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主要針對「非升學型」的線上課,但概念雷同,而目前全台都進入線上學習。
實體課與線上課看法我在2月已發過,這篇會引用自己的文並加入其他補充。
-
「實體課」
時間:固定,綁死加通勤時間。
地點:固定,有可能想要上的課在其他地區,因此上不到理想講師的課程。
費用:通常較高(以此...
雖主要針對「非升學型」的線上課,但概念雷同,而目前全台都進入線上學習。
實體課與線上課看法我在2月已發過,這篇會引用自己的文並加入其他補充。
-
「實體課」
時間:固定,綁死加通勤時間。
地點:固定,有可能想要上的課在其他地區,因此上不到理想講師的課程。
費用:通常較高(以此講師自訂的售價標準以及實體課人數而有所不同)。
關注度:通常實體課會有行政進行追蹤,關注度較高,但行政品質也是得視機構系統。
互動性:看班級大小,偏互動性高,與講師面對面接觸,只要有勇氣都有機會提問或即時問答,不過大班/中班/小班/迷你班互動性仍不同。
專注性:算高,通常實體課相對純線上課比較不會有偷滑手機狀態,若講師氣場強,舞台魅力夠,節奏與互動安排得宜,基本上會讓學生進入「心流」狀態。
知識密度:通常實體課知識密度不會到非常高,也得看班級大小與程度,主要是講師端通常能即時接收同學表情、反應,所以多半會有彈性調整以及授課節奏上的不同,以達到學習的成效與好的氛圍。
社交:而實體課程最無可取代的莫過於「溫度」,人與人之間其實溫度非常重要,也會提高黏著性,同時也能滿足人在生活上與人交流、認識的需求。
「講師端」:實體課很吃講師舞台魅力、控場與一鏡到底實力,硬底子夠且能掌握不同班級的特性,多半也能吸引到不少頻率與程度對應的學生。
/
「預錄課」
預錄課程並不是指實體課錄,用實體課錄當作線上課,效果不會好,因為實體課程是具有當下環境氛圍的,知識密度與節奏也截然不同,實體課若有抄筆記、寫題目等,這其實都可拿掉,避免造成不同學生的節奏時間浪費,電腦前接收題外話的感受亦不同,因此實體課有的課外分享不需要太多。
而課程顯現長度也有所不同,如一般升學3小時課程,其實扣除下課時間、抄筆記時間、等候作答時間,大概是實體課的時間長度約1/2-2/3的比例之間,實際學生坐在電腦前觀看的時間也是差不多3小時甚至超過,但內容量其實是一樣甚至超過。
線上課程絕對不能只看「影片時間」,要以學生上完課程的總時間為主,但本質仍是「這門課原本的預計範圍」。
這與多數台灣傳統思維牴觸,尤其是對於買時間觀點的人,但內容創作方其實重點在於價值產出。
時間:彈性,有網路且硬體ok,但不見得每門課程都無限觀看,需看制度。
地點:彈性,能夠跨時空上到有興趣的講師課程。
費用:通常相對實體課較低,是否有配套措施也會影響價格。
關注度:一般的線上課程,通常沒有人追蹤進度,很多因為無觀看期限,可能看了一堂後,放了兩三年,成效有限,完課率也有差,而有些線上課雖標榜講師看得到學生狀態,但若學生眾多,是否每個人都會關注到?因此看配套與需求。
互動性:低,預錄課程無法進行即時互動,通常靠其他配套,如課程留言板、課程社群、講師私訊(得看是否開放)等等,才有機會遇上講師互動。
專注性:看個人自律程度。
「講師端」:知識密度的拿捏、節奏安排以及段落是否分明,以便學生有效率地上課,因此線上預錄課程的單元/章節性很重要,這跟實體帶狀課程設計不太相同,如此一來才會讓學習端有效率安排;當然有些預錄課程用剪輯方式,也會滿明確的,相對的因呈現方式(如ppt/講義投放/手寫板),講師的舞台性就不見得那麼明顯或要求了。
/
「直播課」
時間:與實體課同,但免除通勤時間。
地點:通常在自己偏好的地點,氛圍渲染程度沒有實體課高。
費用:通常市場介在實體課與線上課之間,主要免除實體課場域硬體成本,但講師時間成本依然是固定的,以及是否有配套追蹤措施。
關注度:看課程方規劃,可能會像實體課安排行政,也可能不會,至於關注程度得看機構系統與配套。
互動性:偏實體課效果(人數少來說),尤其直播課程若可以顯現上課者的視訊狀態,也能注意到同學當下是否認真,同時也能互動,不過得看直播的人數,人數一多,實際上效果也不見得優於預錄課程。
專注性:偏實體課效果,透過視訊鏡頭掌握學習者的狀態,學習者其實知道老師看得到自己,也偏實體課效果,但環境渲染程度仍低於實體課。
