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張倚蘭學歷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張倚蘭學歷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張倚蘭學歷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張倚蘭學歷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8萬的網紅知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打造光明之城 | 知史百家 安煥然 700多年前,有這麼一座不夜城。那裡的人不分白天黑夜地到處奔忙。商業繁華,生活奢靡。這個城市的街道,直到太陽重新升起還照樣擠滿了人。晚上,當地人在自己房子的入口處和庭院裡都點了燈,因而到處都是燈。那些在夜晚趕路的過路人也點無數的燈籠以照明,因此整個城市都在閃爍...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繪畫展 #陳昱凱專訪 這集除了專訪藝術家陳昱凱外,還邀請到金車文藝中心 #藝術企劃林肯華來介紹。 ▲在精緻完美的畫作中,找到一點破壞的刺激。 ▲描繪記憶中的探索經驗,創造出奇幻而鮮明的宇宙觀。 ▲當形式成為形狀 藝術探險家陳昱凱挑戰平面繪畫的可能 藝術家...

  • 張倚蘭學歷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6-14 19:30:00
    有 205 人按讚

    打造光明之城 | 知史百家

    安煥然

    700多年前,有這麼一座不夜城。那裡的人不分白天黑夜地到處奔忙。商業繁華,生活奢靡。這個城市的街道,直到太陽重新升起還照樣擠滿了人。晚上,當地人在自己房子的入口處和庭院裡都點了燈,因而到處都是燈。那些在夜晚趕路的過路人也點無數的燈籠以照明,因此整個城市都在閃爍,處處都有燈光。也因為這樣,它真是一座「光明之城」。

    這700多年前的「光明之城」就是古時海外商人俗稱的「刺桐」(Zaitun),也就是今天我們熟知的福建泉州。晚唐五代十國之時,泉州已種滿了刺桐花,海外商人來到這個繁華城市,就以此全城的刺桐花來稱呼這座城市為Zaitun。

    《光明之城》據說是700多年前一位猶太商人雅各所寫的作品。他筆下的古泉州,處於南宋末年,具體時間是1271年至1272年。雅各說泉州這個城市的繁華,用「無比」兩字修飾當之無愧。他說「光明之城是人們在全世界所能見到的最大的貿易區」。

    這本書把古代泉州說得太傳奇,而且它的出處不明,自1997年在英國問世以來,一場始於歐洲,波及中國學術界的大辯論至今還是眾說紛紜,遂有《光明之城》真偽之辯。

    讓我感興趣的,倒不是這本書的真偽與否,而是這場爭辯的當代歷史意義。為此,特地上網搜尋一個很有意思的學術網頁:《馬可波羅論壇》(www.qzdhcity/luntan/)。這個網頁設有幾個專題,我特別感興趣的是那個「光明之城真偽之辯」的專題,除了介紹那本傳奇的書,還把正、反兩方的學者意見下載在網頁,並闢一公開辯論論壇區,讓大家參與討論。

    主持單位在網頁上撰文說:「爭辯《光明之城》的真偽並非想對它作根本的判斷,而是想借此重新檢討宋元海外交通和古代泉州港的面貌,一併推介泉州。」他們指說:「辯論已經展開,至於泉州究竟是不是一個獨立於朝廷之外的世外桃源,這將成為辯論中人們長期圍繞的話題。由此,引出了《光明之城》所具有的現實意義這一話題。一些有識之士提出,在正反雙方均無法拿出足夠的史實來辨明真偽的這個時候,泉州不妨注重挖掘《光明之城》所帶來的另一面可能產生的效益;那就是牢牢圍繞著辯論,將泉州的知名度打響。」

    泉州,是一個能讓人發思古幽情的地方。1992年我隨大學歷史系的陳信雄老師,第一次到中國大陸做學術田野考察,第一站是廈門,次站就是來到這已逝去繁華的城市泉州。至開元寺、海交史博物館,看到泉州宋代海船,當時我整個人都給震懾住了:「這才是真正的古代中國海洋文明的生命力所在。」

