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引擎冷卻液液位太低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引擎冷卻液液位太低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引擎冷卻液液位太低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引擎冷卻液液位太低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雷尼 Rainey,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雷尼機車教室 1.機車的神經中樞(電子系統概論) 如果將引擎譬喻成機車的心臟,那麼燃料就跟食物,或者血液一樣重要。然而在人體中掌管一切運作的司令官,就是我們的大腦,它夠過神經系統將訊號傳給器官與組織,而在機車之中,也有類似的構造,例如噴射系統Fi管理電腦ECU、ECM之於各個感知器與最終的...

  • 引擎冷卻液液位太低 在 雷尼 Raine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01-26 15:30:58
    有 33 人按讚


    雷尼機車教室

    1.機車的神經中樞(電子系統概論)

    如果將引擎譬喻成機車的心臟,那麼燃料就跟食物,或者血液一樣重要。然而在人體中掌管一切運作的司令官,就是我們的大腦,它夠過神經系統將訊號傳給器官與組織,而在機車之中,也有類似的構造,例如噴射系統Fi管理電腦ECU、ECM之於各個感知器與最終的供油與點火。

    我們都知道進壓燃排是引擎運轉的一個輪迴,但是誰讓它點火產生爆炸,誰發出個各個最終訊號,以及它的頻率為何,這一切從何而來?引擎的第一次運轉來自人力啟動或是電瓶送電給啟動馬達,爾後藉由曲軸位置感知器,讓系統可以知道引擎的轉動狀況,並且知道何時該發出下一個點火訊號,透過晶體放大以及考爾升壓,強大的電流透過火星塞成為閃電般的放電火花將汽缸中的混燃氣整個點燃於是爆炸產生,機車開始有了屬於自己的第一下心跳,這第一次的爆炸經過發電系統的磁生電原理,為下一次的爆炸儲存了能量,爾後機車可以不依靠外力,自給自足的爆炸燃燒,直到它的燃料用完為止。

    機車的電力供需,我們透過路徑的方式將它稍作描述,電的起源是化油汽車款的分電盤或是噴射車款的發電機,這時磁生電的物理特性產生交流電後,透過整流器轉換為直流電,以及進行穩壓工作,以14伏特的較高電流對電瓶充電,同時電瓶也再次透過穩壓器輸出穩定的12V電流來到保險絲盒中進行電力分配。這裡不僅有啟動馬達,燈組系統、喇叭、風扇冷卻系統需要用電,某些豪華車款可能如同汽車一般有影音設備或是通訊設備需要用電,這些系統不僅藉由保險絲做安全設定,許多部位更透過繼電器或是二極體進行切換以及流向控管。

    電流除了在車上扮演能量與食物的角色之外,它也是神經系統中訊號傳導的媒介。不論汽機車,在進入噴射的新世紀後,車上都開始配備處理器去計算最省的油耗與最適的點火頻率,因此整個Fi的噴射系統只為兩件事而生,一個是給多少油,一個是什麼時候點火。Fi系統的構成從進氣端、引擎本體、排氣端的依序是進氣溫度感知器,進氣壓力、節氣門開啟度、凸輪軸角度、引擎溫度、曲軸角度、排氣溫度與含氧感知器等,當然更環保的車輛還有廢氣回收、引擎吹漏等等輔助系統控制以降排污值。這些感知器大多以電位差的方式轉換成可被讀取的數值給ECU處理器,僅有少數採脈衝回饋ECU,例如點火系統。ECU電腦中還有一個固定的唯讀程式,就是所謂的map,一個三維的供油與點火程式。以上的敘述的感知器,可以偵測出目前騎車環境與電腦內map預設值的差異,然後予以補正,例如噴射供油頻率與目前最新的科技開起時間,以及點火頻率、提前與延後等變化,讓引擎處於最適化的運轉狀態,例如在化油器車款上,天氣冷熱、海拔高低等,空氣中的含氧量變化讓燃燒狀況有過濃或是過稀,如此的太過與不及表現。然而在電子噴射的世界中,這些問題將不再發生,車廠甚至再研發車輛時,就能夠將各種環境參數考量進去,爾後車輛可以自行適應各種環境與氣候,不像化油器時代,需要為各種環境修改其設定。此外,在眾多的感知器中,只須對電路予以設定,待任何部位出了問題,或是訊號斷訊,ECM都可以得知,並且發出故障訊號,通知車主趕緊回廠維修,或是提供安全模式,避免損害擴大,這些人性化的考量,亦是化油器年代所不及。

