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張敦量女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張敦量女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張敦量女友產品中有5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意大利衣食住行- KK Life in Italy,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的希臘情緣」一氣呵成版 開page 五年多 很多朋友因飲食、時裝的分享 而認識我 亦有很多朋友 因為這個愛情故事對我加深了解 我會久不久post 一次 因為希望新mozzarella fans 有機會 看看這不一樣的愛情故事 很多朋友跟我說 從來沒有一口氣在Facebook 看這麼多字 今次...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想客人一看到這個刈包,便會認得是這間店子的出品,不會讓人感覺像一般燒賣魚蛋那樣隨處可見……」So Gun 邊說邊開始量度麵粉的份量,準備趕製一天營業所需的刈包。每朝8時開始,他便窩在他這家在元朗新張的小食店「倆口」裏頭,整天忙個不停,做包,煮餡,備配菜,樣樣手工做,有時忙得要有正職的女友Jun來幫...
「張敦量女友」的推薦目錄
張敦量女友 在 GirlStyle 女生日常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03 09:58:28
【 @girlstyle.mag 】東京奧運|台灣舉重女神郭婞淳奪金掙扎樣爆紅?陽光柔道男神楊勇緯奪銀! . 張家朗和何詩蓓早前率先在2020奧運中分別為香港奪下金銀牌,令不少港人都深信這個地方仍能再次創出奇蹟。同期在台灣亦有幾位運動員成功奪得金銀牌,在舉重、射箭和柔道創下佳績,他們的人氣迅即爆紅,...
張敦量女友 在 HK Food Media《飲食男女》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6-03 03:34:52
足本睇片👉🏼:https://bit.ly/3wJOKLU 「想客人一看到這個刈包,便會認得是這間店子的出品,不會讓人感覺像一般燒賣魚蛋那樣隨處可見……」So Gun 邊說邊開始量度麵粉的份量,準備趕製一天營業所需的刈包。每朝8時開始,他便窩在他這家在元朗新張的小食店「倆口」裏頭,整天忙個不停,做...
張敦量女友 在 左撇子的電影博物館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6-02 14:05:15
【#看電影玩世界】《#真愛每一天》的五個重要倫敦場景 : (1) Blind Date 的黑暗餐廳:Dans Le Noir 《真愛每一天》最近重新上架 Netflix,這是左撇子我人生最喜歡的兩部浪漫喜劇之一,不只看了好幾次,我還親自到了倫敦現場喔! 這篇就是「看電影玩世界」系列的:#看電影玩...
-
張敦量女友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6-02 22:15:12「想客人一看到這個刈包,便會認得是這間店子的出品,不會讓人感覺像一般燒賣魚蛋那樣隨處可見……」So Gun 邊說邊開始量度麵粉的份量,準備趕製一天營業所需的刈包。每朝8時開始,他便窩在他這家在元朗新張的小食店「倆口」裏頭,整天忙個不停,做包,煮餡,備配菜,樣樣手工做,有時忙得要有正職的女友Jun來幫忙開店。
倆口小吃
地址:元朗順豐大廈18號地舖
電話:6176 7259
營業時間:星期二至日 12nn-6pm
足本訪問: https://bit.ly/3yExzgD
===================================
? 8折全年睇《蘋果》即慳$121!
現有日費訂戶亦可轉訂? http://bit.ly/2YwE3Ma ?
訂閱《飲食男女》YouTube: http://bit.ly/2Md5V2k
Facebook: http://bit.ly/2MJejcp
Instagram: http://bit.ly/2EA3qpR
推薦影片:
元朗章魚燒月賣近2萬粒 熱辣金黃酥脆 內餡柔潤 自家調燒汁 用越南章魚 (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Y8Rt_vjyH28)
元朗日本菜|師承日籍名廚 30歲後街開居酒屋賣燒鳥 用足3款日本雞 酒浸風乾馬友+鹹蛋黃釜飯 (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nhQbv4g-rFk)
元朗茶記$51神秘圍村菜 南乳醃24小時再煎香 客人:「難以形容的家鄉味道!」(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O2EV4nMpcYI)
【假如沒有天價租】「福食」三老 唔靠綜援靠自己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aUE2oQIDoV0)
【籽想旅行】直擊東南亞首個人妖騷後台 變性舞台一姐的日與夜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CBBq_D0-Lsg)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元朗美食 #台式刈包 #倆口小吃 #順豐大廈 #交通廣場
#飲食男女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飲食男女 打卡大街小巷搵食地圖
https://hk.adai.ly/e/gPF0DIjsB9
《蘋果》每日為你增值 立即訂閱
https://hk.adai.ly/e/kbo0wDsxB9 -
張敦量女友 在 tonylamfood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2-26 18:48:09#旺角美食 #香港美食 #黃店 #黃色經濟圈
又一良心餐廳,好味兼食得安心樓上cafe
平日收工後和女友吃晚餐,選擇了一家位於旺角的樓上cafe,支持一下良心企業。
電梯門一打開,就看到兩家餐廳,左邊的一家,就是今日我們想去的餐廳chiba。
此鋪人流實在頗多,不過還有一些空位;餐廳內部不算太大,不過還是有一定空間感,有格調的燈光環境,大片的落地玻璃,清楚的看見彌敦道大街,整體感覺有格調舒適,二人坐在落地玻璃前,感覺很適合兩人談談心。
吃吧招牌併盤 ($118) Chiba's Signature Platter (HKD118)
雜錦酥盒,蘋果肝醬,三文魚莎莎,蟹肉牛油果, 煙火腿蜜瓜各有特色,值得大家一試!
軟殼蟹肉醬千層麵 ($148) Beef Lasagna w/ Soft Shell Crab (HKD148)
千層麵是一種麵食,特點是用多張寬如手帕的大麵皮疊起來,內層夾上多種成分如乳酪、肉醬、蔬菜,經焗製調味而成
當日材料作了改動,三文魚波菜取代了肉醬。芝士,這款千層口感算煙韌彈牙,醬汁也足夠,惟最內部的層次感不夠分明,整體不錯,但未至頂級。
慢煮甜酒燴和牛面頰 ($188) Slow Cooked Wagyu Beef Cheek (HKD188)
牛是吃每天要吃掉大量的草料,不停的嘴嚼使牛面頰的肌肉肉質堅實,不帶任何肥肉。雖然牛面頰不容易煮到很腍,但是肉味特濃,可以做非常特別的菜式。
餐牌上主打的菜式,牛面頰堆得像座山,堆疊得高高的,牛肉其實只是在外面的一層,中間是白飯;牛面頰,肉味十足,不會太肥,但不夠腍,不過醬汁惹味,挽回了不夠腍的不足!
