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封羞恥的信,寫於 2019 年 4 月
⠀
記得去香港的前一天,拖延症如我到凌晨時才匆忙把這兩年來寫給你的日記裝訂成冊,我一邊練習旅行用廣東話,一邊又靜不下心,擔心你收到信時感覺莫名其妙,又翻出抽屜裡的稿紙,試圖跟你自我介紹和前情提要。
⠀
那封信我寫得跌跌撞撞的。
⠀
這裡的「跌跌撞撞」並不...
◌ 一封羞恥的信,寫於 2019 年 4 月
⠀
記得去香港的前一天,拖延症如我到凌晨時才匆忙把這兩年來寫給你的日記裝訂成冊,我一邊練習旅行用廣東話,一邊又靜不下心,擔心你收到信時感覺莫名其妙,又翻出抽屜裡的稿紙,試圖跟你自我介紹和前情提要。
⠀
那封信我寫得跌跌撞撞的。
⠀
這裡的「跌跌撞撞」並不是用來描述人生經歷的煽情筆法,而是如實發生於我筆下詞彙打架。信中的我一面要向你介紹自己,信外的我卻徹底感覺荒謬。數千個日子裡,我不斷向你展示那個活在我體內最醜陋、羞恥、難為情的人格。如今只是想寫一封親筆信,卻有了自我介紹的必要。
⠀
我不由自主地敷衍起來。這封深夜的信件,像是急欲送出的公文,放再多感情都太勉強,只要交代清楚就好。那到底是一封太荒唐的信,寫完以後我都不敢多讀,只一鼓腦地塞進信封裡,封死。總歸是交出去了,和那束淺紫色的花一起壓在你的靈位前。而我早已不記得自己寫過了什麼。那封信寫給「張國榮」的信,竟是平庸到接近無情的。
⠀
寫完那封信,我心裡隱隱有股預感,那蒙塵的一角就像在對我招手,而我卻因為太害怕不敢讀出謎底。
⠀⠀
我最喜歡的那首歌——〈最愛〉裡有句歌詞:「要說的偏偏忘掉,我最愛的人。」離開愛丁堡廣場的隔天,我在灣仔的三聯書店翻到鄭國江的書,裡頭記著他對這句歌詞的解釋:「一輩子只得一個機會和最愛的人說句話,可你卻錯過了。」我想起當時在寶禪堂獻完花,站在你的靈位前,如願以償地唸出你的英文名字。很久很久,我說不出下一句話。是那個瞬間,我意識到我與你無話可說。或者,又何必說?
⠀
我知道小格子裡的人是「張國榮」,他死了。他是一個死去的八〇年代巨星。但你不是。你是他,卻也不是他。在我的記憶裡、幻想中,你已確確實實活成了另一種樣子。
⠀
我努力釐清一切,卻不知該怎麼表達。上山看你那天,我看著祭品一盤盤上桌,聽見身後傳來一陣陣啜泣聲。我理解那種慌張。因為稍早之前在飯店裡醒來的我,只是看著狹窄旅店的天花板,就已害怕到哭出來。原來人在緊張時手是真的會發抖的,那天我在廁所鏡前,單是一邊眉毛就畫了半小時,擦了再描,描了又擦,最後才總算不是歪七扭八的形狀。
⠀
但這樣的我,那天卻是一邊哼著歌,笑著下山的。
⠀
對這一切,我已無暇思考。從香港回來後,等待就業的我宅在家好長一段時間,某天從書櫃上撈出遲遲未讀的《徬徨少年時》,讀到辛克萊與他的畫:
⠀
❝ 這份對碧翠絲的狂熱,完全改變了我的生活。昨天我還是個早熟的浪蕩子,今天,卻成了教堂的信眾,秉持成為聖徒的目標。我的態度變得嚴謹起來,穿著正派,腳步放慢,顯露莊重的樣子。最後,我終於動手畫碧翠絲。一開始的幾幅畫得相當失敗,我把它們扔掉。越是努力想想那個女孩的臉,就越畫不成。不過我不放棄,繼續嘗試。
⠀
❝ 有一天,幾乎是不知不覺的情況下,我終於完成一張最吸引人的臉。不是那個女孩的臉,我畫的早就不是她了。這是其他的某種東西,並不真實,但絲毫不減它的價值。我把它藏在一個抽屜裡,不讓人發現,拿來嘲笑我。某個初夏的傍晚,泛紅的夕陽從西面的窗戶斜照進來,房間裡朦朧昏黃。我隨手把那幅或碧翠絲或德密安的畫,釘在床頭上,看著暮色透過它的樣子。
⠀
❝ 這張臉的輪廓逐漸變得模糊,但是微紅的眼眶,額頭上的光亮,鮮紅的嘴唇,彷彿要從畫面裡狂燒出來。天色已暗,我仍然久久地注視著他。漸漸地,我發覺這張臉既不是碧翠絲,也不是德密安,竟然是我自己。並非畫中這個人跟我相像,我也不認為它應該像我,但它對我很重要;它是我的心靈,是我的命運,或是我的魔鬼。
⠀
❝ 我時常遇見這個被我稱作碧翠絲的女孩。再度重逢,我不再感到任何激動,唯有一股淡淡的和諧、一陣柔情的預感:你我相連在一起,但不是你本人,而是你的形象;你是我命運的一部份。
⠀
前幾天我又聽起《春光乍洩》電影原聲帶,開頭傳來何寶榮的一再賴皮,「黎耀輝,不如我哋由頭再來過」。我想不起來黎耀輝是否曾給他一個回答,但那早已不再重要。〈Happy together〉的前奏隨後響起,像是在安慰著,我和你的重新來過,值得一個快樂的結局。
自此之後,我像是吃了定心丸:不再急切、也不再妒嫉。如果人的一生可以存檔,我確信你的靈位將是我最後的儲存點,讓我突然有了吃苦的決心。不管過去有多好、現況有多糟,也絕對、絕對不要回到沒有見過這一切的自己。
⠀
這念頭讓我滿心歡喜。你是張國榮,你不是張國榮;你是我,你也不是我。你是我的樹洞,我的日記,我的碧翠絲與德密安。你我相連在一起,但不是你本人,而是你的形象。
⠀
親愛的 L,你是我命運的一部份。
⠀
⠀
⠀
⠀
⠀
#張國榮|#LeslieCheung
張國榮靈位 在 尋蹤覓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香港墳場或墓地考察重點及特色!