    姑且不論《光明之城》真偽與否。歷史上,元初來華的馬可波羅對這座城市的讚嘆是:「這裡是海港。所有印度的船皆來到這裡……我鄭重告訴你們吧,假如有一隻載胡椒的船去到亞力山大港,或到奉基督教諸國之別地省,比例起來,必有一百隻來這刺桐港(泉州)。因為你要曉得,據商業量額上說起來,這是世界兩大港之一。」元末來華的伊本巴圖塔更記說:Zaitun誠世界最大港之一。或逕稱世界唯一之最大港亦無不可。」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前館長王連茂在〈泉州海外交通史研究概述〉一文中說,中國海洋發展史之所以在最近數十年來研究成果斐然,這不僅因為泉州是12至14世紀(亦即宋元時期)中國最大的貿易港。還因為泉州至今擁有一大批與中古時期海外交通有關的文物瑰寶,其數量之繁,種類之多和價值之高,實非其他古港所可比擬的,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得天獨厚的研究條件。

    1959年泉州就已建立了中國第一個海外交通史博物館。經過搬遷與裝修,如今的海交博物館已是一座很漂亮宏偉的建築物。宏大的建築物需要有充實的內涵。近數十年來泉州海外交通史研究的軟體建設所取得的成果,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縱然間中經歷文化大革命,學術環境惡劣。

    從19世紀歐洲學人對Zaitun地名的爭論,到20世紀初日本學者桑原騭藏的《蒲壽庚考》,中國學者張星琅的《泉州訪古記》,乃至1957年當地學者吳文良的《泉州宗教石刻》,都是泉州學研究的先驅。1974年海交史博物館同仁聯合多個部門的考古人員,進行了具有重大意義的泉州灣宋代海船發掘工程。1982年又和中國科學院聯合試掘法石宋代海船。1984年由泉州海交史博物館編,陳達生主撰的《泉州伊斯蘭教石刻》,收入阿拉伯、波斯碑銘近200方。王連茂館長說,文化大革命過後不久,在中國伊斯蘭史研究狀況中,泉州的研究份量最大,也最引人注目。這種現象是令人驚愕的。

    印度教石刻也在泉州大量發現,迄今已達300餘方。它是在一座建於元代而毀於元末的南印度濕婆派寺廟遺跡之遺物。其雕刻品與南印度和爪哇印度教雕刻藝術極為相似。

    堪稱罕見,被稱為「刺桐十字架」的泉州古基督教石刻在17世紀中葉就已被發現。上個世紀抗日戰爭期間,在有心人吳文良的努力下,使一批疊於城基的十字架石刻得以保存下來。一些價值至高的石刻也在近10年來被發掘,對基督景教入華的歷史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波斯摩尼教及因其漢化後形成的明教,在泉州也有其文化軌跡。早在50年代,泉州學者發現了摩尼教遺址。1979年更在該地遺跡掘獲宋代「明教會」碗。有趣吧!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那個明教教主張無忌和波斯聖女小昭近乎 「天方夜譚」的傳奇故事,竟在泉州找到線索。

    外銷陶瓷是中國海外貿易主要的輸出商品。自30年代以來,中外學者特別重視對泉州陶瓷古窯址的考察。1980年在福建「德化古窯學術討論會」期間發起成立「中國古外銷陶瓷研究會」,更是中國外銷瓷研究的里程碑。

    總之,一個城市的打造,其人文開創和歷史召喚,除擁有宏偉的建築物,其精神內涵、內容的充實,背後實賴長期的默默耕耘。如何整合人文資源,培養人力資源,共同參與一個城市的軟體建設,是非常重要之事。

    (原刊《古代馬中文化交流史論集》,新山:南方學院出版社,2010,作者授權轉載,特此鳴謝。)

    作者簡介:
    安煥然,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中文系教授,華人族群與文化研究所所長,原副校長。廈門大學歷史學博士,台灣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星洲日報》專欄作者。著作有《小國崛起:滿剌加與明代朝貢體制》(2019)、《文化新山:華人社會文化研究》(2017)、《古代馬中文化交流史論集》(2010)、《本土與中國學術論文集》(2003)等。