Kwak ($75)
送來有一陣小麥味,又夠哂氣,清新啤感覺清甜,更突顯小麥味。
班蘭鮮奶咖啡 ($58) Pandan Latte (HKD58)
加了班蘭的咖啡更見香味,不過香味未算太濃烈 未有蓋過咖啡的香味,咖啡豆品質也不錯,配合 香港的鮮奶,整體口感香滑醒神。
餐廳三款食品質素均好,小店又有優惠,晚上八時半後酒類又買一送一,食得好味又食得安心,何不一去再去,難怪人流不斷!!
吃吧 Chiba @chiba_hk
旺角彌敦道566-568號僑建大廈2樓2室
Room 2, 2/F, Kiu Kin Building, 566-568 Nathan Road, Mong Kok
––––––––––––––––––––––––––––––
Track: Conversation — Broke In Summer [Audio Library Release]
Music provided by Audio Library Plus
Watch: https://youtu.be/DiO-5RWwIK4
Free Download / Stream: https://alplus.io/conversation
––––––––––––––––––––––––––––––
張敦量女友 在 意大利衣食住行- KK Life in Ital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的希臘情緣」一氣呵成版
開page 五年多
很多朋友因飲食、時裝的分享
而認識我
亦有很多朋友
因為這個愛情故事對我加深了解
我會久不久post 一次
因為希望新mozzarella fans 有機會
看看這不一樣的愛情故事
很多朋友跟我說
從來沒有一口氣在Facebook
看這麼多字
今次打破紀錄
2019 年在港出了人生第一本書
名為「意料之外」
除了分享意大利飲食文化外
亦分享了我一些故事
希望為自己
出一本「人情味濃」的作品
感恩這本書
可以在香港其中23間圖書館的書單名上
住了意大利超過20年
一向很少執筆寫中文
這五年跟大家分享
全部用「一陽指」慢慢寫
中文進步了不少
雖然不是文采了得
但有自己的風格
「我手寫我心」
這希臘情緣全是真人真事
(除了人物的名字)
~~~~~~~~~~~~~~~
移居意國20年:我的希臘情緣
本身很少說私事,但收到好多粉絲的要求想我分享跟丈夫由相識的故事,其實自己一直很想找個地方記錄下來,當作給自己和兒子作個紀念,然而總提不起勁。多得你們的推動,我才鼓起決心執筆,藉出書這個機會順道分享我和丈夫的故事吧。
回想起來,我跟丈夫的相識回憶仍是記憶猶新。我曾是一位空姐,所以很多人都猜想我跟丈夫是在飛機上相遇的,其實不是。
「希臘的偶然相遇」
1994年9月5日零時45分,我跟同事Jenny拖著疲乏的身驅,在雅典一碼頭登上前往希臘小島Mykonos的船,船程大概五小時,到達時目的地時差不多天亮。雖然我倆由香港到希臘已經有四十多小時沒有安睡,但當快看到期待已久的藍天白屋,以及浪漫的愛琴海時,所有倦意都一掃而空。
因正值旅遊淡季,船上只有零星的乘客,我跟Jenny隨便找個位置便坐下。我們後面是一對年輕夫婦,男的是香港人,女的來自馬來西亞。而斜對面坐著三個「不羈浪子」,大約20多歲吧,但看不出其國籍。他們穿上撕去手袖的襯衫,踏著已磨成拖鞋般的白布鞋。他們正準備用毯子鋪在甲板上睡覺,旁邊還有三人的「旅伴」木結他和大背包。當我正準備到洗手間梳洗時,其中一個浪子目瞪口呆站在我面前,嘴巴張得大大的,那眼神好像要對我說些什麼。當時我心想:「糟糕了!這艘船這麼大,又沒有什麼人,若果他對我有什麼不軌的企圖,該怎麼辦?」但當時的我筋疲力盡,梳洗後就沒再理會他,回到座位便呼呼大睡。
我跟Jenny在船上總算安然度過了一晚。到達Mykonos港口時,太陽剛剛升起,我們不禁嘩的一聲大叫出來,眼前是一幅超級美麗風景,我們迎著晨曦走向一直嚮往的希臘小島!
到達酒店後,我們沒有休息就馬上外出逛逛,島上的風景真是太吸引了,不停拍照留念。而很多酒吧日間關門,到晚上才會營業。到了黃昏,我跟Jenny的體力差不多用盡,於是便回酒店休息。後來得知船上那三個「不羈浪子」在晚上到處找我們,以為我們會先休息,待晚上才外出。
Mykonos島上有兩大景點,一個是Paradise Beach,另一個是Super Paradise Beach,在海灘上隨處可見享受「天體浴」的人,而Super Paradise Beach比較多同性伴侶。我跟Jenny第二天的行程就是到Paradise Beach大開眼界,當然我倆都沒有膽量,也沒有身材赤裸裸地展露。相反地,為避免曬出雀斑,我像印度西施般用紅白大圍巾把自己的頭包著,只露出一雙眼睛。當我在海灘四出捕捉「有特色」的畫面時,不知怎地將鏡頭蓋丟了,唯有在猛烈的陽光下苦惱地搜索,不停用腳踢動幼沙,看看蓋子是否被埋了。突然,昨晚在船上目瞪口呆看著我的「他」出現在我眼前。
由於海灘有很多人,我當然沒有在船上那樣驚慌。他向我走近,示意想知道我在做什麼,我指著相機鏡頭,用英文跟他說我掉了鏡頭蓋,正在苦惱地找。從他的眼神,我感覺到他明白我的意思,溝通了一會才知道他來自意大利,因為不太懂說英文,只會說「OK」、「Understand」、「Hong Kong」,而我就只會說「Cappuccino」、「Pizza」、「Spaghetti」、「Oh My God」,我倆就是用這些簡單句子溝通。他努力幫我找了很久還是找不到,最後唯有放棄。
之後我們到海邊的小餐廳一邊吃西瓜,一邊用盡方法溝通,簡單的英文、身體語言、寫字等等。他叫Andrea,是拿坡里人,他也知道我來自香港。從他問我的問題便知道他對我有意思,因為他問我有沒有男朋友。在我們的空姐生涯中,跟大部份乘客只會相遇一次,所以當時我覺得跟Andrea也是一樣,所以回答他的問題時,都有所保留,況且我也不清楚他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沒有必要跟他說太多。
我們與Jenny會合,又再遇到船上那對年輕夫婦,他們跟我說看得出身旁這個意大利年輕人對我真的很有興趣。我說我知道,但沒有可能發展的,一來我對Andrea一點感覺也沒有,二來真的溝通不來,三來是異地戀,真的不用想吧!
