「全能」賽場上,只有預賽表現不分項目(地板、鞍馬、吊環、跳馬、雙槓、單槓)加總成績世界前 24 名,才有機會在決賽一決高下。今年東京奧運,李智凱、唐嘉鴻以滿額...
稍早,唐嘉鴻在競技體操男子全能決賽拿下第 7 名。
對,第 7 名。你可能覺得,相對於穿金戴銀,第 7 名聽起來好像不怎麼樣。
然而,在「全能」賽場上,只有預賽表現不分項目(地板、鞍馬、吊環、跳馬、雙槓、單槓)加總成績世界前 24 名,才有機會在決賽一決高下。今年東京奧運,李智凱、唐嘉鴻以滿額(一個國家最多 2 名)挺進全能決賽,已經創下台灣體操史上第一次有選手登上全能賽場。
而今天,唐嘉鴻攻克象徵自身綜合實力名列世界第 7 的成績,不僅再次締下台灣體操歷史新猷,更不容易的是,前 6 名實則全被體操強權大國日本、中國、俄羅斯包辦 —— 而來自小國台灣的唐嘉鴻,正是這 3 國金光熠熠陣容以外的頭號人物。
/
平時較少關注競技體操運動的朋友,或許大多聽過李智凱,較少有機會認識唐嘉鴻。
我常覺得,如果說李智凱是紅遍街巷的巨星,那麼唐嘉鴻應該是低調的實力派歌手吧!
李智凱從《翻滾吧!男孩》一路翻上 2016 里約奧運舞台而為國人熟知,他自幼練就出神入化的鞍馬絕技「湯瑪斯迴旋」華麗炫目,始終是賽場上引人目光的亮點;
小李智凱一屆的公正國小學弟唐嘉鴻,小時候父母看了《翻滾吧!男孩》後,帶他從台北搬到宜蘭羅東師從阿信教練,一路練到高三,也順利入選國家隊,卻飽受各種傷勢之苦,高中短短三年便動了三次大手術。進入師大就讀後,他選擇跟隨選手出身、具有運動科學博士學位的翁士航教練訓練。唐嘉鴻多次在受訪時提過,在他開完第三次刀後,教練就承諾必定會保護他,不再讓他受傷。
選擇全心相信教練及感情如一家人的師大體操團隊,唐嘉鴻從來沒有放棄體操,日復一日在教練的引領下照著課表練習,終於走出傷勢陰霾,在各項目皆有穩定表現,單槓項目尤為長項 —— 拿手絕活「直體貓跳」甚至被國際體操總會拿來當範本,也讓他就此有「亞洲貓王」之稱。
2018 年雅加達巨港亞運,他在單槓決賽以 14.725 分技驚四座,繼在前一天賽事李智凱拿下台灣體操史上首面亞運金牌後,擒下台灣體操第二面亞運金牌。而後他也接連在 2019 亞錦賽單槓拿下銀牌、2019 世大運勇奪金牌,被視為這屆奧運有機會為台灣奪下體操第一面獎牌的熱門人選。
可惜在上週的體操成團預賽,唐嘉鴻在眾所矚目的單槓項目,竟發生單手脫槓嚴重失誤,難度不被承認,分數不如預期,無緣決賽。奧運奪牌夢,看似就此粉碎。
還記得,單槓意外脫槓、連決賽都擠不進去的隔天,唐嘉鴻發了一篇文章,感謝所有人的幫忙。「唯有不放棄繼續努力,才能嚐到最後最甜美的果實⋯⋯」他說,「我愛我所有擁有的一切,也由衷的感謝我所有獲得的,因為我知道這一切得來不易。」
僅僅四天後,唐嘉鴻便調適妥心情,掃除單槓脫槓的巨大陰影,今天在奪牌難度超高的男子全能前 24 名決賽突破自我,在單槓甚至繳出超過自己當年亞運成績的 14.766 分完美雪恥(這個成績如出現在單槓預賽,是全場第二名),寫下全能總排名第 7 的難能成績 —— 這是台灣前無古人、後也不那麼容易有來者的絕佳成績。
這個晚上,唐嘉鴻用行動告訴所有人,一時的失敗絕對不是永遠的失敗,只要你願意,失敗可以轉瞬化為成功的過程。
/
在師大體操隊術德並求的訓練下,唐嘉鴻不但謙和有禮,心理素質也非常強大,他不一味追求輸贏,更在意享受體操本身的樂趣,以及一次次的自我超越。而他也深深知道,從四年前的傷痛暗谷,一路登上五環殿堂,不是他一個人的努力換來,背後是師大體操家庭的不離不棄與全力相挺。