  • 張倚蘭學歷 在 陳信諭 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7-08-25 20:06:01
    有 11 人按讚


    英國的轉型經驗提供我們不同面向的思考,所有成功的經驗不外乎「知識、創意、文化」而城市的根本是人,如何有效地將人聚集起來,使之激盪出火花,才是最重要的課題。
     
    因此,政府不論規劃何種政策,都必須以人為本,並且擬定一套能夠平衡短期需求與長期目標的策略,在務實&可實現的基礎上,開展一套別人不易取代、具有高雄優勢的總體願景。
     
    --
     
    ❙ 英國的選擇,會給台灣以及高雄什麼啟示?
     
    『弔詭的是,英國的轉型大方向理論是對的,但因為「太成功做過頭」,在市場的樂觀與非理性逐利下,結果埋下了許多不穩定因素。同時經濟轉向過度仰賴進口製造產品的內需市場,而未充分投資智慧財產與高端製造產業,使得國貿競爭力變得「單薄」。
     
    在城市的層面,英格蘭東北部的舊工業地帶,也透過引入服務業,文化產業,觀光業和加強高等學術投資,讓許多舊市鎮重生。
     
    之後我們可以在討論幾個例子。但這些「成功案例」,仍然面臨相對低薪,人才吸引力不足,以及大倫敦地帶的嚴重磁吸,使得區域性的服務業擴張有限。因此許多人倡議「重回製造業」。
     
    當然,這樣的製造業和過去的不同,透過投資高等教育,強化與智財與服務業的產業鏈建構,並保留變化彈性,或許可以建立一類高產值,去中心,強調智力共享的製造聚落。這和英國現有的優勢結合,更可以面對未來挑戰,才能在全球化的年代中,找到地方城市存在的價值』
     
    #Kaohsiung #UK #高雄 #好過日

    #城市為何衰敗: United Kingdom 英國如何面對工業衰退?
     
    早在美國鏽帶的衰退前,英格蘭東北部早就面臨的同樣的狀況。
     
    作為工業革命的發源地,19 世紀初的聯合王國(以下簡稱英國)透過技術的領先以及資本與勞力的集中,實現了大量生產的模式,也創造了數十萬位在城市的新興工作機會, 曼徹斯特 和 利物浦 等樞紐城市藉由水路與通向世界的港口連結而興起,把國內的工業產能與全球市場連接在一起。
     
    然而,工業的起源地也是第一個體驗到所謂「後工業化」衝擊的區域。在達到 1912 年的巔峰後,英國紡織業開始衰退,在兩次大戰過後,帝國的消失更使市場快速萎縮,長期仰賴既定市場的紡織業者不知不覺間喪失了競爭力,這僅僅是一連串大量製造業工作機會流失的開始。
     
    有個特別的現象是,作為工業祖國和世界七大工業國之一的英國,在今天給人的「製造業品牌」形象卻極為薄弱,和其他鄰國如德法相比更是如此。
     
    英國沒有自己的主要汽車品牌,曾經是全球最大汽車廠的英國李蘭(British Leyland)在 70 年代快速衰亡,而今,作為鐵道祖國,也沒有任何一家軌道系統製造業,英國的汽車和軌道產值,相當一部分來自於在英國生產的外商,例如日產或日立。同時,製造業雇用人數也大幅下降,例如在 1970 年代,光是紡織業僱用人數就達 75.6 萬人,但今日不到 10 萬人。
     
    ❙ 今天的英國就沒有工業嗎?
     
