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建築物外觀變更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建築物外觀變更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建築物外觀變更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建築物外觀變更產品中有2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0萬的網紅高雄好過日,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開發摧毀天際線?城市景觀誰決定?】 左營國中舊校地開發案,自2015年起,歷經5次招商均流標而閒置至今,因此近期都發局將地目由「特定觀光發展區」檢討變更為「商業區+公園用地」結合TOD發展住商+觀光遊憩利用,引發多個公民團體質疑,變更後建商會蓋超高豪宅,嚴重破壞龍虎塔天際線與「百年人文景觀」,恐...

  • 建築物外觀變更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11 22:22:44
    有 908 人按讚

    【開發摧毀天際線?城市景觀誰決定?】

    左營國中舊校地開發案,自2015年起,歷經5次招商均流標而閒置至今,因此近期都發局將地目由「特定觀光發展區」檢討變更為「商業區+公園用地」結合TOD發展住商+觀光遊憩利用,引發多個公民團體質疑,變更後建商會蓋超高豪宅,嚴重破壞龍虎塔天際線與「百年人文景觀」,恐摧毀「千億觀光產值」,呼籲市府明定「樓高在六層樓以下,不得轉售私人,維持公有低密度使用」。


    這令人想到,剛好最近都發局也通過了「鳳山國泰重劃區台糖商二土地提高建蔽率案」,在這案基地旁邊,就是慈濟鳳山靜思堂,該堂量體也相當龐大,採用全台一致的慈濟風格,同樣也和周邊的衛武營藝文中心格格不入,也曾在網路上引發討論。不過作為私人產業,倒是沒有公民團體反對。


    公民團體提到蓮池潭「#百年人文景觀」,剛好我們可以找百年前的照片、老地圖進行對比,但就會發現,蓮池潭原本的「人文自然景觀」,是完全沒有西岸這些建築物的。


    春秋閣、龍虎塔、玄天大帝像這些建築,全都是戰後由潭邊廟宇興建,屬於其附屬建築,例如春秋閣在1953年由啟明堂興建完工,龍虎塔由城邑慈濟宮在1976年興建完工、玄天上帝神像為元帝廟豐穀宮在1995年興建完工。而孔廟則是1977年由市府「填潭」,以中國北方宮殿建築風格興建。以今日觀點來看,這種未經環境評估、未經都審、隨意填潭的行為,都會被環團抗議「#嚴重破壞生態與景觀」,蓮池潭畔真正的「百年人文景觀」應該是舊城等建築群,怎麼時間一過,這些湖畔的「現代鋼筋混凝土建築」反而變成「珍貴的高雄特色」了呢?


    如果以「龍虎塔已成為高雄地標」來論述,那麼,高雄近25年來,不乏超大量體的知名地標,例如85大樓(378m)、佛光山佛陀紀念館(108m)、夢時代摩天輪(102m)等等,那是否反向操作,只要能成為「新景點」,變成「外界認識高雄的重要地標」,那就應該興建呢?


    也有議員指出,例如日本京都等地,都實施嚴格的高度與景觀管制,認為市府應該明確限制樓高。然而,京都市是在1976年依據《文化財保護法》143條第1項制定了《#京都市伝統的建造物群保存地区条例》,並歷經修訂,在符合文部省「重要建築物群保存地區選定基礎」的地區,實施從高度、建物外觀、招牌樣式、顏色等完整的規範。先不論舊左營部落能否符合類似標準,如果照這種思路,應該先檢討的是龍虎塔正對面一整排的增建鐵皮屋「嚴重破壞高雄人文景觀」吧?


    另外,蓮池潭東岸早已經有「湖岸第一排」的15層住宅大樓完工多年,而蓮池潭西岸的現代廟宇也早有超過20m高度者,那要根據哪種邏輯,才能一致性去特別限制新基地的高度開發呢?


