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引流管顏色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引流管顏色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引流管顏色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引流管顏色產品中有1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無論如河,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書店女工日記:滴水穿石、微小卻重要的事。】 一早醒來,接到醫院來電需要居家支援,一位阿公尿管半夜滑脫,撐到早上家屬才打電話求救。原本負責的居家護理師打完疫苗後,因發燒無力無法前往需要支援。我們其實也剛打完疫苗,雖然有些倦怠不適,但得知阿公已經超過十二小時沒有小便,我們用最快的速度趕去,希望緩解他...

引流管顏色 在 壞醫生星球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18 20:32:25

#醫院工作日常 【住院醫師工作日常:外科系】 👉🏻可右滑看圖 住院醫師在你的印象中,是不是都住在醫院裡,忙東忙西十分忙碌,看起來很邋遢蓬頭垢面呢?今天壞醫生就來帶大家看看,住院醫師一天工作的日常٩(˃̶͈̀௰˂̶͈́)و 不過不同科別工作內容差異頗大,壞醫生大致分為內科系病房(不用開刀但要顧病...

  • 引流管顏色 在 無論如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6-11 18:31:37
    有 287 人按讚

    【書店女工日記:滴水穿石、微小卻重要的事。】

    一早醒來,接到醫院來電需要居家支援,一位阿公尿管半夜滑脫,撐到早上家屬才打電話求救。原本負責的居家護理師打完疫苗後,因發燒無力無法前往需要支援。我們其實也剛打完疫苗,雖然有些倦怠不適,但得知阿公已經超過十二小時沒有小便,我們用最快的速度趕去,希望緩解他脹尿的不適感。

    這是一個典型的「老人照顧老人」的超高齡家庭,跟我們接洽的這個阿嬤,要照顧九十幾歲的媽媽,和七十幾歲臥床的老公。

    這次的照護對象主要是老公,他因為中風加上長時間臥床,四肢已攣縮僵硬,雖然肢體有些變形,但看出起來家屬及外籍看護很用心照顧,病人身上沒有任何皮膚破損的情形。

    病人雖然發燒,他們擔心疫情期間,若因為發燒去急診,除了一番折騰外,有可能暴露在不必要的風險裡,心裡忐忑不安。我們評估收集資料後,發現原來是因為阿公昨天突然打了一個大噴嚏,腹壓過大導致尿管噴出,聯繫原本的居家護理師也無法出來換管,一時之間不知道該怎麼辦。女工檢視阿公小便沉積物多,可能有泌尿道感染情形。幫阿公重新放置尿管,檢查尿布、看護墊、尿袋上引流出來的尿液顏色,引流了好一會兒,小便顏色才慢慢恢復正常。

    評估阿公這幾天有發燒,每天喝水量不足,建議他們可以在餐與餐之間、灌食時增加水份,持續觀察是否尿液顏色與發燒情形,考慮是否就醫治療。隨後我們回報阿公的情況給專責護理師,以便她們能清楚掌握阿公的狀況。

    穿著防護衣工作滿頭大汗、悶熱難當,教導定期翻身並協助阿公有個舒適臥位後本來要離開,後來我們仍然把握機會(這不是我們的長期個案),教導外籍看護每日做「全關節運動」後再走。每次看到長輩因臥床不動導致的四肢攣縮,就感到十分難過,一般人無法想像,預防肢體廢用性萎縮及關節攣縮有多重要,因為耗時耗力,也容易被忽略。

    家屬說,剛開始失能時,醫護人員未告知長期臥床的注意事項,沒有定期協助失能的長者要做床上復健運動,不知維持關節活動度的重要性,現在已造成不可逆的關節攣縮,形成肢體各種扭曲變形。

    此次疫情,許多人稱之為「黑天鵝效應」,就是塔雷伯的理論,同時他也提出解方,就是「反脆弱」(antifragile)。塔雷伯用肌肉、骨骼比喻反脆弱:「只要在床上待一個月……就會造成肌肉萎縮。複雜系統一旦沒了壓力,就會衰弱,甚至死亡。」。用護理觀點來解讀塔雷伯的理論令書店女工感觸頗深,對長者來講,健康是「非線性」的,突發的中風或失能,成為難以預料之現象「黑天鵝效應」,而我們也可以說「護理就是反脆弱,即是反廢用症候群」。

