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張忠誠學經歷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張忠誠學經歷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張忠誠學經歷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張忠誠學經歷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2萬的網紅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文茜的世界周報》 1.拜登確定副手人選為賀錦麗後,美國民調機構FiveThirtyEight作出全美第一次針對拜賀配的勝率預測。該機構的預測拜登贏得白宮寶座的機率為71%,川普僅29%。原因在於拜登在搖擺州的民調仍然穩定勝出川普,加上搭配賀錦麗在亞裔票源及吸納美國左派上有加分作用,因此進一步拉開...

  • 張忠誠學經歷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8-19 07:00:36
    有 1,935 人按讚

    《文茜的世界周報》

    1.拜登確定副手人選為賀錦麗後,美國民調機構FiveThirtyEight作出全美第一次針對拜賀配的勝率預測。該機構的預測拜登贏得白宮寶座的機率為71%,川普僅29%。原因在於拜登在搖擺州的民調仍然穩定勝出川普,加上搭配賀錦麗在亞裔票源及吸納美國左派上有加分作用,因此進一步拉開了兩人在篤定贏得的選舉人團票上的差距。
    2.根據MSNBC新聞台的估算,拜登目前篤定拿下的選舉人團票334張,因為目前為止,除了希拉蕊四年前贏得的州,四年後仍然支持同屬民主黨的拜登之外,拜登還暫時在六個四年前投給川普的州取得相當程度的民調領先: 賓州 密西根州 威斯康辛 亞利桑那州 佛州 及北卡羅萊納州。因此加總起來就是334張。反觀川普,目前篤定拿下的州加總起來選舉人團票只有125張。而要當選美國總統的當選門檻是270張。
    3.白宮消息指出,賀錦麗的出線,讓川普與共和黨大為緊張,因為賀錦麗正是他們最懼怕的副手人選。也因此,在拜賀配的組合確定之後不久,川普競選團隊馬上推出了一支針對賀錦麗的攻擊廣告。內容是把賀錦麗塑造成美國激進左派的同路人,直指她在民主黨總統初選時,便擁抱了左派共主桑德斯的社會主義理念,認為美國也應該推行全民免費健保。因此在廣告中警告選民,一旦讓賀錦麗入主白宮,將開啟美國激進左派勢力,未來主宰美國政壇的可能性,應該拒絕拜賀配。川普面對來勢洶洶的拜賀配,則是故技重施,質疑身為有色人種及移民之子的賀錦麗,可能不符合競選資格,被形容是想讓當年攻擊歐巴馬出生地的政治奧步,用來套在賀錦麗身上
    4..福斯新聞台在9號至12號進行的全國民調中,拜登以49%比42%領先川普,另外有9%仍未決定或決定投給其他候選人;美國《國會山莊》報民調則顯示,拜登以44%領先川普40%,另外有9%民眾尚未決定,而會投給其他候選人與不投票的選民合計8%。路透社最新民調中也顯示,拜登以46%支持度仍領先川普的38%,與先前民調結果相似;其中,有6成的美國人支持賀錦麗擔任副總統,包括87%的民主黨支持者以及37%的共和黨支持者。路透社報導還指出,民調顯示拜登公布賀錦麗為副手後不僅維持優勢,甚至能吸引部分共和黨選票。同分民調中也顯示,有56%選民對拜登與賀錦麗有正面印象,而約有42%選民對川普持正面看待,副總總潘斯則是47%。

    {內文}
    (美國總統/川普)
    我很驚訝拜登選擇了她,我注意賀錦麗很久了,她在民主黨初選表現極差,大家都眼見為憑吧,她在初選表現得非常惡劣啊,她對拜登出言不遜啊,在我看來,賀錦麗是美國參院裡最卑鄙最可怕最無禮的人了

    美國2020總統大選,在拜登公布副手搭檔塵埃落定後,隨即進入醜陋的新篇章,川普與一眾盟友,從共和黨到福斯新聞聯手合推攻擊劇本,直指賀錦麗能從眾多女性候選名單脫穎而出,是所屬民主黨一盤機關算盡的大選棋局。