由翁士航教練及前系主任俞智贏帶領的師大體操隊,在體操界是特別的存在。師大體操館平時訓練氣氛溫馨、甚至有些歡樂,教練隊員間感情融洽,恍如家人。和唐嘉鴻情同父子的翁士航,當初能自信承諾唐嘉鴻「不再讓你受傷開刀」,是有原因的。從選手退休後開始鑽研運動分析與肌力訓練的他,講究科學化訓練,並強調訓練菜單與傷害防護、營養學、心理學、運動科技、傷害防護、甚至學業等各種知識同樣重要。
一人難全能。
唐嘉鴻口中的「黃金團隊」,包含教練、訓練員、物理治療師各司其職、長期陪伴選手訓練;奧運前夕,還加入國內首屈一指的運動科學專家相子元,透過影片分析唐嘉鴻雙手的離心力、空中轉體動作技術、著地時的衝擊力等,穩定他的動作表現。
眾人得全能。是唐嘉鴻背後團隊縝密的支持,讓台灣選手全能世界前 7 強的不可能任務,在今晚成為真實。
這幾天看奧運,常想起小時候看的歌唱選秀節目,它成就了勝者的夢想,卻也迫得許多人心碎流淚。
在今夜世界各國頂尖 24 人同場競技的奧運舞台上,唐嘉鴻或許不是最有舞台魅力、也不是音唱得最高那個,但他以鍛鍊千萬個日子而來的絕佳音準,扎扎實實用全身之力唱出的 —— 是他一路走來的堅持,還有身邊的人給予他的滿滿的愛。
(照片來源:體育署)
#體操場上的實力派
#唐嘉鴻
———
#tokyo2020 #東京奧運
#唐嘉鴻 @john__0923 @ntnu_gym
#銘彰看奧運
彰師大世界排名 在 CSR在天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SDGs 世界排名大學出爐 台灣也上榜!!
泰晤士高等教育(THE)機構發表第二屆根據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排名的世界大學排名,台灣有兩所大學進入前100名。
台大在「消除饑餓,達成糧食安全」的分項排名中居全球第二;「確保健康及各年齡層福祉」項目中,中國醫藥大學排第三、長庚大學排第10。
在 #水資源 分項,東海大學名列第10;彰師大在永續能源項目中排名第二。
#永續發展目標 #USR #大學社會責任
彰師大世界排名 在 謝典林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彰師大「公共事務與公民教育學系」來到議會參訪,隨著SBL即將開季,剛好有位學生提問,希望能更瞭解台灣籃球現況的發展。
以下是今天交流的內容,
篇幅較長,
但也希望能向關心籃球發展的朋友說明。
-【職業化】
今年大家都相當專注「職業化」的議題,職業化最重要的關鍵在於市場,市場假若蓬勃發展,根本不需要政府過多的主導,球團自然會投注更多的心力,要求政府訂立相關配套政策,為了職業化的目標,中華民國籃球協會一直致力基層籃球發展,提升籃球風氣。
目前SBL定位相當清楚,試半職業化聯盟,雖然今年達欣因內部經營問題,加上富邦改打ABL聯賽,縮減至五隊的規模,但截至目前,我們已經努力爭取至少2間知名企業明年投入SBL。
運動員黃金歲月在25~35歲,優秀人才勢必會往國外薪水較優渥市場移動,
我們的長程目標相當明確,必須熱絡國內聯賽運動,希望將目前5隊150人的規模,提升成8~10隊共計300名球員;更多優秀的球員投入,也將活化中華隊的選訓!
