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引用書名格式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引用書名格式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引用書名格式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引用書名格式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萬的網紅火星童書地圖,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閱讀】日本小學如何讀繪本及作家見面會 昨天分享了小林豐的三本阿富汗相關的繪本,《世界上最美麗的村子》被選為四年級的國語課文(東京書籍版本),所以讀過這個版本的小朋友都看過這個故事。(補充:日本課本會大量選用兒童文學作品、繪本,不只語文領域,其他領域也是。而且如果是文學作品,通常是完整收錄不是片段...

  • 引用書名格式 在 火星童書地圖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17 13:16:24
    有 434 人按讚

    【閱讀】日本小學如何讀繪本及作家見面會

    昨天分享了小林豐的三本阿富汗相關的繪本,《世界上最美麗的村子》被選為四年級的國語課文(東京書籍版本),所以讀過這個版本的小朋友都看過這個故事。(補充:日本課本會大量選用兒童文學作品、繪本,不只語文領域,其他領域也是。而且如果是文學作品,通常是完整收錄不是片段)

    當時我去參觀了赤羽小學校與小林豐的作者見面會並做了記錄,裡面也有一些這三本書的後續故事。這篇記錄 #強烈推薦臺灣小學老師閱讀,尤其是閱推老師。
    .
    以下節錄四五六年級的片段
    .

    因為世界上最美麗的村子被選入四年級的國語課文(東京書籍版本)中,所以基本上四五六年級的小孩都知道這個故事。正當我想「這場演講不會有說故事了吧?」的時候,一個四年級的學生站起來說:相信大家都讀過「世界上最美麗的村子」這個故事了吧,接下來請聽我們四年級的朗讀,五六年級的學長姐可以藉此回憶一下故事的內容。接著便是四年級的朗讀。

    朗讀完之後便三~四人一小組出來發表。

    發表順序為:
    。立正,敬禮
    。唸完之後的問題
    。推測問題的答案
    。提出推測的理由

    例如:亞摩是幾歲的小孩?
    推測答案:應該是5-7歲
    理由:1.身體的大小,可幫忙摘櫻桃。2.可上市場幫忙做買賣。
    小林豐的回答:寫這個故事時亞摩10歲。

    例如:亞摩的哥哥最後有沒有回來?
    推測的答案:分成三種情形,一種為已死亡,二是未死亡但沒回來,三是未死亡而且有回來。
    理由:針對第二點為因為村子已破壞,所以逃亡到別處沒有回來等等。

    第二種發表類型為
    。立正,敬禮
    。我念了某一本書(書名)
    。大意
    。印象特別深刻的地方
    。理由

    這個部分其實我還滿關心的,首先因為臺灣多半是老師提出固定的問題(所謂學習單),而不是由學生自己發現問題。 第二點是回答的格式,我發現日本對於這點頗為要求,之前參觀過慶應附屬中學,圖書館課中便是訓練學生如何寫報告,要提出自己論述時該如何引用文獻進行論證,以及引用文獻的寫法及格式。雖然你可以說這是經過老師修改指導,但他們確實給我一種言之有物的感覺,而且我也認為培養這種習慣相當重要,要如何表達出真正有內容的想法及理由,而不像是臺灣記者亂問強烈引導式問題,或是老師隨便做的 #學習單問一些空泛且沒有意義的問題,而學生回答也多半只停留在「#很有趣」等表面的層次。

    接著小林豐回答了學生提出的問題,世界上最美麗的村子這本書是依照真實事件改編,是他在歸國旅行中所遇見的事。據說當時從歐洲飛回日本的單程機票要25萬日幣(?有點忘了,反正很貴),但那時候大學畢業生的月薪才2萬5。所以他沒錢坐飛機回日本,只好靠徒步、坐火車等方式慢慢回到日本。

    在完成這本繪本之後,他帶著翻譯好的繪本回到當地準備送給該村的居民,還因此舉辦了一個贈書儀式。為了這個活動甚至聘請了軍隊保護,要不然很有可能被搶劫。而聘請軍隊一天的費用是15美金,雖說是軍隊,大多也只是持槍的少年兵。村子的居民看到這些書非常興奮,而且這些不只是書,還是彩色的繪本(書在當時當地的價錢一本約8000日幣,非常罕見)。小孩很興奮,叫媽媽念給他聽,但是媽媽卻不識字。在旁邊護衛的軍隊看到繪本也很激動,他們可能這一輩子還沒看過像這樣的繪本,畫的還是他們家鄉的故事。據說這些士兵拿到書,還把書貼近鼻子,聞書的味道呢。但很遺憾,他們也不識字。好在這是繪本,看圖多少可以瞭解一些。