    並非如此,英國有世界頂尖航太與軍火公司 BAE Systems(英國在世界國防工業市佔率 9%,航太 17%),有兩家世界前十大藥廠,有世界前幾大石油公司(British Petroleum, Shell),有超跑品牌 McLaren,同時 F1 賽車的主要製造與供應商也集中在牛津郡周邊,被稱為「賽車谷」。
     
    換句話說,沒有任何世界主要車廠的英國,卻是世界汽車尖端技術的供應者。在技術層面,劍橋附近的矽沼(Silicon Fen)座落有 ARM 控股等 1400 家以上的高科技公司,英國優良的高教體系在吸納全球人才以及生產專利上都是世界頂尖。
     
    而在整體經濟層面,放棄許多類製造業的英國,經濟表現並未明顯落後。最大的支柱來自以倫敦為中心的跨國金融業,但除此之外,包含廣告行銷,法務,會計,通信,影視體育產業等等服務業,在 2011 年外銷 1900 億英鎊(約 7.6 兆台幣)的服務,創造了 700 億英鎊(2.8 兆台幣)的貿易順差。在工黨推動的 Cool Britannia 政策上,也特別強調了英國文化產業與文化衍生產業的優勢。
     
    在進入 21 世紀之際,步履蹣跚的大不列顛,似乎變酷了,變聰明,變乾淨,也變輕了。這不只是一種氣氛,更反映在數字上,倫敦政經學院分析工黨政府從 1997-2010 年的經濟數據,指出「與其他主要國家相比,無論就生產力或勞動市場來看,英國......的表現都很搶眼,生產力的表現並不完全集中於金融,房地產,政府服務等「泡沫」經濟,而是來自人力資源,資訊和通信技術,以及效率的提升,尤其是企業服務與發行網路等」
     
    在《國家如何維繫經濟命脈中》一書中,作者提到興盛的國家有三個特色:
     
    ‣‣ 第一:把經濟建立在現有資源上,從現有優勢出發,例如阿拉伯的石油和中國印度的人力。如果沒有天然資源,那可能就得人工培育的次級資源,例如高品質高學歷的人力,世界級的金融中心,但無論如何,要從零開始非常困難。
     
    ‣‣ 第二:經濟體要把資源投資在所知最高價值的活動上,特別是要追求相對優勢的利潤最大者,也就是經濟學的機會成本與比較利益。
     
    ‣‣ 第三:成功國家的經濟是有彈性的,會隨著環境變遷而因應,不會長久地抓著過去不放。也就是說,可以很快轉移到高利潤的產業而割捨低回報的產業。
     
    在比較利益的考量下,全球不同國家會形成分工體系,各發揮相對優勢,達到最大利益。那麼,英國不就是這麼做嗎?
     
    簡而言之,隨著中國廉價工業能量大量成長,在 1990 年代,歐美突然發現在工廠利潤越來越低的同時,商品也變得越來越便宜,零售業變得暢旺,在產能外移之際,國內製造業工作機會雖然下降,但國民可以用更便宜的價格大量購買更多產品,整體的生活水準得到提升。
     
    而在理想狀態下,過剩的產能與資金還能投資到高科技與精密製造業,製造業雇用人力下降,但單位生產力上升,總產值仍然能成長。就像是在工業革命時期,英格蘭的農業人口比例減少一半,但卻未導致糧食危機。雖然在 1850 年代後,英國進口的食物已經超過出口,但因為原本用於農業的資源可以轉而投資在工業上,因此英國不但大幅提升製造生產力,也有能力創造收益進口農產品。
     
    聽起來,這樣的類比似乎讓英國的產業變遷成了皆大歡喜的「去工業化革命」,但問題來了, 1980 年代開始,英國的收支帳轉為赤字,意思在於英國從世界借款來支應消費支出。貿易逆差並不是問題,也不是缺乏競爭力的象徵,若是更多游資投入市場,經濟反倒能持續成長。但在理想上,支出擴張與借貸應該至少要有部分投入未來的產業需求,但這卻是英國沒有完全做到的。
     
    例如在新興能源產業方面,英國擁有最大離岸風電市場,但風機工廠卻屬於瑞典國營企業所有,英國承包商只取得 20-30% 的計畫,流失的工業基礎使得英國國內製造業無法確實因應政策和市場變化而取得優勢。且外銷產業不足以維繫。
     