「講師端」:直播課若遇到「人數多」的狀況,效果不見得好,而課程密度跟節奏因為需要考量學生的反應與抄寫狀況,很有可能知識密度變低,有些學生可能會覺得影響自己時間,造成浪費,因此講義的設計、課程的切割與引導以及同學的程度分級就很重要了。直播課需要講師端講義的重新設計還有編排,才能讓直播課效果有一定水準,不然品質不見得比較好。
/
我認為「學習者」對於不同課程其實可以選擇不同型態。
若是要學習「文書處理」,可能我疑惑的點或是目前需要的工具在某幾個章節,可以選擇上「預錄課」,利用短時間內專注看「特定章節」,不需等到每週上課時間,而其他章節或許可以在閒暇時間補足或是日後有需求再看。
若是想要升學,想要系統性課程規劃與追蹤成效,可選擇「實體課」、「直播課」,固定上課頻率且有人追蹤或是找「配套做好的預錄課程」也可。
若自律性高,其實好的預錄課程可以用少少費用換得更彈性的時空,因時間是最貴的。
絕對不能說什麼課、什麼樣的人適合哪個型態,得考慮自身性格、心態與目的還有所購買課程的設計與配套措施。
/
歡迎分享
引用ppt 在 FanPiec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同場加演《工作細胞Black》白血球姐姐的Cosplay🤤
-----------------------------------------------
FanPiece🖋https://www.fanpiece.com/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fanpiece.hk
#Fanpiece #PPT之女武神 #NekonekoJX #Cosplay
引用ppt 在 台籍女子在德國的吱吱喳喳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關於文章被新聞錯誤引用的最終回應》
當初用「台籍女子」來自稱是因為,我就是一個一般路人,沒有人知道我是誰,要是我在德國上新聞,我就是只會被稱為「台籍女子」,「吱吱喳喳」來自電影變身國王裡的松鼠語,有看的人或是記得的人就會知道,高剛之所以可以得到可靠消息、知道當地一些瑣事,就是因為他精通松鼠語,而松鼠語就是「吱吱喳喳」(如圖),「台籍女子的吱吱喳喳」就是這麼來的,白話翻譯為:一個女性路人在德國的當地雞毛蒜皮小事。
對於這件事我有千言萬語想陳述,但是又怕太雜亂,我大概分三個大方向說吧~
對於酸民:
老實說我後來去看了其他網路創作者的酸民後發現,來攻擊我的酸民根本攻擊力0️⃣,本來我還有點認真了,想好好說明並秉持著良善的慈悲心教育他們,但是後來想想,酸民之所以是酸民,就是因為他們沒有要講道理啊!總之就是他們對於自己的生活、環境、現狀感到不滿,所以就在網路上隨便找人潑髒水發洩,他們都已經變得這樣瘋瘋癲癲整天在網路上胡亂叫囂丟人現眼,不就已經是他們的報應了嗎!那我也沒什麼好說的了~
對於媒體文化:
一個媒體引用我的文章,把內文稍微加工後,引導成他們想要的立場,訂了個聳動的標題,然後呢?!點閱率他們賺,罵名我揹。媒體發出新聞稿後,不用替文章中所引用的文章作者會承受的後果負責,我一開始非常無助和失望,覺得現在的媒體根本不會在乎一個路人會因為一篇新聞受到什麼影響,我只能試著從我知道的管道聯絡網路媒體平台,但是心裡已經悲觀地認為應該是會石沈大海。沒想到兩天後就收到Yahoo新聞的回信,通知我:「經過查證後確實有誤,已將該新聞移除。也針對過程中對我造成的困擾及不便致歉。」這樣的回信讓我原本低迷的士氣瞬間回血80%,至少大間的媒體還是尊重並試著維護網路平台上已經難以維持的智慧財產權,對於這樣願意查證的媒體,真的值得信任,而且非常有擔當,心裡不禁燃起一股敬佩之情:『當然啊~人家Yahoo奇摩欸!』經過這次事件,Yahoo在我心中的印象真的是大大提升。
但是Yahoo只是轉發了另一家媒體的新聞,他們只能移除自家的連結,原始撰寫那篇新聞的媒體並無回應,過程中我盡可能地嚐試各種能夠善意溝通的管道,可惜依然無回應,最後我決定交由律師處理尋求法律途徑。最後對方是依照我的要求把新聞移除了,反正我也沒特別要求賠償或道歉,這些我都不需要,新聞移除就算是還我一個公道和平靜了。
本來想把律師函放上來讓大家看看一些法律規定,知道有哪些相關法條是可以保護自身權益,但是跟律師討論過後覺得還是算了,對方已經做到我所要求的,我也沒必要得理不饒人地窮追猛打。
對於創作者:
說來慚愧,我自己是設計學院畢業的,在學期間也修過系定選修的智慧財產法,事情發生的時候我只想回去跟智慧財產法老師磕頭下跪,因為我全忘了😭😭😭😭