    完整作家見面會記錄
    https://childrenbookmap.blogspot.com/2012/10/blog-post.html

  • 引用書名格式 在 李河泉老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11 06:01:12
    有 380 人按讚

    No.2174〈假日好書推薦-《談判是無限賽局》

    書和網路文最大的差別是,
    一本書是有架構的知識,
    網路文章是片段的資訊。

    今天想介紹一本很棒的書,
    書名是「談判是無限賽局」,
    作者李思恩老師是一位企業名師,
    也是我多年的老友,
    無論從學校到職場,
    他的觀察和見解始終保持超然卓越,
    令我相當佩服。

    很喜歡書裡面的一句話:
    談判往往都是無限賽局,
    別只在乎一回合的輸贏,
    重要的是還有下次。

    國內外談判的書籍我看了很多,
    大多數充滿深奧的理論,
    以及難以運用的描述。
    一口氣將這本書讀完,
    有三點我非常喜歡的地方:

    一、大量的案例:
    書中引用大量的案例,幾乎都是「自己的經驗」,思恩老師甚至搬出當年「年少輕狂」的失敗案例,也要告訴大家「怎麼做才是對的」。

    二、口語的敘述:
    一邊看內容,就像是聽著有聲書一樣,口語而不教化的內容,深入淺出的描述,十分容易吸收。

    三、劃線的重點:
    書裡面讀起來最輕鬆的是,重要的句子都輕劃線條,不但唸起來輕鬆舒服,而且更加容易吸收。

    歡迎大家去買來看看
    容易懂又實用好上手

    購書連結
    https://bit.ly/3kaqeRj

    今天星期日
    有架構的好書勝過片段文章
    讓自己的大腦組織不斷昇華
    各位河粉早安

    PS. 李河泉老師的內容都歡迎分享

  • 引用書名格式 在 出版魯蛇碎碎念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8-06 20:00:00
    有 601 人按讚

    #編輯的事說來話長 #M編
    【想像一本書: #組成一本書的內容架構篇】
     
    📖翻過扉頁之後,迎來的就是書本的內頁,也就是真正體現書籍內容核心架構的部分。書本內容的組成大致如圖所示,但並非所有書都有這些頁面,而是視類型、裝訂方式與東西方習慣不同而改變。
     
    編輯需要了解不同類型的書籍由哪些單元構成,並幫助、提醒作者完成所需的內容。
     
    1⃣【#半書名頁】:西方書本常見的前置頁,以略低調於書名頁的方式呈現。

    2⃣【#前廣告頁】:放置該書作者的系列作品、出版社同書系的其他著作,或是介紹書系內容、出版社本身的介紹等內容。

    3⃣【#書名頁】:登載書名、副書名、出版社商標、出版地與年分等,以及裝飾性的元素或插圖。通常是封面的簡化,或直接使用封面作為書名頁。

    4⃣【#版權頁(前 or 後)】:登載該書之出版、製作、編輯、營銷、印刷團隊訊息以及版權聲明與訊息等資料。包含該書之定價、出版時間與版次、刷次、ISBN(國際標準書號)、GPN(政府出版品編號)與CIP(出版品預行編目;有時候會將CIP獨立一頁)。版權頁可能位於書名頁後,也可能置於全書末尾。過去曾有作者會要求在版權頁蓋章,以證明作者知道有多少數量的書在市面販售,以免出版社有偷印偷賣而不計入版稅的情況;在現今的翻譯書中,也時見權利方會要求臺灣出版社貼上防偽的「授權貼紙」,也是相同作用。

    5⃣【#推薦文】:由編輯邀請名人撰寫,或為各界評論之推薦短文、推薦詞與評論集錦。

    6⃣【#凡例、#編輯弁言(前言)】:常見於工具書、史料圖錄與學術書中,為編輯人員對本書的內容與編輯方式說明。也就是編纂說明、編輯大綱等內容,描繪出版緣起、編輯體例、內容取材或主旨議題探討的範圍等。

    7⃣【#獻詞頁】:簡短寫出本書題獻的對象,可能是作者的親友、啟發本書之人、協助本書創作至關重要之人或與該書議題重要相關之人。

    8⃣【#目次】:完整呈現書籍主文的架構,條列章節名目與頁碼,提供讀者查閱之用。讀者一般透過目次綜覽全書大綱,以此評估書籍的編排與重點。

    9⃣【#導論、導讀】:常見於經典著作或較艱澀的書籍,作為一種大篇幅的輔文,用來引導、協助讀者了解全書要旨與閱讀方式。通常由他人撰述,多少帶點評論與詮釋的觀點。

    🔟【#序、前言】:書的開場白,由作者交代本書創作的動機、緣起、宗旨。或由他人撰述(推薦序),以表敬愛或作為對本書的評論與心得。序文的功能在於引起讀者的閱讀興味,並且不會喧賓奪主。

