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張巍懷過世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張巍懷過世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張巍懷過世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9萬的網紅洪仲清臨床心理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父母既不是我們在這個世界上誕生的必然根據,也不能成為保護我們免受人世間種種苦難的可靠屏障。也許在童年的短暫時間裡,我們相信在父母的懷抱中找到了萬無一失的安全。然而,終有一天,我們會明白,凡降於我們身上的苦難,不論是疾病、精神的悲傷還是社會性的挫折,我們都必須自己承受,再愛我們的父母也是無能為力的...
張巍懷過世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父母既不是我們在這個世界上誕生的必然根據,也不能成為保護我們免受人世間種種苦難的可靠屏障。也許在童年的短暫時間裡,我們相信在父母的懷抱中找到了萬無一失的安全。然而,終有一天,我們會明白,凡降於我們身上的苦難,不論是疾病、精神的悲傷還是社會性的挫折,我們都必須自己承受,再愛我們的父母也是無能為力的。最後,當死神召喚我們的時候,世上絕沒有一個父母的懷抱可以使我們免於一死。」~周國平
當父母重病或者過世的某一刻,或許是我們在心理上轉變成大人的最後一關。那時候,巍峨的父母形象倒下,我們清清楚楚地理解了,再也沒有人幫我們遮風避雨,或者擋住一些苦難,像是死亡的焦慮。
在心理上,我們漸漸往成年孤兒的路上走去,不甘願也不行,任性也沒人理。我們得要快快堅強起來,照顧病床上的父母,或者辦理喪葬事項,以及成為下一代的可靠肩膀。
再往前回溯,當我們建立了家庭,養育子女之後,我們也會覺得,我們變成了大人。那時候,挑起人生有史以來最多、最重的責任,為自己感到驕傲,當然也擔心自己無力承擔。
再往前回溯,當我們賺到了人生第一份薪水,能夠經濟獨立,甚至自己搬出去住,完全不需要父母照顧。在心理上轉變成大人最清楚的意象,這時候算是第一次發生。
有個朋友曾經聊到貸款買車,帶父母出遊的經驗。自己成為駕駛,作為整個家庭的領航者,那是非常有成就感。不過,那個時候就能依稀感覺到,不管是車貸,還是自己的事業或前途,有些事不想讓父母擔心,再苦也要自己努力。
轉變成大人,當然是漸進的過程。其他還有包括像青少年期的思辨能力提升,開始對父母的理想化形象破滅,第一次外宿或者到異地求學,男生要當兵,這些都會讓人有長大的感覺。
各位朋友,您第一次感覺,大部分的事都要由我們自己承擔,是幾歲的時候?
關於長大,年紀不是唯一的參考。我認識一個朋友,一直到中年了,還沒離開過自己的父母,連生活起居飲食,都還要勞煩父母張羅。甚至已經生了孩子,照顧小孩這種事,大部分也是由父母打理。
以這位中年朋友的例子來說,還是有人年紀一大把了,都可能不算長大了。因為聽他說話,好像自然而然,有很多事往後丟,就一定會有人接的感覺。
或許是在我們經濟獨立之後,我們跟父母之間的意見相左,雙方或許衝突,或許冷戰沉默。然而,自此之後,我們繼續往前走,把父母留在我們的身後。那個時候,我們不敢或不想依賴父母,真正往我們想成為的自己邁進。
有些朋友是開啟了不被父母贊同的事業,有些朋友是進入了父母反對的關係,有些朋友是為了教養孩子的理念不同,跟父母翻臉…。從父母這邊來說,有些父母,願意調整彼此的界線,轉而支持孩子的追求;有些父母,則依然期待孩子尊重自己的角色與位置,一談起相關話題就不斷勸說,要孩子聽話順從;有些父母,則因為感覺到自我價值受創,跟孩子互動冷淡,甚至從此見面也不多…
當初這段日子,發生了什麼事?跟父母親能開始走向理解、諒解、和解的進程嗎?還是我們依然不敢表現出獨立的自我,至今仍活在父母的安排與期望之中?
其實,到最後,我們違逆的不是父母了,而是我們從幼年以來,不斷接受的綑綁。父母只是象徵,而非絕對的實體。父母或許代表著,我們心裡那塊曾經以為牢不可破的框框架架。
用比較老套的講法,所謂長大,就是願意一次又一次超越自己。祝福您!
.
ps. 縱然我們的天空破了個洞,那也常是陽光灑進來的地方。不管有沒有依靠,不管情境如何變換,不管哪一種情緒如大河在心裡氾濫,我們依然安安穩穩地跟自己相伴。任世界變化萬千,我們往內心走去的旅程不變。
.
以上文字改編自
你的存在本身就是美好:每天回到你心裡,感受自己的內在力量
.