    (白宮顧問/康薇)
    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訴你,上一回總統大選,多數女性選民其實投給了川普而非希拉蕊,川普因此當選總統過去有一種迂腐的想法,就是男性必然投給男性,女性必然投給女性

    (白宮顧問/康薇)
    候選人的性別只占選民偏好的一小部分,最重要的還是其他部分,以賀錦麗的例子來看,此人看似懷抱進步主義,有著帶領美國前進的理想,實則會令美國在許多重要政策上走倒退的回頭路

    (福斯主播/漢尼拔)
    選擇賀錦麗,都讓這一對大選搭檔,成為美國有史以來,主流政黨中最極端激進,最為極左的一次組合

    川普拋出的陰謀論,是民主黨看似欲藉賀錦麗一箭雙鵰,協助填補拜登老白男形象缺口,開發亞非裔族群票源也拉抬女性選票,實則著眼四年後,由一戰成名的賀錦麗征戰總統大位,盼她靠非裔身分寫下類歐巴馬傳奇,直言拜登雖是民主黨共主,是該黨認為能爭取票源最大公約數的溫和中間派,但垂垂老矣不可能爭取連任只是過渡人選,賀錦麗才是民主黨盤算未來四到八年的新共主,警告全美選民應該思考是否讓賀錦麗,這位早在初選時就露出馬腳,「服膺」激進左派的假主流派入主白宮,進而打開這股暗黑政治勢力,未來大舉接掌美國的可能呢?

    (川普陣營競選廣告)
    賀錦麗角逐民主黨總統初選時,加入了激進左派陣營,擁抱桑德斯倡議的社會主義,全民免費健保,呼籲加稅數兆美元,攻擊拜登過往的種族政策,民主黨選民早已否決了賀錦麗,因為查覺她是名騙子,但拜登渾然不覺,因為他不如選民聰慧,拜登自詡為民主黨過渡時期參選人,他已把主導權交給賀錦麗,兩人共同擁抱激進左派 慢半拍的拜登,欺騙選民的賀錦麗,王八配綠豆,無疑是美國的錯誤選擇

    罵越兇越在乎,不少美國媒體接獲白宮內幕,川普最畏懼的拜登副手人選正是賀錦麗,害怕她充滿能量的競選風格,替相對沉悶的拜登注入選戰活水,尤其擔憂賀錦麗成為拜登的非亞裔吸票機,如今川普故技重施,曾套用在前總統歐巴馬身上的出生地爭議,拿來質疑賀錦麗的參選資格。

    (記者vs.美國總統/川普)
    可以請您說解釋一下,賀錦麗是否具參選資格一事,或者說合法性,她是否具備參選副總統的資格呢?這是我剛剛聽說的,今早我聽說她不符合資格,順道一提,在文章中撰寫這論點的律師,學經歷相當好,非常優秀的律師,我不確定他的見解對不對,但我會希望民主黨有做好事前檢查,才推派賀錦麗出馬參選副總統

    川普在白宮記者會上拋出質疑,聲稱立論來自新聞週刊,12號刊出美國法學教授伊斯特曼的投書文章內容以隱晦文字,傳達出母親出生印度 父親來自牙買加身為有色人種及移民之子的賀錦麗,非天然美國公民,不具參選副總統資格,川普對文章作者學經歷的讚譽 顯然替該論點火上澆油,當場遭媒體不留情面發言挑戰。

    (記者vs.美國總統/川普)
    你是不是對優秀的有色人種女性參予總統大選很感冒?沒有絕對沒有,大家都知道 這不是我的作風

    賀錦麗1964年生於加州奧克蘭,在屬地主義的美國,是毫無爭議的公民可競選公職,雙親縱使均為外來移民也無礙這項事實,姑且不論川普是否有意讓歐巴馬案重演,便有分析直指川普試圖把拜賀配,描繪成激進左派同路人的作法,或許能催出既有保守派選民對他的忠誠,但他領導抗疫無方,導致總統大選選情始終不振的當下,川普想翻轉選前民調眼前依舊路遙。

    (MSNBC記者)
    這是令川普得以贏得白宮寶座的票數地圖,2016年川普拿下306張選舉人團票,希拉蕊232張,猶記當時,川普翻盤了賓州 密西根 威斯康辛,從80年代開始就從未在總統大選投給共和黨的三大搖擺州,川普皆以個位數險勝,他贏得重多搖擺州,因此足以拿下306張選舉人團票,問題在於,三年半之後,美國進入2020總統大選的現在 這張地圖上哪裡改變了呢?