    2.如何突破原廠設定,邁入改裝領域

    所謂道高一呎魔高一丈,改裝的生命總是能夠找到出路,去破解原廠的Fi供油設定。其實各家車廠都是用自己的程式語言去編撰ECU內部的程式,也包括我們說的map,因此一般人要去讀取就會遇到困難。當然,如果改裝廠願意砸下重資,是沒有破解不了的程式,但是得看背後的利潤是否足以cover一切,如果市場規模經濟不夠大,這一切的開發也是枉然。這部份的改裝有所謂的取代是電腦,也就是整個ECM換成改裝廠自己出的可程式化電腦,灌入改裝廠所欲使用的軟體與map便能開始工作,目前歐陸與美國都有這樣的產品。第二種是直接更換掉原廠電腦ECM中的晶片,同樣是換上可程式化的晶片,然後灌入自己的資料進去。

    如果不看破解原廠程式的做法,還有一個方法可行,雖然這個方法比較低階,但是成本較低,效果也非常顯著,重點是價錢具備親和力,能夠讓一般消費者所接受。這種方式就是先量出Fi的偵測系統感知器採用電位差或者脈衝訊號,然後加以增減觀察其變化,待抓出向量後,便可以利用可變電阻或者攔截訊號,由外界重新給於訊號,如此也可以讓ECM在正常運作下,做出供油的增減供應或是點火的提前與延後。這部分產品有國人自行研發的KOSO系列或是美國的動力司令Power Commander為代表。

  • 引擎冷卻液液位太低 在 TCar 試車頻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6-03-09 23:29:17
    有 368 人按讚

    [海外體驗] Porsche 718 Boxster S 量產前搶先體驗
    影片: https://youtu.be/Rg_BNaTlivY
    Technology Workshop experience

    經過24小時的漫長飛行,抵達法南Marseille機場,我直接前往Michelin輪胎的測試賽道,加速的心跳,驅走的漫長飛行的疲憊…

    只為體驗,以經典718為名的New Boxster—Type 982 718 Boxster S!

    帥氣再加成

    在渦輪化的浪潮下, 許多車款都已換上渦輪增壓動力,就連向來以NA高轉速引擎為傲的品牌,也不得不向排污、油耗低頭。

    Porsche算是少數仍販售搭載NA賽車引擎車款的品牌,這次日內瓦車展推出的911 R,不僅配置GT3 RS的NA高轉速引擎,還搭配七速手排,讓性能迷垂涎欲滴!

    不過我們要介紹的車款並非911 R,而是同樣於日內瓦車展發表的718 Boxster。

    718 Boxster命名的由來,主要是為了紀念1957~1962年在Targa Florio及Le Mans等賽事取得優異成績的718 Spyder,於是將同採四缸引擎+MR配置的New Boxster,定名為718 Boxster。

    更深層一層的含意是,當年718推出可說是550的進化版,搭載四缸引擎的車款已經在賽場上揚名立萬,今年剛好也是Boxster車系問世屆滿20週年,冠上718之名,也意味著性能層面較以往更強悍。

    造型上,718 Boxster雖然依稀保有981世代的風貌,諸如LED頭尾燈、保桿、葉子鈑都經過重新設計,就連車側的進氣口進行加大處理,於是原廠以Type 982定名,並且認定為新車型。

    內裝部分,相對變革並沒這麼大,除了控制面板中央的觸控式液晶螢幕增加Apple Car Play等功能,並可選配Connect、Connect Plus互聯升級系統,主要換上了類918 Spyder的方向盤,盤幅可選擇375mm或360mm版本,搭配旋鈕式行車模式控制開關。

    四缸爆發力

    動力部分是718 Boxster的精髓,雖然由六缸換成了四缸,但多了渦輪增壓器,動力表現更強,油耗反應提升了13%!