Andrea介紹了另外兩位好朋友給我們認識,Francesco是典型意大利人,留著長長的頭髮,Matteo則是短髪,擁有一雙粗粗濃眉,頗能吸引異性。他們的英語比Andrea好點,至少可以用短句子對話。原來他們三個是從拿坡里駕電單車向南行,再乘大船到希臘雅典,然後轉乘船隻來到小島。誰知他們的電單車陸續在途中壞了,還錯失了前一班到Mykonos的船,最後才跟我們搭同一班船,這可能就是緣份吧。他們住在Paradise Beach營地附近的青年旅館,打算停留十天,而我的假期剛巧只有十天,但打算在島上玩兩三天,然後回雅典觀光,行程相當緊密。
當時沒那麼多溝通工具,我們拍過照後便交換地址、電話及傳真。後來得知,原來當日是Francesco先看到包得像印度西施的我,然後立即告訴正在全身赤裸打沙灘網球的Andrea,於是他馬上穿上沙灘褲來找我,免得初次見面就這麼唐突!
第二天,我跟Jenny到另一大景點Super Paradise天體海灘大開眼界。我沒有誇張,海灘最少有200多個男同性戀者,全身赤裸地跟伴侶在享受日光浴!有些還旁若無人地用腳磨擦著另一半的大腿,我實在不知我的眼應該望哪個方向,而他們大部份還要超級帥!半祼及全裸的女泳客亦有很多,還有全裸男士在打沙灘網球,你們可想像到當時的畫面有多震撼。下午3時左右,我跟Jenny已經看夠,正煩惱下站去哪裏才好,我便提議不如回去找那三個「不羈浪子」Happy Hour吧。
當我只見到Francesco及Matteo的時候,不知道怎地竟然有點失落,我便問他們Andrea在哪,他們說Andrea跟幾位剛認識的女性朋友去了超級市場,原來Andrea廚藝非常了得,所以由他負責煮飯。我們一邊喝啤酒和聊天,一邊等Andrea回來。Andrea終於回來,他一見到我的第一反應竟是瘋狂吻我的臉額和嘴。意大利人跟朋友見面時,無論男女一般都碰碰臉頰,先右後左,亦也有人會親嘴的,但不是像Andrea那樣瘋狂地吻。在毫無準備下,我當下真的不知所措,身旁的Jenny也看不過眼,把他推開。
晚餐時我們繼續用簡單英文聊天,意大利人尤其是南部人說話時,總是手舞足蹈,如果把他們雙手綑起來,恐怕就不懂說話了。吃飽後,我跟Andrea在島上隨意走走逛逛,走過藍色的小屋,踏過白色的梯階,便隨意坐下來聊天,聊一些自己的過去。第二天我與Jenny返回雅典繼續行程。
「早了一個月的生日禮物」
回到香港不久,大概在9月底,突然收到速遞公司送來的包裹,感到有點驚訝,究竟是誰寄給我的?包裹是從意大利寄來的,打開後原來是意大利當時流行的品牌出品的一條黑色燈芯絨背心連身裙,前面開胸有鈕扣的,是我喜歡的款式。是誰送的呢?當然就是Andrea。
在希臘的島上,我們交換了電話號碼,我曾致電找Andrea,但最初兩次都找不到他,聽電話的人又不懂英文,想留言也不行。後來終於找到了他,經過一輪艱難的溝通後,才知道他誤會了我的生日日期,其實是10月底。無論如何,我還是很感謝他的心意。之後的兩個月,我們維持簡單的電話問候,也收到Andrea的信,全是用英文寫的,還有詩,我可是從沒收過朋友為自己寫的詩!然而生活在步伐急促的城市,我真的不太會欣賞詩中的情懷。
Andrea寄來的每封信,我都有好好收藏,後來發現原來他寫的詩原來是由意大利文翻譯成英文,後來要求他寫一些「現代人」的文字表達方式,如「How have you been doing...?」,而不是「You are the red light, crossing into the sky...coming into my dream」。信中有時附有他和朋友組成的業餘地下樂隊演出的照片, 他是負責彈低音結他的, 全臉塗成白色,加上黑黑的眼眉, 紅紅的嘴巴,頭髮用噴髪膠都竪起的造型,那時候我想,原來外國人真的這麼「前衞」和「另類」。
Andrea常常說會來香港找我,而我卻以為他是隨便說說的。有一天,他忽然告訴我12月會來香港公幹一個月!原來他不像我在工作上遇到的乘客,一生只能遇上一次……
「種在香港的情愫」
原本抱著懷疑,直到收到Andrea從香港打出的電話我才相信。他住在尖沙咀的酒店,我們約在大堂的咖啡店享用下午茶。他比我先到,一見到他我忍不住笑了,穿上西裝戴上太陽眼鏡的他,正喝檸檬茶,跟之前在船上及天體海灘的他,形象簡直是天淵之別!但令我最驚訝的是,他竟可以用流利的英語跟我對話!原來他回到拿坡里後,找了私人英語補習老師,每天2小時,學了兩個月英語。這一切都是為了跟我溝通!後來我也明白Andrea為何可以寫到這麼多英文信給我,他媽媽告訴我,Andrea在學校一點英語也學不到,然而為了我卻一下子便學會了。
我坐下跟他聊天,歡迎他第一次來到香港,或應該說是第一次到亞洲吧。也問及他的行程,原以為他真的來公幹,雖然他也有跟一些工作上的伙伴見面,但其實也用不上一個月。當發現他是為了我而來香港,心裏頓時感到有點壓力,Andrea媽媽後來又跟我說,有一天Andrea跟她說自己可能找到生命中重要的女人,所以他要到香港一趟,看看他的感覺是否真確。這真的是非「常人」的想法。但如果他真的是常人的話,或許我們永遠不可能在一起。
Andrea人生路不熟,留在香港一個月可以做什麼?我沒可辦法天天陪著他,唯有找到一位精通西班牙語的泰國同事照顧他。基本上,西班牙人跟意大利人用他們本身的語言也可以溝通。
