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建中社團推薦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建中社團推薦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建中社團推薦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建中社團推薦產品中有1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萬的網紅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在青少年部落裡觀察的人類學家?謝謝啦,太抬舉我了啊】 《唐鳳 我所看待的自由與未來》這本書很火紅,因為大家都對唐鳳奇特聰慧的大腦及養成過程相當好奇, 這本書很好看,非常細膩的剖析了唐鳳獨具與前瞻的想法,因此一出品,立即大賣, 但是大家或許沒有注意到這本書的執筆人【丘美珍】,正是因為她的一枝特...

 同時也有3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XXY_Animal of Visio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討價還價 篇章:新王扶植記 第2章:在知道某個同盟氏族的領袖一直暗地和柏格雷德王打交道之後,埃沃爾必須面對丹族人,並取得任何能拿到手的情報。 ************** 歡迎加入【 有梗電影俱樂部 】臉書社團,不錯過任何電影實體聚會與活動喔!(需回答問題審核) . 也別忘了按讚追蹤更多不同平台內...

建中社團推薦 在 仔仔是坨馬鈴薯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18 20:33:46

高中一些被問爆的問題 /圖:Pinterest 1/要不要上暑輔(小高一) 個人推薦上一下啦 畢竟你暑假應該也是躺在床上沒事做 加上有些學校的暑輔是跟同班同學一起上的哦 (就是暑輔跟新訓在一起的概念) 所以暑輔是認識同班同學的好機會 然後通常高中都蠻大的 我甚至在學校迷路 換句話說就是 用暑輔的時...

建中社團推薦 在 鍾子揚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9-21 08:49:01

千禧年當年,我18歲 當時學校裡出現兩首十分撼人心魄的音樂: 林普巴茲提特 Limp bizkit 第三張專輯 “混蛋王八羔子” Rollin一曲(不可能任務二的主題曲) 與 聯合公園Linkin Park首張專輯"混合理論" In the end一曲 從此掀起我,開始大量吸收當代的...

  • 建中社團推薦 在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4-19 11:55:45
    有 99 人按讚

    【在青少年部落裡觀察的人類學家?謝謝啦,太抬舉我了啊】

    《唐鳳 我所看待的自由與未來》這本書很火紅,因為大家都對唐鳳奇特聰慧的大腦及養成過程相當好奇,

    這本書很好看,非常細膩的剖析了唐鳳獨具與前瞻的想法,因此一出品,立即大賣,

    但是大家或許沒有注意到這本書的執筆人【丘美珍】,正是因為她的一枝特好之筆以及同樣獨到的洞悉觀察力,才能把唐鳳大腦內在的觀點精彩完整呈現。

    讀者可能也沒有注意到,只要是我寫的書,都有這位好筆【丘美珍】為我寫推薦序,

    往往,我都覺得,她的推薦序比我的書還好看,總是文氣暢盪,直搗重點。

    我總是要邀請她先睹為快、為我好好評寫一番的另一個重要理由是:這個美珍媽咪,也是家有三個青少年啊(只是比我幸運的是,她有女兒)

    向來低調的她甚少談及自己的孩子,這邊恕我幫她敲鑼打鼓搖旗吶喊一下!

    美珍一家子都是學霸,先生建中、自己是北一女也就罷了,連兩個女兒都是北一女高材生,還有一個從小在書香門第薰陶下好學不倦的國中學霸兒子。

    我才想請她快快出一本《我們一家都是學霸》,必定大暢銷。

    正因為她的思路清晰、文采逼人,只要我寫書必定第一個拿給她指正,也謝謝她總是在百忙之中非常用心細讀而為我寫下精彩推薦文。

    以下是丘美珍為我的《家有青少年之爸媽的33個修練》所寫的推薦序。

    謝謝她把我抬舉成「親子交鋒時,陪伴在父母身邊的人類學家」,哈,真不敢當啊!

    對了,她還開創了社團 媽媽悅讀基地 @幸福才女讀書會

    想要談教養閱讀、進入理財之門,歡迎加入喔,資訊很豐富新穎(我也是成員)