    在金融風暴後,金融服務業也被發現有許多弱點,例如金管監管失靈造成的風險飆升,使銀行有恃無恐的政府補貼,超過規模經濟的擴張等等。而金融風暴之前,英國在太過倚賴金融與房地產市場榮景下,使得市場不確定上升,也造成經濟重創。
     
    ❙ 英國的選擇,會給台灣以及高雄什麼啟示?
    (好過日城市想像特輯 https://goo.gl/ANfju1)
     
    弔詭的是,英國的轉型大方向理論是對的,但因為「太成功做過頭」,在市場的樂觀與非理性逐利下,結果埋下了許多不穩定因素。同時經濟轉向過度仰賴進口製造產品的內需市場,而未充分投資智慧財產與高端製造產業,使得國貿競爭力變得「單薄」。
     
    在城市的層面,英格蘭東北部的舊工業地帶,也透過引入服務業,文化產業,觀光業和加強高等學術投資,讓許多舊市鎮重生。
     
    之後我們可以在討論幾個例子。但這些「成功案例」,仍然面臨相對低薪,人才吸引力不足,以及大倫敦地帶的嚴重磁吸,使得區域性的服務業擴張有限。因此許多人倡議「重回製造業」。
     
    當然,這樣的製造業和過去的不同,透過投資高等教育,強化與智財與服務業的產業鏈建構,並保留變化彈性,或許可以建立一類高產值,去中心,強調智力共享的製造聚落。這和英國現有的優勢結合,更可以面對未來挑戰,才能在全球化的年代中,找到地方城市存在的價值。
     
    #Kaohsiung #UK #高雄 #好過日

    ▼一秒訂閱高雄好過日▼
    https://m.me/takaogooday

    ▼好過日IG▼
    https://www.instagram.com/takaogooday/

  • 張倚蘭學歷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7-08-25 19:31:09
    有 31 人按讚


    #城市為何衰敗: United Kingdom 英國如何面對工業衰退?
     
    早在美國鏽帶的衰退前,英格蘭東北部早就面臨的同樣的狀況。
     
    作為工業革命的發源地,19 世紀初的聯合王國(以下簡稱英國)透過技術的領先以及資本與勞力的集中,實現了大量生產的模式,也創造了數十萬位在城市的新興工作機會, 曼徹斯特 和 利物浦 等樞紐城市藉由水路與通向世界的港口連結而興起,把國內的工業產能與全球市場連接在一起。
     
    然而,工業的起源地也是第一個體驗到所謂「後工業化」衝擊的區域。在達到 1912 年的巔峰後,英國紡織業開始衰退,在兩次大戰過後,帝國的消失更使市場快速萎縮,長期仰賴既定市場的紡織業者不知不覺間喪失了競爭力,這僅僅是一連串大量製造業工作機會流失的開始。
     
    有個特別的現象是,作為工業祖國和世界七大工業國之一的英國,在今天給人的「製造業品牌」形象卻極為薄弱,和其他鄰國如德法相比更是如此。
     
    英國沒有自己的主要汽車品牌,曾經是全球最大汽車廠的英國李蘭(British Leyland)在 70 年代快速衰亡,而今,作為鐵道祖國,也沒有任何一家軌道系統製造業,英國的汽車和軌道產值,相當一部分來自於在英國生產的外商,例如日產或日立。同時,製造業雇用人數也大幅下降,例如在 1970 年代,光是紡織業僱用人數就達 75.6 萬人,但今日不到 10 萬人。
     
    ❙ 今天的英國就沒有工業嗎?
     
    並非如此,英國有世界頂尖航太與軍火公司 BAE Systems(英國在世界國防工業市佔率 9%,航太 17%),有兩家世界前十大藥廠,有世界前幾大石油公司(British Petroleum, Shell),有超跑品牌 McLaren,同時 F1 賽車的主要製造與供應商也集中在牛津郡周邊,被稱為「賽車谷」。
     
    換句話說,沒有任何世界主要車廠的英國,卻是世界汽車尖端技術的供應者。在技術層面,劍橋附近的矽沼(Silicon Fen)座落有 ARM 控股等 1400 家以上的高科技公司,英國優良的高教體系在吸納全球人才以及生產專利上都是世界頂尖。
     