    (MSNBC記者)
    本台的預測是,川普的選舉人團票只剩下125張,拜登則高達334張

    (MSNBC記者)
    在螢幕上一目了然,民主黨取得了大幅領先

    當年,川普靠大打美中貿易牌,讓歸於民主黨麾下二十多年的三大關鍵搖擺州,賓州 密西根州 威斯康辛州由藍翻紅,成功送自己進入白宮,三年半後,新冠病毒無預警突襲全美,舊王牌難發揮全效下,川普還連帶賠上原本十拿九穩的共和黨票倉,如他視為第二家鄉的佛州幾乎確定變節,再加上德州在內共四州開始搖擺,都讓川普距離白宮寶座越來越遠。

    (MSNBC記者)
    而民主黨的大幅領先從何而來呢?關鍵出在六個州的選情上,賓州 密西根州 威斯康辛,這三州我們剛剛提過了,民調都是民主黨高占上風,再加上亞利桑那州 佛州,有29張選舉人團票的大州,以及北卡羅萊納州,這六州目前都傾向於支持拜登,把這六州的票,相加希拉蕊當年票數就是334張,這就是拜登目前的選情態勢,因為四年前希拉蕊獲勝的州,2016年由她拿下的州,目前沒有一個倒戈川普,至少目前沒有,川普輸掉了這六州之外,德州 喬治亞州 俄亥俄州跟愛荷華州,川普以極大差距在2016年拿下的四州,如今拜登也出了五五波的選情,並非民主黨佔上風,但民主黨確實在這四州上步步進逼,這也讓川普目前篤定的選舉人團票僅有125張

    美國知名民調機構FiveThirtyEight在拜賀配出爐後,首次作出大選預測,認為拜登勝率71%川普僅29%,理由是拜登在搖擺州依舊勢如破竹,縱使近期領先幅度縮小,但有了2016年的教訓,美國的民意測驗還值得相信嗎?FiveThirtyEight堅持預測有方,點出當年希拉蕊川普之爭,兩位候選人民調差距小且全在正常誤差範圍內,
    直指2020年不同,無論全國民調或各州民調,拜登領先幅度均已超越希拉蕊勝過川普的峰值,白宮將換新主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SEwX2-kTmk

    含主持人陳文茜解說,請點閱【完整版】2020.08.16《文茜世界周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6v5PQ2aQ08

  • 張忠誠學經歷 在 王立第二戰研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1-16 11:06:05
    有 10,033 人按讚

    這篇好像超過3500字,請各位斟酌閱讀。

    這次民進黨會贏,原因很多,但我希望各位對政治有點比較正確的認知,而不是電玩三國志,按個鈕大家就會衝上去打到死。

    這次勝利是跨世代的聯合,大家有共同亡國危機感,絕對不是某個人羽扇綸巾,彈指間國民黨灰飛煙滅。別再幻想了,了解基層實務就知道,所有的一切都不是偶然。以下舉一些例子說明。

    中部出現大黑馬陳柏惟,從表面上來看,大量年輕票回鄉給予致命一擊,顏家死抱韓國瑜到死,這都是對的,但這都忽略掉一個關鍵人物。

    王金平

    為何他被叫做公道伯?

    到這邊先暫停一下,請各位想想,政治要用歷史來比較,台灣政治是哪一種?絕大部分人的想像,就是電玩遊戲,我花一萬金徵兵,來了一萬人,等於砸了一千萬廣告費,吸引一千人投票,幾乎都是這樣。我跟很多人聊過,他們講很多但腦中圖像都是如此。

    真實的台灣民主運作比較像是封建戰國時代,國王跟公爵有廣大的領土跟經濟實力,但這不代表他可以叫地方小領主滾來擦鞋。同樣是貴族,都有莊園跟私兵,會被立為王的都得要教會加冕,這是君權神授,不然人民不會認同王權。