    …………………………………
    以下是美珍的推薦序

    《在親子交鋒時,陪伴在父母身邊的那位人類學家》

      一直以來,我覺得菊仙是一位「教養的人類學家」。

    她寫的每一本書都帶入鮮活的親子互動現場,穿插著笑聲、讀書聲與音樂聲,當然,偶爾也有吵架聲。

    但是,正是這樣原汁原味的文字,引導為人父母的我們,重回記憶中的那個場景,重新品味其中的甜蜜或心酸。

      這次的新書,讓我感受到如同「教養診療室」的氛圍,只因為,書中的主題,是教養歷程中最難的那一關:進階版的青少年教養難題。

      如果觀察臉書上「家有青少年」的父母群組,就會知道什麼叫做「哀鴻遍野」。

    每天都有傷心的父母訴說,孩子如何不受教、不用功、作息混亂、沉迷手機、頂撞無理、交友不慎,令人傷心。

      在這些控訴的背後,我可以想像許多家庭每天發生的親子衝突、言語交鋒,對雙方來說,那絕不會是愉快的回憶。

      所以,面對捉摸不定的青少年,父母親的心情其實是無助的。

      菊仙是三個男孩的母親,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覺得她慢慢練就了內功和外功。

      所謂的「內功」,是研習教養的理論與方法,搭配對孩子各階段的觀察,從這裡發展出統整的教養心法。

    而「外功」,則是實際在與孩子互動時,所運用的語彙和實際展現的行動。

      憑藉著這些內外兼修的素養,菊仙在孩子國中以前,安然過關。

    但是到了孩子青少年時,所有的父母都備受考驗,菊仙也不例外。

    所以,她從自身參與親子現場的挫敗與衝突當中,重新得到啟發,寫成了這本青少年父母的「進階版」生存之書。

      這本書裡,討論了一些最棘手的教養問題,並且穿插了對青少年的深刻洞察。我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印象最深刻的幾句話是:

      •教養好孩子,是不斷「加分」:在書裡,菊仙引用日本哲學家岸見一郎的體悟說:教養好孩子,是不斷「加分」,而不是不斷「扣分」。

      身為父母親的我們,心中有時會出現一個孩子「應該」有的樣子,如果孩子的現況不如我們的預期,第一個在我們心中出現的想法是:

    修掉孩子的稜角,讓他們長得跟我們想的一樣。

      但有沒有可能,我們心中孩子的面貌,是米開朗基羅的「大衛」,五官分明且線條寫實,但孩子真正的樣子,是亨利.摩爾的「蝴蝶」,自由溫暖且蟄伏待發?

      正因身為父母的我們,也不一定清楚孩子真正的樣貌,所以,心懷謙卑地與孩子一起探索及對話,變成一種必要的修練。

      在親子對話的時刻,把孩子想成一塊等待他們自己蛻變成型的陶土,為他們加分,陪伴孩子找出自己本命的模樣,這是身為父母的榮幸。

      •欣賞孩子的「反骨」,因為其中藏著快速茁壯的思辨力:

    書中提到,孩子人生中第一次參加告別式,送走祖母時,對於喪禮主持人帶著哭腔,制式且商業化的主持風格提出質疑,覺得那樣十分虛假。

      在開口斥責不孝之前,如果回到原點去想想,孩子講的難道沒有道理嗎?哀悼家人的場合,為什麼需要「表演」?

    安靜且誠心、肅穆的送別,難道不好嗎?會不會,因為有愈來愈多人,覺得想要有不一樣的告別式,最後,成了創新的契機?

    透過青少年孩子的眼睛來看世界時,有時候,會刺激大人重新審視所有約定俗成的規矩。

    這本書裡,透過提問/回答的形式,為青少年父母解答每天都可能面對的教養難題:

    孩子沉迷手機怎麼辦?孩子談戀愛怎麼辦?
    孩子已讀不回怎麼辦……在教養的旅程中,有菊仙這樣一位「神教練」陪伴,可說是青少年父母的福氣。

      就讓我們一起享受這樣的福氣吧!

    【書訊】
    •《唐鳳 我所看待的自由與未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4081?sloc=main

    •《家有青少年之爸媽的33個修練:你那愈來愈陌生的孩子,該怎麼溝通?》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7768?sloc=main

    #丘美珍
    #唐鳳我所看待的自由與未來
    #媽媽悅讀基地
    #幸福財女讀書會
    #家有青少年之爸媽的33個修練

  • 建中社團推薦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4-02 07:00:00
    有 279 人按讚

    【規範:未來,先確認目標】

    在談規範制訂之前,除了「融洽的親子關係」要建立,還有一個重要的觀點要先被確立,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課業要求」的目標是什麼?

    如果父母的目標是:成績優異,考取班上前三名,段考均需要在95分以上。

    這個目標非常清楚,如果孩子的天資聰穎,想要朝這個目標邁進,理應不會是太難的事,遊刃有餘的孩子,還能空出許多時光,父母亦能與孩子在假日保有融洽又緊密的親子關係。

    但,若孩子的學習狀況是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努力、練習、寫評量,必須花費所有精力去投入學習,才能換來優異的成績,這樣的孩子,父母想必會擔心孩子一旦鬆懈,課業就再也追不上排頭的成績,為了讓孩子永遠名列前茅,肯定會挪動所有空閒時光,提供給孩子讀書、學習、複習、預習、補習、寫評量,這麼一想,孩子的時間自然而然被填滿,親子時光又能從何處培養?

    因此,規範的制訂,究竟是為了讓孩子得到學業成績的高分,還是為了讓家庭更和諧,得與失,衡量之後,才能明白此番選擇之後,我們會得到什麼,以及,會失去什麼,這些都是選擇而來的。

    不管父母選擇的目標是什麼,當孩子終於得取功成名就時,我深信父母會為孩子欣喜、會為孩子感到驕傲,但當孩子挫敗或困頓時,我擔憂的是,我們是否已經做好了父母與孩子連結的網,讓孩子安全的降落?