    而在整體經濟層面,放棄許多類製造業的英國,經濟表現並未明顯落後。最大的支柱來自以倫敦為中心的跨國金融業,但除此之外,包含廣告行銷,法務,會計,通信,影視體育產業等等服務業,在 2011 年外銷 1900 億英鎊(約 7.6 兆台幣)的服務,創造了 700 億英鎊(2.8 兆台幣)的貿易順差。在工黨推動的 Cool Britannia 政策上,也特別強調了英國文化產業與文化衍生產業的優勢。
     
    在進入 21 世紀之際,步履蹣跚的大不列顛,似乎變酷了,變聰明,變乾淨,也變輕了。這不只是一種氣氛,更反映在數字上,倫敦政經學院分析工黨政府從 1997-2010 年的經濟數據,指出「與其他主要國家相比,無論就生產力或勞動市場來看,英國......的表現都很搶眼,生產力的表現並不完全集中於金融,房地產,政府服務等「泡沫」經濟,而是來自人力資源,資訊和通信技術,以及效率的提升,尤其是企業服務與發行網路等」
     
    在《國家如何維繫經濟命脈中》一書中,作者提到興盛的國家有三個特色:
     
    ‣‣ 第一:把經濟建立在現有資源上,從現有優勢出發,例如阿拉伯的石油和中國印度的人力。如果沒有天然資源,那可能就得人工培育的次級資源,例如高品質高學歷的人力,世界級的金融中心,但無論如何,要從零開始非常困難。
     
    ‣‣ 第二:經濟體要把資源投資在所知最高價值的活動上,特別是要追求相對優勢的利潤最大者,也就是經濟學的機會成本與比較利益。
     
    ‣‣ 第三:成功國家的經濟是有彈性的,會隨著環境變遷而因應,不會長久地抓著過去不放。也就是說,可以很快轉移到高利潤的產業而割捨低回報的產業。
     
    在比較利益的考量下,全球不同國家會形成分工體系,各發揮相對優勢,達到最大利益。那麼,英國不就是這麼做嗎?
     
    簡而言之,隨著中國廉價工業能量大量成長,在 1990 年代,歐美突然發現在工廠利潤越來越低的同時,商品也變得越來越便宜,零售業變得暢旺,在產能外移之際,國內製造業工作機會雖然下降,但國民可以用更便宜的價格大量購買更多產品,整體的生活水準得到提升。
     
    而在理想狀態下,過剩的產能與資金還能投資到高科技與精密製造業,製造業雇用人力下降,但單位生產力上升,總產值仍然能成長。就像是在工業革命時期,英格蘭的農業人口比例減少一半,但卻未導致糧食危機。雖然在 1850 年代後,英國進口的食物已經超過出口,但因為原本用於農業的資源可以轉而投資在工業上,因此英國不但大幅提升製造生產力,也有能力創造收益進口農產品。
     
    聽起來,這樣的類比似乎讓英國的產業變遷成了皆大歡喜的「去工業化革命」,但問題來了, 1980 年代開始,英國的收支帳轉為赤字,意思在於英國從世界借款來支應消費支出。貿易逆差並不是問題,也不是缺乏競爭力的象徵,若是更多游資投入市場,經濟反倒能持續成長。但在理想上,支出擴張與借貸應該至少要有部分投入未來的產業需求,但這卻是英國沒有完全做到的。
     
    例如在新興能源產業方面,英國擁有最大離岸風電市場,但風機工廠卻屬於瑞典國營企業所有,英國承包商只取得 20-30% 的計畫,流失的工業基礎使得英國國內製造業無法確實因應政策和市場變化而取得優勢。且外銷產業不足以維繫。
     
    在金融風暴後,金融服務業也被發現有許多弱點,例如金管監管失靈造成的風險飆升,使銀行有恃無恐的政府補貼,超過規模經濟的擴張等等。而金融風暴之前,英國在太過倚賴金融與房地產市場榮景下,使得市場不確定上升,也造成經濟重創。
     
