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建築技術規則避難層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建築技術規則避難層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建築技術規則避難層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建築技術規則避難層產品中有1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2萬的網紅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0715新加坡聯合早報 *【越南與輝瑞合作 探討技術轉讓或在當地生產疫苗】 越南衛生部說,越南將與輝瑞公司合作,探討進行疫苗技術轉讓,或讓輝瑞公司工廠在越南設廠,生產冠病疫苗的可能性。路透社報導,越南衛生部聲明中還表示,美國疫苗製造商輝瑞將額外提供2000萬劑輝瑞疫苗,為12-18歲的年輕人接種。...

建築技術規則避難層 在 李婉鈺 Adrean Lee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1 11:02:59

#失控的公設比 #年輕人怎麼可能買得起新成屋 #今晚十點直播一起來跟婉鈺聊聊 這時代,想買房的人真的很為難。 新成屋,環境品質高、單坪價格超高、公設比超超高;中古屋,貸款成數低、結構安全係數低、社區服務品質低,但最關鍵的、公設比也低。 同樣一筆金額,你要買高品質、安全消防有保障、但室內空間小...

  • 建築技術規則避難層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15 10:30:51
    有 3,806 人按讚

    0715新加坡聯合早報

    *【越南與輝瑞合作 探討技術轉讓或在當地生產疫苗】
    越南衛生部說,越南將與輝瑞公司合作,探討進行疫苗技術轉讓,或讓輝瑞公司工廠在越南設廠,生產冠病疫苗的可能性。路透社報導,越南衛生部聲明中還表示,美國疫苗製造商輝瑞將額外提供2000萬劑輝瑞疫苗,為12-18歲的年輕人接種。這批額外供應將在第四季度交付,使越南疫苗數量達到4700萬劑。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714-1169065

    *【單日新增病例超過印度 印尼成為亞洲地區疫情新“震中” 】
    印尼的冠病確診病例6月中起節節攀升,本週一和週二連續兩天單日新增病例超過4萬起,昨天更首次破5萬起,達5萬4517起,是歷來最高。印尼單日新增冠病確診病例數超過印度,成為亞洲地區的疫情新“震中”,同時是確診及死亡病例最高的東南亞國家。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715-1

    *【泰國為應付國內需求 考慮限制阿斯特捷利康疫苗出口】
    泰國國家疫苗研究所所長Nakorn Premsri透露,衛生部將與英國阿斯特捷利康公司及其他相關利益方商討,看看是否暫時停止出口泰國產的疫苗或是限制出口量,畢竟在發佈出口訂單前泰國須先確保國內獲得足夠的疫苗劑量。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715-1169138

    *【泰國新增98起冠病死例 單日新高】
    泰國15日新增98起冠病死亡病例,為單日新高,累計3032起。泰國冠病應對小組當天通報,該國新增9186起確診病例,累計37萬2215起。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715-1169226

    *【歐藥局:接種兩劑疫苗至關重要】
    歐洲藥品管理局表示,接種兩劑獲批准冠病疫苗在對抗Delta變種病毒是“至關重要”,並敦促各國加快接種工作。法新社報導,最先在印度發現的Delta變種病毒正在迅速向整個非洲大陸傳播。該變種病毒株在夏天結束時預計將占所有病例的90%。歐洲藥品管理局說:“初步證據表明,兩劑冠病疫苗......提供了對Delta變體的充分保護。遵守疫苗接種劑量對於獲得最高水準的保護至關重要。”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714-1169085

    *【專家:馬國未來兩周 單日新增病例或達2萬起】
    馬來西亞冠病疫情繼續惡化,昨天的新增確診病例達1萬1618起,活躍病例更超過10萬起而達到10萬1359。這是馬國去年暴發冠病疫情至今一年半來的最高數字。專家警告,未來兩周的每日新病例可能翻倍而達到2萬起。不過財政部認為,今年底前仍有望全面解封。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715-1169137

    *【新南威爾斯添97新病例 雪梨封鎖令延至本月30日】
    澳洲最大城市雪梨因封鎖三周仍未能遏制冠病傳播,將再封鎖兩周至7月30日。新南威爾斯州昨日新增97起社區病例,累計確診病例864起。新州州長貝雷吉克利安宣佈,首府雪梨原定本週五到期的封鎖令,將延長至少兩周。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715-1169147