    唐鳳,一個從小就展現天分的天才,她是個耀眼的天才,不用費勁讀書,就能永遠的名列前茅,但看過她的採訪報導的人都知道,世界是容納不了真正的天才,因此唐鳳的求學之路,比一般人更坎坷艱辛,因為成績太過優異,遭到同學霸凌,小學六年,轉學六次。成績優異的唐鳳,承受著外界不能明白的困境,而她又是靠著什麼樣的信念,支持她一路挺過來?

    唐鳳說:母親,是我生命中的救星。

    一個成績優異的天才,也會有挫敗困頓的時刻,所幸她的母親一直站在她身後,為她織起一張溫暖的親子網,支持她轉學,支持她考試交白卷,支持她走一條只有唐鳳能走的路。

    唐鳳的母親,溫柔的接住了困頓的唐鳳,於是我們才能有今日的IT大臣。

    今天清明連假第一天,藉由唐鳳求學歷程的故事,學習連結孩子,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愛與幸福中成長。

    ==================

    媽媽是我生命的救星/採訪:陳雅林
    #原文連結:https://reurl.cc/1gplGW

    「慘遭霸凌的資優生童年」

    到底,天才是怎麼形成的呢?

    唐鳳的爸媽都在平面媒體工作,非常喜歡閱讀,這也使得唐鳳從小就被很多書籍環繞,她覺得書上的文字充滿魔力,加上罹患先天性心室缺隔,不能做太多戶外運動,所以待在家裡的時間很多。她通常接觸到什麼書籍,就一頭栽進去研究,當然,剛開始不識字,唐鳳必須靠長輩念給她聽,但由於天資聰穎,識字能力快,五歲就開始閱讀各國經典著作了。

    幼稚園的時候,父親常常牽著唐鳳的手,一邊散步一邊跟她談論蘇格拉底、因式分解以及矛盾集錦(就是數學的六個領域:邏輯、機率、數、幾何、時間及統計之間的矛盾),這些高等數學的概念讓年幼的唐鳳非常著迷。

    「反正數學用到的文字不多,它大部分是方程式,我覺得這是比較容易掌握的。」唐鳳居然認為方程式比較容易掌握,我想這對大多數數學不好的人來說,會倍覺受傷。當時的她,解方程式就好像是在玩遊戲過關一樣,不斷地征服關卡、挑戰難題,讓她一路進階到九元一次方程式,這是三歲到七歲的時光。她說:「我小時候也不是什麼都看得懂,之所以會多種語言與經典,都是跟家人對話學習到的,但對於數學和音樂,就覺得很有興趣。」

    漸漸的,熱愛數學邏輯的唐鳳,對家裡的一些電腦程式設計相關的書開始感興趣,但家裡沒電腦,於是,她用原子筆畫出一個鍵盤,再用鉛筆畫出電腦螢幕上的反應,自己在紙上按一按鍵,然後再擦掉螢幕上的鉛筆做出不同的反應,用這種最陽春的方式開始寫程式,爸媽看不下去,兩週以後就買電腦給唐鳳了,從此探索之門大開,等於,唐鳳從小的學習就是從自己的興趣開始的,而且自學,這種學習完全沒有邊界。

    但這一切,直到上了小學、進了體制,她才發現處處被制約在同一個框架裡,自己反而跟學校格格不入。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她已經可以解出聯立方程式,而且當老師教一加一等於二時,唐鳳舉手跟老師說:「那不一定,如果是二進位的話,一加一就不等於二」,當場讓老師很難招架,後來老師乾脆要她每次上數學課時都去圖書館自己看書,唐鳳從此被從團體中隔離出來,她開始意識到自己跟其他人的不一樣。

    第二名的同學竟然希望第一名的唐鳳死掉

    當時學校透過資優測驗,已經確認唐鳳的智商是屬於最高等級,於是詢問唐鳳的爸媽是否讓孩子轉到有資優班的學校?唐鳳與媽媽討論,覺得嘗試新環境也不錯,但萬萬沒想到,資優班裡扭曲的競爭,徹底擊垮了唐鳳,第一名的她,被霸凌了。

    「因為當時資優班裡有一位同學,常常考第二名,而只因拿不到第一名,回家就會被家長打罵,於是,這位同學憤恨不平地來嗆我說:『如果你不在這個世界上,那我就是第一名了。』……」第二名的同學竟然希望第一名的唐鳳死掉、消失,這是多麼可怕的詛咒。

    不只如此,同學們為了考好成績,有一次趁老師不在的時候,伸手搶她的考卷想要抄答案,但唐鳳不想讓同學看,就拿著考卷逃跑,四、五個同學在後面追,最後跑到摔倒在地上,同學上前補了一腳,導致她撞牆昏倒。

    這一年著實難熬,唐鳳經常在半夜做惡夢,不但會驚醒大哭,甚至還出現自殺的念頭。她很不快樂,會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哭,最終痛苦地跟媽媽說:「我不要上學了。」母親眼看自己的小孩都想自殺了,當然支持孩子休學,小二下學期,唐鳳就再也沒有去學校了。