    1⃣1⃣【#章名頁】:篇章起首,各章節的門面,登載章節名稱與裝飾性的元素,用以區分各個獨立的篇章。慣例上書名頁、目次、章名頁與版權頁等,由編輯規劃並經版面設計之特別頁面,不設頁碼。在單頁章名頁的情況中,左翻書章名頁置於右頁起;右翻書章名頁置於左頁起。

    1⃣2⃣【#楔子】:在故事作品中,塞入正文前的短文,作用為補充正文與加強敘事。與正文不直接相關,而是勾起讀者的好奇心並營造氣氛與懸念之用。

    1⃣3⃣【#序章】:如戲劇中的「序幕」(第一幕前的一場戲),在故事作品中交代世界觀、人物與時代,烘托出劇情展開的氛圍,以開啟正文的故事情節;或不直接與正文第一章相關,而是遠述與本書劇情重點相關之事件開端。

    1⃣4⃣【#主文】:構成書籍的主體,依據不同的文類有不同的內容。

    1⃣5⃣【#跋、#後記】:若簡述本書創作緣起的文字置於書末,則稱為跋;所有置於主文之後的補充性文字都可稱為後記,可用於回顧正文、撰寫謝辭與致意的內容。

    1⃣6⃣【#註解】:分為隨頁註(腳註)與頁後註(置於篇章結尾或全書結尾),就註解的內容而言分為「資料註」與「內容註」。前者用以說明引用資料之出處,後者用以闡釋、補充說明正文或引用資料。使用註腳在於避免打斷行文與閱讀性,因此要避免過於大量的註腳占據版面,否則反而有鳩佔鵲巢之嫌。

    1⃣7⃣【#參考文獻】:條列作者在撰述本書時所參考與引用的文獻資料,依據不同的學門與作者習慣參考的制度,而有不同的寫法。全書之參考文獻格式應一致。

    1⃣8⃣【#附錄】:與本書內容相關的延伸資料或補充,並依主文提及的順序擺放。附錄可能是問卷調查的內容、表格、原始數據、專業術語釋義、中外文對照及詞彙表。

    1⃣9⃣【書後 #索引】:根據本書所提及之重要名詞、事項或概念,逐字、逐詞、逐句條列,並附上頁碼供讀者查閱其出現在書中的段落。索引收錄的名詞可能是人名、事件名、年分、地名、物名、書名、篇名⋯⋯)與抽象的概念或主題(句子)。若為外文書翻譯本,需查找原文索引所附上的頁碼所指涉的段落,再對應到中文版段落的頁碼之中,因此需要對原文有一定的理解並逐條、逐頁查核;另一種方式為中文版所收錄的索引頁碼仍為原文頁碼,並在內頁段落旁標明「原書頁碼」,供讀者可同時查找中文版與原文書。

    2⃣0⃣【#後廣告頁】:依據出版社廣告與行銷需要,放置出版社所發行書訊或配合廠商之廣告、折價券等。

    2⃣1⃣【#讀者回函】:出版社向讀者諮詢的意見調查與問卷。其內容可能是詢問讀者的背景與購書通路等行銷資料,同時也提供讀者向出版社反應意見與陳述評價的工具。如今出版社也會在讀者回函上附上QR code供讀者填寫線上版,或取消讀者回函的頁面,一併由線上客服或客服信箱處理。
     
    配合出版社習慣的架構,並依據不同的書籍類型與情況,安排適合的元素與順序製作成落版單。在後續的編輯會議中,即可以落版單與作者或設計師、排版人員溝通書籍整體的裝幀設計規劃。
     
    by #M編

    ------

    為了檢視與再次提醒自己投身編輯與出版工作以來的所學與感受,開始了「編輯的事說來話長」寫作計畫。(https://matters.news/@Morphy)在Matters發表的文章中,會盡量整理出完整的編輯與出版工作流程,以實務的「#編輯術」精神,提供有志者參考。這些僅是一介菜鳥編輯的工作筆記,但期待以這些基礎的工作常識,讓所有編輯台上的出版人們,可以走得更久、更遠。 #和我一起成為編輯吧 #M編的出版鍊成陣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