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張志朋物權ptt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張志朋物權ptt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張志朋物權產品中有2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萬的網紅羅寶鴻 老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孩子不願分享玩具是小氣自私嗎?!羅寶鴻:成人需釐清5觀念】 孩子總是不願分享,是不是很自私?成人該如何引導,才能讓孩子擁有「分享」的好品格? 許多父母在教養路上都會遇到孩子「不願意分享」的問題,又或者,孩子會因為不願意分享而出現「搶奪物品」的爭執情況。孩子怎樣都不肯和別人一起玩、分享,甚至會出...
張志朋物權 在 羅寶鴻 老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孩子不願分享玩具是小氣自私嗎?!羅寶鴻:成人需釐清5觀念】
孩子總是不願分享,是不是很自私?成人該如何引導,才能讓孩子擁有「分享」的好品格?
許多父母在教養路上都會遇到孩子「不願意分享」的問題,又或者,孩子會因為不願意分享而出現「搶奪物品」的爭執情況。孩子怎樣都不肯和別人一起玩、分享,甚至會出現很大的負面、抗拒情緒時,家長該怎麼透過蒙特梭利的教育方式,讓孩子了解「分享」這抽象的名詞呢?如果孩子不願意分享,成人又該如何與孩子溝通,才能在發展和人際關係上達到平衡?
討論這話題之前,首先我們需要了解「要跟別人分享才是正確的行為」這籠統的觀念,其實是有些問題的,為什麼這麼說?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為各位說明一些關於「分享」的觀念:
1️⃣ 發展尚未到,孩子「不願分享」是很正常的事情
要求孩子「分享」這件事,首先要考量孩子的年齡,因為不同年齡的孩子有不同成熟度,我們對一個5、6歲孩子所使用的方式,會跟一個2、3歲孩子不一樣。
5、6歲的孩子他已經開始發展社會化,會比較理解「將心比心」的觀念,但是對3歲以下的孩子來說這些話語他是還聽不懂的,因為這階段的孩子還在發展對環境的定位、秩序與安全感,著重在自身心智功能建構,先天的內在衝動也比後天發展的意志力強,而且尚未開始發展社會化,還不懂得什麼是「尊重、禮貌、輪流、等待」,所以出現不想分享、不想輪流等待是很正常的事情!
這些3歲、甚至2歲左右的孩子,他們的物權觀念尚未成熟,還不知道什麼叫做「你的」、「我的」,只會覺得「我的東西是我的」、「你的東西也是我的」,因此會去搶別人的玩具,也不樂於分享。這時請家長不用太緊張,他並不是「自私霸道沒禮貌」,只是「成熟階段還沒到」,希望各位了解,這是孩子成長過程裡面不同發展成熟度的展現。
所以我會建議成人,在孩子還沒有足夠成熟到理解「分享」的觀念之前,不要強迫他必須要分享,甚至用:「你如果不分享,就是自私、不大方」的觀念來灌輸孩子,這是不正確的。
2️⃣ 分享與否,請讓決定權在於孩子
不管孩子3歲與否,或是更大的孩子甚至大人,在分享這件事的前提之下,我們也要注意一個很基本的觀念就是:「有些東西是我們不想分享的」。
舉個例子:「您喜不喜歡跟別人分享您的錢?」又或者是「您剛買了一部新車,您願意跟別人分享嗎?」我想,答案是很顯然的。有些東西(例如有紀念價值、貴重物品)是連我們大人都不想分享,別人也強迫不來的!
