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彭政閔住哪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彭政閔住哪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彭政閔住哪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彭政閔住哪產品中有1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萬的網紅TaiTai LIVE WILD,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大家知道哪一種運動最傷膝蓋嗎? ] 文字有點多,也和商業合作有關,但如果你也深受運動傷害所苦,或者想要知道如何保養關節、提升活動力的話,可以花點時間慢慢看,因為今天的收獲讓我們醍醐灌頂、獲益匪淺,希望也能對有相同困擾的人有幫助 😀 記得2016年走完PCT之後,我們回到南加州拜訪呆呆...

  • 彭政閔住哪 在 TaiTai LIVE WILD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0-30 20:01:00
    有 610 人按讚

    [ #大家知道哪一種運動最傷膝蓋嗎? ]

    文字有點多,也和商業合作有關,但如果你也深受運動傷害所苦,或者想要知道如何保養關節、提升活動力的話,可以花點時間慢慢看,因為今天的收獲讓我們醍醐灌頂、獲益匪淺,希望也能對有相同困擾的人有幫助 😀


    記得2016年走完PCT之後,我們回到南加州拜訪呆呆住在美國的小姑姑,那時她知道我們剛走完幾千公里的重裝健行,,所以趕緊從櫃子裡拿出兩大罐Move Free,她說:「我們在美國都吃這個,對你們有幫助!」


    回台灣後陸續有吃,但老實說沒有固定吃,甚至還放到過期,真是汗顏。所以這幾年來呆呆仍一直深受關節運動傷害的苦,經過許多努力,卻一直沒有起色。


    曾想過從根紮起,將肌力訓練好,希望將這些運動傷害一勞永逸。但現實情況是,在工作很忙碌的狀態下,只要有空閒時間,運動和休息這兩個選項,往往會優先選擇休息(這好像也是許多人共有的難題)


    前幾天參加「MOVE FREE 益節」舉辦的象山輕健行,活動邀請了我們超愛的恰恰彭政閔,還有骨科博士戴大為醫師到場,兩個人分別從專業運動員和醫療人員的角度,和大家分享了許多經驗。在短短三個小時的行程中,我和呆呆從頭到尾都聽得非常仔細,收穫很多,做了一些筆記希望回來可以分享給各位。


    比方說,戴醫師問道:「各位覺得哪一種運動最容易傷膝蓋?」各種答案都有,像是爬山、打球、騎單車等等,恰恰則開玩笑說是「打棒球」😅,因為他在28歲就被診斷患有髖關節炎。


    結果答案出乎意料。戴醫師說:「沒有任何一種運動會傷膝蓋,是運動傷害才會造成關節病變。」而為了要避免運動傷害出現,我們要學習正確的暖身、保養和肌力訓練等知識,然後養成持續不懈的運動習慣,就可有效減少運動傷害的發生。


    這答案聽起來可能有點像在打高空,好像被基本理論擺了一道,但實際上就是如此,這些本來就知道的事情經過醫師提點,重新喚醒了我們的重視,決定回頭從基礎開始訓練。(老實說,聽完戴醫師的分享後,馬上就想去他執業的成大醫院掛診了 😆)


    而且恰恰也說是肌力訓練和平時的營養品補充,才讓他能在球場上持續地奮戰。(不離不棄,是我兄弟!恰恰是永遠的23號!)


    最近呆呆爬山試著不用護膝,也開始吃Move Free 益節,加上平時培養的深蹲和肌力訓練,她說雖然偶爾還是會感到疼痛,但覺得身體一直有在進步,覺得非常開心!你對身體付出多少,就會回饋多少,這騙不了人。


    行程中,隨行的生態解說員說象山在納莉颱風後損傷慘重,大片鬆動的土石將邊坡掩蓋,所有樹木植物一夕之間消失不見。但近20年過去了,現場已完全看不出當時天災的痕跡。有人問,是政府派人過來重新種樹的嗎?這時我聽到一個讓我很感動的答案。


    解說員回答:「不對,沒有人來種。大地不需要人類重新去種樹,因為土地裡本來就有種子了。」是啊,大自然本身就有自我修復的能力,不需要外力介入就可以回復原貌。


    但人體不同,很多東西流失了就是流失了,沒辦法逆向修復。所以除了持續運動和肌力訓練去維持體能,也可以試著用營養補充品幫助身體獲得更好的活動力。


    #2020逆齡行動
    #MoveFree給我更好的行動力

  • 彭政閔住哪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5-11 09:06:56
    有 1,549 人按讚

    【2008獅象衝突-象迷圍獅巴】#粉絲許願 #回憶圍巴 #記得的好友一起來留言 #老派好禮相贈
    2008年中華職棒總冠軍賽第五戰,
    賽後發生象隊球迷包圍獅隊巴士的激情行徑。
    發生原因主要是戰況激烈,
    林岳平對陳冠任投出內角近身球,兩人互瞪。
    隨後象隊反撲機會落空,
    林岳平向著兄弟象隊休息室振臂高呼,
    引發象隊球員不滿,衝出休息室理論。
    雙方清空板凳,在球場上爆發爭執與推擠,
    而場邊球迷的怒氣更是一觸即發,不停的場內叫罵及丟擲物品。