    *【倫敦市長:即便解封 乘搭公交仍須戴口罩】
    儘管許多國家因為變種病毒侵襲而深陷新一波疫情,而世界衛生組織也警告疫情尚未結束,新一波疫情可能在秋季捲土重來,但英國首相強森還是在上周宣佈,英格蘭將從19日起解除所有防疫限制,包括戴口罩、安全距離、聚會人數、居家辦公以及在入場前出示冠病證書等限制,不過當局鼓勵人們盡可能在室內封閉空間自主戴口罩。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715-1169148

    *【韓國新增1600起冠病確診病例】
    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15日通報,截至當天零時,韓國較前一天零時新增冠病確診病例1600起,累計17萬3511起。韓聯社報導,韓國單日新增病例較前一天減少15起,但連續九天保持四位數。當天新增病例中社區感染病例1555起,境外輸入病例45起。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715-1169222

    *【歐盟推出全球首個碳邊境稅】
    歐盟委員會宣佈推出全球首個“碳邊境稅”計畫,對包括鋼鐵、水泥、化肥和鋁在內的進口碳商品徵收關稅,作為實現新氣候目標計畫的一部分。歐盟委員會說,碳邊境稅將從2026年開始分階段實施。該措施旨在保護歐洲工業,讓他們不受那些在計畫外國外競爭者的影響。委員會的一份文件說,在2023-2025年的過渡階段,進口商將監測和報告這些工業排放。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714-1169072

    *【歐盟提議從2035年起禁止銷售新汽油和柴油車】
    歐盟提議從2035年起禁止銷售新汽油和柴油車。此舉旨在加快向零排放電動汽車的轉換,應對全球變暖。歐盟委員會建議到2030年將汽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水準減少55%。這個數位遠遠高於現有37.5%的目標。委員會還建議到2035年將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100%,意味著化石燃料汽車將無法在歐盟27國銷售。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714-1169082

    *【巴西總統波索納洛因腹部疼痛入院】
    巴西總統波索納洛因腹部疼痛入院,不得不在政府三個部門之間的關係日益緊張的情況下取消了與最高法院和國會首腦的會議。巴西總統府新聞辦公室14日在一份聲明中寫道,波索納洛精神狀態良好。他將繼續接受24至48小時的住院觀察,以調查持續打嗝的原因。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714-1169074

    *【美國藥物過量死亡人數去年飆升至9萬3000 破歷史紀錄】
    美國的官方資料顯示,美國因藥物過量死亡人數在2020年飆升至破紀錄的9萬3000人,這主要是由於冠病大流行期間鴉片類藥物的使用增加。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715-1169208

    *【消息:拜登無意重啟美中戰略經濟對話】
    知情人士透露,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及其下屬,沒有計劃重新啟動布希和歐巴馬政府期間,主導美中關係的定期經濟對話。知情人士說,雖然葉倫及其他部門的團隊與中國同行保持著聯繫,但目前的預期是不重啟雙邊正式高層會談。美國財政部發言人拒絕置評。彭博社評論說,不願重啟歐巴馬時代活躍的溝通管道,進一步證明了現任總統拜登對中國的立場趨於強硬,表明全球最大兩個經濟體之間的關係正在持續惡化。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715-1169223

    *【美國務院警告企業涉疆風險加劇 分析:中美關係將變得更差】
    公告說,農業、建築、棉花、制糖、紡織品、玩具、鞋類、電子等行業在新疆使用強迫勞動。它們的業務與中國政府在新疆的“龐大且不斷增長的監控網路”有哪怕是“間接的”聯繫,就有違反美國法律的風險。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715-1169143

    *【軍情五處告誡英國人:把中俄間諜威脅視同恐怖主義】
    英國國家安全情報機構軍情五處處長Ken McCallum告誡英國人,要像對待恐怖主義一樣警惕中國和俄羅斯的間諜威脅,並指外國間諜正試圖竊取技術、製造分裂和攻擊基礎設施。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715-1169145

    *【美尋求制定國際規則 防人工智慧被“威權國家”濫用】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說,美國將尋求制定國際規則,以防止人工智慧遭到濫用。他也再度警告被指與多起駭客襲擊有關的俄羅斯,美國將對窩藏網路罪犯的國家採取行動。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715-1169146