某天晚餐後,走在酒店附近時,我跟他說:「你不如回意大利吧!你在香港這麼久幹什麼?又沒有朋友,我也不可能天天陪你!」他很無奈且失望回答:「讓我想想吧!」看到他那失落的樣子,我有點怪責自己,心想他從這麼遠的地方來找我,我最少盡盡地主之誼,帶他參觀一些名勝景點,回意大利的事還是遲些才決定吧。我便跟他說會安排一些香港的觀光行程,而第一站便是大嶼山看大佛。
我們約好早上出發,時值繁忙時間,街上滿是上班一族,Andrea跟我說,為何街上的人來來往往只有兩個方向?他們的行動工整有序,但眼神空洞,就像 吸血殭屍一樣。他真的不明白,香港生活壓力很大,要我們常常面帶笑容是談何容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他說他不會習慣這裏的生活,可見我們之間中的文化差距,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事。
走在街上時,他常常想拖著我的手,我便找了一個連自己也覺得荒謬的藉口跟他說,香港是個華人社會,我們是不可以拖著手的,實行「拖」字訣。有一件小事,我記得非常清楚,且有一刻被他深深感動。遊大佛那天,天朗氣清,陽光普照,在烈日底下,我們走到了大佛的頂部,我的太陽眼鏡突然斷了,螺絲也鬆了。刺眼的太陽把我眼睛照得睜不開,那時Andrea馬上去買一罐汽水,利用拉蓋的尖角弄成小螺絲批,埋頭苦幹、汗流浹背幫我修理,那時候我心想,為什麼Andrea會對我那麼貼心?
從很多細節可見Andrea真的很喜歡我、關心我,慢慢地我也對他沒有那麼抗拒,甚至開始對他有了一點感覺……當他再想拖著我的手時,就乾脆讓他拖著吧!我性格比較爽直,不是那些愛玩把戲的人,當然亦承認我已經接受他。
在餘下的日子,我帶他四處逛逛,去山頂坐纜車看夜景、去女人街逛街、去廟街吃炒蜆,還吃得滿口是沙,最記得我向老闆投訴為什麼蜆有這麼多沙的時候,他竟說:「小姐,無沙不是蜆。」我真的給他氣死了,香港大排檔及洗手間的衞生環境,Andrea有點不習慣,但為了融入我的世界,唯有就遷就一下吧。然而現在叫他去的話,應該打死也不去!
有天晚上,我們在尖沙咀加連威老道附近逛街時,他忽然跟我說:「不如我們結婚吧?」我立即被他嚇一跳!結婚?我們在希臘只見了兩天,你在香港只有兩星期,從認識第一天到現在,只不過過了三個月就結婚?不要跟我開玩笑吧!但是他說:「我是認真的!」我當然覺得沒有可能,便說:「慢慢來吧,我們還年輕,待感情加深瞭解透徹了才談吧!」
可能因為水土不服,Andrea有幾天病了,他還叫我幫他買白飯和一個檸檬!說他拉肚子時,都會吃意大利彈牙有口感那種的白米飯,加點橄欖油及鮮檸檬汁,吃上數天便可清腸胃。這跟我們吃白粥清腸胃的方法差不多,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一套,頗有趣的。
開心的日子過得特別快,我們在中環某間餐廳慶祝聖誕節。但對我來說,最難忘的是除夕晚餐。他所住的酒店地庫是一間頗高質的意大利餐,我們就選了那裏來慶祝我們的第一個新年。還記得那時候,我常常叫鮮橙汁當餐飲,總被Andrea取笑,因為意大利人一般只會喝白或酒、紅酒、有汽水或無汽水來用餐,絕不像我們有雜式飲料。意大利人小朋友只會喝水或汽水,但絕不會喝牛奶或朱古力奶用餐。還有Cappuccino只在早餐時享用,不像我們24小時都喝。每當我在下午或晚上叫Cappuccino時,他便幽我一默說,要加個牛角包嗎?
除夕那晚接近倒數時,餐廳內所有員工都暫時工作,各人拿著不同的鍋及廚具互相敲擊,發出「兵兵嘭嘭」的聲音,大家圍著整個餐廳走,很多客人見狀,亦一起湊熱鬧,一個跟一個加入排伍,當晚氣氛濃厚,大家都過了一個很難忘的除夕夜。隨後我們出外走走,尖東海旁人山人海,水洩不通,走累了,我便坐在花叢的石壆上休息。就在那時,Andrea忽然除下了他那枚在旺角小販攤檔買的戒指放在掌心上,非常認真對著我說「This is marriage!Not a game! Take it!」而不是「Will You Marry Me?」他問的方式是令你感到他的肯定及真誠,不讓你拒絕。我看著他,然後便説:「好,我答應你!」
沒想到他馬上問我附近哪裏有教堂,香港不是意大利,教堂不是隨處可見。我説:「你找教堂做什麼?」Andrea説:「我們可以馬上找個神父行簡單婚禮儀式!」我心想,意大利人的效率沒可能比我們香港人高!我回答:「不用吧!現在這麼晚……」沒想到Andrea竟説今晚是除夕,可能有子夜彌撒。救命!這樣他也想到!他不斷叫我告訴教堂在哪裏,我覺得他的想法肯定行不通,好吧!就陪他走一趟。
印象中在漆咸道近紅磡火車站有一間小教堂,他拖著我的手,步伐急速。我們終於找到了,他按大閘門鈴,沒有人回應,他不停按也沒有人回應,我說:「走吧!這麼晚了,沒有人會在這裏了!」他唯有失望地說好吧,那我們再安排。幸好那次之後,他沒有再叫我找教堂,但從那時開始,我們之間已經有了某種默契和承諾。
「為了愛情初到拿坡里」
一個月的時間轉眼間便過去,Andrea要返回拿坡里了。別離儘管是痛,但痛源於愛。
幸好我一年前已經申請了假期,打算1月中到拿坡里探望Andrea及他的家人,雖然依依不捨,但知道我們很快便見面,心裏便沒有那麼難受!拿坡里,我來了!