    Boxster車型搭載2.0升渦輪增壓引擎,渦輪增壓值高達1.4bar,最大馬力提升至300hp/6500rpm,最大扭力高達38.7kgm/1950~4500rpm。而Boxster S版引擎衝程不變,但缸徑擴充至102mm,實際排氣量為2497c.c.,然其配置與991 Turbo相同的VTG可變葉片幾何渦輪,增壓值1.0bar的設定下,擁有350hp/6500rpm及42.8kgm/1900~4500rpm,搭配PDK雙離合器七速手自排,若再選配跑車運動套件,0~100km/h加速可提升至4.2秒達成!這樣的性能表現,已經超越許多馬力等級及身價更高的跑車,0~200km/h並可於14.7秒達成,極速則有285km/h的水準。

    在底盤配置上,新車型仍沿用981前後麥花臣的懸吊結構,不過為了對應更強的動力,傳動軸經過強化處理,並可選配PASM跑車懸吊,Sport版本可降地20mm,因此擁有更優異的貼地性能。

    此外,PSM車身動態穩定系統也被賦予更強的功能,新增的PSM Sport可以容許車尾適度滑移,享受更高的駕馭樂趣。

    可惜,這次718 Boxster並非試車活動,除了科技課程,動態體驗只能乖乖坐在副手座上。

    我們體驗的車款為718 Boxster S,因此擁有較高的性能表現,不過因為是測試車,因此車體清一色都包了黑色膜,無形中也增添了一點神秘感。

    當測試車手啟動引擎後,我忐忑的心突然鬆了一口氣,因為因為擔心四缸引擎的聲浪,不若六缸來得雄渾,所幸,兩者音頻差距沒有太大。接著,在位於法南Marseille的Michelin測試道上飆個一圈,然後體驗Launch Control彈射起步。雖然坐在駕駛座上,不過彈射瞬間的貼背感的確較為強烈,飽滿的扭力,也營造更好的加速持續性。

    最後,進行甩尾體驗,這個部分,讓我覺得手癢難耐,原本981 Boxster就有著好甩的特性,加上前45%、後55%的車體配重,本來就相當好甩,再搭配後軸的LSD防滑差速器輔助,就像一輛略大的Go Kart,讓人開得隨心所欲。New Boxster除了擁有PSM Sport功能,LSD的限滑比調整為加速22%、收油27%,具原廠工程師表示,這樣的設定,讓車輛保有更佳的靈活性,的確,看著測試車手Daniel華麗且無失誤的甩尾,讓我的心情也隨之飛揚!

    Tcar短評

    體驗718 Boxster之前,我原本有點擔心,擔心聲浪不夠飽滿、擔心渦輪動力太狂爆,會不會破壞原本MR+NA引擎線性出彎的協調性…

    這次雖然沒開到車,不過感覺上,718 Boxster仍是一輛性能威猛又容易駕馭的Roadster跑車,可惜的是,受制於引擎室空間較小,而所搭載的渦輪引擎必須加大冷卻系統,因此不像911車系採Twinturbo的渦輪配置,只能搭配單體渦輪,否則,動能潛力勢必更為驚人!

    718 Boxster S Specification
    引擎型式 2.5L F4 DOHC 16V+Turbo
    最大馬力350hp/6500rpm
    最大扭力 42.8kgm/1900~4500rpm
    長寬高 4379x1801x1280mm
    軸距 2475mm
    車重 1385kg
    驅動模式 MR
    煞車結構 四輪碟煞
    懸吊結構 前麥花臣、後麥花臣
    輪胎規格 F:235/40ZR19 R:265/40ZR19

    Porsche Taiwan 總代理 永業
    #porsche #718boxster #france #preview #tcar #海外體驗 #葉明德

  • 引擎冷卻液液位太低 在 TCar 試車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5-11-28 16:30:01
    有 35 人按讚

    [試車報告] Ford New Focus 1.5L Ecoboost炫技

    秋風颯颯地吹著,陽光高張地照映
    影片: https://youtu.be/1PfX4Y6Qryo

    Ford New Focus輕快地在山道馳騁,1.5升四缸渦輪引擎敏捷但順暢地拉轉,

    柔韌的底盤設定,舒適提升,穩定加分,還有諸多科技配備加持,國產車中科技等級最高...類鋼砲!