    *【美國前總統潘斯籲拜登對中國更加強硬】
    美國前副總統彭斯呼籲拜登對華採取更為強硬的立場,包括將不符合美國會計準則的中國公司摘牌、停供研究資金並要求北京披露新冠疫情的起源。彭斯表示,渴望崛起成為全球主導力量的中國政權是對美國的威脅。他抨擊拜登政府重新加入《巴黎氣候協定》等決定,稱這些舉措讓中國獲益。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715-1169228

    *【中印外長會晤 同意不在邊界敏感區採取單邊行動】
    中國外長王毅在塔吉克和印度外長蘇傑生會面,雙方同意不在敏感爭議區採取任何單方面行動,避免因誤解誤判導致局勢反覆。王毅表示,去年9月兩國外長莫斯科會晤以來,兩軍一線部隊在加勒萬河谷和班公湖地區脫離接觸,中印邊境地區形勢總體趨向緩和。同時,中印關係仍在低谷徘徊,這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715-1169221

    *【消息:美國將撤離曾幫助美軍的阿富汗口譯員】
    美國高級政府官員表示,美國將從7月下旬開始撤離數千名阿富汗口譯員和其他幫助該國美軍的人員。這名官員說:“在拜登總統的指示下,美國正在啟動‘盟友避難行動’(Operation Allies Refuge),以支持有興趣和符合條件的阿富汗國民及其家人的搬遷航班,這些國民及其家人支援美國和我們在阿富汗的合作夥伴。”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715-1169229

    *【芝加哥發生一起槍擊案致五傷 全美槍擊事件持續增加】
    美國第三大城市芝加哥14日發生一起槍擊案,造成五人受傷。芝加哥警方稱,14日淩晨,一名男子在芝加哥西區的加菲爾德公園附近街道突然掏出手槍射向一群人,現場人群聽到槍聲四處躲避,過程中有四名女性和一名男性中槍,中槍者年齡介於18歲至34歲之間,傷勢皆無大礙。警方表示,有關此案的調查仍在進行,尚無人被捕。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715-1169204

    *【美俄同意在氣候問題上共同努力】
    美國國務院發表聲明說,美國氣候特使John Kerry和俄羅斯總統普丁14日在電話中同意,美國和俄羅斯應該在氣候問題上共同努力。聲明說,美俄雙方認識到最近的極端天氣事件和其他氣候影響,以及採取行動的緊迫性。John Kerry和普丁“強調了美國和俄羅斯在一系列氣候問題上一起合作的重要。”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715-1169203

    *【消息:美俄下周進行核戰略穩定會談】
    俄羅斯媒體報導,俄羅斯和美國之間的核戰略穩定會談將在一周內舉行。俄新社引述參加塔吉克會談的俄羅斯代表團消息人士報導,俄羅斯希望討論影響戰略穩定和全球安全的所有類型武器,包括核武器、非核武器、進攻性和防禦性武。據報導,美國總統拜登和俄羅斯總統普丁在上個月的日內瓦峰會上同意開始進行綜合雙邊戰略穩定對話,為未來的軍備控制和減少風險措施奠定基礎。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714-1169080

  • 建築技術規則避難層 在 Sway房市觀測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2-04 13:31:02
    有 1,435 人按讚

    【買車位注意/上】內政部拿車道試刀 減少無買車位者分配到不合理公設
    房市升溫、房價居高不下,民眾買房當然要計較有無虛坪,有不少民眾質疑房子坪數被灌水,讓建案「公設比」過高問題再受關注。內政部開始研究如何降低虛坪,將先從「車道面積」試刀,要減少「沒買停車位者」分配到不合理的地下室公設,預計下半年推動。

    先前瓏山林建設在大台北地區的不少建案,就因在預售屋買賣契約中,並未揭露「車道」屬公共設施的資訊,直到交屋時才把車道面積分給住戶,並要求補交價款,讓沒購買停車位的住戶也要多付錢買公設,後經住戶檢舉,被公平交易委員會裁罰上千萬元。

    車道由買車位人還是全體共同分擔? 買賣契約寫清楚
    業界人士說,一般建案的停車場車道,有些由買車位的人共同分擔,也有些由所有住戶共同分擔,重點是看買賣契約有無寫清楚,不能隱匿重要交易資訊。

    內政部營建署長吳欣修說,建案公設比過高問題再受關注,民眾最常反映的就是「我又沒買車位,怎還分攤到這麼多車道面積公設」。他認為,地下室兼具防空避難與停車空間,現行多數建商的作法是,扣除掉所有停車位之後,剩下的車道公設面積,就由全體住戶分擔,但依照「使用者付費」原則,有買車位的人,當然要多負擔一些車道面積公設。

