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彰化寵物登記站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彰化寵物登記站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彰化寵物登記站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0927防疫記者會綜整】 彰化連續第38天+0,防疫仍不能鬆懈,居家隔離人數5人,無相關公告足跡表。第十輪提供第二劑AZ疫苗接種,針對在9/30前符合間隔滿10週以上50~64歲,意願登記結算即日起至9/29中午12時止。符合接種資格對象,如未曾進行意願登記者,請於9/29(三)中午12時前完...
彰化寵物登記站 在 GRASS ROOM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2-22 16:08:56
趕快tag妳的好姐妹👍🏻👍🏻 GRASS ROOM 秋冬特賣會來拉 ❤️ ⚠️特賣會入場前務必先填好實名登記表單 須出示給我們工作人員看 填寫完的截圖畫面唷 ⚠️入場前我們會替大家測量額溫 如有37.5℃ 以上無法進入賣場 請見諒☺️ 🤎秋冬全新品特賣 🤎微NG商品 50UP 🤎秋冬特...
彰化寵物登記站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0927防疫記者會綜整】
彰化連續第38天+0,防疫仍不能鬆懈,居家隔離人數5人,無相關公告足跡表。第十輪提供第二劑AZ疫苗接種,針對在9/30前符合間隔滿10週以上50~64歲,意願登記結算即日起至9/29中午12時止。符合接種資格對象,如未曾進行意願登記者,請於9/29(三)中午12時前完成登記意願,後續才可依時程預約。如過去已完成意願登記且無取消者,資料均會保留,無需再次登記意願。65歲以上的AZ疫苗已造冊免預約,將會配合中央疫苗配發日程來施打。
第9輪BNT 疫苗施打對象分別是18-22歲、65歲以上及40歲以上第九類的民眾,從今天9/27(一)~9/29(三)。要注意的事情有疫苗施打前一天不要熬夜,早餐記得要吃飽、穿比較寬鬆的短袖,接種前要再確認身體適不適合,如果發燒或者不舒服就不要勉強,疫苗都會幫您保留。接種後一定要休息30分鐘,兩週之內盡量避免劇烈運動,所以學校體育課也會適度調整,接種後如果有胸痛、胸悶,心悸、心跳不規則、呼吸急促、暈厥,運動耐受不良(如沒力氣爬樓梯等等),請儘速就醫。高端疫苗施打對象是9/28前間隔滿4週接種第2劑,施打時間是9/30與10/2兩天。
同時,今天中央宣布10月5日起有條件開放部分休閒娛樂場所,包括KTV可以戴口罩唱歌及可以打麻將但要依照相關指引辦理,我們與歐美國家最大的不同,也是疫情至今仍能穩住的主要的關鍵還是把口罩戴好戴滿,所以提醒鄉親口罩仍要戴好戴滿,對於有些鬆懈的鄉親,也會出動口罩糾察隊再次提醒,民眾如有發現没有戴口罩也可以撥打派出所110報案。
疫情慢慢穩定下來。現在有些放寬的場域跟防疫的新措施,分別是各場域管制調整,從本週起放寬的有:1.臺鐵、高鐵:車站付費區,如能維持適當社交距離,可開放飲食。2.遊覽車:以核定座位數乘坐,不另限制承載上限。3.藝文表演展覽、體育活動賽事:(1)實聯制、量體溫、全程戴口罩、禁止飲食。(2)室內:進場人數符合場所容留人數,得不受限室內80人上限,以實際座位數入座,且不限梅花座/間隔座。(3)室外:人數降載50%(如實際座位數50%),得不受限室外300人上限。(4)如能維持排隊時之室內外適當社交距離,得現場售票,不限預約制。(5)開演前、中場休息及散場時仍須維持室內外適當社交距離。