    之後再度轉學,這回轉到台北市指南山區的一所迷你小學念小學三年級,雖然環境與資優班比起來相對友善,但依然無法滿足唐鳳的學習需要,唐鳳母親開始另外幫唐鳳找尋學習資源,也開始支持唐鳳部分時間在家自學了,自己擬定學習計畫。總計小學六年,唐鳳就轉了六所學校,她現在會開玩笑地說:「我每個小學都只待一年,這樣的轉學法,剛好使得我都不用做暑假作業,這是最開心的地方」,狀似幽默輕鬆,但其實這段過程也是斑斑血淚,尤其包括父親的不諒解。

    人與人之間,不該只有「競爭」

    當時爸爸曾經認為唐鳳應該要有能力去面對群體生活的困難,並且解決它。這造成親子之間的衝突愈發劍拔弩張,逼得父親最後遠走德國修習博士,暫時逃離這個高度緊繃的教養問題。而唐鳳的母親則到處找尋資源,來因應唐鳳旺盛的學習力,像是台大數學系教授朱建正,他是三個資優生的爸,很能了解同樣天賦異稟的孩子思維,他和唐鳳每週有兩個小時在研究室聊天;另外,媽媽還帶著小學三年級的唐鳳到楊茂秀博士所推廣的兒童哲學「毛毛蟲哲學教室」,在這邊,她遇到的老師是輔大哲學研究所的研究生陳鴻銘,雖然年紀相差很多,但兩人卻不斷地進行批判性、關懷性與創造性的對話與思辨。還有一位楊文貴老師,也幫唐鳳到大學社團裡找一些擅長數理的大四學生,跟小三的唐鳳討論數學。

    重新接觸數學和哲學的唐鳳,身心靈似乎比較安定下來,媽媽再幫孩子轉學到新店山上一所迷你小學,這個學校標榜與大自然親近,校長很樂意讓唐鳳以不同的方式的就學,後來唐鳳就從四年級直接跳級到六年級,而且一週只要去三天就可以,這時候的唐鳳愛上讀詩、寫詩。

    後來小學六年級的課程都修完了,媽媽帶著唐鳳到德國去找爸爸,就留在異鄉重讀四年級,當地老師明白唐鳳的數理優異,因此數學作業都可以不用寫,老師全力幫助唐鳳學德文,兩個月的時間,她就能聽說讀寫德文了,真的是天才,後來她又繼續跟著同學一起學法文。
    在德國的歲月,很開心,更難能可貴的是,父子情感漸漸修復,唐鳳認為,是德國的自由適性發展教育環境改變了父親。

    她回憶著說,「當年我在台灣念小學,每個學校都念不滿一年,這確實比較不尋常,從父親的角度來看,他也不知道要怎麼看待自己的小孩,是一個完全非他小時候所學到的那種直線成就取向。我想,他在德國待了一年後,大概也慢慢了解,看事情本來就有很多的方法,也不需要一定要去迎合體制或衝撞體制,總是可以找到新的路。所以,後來是父親改變了!」

    「但畢竟父親曾經希望你能設法留在體制,去勇敢面對困難、解決困難,妳怎麼跟他溝通這件事的?」

    「當時我是用體育選手做比喻,像是舉重,在那個舉重選手適合的量級去舉重,是在鍛鍊肌肉,但如果越級,就是超過量級,硬要去舉重的話,不但鍛鍊不到肌肉,而且可能傷筋動骨,可能會一生都沒有辦法從那邊恢復。所以,我想每個人的承受力還是有限的!」

    這樣的比喻,感覺像是揠苗助長,但唐鳳想說的是,把人放在不對的環境就是很窒息,他更具體的描繪:「好比現在把你裝到一個八歲小孩身體裡,然後要去每天去上學二年級,你也會受不了的!」

    結果,唐鳳一家四口和樂地在德國生活,一下子一年就過去了。德國小學是四年制,唐鳳已經念完四年級,那下一步呢?德國老師想推薦資優的唐鳳去一所明星中學就讀,另外也有來自美國的華裔訪問學者提議讓唐鳳去美國名校就讀,但一直有思辨能力的唐鳳卻自己做出決定—她要回台灣,要在自己的土地長大,理由是,她要做台灣的教育改革!

    怎麼回事呢?小時候歷經霸凌的唐鳳,一再思考,那位希望她死掉的第二名同學為什麼會有這樣仇恨極端的態度?她的結論是,八歲的孩子不會自己想像出這樣的講法,一定是家庭給她「人與人之間要相互競爭」的想法,因此她說這是整個結構性的問題,她希望能解決這個問題。思考的過程,她看了很多兒童心理學的書,想著:「我未來如果能夠投入教育的話,我要把這種結構上的狀況解決掉,不要讓大家覺得只有一種價值叫做競爭!」

    於是,唐鳳回來台灣,再念一次六年級後,升上國中,當時的校長杜惠平與唐鳳深談過後,特許她不用每天到學校,只要有參加學校考試、可以記錄成績即可。那麼,不用上學的日子,她就到大學去聽課,不但聽了許多政治系、法律系和哲學系的名師課程,她的海量閱讀,更讓她浸淫在各式各樣的經典大作裡,而拜網際網路崛起之賜,唐鳳更自在地認識了一大批台灣的電腦天才。