    造型亮眼 風采迷人

    這次New Focus的公辦試車,在苗栗山城的高爾夫花園飯店舉行,我們傍晚從台北飛車南下,搶在發表會之前抵達,雖然試車前已經在官網確認過資料,見到實車還是會被亮眼的造型所吸引,燈光投射藉由明暗讓俐落的線條畢露,無論4D或5D車型,散發著不同的魅力。

    第二天一早,我們被分配到的車型是的藍色5D 1.5L Ecoboost的主力車款,陽光下顯得更亮眼!

    拿著Keyless鑰匙取車,進入座艙可以感受到年輕活潑的風格,雖然陳設與前期款車型相同,不過智能科技變得更強,控制面板按鍵經過重新設計,
    搭配觸控式螢幕,界面設計變得簡潔,但功能性更豐富,除了配置SYNC 第二代通訊整合系統,還多了EAPA停車輔助、LDW車道偏離警示、LKA車道偏移警示、ACS都會行車防護系統、Blis盲點偵測、低速碰撞警示及緊急援助通訊等配備,其中SYNC以藍牙與手機連結後,若車輛發生意外,導致氣囊爆發或燃油泵浦切斷,系統會自動報案,並提供GPS定位以利救援。

    科技性而言,New Focus的表現的確亮眼,尤其在輔助停車及低速碰撞警示上,能夠幫助開車恍神,或不太敢上路或停車的新手,試車當天總代理特地在安排在觀光磚廠進行關卡測試,都會行車在蠕動前行時,遇到前車突然煞停能夠幫助駕駛煞車,不過駕駛者也必須立即下踩煞車,否則輔助系統兩秒後將釋放煞車,屆時仍會撞上前方障礙物。

    自動停車部分,同樣以輔助功能為主,駕駛者仍必須半踩煞車控制車速才行,只要按下排檔座上的P字開關,螢幕會顯示平行停車(路邊停車之意),再按一下開關則為垂直停車(倒車入庫),為了方便系統偵測,駕駛者只要依停車方向切換方向燈,緩慢移動停車區後,系統便會自動判定停車格是否能夠停車,接著會於儀錶上顯示打倒檔或前進檔的提示,但在雙手離開方向盤任其轉動時,右腳必須輕帶煞車,以免速度過快不慎碰撞。

    自動停車的設計並非Focus首創,然而卻是第一輛擁有此項配備的國產車。不過,標榜科技的設定並非完全便利,要解除動態輔助裝置,就必須進入行車電腦的設定才能解除。此外,控制面板的顯示幕以簡體中文顯示,儀錶中央的液晶螢幕則以繁體中文顯示,雖然稱不上設計缺失,閱讀上感覺怪怪的。

    動力柔順 操控安定

    Focus 1.5L Ecoboost主要用來取代過去2.0升的S版,是Ford車系首度搭載這款引擎,除了排氣量僅有1.5升,採缸內直噴搭配氣門正時,再輔以渦輪增壓,為了避免增壓造成的高溫,原廠還增設中央冷卻器,水箱罩內的散氣孔並設有可變閘門,具有提升引擎工作溫度,並可減低風阻的功效;最大馬力為180hp/6000rpm、最大扭力為24.5kgm/1600~5000rpm。豐沛的扭力平原,等於起步後便能感受到平順的扭力輸出。

    然而,這樣的數據在國產車中,已有類鋼砲的威猛,搭配SelectShift六速手自排,方向盤後方另設有換檔撥片,的確增加不少駕馭激情,只不過引擎與變速箱設定的結合,並未如高性能鋼砲那般猛暴,相反地,感覺更像是配了一具大排氣量的NA引擎那般平順,與自己的老大哥ST相較,起步也沒有出現扭力轉向那種搶胎的暴力感。關閉動態輔助系統,踩住煞車、拉升轉速,於2000rpm時放煞車全油門加速,起步瞬間215/50R17的配胎並未出現激烈空轉,驅動輪賣力地將動力化為速度,起跑瞬間Focus 1.5L Ecoboost也少了狂猛的貼背感,僅稱得上順暢地加速著,不過引擎聲浪細緻,變速箱換檔柔順,雖然與性能鋼砲展現的激情不同,已能滿足家庭用車的需求。0~100km/h實測成績為8.74秒。