    如果我們來看其他日本水岸案例,如東京的蓮潭「不忍池」,其人文史蹟可追溯到江戶初期(近400年),但並沒有實施限建。而同樣有著350年歷史的濱離宮恩賜庭院,背後更是最高達210m的汐留超高建築群。當初開發時,東京都於核定更新計畫時,並沒有要求不得破壞濱離宮的背景天際線,而是在汐留的街區上,進行天際線分區配置,管理設計風格,讓景觀能維持協調。


    如果我們進一步思考,要「各個年代」的建築文化並陳,並互相尊重,又或者是不破壞「經典觀景角度」,那麼在程序上,最能直接發揮作用的,還是落實「#都審機制」,促使開發者調整量體退縮與造型,並提供 #多視角天際線模擬等可視化資料 供審查,並調整關鍵都審會議之時間和舉行方式,便於更多公民參與。


    如果要進一步立法,則需制定高雄版的「重要建築物群景觀保存地區」相關自治法令,不論是哈瑪星等舊社區,或高雄車站、衛武營等大型地標公共建築,都能列入規範,要求後續開發維持協調性與避免遮蔽特殊角度,方能維持程序上的公平。

  • 建築物外觀變更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1-20 13:33:12
    有 281 人按讚

    2021年1月15日星期五一大早,我來到位於臺北市萬華區廣州街67號,所在建築已有106年歷史的臺北龍山郵局,拍攝影片和照片以記錄這裡在進行結構補強作業前的最後營運日景況,其所有業務自1月18日起併入附近的臺北老松郵局。(張哲生 攝)

    影片:https://www.facebook.com/124164094530/videos/268509244628386

    坐落在臺北市龍山國中附近的臺北龍山郵局(臺北四支局),成立於日本時代大正2年(1913年)4月16日,最初名為臺北八甲街特定郵便局,並自同年9月1日起,開辦電報業務。

    1915年1月18日,遷移至當時的艋舺北皮寮街第1番戶(即現址);後於1922年4月1日,更名為臺北八甲町郵便局。

    1923年5月15日,開始辦理電話通信業務;1926年11月22日,開辦電報發信取次業務。

    1945年戰後,更名為臺北龍山郵局迄今。

    這棟建築物在使用整整106年之後,將進行結構補強作業並暫停臺北龍山郵局之營運,其業務會自2021年1月18日起併入附近的臺北老松郵局,而這間郵局自1913年開業至今長達108年的歷史亦在此畫下句點。

    臺北龍山郵局的外觀融合東西方建築元素,屬於折衷主義風格,是一棟設有騎樓的兩層樓木造加強磚造建築;其一樓為營業所,二樓為日式榻榻米宿舍,屋頂則採寄棟形式,此建築在2019年5月7日被臺北市文化局公告為歷史建築,公告文號為「北市文化文資字10830167581」,以下為當時的文資審議記錄:

    萬華區「廣州街 67 號(龍山郵局)」文化資產價值審議案
    結論:本案經委員綜合討論後,並由出席委員一致同意決議如下:
    一、 同意登錄萬華區「廣州街 67 號(龍山郵局)」為歷史建築。
    (一) 名稱:舊八甲庄郵便局。
    (二) 種類:辦公廳舍。
    (三) 位置或地址:臺北市萬華區廣州街67號。
    (四) 歷史建築及其所定著土地範圍之面積及地號:歷史建築本體為廣州街 67 號之 2 層樓建物,建物為萬華區萬華段一小段221建號(部分,該筆建物登記總面積為182.06 平方公尺),建築物坐落土地為萬華區萬華段一小段452(26平方公尺)、453 (部分,該筆土地面積 121平方公尺)地號等2筆土地(實際保存面積須以保存範圍實測數據為準)
    (五) 登錄理由及其法令依據:
    1、八甲庄在艋舺東邊,早期為同安人所居,咸豐年間因「頂下郊拚」同安人遷至大稻埕,日本統治初期在八甲庄設郵局,有其特殊歷史、地理意義。
    2、本建物建於 1910 年代,一樓為營業所,二樓為日式榻榻米宿舍,二樓仍保留木構造及原空間格局;一樓騎樓兩側出口為圓拱形,二樓開窗三拱圈亦維持原貌,建築具特色。
    3、符合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 2 條第1 項第 2、3 款登錄基準。