    而「全關節運動」是廢用性萎縮的預防良方,教導家屬幫長者全身大小關節都做運動(含指關節、腳趾的掌關節…等),是重要卻微小的事,卻容易被忽略,忽略之後會形成重大的後果,無論如河期待民眾可以更重視居家護理的重要性。

    離開案家,阿嬤竟然對我們行九十度的大禮送我們走,這真的讓我們承受不起。在這個人人自危的時刻,許多醫護堅守前線,相較之下,我們能做的很有限,期待大家宅在家多閱讀,不要給醫護添亂了。

    開書店前,書店女工擔任社區護理老師,曾經帶著護理學生挨家挨戶做登革熱防治工作,當時同學不解,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只不過是「留心住家積水容器,避免藏身孑孓」,幹嘛用這麼「土法鍊鋼」的方式,承受風吹日曬、被狗追、還要被不理解的民眾罵,指責我們為了庭院幾個閒置的鍋碗瓢盆,按電鈴吵他們睡午覺。

    事實上,龐大的資訊量不見得會改變我們的生活習慣。因此公衛護師走出辦公室,實質訪查負責的地段是重要的。登革熱和新冠狀病毒、流感一樣都是「病毒」,目前台灣還未核准登革熱疫苗上市,而且也還沒有可以治療登革熱的特效藥,預防登革熱最有效的方法,唯有落實「巡、倒、清、刷」,看起來很傻,但有效!

    如同這次的疫情風暴,台灣的高牆撐了一年已擋不住新冠狀病毒進攻,而新冠疫苗臨床試驗平均只追蹤2個月,不清楚疫苗是否能提供長期保護力,即便施打疾苗之後仍不能調以輕心。進入社區感染,代表我們要改變習性,學習與「病毒共存」,除了勤洗手、還要注意生活習慣,避免接觸感染是日常細節裡容易被忽略的小事,像是回到家洗了手卻沒消毒手機等…,容易造成防疫破口把病毒帶到家中。

    這個世界被疫情永遠改變了,但無論如河相信,「護理」是滴水穿石的實踐,即便微小卻重要。

    無論如河推書:
    《黑天鵝效應》作者塔雷伯經典套書「不確定」五部曲(含五冊:隨機騙局、黑天鵝效應、黑天鵝語錄、反脆弱、不對稱陷阱),歡迎和實體書店購書啊!

  • 引流管顏色 在 鳥科學先生-泌尿科顧芳瑜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5-26 22:32:08
    有 19 人按讚

    [那些年我們一起放進去的“管”]
    -#導尿管
    網誌好讀版:https://bit.ly/3goSj2R
    #那條粗粗硬硬的東西放進去的瞬間我感到錐心刺骨的痛…

    🔴為什麼要放尿管?

    直覺地想會覺得放尿管一定是尿不出來所以需要放。的確這是大部分病患所遇到的狀況,但是除此之外一些特殊的狀況醫師也會建議暫時放置導尿管:

    ▶️ #膀胱相關手術後:膀胱手術像是膀胱腫瘤刮除或是膀胱的切片手術,手術後為了監測出血的狀況和讓膀胱休息會放置導尿管。而且通常會放三通道的導尿管,一個通道會不停地灌入生理食鹽水,另一個把膀胱的尿和生理食鹽水引流出來。

    ▶️ #攝護腺手術後:攝護腺手術如果是攝護腺肥大的刮除一樣會放導尿管來監控出血的狀況,比較特別的是手術後當天我們都會把尿管拉緊利用尿管前方的水球壓迫攝護腺來止血,這樣做常常會有下腹不適的感覺,但是為了減少出血的機會只好忍耐了,這種狀況的導尿管會放置2~4天左右。另一個常見的攝護腺手術是攝護腺的全部切除(現在通常是達文西手術),這種狀況放置導尿管主要是要讓膀胱和尿道吻合處的傷口可以順利癒合,一般來說會放10天左右。

    ▶️ #血尿嚴重時:血尿的狀況比較嚴重時,膀胱可能會形成血塊造成尿道的阻塞,這是後也會放置三通道的導尿管。一方面可以沖洗膀胱減少阻塞的機會,一方面可以監測出血。

    🔴尿管有哪幾種?

