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建築模型材料推薦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建築模型材料推薦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建築模型材料推薦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建築模型材料推薦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巴黎有很多世界級的美術館與博物館,像是羅浮宮、奧塞美術館與橘園等。但也因為它們的光芒太過耀眼,讓巴黎其它也很棒的美術館與博物館,相比之下較少被人注意。因此推薦兩個也值得一訪之處,給未來有意造訪巴黎的人。#tbt ▌在古典中看見華麗幻境|巴黎摩洛美術館 小巧但極具魅力的摩洛美術館 Mu...

建築模型材料推薦 在 Wilhelm Chang 張威廉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7-05 13:15:10

修道院裡的工業博物館|巴黎工藝博物館 若要造訪位在巴黎第三區的工藝博物館,可能會因為它教堂的外觀,而不小心錯過。工藝博物館 Musée des Arts et Métiers 是巴黎的一座工業設計博物館,創立於西元1794年,旨在保存並展示當代的科學器械與發明。除了這些工業器械本身的美感就很令...

  • 建築模型材料推薦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6-17 21:20:56
    有 850 人按讚

    巴黎有很多世界級的美術館與博物館,像是羅浮宮、奧塞美術館與橘園等。但也因為它們的光芒太過耀眼,讓巴黎其它也很棒的美術館與博物館,相比之下較少被人注意。因此推薦兩個也值得一訪之處,給未來有意造訪巴黎的人。#tbt


    ▌在古典中看見華麗幻境|巴黎摩洛美術館


    小巧但極具魅力的摩洛美術館 Musée National Gustave Moreau (又譯牟侯美術館)位在巴黎第九區,過去是法國象徵主義代表性畫家古斯塔夫摩洛的寓所與工作室,保留了十九世紀巴黎宅邸的韻味。因此來到摩洛美術館,猶如先踏進十九世紀的巴黎,再深入摩洛創造的神秘幻境。


    摩洛美術館共有四層樓,主要開放二、三、四樓給大眾參觀。二樓是過去摩洛的生活起居空間,有餐廳、臥房與書房等空間。走上二樓就猶如走進摩洛的日常,可以一窺當時巴黎中產階級的生活樣貌。


    再往上走便來到摩洛的工作室與畫廊。這裏掛有滿滿的摩洛作品,若說創作是一個人心智的延伸與展現,那麼在此便可以直視摩洛的靈魂。


    在十九世紀高度工業化與強調理性客觀的歐洲社會背景下,猶如歷史重演一般,反思與平衡該氛圍的象徵主義於是誕生。象徵主義橫跨各藝術領域如文學與音樂等,而繪畫上的象徵主義簡略地說,是刻意背離自然主義與現實主義,站在印象派與寫實派的對立面。相對於以客觀角度或詳實細節來直接呈現現實,象徵主義則間接地用隱喻或象徵的手法來表達主觀情感、意念與感受。


    摩洛自己曾說過,更相信眼睛看不見、只能感受到的事物。也因此在摩洛的畫作中,主題多是從文學或宗教神話中取材,背景也都是想像中的幻境與夢境。摩洛繪畫的技法在古典主義基礎上,加以很多亞洲畫技的影響,讓他的作品以華麗細膩的畫風呈現超現實與異世界感。


    三樓的牆面有眾多大尺寸的作品如震撼人心的『覬覦者』(Les Prétendants)等。上到四樓,滿牆的畫作再次映入眼簾。此樓則多為中小型尺寸的作品,主要作品有『朱彼特和雪米勒』(Jupiter et Sémélé)等。


    整體來說,摩洛美術館沒有過多的訪客,現場也有許多解說板(但無中文),參觀品質極佳。但如果對象徵主義或者摩洛的作品不是太熟悉的話,還是建議行前先研讀相關資料較佳。



    ▌修道院裡的工業博物館|巴黎工藝博物館


    若要造訪位在巴黎第三區的工藝博物館,可能會因為它教堂的外觀,而不小心錯過。工藝博物館 Musée des Arts et Métiers 是巴黎的一座工業設計博物館,創立於西元1794年,旨在保存並展示當代的科學器械與發明。除了這些工業器械本身的美感就很令人著迷外,由於博物館的前身是宗教氣息濃厚的修道院,因此也有科學與宗教共存的美妙對比,是巴黎我很喜歡的地方。


    ▌廢棄的中世紀修道院


    工藝博物館建築的前身,是中世紀頗具影響力的修道院 Saint-Martin-des-Champs Priory。十八世紀末法國大革命時期,修道院被明令廢止,建築被改做監獄之用,原本的僧侶宿舍與圍牆則被拆除。之後工藝博物館便選在當時已經廢棄的修道院建築成立,再經過二十世紀90年代的大修與增建後,便成了今日所見的樣貌。


    ▌結合工業與典雅的展館


    動線的開端是印刷與紡織的器械,長型、有著相當縱深的展示空間,中間擺放了許多精心保存的器械。這些器械的深色金屬與古銅色,與兩旁的老式木製展櫃、白牆和木質地板呈現了很棒的氛圍,連給訪客休息的沙發都是同色系的深褐色。古董工業風中又不失典雅,是令人著迷的展覽環境。


    工藝博物館大約有九萬五千件藏品,常態展出的約有兩千五百件。領域橫跨科學儀器、材料、能源、機械、營建、通訊與運輸。無論是偏好哪個領域,基本上都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角落。對我來說,最吸引我的莫過於主樓梯屋頂懸掛的Avion III。


    ▌教堂改造的展館


    動線的終點來到舊修道院的教堂,這裡利用了原本教堂高聳的空間,展示了汽車、飛機、火箭引擎與自由女神像的原始模型,並在原本祭壇的位置展示了能證明地球自轉的傅科擺原件。很具巧思的展間設計,與工業展品與宗教建築互映的微妙對比,是工藝博物館最熱門的展區之一。

