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建築的形容詞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建築的形容詞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建築的形容詞產品中有13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奧地利薩爾茲堡與哈修塔特 |Salzburg and Hallstatt 薩爾茲堡 Salzburg 是莫札特的出生與成長地,同時也是電影真善美的場景。許多旅人來到薩爾茲堡,大多都是為了看莫札特故居、聽音樂會、欣賞巴洛克式建築或是在米拉貝爾宮的閘門前擺個經典的真善美劇照姿勢拍照。但薩爾茲堡更早以前其...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日本馬桶-合輯— 潛入福岡工廠看完美座廁誕生 專有0.2毫米防護層污垢一沖即走 你或不知道日本馬桶的7件事 日本著名的除了是各種美食、怡人的風景,還有就是其讓全球讚嘆的廁所文化與座廁。這次帶大家到日本衞浴設備品牌TOTO位於日本福岡的工廠,參觀其完美廁所的製作過程。 另外,說起日本廁所,大家一...
「建築的形容詞」的推薦目錄
- 關於建築的形容詞 在 奧美蒂(オーメィディー)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建築的形容詞 在 吳威毅 ᴡᴇɪʏɪ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建築的形容詞 在 Eddie Ho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建築的形容詞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建築的形容詞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建築的形容詞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建築的形容詞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建築的形容詞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建築的形容詞 在 MING'S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建築的形容詞 在 奧美蒂(オーメィディー)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6-15 08:00:38
【日文文法筆記】 日文的「品詞」 也就是「詞性」 不能用語意來判斷 有些動詞就長得很像形容詞 例如⬇ 晴れる はれる hareru 放晴的 尖る とがる togaru 尖的 急ぐ いそぐ isogu 很趕的、趕著做~ 焦る あせる aseru 慌張的 這種動詞可以歸類到「修飾性動詞」 搭配動詞...
建築的形容詞 在 吳威毅 ᴡᴇɪʏɪ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5-26 14:13:32
單純刷刷回憶存在感 來聊聊我去過最喜歡的海島 這個遠在大西洋加那利群島的最東北端 一個來自西班牙的小島 從飛機著陸那一刻起我沒有不驚訝的 對於我來說就是完完全全的異國情調 純白的建築 火紅的大地 沒有一棵樹是我看過的 咦 好像是根本沒看到一棵樹 就連走在路上的石頭我都覺得稀奇 連海風的味道都特別香...
建築的形容詞 在 Eddie Ho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6-03 12:52:22
「最重要有內涵,形式唔緊要」—- 論基督徒的保守心態 (長文慎入) 當有人嘗試在教會和機構提出一些形式上的改革,或一些技術層面的改進(如音樂/音響/ 設計/美術/ 環境 /宣傳等),大多都會聽到類似説話:最重要有內涵,形式唔緊要。大概意思是信仰重心是生命見證、個人屬靈操練,其他係門面野,並不重要,...