將心比心,其實孩子也一樣。所以,不管孩子年齡幾歲,每個人對於自己的物品,都有權力決定是否要分享,如果您的孩子在玩玩具時不想借給別人,這也是應該要允許的,因為,在心不甘情不願之下做出的強迫分享,是一種犧牲,是為了取悅別人的行為,不但會削弱孩子的自我價值感,也並非美德培養的方式,成人需要做的是,去體諒孩子不想要分享的心情。
3️⃣ 沒有該物品的擁有權,給了別人也不能說是分享
有些大人會要求孩子「大的要讓小的」,如果不借、不給,大人就會給予相對應的懲罰。但這代表玩具的所有權是大人的,所以就算大孩子把玩具讓給小小孩玩,他也不會學習到「分享」,只會感受到屈服在大人下的「委屈」。
在孩子玩玩具的過程當下,模特梭利教育提倡的規範是:「玩具在誰手上,其他人想玩就要輪流等待,不可以用搶的。」比較好的做法是跟孩子A說:「等你玩完之後,再跟孩子B『分享』」;成人要讓孩子學習「要玩就要輪流等待」,同時嘗試轉移孩子B的注意力去玩別的東西,或者找另一個玩具。每個孩子都需要更多與他人互動的經驗值。這是急不來的,希望家長能循序漸進,一步一步慢慢來。
4️⃣ 培養孩子分享美德,要先從他願意分享的物品開始
在孩子心甘情願之下、釐清並接納分享的概念之後,分享的行為才會達到教育意義。
在日常生活中,成人可以在平時事先與孩子討論,詢問孩子有哪些玩具是在朋友來時他願意分享、哪些是他不想分享的。到了跟其他孩子玩的時候,他就可以把願意分享的玩具拿出來給其他孩子玩。先從此練習,是培養孩子分享最好的開始。又或者,孩子生日時您準備了蛋糕,可以藉此機會,讓孩子學習平均分享給家裡的每位成員,這也是一種分享的喜悅。
學習分享的過程當中,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覺得「這是公平的」,還有出於孩子自己願意的情況下,他就會慢慢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到了。與此同時,若成人能在孩子踏出一步時,就給予即時、誠懇、具體的鼓勵,這將增長孩子的歸屬感與價值感。
5️⃣ 幫助孩子了解「約定」的重要性
年齡較小的孩子,對於「分享」這件事可能會有比較大的抗拒心理,若孩子表示:「所有東西都是我的,不要分享。」父母除了要注意前述提及的四個重點之外,如果是有討論過且約定好,但當下孩子情緒卻強烈拒絕分享,建議大人要幫助孩子遵守約定,讓他瞭解約定的真義(約定不是高興就遵守、不高興就不遵守的事情),幫助他把之前說可以分享的玩具讓其他小朋友使用。當然,在當下他也是可以玩他願意分享的玩具(在沒有其他孩子使用下)、以及他不願意分享的玩具的(他保留給自己的那些)。
‼️ 但這時候大人要注意的是:
安定自己內心:大人內心必須先讓自己內心安頓好,再處理孩子的情緒;
b. 要瞭解這是常有的事情:孩子年紀還小,不要把他當下行為解讀成「自私」,他只是尚未學會「大方」;
c. 同理但不處理:同理孩子情緒,但當下不要一直跟他道理;
d. 轉移他注意力:引導他讓他玩其他的玩具;
e. 不要坐以待斃:若情緒一直無法恢復,可以先把孩子帶離現場,等恢復後再回來跟其他孩子一起玩。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繪本
張志朋物權 在 米可白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還記得前幾年小白的新聞,真是哭死我了⋯不知道是誰的想法,硬要寫一篇小白在超市等主人2年的影片⋯然後被車撞成癱瘓,之後還找來寵物溝通師問小白最後的心願。小白説:想跟餵養過他的愛媽說「再會」~光這影片就有好幾千人分享⋯⋯新聞內容還為小白募款😱😱😱
當時看完新聞⋯我實在無法理解⋯救援者黃先生不接受任何人的醫療幫助和後續安置⋯最後卻幫小白安樂死⋯安樂死後還在網路上募小白的醫療費。我當時分享這篇文章的想法,還有一些假帳號留言說我:「是非不分」、「利用公眾人物權利」、「欺壓對方」。假帳號的朋友們,我任何事都能讓步都能商量,但對於貓貓狗狗~我無法讓步😅😅😅
狗狗都死了⋯還募什麼💰啊!~到現在還是替這孩子感不捨⋯🥺🥺🥺
#希望所有在外流浪的孩子 #一切平安
張志朋物權 在 羅寶鴻 老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孩子玩具搶來搶去怎麼辦??】
過年有孩子爸媽必看!請幫忙轉載分享,功德無量!
