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y今天要語重心長與大家分享這件事
在這個網路發達的時代,每個人都有接業配的機會,也有成為KOL的可能
本篇文長,願大家耐住性子閱讀這篇~以我的分享作為借鏡!
「業配≠代言」
這邊簡單分享業配與代言的差別
業配是「業務配合」的簡稱。
目前常見的有素人業配、KOL業配、網紅業配、藝人業配等...
Tracy今天要語重心長與大家分享這件事
在這個網路發達的時代,每個人都有接業配的機會,也有成為KOL的可能
本篇文長,願大家耐住性子閱讀這篇~以我的分享作為借鏡!
「業配≠代言」
這邊簡單分享業配與代言的差別
業配是「業務配合」的簡稱。
目前常見的有素人業配、KOL業配、網紅業配、藝人業配等,透過文章或圖片影片的置入性行銷,協助該產品曝光到各式各樣的族群眼中。
受眾可能會因為看到熟悉的人業配而對產品產生連結,進而購買該產品。
代言是「代表某方發言」的簡稱。
通常以藝人或各領域知名人士擔任代言人,將代言人形象與產品連結在一起,雙方共同成長,且代言人本身言行舉止極容易影響消費者對產品的觀感印象。
通常代言期間會約束代言人不能損及產品利益等行為。
「業配≠代言」
以消費者的角度,雖然可能這兩者差不多;但以商業行為的角度,Tracy認為業配是讓更多人看到,比較像推廣的概念,多人業配同一支產品,觸及不同受眾~但是代言就是你幫這支產品背書(當然業配也要承擔背書責任),一支產品只會有一個代言人,而且你會跟個這支產品曝光到各式各樣的通路。合作價格上也相差甚遠,有時一差就10倍以上…
------Tracy慘痛案例分享-----
吃虧了才知道嚴重性 #從經驗中學習
希望我以下的分享可以幫助正在嘗試接案的朋友們!並防止其他人遇到一樣的狀況!
去年底與某品牌洽談,對方希望我幫忙業配,而我也提出簽約的要求
合約內容「看起來」沒問題所以我就簽了
後來這家廠商,合約簽完後本來還要求我給簽名
我以「起初洽談合作及合約都沒提到簽名」拒絕他們
但心中警鈴大響,覺得我好像把自己的臉給賤賣了耶🤨
原本以為合作內容只有FB產品推薦圖文+開放廣告主給對方
結果最近發現!
我的照片被他們放在官網,還寫「營養師專業把關」(啥!?)
除此之外還被印成紙本文宣,放在產品內盒裡面
(直到有認識的人買了產品,拍給我看,我才知道!)
這兩個舉動,廠商都沒有事前通知我就執行了…
請教了前輩後,因為合約有寫到:「乙方同意授權甲方因本契約所撰寫之邀稿合作文(含圖文)之文章著作物使用權,並同意甲方使用乙方之圖文資料及肖像登載於甲方所屬之…(各式各樣的通路,例如官網、粉絲團、官方LINE、官方IG、網路賣場、Google廣告、原生廣告、網路媒體、實體等)…,經重製後作為行銷素材之使用。」 所以對方沒有違約!頂多就是道德上,沒有事前告知我,廠商沒禮貌!
各位朋友請注意!有這種內容的合約簽下去
很可能業配直接變代言!且廠商巧妙的用業配價錢把你搞成代言形象!
(除非一開始就是談肖像授權,否則一般合約應該不要同意這條才對?)
至於要不要接商業合作,我覺得見仁見智
當然不能隨便賣自己白袍形象(就是這樣我才對這件事這麼氣憤!)
但以經濟考量,接案的確能幫助增加收入及經驗累積
希望本篇以我的案例分享,能幫助更多人別吃悶虧!