王縣長說,自10月5日起,有條件開放部分休閒娛樂場所:(1)採預約制、實聯制、量體溫、全程戴口罩、人流控管、加強通風換氣。不得有陪侍服務行為。(2)從業人員應6成以上已施打至少1劑疫苗滿14天,落實健康管理。(3) 依經濟部公布之相關場所防疫管理措施指引辦理。在電子遊戲場所及資訊休閒場所方面:(1)顧客以1人1機遊玩,機檯間須裝設隔板,或採間隔座/梅花座。禁止飲食。(2)場所內須裝設攝影監視設備,必要時提供錄影資料供查核。(3)定時執行環境及機臺清消,顧客把玩離開後立即消毒機臺並加強洗手間清消;錄影節目帶播映場所(MTV)要注意的有(1)固定座位,採梅花座或間隔座。非固定座位須維持1.5公尺以上距離。禁止飲食。(2)每組顧客消費完畢,應清消包廂環境設備,距下一組顧客使用至少隔30分鐘。(3)維持場所良好通風,每2小時進行換氣,加速室內空氣循環;視聽歌唱場所(自助式KTV及電話亭KTV)(1)除飲水外不得飲食。須全程戴口罩(包括使用麥克風時)。(2)每組顧客消費完畢,應清消包廂環境設備,距下一組顧客使用至少隔30分鐘。(3)維持場所良好通風,每2小時進行換氣,加速室內空氣循環;桌遊、麻將休閒館營業場所(1)不同桌之顧客間保1.5公尺以上間距或獨立包廂、屏風或隔板,同桌者使用隔板。(2)接觸遊具前後應執行手部衛生並戴手套。飲食須遵照餐飲相關規範。(3) 遊具及桌面使用過應立即清消,間隔至少15分鐘始能提供下一組客人使用;至於歌廳、舞廳、夜總會、俱樂部、酒家、酒吧、酒店(廊)、理容院(觀光理髮、視聽理容)仍須關閉。
公費流感第1階段從10/1開打,第2階段從11/15開打,第1階段開打對象包括醫事及衛生防疫相關人員、65歲以上長者、安養、養護、長期照顧(服務)等機構之受照顧者及所屬工作人員、滿6個月以上至國小入學前幼兒、孕婦、具有潛在疾病之高風險慢性病人、BMI≧30者與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患者、國小至高中(職)/五專一至三年級學生、6個月內嬰兒之父母、幼兒園托育人員及托育機構專業人員、禽畜業及動物防疫相關人員;第2階段開打對象,為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
拜託家長在送託托育保母照顧時,一定要看看有沒有取得⸢居家式托育服務登記證書⸥,如果有違反者,會處6千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鍰,依照次數處罰,要請爸爸、媽媽、阿公、阿嬤、在小寶貝要送托育的時候,一定要確定有這張證書,可撥打7263650縣政府社會處詢問相關問題。
9月份還有最後1場毛小孩絕育、寵物登記及注射狂犬病疫苗活動,9/28在埤頭鄉圖書館,歡迎各位踴躍參加。
彰化寵物登記站 在 關心羚 獸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關心羚的動物保護政見
#落實飼主教育及寵物登記
[前言]
身為一個執業10多年的獸醫師,也是一般飼養犬貓的飼主,所以在醫療的過程中,常常與其他飼主分享自己在跟寵物相處的過程發生的事,潛移默化的傳遞一些觀念。當全台灣的寵物登記數量已逼近250萬隻的時候,寵物跟人們之間的關係,已不能再用過去的觀念來看待。望著牠們的雙眼,讓你覺得身心靈被慰藉的同時,身為飼主,怎麼樣是更能達到保護這些小生命的作為呢?
一、建立課程制度、完善飼主教育
1.教育是一輩子的事,特別是在飼養寵物人口持續增加的狀況下,許多關於飼養的教育課程,是非常必要的。例如:讓民眾了解動保法的規範有哪些,介紹可能因沒有節育而引發的子宮蓄膿、乳腺腫瘤等疾病。台灣的馬爾濟斯是心臟病好發族群、臘腸犬易有椎間盤疾病問題、法國鬥牛犬等短吻犬品系可能會有短吻犬呼吸道阻塞性症候群等知識,都必須要入課程內容。當這些知識越普及,民眾預先知道後續在日常生活中給予的照顧,以及可能伴隨而來的醫療花費,對於飼養寵物犬貓前的考量越多,將可減少衝動行為。「飼主教育」也是在動物福利政策完整的國家,像是瑞士,所主推的重要政策[1]。