    正當場面緊張時,被隊友拉開的林岳平,
    在進入休息室前,
    再次對著象迷座位區以大拇指比出割喉手勢,
    引發了象迷的嚴重不滿。
    比賽結束後頗感不平的象迷圍住統一獅球員巴士,
    是為圍巴事件。

    圖說:中職總冠軍第五戰賽後,象隊球迷包圍獅隊球員巴士 ,在警車的開導下才離開球場。
    來源:聯合報
    日期:2008-10-31
    攝影:侯永全

    |活動辦法|
    留言就抽出30位老派好友致贈好禮

    |活動期間| 2020/5/11~5/12(二)晚間10點截止

    #圍巴事件 #中華職棒
    #報時光UDNtime

    歷史新聞

    【2008-10-31/聯合晚報/A12版/運動】

    砸車 不是第一次

    【記者黃麗華/台北報導】在總冠軍戰被球迷怒砸的球隊巴士,統一獅隊不是第一台,最近八年已出現三起的意外事件,巧合的是前兩次被砸的巴士,都是停在台南球場旁邊。

    昨晚獅隊巴士被象迷包圍怒砸,球團人員今早檢視,發現兩側車身共出現八個小凹洞,車頂有六個凹洞,造成表面傷害的是裝有飲料的保特瓶,可能還有小石頭之類的,幸好沒有太尖銳的東西。

    前面的擋風玻璃上出現不少的手印,應該是巴士在駛離球場前,在一旁的象迷用手拍打,並未造成破裂的強力衝擊。

    對於車體表面的整理,球團人員表示,將向聯盟了解是否有相關的損害賠償。聯盟的說法是依既定程序處理,將會先徵詢球場相關的保險賠償辦法。

    這次獅隊巴士在新莊棒球場被砸還算是小傷害,前兩次就發生較重的傷害,第一次是2001年兄弟在總冠軍賽台南第七戰逆轉封王,引發獅迷強烈不滿,不服輸的球迷衝到球場大門口拿石頭砸兄弟的巴士,擋風玻璃都打破了。

    第二次是2004年的興農,也是在台南的第七戰封王,停在台南棒球場外的巴士被不明人士破壞,靠近前座側面的強化玻璃上出現14個凹洞,有一個凹洞還有一絲裂痕,疑似是強力BB槍打出的鋼珠彈所致。

    【2008-10-31/聯合晚報/A12版/運動】

    獅象衝突
    互瞪互嗆砸車…一把火6處燒

    【記者陳宛晶、黃麗華/台北報導】比起滿場象迷造成的黃潮,昨天的衝突場面更適合套用獅隊總教練呂文生的話,「有如錢塘江般」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球員與球員間的場上對峙才歇,另一波球員與球迷、球迷與球迷間的衝突又要襲來。

    昨晚在新莊的「激情之夜」可六大場景還原過程:

    #場景1 導火線:一顆近身球

    九局下、一出局,「大餅」林岳平對陳冠任投出內角近身球,陳冠任怒目直視,「大餅」不甘示弱回瞪,象隊球員見勢走出休息室叫囂表達不滿。這一球就成為導火線,雙方衝突一觸即發。

    #場景2 勝利拉弓 激怒象迷

    九局下、一出局,陳瑞振敲出雙殺打,象隊最後反撲機會瞬間瓦解。「大餅」在象隊休息室前激動做出握拳拉弓動作,「恰恰」彭政閔認為他的動作衝著象隊,對此大感不滿,怒問林岳平「你這樣對嗎?」

    瞬間雙方休息區清空,兩隊人馬直接在場上推擠、拉扯,「大餅」持續與場邊象迷互嗆,球迷也紛紛將水瓶、加油棒等扔進場內;「大餅」被隊友拉回休息室前,又對著象迷比出割喉動作,衝突正式引爆。

    #場景3 休息區一團亂

    兄弟球員走回休息室,對「大餅」的囂張動作依然氣憤難平,罵聲連連。個性一向溫和的恰恰最為激動,認為「大餅」被打安打造成危機,為何要向象隊示威拉弓。突然間醫務室傳出曹竣崵的叫罵聲,大家以為是在罵前隊友,仔細聽,原來他在罵「是誰的釘鞋踩到我的腳。」陳懷山也在混亂中被踩了一腳。