我大約早上7時抵達羅馬,Andrea跟Matteo來接機,由於到機場的車程需要大概2.5小時,他們凌晨4時已經從拿坡里岀發。Andrea的家竟然是傳統日式裝修,原來他媽媽十分欣賞及喜愛東方文化,書架上放著她多年前到紐約旅遊時,在一間中國餐館拿的餐牌作紀念。我也帶了一些中國特色的小禮物給Andrea的家人,還送了一幅畫有老虎的國畫給他爸爸。當我拿出了一條珍珠頸鏈給他的媽媽時,她便給我一張意大利里拉紙幣作回禮。原來拿坡里人認為珍珠形是眼淚,代表悲傷,所以她給我一點錢算是扯平!當地還有其他習俗,例如不要把鑰匙放在床上、不要送人家紫色的禮物、17號是不吉祥的號碼等等,真是各處鄉村各處例,原來迷信不只是中國人專有!
雖然那時我不諳意大利文,又不能用英語跟他們溝通,但仍感覺他們一家的熱情,尤其是Andrea的媽媽。我跟她感情深厚,什麼都分享,感恩有這麼的一個好奶奶!由第一天認識,我便跟Andrea一樣叫她做媽媽,對於過埠新娘來說,丈夫家人的支持與關懷非常重要,我常開玩笑跟丈夫說,若你不是有一個這麼好的媽媽,可能我一早就走了。那兩星期的假期,Andrea介紹了他幾位好朋友給我認識,其中一位是他在17歲時的前度女友Andrea後來跟我說,她來的主要原因,是看看我究竟是怎樣的人。餘下的日子,Andrea盡地主之誼帶我參觀拿坡里,意大利有句諺語「vedi Napoli e poi muori」,中文意指「見到Napoli後才可以死!」拿坡里太漂亮,離開人世前一定要看看當地海灣——世界三大最美海景之一。
我還參觀了2000多年前,維蘇威火山爆發時被完全摧毀的龐貝古城,以及一些有名的旅遊景點,如風景很美的波西塔諾(Positano)。由於拿坡里是Pizza的起源地,當然不可以錯過,海鮮種類繁多,水牛奶芝士超新鮮,還有數之不盡的美食。
又到離別的時候。今次感覺真的難受,不知下次什麼時候才能見面。回香港後,我可以做的,就是努力跟其他同事調換航班,由於我當時在頭等機艙工作,前往羅馬的航班是用空中巴士340,12個頭等客人常常全院滿座。加上4個駕駛室機組人員,只有2個艙務員負責服待,而我職級較低,當然負責最辛苦的工作。頭等的銀餐具又重,服務又繁複,簡直像地獄一樣!所以不難找到人願意跟我調換。後來我升了職,成為商務及經濟艙的section leader,換到羅馬航班的機會大減,因為沒有人願意讓出。
為了爭取更多機會跟Andrea見面,其他什麼歐洲航班我都嘗試爭取,很多時候要讓出極受歡迎的航線,來換取一些歐洲航班,很多認識我的同事給我起了一個別號叫「歐洲之后」,這是拜我發瘋地換歐洲航班所賜,愛情魔力真的偉大!
「離鄉背井的抉擇」
維持這段異地戀4年多,幸運的話我們平均每個月見面一次,地點包括巴黎、倫敦、法蘭克福、阿姆斯特丹、羅馬、拿坡里及米蘭,每次見面只有1、2天,所以我們都十分珍惜。有時我飛去意大利找他,有時他飛來香港找我,這份堅持真的不是容易。遇到身心疲累時,我也曾想過放棄。每次到拿坡里,晚上跟Andrea的朋友吃飯,他們都説我在晚餐中都差不多睡著,他們並不知道我已經30多小時沒有好好睡過。記得有一次我從倫敦飛到米蘭後發高燒,相聚2天就要趕回工作崗位回港。每年2次的假期,我和Andrea都會安排一起到其他國家旅遊,最深刻的一次是到日本多個城市觀光,在長崎得到一個日本同事的爸媽熱情款待,留下很多開心及難忘回憶,他們後來亦有出席我跟Andrea在香港的婚宴。
由於當時沒現在那麼多網絡通訊設備,只可以寫信、打電話或傳真,每次收到電話帳單時都不敢看,簡直是為電話公司打工一樣!那些手寫信和已褪色的傳真我仍保留至今,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變得愈來愈方便,但我懷念以前等待信件來臨的感覺,還有打開信件的那份衝動,看到愛人筆跡的震撼!
幾年後,我倆真的很累,覺得這種戀愛方式不可以長此下去,要不就分手,要不就走在一起建立家庭。經過再三考慮,我們終於決定在1998年11月結婚,在香港舉行婚禮,我跟Andrea也有「斟茶」給雙方父母及長輩。
1999年3月10日最後一次穿上空姐制服,做過了最後一班洛杉磯至香港的航班後,我依依不捨地結束了差不多9年的機艙服務員生涯,離開香港、家人、朋友,去意大利生活。雖然這是一個非常難取捨的決定,但我終於有抉擇了,朋友們都說我有超乎常人的勇氣。老實說,年輕時沒有像現在那麼思前顧後,只想跟我愛的人在一起 !