-
建築的形容詞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11-23 21:00:11|日本馬桶-合輯— 潛入福岡工廠看完美座廁誕生 專有0.2毫米防護層污垢一沖即走 你或不知道日本馬桶的7件事
日本著名的除了是各種美食、怡人的風景,還有就是其讓全球讚嘆的廁所文化與座廁。這次帶大家到日本衞浴設備品牌TOTO位於日本福岡的工廠,參觀其完美廁所的製作過程。
另外,說起日本廁所,大家一定想到高科技、潔淨及舒適。但是在幾十年前,就有另外4個形容詞來形容。「被稱為4K,是指暗(暗い)、髒(汚い)、可怕(怖い)和臭(臭い)。」建築設計師小林純子指,為改善廁所的質素,30年前日本就出現一場廁所改革,她亦有份參與。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果籽 #日本 #日本馬桶 #福岡 #TOTO #建築設計師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
建築的形容詞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8-07 12:30:09說起日本廁所,大家一定想到高科技、潔淨及舒適。但是在幾十年前,就有另外4個形容詞來形容。「被稱為4K,是指暗(暗い)、髒(汚い)、可怕(怖い)和臭(臭い)。」建築設計師小林純子指,為改善廁所的質素,30年前日本就出現一場廁所改革,她亦有份參與。
「30年前是日本的泡沫時代,解決了住屋不夠的問題後,日本人開始對生活素質更有要求,其中一項目是提高及改善廁所質素。」30年來,她設計共約300個廁所。現時她是日本少有會專門設計廁所的設計師,作品在全日本都可以找到,如公廁、商場、學校甚至寺廟,包括我們熟悉的東京鐵塔及成田機場的部份廁所都是她的作品。
果籽 :https://hk.adai.ly/appleseed
相關影片:
【白化病】全身白色途人見到即彈開 白化三兄弟:變相唔使排隊都幾好 (果籽) (https://youtu.be/eZfM1wgm84w)
【肝臟權威】唔使食補肝品 72歲港大教授黎青龍飲酒兼夜瞓 「我個肝仲幾好」(果籽) (https://youtu.be/c3ik8wTN1g8)
【百萬豪裝公屋】寧花巨款裝修都唔買樓 月入10萬夫婦:供樓會好辛苦|2020-06-18 (壹週刊) (https://youtu.be/Z7sJex8wYHM)
【TVB奸人背妻偷食】戴志偉與保險女同事Candy出軌回春 發爛回應再護花|2020-04-10 (壹週刊) (https://youtu.be/yVZiQRRw98Q)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筲箕灣東大街】魚蛋河名店對決!名廚食評人實試 王林記魚蛋有水準 安利切腩似湯渣(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vYjGxQtbgxU)
【大廚出軌實錄】居酒屋大廚挑機做小炒 堅持飲住酒開工 蟶子炒到又燶又韌 自家製辣霸鮑魚好惹味 (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hdKT95_zh3E)
【借貸逾10億】葉玉卿以愛共闖「面子關」承認老公申請破產 (蘋果日報 ) (https://youtu.be/3Gle3Uo0WzI)
#果籽 #日本 #日本廁所 #高科技 #設計師 #東京鐵塔 #成田機場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建築的形容詞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奧地利薩爾茲堡與哈修塔特 |Salzburg and Hallstatt
薩爾茲堡 Salzburg 是莫札特的出生與成長地,同時也是電影真善美的場景。許多旅人來到薩爾茲堡,大多都是為了看莫札特故居、聽音樂會、欣賞巴洛克式建築或是在米拉貝爾宮的閘門前擺個經典的真善美劇照姿勢拍照。但薩爾茲堡更早以前其實是以鹽發跡,薩爾茲堡就是鹽堡之意。而在這個風景如畫的區域裡,離薩爾茲堡不遠且同樣與鹽淵源深厚的,就是有最美小鎮之稱,近來超級熱門的哈修塔特 Hallstatt 。