    ❙ 英國的選擇,會給台灣以及高雄什麼啟示?
    (好過日城市想像特輯 https://goo.gl/ANfju1)
     
    弔詭的是,英國的轉型大方向理論是對的,但因為「太成功做過頭」,在市場的樂觀與非理性逐利下,結果埋下了許多不穩定因素。同時經濟轉向過度仰賴進口製造產品的內需市場,而未充分投資智慧財產與高端製造產業,使得國貿競爭力變得「單薄」。
     
    在城市的層面,英格蘭東北部的舊工業地帶,也透過引入服務業,文化產業,觀光業和加強高等學術投資,讓許多舊市鎮重生。
     
    之後我們可以在討論幾個例子。但這些「成功案例」,仍然面臨相對低薪,人才吸引力不足,以及大倫敦地帶的嚴重磁吸,使得區域性的服務業擴張有限。因此許多人倡議「重回製造業」。
     
    當然,這樣的製造業和過去的不同,透過投資高等教育,強化與智財與服務業的產業鏈建構,並保留變化彈性,或許可以建立一類高產值,去中心,強調智力共享的製造聚落。這和英國現有的優勢結合,更可以面對未來挑戰,才能在全球化的年代中,找到地方城市存在的價值。
     
    #Kaohsiung #UK #高雄 #好過日

    ▼一秒訂閱高雄好過日▼
    https://m.me/takaogooday

    ▼好過日IG▼
    https://www.instagram.com/takaogooday/

  • 張倚蘭學歷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6-12-27 22:34:41

    本集主題: #繪畫展 #陳昱凱專訪
     
    這集除了專訪藝術家陳昱凱外,還邀請到金車文藝中心 #藝術企劃林肯華來介紹。
      
    ▲在精緻完美的畫作中,找到一點破壞的刺激。
      
    ▲描繪記憶中的探索經驗,創造出奇幻而鮮明的宇宙觀。
      
    ▲當形式成為形狀 藝術探險家陳昱凱挑戰平面繪畫的可能
      
      藝術家陳昱凱幼時因家庭影響,開始接受美術教育的學習,從國小美術班一路的念上來,多年來的術科練習也讓他學會了一技之長,進而擔任美術教師,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也讓陳昱凱體認到台灣術科環境的侷限,使得美術學習相當的定型。由於從小就在術科體制下成長,陳昱凱也培養出紮實的繪畫基礎,「這時,就會容易沉醉在這種“畫的很不錯”的狀態裡。」他很快地發現到,自己的創作無法到達一個極限。「會畫畫的人太多了!你會想知道跟這麼多人競爭,自己追求的是甚麼?」如此的疑惑一直到升上研究所時,終於出現一絲曙光。
      
    ▲經歷過車禍的繪畫作品 意外造成不可思議的美感
      
      陳昱凱的創作動機來自生活中的發現,在他就讀國北教研究所時,曾於某一次的創作評鑑前出了車禍,他的畫作被數輛汽車輾壓過,因造成畫面中多處的破損,原本以絕對輪廓線展現的木支架,變成一種破裂而不完整的狀態。當時,評鑑的徐文瑞教授曾對他說:這組畫作遭遇到一些破壞,我們因此可以得知;「作品是可以像人一樣去經驗事情的!」,意外造成另一種美感的展現,那樣不明確的邊界,也在視覺上提供了一種曖昧、模糊不清的語法。
      
      「我是一個喜歡探險的人!」熱愛台灣土地的陳昱凱,時常經由旅行激發創作靈感,從陳昱凱的作品中,我們看到相當奇幻色彩的構圖搭上鮮豔的色調,最獨特的是;每一件作品都有著大膽又奇妙的拼接造型;彷彿讓他的創作賦予了鮮明的生命力!就如同藝術家本人一樣;十分具有冒險犯難精神的陳昱凱,不僅熱愛大自然、經常與朋友上山下海,更對神秘的古老文明有著濃厚的興趣。
      