由於意大利政府在教育方面不太著重外語,不懂當地語言是不可以「生存」及融入社會,而意大利文文法比英文複雜得多,所以最好先上一些基本課程打好基礎。剛巧那時Andrea的父母在米蘭生活,所以我在香港已經報讀米蘭一所語言學校為期的3個月的密集課程,這樣我下課回家後,便可以跟他們繼續用意大利文溝通。
4月剛剛到意大利時,先到米蘭上學,周末或假期Andrea便會來探我,完成課程後才搬到拿坡里居住,再上3個月的意大利文課程,然後慢慢融入社會,結果我們在拿坡里住了差不多9年,最後再搬到羅馬。所以意大利的三大城市,我全部居住過 。
「寫在20年後的今天」
意大利情緣故事就來到這裏,能夠跟你們分享這個故事是緣份!這一次回顧,令很多漸漸褪色的畫面再次湧現。由當日連載第一集到完結篇,看著你們的留言,大部份的人都説我和丈夫的故事很浪漫,就像童話故事。但是想深一層,人生不會是一部童話,甜酸苦辣、起起落落,跌倒再爬起來,各人的故事不同,我們不需要跟人家比較,凡事盡力而為,重點是要珍惜所擁有的一切。
我跟丈夫的相遇真的不平凡,也不只是巧合,而是上天的安排!但我倆要付出及犧牲很多才能走出一起。在意大利生活20年,一點也不容易,當中的起起落落,滿佈荊棘!可以説,比香港更加艱難,雖然17歲那年我也曾獨自到美國德州當交換生,但那時只用了數月便可以慢慢適應,不用理會家庭生活上的各種困難,只用專心上學!跟意大利的婚姻生活實在是截然不同。
記得剛到拿坡里的時候,在街上被途人指指點點:「中國人呀!」我心想,我可不是從火星來的!而要面對的問題很多,第一是語言障礙,第二是文化差異,第三是沒親人朋友在旁,第四是要重新建立自己的生活圈子,並慢慢融入社會。我當然沒有奢望可以找到像香港的真心知己朋友,但結識一些新朋友,閒時聊天或聚會,放鬆一下心情,分享生活點滴,也是十分重要。照顧家庭之外,總要有自己的一點空間。
一向慣於獨立及走遍半個地球的我,在意大利定居的首幾年真的遇到很多挫折及困難,那時候,亦沒有現在的網絡通訊科技,可以免費跟家人和朋友溝通。我亦跟你們一樣,要承受極大家庭及工作的壓力,幸好性格外向,人緣甚佳,加上能屈能伸,漸漸適應這裏的生活環境,憑著做人及工作態度,也「賺到」很多尊重與信任。期間認識了其他從香港嫁過來的過埠新娘,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香港跟意大利生活完全不同,最重要是用正面思考去解決問題,因為我們不可能改變意大利人的生活方式及步伐來迎合我們,唯有調整一下自己去適應,我們不能只想這裏的不好,沒有人及地方是完美,只能取長棄短吧!人需要成長,而有承擔才會變得成熟。
我不會為了炫耀而把外國生活包裝得100%完美幸福,因為這根本不是事實,有苦自己知,我只想做回自己,做自己喜歡的事,見自己喜歡見的人,今次這個故事,亦希望把浪漫背後的代價帶給大家,也帶岀「犧牲與付出」、「各有前因莫羨人」。
幸運的是嫁了一個廚藝了得的老公,他從小受到他祖父母的影響,跟他們學了很多技巧及秘訣!跟著他傳授了給我,待我可以跟大家分享!意大利很多男士都愛做菜,而且很棒!他們在周末一邊喝酒,一邊跟家人朋友談天說地,一邊做菜,真是賞心樂事!現在兒子亦受我們感染,愛上了做菜。未來的日子,我會繼續努力為大家分享意大利的一切及鮮為人知的一面。衷心感謝你們的支持與鼓勵。
我很開心你們喜歡意大利,這一切也令我非常有滿足感,很多「隊員」因為我的分享,而要來意大利旅遊,特別是我丈夫「老家」拿坡里,要享受美食一定要來!
意大利不是完美但神奇!
~~~~~~~~~~~~~~~
《意料之外》
第一版1300本精裝硬皮封面
全部售罄
加印第二版500 本
已經在2019年10月下旬推出
KK Online shop
香港書局如誠品、三聯、大眾及商務書局等
澳門(宏達書局)
均有發售
KK Online shop
https://bit.ly/3rcnNOp
商業電台夢想家節目訪問
https://fb.watch/v/3qxptYhvQ/
張敦量女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一直想改變世界。我12歲的時候有個頓悟,當時我注意到在我這項運動,每個人都穿白衣白鞋玩白球——而打球的全是白人。我問自己:『其他人都到哪去了?』所以那天我向自己許下諾言,餘生會致力於人人平等。我知道我會因為網球而擁有機會。我當時不明白握有平台的概念,但我知道如果真正想改變情勢,就得先當上世界第一。」——比莉.珍.金(Billie Jean King)
讀到《給未來世代的人生備忘錄》的第一篇〔比莉.珍.金〕,馬上想到由 Emma Stone 主演的《勝負反手拍》,我很喜歡這部電影,雖然稱不上熱門,但是絕對是一部勵志又感動人心的傳記電影。
Billie Jean King 全面性地改變了女網的世界,也因為她以名人的身分出櫃,間接為同志開闊正向的發聲空間。她會改變世界,原來不是偶然,而是在12歲就已經立下的人生抱負。
#EmmaStone飾演BillieJeanKing
《勝負反手拍》(The Battle of the Sexes, 2017) 是部傳記式電影,故事主角是女子網壇上的傳奇人物 Billie Jean King,她不只曾經獲得 39 個大滿貫,也是女子網球聯合會(WTA)與女子體育基金會(Women’s Sports Foundation)的創始人。然而,Billie Jean 最為世人所知且為讚頌的事蹟,不是大滿貫與創始者,而是在 1973 年的「性別之戰(The Battle of Sexes)」。
「這不是場網球賽,是場歷史,也是社會改革」Billie Jean 自己說。
《勝負反手拍》是由導演夫妻檔 Jonathan Dayton 與 Valerie Faris 共同拍攝,男女主角都是一時之選:Emma Stone 不計美醜幾乎素顏地演出網球奇人 Billie Jean;而飾演熱衷羞辱女性的男子網球高手 Bobby Riggs,則是由曾經在《熟男型不型》(Crazy, Stupid, Love, 2011)中飾演 Emma Stone 父親的 Steve Carell 擔任。
.