    尿管可以依照材質分成 #矽膠、#橡膠 或是依照管腔的數量分成 #單導管(單腔)、#雙導管(2 way foley)或是 #三導管(3 way foley)。單導管主要的功能是單次使用,尿管不會留置在身上,所以構造簡單就是一根像吸管一樣的中空管子。雙導管或是三導管目標都是為了讓尿管可以停留在身上一段時間,所以末梢會有一個類似氣球狀的固定水球,每當要固定的時候醫護人員就會用針筒打水進入讓水球膨脹方便固定尿管在膀胱內。

    🔴尿管要怎麼選擇?

    導尿管的選擇方式主要受兩個因素影響:第一是預期要放置的時間,一般來說如果預期放置的時間在兩週以內會選擇標準橡膠材質的導尿管。如果預期放置的時間超過兩週以上,可以選擇使用矽膠材質的導尿管因為矽膠材質比較不會有菌落附著,可以減少因導尿管而引起的泌尿道感染。第二個因素是目標,如果只是單純導尿就會選擇使用雙腔的導尿管。如果可能會有血尿的情形就會選擇使用三腔的導尿管來沖洗膀胱預防血塊的形成。下面是鳥科大整理的大原則,實際還是要看醫師的決定。

    🔴放了尿管之後要怎麼照顧?會不會有併發症?

    很多病人聽到要放置導尿管都會露出無比的驚恐!!!
    『蛤!導尿管! 會不會痛?以後怎麼生活?不能洗澡嗎?要怎麼大便?』

    其實鳥科大是最有資格可以回答這個問題的人…因為我被裝過三次尿管……

    其實放置導尿管會有點不舒服尤其實在尿管通過攝護腺的那一瞬間,但是其實這種不適在尿管固定好之後就不太會有什麼感覺了。平時在裝著導尿管可以洗澡因為全套都是防水的,如果有外出需求也可以跟護理人員要求或是自行購買 #小腿尿袋(標準的尿袋是兩公升大小,小腿尿袋約500 c.c. 可以綁在腿上)加上穿著長褲之後其實外觀都看不太出來。小便的部分就不用特別理他因為會自然流出到尿袋裡面,排便就照平常的習慣就可以。

    導尿管裝置好了之後,護理人員會把 #尾端 的部分固定在 #大腿 上避免過度晃動造成不舒服。一般在醫院會用紙膠帶,如果長期使用導尿管的話可以考慮購買綁帶或是用嬰兒紙膠帶來進行固定,比較不會造成大腿皮膚的傷害。平常可以一到兩天更換尿管貼在大腿上的位置。 平常的時候注意不要拉扯到管子就可以了。

    常常有人會問那了導尿管之後是不是以後都會依賴?答案是不會喔 (是的話鳥科大應該都是裝著尿管看診的) 大部分需要長期裝置導尿管的病患都是因為膀胱本身的問題而導致需要長期放置而不是尿管造成依賴。絕大多數的人尿管都短期置放,在治療完成之後都可以順利移除。

    🔴導尿管放之後常會遇到的狀況有:

    ▶️ #尿管有血尿怎麼辦?:有時候不小心拉扯到尿管都可能會造成泌尿道粘膜破皮出血,造成尿管有點粉紅或是在比較嚴重的狀況會看到尿管變成深紅色。大部分的狀況只要多補充水分,讓尿液量增多沖洗受傷的粘膜,血尿的情況都會漸漸改善。只有兩種狀況需要趕緊回診:第一,血尿顏色濃到不透光的情況。判斷的方式可以用手指頭墊在尿管透明部分的下面,如果還可以看得到手指頭就不需要緊急回診。第二,如果血塊或是髒東西塞住導尿管,就可能會有大量尿液從尿道口滲出或是下腹部明顯的脹痛,這時候就會建議儘速回診解決組塞的問題。