-【歸化】
「歸化」是為了國際賽準備,目前最重要的國際賽事是奧運,但奧運僅取16強,以目前台灣的實力,尚且還有一段距離。甫剛結束的世界盃未來有可能取代奧運成為最重要的籃球賽事,雖然大洋洲即將併入亞洲,競爭更加激烈,但台灣目前距離世界排名32強相當有機會。
雖然體育署僅給我們一位歸化名額的預算,但我們依然積極的尋找適合的人選。除了球技全面、球風需融入中華隊,更重要的是對於國家的認同;我們希望歸化人選最好能更打過台灣的聯賽,真心的願意為中華隊付出!
-【中華民國籃球協會】
在我投入理事長選舉前,我就知道我最重要的任務是推廣籃球及募款,我和寶島夢想家的幾位年輕股東承中、憲銘、黑人一樣,對於籃球充滿熱情,光憑熱血拼勁可能會成功,但也有很高的機率會失敗,因此需要更多縝密的評估。
我知道很多酸言酸語,但我們是來做事的,我不太對外做過多的辯解,因為我也知道大家都是關心籃球發展,台灣籃球的發展不能只靠我、只靠籃協,真的關心就買票進場支持,也期盼在大家的努力下,中華隊在國際賽場上發光發熱!
#謝典霖 #彰化縣議會
#找服務按電鈴
#TogetherWeStand
#跟籃球站在一起
#彰化師範大學 #公共事務與公民教育學系
#籃球 #中華民國籃球協會 #SBL #ABL
#職業化 #歸化 #世界盃 #奧運
#寶島夢想家 #彰化
彰師大世界排名 在 Kevin Lin 林義傑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看到以前一腔熱血弄這個,好白弄,又忙到自己,還有忙到大家,好好笑 😄😄😄
好啦,我雖然沒做到這件事,但至少我帶著我的團隊也正在爲台灣體育產業奮鬥,這也是我唯一能掌控到,能做到,慢慢看到成果的事。
謝謝大家相挺我們。
#SUPERACE
#KEVINLIN
。我的工作。
很多人會問,國策顧問做什麼?有沒有薪奉?有沒有特殊權利。<-----我被問了3萬次之多。
針對回答:
國策顧問沒有任何特殊權利,也沒有特別經費可以使用。
國策顧問目前全部改為「無給職」。
國策顧問除了自己有事情要努力之外,每段時間會進入總統府給予專業領域的情報收集、整合、報告。因此,會使用到許多上班、休息時間、行政費用(田野調查) 辦理國策顧問工作。
國策顧問是一個責任的工作。
國策顧問可以聽到很多官方與民間的聲音。
101年林義傑給予的建議報告書公開如下:(只為建議使用,非政策實施之時)
台灣體育運動產業
遍地開花苗子計劃
報告人 林義傑
中 華 民 國 101 年 12 月 13 日
1
前 言
義傑僅是一個經年在各地長跑的運動員,承蒙總統府延聘為本屆
國策顧問,誠惶誠恐!念茲在茲,無以為報,以謝知遇之恩。
義傑來自於體育界之一基層運動員,今試圖以所觀察到運動領域
之基層現象提出見解與報告。
民國101 年9 月28 日在台北市舉辦的「全國中上田徑賽」中,
當日走訪來自各地方的基層教練,傾聽他們的辛酸故事,拜訪多位師
長、前輩,探求我國運動界的癥結之所在,頗有所得!