    「我十二歲第一次寫比較大型的程式,當時有一些清大、交大的研究生在虛擬世界裡面教我怎麼寫,就像是請家教一樣。」唐鳳回憶著說。

    「那他們一定不知道這個寫程式的人只有十二歲?」我好奇電腦彼端的人恐怕不知道電腦此端是個孩子。

    「對,但我在某些地方也會主動講我只有十二歲,但對方很多人不相信」,對唐鳳來說,年齡完全不是個問題,於是她發現,幾歲這件事,是看自己怎麼設定,「我如果表現得很幼稚,人家就把我當小孩;我如果表現得很成熟,人家就把我當大人。後來,我發現,他們是覺得我是一位很喜歡裝小孩的大人,哈!」看來唐鳳成熟到反而被動變成偽裝能力超強。

    我沒有要PASS

    而她能完全脫離學校的制約,是在國中二年級,儘管唐鳳可以不用到校,但校長希望她能參加考試才能有成績紀錄,但每次唐鳳都是交白卷。

    「交白卷就零分耶!」我不解地問。

    「那同學就沒有什麼可以抄的!」唐鳳還是覺得,「成績是自己的成績,為什麼要給別人看」,看得出幼時的霸凌讓她傷痕很深。

    「那零分,你要怎麼PASS ?」我再問。

    「我沒有要PASS 啊!」唐鳳這麼一答,瞬間讓我自慚形穢,覺得自己是否落入成績主義與升學主義的窠臼裡了……。

    正當心頭為之一震時,她又說:「因為當時我國二的時候,校長已經跟我說,我之後其實不需要去學校,因為我自己有一套不需要學歷也可以做學問的方法,校長很支持我。但因為我那個班級是自願就學的實驗班,這個班之後會上哪個高中,完全是靠在校成績來決定的,如果我國一成績太好,國二不交幾張白卷拉下來的話,會影響到其他班上同學的升學。」

    喔?原來唐鳳的交白卷,是為了避免同學的升學受到她成績太高的比例影響,果真,在校園體制裡,她的學習得處處考量到別人的處境……後來唐鳳就輟學了!

    其實,唐鳳當時多次參加科展比賽奪大獎,早就可以保送建中了,但她就已經不想再待在體制裡了,當時她有建中的朋友直接跟她說:「你不用來讀建中,因為你自己就已經有研究方向,自己一天想要研究個十六個小時都可以,但如果去念高中的話,一天就會被學校綁住八小時,還得被迫分神去應付別的事情,何必如此呢?既然已經有一個清楚的學習計畫,就執行它就好了!」

    母親是我生命中的救星

    接下來,開始完全自學的日子,網際網路上,唐鳳自由地向來自全球各地的高手學習,當時她的朋友群都是電腦很高竿的大學生,她也開始投入自由軟體運動與開放原始碼,朋友非常均勻地分散在全球每個時區都有。到了二十四歲,比較有能力旅遊了,唐鳳兩年內飛了超過二十個城市,一一去拜訪世界上她早已交流多時的高手朋友,自由學習真的讓她更如海綿般的吸納各家門派的技藝一樣,非常如魚得水。
    「母親是我生命中的救星……」

    唐鳳的母親李雅卿,曾經擔任《中國時報》記者和專欄組副主任、《商業周刊》副總編輯,法律研究所畢業,在媒體工作上的表現傑出,但為了專心陪伴天才兒子的成長,兩度辭掉工作。

    「你最感恩媽媽的是當人生遇到哪些狀況時,她指引你往前走?」我問。

    「一個就是我小學二年級被霸凌後決定休學,媽媽支持我,她跟我說:
    『休學就休學,沒有關係,老師那邊,媽媽會去處理。』而我就是那個時候開始看兒童心理學的書,想搞清楚同學怎麼會變成那麼愛競爭的樣子。」

    唐鳳回憶,「如果不是由我母親擋著學校的話,其實按照強迫入學條例,我其實不能不去學校,所以這個是很重要。」

    小二的資優班就學歷程,是唐鳳人生最大的噩夢,當時包括唐鳳的弟弟唐宗浩也三歲了,兩兄弟經常會打電話找媽媽,牽掛的問題愈來愈複雜,於是,唐鳳家開了家庭會議,看是要爸爸還是媽媽辭職回家陪小孩,畢竟這兩位家長都在同一家報社上班。投票結果三比一,媽媽三票,兩個兒子都要她陪,爸爸得到的唯一一票是自己投給自己的,所以大家尊重這個民主結果,由媽媽離開報社,開始在家教育小孩。

    走過生命幽谷,唐鳳非常感恩母親:「我小二休學,媽媽決定辭職陪我成長後,她有類似用兼職的方式去《商業周刊》工作,但是後來發現我休學之後,其實需要的不只是有人陪著,而是需要能找到更多的老師來帶領我,這個時候她在《商周》那邊可能也沒有那麼多時間,所以她等於是為了我辭職了兩次!」唐鳳的眼光閃爍著對母親的感謝之意,如果不是媽媽的陪伴與帶領,她不知道自己會陷入怎樣的痛苦深淵。