    建案「公設比」過高問題不斷受關注,有的建案在廣告看板上都會載明公設比,尤以「低公設」的推案更會詳列數字。

    不過,內政部地政司則說,雖有人沒車位,但也會用到地下一樓的垃圾間、機電設備室等,怎樣的登記規定比較合理,將繼續研究,但有車位者,確實應多分攤一點公設。吳欣修也說,現已著手檢討「建築技術規則」,會在上半年與業界充分討論,預計下半年推動此制度。

    此外,另一個常被詬病的浮濫公設就是「管委會空間」,也是建商最容易作怪之處,常被建商變成圖書室、健身房、KTV、遊戲室等。吳欣修說,管委會使用空間、機電設備空間、安全梯的梯間、緊急升降機的機道、特別安全梯與緊急升降機的排煙室,這五項雖不計入容積,但其面積的總和,也不得超過該基地容積的15%。吳說,現研議兩種「適度限縮」作法,一種是整體降低這15%,另一種是限制管委會空間的比率,像是最多只能有5%。

    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指出,車道面積最常被建商灌水,只要地下室車位的面積設定愈少時,地下室其他部分,分攤為全體公設的面積就會愈大。

    房市作家SWAY則提醒,地下室車位是最容易動手腳之處,一些看不到的角落、閒置空間,都常遭建商擅自挪用,如當成湯屋或健身房,最終還被檢舉而拆除。他建議官方應表列清楚,哪些設備屬於全體可分攤的公設。

    【買車位注意/下】買房被讓價別開心太早 小心是漲在車位
    聯合報 / 記者何醒邦
    大台北地區不只房價貴,車位價格也令人咋舌,自有實價登錄以來,最貴的停車位落在北市信義區豪宅皇翔御琚,一個要價870萬元,近期車位價格也有持續拉高趨勢。專家表示,其實車位一直是用來「喬房價」的好工具,有的銷售人員會故意不漲房價,卻在車位動手腳,消費者一定要留意。

    此外,內政部地政司說,為了解決停車位過小的問題,曾在6年前建議建築業界,停車位空間至少要8點多坪才屬正常合理,所以若小於8坪,有可能是被灌入到公設中;而為配合民法規定,今年起預售屋買賣契約中的共有部分停車位,已經無土地持分。

    車位價格不太會因屋齡而減損 近年有拉高趨勢

    房市作家SWAY說,一般停車位的價格都是固定的,不太會因建物屋齡而減損,但最近車位價格漲價很多,有持續拉高的趨勢。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表示,很多人會殺房價,但停車位鮮少有人殺,常常是「不二價」,現在卻有不少預售建案邊賣邊調高停車位價格,新北市郊區甚至已開出200萬元一格的行情;桃園青埔重劃區竟出現一格要價220萬元,直追雙北市。

    何世昌說,車位是調節房價的好工具,尤其是在眾多建案競爭激烈的重劃區,有的銷售人員會故意不漲房價甚至讓價,卻默默在車位上動手腳,消費者要留意;而先前房市大多頭時,很多豪宅的單坪價格不敢超越每坪300萬元的「彭總裁防線」(指央行前總裁彭淮南對房價的最高容許限度為300萬元/坪),就刻意將車位價錢拉高,使每坪房價落在290多萬元、不超過300萬元。

    停車位小於8坪 恐是車道被算在公設中

    房產專家SWAY表示,最常被建商灌水的公設就是「車道面積」,一般平面停車位約8到15坪,機械則為5到8坪,若登記的車位坪數過小、在8坪以下,很可能是車道被灌入到公設中,等於被扒了兩層皮。

    目前停車位大致有三種類型,分別是法定車位、增設車位與獎勵車位;法定車位原本就多計入共有部分內,沒有獨立權狀,必須跟隨房屋買賣而移轉。增設車位與容積獎勵停車位則有獨立權狀,可以登記為專有部份,可以單獨買賣。

    修法將車位列入「共有部分」 無土地持分
    內政部地政司表示,依現行民法規定,土地持分以「專有部分」,像是客廳、廚房、臥室等主建物,及附屬建物如陽台等面積去計算比例;但修正後、已在今年上路的預售屋買賣契約中,停車位是屬於「約定專用」,並非「專有部分」,所以此次修法將車位列入「共有部分」,未來不管買多少車位,都不會分配到土地持分。