薩爾茲堡在西元前五世紀時就有凱特爾人的聚落,後來更成為羅馬帝國的一部份。流經薩爾茲堡中心的Salzach河除了因為是鹽的河運路線所得名之外,位於上游鹽礦與下游歐洲城市之間的薩爾茲堡更因為抽取關稅而累積不少財富。薩爾茲堡14世紀時從巴伐利亞獨立後,整座城市是由兼任世俗統治者的主教(Prince-archbishop)來統治,其中又以十七世紀的Wolf Dietrich von Raitenau引進的義大利建築風格影響最大,在他致力打造出北方羅馬的努力下,塑造了今日薩爾茲堡舊城區的樣貌,至今薩爾茲堡仍以巴洛克建築聞名,而薩爾茲堡大教堂就是經典巴洛克建築的代表之一。
今日的薩爾茲堡是奧地利的第四大城,主要的景點都在舊城區,如米拉貝爾宮 Schloss Mirabell 、莫札特出生地、薩爾茲堡要塞 Festung Hohensalzburg 與教堂等主要巴洛克式建築都在這裡。二次大戰期間老城區躲過轟炸,保存完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更被譽為阿爾卑斯山以北保存最好、最美的巴洛克城市之一。
一戰前的奧地利幅員廣闊,特別在奧匈帝國時期,疆域內包含了多種民族與文化,是歐洲數一數二的大帝國。即便經歷一戰後帝國崩解、二戰被納粹德國併吞(Anschluß)等過程,多樣性的特色仍然可以在首都維也納發現,與同樣使用德語的德國有著不同的氛圍。然而位在德奧邊境的薩爾茲堡就不太一樣了。從德國巴伐利亞過來,並不太容易發現已經過了邊境。啤酒屋裡的德式酸菜、香腸與超大酒杯,感覺都與巴伐利亞的並無二致。
也因為薩爾茲堡位於邊界,地理位置優越,許多自駕的旅人會選擇以此為中心,前往周遭的國王湖、貝爾特斯加登與哈修塔特一日遊。以大眾運輸移動的旅人,特別是考慮使用巴伐利亞邦票的話,則需注意邦票使用範圍。
從薩爾茲堡前往哈修塔特所經過的Salzkammergut湖區,沿途的風景除了優美,找不到別的形容詞。同樣是自然景色,這裡的植物翠綠,坡地起伏緩和;山高但形勢不讓人畏懼,湖水亦是平靜宜人,是溫柔的山光水色,我認為是世上最適合人居的地方之一。而哈修塔特這個群山環繞、傍湖而建的小鎮,名符其實是座遺世獨立的清幽小鎮 -直到白天大批亞洲觀光團的到來為止。也因此來到哈修塔特,強烈建議至少住上一晚,避開白天喧鬧的團客。在清晨與傍晚漫步在環湖步道上,欣賞裊裊山嵐及湖光倒影。相信不少人在離開時都會像我一樣,希望能再多待幾天,或是近期再訪。
哈修塔特除了沿著湖岸欣賞美景外,也可以到一旁古老的鹽礦參觀。哈修塔特許多的住宿業者都與鹽礦有合作,住客都可以拿到折價券,甚至我紮營的營地都有,旅人可以多加利用。此外,也可以搭乘纜車到鄰近山頭的五手指觀景台,居高臨下地將哈修塔特一帶美景盡收眼底。
更多我的旅行照片請參考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ilhelmchangphotography/
建築的形容詞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梅克爾的童話故事》—文茜説世紀典範人物之二
她成長於童話般的森林小鎮。
那裡距離柏林開車約一個半小時,有著湖、運河、古老建築、綿延翠綠的森林與遼闊無邊的天空。
所有童話故事必備的佈景,都在她的故鄉。人們以為成長於德東地區的人,必然是孤寂拘謹或者不安的;但梅克爾回憶她的森林莊園成長史,「沒有陰影」。
柏林圍牆於一九六一年八月十三日築起,當時梅克爾才七歲;但梅克爾並未感覺自己的世界被分割。
她總是坐在學校廁所的馬桶上,偷聽收音機報導西德內閣誰當選誰上台的消息;在森林莊的家中,她們一家收看西德的一切,自小梅克爾即對西德歷任總理的名字倒背如流。童話故事的故鄉,使這個女孩習慣「慢慢且安靜的生活」,並「與生命和平相處」。
梅克爾成為「主導歐洲」的女人之後,人們急著尋求她「領導魅力」的答案。
自二〇〇五年出任總理至今,她度過了金融海嘯、歐債危機;當經濟崩潰沖倒世界多數執政黨時,梅克爾在上屆選舉時仍繼續高票連任,毫無對手。她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她看起來如此猶豫,如此盤算,一旦出手卻堅定立場,不因外界聲浪而動怒或動搖;她的人物圖像一向讓外界抓不住,說不準。