    順便一提,目前臺北市還有一棟外型和這裡相似的郵局建物,就是位於臺北市大同區南京西路105號的舊臺北圓環郵局(臺北十一支局),成立於1926年12月21日,初名「下奎府町郵便局」,該建物在臺北圓環郵局於2001年7月21日遷至新址(臺北市大同區重慶北路二段15號)後,便一直閒置至今,其土地及建物所有權人為財團法人臺灣電信協會及財團法人臺灣郵政協會(各持有二分之一)。

    【附錄】臺北郵局於2020年12月18日在其官網發布的最新消息:

    親愛的顧客您好:
    本轄臺北龍山郵局為配合建築物結構補強作業,訂於110年(2021年)1月18日(星期一)併入臺北老松郵局,特此通知,不便之處,尚請諒察。
    為維用戶權益,謹將相關儲匯、壽險業務移撥情形,說明如下:
    一、存簿儲金帳戶:
    自110年1月18日起將整批由電腦自動移併入臺北老松郵局,儲戶局號、帳號不變,如帳戶為非通儲戶,請改洽臺北老松郵局辦理帳戶各項事宜。
    二、定期儲金帳戶:
    自110年1月18日起將整批由電腦自動移併入臺北老松郵局,儲戶存單無須更換,如欲辦理帳戶各項事宜,請改洽臺北老松郵局辦理。
    三、劃撥儲金帳戶:
    自110年1月18日起將整批由電腦自動移併入新付款局─臺北老松郵局,儲戶帳號不變,如欲辦理帳戶各項事宜,請改洽臺北老松郵局辦理,不便至新付款局者,請於移撥日前先行變更付款局。
    四、簡易壽險契約:
    自110年1月18日起將整批由電腦自動移併入臺北老松郵局,保戶保單無須更換,相關權益不受影響,如欲辦理簡易壽險契約各項事宜,請改洽臺北老松郵局辦理。

    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臺北郵局 敬啟 109年12月18日

    臺北老松郵局(局號:000170-8)
    地址:臺北市萬華區桂林路51號
    電話:(02)2389-4549
    臺北龍山郵局(局號:000104-1)
    地址:臺北市萬華區廣州街67號
    電話:(02)2306-4755(諮詢服務期間至110年1月15日止)

  • 建築物外觀變更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1-17 23:50:22
    有 452 人按讚

    2021年1月15日星期五一大早,我來到位於臺北市萬華區廣州街67號,所在建築已有106年歷史的臺北龍山郵局,拍攝影片和照片以記錄這裡在進行結構補強作業前的最後營運日景況,其所有業務自1月18日起併入附近的臺北老松郵局。

    照片: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vanity=ZhangZheSheng&set=a.10158321633569531

    坐落在臺北市龍山國中附近的臺北龍山郵局(臺北四支局),成立於日本時代大正2年(1913年)4月16日,最初名為臺北八甲街特定郵便局,並自同年9月1日起,開辦電報業務。

    1915年1月18日,遷移至當時的艋舺北皮寮街第1番戶(即現址);後於1922年4月1日,更名為臺北八甲町郵便局。

    1923年5月15日,開始辦理電話通信業務;1926年11月22日,開辦電報發信取次業務。

    1945年戰後,更名為臺北龍山郵局迄今。

    這棟建築物在使用整整106年之後,將進行結構補強作業並暫停臺北龍山郵局之營運,其業務會自2021年1月18日起併入附近的臺北老松郵局,而這間郵局自1913年開業至今長達108年的歷史亦在此畫下句點。

    臺北龍山郵局的外觀融合東西方建築元素,屬於折衷主義風格,是一棟設有騎樓的兩層樓木造加強磚造建築;其一樓為營業所,二樓為日式榻榻米宿舍,屋頂則採寄棟形式,此建築在2019年5月7日被臺北市文化局公告為歷史建築,公告文號為「北市文化文資字10830167581」,以下為當時的文資審議記錄:

