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建築法竣工展期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建築法竣工展期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建築法竣工展期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建築法竣工展期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忠泰美術館 Jut Art Museum,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種籽與諸島,自然與建築的纏繞情結 #皺褶 #發酵 #動物性 這些看似很少用來形容建築的詞彙,卻是平田晃久的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關鍵字,將這些想法與堅持化為種籽,在每一次的建築設計中發芽成長,並如同竣工的建築作品,進化成島嶼一般散佈在這片汪洋的 #人間自然,到底這些關鍵字是什麼意思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 建築法竣工展期 在 忠泰美術館 Jut Art Museu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03-22 17:42:19
    有 72 人按讚


    種籽與諸島,自然與建築的纏繞情結
    #皺褶 #發酵 #動物性 這些看似很少用來形容建築的詞彙,卻是平田晃久的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關鍵字,將這些想法與堅持化為種籽,在每一次的建築設計中發芽成長,並如同竣工的建築作品,進化成島嶼一般散佈在這片汪洋的 #人間自然,到底這些關鍵字是什麼意思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答案就在展覽裡

    人間自然─平田晃久個展
    策展顧問:五十嵐太郎 Taro IGARASHI
    策展人:市川紘司 Koji ICHIKAWA
    展期:3/16─6/23 週二至週日 10:00-18:00(週一休館)
    地點:忠泰美術館(臺北市大安區市民大道三段178號)
    參觀資訊:全票100元、優待票80元(學生、65歲以上長者、10人以上團體),身心障礙者與其陪同者一名、12歲以下兒童免票(優待票及免票須出示相關證件)

    主辦單位:忠泰美術館
    策劃單位:株式会社平田晃久建築設計事務所、忠泰美術館
    贊助單位:忠泰集團、璞園建築團隊
    系列活動共同主辦:台北市建築世代會
    指定品牌:SONY
    協力單位:TOTO GALLERY.MA、市川靖史

  • 建築法竣工展期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7-03-11 01:11:26
    有 375 人按讚

    2017年3月9日,我應邀出席在台北中山堂4樓舉行的「第六屆台灣野望國際自然影展」開幕記者會,與大家分享台北中山堂曾經有一座天文台的歷史故事。

    2017年第六屆台灣野望國際自然影展將完整公益播映20部獲得有「綠色奧斯卡」之稱肯定的生態環境記錄片。從3月9日起,在中山堂藝文沙龍(中山堂4樓)每周二、四 19:30 準時放映,每周四更有精彩的映後座談。想一睹國家地理頻道、Discovery等生態紀錄片導演們角逐的影展影片嗎?快來看看下面的片單,提早把時間預定下來吧!是免費入場的喲!

    影展期間:2017.3.9 (四)~ 2017.6.29 (四)
    放映時間:每週二、週四|19:30 開始
    映後講座:每週四電影放映結束後開始
    活動地點:中山堂藝文沙龍(台北市延平南路98號4樓)
    交通指引:捷運西門站4號、5號出口,由秀山街側門搭乘電梯直達四樓

    完整片單:goo.gl/kaldNL
    影片介紹:goo.gl/8Y7B6f

    【關於台北中山堂天文台】

    1932年,臺灣總督府為紀念日本昭和天皇登基,便在此新建「臺北公會堂」,做為民眾集會的場所,於1936年12月26日完工。

    1938年5月1日,於1898年5月6日開始發行《臺灣日日新報》的臺灣日日新報社紀念創立40週年,捐贈12000圓回饋社會活動,並以其中的4000圓「科學思想普及費」之名購買了一具4吋口徑的天體觀測鏡(折射式赤道儀天文望遠鏡)贈與臺北市役所(市役所相當於市政府),希望臺北市役所擇地安置。

    於是,臺北市役所在完工不久的臺北公會堂南側屋頂上,建置了一座圓頂觀測台來安置臺灣日日新報社捐贈的天體觀測鏡。

    1939年5月1日,臺北公會堂天文台正式成立,成為日治時期臺灣民眾可以自由進行天文觀測的唯一據點。

    順便一提,臺北公會堂天文台是臺灣第二座天文台,而臺灣的第一座天文台是於1913年在臺灣總督府臺北測候所設置的天測室,為一座簡易平頂天文台。

    臺北測候所成立於1896年8月10日,最早借用台灣總督府民政局的部份空間,後於1897年12月19日遷至南門街的新廳舍,即目前中央氣象局臺北氣象站所在地(今公園路64號),並開始氣象觀測的業務。

    1934年,臺北測候所改稱臺北觀測所。

    1937年3月3日,臺灣總督府台北觀測所第一次改建,並於1938年升格為台灣總督府氣象台,負責掌管綜理台灣與澎湖地區的各項氣象觀測及地震觀測之業務。

    1945年戰後,臺北市政府接收了臺北公會堂,將之更名為「中山堂」,於是天文台便隨著改稱「中山堂天文台」,由當時的臺灣省氣象局管理。

    1946年,中山堂天文台改隸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並更名為「臺北市立天文台」。

    1950年代之後,天文台的存在造成了行政上的困難,中山堂並無天文專業人員,一般觀眾與天文台訪客混雜而難以管理,加上觀測天象必須在深夜,造成中山堂員工無法像一般公務員在傍晚下班。為此,中山堂管理所招開了一系列的協調會,由臺北市政府與臺灣省氣象局等單位共謀解決之道。

    1957年,蘇聯發射了人造衛星進入繞地軌道後,引發了社會大眾對天文知識的熱潮。

    由於中山堂附近有熱鬧的西門町,夜間的嚴重光害有礙星象觀測,於是臺北市政府便從1960年開始,在圓山風景區內動工興建新的圓山天文台。

    1963年3月28日,圓山天文台竣工啟用,但初期受限於人力不足,並沒有開放給民眾參觀。同年8月31日,台灣省政府決議定時開放參觀。

    1986年的哈雷彗星回歸,在媒體的推波助攬下,掀起了台灣地區的觀星熱潮。然而,由於圓山天文台的規模過小,加上台北市人口急速增加,使得圓山天文台不敷使用,再加上後方的圓山大飯店和前方的中山高速公路興建後造成的光害問題,遂有了遷建與擴建的計畫。

    1993年,市政府於士林區基河路動工興建天文科學教育館。1996年,天文台改制為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1997年2月4日舉辦開館典禮,隔日正式開放第一期展區。1997年7月20日,展館全面開放。館內設施包括展示場、宇宙探險區、宇宙劇場、立體劇場、天文教室、圖書館,與圓頂天文觀測室等。

    之後,圓山天文台所在地改為校外教學專區,但因建築老舊等安全問題,遂於2000年7月25日進行拆除,但仍留下了一個水平式日晷作為紀念。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