#BillieJean另尋贊助商提高女網球員的薪水
1972 年,Billie Jean 二十八歲,已經獲得幾個大滿貫和溫布敦冠軍,自言正在人生高峰時,卻談不出一個好薪水,因為她是女性。女子球員只有男子球員的 1/8 薪水,因為「男人比較有力氣、男人的運動比較刺激又好看、而且,男人要養家;抱歉,這是生物性的限制」網球協會的一幫男人如此表示。
此後一年,Billie Jean 自組女子網球聯合會,意外地順利發展且快速成長,女子網球成為一種風潮,帶來一幫觀眾,同時也產生影響力。
.
#獲得VirginiaSlim贊助
在好友 Gladys Heldman(Sarah Silverman 飾演)的籌措與募資之下,包括 Billie Jean 的九位頂尖女子網球員,獲得煙商(Virginia Slim)的鼎力贊助。Heldman 不只成立協會,募款籌資,也發給協會的九位球員一場比賽美金 21 萬的薪資,這是原本在男性網球協會,女子僅有一場 3.5 萬薪資的六倍,距離當時男子球員的 36 萬所得,已經不會太遙遠。
.
#TedTinling特製的女子網球衣
Billie Jean 一生與 Tinling (Alan Cumming 飾演)都是閨中密友。Tinling 一生關心 Billie Jean 也支持她。在 Billie Jean 與 Heldman 決定離開舊的球團時,Tinling 二話不說地加入女子球隊,並且突破性地為這些女性設計合身舒適的球衣。
Tinling 也曾是位網球員,只是後來專職於女子球衣的設計,因為上場的球員不只是比賽、還是表演。球衣除了舒適之外,還要能表現每位球員的健美與特色,畢竟每位球員的身價等同一家公司,形象很重要。
.
#Tinling的同志敏感度
Tinling 是位出櫃的男同性戀,他對同志也有著異常的敏感度。於是,當 Billie Jean 與 Marilyn Barnett(Andrea Riseborough 飾演)並肩齊走時,Tinling 已經嗅到這兩人的親密關係,直接就同他的男友說,Marilyn 就是 Billie Jean 的女友。因為很關鍵,Tinling 也列名於國際網球名人堂。
.
#BillieJean的出櫃
「我一直到51歲才覺得放鬆自在。其後花了好多時間。所以我會告訴年少的自己,『你會因為性向經歷一段煎熬的時光,...可是一切都會否極泰來。』...有了穩定的關係,我便漸入佳境,我和伊萊娜在一起30年了,我們交往以後終於覺得安定了下來。」——《給未來世代的人生備忘錄》(頁20)。
(註:Billie Jean King 的第一個女朋友是 Barnett,後來結束關係也打過官司;第二任女友則是 Ilana Kloss,就是上面的伊萊娜。)
.
#Riggs羞辱女網
Riggs在大贏大滿貫的女子選手 Margaret Court(Jessica McNamee 飾演)之後,為雜誌拍攝的戲謔裸照,把網拍當成老二,一方面暗示只靠他一人,即已痛宰全體女網,讓所有女性都得臣服他的老二,另一方面則以裸體暗示,與其在球場上廝殺,女性更適合作為男性視覺的寵物,裸身拍照。
Riggs 這張持拍裸照,真是將女性羞辱到無以復加的荒謬。但是,在當時以男性為主的社會風氣之下,這種裸照不只大受歡迎,還不受質疑。大眾言論一面倒地認為女性就該屬於家庭,根本無法跟男性同堂較量。
當女性宣稱需要受到尊重時,Riggs 便揶揄地說:別搞錯了,我也愛女人啊。。。只是,比較喜歡她們躺在床上,不然就是在廚房。
.
#Riggs與BillieJean的性別之戰
因為不尊重對手,也太過自大自滿,Riggs 與 Billie Jean 的性別對戰時,Riggs 就像龜兔賽跑裡自以為是的大白兔,每天樂得開心地吃喝玩樂、搞笑耍寶。但是,Billie Jean 則是暫別熱戀中的 Marilyn,堅持紀律地真練習。雖然 Riggs 的兒子,曾經提醒父親應該有所準備,Riggs 打趣地說,他都贏過冠軍的 Court 了,為何需要擔心不過亞軍的 Billie Jean。
Billie Jean 自此為女子網球大爭一口氣,也位全體女性爭取到認同與尊重。因此很妙,即使她曾經獲得三十九次的大滿貫,Billie Jean 最為世人所知的豐功偉業卻不是冠軍頭銜,而是男女網球爭霸的贏家。這也是她的偉大之處:為了爭衡女性發聲、爭取尊重,她願意犧牲感情、犧牲家庭,魔鬼訓練,再以自己既有的地位優勢,面對權威、挑戰男性,以自己的勝利,為眾女性姊妹掙得合理待遇。
「他(Riggs)跟著我跑了兩年,我總是拒絕他,但一等瑪格麗特.扣特(Margaret Court)跟他對打輸了,我便知道我必須作什麼。我知道時一定會很轟動,我知道會很瘋狂,不管你去哪裡都無所謂,這場比賽都會是大家熱議的話題,而我知道我打贏有多重要。」《給未來世代的人生備忘錄》(頁20)
.
#BillieJean的大器先生
在 Billie Jean 成功的網球人生中,先生 Larry 絕對也是一位幕後功臣。很早他就知道 Billie Jean 與 Marilyn 的戀人關係,不過,他不咆嘯、不破壞、也沒介入。他讓事情靜靜發展,自己則是站在一旁默默支持。他寬大為懷的胸襟,不以小愛小恨自居,反而以大局為重,更是令人讚嘆難忘。Larry 對於 Billie Jean 的愛,超越夫妻之情,超越粉絲之愛。他比起 Marilyn 更了解 Billie Jean;他對 Billie Jean 的愛與尊重,絕對不亞於 Marilyn。
這麼寬大無私的男性,真是 Riggs 鮮明的對照組。Larry 看見的是 Billie Jean 內在的天分與努力,而 Riggs 只看見外在可利用的女體(無論是勞力或性慾)。也是因為 Larry 的氣度不凡,才能在離婚之後,還與 Billie Jean 繼續好有關係,也讓她與她的女友,成為自己孩子的教母。這應該稱得上是早期「多元家庭」的雛形吧。
.