我也曾經是個死大學生,課上一上,試考一考就忘光了,總覺得自己哪可能那麼衰小會惹上法律,在此奉勸所有還在學的學子們,在這個任何人都可能成為創作者的年代,智慧財產權、著作權真的很重要❗️
不只可以防止自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觸法,必要時也可以自保,有機會修這門課的話,一定要認真上,筆記也要認真抄‼️我當年的筆記一打開,看著戳得亂七八糟的墨水痕,我當時絕對是睡死😐😐😐
唯一記得的是,在我少數幾次清醒的課中,有一堂課老師說:一個創作者最有效的自保是『完整紀錄』,過程有多細記多細,能拍照就拍照,如果有圖稿,最好是每一張圖稿底下都寫上日期(可以的話連地點、幾點幾分都記上)然後簽名,因為在智慧財產法庭上(我覺得應該是在所有法庭上)都是多少證據講多少話。
抱著這個零星的記憶,我紀錄了所有新聞稿、新聞底下的酸民仇恨言論,以及到我這裡謾罵的酸民留言和私訊,全部完成後整理成PPT寄給律師,能提供的越多,律師也比較好辦事。
記得,『紀錄』很重要‼️‼️‼️‼️‼️
總結:
有人可能會覺得我何必小題大作找律師,『反正台灣人記性差』、『新聞沒多久就會被洗掉』、『得罪媒體不好吧~以後媒體就不報導妳的文章,妳就沒曝光機會了欸!』
嗯......其實我如果真心想紅,我可以付費給Facebook 來增加觸及率,也不是多貴,文章又不會被曲解,還不會沒事招來一堆莫名其妙的罵名,我連廣告都懶得買了,這麼佛系經營,又怎麼會想讓媒體報導咧~
我本來也有想過觀眾記性差這件事,但是我覺得這不單單只是我自己要怎麼脫身的問題,而是整個媒體文化的問題,是不是就是因為我們太多人都覺得『算了啦~』、『隨他們去啦~』久而久之,我們的不作為也是造成媒體為所欲為的幫凶?!我一個人的力量很渺小,我也知道我一個人這樣做其實也改變不了什麼,但是我認為如果所有人都這麼想,那情況永遠不會改變。
我覺得這件事發生在我身上也不完全是壞事,因為這件事我也莫名的得到一些新的讀者,有一個私訊很可愛,也有打醒我,他說:我本來是看到新聞所以搜尋妳的粉專想找那篇文章來罵妳的,結果找到後發現文章跟新聞寫的有落差欸!然後我就接著看妳其他文章,結果我就被圈粉了!
這個私訊傳達了一個很重要的訊息,我們就是生長在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這個情況只會更爆炸,身處在這樣的環境下,辨識訊息真假就是一個必備技能,像是這位網友,要不是因為他有直接來看我的原文,他也不會發現有出入。
⚠️ 正視媒體釋讀,辨別資料來源,不要媒體餵什麼就吃什麼,凡事都要求證。
當然我也要謝謝所有來留言和私訊鼓勵我的人,沒想到我這麼難相處的人還可以這麼多人喜歡🤣🤣🤣🤣🤣
這件事讓我搜集到一些很弱的酸民,但是卻讓我搜集到更多暖心的人類,可見理性的人還是占大多數。
(是說我的酸民們你們有點程度好嗎!別人家的酸民都可以罵到人家有廠商找有業配接,你們真的要加油啦~以下是我想要和需要的東西,麻煩盡量攻擊這部分:保養品、美妝品、美肌燈、室內裝潢各種材料、布料、服飾、零食、廚具、寵物用品⋯⋯⋯我目前想的到的就這些,再麻煩你們了🙇🏻♀️)
最後,我跟ND從這件事中得到一個結論,雖然我們還沒有小孩,但是已經很常被問「以後你們會希望小孩走什麼方向嗎?」我們原本的答案只有「不要當醫師和設計師」,其他好像沒什麼特別偏好,現在我們突然發現,小孩的媽媽,三天兩頭要因為著作權或智慧財產權找律師維權;小孩的爸爸,這年頭的醫師也是隨時都會被告,也是需要律師,律師好像是個好選項欸!!!
孩子,爸媽需要你👴🏻👵🏻
引用ppt 在 黃穎君Burmi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到 #播道書院 講talk
.
謝謝香港大學
四年教育系學士課程的訓練
.
教書
編排教案
準備教材
.
教debate
主線、正反
論點論據引用例子
整理debate稿
.
#生涯規劃
用ppt由淺入深
了解自己
提倡進念思維
.
讓自己所學的
在不同範疇
於不同崗位
以不同身份
發揮出來
.
#其實我有教師資格 #當初碩士讀完sociology仲想考社工牌 #累積幕前經驗有助分享 #mcburmie #burmietea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