    你拿出一萬金幣要徵兵,只會有跑來的傭兵(空戰宣傳),以及拿錢給地方領主來率兵勤王(陸戰顧樁)兩條路。而且一萬金幣撒下去,不見得就只有一萬人會來。

    因為,我們用在民主政治上的比喻就是,你一個立委候選人為何可以參選?因為獲得黨內提名,或是跨黨派協調,透過初選等等。這些都是一個現代化的宗教儀式,你要經歷這個過程,讓支持你的群眾,認同你的參選正當性。當你有了正當性,各地大小諸侯就會有人主動支持你,大從有城市的伯爵率兵5000,小到一個村莊的騎士小領主帶兵50,集結成一支王軍。

    但你可以說人家主動來,所以戰勝後所有的戰利品都不關他的事嗎?就等著大家舉兵造反吧。用在民主政治上也是一樣,對於花資源幫你選舉的人,就算不是你去求他,也得要照顧。這些可以率兵來援的,在現代統稱樁腳,依靠人際關係跟金錢維繫,封建年代就是用金幣維持忠誠,現代則麻煩的多,檯面上的像是請他當局處長,他有這方面專業讓他當顧問協調相關產業,小的問題如小孩轉學幫個忙,噴灑農藥排序前面一點,政府補助可以早點拿到。總之,沒有選完就算了的道理,一堆人說政黨要有理想,我來看的意思就是「傭兵費給了沒」,理想要有實際政策支持,空頭支票開多了,傭兵自然會去找價碼高的投靠,不給錢就搗蛋。

    這些大小領主之間的關係是平等的,樁腳之間的關係也是,一個可以顧整個鄉鎮萬人選民的大咖,跟只有一個村莊幾百人的小咖,力量上雖然有差,但名義上地位平等。若你是一個立委參選人,取得黨內提名後為何要去地方拜碼頭?原因就在此,類似封建國王出征儀式,你得要到每個勤王貴族身邊,不分大小去致意,爵位高低有差,但不能狗眼看人低,覺得你一個騎士帶10個農民兵來是有屁用,就算心裡這樣想,場面話還是得說「有你這10人加持,小王有如得到萬人之力」。

    封建時代,大小貴族之間彼此不是沒衝突的,水源、關稅、婚嫁等等,除了收入高低還有面子問題。此時誰能夠去擺平名義上同一個國家,但卻勢如水火的兩貴族家,暫時放下仇恨,共禦外敵?通常是位高權重,德行高尚,分派利益不徇私,獲得大家信任的人。

    這種人,現代民主社會就是王金平這種公道伯。顏家此次死抱韓國瑜大腿,盤算韓流助攻,圖謀的是什麼?有幾個人知道,在地國民黨大樁腳表面功夫做足,實際上輔選懶散,擺明扯後腿?

    顏家想的是,這次不靠你們這幾家大諸侯就選贏,日後就不需看你們臉色,還可以進一步削弱,分派利益給自家人。但問題就在於,此次大樁腳為何不動?中部海線一堆地方勢力眾所皆知,同盟敵對盤根錯節,這些年每次國民黨要選舉,如何擺平利益衝突,幾乎都是靠老王下去橋的。

    怎麼喬?

    舉個例子,有甲乙兩家工廠,生產能力是6000:4000,結果這次美國下了訂單5000,所以誰要接?王金平就是去協調的人,說這次甲先拿下來,下次換乙就好,或是說乙關難過,此次就先讓乙拿光,反正甲也還有1000可以接。為何信任老王?這就是手腕跟多年累積的信任,最起碼王金平不會坑兩邊,他的地位也可以牽制其他人不出手。

    結果這次王金平翻臉,明明就是1124高雄跟中南台灣大勝的功臣,結果韓國瑜陣營全面起用外省人,把王金平晾在一邊,就算王姿態擺低了,還是一毛不拔,把這個本土喬王當成用過即丟的垃圾。各位知道,為此不滿的人有多少嗎?王這次大選擺明不幫忙,連人家找他去吃飯喝酒都不要,中台灣多少樁腳,這次根本不想幫國民黨。

    國民黨1124後,利益分派太過難看,只照顧自己的地方派系,還完全不給台灣人生路,那些外省老頭飢渴萬分,紛紛預訂未來內閣職缺,這些要去前線打仗的地方樁腳,被當成下等賤民隨時可割可棄。