梅克爾和所有廿世紀我們熟悉的政治巨人如此不同,話語平淡,不以「勇者」自居,卻往往創造驚奇.... 她的政治有另一種想像,一種淡淡的香味,至今成謎。
她太不像傳統政治人物。
有的時候,我很想把丘吉爾從天上抓下來和梅克爾對話; 前者充滿熱情、勇氣、文采、智慧、滔滔不絕。丘吉爾留下了太多名言,而執政至今已經十六年的梅克爾,人們幾乎無法從她長達十六年的公開談話中摘錄一句,啟蒙人生。
二〇一四年,梅克爾代表歐洲巨人的角色在中國清華大學演講,學子們對她充滿期盼。一個德東出身的人物、物理學家,女性;跨越了層層圍牆,統治著世界文明的搖籃: 「歐洲」。 尤其那些穿著體面的歐洲貴族們,例如薩科奇、卡麥隆,無論衣著品味多麼「優雅」,在梅克爾媽媽有點肥胖臃腫的身軀前,都像一群毛毛躁躁的「足球男孩」。
清華大學的年輕人忍不住崇拜,等待著,等著她開口。結果除了德語發音的隔閡之外,她全無抑揚頓挫的口音,平淡的內容, 「可持續發展」「二〇一五議程」.... 提了二十多回,最終學子在梅媽媽平靜的演說中,一一沈入「搖籃曲」,一場「不可持續的昏迷」,半數學生半數時間睡著了。
或許在一個快速且庸俗的媒體年代,這樣的政治人物,才能生存。
你找不到一個標題,可以斷章取義她的話語。
她極少表態,語焉不詳;商業又醜陋的現代媒體文化,在她身上真榨不出太多好處。
於是研究梅克爾的書籍撰寫她的內容總是有若墜入迷宮,除了「猶豫、搖擺、小碎步」等形容詞之外,人們大概只能以討論她和普丁見面時「不喜歡他的狗」來吸引讀者的眼球。
翻閲梅克爾的成長過程,我注意到這個女孩自小「正向」的特質。即使在東德禁錮的年代,她也不覺得自己少了什麼。
是的,世界有一道圍牆擋住了前往柏林、巴黎、西方的路;但世界這麼大,另外半個地球已足夠一個森林莊長大的女孩探險。
當蘇聯控制德東,甚至派軍駐防她的故鄉時,梅克爾在這個蘇聯境外最大基地感受的不是「母親的心臟被入侵者插了一根刀柄」,她利用機會與穿著制服的駐防士兵練習俄語;而且感覺頗有「異國情調」。
梅克爾的俄語無懈可擊,這不只使她當上總理和普丁談話流暢無比(包括表達不喜歡普丁的狗),也使梅克爾獲得了「俄文最佳學生」的獎賞;小小年紀她被送到東德各地旅行,尤其「前進莫斯科」。
在莫斯科,她買了第一張披頭四的唱片;十年級左右,和朋友背著背包於中歐四處火車旅行。
才十五歲,她已去過布拉格、布達佩斯、保加利亞、以及黑海之濱巴圖米(Batumi)的海水浴場。即使對西方有所渴望,小梅克爾告訴自己:「倫敦大概和布達佩斯很相似吧!」
對於東德的威權控制,高中快畢業的梅克爾,有了第一次田園態度外的「放肆」,她找了一堆同學共同演一齣戲: 「莫三比克自由運動」,內容反抗外來葡萄牙佔領者(諷蘇聯),而且故意以「英文」高唱國際歌,接著朗誦詩句:人應該追求自己,「否則只是一條坐在圍牆(柏林圍牆)上的哈巴狗。」
她有技巧地「打著紅旗反紅旗」,但態度搞笑。這是小梅克爾政治上第一次的「表態」,方法:在政治敏感邊緣擦槍,但方式幽默。
她佯裝可愛,最終完成安全的叛逆任務。
閱讀梅克爾的一生仍然是有趣的,總可以在平凡中找到一點跳躍的煙火;好像在一望無盡的森林田園中,突然遇見了一匹色彩鮮豔的馬車。
例如她的本名叫Angela Kasner ;如今舉世聞名的Angela Merkel,梅克爾(Merkel)姓氏來自於她的第一次婚姻,丈夫烏里西·梅克爾(Ulieh Merkel)。
她很愛這個男人嗎?以致於第二次婚姻不改姓、一輩子也以「梅克爾」之名附身、名滿天下嗎?
事實答案是她第一次結婚時年僅廿三歲,烏里西是一位物理學家,倆人認識三年後結婚;結婚的理由非常務實,按照當地規定只有結婚才能分配住房。這一段婚姻四年後破裂,倆人形同陌路,Angela回憶她「幾乎在一夜之間,從倆人東柏林共有的房子搬出去」,留下震驚的烏里西。
這個看似「平穩」的女子,在處理個人婚姻事件時,可沒有許多人描述的「猶豫、搖擺、小碎步」。
她直接,她了當。而她離婚了卻不改姓,因為:許多資料需要重填,麻煩。
梅克爾這輩子最大的恩人是她的政治恩師柯爾,柯爾總理把她帶到了政治大位;但當柯爾後來陷入政治獻金醜聞時,向來「聽話」「安靜」「穩重」「小女孩」的梅克爾,居然向他發出了公開決裂信;並且以秘書長的身份從此一躍接任柯爾,當上基民黨黨主席。
這正是「梅氏」童話故事的特徵。
她看起來那麼乖巧,與俄羅斯士兵聊天,愉悅地學習俄語,遊歷莫斯科。但必要時,她會「咬人」。