    ▶️ #放了尿管還是有點滲尿怎麼辦?:這個問題其實連不是泌尿科的醫師都常常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那要怎麼處理呢?要看滲尿的程度。些微的漏尿是正常的狀況,因為尿管和尿道不會百分百密合,當膀胱壓力比較大的時候就會有些許的尿液從縫隙中滲出,只需要使用護墊或是尿布就可以了。如果漏尿的程度嚴重到會整件褲子都濕掉或是兩個小時內就需要換超過一片尿布,那可能需要提前回診確認是否有異物阻塞尿道了。

    ▶️ #把尿管扯出來了怎麼辦?:尿管都會有水球固定在膀胱(見前面的圖),其實是不容易扯出來的,有時候是長輩因為譫妄所以去用力拉扯尿管或是尿管的水球破掉所以自然掉出來了。如果發生這樣的狀況建議到住家附近的醫療機構重新放置喔。

    ▶️ #會痛怎麼辦?:其實尿管放好之後大多不會有什麼感覺。如果會覺得不舒服可以調整尿管黏貼在大腿的位置看看或是服用一點簡單的止痛藥就會改善了。

    ▶️ #發燒了怎麼辦?:通常長期放置尿管的人可能會有細菌卡在尿管上造成感染,如果有定期回診或是請長照護理到家裡定期更換尿管就可以減少這方面的問題。如果不幸還是有發燒的情形,就請儘速回診治療喔。

    #台北市 #泌尿科 #台北泌尿科 #顧芳瑜醫師 #北醫附醫 #信義區 #看醫生 #導尿管 #血尿 #尿道感染

    #tapiei #urologist #urology #taipeiurology #taipeimedicaluniversity #TMU #TMUH #medicine #taiwan #foley #hematuria

  • 引流管顏色 在 BigBrother大師兄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9-24 15:12:46
    有 1,360 人按讚

    一直沒告訴大家的是,前些日子我又在寫新書了,還有沒告訴大家的是,新書這禮拜就要上市了。
    #文後有抽新書分享活動
    #可以抽親筆留言新書
    #新書的內容完全沒有發佈過
    #出版社說我文章太長所以只好加上標點分段
     
    【寫在句點之後-窗外的風】
     
    這本新書一開始寫的時候,我有點沒有方向,也不知從何寫起。突然想起當初在ptt寫的時候,常常有人跟我分享一些親人往生跟長照部分的故事,老實說,有時候聽聽那些事情,都覺得自己還剩下一點幸福。每一段照護經驗,每一段生離死別,都是一個故事,不能說誰比較慘,但每個故事都有他的辛苦在。
     
    最後一段照顧我父親的經驗,我印象很深刻,當時剛做完手術的父親很快的又緊急入院了。其實那時我也剛動完手術,我一聽到之後,身上帶著四條引流管,就辦出院了,立刻去了另外一家醫院照顧我父親。
     
    照顧一個臥床的人,其實生活是這樣平凡無奇,每天翻身拍背、餵奶清大便,看看體溫有沒有不正常,有沒有突然冒汗,血糖夠不夠,血壓有沒有突然飆高,尿量跟糞便顏色有沒有異常,還有,等待他隨時會進出醫院。
     
    記得那次,他是住健保四人房,旁邊是對老夫妻,年紀都有了,老先生來住院,老婆婆來陪他。老先生半夜會撐著柺杖去上廁所,那時候的我常常會幫老婆婆帶老先生去廁所,我估計假如他們兩個一摔應該是一起去賣鴨蛋了,所以順手日行一善。我爸對面是一個中年人,白天偶有家人來看他,但是半夜都是一個人,他好像很頻尿,每次都按鈴按到很不好意思,所以我也是跟他說等到他想上廁所再跟我說,我幫他拿尿壺。就連護理師有時候都跟我說幫忙紀錄一下那個中年人的尿量多少,我很想跟護理師說,其實我是家屬呀……。
     
    也正是這原因,常常旁邊奶奶和對面中年人直誇我是個孝子、是個好青年,又或者一些長輩知道我家情況,有時候會給我奶粉、分我尿布,更多的是常常拍拍我說要介紹孫女給我認識,但是到我離開的時候連他們孫女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是男是女,我都不知道。
     
    白天是這情形,但,到了夜裡呢?
     