    國民黨那些挺韓的老頭在想什麼?無非就是透過中國協助,以及狂熱韓粉的加持,一次殲滅掉這些不聽話的地方樁腳,回到兩蔣的中央集權體制。這種反民主的幻想之所以成真,很大一部分歸功黨國教育下,大量民眾對於民主政治的錯誤認知。

    結果,從台中到屏東,這些地方頭人不分大小,大量被民進黨策反。亡國感之所以切實,是因為他們感受到這種只看跟中國血統深淺,擺明要把台灣人吃乾抹淨的現狀。民進黨此次地方推出一堆新面孔,著眼點就是都市選民跟網路空戰票,早就脫離地方鄰里傳統,自行其事,所以找來當招牌。檯面下誰去跟這些地方大老談,要找誰去談,選後新的體制怎麼處理,各位以為剛畢業的新鮮人作得到的嗎?

    雲林花生之亂就是很明顯的例子,地方農民知道張家人在幹嘛,蘇貞昌派農委會下去壓陣,就跟中央王軍下去地方執行警備任務一樣,讓那些平時作威作福的警備隊沒辦法在中間作亂。當利益直接分派下去,大家確定中間人不會剝削,再加上「我們看到那些地方仕紳與大老與院長站在一起,確定不會被秋後算帳」。

    花蓮蕭美琴之所以敗,不光是傅崑萁砸錢多的原因,後山交通不便,中央難以將權威貫徹到底。蕭美琴本人太過正直,在這種妖魔鬼怪出沒的地方,大量啟用同樣性質的正直幕僚,打一場服務選民的乾淨選戰,就注定會有這種結局。花蓮鄉親不見得是短視,很多原因出在他們害怕秋後算帳,有些補助跟利益,傅家勢力只要還在花蓮一天,地方大小仕紳跟樁腳還站在他那邊,就可能一夕消失,求助無門。

    很可惜,真的很可惜,那個票數擺明就是傅家全力以赴的結果,不會更好了。對付黑暗要用黑暗去對付,沒聽過冷戰時期CIA跟KGB交手的時候,還得自報家名說要打一場乾淨的情報戰。只要蘇貞昌還在,沒換上清新進步小鬼頭,就有辦法對付下去,各位要牢牢記得,對付黑暗吸血鬼勢力,光是白天陽光普照沒有用,你得要有吸血鬼獵人晚上執行正義。

    這次選舉,看時代跟民眾黨得票數就知道,跟都市化程度有正相關關係,小黨若想要求生,顯然就沒辦法依靠人際網路,需要無窮無境的空戰宣傳。但這畢竟有限度,想要台灣繼續都市化很難,而台灣的六都直轄市權力太大,拔除了地方勢力的空間,年輕朋友或許覺得這樣很好,這是大錯特錯。

    這表示你若沒選上市長,就啥屁都不是。年輕朋友若沒有學經歷,又不是業務高手,那除了拍市長馬屁,根本就沒機會。想要擴張,應該是要拆解直轄市,要他們根據人口開放區長跟區議會,小黨才會有透過簡單議題求生的機會。

    結果現在支持者都反其道而行,覺得有師傅就萬歲,根本是找死,把自己的未來選擇權送出去,斷自己的路。

    更可怕的是,韓還拿到超過500萬票,扣掉黨性堅強的,起碼有個200萬是貨真價實的鋼鐵韓粉。這些人拋棄組織、拋棄社群甚至拋棄家庭,就跟人民公社重組社會關係一樣,被訓練成一批台灣紅衛兵,台灣才1800萬選民,幾乎是9分之1相信敵國可以幫助自己。

    現階段,根本就沒有正常民主國家,推行左右政策競逐的空間,那些地方仕紳,就算長期支持國民黨,也發現國家定位、民族存亡的問題,曉得中央執政權此次不能給中國拿走。

    而你,發現了嗎?還是泡在理想與現實的幻境,相信分裂投票只是基於選人不選黨,還是利益擺兩旁、理念擺中間?