    內政部也表示,本次契約修正僅是配合民法規定辦理,不會影響已完成產權登記的原有建物。但業界人士指出,因修法到上路較為倉促,許多賣到一半的預售建案,就出現去年的買方適用舊制、配有土地持分,而今年的買方適用新制、沒有土地持分,這種「一樓兩制」的怪象。

  • 建築技術規則避難層 在 Sway房市觀測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12-18 13:33:52
    有 2,628 人按讚

    營建署長的智商,我的老天爺,怎會有這樣的人來當署長?公設比的高低,都在建商的良心,我家啥公設都有,公設比26%(十年前也不算低的),怎現在新案啥都沒有只有大廳,然後公設比就35%??

    營建署抓的都不正確,枝微末節,應該要規定地下室停車位、車道、車道旁的空間等等,不能變成房屋的公設,這樣公設比才能降到合理值。

    不然建商都在亂登記,尤其是如果你的平面停車位低於十坪,你全社區的公設比都被建商A走了。

    【公設比之亂/上】哪裡虛坪最多?營建署抓出「管委會空間」作怪
    聯合報 / 記者何醒邦
    政府雖然開始打炒房,房市今年升溫已是不爭事實,進場買屋的不少民眾質疑,買到的房子坪數被灌水,立委高嘉瑜與內政部次長花敬群,也一度為此在立法院舌戰「實坪制」,讓建案「公設比」過高問題再受關注。營建署開始研究如何減少虛坪,初步方向指出,最虛之處就是「管委會空間」,要「適度限縮」。

    北市新建案 公設比突破35%門檻
    據《住展》雜誌調查,今年台北市新建案平均公設比約35.3%、新北市約33.1%,雙創新高。因購屋族對公設的容忍值約是30至35%,北市等於直接突破35%「魔王關卡」這臨界點。

    在內政部訂定的預售屋或成屋買賣契約書範本中,建物權狀上,就是登記主建物、附屬建物(陽台)、及共用部分。「公設比」則是業界慣用的用語,就是「共用部分(扣除車位面積)除以建物總坪數(共有部分+主建物+附屬建物)」。譬如一間總權狀坪數30坪房子,共有部分若10坪,公設比就是33.3%。為什麼公設比有的是28%、或33%,甚至高到50%?由於法律沒有規範,這一切都取決於建商的良心。

    減少虛坪 花敬群:免計容積空間再檢討
    花敬群說,如果是社區基本使用需求,及必要的消防避難空間,沒有理由說那是「虛坪」;某個空間「虛不虛」、多大空間才合理,要靠「免計容積」空間的再檢討,來減少虛坪。

    「建築技術規則」中的免計容積項目,包括陽台、梯廳梯間、機電設備、逃生設施、停車空間等,其目的是鼓勵建商提供住家必要的設施,但同樣也讓建築物體積增加,因容積率代表建物的身材有多高或多胖,體積愈大的建築當然愈賣錢。

    「管理委員會使用空間、機電設備空間、梯廳、停車空間是目前最需要檢討之處,又以管委會空間,是建商最容易作怪之處。」內政部營建署長吳欣修說,上述這些地方的總量都應「適度限縮」,但後續還會與建築師公會及地方政府討論。

    建管官員說,管委會使用空間、機電設備空間、安全梯的梯間、緊急昇降機的機道、特別安全梯與緊急昇降機的排煙室,這5項雖不計入容積,但其面積的總和,也不得超過該基地容積的15%,「但後3項是整套的固定設備,建商也不會多做,不過既然都免計容積了,所以管委會、機電設備當然就要蓋好蓋滿,銷售空間才會更大,公設比就愈高。」

    吳欣修說,管委會空間原本是社區開會、辦活動的辦公室,後來就被建商變成圖書室、健身房、KTV、遊戲室之類的,這類案例太多了,也是最常被檢舉濫用的;而機電設備空間,也會刻意做很大提高公設,但裡面通常只放小機器。

    他指出,梯廳則是電梯到門口之處,面積上限是該層樓面積的10%,他看過一些豪宅,就把這類通道做得很浮誇、很滿;而增設獎勵停車位原本是好意提供公眾使用,結果卻加重住戶負擔公設比;而建商自行增設停車空間,得不計入容積,可是沒買車位的民眾,也要一起負擔公設。