    萬華區「廣州街 67 號(龍山郵局)」文化資產價值審議案
    結論:本案經委員綜合討論後,並由出席委員一致同意決議如下:
    一、 同意登錄萬華區「廣州街 67 號(龍山郵局)」為歷史建築。
    (一) 名稱:舊八甲庄郵便局。
    (二) 種類:辦公廳舍。
    (三) 位置或地址:臺北市萬華區廣州街67號。
    (四) 歷史建築及其所定著土地範圍之面積及地號:歷史建築本體為廣州街 67 號之 2 層樓建物,建物為萬華區萬華段一小段221建號(部分,該筆建物登記總面積為182.06 平方公尺),建築物坐落土地為萬華區萬華段一小段452(26平方公尺)、453 (部分,該筆土地面積 121平方公尺)地號等2筆土地(實際保存面積須以保存範圍實測數據為準)
    (五) 登錄理由及其法令依據:
    1、八甲庄在艋舺東邊,早期為同安人所居,咸豐年間因「頂下郊拚」同安人遷至大稻埕,日本統治初期在八甲庄設郵局,有其特殊歷史、地理意義。
    2、本建物建於 1910 年代,一樓為營業所,二樓為日式榻榻米宿舍,二樓仍保留木構造及原空間格局;一樓騎樓兩側出口為圓拱形,二樓開窗三拱圈亦維持原貌,建築具特色。
    3、符合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 2 條第1 項第 2、3 款登錄基準。

    順便一提,目前臺北市還有一棟外型和這裡相似的郵局建物,就是位於臺北市大同區南京西路105號的舊臺北圓環郵局(臺北十一支局),成立於1926年12月21日,初名「下奎府町郵便局」,該建物在臺北圓環郵局於2001年7月21日遷至新址(臺北市大同區重慶北路二段15號)後,便一直閒置至今,其土地及建物所有權人為財團法人臺灣電信協會及財團法人臺灣郵政協會(各持有二分之一)。

    【附錄】臺北郵局於2020年12月18日在其官網發布的最新消息:

    親愛的顧客您好:
    本轄臺北龍山郵局為配合建築物結構補強作業,訂於110年(2021年)1月18日(星期一)併入臺北老松郵局,特此通知,不便之處,尚請諒察。
    為維用戶權益,謹將相關儲匯、壽險業務移撥情形,說明如下:
    一、存簿儲金帳戶:
    自110年1月18日起將整批由電腦自動移併入臺北老松郵局,儲戶局號、帳號不變,如帳戶為非通儲戶,請改洽臺北老松郵局辦理帳戶各項事宜。
    二、定期儲金帳戶:
    自110年1月18日起將整批由電腦自動移併入臺北老松郵局,儲戶存單無須更換,如欲辦理帳戶各項事宜,請改洽臺北老松郵局辦理。
    三、劃撥儲金帳戶:
    自110年1月18日起將整批由電腦自動移併入新付款局─臺北老松郵局,儲戶帳號不變,如欲辦理帳戶各項事宜,請改洽臺北老松郵局辦理,不便至新付款局者,請於移撥日前先行變更付款局。
    四、簡易壽險契約:
    自110年1月18日起將整批由電腦自動移併入臺北老松郵局,保戶保單無須更換,相關權益不受影響,如欲辦理簡易壽險契約各項事宜,請改洽臺北老松郵局辦理。

    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臺北郵局 敬啟 109年12月18日

    臺北老松郵局(局號:000170-8)
    地址:臺北市萬華區桂林路51號
    電話:(02)2389-4549
    臺北龍山郵局(局號:000104-1)
    地址:臺北市萬華區廣州街67號
    電話:(02)2306-4755(諮詢服務期間至110年1月15日止)

    #百年歷史 #龍山郵局 #最後一天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