    從北到南,看到太多故事了,民進黨終究是一個比較願意讓年輕人出頭的政黨,老人提供人脈跟資金,壯年人協調指揮,隱身幕後就好。衝第一線的,只要你肯蹲點,願意累積經驗,勇於出面,就會有人願意給你機會。但這不代表只有宣傳看到的人才是功臣,有的地區選前聲勢大好,結果贏得難看,有些看來是砲灰卻變成大黑馬。這都是參選人種下什麼因,就結什麼果。

    前置原因,絕大部分都是國民黨在1124後,徹底倒向中國,利益分配不均,而且挾韓流自重,想要回到一黨專政的中央威權年代,這些經歷過兩蔣時期的地方頭人,怎麼會看不出來你們在幹嘛。而民進黨同輩份的人,知道這些狀況,做出多少協調,尤其在南部反各項進步政策最力的地方,要讓他們放下對傳統價值的堅持,先聯手剿匪,這不是只有承諾而已,事後還得要做到,不然2022就是另一次分崩離析。

    後段的原因,就是中國在香港助選,不分世代的人都看到台灣的未來將是如此,激發的亡國恐懼。若說前置因素是顧好基本盤維持55波對抗,那麼後段就是超車反殺的主因。

    就我來看,沒有什麼誰功勞較大的問題,就如同一支軍隊,有主攻有側翼、有前線有後勤,你怎麼能說後勤補給官沒去開槍,所以滾回家吃自己吧?

    還偏偏有很多人這樣,這明天再說。

    若想要台灣人永續保持抗中態勢,就不能天真的以為選舉就是個人魅力主宰一切,搶攻收割更是萬萬不可。

  • 張忠誠學經歷 在 張曼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7-12-26 12:53:26
    有 899 人按讚


    【張曼娟:我可以不出書,但是我不能出對不起自己的書】
     
    約莫在2000年後開始的一系列經典普及化作品,是張曼娟另一系列的代表作,這同樣是猶如擺渡人般的一番事業。她以白話文將許多中國詩詞、小說、典籍重新鋪寫,類型涵蓋紙本寫作、有聲書或童書等等,甚至也包括2005年開辦的寫作私塾「張曼娟小學堂」。同一種經典或同一個故事,將其區分為多種角度來賞析,這是技術上的難度;更難的是,如何克服倦怠感。
     
    「不讓自己疲倦的方法就是一直想辦法推陳出新。」張曼娟稱早年的教學經歷奠定了後來她擔綱各種經典重寫企畫的基礎,當年她很早成為名作家,在文化和東吳兩所大學執教時,總有熱情的學生不僅要聽完她所有執教的課程,並且每年特地回到相同的課堂上反覆聽,這激發了她骨子裡的好強,想著「絕對不讓學生聽到一模一樣的上課內容」,所以明明是同樣的作家和作品,她也要求自己一定要講出不同的內容。「那是一個很好的訓練,讓我學會同一個東西用不同的角度反覆去看。」
     
    張曼娟一系列的經典重寫作品,多年來始終在銷量與口碑都相當穩定,這個成果和嚴謹的寫作、企劃態度有直接的關係,不論是由她執筆或是團隊操刀,多年來她總是親力親為盯緊所有企劃和出版細節,力求每次出手都要有新意,坊間幾乎沒有聽過劣評。張曼娟的作品如此多,但不論何種作品,總能在販售她作品的網路通路留言板上見到書迷的深度、正面,甚至是感人的回應。
     
    「我很難忍受有一天聽到讀者說『張曼娟是騙錢的嘛』這類的話,可能就是這種潔癖和執著,所以在寫作上從來沒有鬆懈過,我可以不出書,但絕不出對不起自己的書。」張曼娟的追求完美為她吸引到一批忠誠的知音,這份和粉絲之間奇特的、低調而親密的連結,也是華文出版圈少見的異數。她和粉絲之間彷彿老朋友般,保有距離,但交情從不褪色,在年輕的時候可以共看春光的爛漫唯美、夏日激越的蓬勃生機;在中年時分又能於秋的蕭瑟寂寥中彼此取暖,預約一個寧靜安然的冬夜。在她締造過的出版成績之外,如此長情的粉絲關係應是三十載寫作路上最美也最意料外的收穫。(文/賴韋廷)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