2.目前有些地方政府已有推動飼主教育課程,然而各地方量能不同,課程的規劃由中央進行,也能減輕地方政府的負擔。
3.透過課程制度,能進一步進行認證,當然在認證策略上應考量課程的有效性,而不是影片放著播一陣子就能取得。認證能影響進一步的福利取得,或是讓愛心中途對於優良領養人有一個審核標準,近來虐待動物案件層出不窮,而且領養人也許會隱瞞實情,因此透過一個認證初步篩選掉沒有認真做功課的人,該認證可以成為優先認養動物的考量。
4.除了少許縣市動保處已積極推廣的線上課程外,也可結合各地優質的動物保護團體,及社區大學,開設飼主教育課程。
5.近期有許多大量領養後,並未妥善照顧動物的案件,甚至有不良的動保團體被揭發詐取政府節育補助之情事,我們認為不可為了增加犬貓被領養之績效,讓民眾短期內多次領養,若想要短期內領養下一隻寵物,必須要向動保處申請飼養環境的動物福利評估。
二、落實寵物登記,加強飼主責任
1.依照動保法第22條第2款,繁殖場要強制進行寵物登記,這部分應持續監督是否落實,而最近期的特寵法規裡,其實也鼓勵優良的繁殖業者加入政府的寵物登記站,讓飼主在帶走寵物前,就已確實進行寵物登記,以避免部分飼主在購買後沒多久就有棄養之情形。飼主在認養及購買犬貓時,也應主動索取寵物登記証,違者一經檢舉,應加強開罰。
2.法制化獸醫師確認寵物登記之程序,讓飼主帶寵物去獸醫院看診時也必須由獸醫師協助確認寵物登記有無。獸醫師若能在診察動物的第一時間,依據法源勸導飼主進行寵物登記,便更能加強源頭管理。
3.促進規劃推動寵物登記雙軌制,除了現有的寵登晶片制,在其他國家也有入戶籍制度。過去早已有市議員提倡過,一軌是將寵物納入戶口管理,也就是戶籍謄本加註貓狗數量,第二軌則是讓寵物登記系統與戶役政連結,因為戶籍是地方的戶政事務所辦理,有些很希望讓毛小孩跟自己成為一家人的民眾,更多一種踏實的選擇。
4.擴大動物保護檢查員量能,加強稽查與宣導能量,落實開罰。
以上多數的政策,都需要仰賴動物保護檢查員的落實。然而台灣現況是,一個縣市通常只有極少數的動物保護檢查員編制。根據農委會動物福利白皮書顯示,108 年 3 月全國動物保護檢查員共計 136 人 ( 其中專職 76 人、兼職 60 人),若以 107 年全年接獲民眾檢舉及自行稽查 ( 例如:寵物登記、飼主未辦理寵物絕育案等) 計有 360,975 案,平均每年、每人辦理各類動物保護申訴檢舉及稽查案件數為 3,111 案。(此處原文應有誤,應是2654案)甚至像是彰化縣、嘉義縣、澎湖縣這些縣市僅有1位動物保護檢查員。整體人數不足外,地方政府人力分配不均也是一大問題。
綜合以上數據,我們認為必須從動物保護檢查員的來源、薪資福利做改善,以增加報考意願,國家也應積極培養專業動物保護人才:
A.中央機關應根據每年各地方縣市動保案件業務需求,提供補助以增額動物保護檢查員人數。
B.目前動物保護檢查員薪資並不高,建議可以從調整專業加給、危險加給等方式調高薪資。
C.建請教育部以及高教單位增設相關科系,以培育專業動物保護人才,以高等教育訓練改善台灣動物保護之處境。
三、調整絕育補助政策,以低收入戶及領養者優先
1.寵物登記是絕育補助的依據,但絕育補助更應該建立優先順序,例如以低收入戶者和從收容所領養流浪犬貓者為優先(如美國芝加哥的政策),其次是通過飼主教育課程者,避免資源分配不均。針對通過飼主教育課程,並領養流浪犬貓者,除給予絕育補助,也能補助寵物保險,增加領養率。把公共資源優先用在補助低收入戶及領養流浪動物之飼主。
2.此外,將絕育政策推進與獸醫學系合作,讓年輕在學的獸醫系實習醫師在已執業獸醫師的帶領下,為流浪犬貓進行節育手術,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同時擴大收容所動物結紮的數量。而近年來多起被不法團體詐領節育補助的案件,大量的國家經費若能轉為政府機關與學術機構的配合,更能遏止國家經費之不當被利用。