    晚上在醫院的窗戶吹風,那個風,很可怕。白天的任何稱讚,到了夜晚獨自一人的時候,都成了壓力。
     
    我可以不要再當那些人口中孝順的兒子嗎?這樣我就不會那麼累了。
    我可以當那個不管家,不管我跟親人關係的人嗎?這樣我就不用把所有錢都花在一個不會有希望的人身上了。
     
    沒有儲蓄,因為我要讓自己吃好一點用好一點,才會覺得我活著還有為自己;沒有女朋友,因為沒有勇氣也不想有人跟你一起陷入這個漩渦;沒有未來,因為我的人生不知道還要停在這多久。
     
    夜晚的窗外,很安靜。那風,很涼爽。
     
    往下一看,似乎跳下去,就什麼事情都沒有了。
     
    很詭異,為什麼照顧後面那個躺在那邊的人,看似是在幫他尋找生路,卻是在讓全家邁向死路?為什麼窗外下面那一條,看似死路,卻是一個可以讓自己輕鬆的活路?
    很奇怪,為什麼死字是一個歹旁邊一個匕,是不是歹命的人到最後都是用那支匕解決自己?
     
    突然間,後面又傳來咳嗽聲,擦擦淚,眼見太陽又冉冉升起,回頭看看床上的人,是父親,看看早上來接班的人,是母親,最後還是沒有勇氣,只能膽小地繼續選擇抱著家人一起沉下去。
     
    但是,只要我跟床上的不走,隔天的晚上,我在床旁,還是繼續吹著窗外的風想著這一切。
     
    這幾年,在醫院,遇到過照顧一個兒子照顧到家庭都沒了的。也遇過賣了幾棟房子,只是為了一個不可能再回復到正常狀況的家屬。更多都是心力交瘁,只能選擇帶回家自行照顧。在殯儀館,遇過照顧到不行而自殺的人,後來病人也餓死了,也有先殺了家人,自己再自殺,更有的乾脆全家一起燒一燒包起來。我都不禁在想,假如我現在還在照顧父親,我會如何?
     
    一些網友跟我分享的長照故事,老實說,我不知道怎麼回應。我沒資格跟你說聲加油,加完油後我拍拍屁股跑了,而你還是陷入那個無限照顧的泥淖;說了放棄,我也沒能給你的生死設定方向,因為生死大事都掌握在自己手裡,又或是冥冥之中的命運裡。
     
    這次這本書沒有很多飄點,更多的是一些我在殯儀館跟醫院的小故事,而為什麼我喜歡說些小故事呢?當年我家照顧我爸的時候,我們特別喜歡看新聞,看了之後,都會互相討論,討論著這些人都比我們還慘,來告訴我們其實我們家還好,這樣日子好過點。
     
    我也想藉由著我在這兩個地方工作時發生的小故事,讓一些現在還在面臨親人離世或長照,為了生老病死而身心都陷入黑暗的人們,當你在夜裡吹到那陣風的時候,能夠想想,再想想,有一天你會解脫,有一天你會有辦法的。
     
    希望我的故事大家看了之後,會覺得自己的人生還有那麼一點希望,如果仍然覺得寂寞,那至少你不孤單。
     
    說了這麼多突然想到忘記告訴大家書名,新書的書名是《#比句點更悲傷》,句點之後,才是人生。
     
     
    還有,千萬不要翻到書的背面,你會怕。
     
     
    👻悲傷之後是歡樂的抽書時間👻
    活動時間:即日起至9/26(四)中午12點
    活動辦法:
    1.在BigBrother大師兄粉絲團按讚
    2.公開分享此篇貼文(#記得開地球分享唷 )
    3.於本貼文下方留言,對你來說什麼時刻 #比句點更悲傷
    並標記 2 位好兄弟(朋友)分享這本新書!
    (例:#比句點更悲傷 的事,就是當整間便利商店找不到一瓶10元麥香的時候,@___、@___)
    會抽出4位朋友送出熱騰騰新書!
     
    #希望大家也會喜歡這本新書
    #9月26日凌晨0點上市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