義傑個人的觀察,台灣運動產業會事倍功半、成效不彰,主要問
題出在缺乏熱情激勵,。其一、家庭長輩不鼓勵自己的兒女進入這個
產業,其二、企業培育、贊助,鳳毛麟角,致使產業出現無人才之窘
境,究其原因:應該是我們的養成教育的初衷被扭曲,就這部份,我
列成篇章,分別陳述。
義傑以個人發現之管見,輔以國外之個案,逐一研究、分析,並
提出解決方案,企盼為我國的體育運動產業,注入一股嶄新的活力、
能量,期望在國際的運動舞台上,佔有一席之地,進而,發光發亮。
林義傑 謹識於 國策顧問辦公室
中華民國101 年12 月11 日
2
目 錄
壹、台灣的體育現況
貳、體育產業的活化機制
參、遍地開花!苗子計劃
肆、苗子計劃的實施
一、基層運動訓練經費的補助制度
二、運動科學介入方式
三、評審會的制度
四、體育苗子計劃 近、中、遠程的願景
3
壹、台灣的體育現況
靜觀,我們這幾十年來的體育教育,出現許多問題,這些問題都
是由「人」製造出來的。
當問題延燒後,社會的撻伐,致行政者,即祭出法治的監督與限
制,也將這個沉重的責任,轉移到基層教練的訓練問題,讓從事最重
要的體育教育養成人員,有苦難言,束手無策,而我們的體育,也因
此,又再次退居世界潮流之後。
蔡尚智老師說:學校給我們一天只有450 元住宿,如果我在雲林
比賽,那沒有問題,但當我們到台北比賽,學生要住哪裡?一天伙食
費100 元時,小孩子是不是比賽三餐都要吃饅頭?
吳政育老師說:學校前兩天給了一個教育部來函公文,要求校隊
不准在考試前夕訓練、比賽。如果我們正訓練重要的升學比賽,到底
練還不練?這是一個衝突的解決點,讓我們這些專任教師,擔任義工
來指導球隊,如何是好?
國小至高中的國英數主要科目如果不是專任老師教,家長馬上就到學校抗議了,
體育課如果不是體育專任老師教,家長們絕對沒有抗議的狀況發生。 現在國小
是由體育老師上體育課的比例不到兩成,大專的體育從早期的四年必修,為了成
本、為了增加專業課程的時數與學分,就犧牲了必修的體育學分,幾乎改成一年
或兩年必修;或是零學分必修課,學校體育教師成了成本的負擔,大多數的大學
不再聘體育教師,或是改成技術講師。這樣的現象有可能學生怎麼會喜歡運動?
體適能怎麼會好?
本屆2012 倫敦奧運,英國拿下有史以來的65 面獎牌(29 面金牌),排名第三,
英國奧委會主席莫西漢(Colin Moynihan)認為這都歸功於學校體育的發展。英國
的公立學校早期缺乏專業的體育老師,很難有高品質的體育課程,因此,改革現
有的體育教師培訓機制,讓學生得到充足的體育教育。而且,對英國政府提出的
“學校奧運”計劃提出批評。他認為,除了奧運項目外,學校還應該加強對舞蹈
等運動的重視。這樣,學生就會有更多的選擇,而不是僅僅盯住奧運項目。另外,
英國政府和國家彩券基金十五年的投入,扮演了關鍵的角色。近四年來,英國政
府預算及彩券盈餘投入約三億英鎊(約合一四一億新台幣),主要用在社區運動
俱樂部以及學校運動課程。
4
美國芝加哥內帕維中央高中(Naperviller Central High School)高中全校六
成學生參與的「零時體育計畫」:以運動搭配讀寫加強課程,提升學習力。這個
計畫實施一學期後,參與計畫的學生其閱讀理解能力提高了17%,研究還發現,