    張金鶚:應推建物、公設分離計價
    房地產教授張金鶚表示,現在虛坪登記情況不合理,但完全實坪制也不合理,因為公設仍須花成本興建。他認為,政府要改革,除了完整揭露資訊,讓消費者判斷,也應推動建物、公設「分離計價」。而他根據實證研究結果,發現公設價格只有主建物價格的3成左右。

    賴正鎰:是買房誘因 公設有其必要
    商總理事長、鄉林建設董事長賴正鎰說,公設是建商吸引消費者買房的誘因之一,例如有建案標榜飯店式管理等,但公設會增加,是政府及業界對消防逃生的嚴格要求,這些設備都有必要存在;且管委會空間變成圖書室,也還是屬於全體住戶共有,官方顯然多慮了,也不甚瞭解市況。至於分離計價,他認為意義不大,買房還是看「總價」,「如果這邊少、那邊就會多啊!」

    「根本無濟於事、劃錯重點!」房市作家SWAY指出,重點是建商亂挪用空間,例如車位公設為何能移到房屋的公設?應約束這種行為;且這些分配合不合理,要有一套檢視標準,官方不能任由建商濫灌虛坪,還裝死不管。

    【公設比之亂/下】為何持續飆高?營建署說豪宅是肇因
    營建署評估 將可逐步降至30%
    近年公設比持續飆高,目前台北市新建案平均公設比約35.3%、新北市約33.1%,皆雙創新高。而其背後原因,營建署認為,應是大坪數豪宅帶動所致,但目前豪宅不好賣,紛紛改成小坪數,預估往後3年,公設比可望慢慢降回30%左右。

    內政部營建署長吳欣修說,這兩年公設比確實飆高,直達32至35%,快超過一般人忍受範圍,但他調閱2016到2020年的新成屋使用執照統計資料,發現戶數成長了35%、達12.8萬戶,但每戶的平均樓地板面積約從178平方公尺(53坪)降到93平方公尺(28坪),降幅近5成。

    他後來請同仁分析新成屋坪數由大改小的原因,「豪宅太大不好賣,結果都變更設計,改成中小坪數了。」

    官方認為推案坪數轉小 將讓公設比下降
    他舉例,他看到豪宅一樓大廳刻意做得很氣派浮誇,但lobby愈大,圖書館、KTV、三溫暖、交誼廳等休閒設施做得愈多,公設比就愈高;甚至連二樓以上的梯廳,為了彰顯氣勢,都做到法定面積的上限。

    吳欣修說,目前住宅市場都規劃中小坪數產品,以此產品定位,應不會有太多浮誇公設,不然只會更難賣。例如每戶20、30坪的產品,公設還這麼高,消費者難以接受,所以他估計往後3年,公設比應該會慢慢降下來到30%左右。

    專家不認同:公設比難回頭 要靠法規限制
    但房市作家SWAY對吳欣修的說法不以為然,他認為,豪宅之所以公設比高,是因豪宅有許多不同的設備、公設的面積也多,但就算改成小坪數產品,不代表公設比就會變少;且近5年房市走空頭,坪數下修的不只有豪宅,市場上每家建商都推小坪數建案,「同樣有氣派大廳。但公設比沒有比較少,」他認為制訂合理分配公設比、不任由建商濫灌虛坪的法規,才是正辦。

    對於公設比攀高,SWAY指出,消費者可注意「這設施有無必要」。因建商為讓消費者覺得建案很高貴,就做一些毫無尺度的公設,如超大的圖書館與交誼廳等,進而拉高公設比與房價。

    建商在地下車位動手腳 公設比更增
    建商也會在空地上增加假山假水庭園造景,來增加居住空間的舒適度,但消費者的負擔自然會增加。還有麻將間、撞球場、三溫暖泡澡池,最終都可能因使用次數少、疏於清潔保養而作廢。

    SWAY指出特別提醒,地下室車位是最容易動手腳之處,有的建商會擅自挪用地下室機車格,當成湯屋或健身房,最終被檢舉而拆除。而建商把地下室車位的面積設定愈少時,地下室其他部分,分攤做為全體共有公設的面積就會愈大,公設比也因此增加。

    https://vip.udn.com/vip/story/121161/5100030?from=vipudn_main2_cate

    https://vip.udn.com/vip/story/121161/5099150?from=vipudn_newest_index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