    工藝博物館雖然展品橫跨古今,但最令我著迷、我認為最精華的部分,還是古典器械的部分。這些老機器除了在科技史上有其代表性外,外觀上也獨具美感。喜歡機械錶、或是電影 Hugo 中機械的人,應該也會喜歡工藝博物館。加上這裡相較於羅浮宮、奧塞美術館,工藝博物館的訪客不多,多是本地的父母攜帶小孩前來,所以參觀品質極好,很推薦給造訪巴黎的旅人。


    更多我的旅行攝影作品請參考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ilhelmchangphotography

  • 建築模型材料推薦 在 台灣應用材料公司 Applied Materials Taiwa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2-03 20:00:30
    有 62 人按讚

    #po一本你最近買的書challenge 
    你也喜歡追蹤比爾蓋茲的書單嗎?
    跟厲害的人一起讀書,好像就能同步腦袋🤓
    .
    受到 共伴計畫:文化永續.創新實踐 呼喚,
    台灣應材老大們不藏私曬出書單,
    推薦你買起來,一起看好書挺出版!
    .
    ──────────────────
    ▍應材台灣區總裁 Erix
    與國際客戶聊聊歷史吧!Erix 總會從熱愛的歷史事件中,找到與不同文化人士交流的切入點,據說這招拉近資深客戶的距離超有效!
    .
    📘《 人類大歷史:從野獸到扮演上帝 》Yuval Noah Harari / 天下文化
    📘《 東印度公司與亞洲的海洋:跨國公司如何創造二百年歐亞整體史 》羽田正 / 八旗文化
    📘《 汴京之圍:北宋末年的外交、戰爭和人 》郭建龍 / 啟動文化
    📘《 The Winning Game Plan:A Proven Leadership Playbook for Continuous Business Success 》Jamey Rootes / Elite Online Publishing
    📘《 先問,為什麼?:顛覆慣性思考的黃金圈理論,啟動你的感召領導力 》Simon Sinek / 天下雜誌
    .
    - - -
    ▍人資經理 Celia
    適應外商生活必讀!Celia 說,理解外商管理風格與工作標準、建立自信,就能訂下清楚目標,在外商好好衝刺、發展。
    .
    📘《 外商CEO內傷的每一天 》 黃麗燕 / 先覺
    .
    - - -
    ▍幕僚長 Julia
    左擁材料工程,右擁中醫學位的Julia
    選書多來自讀書會契機,在公司遇到 Julia 時,不妨和她交流讀書心得,會有驚喜收穫喔!
    .
    📘《 大武山下 》 龍應台 / 時報出版
    📘《 擁抱暗黑:光電學家教你健康好眠的實用手冊 》 周卓煇 / 商周出版
    📘《 靈界的科學:──李嗣涔博士25年科學實證,以複數時空、量子心靈模型,帶你認識真實宇宙 》 李嗣涔 / 三采文化
    .
    - - -
    ▍公關處長 Pearl
    經常與科技人分享藝文的美好,身為科技人與藝文人橋樑的 Pearl ,喜愛汲取大量文化養分,讓公司的藝文合作盡善盡「美」!
    .
    📘《 哲學樹之旅:漫漫走過千年之路 》 王浩一 / 有鹿文化
    📘《 直探匠心:李乾朗剖繪台灣經典古建築 》李乾朗 / 遠流
    📘《 歲月靜好:蔣勳 日常功課 》蔣勳 / 時報出版
    .
    ──────────────────
    下一棒,我們邀請 台灣應用材料文藝季 和 #在應材工作的你
    接力下去, 一起享受閱讀,更新腦內思維!

  • 建築模型材料推薦 在 細腿男 / 旅行.攝影.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7-24 22:34:59
    有 47 人按讚

    [ 展覽推薦 _ SOS拯救混凝土之獸!粗獷主義建築展 ]

    感謝 忠泰美術館 Jut Art Museum 的邀請,這天又增加了幾格氣質指數。

    粗獷主義建築,簡言之就是以清水混凝土灌造,或以清水紅磚砌造的建築,是在二戰後全球化的對於新建築的探索,1950-1970年代在世界遍地開花。

    「Brutalism」一詞源自法文術語「béton brut」,若英文來說明就是 RAW,在建築上使用原材料,狂放未經修飾的外觀及裸露的結構體,也因為混凝土的可塑性,所以能有更多樣的變化和可能性。

    我喜歡策展人以「獸」來形容,因為每一棟建築就像一隻龐然大物,有的中規中矩,有的張牙舞爪,有看來頑皮,各有各的特色和性格。

    位在美術館現場有展出超過百件粗獷主義案例,除了小型混凝土的縮影,還有8座巨大的紙板模型。

    而在台灣,也有多件粗獷主義建築,像是聖心女中和三信家商的波浪大樓,看到資料照片和模型,讓人真的很想實地一探究竟。

    老實說我對水泥這種材質喜惡參半,喜歡它的質樸和變化性,然而它不可逆也頗不環保,不過能夠了解粗獷主義建築的歷史脈絡和世界各地的混凝土怪獸( 寶可夢的概念 ? ),還是讓人看得嘖嘖稱奇,推薦給大家 :D

    ****************************

    《 SOS拯救混凝土之獸!粗獷主義建築展 》
    http://jam.jutfoundation.org.tw/exhibition/2260

    展覽時間|2020/7/4 – 2020/11/1
    展覽地點|忠泰美術館 (臺北市大安區市民大道三段178號)
    參觀資訊|全票100元、每週三憑學生證可當日單次免費參觀

    #手機隨拍 #SOS拯救混凝土之獸 #粗獷主義建築展 #忠泰美術館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