她和東德許多開放的人有不同也相同,渴望西方價值,但很務實地多數時刻妥協於既有框架。
柏林圍牆倒塌前, 梅克爾惟一對西方的憧憬是:六十歲以後,盼到西方一遊;僅此而已。
但她的一生平凡中始終藏著特例,如一隻隱居於森林中的豹子,必要時跳起來捕捉獵物;平日則安於餵養,表現不強求,不掠奪。
而這正是她成功的方式。
這「平凡的例外」 ,使她的政治對手總是低估了她。
梅克爾把政治及人生看成如物理學般線性的過程,她常形容自己喜歡妥協勝於衝突,所以多數時刻沒有鮮明的個人色彩。
但總有例外,而且每次都是例外讓她得分。
例如處理敘利亞難民事件。
在此之前梅克爾的形象是不近人情的冷酷撙節女王;但當歐洲難民湧入時,她改變了過去德國二十世紀「屠殺者」的形象。德國正在崛起,過去的包袱從此卸下,她使用各種手段結盟,阻止德國種族主義另類選擇黨崛起,公開斥責他們無恥:然後,她留下一個新名片給廿一世紀的歐洲領導國:德國。
從此德國的代名詞是人道主義大國,在敘利亞危機時,德國共接納並安置了120萬難民。
這並非天真。
她深入思考德國國內穆斯林人口已佔4%,早有激進份子;於是她「例外」地放手一搏,決定開放近一百萬二十難民進入德國(佔約德國人口1%),他們可以合法接受教育,可以合法工作。
從此「梅克爾」及「德國」是人道主義的象徵,穆斯林的朋友,柏林總理辦公室中的梅克爾才是真正的現代「自由女神」。
她以物理線性的概念理解某些移民衝突仍會持續,但長期德國需要一個新的符號,一個溫暖的標籤;捨別一次大戰、二次大戰中侵略國的永久印記。
她更明白穆斯林激進主義形成的歷史背景,梅克爾相信遏阻激進極端主義的方法不是佔領、戰爭、或是空襲;而是在最關鍵時刻,對穆斯林表現出愛、同情與包容。
在國內,她聯合反對派,面對如此的困境。選後她慷慨地捐棄恩怨,與社會民主黨組成大聯合政府。
當她決定放手一搏,她看的是長遠的歷史。未來的德國,過去的德國。
地方選舉一輸,她先辭去黨主席,再表態不再尋求連任,化解當下排山倒百的壓力。
當她再次站到平凡的對面,「例外」那一邊.... 責罵她的聲音慢慢小了。
六年之後,難民不是危機,他們融入德國社會,提供人口紅利,補足工廠、服務業、基層勞動力不足。
她不戀棧權位,16年的總理生涯,她知道何時該總結?用什麼方法總結!
因此當2015年敍利亞難民危機導致德國民意分裂時,她不擔心政治後座力,她知道一旦勇於捨去權力,她會有足夠的線型時間與空間,證明接納廣大敘利亞等地難民,對德國是一件好事 。
六年過去了,梅克爾把歐洲及西方已疲倦但應接不暇的反恐、反穆斯林,改成正向的童話故事;最終不只讓德國在國際形象中得到「了不起」的掌聲,並為德國高齡社會注入新勞動力,尤其與穆斯林關係達到一種可能的和解平衡。
而大西洋另一端,美國正在棄守阿富汗。
於是,那隻看似平凡保守,卻偶爾例外勇敢、精明的豹子,田園中,再次躍起。
如今所有她曾創造的故事,已近尾聲⋯⋯留下六年前反對她、逼她下台的人開始恐懼:沒有梅克爾的德國,會是什麼?
梅克爾教了我一件事:或許成功的民主政治就該多一點點無聊。因為那代表細膩、耐心、妥協、寛容與堅持併存:沒有也不該有簡簡單單的吶喊口號。
建築的形容詞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單純刷刷回憶存在感
來聊聊我去過最喜歡的海島
這個遠在大西洋加那利群島的最東北端
一個來自西班牙的小島
從飛機著陸那一刻起我沒有不驚訝的
對於我來說就是完完全全的異國情調
純白的建築 火紅的大地
沒有一棵樹是我看過的
咦 好像是根本沒看到一棵樹
就連走在路上的石頭我都覺得稀奇
連海風的味道都特別香
如果說烏石港的黑沙看了很倒彈
那這裡的黑沙美如一幅畫
是超級超級黑的那種
到了另一面的沙又超級超級白
容許我形容詞使用的這麼粗糙
但確實這就是我直觀的想法
騎著腳踏前移的擋車行駛在濱海公路上
聽著排氣管轟隆轟隆
穿著短褲大腿貼著引擎蓋差點燙傷小鳥
以為自己在演荒野大飆客
然後還有一點很加分的她是衝浪的島嶼
但絕對不是因為衝浪我才喜歡這裡的
我可是沒有說這裡有超棒的定點浪 (ㄎㄎ
而是這裡對我來說太不真實了
不說了 越說越想去
來自火星的島
Lanzarote 蘭薩羅特島
#海島控 #lanzarote #世界趕快好起來吧 @ Lanzar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