有不少讀者不時私訊筆者交流考察墳場的心得,故筆者決定再次向各位讀者簡單分享目前考察過的香港墳場或墓地之考察重點及特色!
《香港各墳場或墓地考察重點及特色簡介2.0》
1. 跑馬地香港墳場:香港歷史悠久的墳場,為名人集中地,由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管理。值得留意墳場內的紀念碑、民國名人、軍人、殖民地時期港英政府官員、日本人的墓地;長眠於墳場內的名人有何東爵士、楊衢雲、洪春魁、關元昌醫生、鄺華汰、何啟爵士、簡悅強爵士、蔡立志等。
2. 跑馬地天主教墳場:香港另一個歷史悠久的墳場、首個天主教墳場,為名人集中地,由天主教香港教區管理。有不少文化藝術人物、民國名人、商人、政治人物、宗教人物長眠該處,例如胡振中樞機、楊鳴章主教、林黛、曹廣榮、胡百富醫生、梁昌、梁銶琚、惠化民主教、石鐘山爵士、鄧鏡波爵士等。
3. 跑馬地回教墳場:香港另一個歷史悠久的墳場、首個回教墳場,由香港回教信託基金總會管理。值得留意墳場內的回教宗教人物及華人的墓地;長眠於墳場內的名人有張廣義教長等。 (進入墳場時留意服飾規定)
4. 跑馬地波斯墳場:香港另一個歷史悠久的墳場,由粵港澳祅教慈善基金管理。值得留意墳場內麽地爵士及律敦治家族的墓地;但遺憾地現時該墳場不對外開放,難以進入。
5. 跑馬地猶太墳場:香港另一個歷史悠久的墳場,由香港猶太教莉亞堂慈善基金管理。值得留意墳場內的墓碑設計及猶太人傳統的祭祖方式,以及墳場內嘉道理家族、庇理羅士家族、紀愛華、歐德禮等名人的墓地;但可惜現時該墳場甚少對外開放。
6. 跑馬地印度墳場:香港另一個歷史悠久的墳場,位於跑馬地印度廟後方,由香港印度協會管理。值得留意墳場內的一些家族墓地及軍人墓地。
7. 咖啡園墳場:墳場由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管理,但已於1961年停用及不接受安葬申請。現時除了馬場先難友紀念碑外,墳場其餘地方接近被荒廢;值得留意墳場內中國近代思想家胡禮垣及其後人胡百貴的墓地。
8. 鑽石山墳場:墳場由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管理。名人墓地數量極少;值得留意墳場內的義塚及公墓。
9. 賓霞洞:道觀,值得留意內裡的名人靈位。
10. 慈雲閣:廟宇及中式骨灰龕場,只有少量名人墓地及靈位。
11. 寶福山:中式骨灰龕場,為名人集中地。長眠於墳場內的名人有張國榮、王天林、董驃、劉家良、陳毓祥、關德興、許長國、梁漢威、羅烈、余綺霞、鄭昌達、伊雷等。
12. 聯合道基督教墳場:墳場歷史悠久,由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管理。地方雖小,但驚喜處處,有不少文化藝術人物、商人、民國名人、宗教人物長眠該處,例如鄺日修牧師、李求恩牧師、莫康時、關景良醫生、余也魯教授、盧大偉、西瓜刨、莫康時、胡挺生、陳卿雲、呂明才、胡百祿等。
13. 薄扶林道基督教墳場:墳場歷史悠久,由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管理。為名人集中地,尤以商人、民國名人、文化藝術人物、宗教人物的墓地為多,例如霍靜山牧師、區鳳墀長老、謝纘泰、鄭士良、石堅、黃曼梨、李惠堂、郭泉、馬應彪、顏成坤、利銘澤、林子豐博士、曹思晃法政牧師、李福樹夫人李胡紫霞、孫琬、林護、李樹芬醫生、馬儀英博士、何壽南醫生、胡漢輝、區樹洪等。
14. 長沙灣天主教墳場:墳場歷史悠久,由天主教香港教區管理。有不少文化藝術人物、民國名人、商人長眠該處,例如李海泉、劉克宣、馬笑英、唐重庭、鄧彥華將軍、徐仁壽、檸檬、伍晃榮、少新權、卜萬蒼、樂蒂等;另外值得留意位於墳場範圍內的荔枝角東華義塚。
15. 圓玄學院:中式骨灰龕場,有少量隱世名人長眠該處。
16. 東普陀寺窣堵坡:位於東普陀寺後方,值得留意東普陀寺前住持的墓地。