早上運動提升學習力的效果,大於中午或其他時段。計畫指導顧問甚至建議,全
校學生都應該在上完體育課後,接著上最頭痛的學科,以充分發揮運動帶來的成
效。
在日本本州中部的福井縣推動「教出愛運動的孩子」計畫:規定學童除了體育課
之外,每週一次放學後留校訓練體能;每天在第二和第三節長達二十分鐘的「大
休息時間」,鼓勵學童使用單槓、跳箱、翻滾地墊等運動器材。這個計畫讓原本
二○○三年時學力排行全日本倒數的福井縣,從二○○七年起連續三年締造「全
日本體力第一、學力第二」的「福井奇蹟」。 「動得多,學得好」,已經不僅
是大腦理論,而成為世界各國爭相實踐的新教育主軸。
師大附中校長卓俊辰,三年前開始追蹤八所高一新生,記錄三年來每個學生學期
成績及PR 值。研究發現,因為「體適能加分」入學的學生,並沒有因為花比較
多時間運動(較少時間念書)而落後。身心健康的學生,能應付比較大的壓力,
學習的後勁也比較強。學生體能代表的意義不僅是運動能力,更是生活型態。洪
蘭教授也發現小學生只要每週慢跑兩次、每次三○分鐘,十二週後,他們的認知
能力就比以前進步很多。所以從大腦來看,要學生功課好,應該增加的是體育課,
而不是補習。
台灣小孩是亞洲最胖的。根據聯合國肥胖監測小組報告,我國六~十八歲的兒童
青少年,肥胖盛行率二六八%,居亞洲之冠。有運動習慣的大專生不到20%。
這就是台灣的學校體育,由這個數據來觀察,我們如何討論奧運奪牌?國小一周
三節體育,一個小時還要上健康教育,一個星期只有80 分鐘上體育,如果又不
是專科的體育教師上,這樣的效果實在有待檢討?
5
貳、體育產業的活化機制
台灣的體育產業,其實像是一死水,沒有具備實務運動技能的體
育人參與這個產業,等於是這個產業總是不停原地打轉,青黃不接,
這個產業其實已經落入老人峽谷斷層,因此,要讓這攤水活起來,就
必須要有計劃培養精英人才,並讓精英人才回流體育產業。以下為精
英培養計劃及回流機制:
建議的流程:
A方案:國中課程完成後,就讀海外高中培養8 年計劃:以田徑為例
以美國就讀基礎:
1. 國小體育班:以培養出有興趣參加體育競技訓練學生。
2. 國中體育班:教練提出國家訓練中心運科選才計劃名單。
3. 運動科學中心:
接受報名後,經由評審委員監督,並篩選,參加運科研究挑選出人才。
補進機制
4. 國中體育班:教練收到運科正選書後,教育學生出國正確觀念。
5. 國中畢業後:前往國際高中專業訓練學校就讀,每年訂定標準,
並且每年檢討,栽培奧運奪牌選手。
6. 在美就讀高中,準備申請國際大學再度深造學校。
7. 在美就讀大學田徑學校:
http://www.ncaa.com/history/trackfield-outdoor-men/d1
分析選手的性向後科系,並參與校隊的專業訓練。
學生有三個目標:
a. 奧運奪牌
b. 研習專業教育:建築、會計、行銷管理、廣告傳播等…
c. 國際觀
6
8. 學成歸國:選手大學畢業後,可自行申請再深造,但學成後必須
以自己專業教育能力回餽國家體育產業(年)補入。
9. 行政機關由國家派任,如果選手學習為建築系,則可以分發到營
建署,負責全國場館的營建,以致不造成台北市體育場游泳池的
無知建設,並以公務人員機制任聘。如果是會計系,可分發到財