-\-\-\-\-\-\-\-\-\-\-\-\-\-\-\-\-\-\-\-\-\-\-\-\-\-\-\-\-\-\-\-\-\-\-\-\-\-\-\-\-\-\-\-\
現正上市中
你的存在本身就是美好:每天回到你心裡,感受自己的內在力量
博客來 https://goo.gl/rHgxZV
金石堂 https://goo.gl/R871Aq
誠品 https://goo.gl/iwdvtb
讀冊 https://goo.gl/vZ1X3i
海外大眾 https://goo.gl/QEXBcX
【從6/8(五)凌晨開始,你的存在本身就是美好,博客來獨家66折,只有一天】
張巍懷過世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們是幾歲的時候開始能接受,
大部分的事都要由我們自己承擔?
「父母既不是我們在這個世界上誕生的必然根據,也不能成為保護我們免受人世間種種苦難的可靠屏障。也許在童年的短暫時間裡,我們相信在父母的懷抱中找到了萬無一失的安全。然而,終有一天,我們會明白,凡降於我們身上的苦難,不論是疾病、精神的悲傷還是社會性的挫折,我們都必須自己承受,再愛我們的父母也是無能為力的。最後,當死神召喚我們的時候,世上絕沒有一個父母的懷抱可以使我們免於一死。」~周國平
不管是看書,或者聽人分享,當父母重病或者過世的某一刻,是我們在心理上轉變成大人的最後一關。那時候,巍峨的父母形象倒下,我們清清楚楚地醒了,再也沒有人幫我們遮風避雨,或者擋住一些苦難,像是死亡的焦慮。
在心理上,我們漸漸往成年孤兒的路上走去,不甘願也不行,任性也沒人理。我們得要快快堅強起來,照顧病床上的父母、辦理喪葬事項,以及成為下一代的可靠肩膀。
再往前回溯,當我們建立了家庭,養育子女之後,我們也會覺得,我們變成了大人。那時候,挑起人生有史以來最多、最重的責任,為自己感到驕傲,當然也擔心自己無力承擔。
再往前回溯,當我們賺到了人生第一份薪水,能夠經濟獨立,甚至自己搬出去住,完全不需要父母照顧。在心理上轉變成大人最清楚的意象,這時候算是第一次發生。
有個朋友曾經聊到貸款買車,帶父母出遊的經驗。自己成為駕駛,作為整個家庭的領航者,那是非常有成就感。不過,那個時候就能依稀感覺到,不管是車貸,還是自己的事業或前途,有些事不想讓父母擔心,再苦也要自己努力。
轉變成大人,當然是漸進的過程。其他還有包括像青少年期的思辨能力提升,開始對父母的理想化形象破滅,第一次外宿或者到異地求學,男生要當兵,這些都會讓人有長大的感覺。
各位朋友,您第一次感覺,大部分的事都要由我們自己承擔,是幾歲的時候?
關於長大,年紀不是唯一的參考。我認識一個朋友,一直到中年了,還沒離開過自己的父母,連生活起居飲食,都還要勞煩父母張羅,甚至照顧小孩這種事,大部分也是由父母打理。
以這位中年朋友的例子來說,可能不算在我們思考的範圍。因為聽他說話,好像自然而然,有很多事往後丟就有人接的感覺。
或許是在我們經濟獨立之後,我們跟父母之間的意見相左,雙方或許衝突,或許冷戰沉默。然而,自此之後,我們繼續我們的追求,把父母留在我們的身後。那個時候,我們不敢或不想依賴父母,我們真正往我們想成為的自己邁進。
有些朋友是開啟了不被父母贊同的事業,有些朋友是進入了父母反對的關係,有些朋友是為了教養孩子的理念不同,跟父母翻臉…。從另一邊來說,有些父母,願意調整彼此的界線,轉而支持孩子的追求;有些父母,則依然期待孩子尊重自己的角色與位置,一談起相關話題就不斷勸說;有些父母,則因為感覺到自我價值受創,跟孩子無話可說,甚至從此沒見過面。
當初這段日子,發生了什麼事?跟父母親能開始走向理解、諒解、和解的進程嗎?還是我們依然不敢表現出獨立的自我,至今仍活在父母的安排與期望之中?
到最後,我們違逆的不是父母了,而是我們從幼年以來,不斷接受的綑綁。父母只是象徵,而非絕對的實體。父母或許代表著,我們心裡那塊曾經以為牢不可破的框框架架。
用比較老套的講法,所謂長大,就是願意一次又一次超越自己。祝福您!
.
--------------------------------------------
2017年5月《療癒誌》上市
博客來—獨家限量印章親簽版(兩本75折)
https://goo.gl/mXkKR9
金石堂—限量親簽版+明信片乙張(四款隨機出貨)
https://goo.gl/P9g26T
誠品—明信片乙張(四款隨機出貨)
https://goo.gl/Snaj8b
讀冊—明信片乙張(四款隨機出貨)
https://goo.gl/0mBJ6U
海外 馬來西亞大眾—親簽明信片
https://goo.gl/mqnm56
療癒誌BV與各章簡介播放清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