    ▲熱愛神秘古老文明 創作出奇幻冒險色彩的獨特畫風
      
      從《成為形式的形狀》系列作中,你會發現;放射性光線構圖頻繁出現,源自於陳昱凱就讀文化大學時期,曾探訪過鮮為人知的凱達格蘭遺跡,該遺跡呈現人為堆疊的金字塔造型,不禁讓他想起;古早原住民的壁畫中出現的光環,這讓他的更加地心神嚮往!但並不是每個歷史悠久的神秘古蹟都令他感興趣,陳昱凱也表示:過去曾遊歷擁有豐富故事性的吳哥窟,「只有再揭開神秘面紗的那一瞬間,最迷人。」,因為湧入大量的觀光群,古蹟被當地觀光業包裝好,也遺失了原來純粹的面貌。
      
      「過去我花了十幾年的時間,都在畫好一個畫面。」一次的意外經驗;讓陳昱凱下了一個決定:將推翻以往的模式—創作重啟!「藝術家要重頭開始創作;根源就要自己去選擇,決定要使用甚麼樣的媒材。」他認真的說道:假設今天畫一張50號的畫布,在這個50號之前,都是幕後的人幫你處理好的;購買了那畫布,只有畫面是你自己能決定的,即使訂製不同的畫布尺寸,也還是在別人限制的規格之下進行創作。
      
      在回想創作之中,陳昱凱曾受過國北教姚瑞中教授的影響,也讓他漸漸對自己在創作上有所期許。從形式上開始嘗試不同的呈現,他使用方便取得的木材拾獲物,木材因其便於切割與造型的特性,是相當適合的媒材。他嘗試混合、再創造的手法來表現材質架構。拾獲物本身有其必然的造成因素,因此具有物品不可選擇的獨特性,經過再造之後,使其成為三度空間的實存狀態,探討材質架構、空間之間的對話。
      
    ▲以拾獲物拼組作品 渾然天成的特異造型
      
      此次的作品架構上,陳昱凱拼裝出特異的具體造型,來表現不完整的外型,這樣的不規則型體;有別於一般平面繪畫的方框支架,能製造出空間的缺口;作為一種視覺上的填空效果。他也保留物品本身的不完整,這種不完整的狀態指示著過去,同時刺激著視覺的強度。技法上他堅持以手工性的方式,表達出人的氣息以及留存個人的感情痕跡,如刮除、壓平、與重疊等手法,結合個人美感經驗與幻想空間的融合。展出時將作品本身置於展場、甚至是倚牆而置,他也試圖挑戰觀者慣性的觀看方式。
      
      作品圖像之間不求連續性的發展,陳昱凱在創作時去創造出來,這些是特定的產物,無需去回溯自身或任何規則之上,當下反應就已經確立,在創作過程中「只要求自己」的實踐當下。他也希望:能讓大眾觀看的當下,感受到視網膜震撼,任憑身體體驗、經驗;「從這麼多精緻完美的作品中,找到一點破壞的刺激。」
      
    ▲十分熱愛探索的陳昱凱,與其創作般;有著奇幻冒險的色彩。
      
      
    陳昱凱簡歷:
    學歷-
    2014 中國文化大學美術學系 畢業
    2014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藝術與造型設計學系 研究所
      
    經歷:
    2016年 桃源創作獎 首獎 桃園展演中心
    2016年《仙渡莊計畫II:想像的地理中心》 大舟造船廠
    2016年 台灣當代一年展 台北圓山花博爭艷館
    2015年 台灣藝術家博覽會 台北圓山花博爭艷館
    2015年 台灣國展油畫比賽得獎作品展 台灣藝術研究院
    2014年 第七屆金車青年油畫獎暨歷屆首獎者創作聯展 金車文藝中心
    2014年 【Archetype開箱進廠】聯展 Archetype Factory 原行廠域
    2013年 POLYPHONIC五人創作展 優米胡椒 台北
        
        
    策展單位粉絲頁: 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
    展出日期:2016/09/03-2017/01/08
    開放時間:每日11:00-18:00(周一休館)
    金車南京館地址:台北市承德路三段131號4樓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