政單位,負責建制台灣體育稅法與運動產業財政制度的工作…
etc.,
B 方案:高中後就讀海外高中培養4 年計劃:以田徑為例 以美國就
讀基礎:
1. 國中體育班:教練提出國家訓練中心運科選才計劃名單。
2. 運科中心:
接受報名後,經由評審委員監督,並篩選,參加運科研究挑選出人才。
補進機制
3. 高中體育班:教練收到運科正選書後,教育學生出國正確觀念。
4. 高中畢業後:前往國際大學專業訓練學校就讀,每年訂定標準,
並且每年檢討,栽培奧運奪牌選手。
5. 在美就讀大學田徑學校:
http://www.ncaa.com/history/trackfield-outdoor-men/d1
研習選手的性向後科系,並參與校隊的專業訓練。
學生有三個目標:
d. 奧運奪牌
e. 研習專業教育:建築、會計、行銷管理、廣告傳播等…
f. 國際觀
10. 學成歸國:選手大學畢業後,可自行申請再深造,但學成後必須
以自己專業教育能力回餽國家體育產業(年)補入。
11. 行政機關由國家派任,如果選手學習為建築系,則可以分發到營
建署,負責全國場館的營建,以致不造成台北市體育場游泳池的
7
無知建設,並以公務人員機制任聘。如果是會計系,可分發到財
政單位,負責建制台灣體育稅法與運動產業財政制度的工作…
etc.。
8
參、遍地開花 苗子計劃
什麼是 遍地開花 苗子計劃,以本人為例;
第一個想到的問題,即是台灣最重要的體育基層教練與訓練的問
題,這個問題的中心目地即是「遍地開花 苗子計劃」,亦即如何將施
肥灌溉到土壤上,而不是花朵上。
我是一個台灣台北市土生土長的運動員,接受過高中重點學校田
徑專業訓練後,就讀台北市立體育學院田徑專長的運動員,曾代表台
北市、學校、國家前往各地比賽,雖說沒有機會進入亞奧運資格,但
是,在運動生涯的經歷,不少於亞奧運國手生涯。
台灣體育重點學校為體育班二分法,這個分法發生許多問題,雖
然說體育班方便教練與學生訓練管理,但是,這個問題卻讓學生無法
與正常學生有機會齊頭並行,再加上中央的政策與當地教育局或體育
處行政無法統一時,體育班的成長扭曲更為嚴重,麻煩的是,如果教
練不要求學生個人生涯及課業時,學生的重點都是「我是體育班,未
來我是運動員,所以要念體育系」。這條路將可能會造成社會問題,
怎麼說?讓我們來檢視體育系的四年課程:
以臺北市立體育學院陸上運動學系為例
1 0 1 學年度課程標準
一、教育目標:
(一)培養優秀運動員及體育教育師資人才。
(二)培養中小學、大專院校的運動教練人才。
(三)培養專業的體能訓練及運動處方從業人才
(四)培養職工、社區、民間體育運動的指導人才。
(五)培養健身中心、休閒中心、俱樂部的指導人才。
以上的體院教育目標,可以讓我們理解,體育學院教育是以師範
學院的邏輯來安排,這點沒有問題,因為體育系本來就是體育教育,
問題是,台灣2,300 萬人,人口老齡化,現在的學校減班、縮班情形
程度非常嚴重,每年有超過400 名體育系學生畢業,他們沒有任何技
9
能到社會工作,只一頭想鑽進教師窄門,即便有專任教練的缺額,亦
無法滿足這些用青春為國奉獻的體育系運動員,因此,當家長知道小
孩投入運動後,只有能讀體育班、體育系這扇門時,是不是這灘水已
經不再流動?