…………..
老師你好,我的兒子(A)目前一歲半,平時都不會去搶其他小朋友手上的東西,願意等等,也不會動手。如果心情好也會主動將自己的玩具拿給其他小朋友玩,但最近很愛跟小表哥(B)(一歲七個月)搶玩具,如果搶不到就會推拉他。
一直以來A的媽媽都會要求要把玩具分享給我兒子。
想請問老師有可能嘟嘟已經習慣B會把玩具讓給他,所以當B不願意時才會有比較大的反應嗎?
之前都沒有注意到嚴重性,現在做法是在嘟嘟還沒動手之前會先提醒嘟嘟等等,如果真的來不及阻止會先安慰B,然後再跟嘟嘟說:不可以拿B手上的東西。
從兒子會爬會想拿東拿西開始,我幾乎沒有強制拿走他手上的東西過,但最近因為這種狀況一直發生,覺得他不該把分享這種事視為理所當然,所以偶爾會失控把他搶來的東西拿走,嘟嘟會ㄧ臉錯愕,覺得自己這樣的作法不好,但目前真的想不到什麼辦法了。
想請問老師有什麼建議的辦法嗎?
#順帶一提~有買老師的新書唷!期待收到!
…………
您好我是羅老師,新年快樂!🎉
首先要跟您說,這年紀的孩子對物權觀念還不清楚,沒有「我的東西」、「你的東西」、「他的東西」的概念,也不會有「這個東西不是我的,我不可以拿」或「別人的東西我想要,要有禮貌地跟他說」的觀念。
他只會有「我的東西是我的」、「別人的東西也是我的」、「統統都是我的」觀念。😄
因為孩子的發展還沒有到這裡,所以想先請您不用太緊張,他並不是、「自私霸道沒禮貌」,只是「成熟階段還沒到」😄。
您說「之前都沒有注意到嚴重性」- 我想作為一個母親,看到孩子開始有「搶人家東西」的行為,應該是會覺得蠻「嚴重」的。但其實每個孩子都會經歷這階段,大概要大四歲、四歲半左右。孩子才會對物權觀念比較清楚、比較有意志力控制自己不要去拿別人東西,所以希望您能比較釋懷。
最後您說「所以偶爾會失控把他搶來的東西拿走,嘟嘟會ㄧ臉錯愕,覺得自己這樣的作法不好,但目前真的想不到什麼辦法了」 - 現在您瞭解孩子這階段的發展,是不是比較心安了呢?
心安定了,就可以比較淡定地告知孩子:「這是別人正在玩的東西,我們不拿別人手上的東西」,並溫和地幫助孩子把玩具還給對方,不需要使用強硬態度來「把他搶來的東西拿走」。
在孩子玩的時候,尤其兩個都是年紀這麼小的孩子,若大人能在他們旁邊看顧著,在有需要時介入幫助他們,會減少很多摩擦。
切記 1:大人用越嚴厲的方式來對待孩子之間的衝突,孩子就會越吸收到這些負面能量,衝突反而會越多更頻繁!
切記 2:孩子仍未瞭解物權觀念時,不要強迫孩子必須分享,因為是被逼的,所以孩子不會學到「分享」的觀念,因為他只會感到分享的委屈,而非喜悅。
切記 3:孩子正在使用的東西,也不可以因為對方比他小就必須讓給他。
新年期間,也請多服用我的新書【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讓年假過得更安定~
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