    #場景4 要大餅道歉

    比賽結束後,象隊球員陸續走上巴士,獅隊球員也拖著裝備打算上巴士連夜趕回台南,發現停車場已被不滿的象迷團團包圍,他們高喊「林岳平,道歉!」

    聯盟顧及球員安全,請獅隊人員暫時待在大廳內,警方馬上增派上百人力維持秩序,只是獅隊巴士擋在前面開不出去,停在後面的象隊巴士也走不了,球員們都很無奈。

    現場有人提議乾脆兩隊球員交換上巴士,先離開球場再說,林岳平也在大廳再度向媒體解釋拉弓動作並不是刻意針對任何人。

    #場景5 象迷也搞內訌

    就在象迷包圍獅隊巴士同時,另一頭的出口也發生球迷之間的衝突,獅迷、象迷互嗆,連象迷內部也因意見不合發生推擠叫罵。理性象迷要激動象迷冷靜,對峙場面幾乎就要貼到牆上,現場警力護送獅隊同時,還要分頭阻止球迷衝突。

    #場景6 獅巴士挨轟

    約在晚上11時20分,聯盟宣布統一球員可以上車,警方派出五、六部警車在前引導護送,並派人現場錄影蒐證。球員陸續上車時,象再度高喊「林岳平是臭俗仔」,大餅則面無表情。

    巴士起動,獅隊已把兩邊窗簾全拉上,外面看不到林岳平坐哪,象球迷紛紛將手頭上的物品砸向巴士,包括加油棒、保特瓶、打火機等雜物。

    發洩完不滿情緒,象迷馬上回過頭敲打加油棒迎接象隊巴士,齊聲高喊「象隊加油!二連勝!」直到11時40分,球迷才散去。

  • 彭政閔住哪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10-06 17:30:00
    有 737 人按讚

    【真的假的?棒球本來不是打9局,而是搶21分?】
    中華小將在2019年U18世界盃中奪下睽違9年的世界冠軍,也是中華隊史第3個U-18冠軍。這場精采刺激的比賽中,9局下半救援投手陳柏毓頂住壓力,撲熄對手美國的反攻,成功守住戰果拿下勝利。
     
    9局下半令人屏息的關鍵時刻,也出現在永遠的「中職先生」恰恰、彭政閔引退賽上。中信兄弟1分落後下,2人出局正好輪到恰恰上場,全場2萬多名觀眾起立吶喊,期待他能一棒追平,讓19年輝煌的職棒生涯再添一筆傳奇紀錄。可惜2好3壞滿球數後,恰恰以內野滾地球出局。
     
    你知道嗎?其實,棒球原來不是打9局的。
     
    #為什麼棒球會設定成打9局?
    19世紀初期,棒球運動其實是一種以哪一隊先得21分者獲勝的比賽。
     
    但隨著投手愈來愈厲害、比賽時間也愈來愈長,加上當時根本沒有夜間照明設備,為了加快比賽節奏,在1856年,由史上第一個棒球俱樂部紐約「尼克巴克俱樂部」(KnicKerbocker Club)出面開會討論棒球規則,決定將比賽定為9局,比賽中每隊上場人數9人,讓每一個人有機會上場打擊3次。
     
    這個規則一直延續至今,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 (MLB)今年是150週年,仍舊使用這個古老的規則。
     
    目前除少棒國際賽是打6局,原本U-23世界盃棒球賽(23歲以下成棒和職棒球員參賽的比賽)、U-18世界盃棒球賽(18歲以下選手參加的比賽)及世界棒球12強賽、亞奧運和職業比賽均採9局制。
     
    #比賽時間太長難吸年輕球迷,#一人左投將成MLB歷史?
    棒球運動風行的國家主要集中在北美洲與中美洲國家,亞洲則是東亞的日本、韓國與台灣,但在美日,職棒都出現受歡迎程度逐年遞減的趨勢,尤其是日本早已被職業足球J聯賽(J1リーグ)超越。
     
    分析原因,可能都出現在球賽長度過長、動輒超過3小時,難以吸引小球迷,因此棒球迷年齡逐漸老化問題愈來愈嚴重。
     
    近年來棒球有多種改革都跟比賽長度有關,包括突破僵局制、故意四壞直接上壘,投手暫停次數等。
     
    MLB明年將實施「一名投手至少投完3名打者才可退場」規定,一人左投將成為歷史,背後原因都是希望加快比賽節奏,尤其是在投手分工越來越精細的時代,每換一次投手至少就要花掉1分40秒左右,換愈多次時間就拖愈久。
     
    #2020年起U18和U23將改打7局
    此外,世界棒壘總會今(2019)年初已公布國際賽新變革,明年的U-23與U-18都將改為只打7局, 未來,打9局的國際賽事只剩12強與亞奧運會出現。
     
    國際賽若改為打7局,估計大約可以減少約40分鐘,有機會讓棒球比賽在2小時30分鐘內結束,這樣與足球比賽長度就差距不大,很多棒球研究者認為將有助於吸引年輕球迷。
     
    【更多冷知識】什麼是棒球150年未變的「#尼克巴克規則」 ?請點👉#網頁好讀版👉http://bit.ly/35fIheW

    #更多相關報導
    【最美的恰恰時光:把中職的黑暗打成燦爛】http://bit.ly/2lkoB7y
    【台灣人.棒球夢.中職30年】http://bit.ly/2lUfquB
     
    諮詢專家/陳子軒(國立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教授)
    採訪整理/嚴文廷
    插畫/一百隻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