千頭萬緒的體育問題,無法一時一刻解決,要瞭解體育的重點不
在於今天奧運要幾金幾銀,而是徹底的體制失敗,無人投入。
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義傑曾經跑遍世界60 餘國,結交許多國
際界專業的體育人士或者專業經理人愛好運動朋友,也自掏腰包熱心
參與及贊助中華小將出國比賽,為了觀摩專業運動,自己也前往日本,
學習已經連辦一世紀的東京箱根接力賽活動,發現,外國專業的運動
員其實運動是一種高尚成就,但不代表他是運動員或他是念體育系的
學生,背景的他們,可能是東洋大學產經學院學生,可能是日本中央
大學企業管理系學生,或者,他們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財經系學生,
他們最高的成就是運動,但是他們所學習的社會能力是「各行各業」,
因此,當他們完成體育成就後,會因為體育成就,獲得各大企業的青
睞,進入社會工作。
10
肆、遍地開花 苗子計劃的實施
一、基層運動訓練經費的補助制度
基層(國小、國中)階段的運動參與與比賽,是未來體育發展的
基礎。目前,很多在基層擔任運動教練與體育教師的優秀教師與教練,
不太容易獲得完整的訓練與比賽資源。過去,由上至下的基層運動訓
練站、運動訓練基地的設置,真正讓運動教練與體育教師可以運用的
經費相當有限。因此,建議比照國科會大專教師申請專題研究計畫的
方式,由教育部提供給基層的體育班與運動教練申請,並且由基層優
秀運動教練所組成的評審會進行訓練計畫審查,以主持人過去三年內
的訓練表現佔評分50%,並且以訓練計畫的內容優劣給予另外50%的
評量。
只要是三年內運動訓練成果表現好的體育教師與運動教練,都可
以透過這種個人訓練需求的計畫申請,獲得一年或多年期的訓練經費。
搭配國小與國中的會計系統協助,或者專案由縣市政府教育局列管計
畫經費的執行,方便這些基層優秀體育教師與運動教練在訓練上的需
求。
同時也可以比照產學合作計畫的方式,只要基層的優秀體育教師
能夠獲得產業的經費贊助時,體委會與教育部也能夠配合部分的經費,
鼓勵產業界贊助基層運動競賽的經費。
二、運動科學介入方式
建議在左營國家運動訓練中心中成立國家運動科學研究所,不僅
進行優秀國家級運動選手的運動科學協助,也可以協助基層運動原理
規則的知識教育、以及運動選才的運動科學評量。
具備基層運動訓練經費補助的體育教師與運動教練,同時也有針
對具備運動潛能的學生,推薦進行運動科學評量的需要。在國家級運
動科學研究機構的協助下,監控具備運動潛能的基層運動選手,進而
進一步往更高的運動競賽層級發展。
當然國家運動科學研究所的工作不是僅在於基層運動選手的運
動科學評量與選才、以及優秀運動選手的運動科學協助,成立一個國
11
際奧會評鑑通過的運動禁藥檢驗中心、推動一般社會大眾的運動科學
協助等,都是國家目前運動科學的重要方向。2017 年即將在台北舉
辦世界大學運動會,可惜台灣連一個國際奧會認可的運動禁藥檢驗中
心尚未成立。
三、評審會的制度
邀請曾經獲得體委會與教育部優秀運動教練獎的基層體育教師
與運動教練,成立一個體育苗子計畫的評審會,讓運動訓練的專業人
士來評量體育苗子計劃的人選及經費、行政、國際校務、資源整合等
執行、考核等作業。這個評審會的主要功能在於,透過運動科學介入
後,將具備運動訓練成果的體育苗子進行計劃培訓及協助,進而讓真
正需要栽培的體育苗子選手,能無後顧之憂參與國際級訓練和專業學
科的養成教育,進而讓體育苗子計劃能夠付諸實現台灣體育人才培有
計劃。
四、體育 遍地開花 苗子計劃 近、中、遠程的願景
體育苗子計劃近程:4 年打造第一批亞運奪牌選手
體育苗子計劃中程:8 年打造第一批奧運奪牌選手
體育苗子計劃遠程:12 年打造運動產業精英投入社會工作計劃
總統府公報1010905 中記載,體育委員會主管及運動發展基金中,
預算為16 億台幣,餘絀為13.8 億台幣,如果預算數字為認同經費,
我們將有機會來用專案方式來投資潛力運動員,讓運動員(如網球好
手盧彥勳)到世界舞台遍地開花,為國爭光,奪得國際媒體價值之外,
更能栽培運動員一技之長,未來替國效力。如此,遍地開花 苗子計
劃將會有助台灣體育產業注入新活水之外,也能保根固本,壯實台灣
形象與經濟能力。
體育苗子計劃近程:4 年打造第一批亞運奪牌選手
12
體育苗子計劃中程:8 年打造第一批奧運奪牌選手
體育苗子計劃遠程:12 年打造運動產業精英投入社會工作計劃
以上報告
林義傑 謹識於 國策顧問辦公室
中華民國101 年10 月3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