17. 寶蓮寺海會塔:值得留意用作火化之用的荼毘爐,另外海會塔內有一位天皇巨星長眠該處。
18. 粉嶺蝴蝶山墓地:非法興建的墓地,位於蓬瀛仙館附近。值得留意葉問及葛肇煌將軍的墓地。
19. 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香港首個華人墳場,有一定歷史價值,由華永會管理。為名人集中地,有不少商人、民國名人、文化藝術人物長眠該處,例如蔡元培、唐紹儀、伊秋水、梁植偉、許讓成、楊鼎中將軍等;值得留意墳場內的大型家族墓地,例如馮平山、鄧志昂、利希慎、周壽臣爵士、傅老榕、高可寧等家族。
20. 荃灣華人永遠墳場:第2個華人墳場,有一定歷史價值,由華永會管理。為名人集中地,有不少商人、民國名人、文化藝術人物長眠該處,例如李研山、余東旋、唐滌生、林炳炎、譚煥堂、盧仲雲、黃屏蓀、邵仁棻、陳蘭芳等。
21. 柴灣華人永遠墳場:第3個華人墳場,有一定歷史價值,由華永會管理。有不少名人墓地,例如蔡伯勵、林尚義、黃質文將軍、吳一嘯、子喉七、李晨風、鍾期榮博士、蔣法賢博士、許伯眉醫生、吳多泰等;但仍有待考察者開發!
22. 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第4個華人墳場,由華永會管理。有不少名人長眠該處,例如黃家駒、陳百強、新馬師曾、郭得勝、杜葉錫恩、衍陽法師、陳公展牧師、蕭笙等。
23. 柴灣天主教墳場:墳場由天主教香港教區管理。有不少名人長眠該處,例如曾雲、阮惠熊、梁舜燕、陳蕉琴、曾顯揚、林振強、陳兆民等;但仍有待考察者開發!
24. 香港佛教墳場:墳場歷史悠久,由香港佛教聯合會管理。為名人集中地,不少商人、政治人物及宗教人物長眠該處,例如霍英東、廖寶珊、胡忠、馬錦燦、莊靜庵、李寶椿、黃允畋、張玉麟、李國賢、胡文瀚、慈祥法師、元果法師、方繼仁、徐亮之、董仲偉、陳樹渠二夫人陳麗玲等。
25. 歌連臣角回教墳場:第2個回教墳場,由香港回教信託基金總會管理。值得留意墳場內的華人墓地。 (進入墳場時留意服飾規定)
26. 歌連臣角火葬場:墳場由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管理。不少名人墓地,例如司徒華、譚雅士、馮兩努、孫養農、秦燕、林鳳、黃旭初將軍、黃宣平等;但仍有待考察者開發!
27. 大圍穀寮墳場:原居民墳場,暫未有特別發現。
28. 西灣國殤紀念墳場:墳場由英聯邦戰爭公墓管理委員會管理。值得留意不同軍人的墓地,例如羅遜准將等。
29. 赤柱軍人墳場:墳場由英聯邦戰爭公墓管理委員會管理。值得留意不同軍人及戰俘的墓地,例如祁禮賓爵士等。
30. 歌連臣角軍人墳場:墳場由英聯邦戰爭公墓管理委員會管理。值得留意不同軍人的墓地,但遺憾地現時該墳場不對外開放,難以進入。
31. 蓬瀛仙館:道觀,值得留意內裡的靈位及墓地;少量名人如傅聲長眠該處。
32. 昭遠墳場:何東爵士家族墳場,但實際為歐亞混血兒公營墳場。墳場歷史悠久,但可惜現時不對外開放,難以進入。
33. 東華義莊:由東華三院管理。提供寄厝靈柩、骨殖、骨灰以及安葬服務,當中鄧鑑之夫婦靈柩已寄厝義莊超過100年。另外一些名人如葉紹德、蕭仲坤的骨灰安放該處。但現時該處甚少對外開放。
34. 和合石墳場:墳場由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管理。值得留意墳場內的鄉族宗親墓地、義塚及公墓、浩園、景仰園。
35. 沙嶺墳場:墳場由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管理。如同和合石墳場,值得留意墳場內的鄉族宗親墓地、義塚及公墓。
(未來本專頁會再分享各個墳場或墓地的歷史典故)
#圖文不符 #墳場考察 #重點 #特色 #墳場研究 #hongkongcemet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