    現在的唐鳳,享譽全球,身心靈都綻放出自由與自信的光芒。回想自己人生最難熬的歲月,就是八歲小二被霸凌的那個階段,尤其,當時原本很疼她的阿嬤和爸爸都要求她對於困境「再撐一下」時,她覺得簡直是世界末日、極度不舒服,所幸母親的即時全力救援,讓孩子展開精采的人生。

    「那你第二次覺得要非常感謝媽媽是什麼時候?」我問。

    「再來就是在國中二年級,我決定考試交白卷,完全放棄學歷!」

    「媽媽馬上就能接受你國中肄業的學歷?」

    「沒有,就算是母親,也很難接受這樣的行為。所以當時我就直接去找杜惠平校長,杜校長很開明,他說沒有問題,教育局那邊他來幫我處理,意思就是督學、體制什麼的,我們都不用擔心,他就是幫我擋著這樣。那麼,當杜校長採取了這個態度之後,我母親也就OK了,這也很重要。」

    唐鳳生命中的貴人救星,真的都扮演了極為關鍵的角色。

    🔥 2021父母教養手冊《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https://reurl.cc/A8Vj8p
    🔥 2021年9月台北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1gGbAX
    #高雄工作坊11月6和7 (活動未上架,目前開放三人以上團體報名)
    #台中工作坊12月11和12 (活動還未上架,目前開放三人以上團體報名)

  • 建中社團推薦 在 李偉文官方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0-15 21:50:00
    有 128 人按讚

    寂寞的十七歲―父女對照記8之4

    我十七歲時,台灣正處於戒嚴時代,也就是現今所謂的白色恐怖時代。高二上學期末,雲門舞集「薪傳」首演,許多建中同學被老師找去當執火把的臨時演員,很巧的,就在當晚,中美斷交消息傳來,之後有些人擔心台灣變成被國際遺棄的孤兒,甚至害怕被大陸「解放」匆匆變賣資產移民到國外,原本如火如荼的立法委員選舉也停辦,不久後的元旦,許多民眾到總統府前參加升旗典禮,這算是台灣首次大規模民眾自動自發的愛國運動吧!
    所以我的「苦悶青春」,也是原本理當寂寞的十七歲,不知不覺也與國家民族的命運連結在一起了。
    那是一個理想正在燃燒的世代,物質雖困窘、社會雖滯澀,人民視野極其有限,但是有點像是山雨欲來風雨滿樓的情景,民間那滿漲的力量蓄積待發,每一個人想到未來,都充滿了熱情,眼睛眼充滿了光芒。
    十七歲時我的高中校園社團生活,最興盛的不是山地服務隊就是慈幼社或登山社,當然,我投入的童軍團也非常蓬勃,單單建中行義童軍就有四個團,數百人之多。當時報導文學這種結合文學與新聞寫作的方式剛興起,也令我相當著迷,差一點就讀了社會組,後來因為自覺才華不夠,另外一方面也是勇氣不夠吧,所以還是選擇了讀醫這條傳統老路,不過當時才得到諾貝爾和平獎的史懷哲醫生是我們的偶像,也想學他到偏鄉去幫助受苦的人。
    撫今追昔,不免感慨當年的封閉與限制反而讓我們不會自怨自哀,反而會想突破。而今什麼都可以的時代,少了要去打倒的對象,沒有了更大的關懷,反而困在自己的小世界。

    寂寞的十七歲….A寶寫
    我從來就不是個愛發思古之幽情(只有考作文時會裝一下),也跟文青扯不上一點關係的人。雖然共處一屋簷,我和妹妹的十七歲截然不同。翻開妹妹十七歲的行程表,哇,壯觀無比,裡面充滿文藝氣息。不是要聽什麼演講就是預計要看什麼書、電影,並以平均一個禮拜的時間頻率宣布她的新計劃,像是「早起讀英文計劃」、「中午跑步計劃」等,我也會熱情配合演出,只不過她通常是有很多理想,但最後成為了幻想。反觀我十七歲的行程表,也是很豐富,讀書考試作報告享受生活也是排得很滿,不過,就是多了一層「灰色」。怎麼說呢,可能是所
    謂的「寂寞的十七歲」。
    為什麼十七歲這麼重要?十七歲在寂寞什麼?我觀察了周遭的同學朋友,也觀察了自己,發現十七歲可能的憂愁:憂心命運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卻又無力抵抗體制;想要脫胎換骨,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卻對要成為的樣子毫無頭緒。十七歲這個半大不大的年紀,可能還沒有從考試裡得到成就感,在這個很苦悶的教育體制海裡游到快要滅頂,卻不知道要怎麼換氣;很羨慕在一旁旋轉跳躍的海豚,也同時知道從人變為海豚的機率微乎其微。當夜深人靜或是屢屢在課業上得不到滿足感時,我的寂寞十七歲模式會啓動。不過,往往這時會漂來幾個名為「朋友」「閱讀」的漂流木,幫助我吸幾口氣。
    我很高興能有寂寞的十七歲這些快要滅頂的經驗,讓我的十七歲在充實之中有比較深刻的體會。

