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建蔽率大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建蔽率大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建蔽率大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萬的網紅Z9 的看板,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知道台北當年有多難推了吧 -- 住都中心表示,「惠民‧安居」社宅基地在西屯區惠中路與西屯路口,地上13層、地下3層,共230戶,低建蔽率、大開放空間,以當地鄰近捷運及人口等計算,交通不會有問題,綠地也比其他社宅多。面對反對聲浪,內政部次長花敬群說,興建社宅是好事,絕對不是「爛東西」,希望大家了解,不...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55的網紅吳益政,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目前高雄市違建查報件數,光是今年便近萬件,高雄市滿遍天下的違章建築,吳益政表示,違建帶表了民眾居住需求的表現,即然高比例的違建數,政府應思量其合法化的解決之道。 一、針對容積違建(如:屋頂加蓋) 1. 向政府購買容積,申請容積移轉。 2. 投資綠建築設施 (如:太陽能板、綠屋頂、加強隔熱);經審議...
建蔽率大 在 一六 · 台北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0 22:12:47
《聯合國針對氣候變遷公布評估報告》 時事編輯|鄭巧筠 人們持續排放二氧化碳和其他氣體,迄今仍加劇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極端天氣下的夏季不再是海灘的季節,而是高溫、強降雨及過量輻射的健康警訊。專家指出,類似今年席捲加拿大的熱浪事件將更常發生,且美國等地的森林火災季也出現延長、擴大的趨勢,往後夏季的極...
建蔽率大 在 高雄整理師-文青懶媽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03 20:37:25
【#買房on_the_way】03 ▍三大原則助你第一次買房就上手 (上) ▍ 與舊公寓告別後,我們將目光轉向了安全相對有保障的5-15年內中古屋。 這次,我們挑選的重點又回到了最重要的要素 - 地點, location、location、location。 為什麼買房首重地點,...
建蔽率大 在 Xuan 劉軒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03 10:49:39
「與人來往」是我們都必備的能力,能夠和人好好相處、對話、互動,才有機會建立起一段關係,讓人認識自己,願意與你交流,開啟深度認識的緣分。但是要怎麼跨出這一步,怎麼開起話題,對很多朋友來說不是這麼容易的事。「如何與人來往?」是我身旁很多讀者朋友們會問我的問題。 其實透過純粹的好奇心,就是我自己開啟...
-
建蔽率大 在 吳益政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1-11-18 19:01:48目前高雄市違建查報件數,光是今年便近萬件,高雄市滿遍天下的違章建築,吳益政表示,違建帶表了民眾居住需求的表現,即然高比例的違建數,政府應思量其合法化的解決之道。
一、針對容積違建(如:屋頂加蓋)
1. 向政府購買容積,申請容積移轉。
2. 投資綠建築設施
(如:太陽能板、綠屋頂、加強隔熱);經審議委員會,審議決定給予免計容積,或容積購買折扣。
註:加蓋部份,應通過建管處審核,並取得保存登記。
二、針對建蔽率違建(如:屋前、屋後、屋側)
1. 建築物附屬空間(如:車庫、倉房)向政府繳納代金,取得合法使用權。
2. 透天厝不違反消防安全規定,以總容積管制,
不管制建蔽率。(大樓仍依循容積、建蔽規定)
又說,台灣混合式的住商模式,便利彈性強,正好能夠回應氣候變遷下的環境需求,因此,給予一條途徑,讓民眾能在合法的條件下,解決居住空間延伸問題。
建蔽率大 在 Z9 的看板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知道台北當年有多難推了吧
--
住都中心表示,「惠民‧安居」社宅基地在西屯區惠中路與西屯路口,地上13層、地下3層,共230戶,低建蔽率、大開放空間,以當地鄰近捷運及人口等計算,交通不會有問題,綠地也比其他社宅多。面對反對聲浪,內政部次長花敬群說,興建社宅是好事,絕對不是「爛東西」,希望大家了解,不會影響當地房價,未來會持續溝通。
建蔽率大 在 親民黨 People First Part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請想一想,你覺得雙北市、或自己家鄉的市容,好看嗎?
蔡政府要加速30年以上的老屋打掉重建—繞過門檻很高的《都更條例》,內政部力推《老屋重建條例》,葉俊榮部長形容這是「為都市做針灸」,哪裡有病灶、就針哪裡— — 但這樣做下去沒問題嗎?都市計畫的整體性不管了嗎?
李鴻源前部長打個比方:「如果政府只想要抄捷徑,做容易討好的案子,以為把錢丟進去,就讓房子翻轉了,只會像「進醫院隆乳、隆鼻,做得漂亮,卻沒問你肝腎有沒有問題」。
房子老,不是快速放行讓建商蓋出一棟新大樓就沒事,老屋重建條例將繞過既有都市計畫與建築法規,親民黨立委陳怡潔質疑,草案根本是租稅與容積、建蔽率大放送,恐怕成為都市毒瘤。
結論:老舊房屋重建條例不該單獨審議,必須與都市更新條例、都市再生等相關法案進行全盤的檢討,「單點式」的調整不是長遠之道。
建蔽率大 在 陳怡潔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被蔡政府視為「都更政策」利多之一的「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獎勵條例」,今天率先在內政委員會排審,但所謂的獎勵條例卻因為修法草案中,除了老舊建築物要屋齡要達30年並經評估劃定為須「拆除重建者」;另外要「全體住戶同意」的兩道高門檻,等於綁死了所有的獎勵措施,也讓草案形同虛設,推動老屋危屋改建更成了不可能的任務。
怡潔認為,既然內政部對外宣示,包括「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獎勵條例」、還有「都市更新條例」、「中央住宅及都市再生推動中心設置條例草案」,以及對大街廓都市更新訂定「都市再生條例」,號稱「3+1」都更法案體系,那就應該通盤提出配合都市計畫整體進行,否則目前只就「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獎勵條例」,將容積率、建蔽率大放送,有可能對居住環境公安造成更多的災害及社會問題。
正如葉部長把「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獎勵條例」比喻是要「都市針灸」,但怡潔卻擔心政府下針不對,反而造成「都市腫瘤」,只是想短視的解決老舊危樓問題,不但不利都市更新規劃,更看不出政府有心要解決整個大台北地區有過半房屋都須都更的大問題!
https://udn.com/news/story/1/2313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