    以一具1.5升四缸渦輪引擎而言,這樣的動力表現的確頗具水準,不過在操控表現上Focus擁有更讓人激賞的演出,先說說底盤設定上的變革,與前期款車型相較,新車款的減震筒閥門經過重新設計,阻尼係數變得較軟然而懸吊襯墊的硬度卻提升25%,讓懸吊特性趨近於軟中帶硬,能夠過濾大部分的碎震,又能夠避免激烈操駕時,減震桶與連桿間的間隙因襯墊變形而加大,換言之,能夠有更精準的彎道反應,將前麥花臣、後多連桿的結構,調校得更陳穩,再加上動力輔助方向盤速度感應明顯,劇烈操駕也能接收清晰的路感;依試車前簡報產品開發處經理表示,New Focus的電動輔助的作動時間更快,可縮短轉向空窗期,而實際在山道上激烈操駕,配合修正後的底盤,在轉向彎頂點及出彎的過程,除了路感之外,還能藉由雙掌微微感受到輕微拉力,加上懸吊修正,不僅於入彎時能夠感受到支撐力,行經顛簸路面破鋪面斑駁路段時,懸吊收縮能夠過濾碎震,有效抑制車體諧震,底盤沒有多餘的跳動,將穩定、舒適與靈活的特質之間做出最佳平衡。

    雖然,出彎再加速時,這具1.5升渦輪增壓引擎沒有狂猛的貼背感,但轉速拉升順暢,引擎聲浪悅耳,再加上增設換檔撥片,以手排模式操駕,更可以精準控制適切的檔位,讓驅動輪於出彎時,保有足夠的牽引力,再加上擁有TVC扭力分配控制,能夠細膩地調配車胎的速度及驅動的扭力輸出,讓Focus入彎時,就像是配置LSD防滑差速器一般,擁有精準的轉向反應,在煞車、降檔、入彎、加速、出彎的過程中,發覺駕馭樂趣。

    TCar短評

    前期款Focus的運動性原已相當出色,Focus 1.5L Ecoboost的整體變革,更讓人感到滿意,除了用有百萬級進口車才看得到的主動式科技防護,提升後的性能及操控特質,都有躍進式的演進。就動力而言,雖然沒有猛暴的增壓特質,輸出表現順暢,如需超車,只要連續扳動換檔撥片,0~100km/h 8.74秒的實測成績,證明也有水準以上的加速實力。

    經過懸吊重新調校,底盤偏向沈穩,但均衡性卻變得更出色,激烈操駕時的轉向靈活度,並未因此減損,整體均衡性更為出色。嚴格來說,只有在激烈操駕時感覺煞車踏板行程略長,且在山道上以Trail Brake方式入彎,感覺制動性能不夠犀利,若能針對煞車部分進行調整,Focus在滿足家庭需求之外,能更增添更多駕馭情趣。

    Ford New Focus 1.5Ecoboost Specification

    引擎型式 1.5L L4 DOHC 16V Turbo
    最大馬力 180hp/6000rpm
    最大扭力 24.5kgm/1600~5000rpm
    長寬高 4360x1823x1470mm
    軸距 2648mm
    車重 1428kg
    煞車結構 四輪碟煞
    懸吊結構 前麥花臣、後多連桿
    輪胎規格 215/50R17
    上市優惠價 89.9萬元起

    主要配備表
    LDW車道偏移警示
    LKA車道偏移輔助
    TVC扭力分配系統
    BOS煞車優先系統
    SYNC 8吋彩色觸控螢幕
    APA主動停車輔助
    6SRS輔助氣囊
    ACS都會行車主動式防護
    BLIS盲點偵測
    低速碰撞警示

    文: 葉明德

    Ford Taiwan

    #ford #focus #ecoboost #葉明德 #tcar #試車報告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