    寂寞的十七歲 ….B寶寫
    還記得即將從國中升上高一的暑假,早早擬了展新的生活法則:如何一改國三夜讀的不正常作息,達成那最平凡不過卻永遠難以辦到的六點鐘準時起床,騎腳踏車繞後山一圈,每天閱讀兩小時,運動兩小時,晚上十點床上躺平的「新生活運動」。任憑早摸透我們的媽媽嗤之以鼻的笑看兩個士氣昂揚的夢想家,等待我們夢醒時分。揮別「危險心靈」的桎梏時光,我們可是要邁向「擊壤歌」的夢幻和「迷路的詩」的絢爛歲月,得要有番新氣象呢,我和姊有志一同地不理媽媽的預言。除了對規律生活帶來充足活力的興奮痴想,和新生活運動的兩大元素,閱讀與運動,空的很不真實的暑假也要想盡辦法用營隊、志工活動、旅行填滿。
    距離十七歲也有段日子,記不得到底那些一點一滴改變我生命價值觀的活動,以及相遇那些可愛可敬的人們,發生的確切時間日期。只記得,十七歲的我大概不是忙著計劃生活,就是忙著實現計劃的生活,進進出出一場又場流動的饗宴。流動是因為人與人的交流互動,饗宴則是心靈受到衝撞激蕩而帶來滿足。十七歲的我,忙著學習忙著探頭進入一個個未曾涉獵的領域。高中的新鮮持續一陣子,學姊學妹制凝聚整個學校的團結一致、零食爆多的合作社及熱食部的肥胖誘惑快贏過你對7-11的忠實光顧,和好友耍文青跑藝文展覽、藝術館、博物館、演講,揪團當志工順便把分散在各校的好友抓來聚一聚,爸媽的放任加上我無可救藥的樂天,因而新鮮大膽的來個不及格初體驗,甚至讓讀書在充滿樂趣的小高一氛圍中也是一種有趣的活動。
    十七歲,小高一,正向外拓展,沒有作家深刻的內心世界獨白,少了翻譯為成熟的寂寞,但我衷心感謝,這一點也不寂寞的十七歲。
    時空跳回十七歲開頭那一長串的閱讀清單裡,那時,我們煞有其事地配合著即將到來的現實:我們十七歲了,翻出了一本書皮已將書蜷曲包覆的「寂寞的十七歲」。但,正如老爸所料,(每次只要我們有大型翻書搬書的怪異行徑,老爸會用狐疑的眼神摻著點對愚公移山精神的基本尊敬,想暗示我們克制一點)生活太熱鬧,熱鬧到沒有「寂寞」的容身之地,直到開學,超棒的國文老師旁徵博引帶我們超越課本,深入文學堂奧,於是白先勇又出現了,竊笑著自己早已準備好一本「寂寞的十七歲」正巧拿來惡補一下,回家翻箱倒櫃它卻鬧失蹤鬧寂寞去,不見了。一直到高三,快畢業,大掃除,為了迎接下一個嶄新的大學生活,書櫃裡的書本全部解構在建構新秩序,才又重新在書櫃最底層一角,挖到更蜷曲更滄桑的「寂寞的十七歲」。
    寂寞被冷落了三年,也該是好好重視的時候。雖然到現在仍不知道白先勇的十七歲在寂寞什麼,但是猜測那應該是一種與自己對話的歷程。正在寫稿的三天後就是大學的第一天。遲來的寂寞襲捲而上,覺得該是自己好好想清楚要過什麼生活的時候了。寂寞,是沒有人來與我承擔自己做的選擇,但也正因寂寞才能孕育出許多不同吧。

    【愛你一輩子守護志工培訓】25日(日)上午
    第五堂 輩:背書少一點.. 終身喜愛學習靈活有創意
    第六堂 子:指揮少一點.. 能獨立思考團隊合作 成為好公民
    https://sites.google.com/a/20187.org.tw/20187/shou-hu-zhi-gong-pei-xun/jin-qi-zhi-gong-pei-xun-zi-xun/13?fbclid=IwAR2EooQ5lF-6ro291tDqMlkUQrrjbPJCyt9Sx83a82QuZao4cAZqakP8WiU

    文蓓蓓執行長的貼文...《2020影視扎根-校園巡迴映演列車》9月初已經開跑囉! 今年也特別規劃了影視教育影片 邀請到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李偉文老師與魚可文創執行長文蓓蓓老師一同對談,期望藉由兩位的引導,不僅讓同學們在觀賞電影時有一個方向,也能在與家長共同欣賞時 有更多的交流及火花 。
    第一支影片的主題是有關「人與自己」
    莊子:「人生的根本就是與自己相處。」
    人最大的敵人與最值得學習的對象其實就是自己。我們總學習太多如何與人相處的訣竅,卻忘記了如何與自己好好獨處、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我們雖然不是電影中的英雄主角,依然能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故事,認同自我。
    在這支影片中我們介紹了四部電影,其中《大餓》、《奇蹟男孩》是我們這次影視扎根活動的推廣影片,另外也推薦了兩部經典電影《少年PI 的奇幻漂流》及《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四部影片雖然都是在講述自己認同與自己對話,但其中還有許多值得深入探討的面向~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兩位老師的精彩對談吧!
    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xGNfPBaBkQ......