引用資料:
[1] 飼主教育在瑞士聯邦法的規定:在瑞士的聯邦法強制要求:(1)寵物登記、(2)飼主教育、(3)寵物稅。在瑞士,在擁有寵物後之10天內,由獸醫師親自執行晶片植入,並將資料鍵入瑞士ANIS全國資料庫。瑞士有寵物保險制度,其強制性由各州自訂。寵物稅屬地方稅。瑞士規定凡帶狗出家門一律繫頸鍊,飼養第二隻寵物即課以「重稅」,故可以大幅減少寵物繁殖之機會。聯邦法要求飼主在養狗之前必須先完成「理論課程」,養狗後一年內要完成「實務課程」。理論課程包括:(1)購買或認養一隻狗之理由;(2)飼主義務;(3)狗之營養知識;(4)狗之健康知識;(4)飼主對寵物之義務;(5)相關法律與規定。各州法律略有差異,但都遵循聯邦法原則。飼養危險狗種之飼主必須向主管機關報備,並接受較為嚴格之安全規定與訓練課程。全瑞士以首都日內瓦市規定最嚴,規定危險狗品種在出門時需繫頸鍊、戴口罩;頸鍊必須要套上警察局核發之官印套。飼主需檢附(1)寵物登記証、(2)寵物保險証、(3)狂犬病三年效期疫苗注射証、(4)飼主訓練結業證書四樣證件,方可向警察局申請頸鍊官印套,沒有帶官印套之狗,警察會臨檢飼主與狗 (「在瑞士的聯邦法強制要求」,費昌勇,台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教授)
彰化寵物登記站 在 關心羚 獸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關心羚的動物保護政見
#落實飼主教育及寵物登記
[前言]
身為一個執業10多年的獸醫師,也是一般飼養犬貓的飼主,所以在醫療的過程中,常常與其他飼主分享自己在跟寵物相處的過程發生的事,潛移默化的傳遞一些觀念。當全台灣的寵物登記數量已逼近250萬隻的時候,寵物跟人們之間的關係,已不能再用過去的觀念來看待。望著牠們的雙眼,讓你覺得身心靈被慰藉的同時,身為飼主,怎麼樣是更能達到保護這些小生命的作為呢?
一、建立課程制度、完善飼主教育
1.教育是一輩子的事,特別是在飼養寵物人口持續增加的狀況下,許多關於飼養的教育課程,是非常必要的。例如:讓民眾了解動保法的規範有哪些,介紹可能因沒有節育而引發的子宮蓄膿、乳腺腫瘤等疾病。台灣的馬爾濟斯是心臟病好發族群、臘腸犬易有椎間盤疾病問題、法國鬥牛犬等短吻犬品系可能會有短吻犬呼吸道阻塞性症候群等知識,都必須要入課程內容。當這些知識越普及,民眾預先知道後續在日常生活中給予的照顧,以及可能伴隨而來的醫療花費,對於飼養寵物犬貓前的考量越多,將可減少衝動行為。「飼主教育」也是在動物福利政策完整的國家,像是瑞士,所主推的重要政策[1]。
2.目前有些地方政府已有推動飼主教育課程,然而各地方量能不同,課程的規劃由中央進行,也能減輕地方政府的負擔。
3.透過課程制度,能進一步進行認證,當然在認證策略上應考量課程的有效性,而不是影片放著播一陣子就能取得。認證能影響進一步的福利取得,或是讓愛心中途對於優良領養人有一個審核標準,近來虐待動物案件層出不窮,而且領養人也許會隱瞞實情,因此透過一個認證初步篩選掉沒有認真做功課的人,該認證可以成為優先認養動物的考量。
4.除了少許縣市動保處已積極推廣的線上課程外,也可結合各地優質的動物保護團體,及社區大學,開設飼主教育課程。
5.近期有許多大量領養後,並未妥善照顧動物的案件,甚至有不良的動保團體被揭發詐取政府節育補助之情事,我們認為不可為了增加犬貓被領養之績效,讓民眾短期內多次領養,若想要短期內領養下一隻寵物,必須要向動保處申請飼養環境的動物福利評估。
二、落實寵物登記,加強飼主責任
1.依照動保法第22條第2款,繁殖場要強制進行寵物登記,這部分應持續監督是否落實,而最近期的特寵法規裡,其實也鼓勵優良的繁殖業者加入政府的寵物登記站,讓飼主在帶走寵物前,就已確實進行寵物登記,以避免部分飼主在購買後沒多久就有棄養之情形。飼主在認養及購買犬貓時,也應主動索取寵物登記証,違者一經檢舉,應加強開罰。