.
#每天陪你宅在家看一部好電影Day37
#第34部電影
#2021年6月21日
#The_Battle_of_the_Sexes
#勝負反手拍2017
#_給未來世代的人生備忘錄_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3436?sloc=main
#女網選手改變世界
張敦量女友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看電影玩世界】《#真愛每一天》的五個重要倫敦場景 :
(1) Blind Date 的黑暗餐廳:Dans Le Noir
《真愛每一天》最近重新上架 Netflix,這是左撇子我人生最喜歡的兩部浪漫喜劇之一,不只看了好幾次,我還親自到了倫敦現場喔! 這篇就是「看電影玩世界」系列的:#看電影玩倫敦,我到了各個在倫敦拍攝的電影景點,《金牌特務》、《007》、《BBC福爾摩斯》、《真愛每一天》、《雷神索爾》、《新娘百分百》...等等。這篇就先來分享,我覺得《真愛每一天》中最重要的五個電影場景,依舊五件事!那就,開始囉。
Blind Date 的 #黑暗餐廳:Dans Le Noir
圖文完整版在這邊 (現場照)
https://link.leftymovie.com/3gvhw5
Dans Le Noir,就是法文的「在黑暗中」,電影中主角與朋友去這間「黑暗餐廳」,一片漆黑的狀況下進餐,剛好認識了同桌的女主角,成為了名符其實的「Blind date」,並相約在店外面相見,在見面之前戰戰兢兢,到底對方長什麼樣子?
這間黑暗餐廳 Dans Le Noir,真的是一片漆黑的用餐,但是這並不是噱頭,也不是省電費,是有其意義存在的。
透過一片漆黑之中,其初衷就是讓更多人的體驗「黑暗」的感覺,讓我們知道視障朋友平常的生活,去了解他們的感受。並且,也請視障朋友來擔任員工,算是一種「#社會企業」。(透過商業模式來幫助社會弱勢)
在我去倫敦的時候,當然特地去預約了這間餐廳,但是可能是因為電影的關係,而且日期又在 #情人節 當天,所以整個預約不到! 超熱門!
(恩...畢竟當時是帶前女友去,所以特地挑這個日子)
幸好,在永不放棄的精神下,我還是特地去了一趟餐廳現場,用 動之以情 + 幫忙宣傳 的雙重攻勢,讓經理點頭同意,讓我在「餐與餐」的之間進去喝一杯飲料,讓我可以體驗一下餐廳的流程。 (非常感謝啊!)
雖然叫「黑暗餐廳」,但是大廳是亮的!畢竟還是要有人在櫃檯處理事情,也才會有我去跟他們交涉的過程。
不過,其實 #大廳的現場還是很暗,因為它的光都是間接照明,似乎就是希望大家在大廳就要能慢慢適應黑暗。
這張照片拍起來很亮(請到網址去看),是因為我在現場用單眼調很久,手機拍都因為太暗所以糊糊的。(曝光很久)
在進去之前,餐廳會希望你把包包、單眼之類的東西,先放在置物櫃。
可能是 #安全考量,畢竟你也看不到,也不想讓人被你的東西給絆倒,或是遺落在黑暗的地方。
基本上,就是單獨人進去吃就對了。
所以單眼跟手機我也沒帶進去。
就算帶進去也拍不太到啦...
在確認有位子,你的個人物品也都放進置物櫃之後,你就可以進去真正的黑暗餐廳了。
這個紅色走到,就是你最後可以看到「光」的地方了,進去之後就是全黑了。
那你要怎麼在全黑的環境中,找到你的座位呢?
當然是要請 #最懂黑暗的人 來幫你帶路了。
餐廳會指派今天為你帶路的視障朋友,你就搭著他的肩膀(若有朋友同行,就請朋友再搭著你的肩膀),他會引領你到你的餐桌,並且簡單地跟你介紹一下,你前面有桌子,哪邊有餐具...之類的。
很像在玩矇眼的信任大考驗啦。
飲料上來時,他們也會跟你說你點的東西來了,位子在哪邊,引導你的手去拿杯子。
這個體驗相當有趣,進去真的是「全黑」喔,一點亮光都沒有,#眼睛開起來跟閉起來都長一樣的那種。
所以你的其他感官會放大,去聽身邊的人的一舉一動,也更能專注在你的味覺與嗅覺上。
跟朋友一起同行是好的,因為在等待上菜的過程,還可以一起聊天,並且一起分享你在全黑時的感受。
至於一個人前往會不會認識到新的朋友,這我就不知道了
有機會我再去試試看。
說到這邊,《真愛每一天》中男女主角的定情見面就在這邊,幾乎可以說是一見鐘情。(連見都還沒見就鍾情了 )
實際體驗過這過程後,我覺得是有一定機會的。
因為在黑暗餐廳中,除了視覺之外的感官會放大,你的「#不安感」也被放大了。
因為你失去了一直依賴的視覺,是一定會略帶緊張的。
根據心理學,這會有一點「#吊橋效應」的作用,所以搭訕確實可能提高了。
這也是實際走過一趟電影現場之後,才有的體驗。
文章補上餐廳資訊,與 Google Map 的定位:
https://link.leftymovie.com/3gvhw5
最後補充「附近還有什麼好吃好玩」:
如果你跟我一樣,在黑暗餐廳只喝到飲料,想在附近找地方吃東西的話!
推薦到旁邊的 Burger & Lobster
這是倫敦的連鎖 #龍蝦餐廳,龍蝦套餐不貴又好吃,特別是在美食沙漠英國時,是格外的珍貴的。
在踩雷其他餐廳太多次之後,我後來就一直到各地的這家龍蝦餐廳吃...
五天吃了四次吧
雖然才寫第一個地點,不過發現已經寫了兩千字了!
所以先在這邊「未完待續」一下,我們慢慢寫下去。
接下來要寫的,是《真愛每一天》中很關鍵、唱歌好好聽的 #車站。(這就沒什麼人去過囉!)
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