  • 建中社團推薦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6-20 00:12:54

    討價還價
    篇章:新王扶植記
    第2章:在知道某個同盟氏族的領袖一直暗地和柏格雷德王打交道之後,埃沃爾必須面對丹族人,並取得任何能拿到手的情報。

    **************
    歡迎加入【 有梗電影俱樂部 】臉書社團,不錯過任何電影實體聚會與活動喔!(需回答問題審核)
    .
    也別忘了按讚追蹤更多不同平台內容唷!
    📣 PODCAST:https://open.firstory.me/user/xxymovie
    📣 YouTube:http://pcse.pw/9ZNYT
    📣 IG:xxy_djfishmb
    📣 XXY @方格子 https://vocus.cc/user/@XXY2018

  • 建中社團推薦 在 Dr. Ivan 6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4-12 17:00:30

    去年不知道是不是介紹太多潔顏產品
    根本變成洗臉博士 XDD 哈哈哈
    好多廠商一直寄自家的洗面乳來給我評鑑
    全部擺出來應該可以開屈臣氏了🤣
    但也因此隨著比較基準越多,我真的對於洗臉產品越來越嚴格挑剔
    以後潔顏類的可能會越來越難達到我推薦標準
    .
    我自己是原本就有在用PONPON Soft家的沐浴乳(好用!)
    所以當千那說要請我幫忙鑑定她代言的洗臉產品時我當然很樂意~
    但我也跟千那說我可是很嚴格的!!🧐
    沒想到她說,她的肌膚更嚴格~~ (可憐的敏感肌)
    .
    試用分析一個多月後,答應合作!
    因為論 #溫和度、#清潔度、#使用方便性,都非常優秀
    三支產品各有適合的族群
    影片中有詳細介紹,可以參考看看

    產品資訊
    ➡️線上買:https://bit.ly/3mx57HO
    ➡️實體通路:全聯、家樂福、大潤發、屈臣氏、康是美等
    ➡️電商平台:MOMO、Yahoo、PChome
    ➡️官網看更多:https://bit.ly/3mmUV4A

    .
    .
    .
    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
    合作邀約請寄至:
    [email protected]
    .
    產品試用分析請寄至:
    30099新竹建中郵局第71號信箱
    Dr. Ivan 6收
    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
    .
    .
    .
    痘痘粉刺掰掰
    https://dr6.pse.is/P4NG2
    .
    問題肌膚找回健康
    https://dr6.pse.is/N84Q5
    .
    逆天抗老心得
    https://dr6.pse.is/N52NK
    .
    我的愛用品大集合
    https://dr6.pse.is/PKK69
    .
    .
    .
    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
    FB私密社團,絕對驚喜
    https://dr6.pse.is/LHP5Z
    .
    Instagram我的生活態度
    ✅搜尋 dr.ivan6https://dr6.pse.is/NWH3Q
    .
    加入我的LINE吧,與我互動
    https://lin.ee/GgBqAvs
    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
    .
    .
    .

  • 建中社團推薦 在 Dr. Ivan 6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4-08 17:00:17

    化妝水一直以來都是保養品類中的熱銷商品
    但有時候買回來後覺得無感?有時候用了居然還爆痘爆粉刺😭😭
    你真的挑對適合自己的化妝水了嗎?
    究竟該怎麼依照自己的需求挑到適合的化妝水
    選購要點全部不藏私告訴你!
    .
    【影片中提到的產品】
    MUJI海洋深層礦泉化妝水 https://pse.is/3de27g
    寶拉珍選 水楊酸緊緻毛孔精露 https://pse.is/3eqsk7
    TKLAB 小秘密青春露酵母精華 https://pse.is/3dubx6
    雅漾活泉水 https://pse.is/3esujn



    .
    .
    .
    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
    合作邀約請寄至:
    [email protected]
    .
    產品試用分析請寄至:
    30099新竹建中郵局第71號信箱
    Dr. Ivan 6收
    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
    .
    .
    .
    痘痘粉刺掰掰
    https://dr6.pse.is/P4NG2
    .
    問題肌膚找回健康
    https://dr6.pse.is/N84Q5
    .
    逆天抗老心得
    https://dr6.pse.is/N52NK
    .
    我的愛用品大集合
    https://dr6.pse.is/PKK69
    .
    .
    .
    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
    FB私密社團,絕對驚喜
    https://dr6.pse.is/LHP5Z
    .
    Instagram我的生活態度
    ✅搜尋 dr.ivan6https://dr6.pse.is/NWH3Q
    .
    加入我的LINE吧,與我互動
    https://lin.ee/GgBqAvs
    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