2.法制化獸醫師確認寵物登記之程序,讓飼主帶寵物去獸醫院看診時也必須由獸醫師協助確認寵物登記有無。獸醫師若能在診察動物的第一時間,依據法源勸導飼主進行寵物登記,便更能加強源頭管理。
3.促進規劃推動寵物登記雙軌制,除了現有的寵登晶片制,在其他國家也有入戶籍制度。過去早已有市議員提倡過,一軌是將寵物納入戶口管理,也就是戶籍謄本加註貓狗數量,第二軌則是讓寵物登記系統與戶役政連結,因為戶籍是地方的戶政事務所辦理,有些很希望讓毛小孩跟自己成為一家人的民眾,更多一種踏實的選擇。
4.擴大動物保護檢查員量能,加強稽查與宣導能量,落實開罰。
以上多數的政策,都需要仰賴動物保護檢查員的落實。然而台灣現況是,一個縣市通常只有極少數的動物保護檢查員編制。根據農委會動物福利白皮書顯示,108 年 3 月全國動物保護檢查員共計 136 人 ( 其中專職 76 人、兼職 60 人),若以 107 年全年接獲民眾檢舉及自行稽查 ( 例如:寵物登記、飼主未辦理寵物絕育案等) 計有 360,975 案,平均每年、每人辦理各類動物保護申訴檢舉及稽查案件數為 3,111 案。(此處原文應有誤,應是2654案)甚至像是彰化縣、嘉義縣、澎湖縣這些縣市僅有1位動物保護檢查員。整體人數不足外,地方政府人力分配不均也是一大問題。
綜合以上數據,我們認為必須從動物保護檢查員的來源、薪資福利做改善,以增加報考意願,國家也應積極培養專業動物保護人才:
A.中央機關應根據每年各地方縣市動保案件業務需求,提供補助以增額動物保護檢查員人數。
B.目前動物保護檢查員薪資並不高,建議可以從調整專業加給、危險加給等方式調高薪資。
C.建請教育部以及高教單位增設相關科系,以培育專業動物保護人才,以高等教育訓練改善台灣動物保護之處境。
三、調整絕育補助政策,以低收入戶及領養者優先
1.寵物登記是絕育補助的依據,但絕育補助更應該建立優先順序,例如以低收入戶者和從收容所領養流浪犬貓者為優先(如美國芝加哥的政策),其次是通過飼主教育課程者,避免資源分配不均。針對通過飼主教育課程,並領養流浪犬貓者,除給予絕育補助,也能補助寵物保險,增加領養率。把公共資源優先用在補助低收入戶及領養流浪動物之飼主。
2.此外,將絕育政策推進與獸醫學系合作,讓年輕在學的獸醫系實習醫師在已執業獸醫師的帶領下,為流浪犬貓進行節育手術,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同時擴大收容所動物結紮的數量。而近年來多起被不法團體詐領節育補助的案件,大量的國家經費若能轉為政府機關與學術機構的配合,更能遏止國家經費之不當被利用。
引用資料:
[1] 飼主教育在瑞士聯邦法的規定:在瑞士的聯邦法強制要求:(1)寵物登記、(2)飼主教育、(3)寵物稅。在瑞士,在擁有寵物後之10天內,由獸醫師親自執行晶片植入,並將資料鍵入瑞士ANIS全國資料庫。瑞士有寵物保險制度,其強制性由各州自訂。寵物稅屬地方稅。瑞士規定凡帶狗出家門一律繫頸鍊,飼養第二隻寵物即課以「重稅」,故可以大幅減少寵物繁殖之機會。聯邦法要求飼主在養狗之前必須先完成「理論課程」,養狗後一年內要完成「實務課程」。理論課程包括:(1)購買或認養一隻狗之理由;(2)飼主義務;(3)狗之營養知識;(4)狗之健康知識;(4)飼主對寵物之義務;(5)相關法律與規定。各州法律略有差異,但都遵循聯邦法原則。飼養危險狗種之飼主必須向主管機關報備,並接受較為嚴格之安全規定與訓練課程。全瑞士以首都日內瓦市規定最嚴,規定危險狗品種在出門時需繫頸鍊、戴口罩;頸鍊必須要套上警察局核發之官印套。飼主需檢附(1)寵物登記証、(2)寵物保險証、(3)狂犬病三年效期疫苗注射証、(4)飼主訓練結業證書四樣證件,方可向警察局申請頸鍊官印套,沒有帶官印套之狗,警察會臨檢飼主與狗 (「在瑞士的聯邦法強制要求」,費昌勇,台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