#營養師 #業配 #代言 #廠商的良心 #行銷費用 #報價 #形象 #保護自己
廣告主授權費用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葉郎每日讀報 #娛樂產業國際要聞揀3條
│從未公開的 Apple TV+ 神秘數字被意外洩漏:該串流服務訂戶人數甚至不超過2000萬人 │
• 一個星期前 Apple 的執行長 Tim Cook 才怒氣沖天地在公司內部痛批洩密的員工不配當 Apple 的一份子,並揚言不計一切要抓出洩密者。這個週末 Apple 守口如瓶的另一個業務機密又不小心被洩露了。Apple 充滿雄心壯志地推出的串流服務 Apple TV+ 過去從未在任何場合單獨被揭露訂戶數量和營收(只會跟其他 Apple 的訂閱式服務合併呈現在財報裡),結果在即將滿兩週年的前夕措手不及地被爆出北美地區實際付費訂戶不到2000萬人。而且爆出這個料的還是 Tim Cook 不敢生氣的對象——好萊塢工會。
• 整個曲折的爆料過程是從日前艾美獎的好消息開始。今年的艾美獎被認為是串流產業大獲全勝的一年。除了 Netflix 的電視劇《The Crown 王冠》和《The Queen’s Gambit 後翼棄兵》各自拿下最佳戲劇影集和最佳迷你影集大獎並且各贏了11個獎座之外, Apple TV+ 的喜劇《Ted Lasso 泰德拉索:錯棚教練趣事多》也一口氣拿下最佳喜劇影集等4座獎項。對於一個投入電視製作不到兩年的公司來說,四座艾美獎的記錄已經是空前的勝利。但在這個空前的勝利的同一時間, IATSE 國際戲劇和舞台成員聯盟正在摩拳擦掌準備跟串流雇主大戰一場。艾美獎的隔天,IATSE 宣佈它們代表工會成員與 AMPTP 電影電視製作人聯盟的勞動協議談判已經破裂,並將尋求罷工的授權投票。雙方的爭執點就在製作人們還在使用「新媒體」這樣的名稱對待來自串流的營收,使工作人員無法從這塊大餅中得到合理的收入。 IATSE 說疫情之中新媒體早就變成整個產業的標準,因而「新媒體」現在只能叫做「媒體」,再也沒有「新」字,也因此不該再享有新媒體的特殊待遇。
• Apple 之所以莫名其妙被颱風尾掃到,其實也來於「新」這個關鍵字。因為投資新業務容易有風險,因此工會和製作人的協議當中會在「新媒體」上適用比較低的薪資標準,而在更主流、更穩定的業務(比如電影院票房或是傳統電視頻道)上適用比較高的薪資標準。在既有的協議之中,針對訂戶人數少於2000萬人的串流服務,雙方約定可以適用更低的薪資標準。理由是這些小規模的串流很可能剛剛進入市場,還必須面臨各種營運風險,不一定能在短期內開始穩定賺錢。問題就在這兒:各串流服務因此必須向 IATSE 每年七月提報一次訂戶人數,用以證明他們真的還小、還新,因此可以適用較低的薪資標準。根據 IATSE 工會發言人的說法:Apple TV+ 七月確實提報了數據,也符合了北美地區不到2000萬訂戶的基準。
• 實際上 IATSE 工會發言人並不是意外說溜嘴洩漏 Apple 的秘密。他們有自己想要表達的論點:他們認為這些厚臉皮的「新媒體」引用既有的協議條款,主張支付員工比較低的薪資標準的同一時間,卻在用遠超過好萊塢的預算水準製作這些天價的節目。因此該條款的設計原意等於被濫用,使這些實際上口袋滿滿的雇主可以省下薪資費用拿去花在其他奢侈的地方。
• 坐擁千億美元現金的 Apple 絕對符合口袋滿滿的雇主標準。在此同時,他們在節目製作費上的花費也是一點都不手軟。製作人 David S. Goyer 早先曾經說過上週才剛上架的 Apple TV+ 重量級節目《Foundation 基地》每兩集的預算大約等同於一部好萊塢大片的製作規模,也就是一季下來等於花掉5部好萊塢大片等級的製作費。Goyer 也坦承他提給 Apple 的計畫大約準備拍8季,也就是說全劇總共等於整整40部好萊塢大片的預算。這種行動決心和力道肯定沒有資格稱自己為「新媒體」。
• 過去一年多,Apple 這位有錢的老爸用不斷接關的方式一直替他們的硬體用戶延長試用 Apple TV+ 的時間,多數用戶一直到這一兩個月才開始試用期滿。這也是為什麼今年初產業研究機構Moffett Nathanson發布的資料顯示 Apple TV+ 的免費用戶佔比超過6成。對 Apple 來說,這1年8個月的時間不過就是一個冗長而昂貴(當然對 Apple 來說可能不貴)的入學考試,而上週末上架的《基地》才是他們正式開學之後的第一次期中考試,首度檢驗他們的內容是否真能擠身串流大戰的A段班行列。同學加油,好好表現!
◇ 新聞來源:
Apple claimed it had less than 20 million TV+ subscribers in July, showbiz union says(https://flip.it/IIgfTK)
As IATSE Seeks New Contract, Streamers’ Emmy Sweep Spotlights Antiquated “New Media” Terms & Studios Explore Strike Contingencies(https://flip.it/nnEGCj)
Apple TV+ sub-20 million subscriber count allows for lower worker pay, claims report(https://flip.it/6WEG1u)
───────────────
其他今天也可以知道一下的事:
│Spotify 推出針對廣告主的大型行銷活動,企圖加強帶有廣告的免費會員模式營收 │
◇ 新聞來源:Spotify Kicks Off Campaign to Win More Advertisers(https://flip.it/Ajh_xB)
│Barbara Broccoli 說她要等明年才會真正開始找下一任 James Bond│
◇ 新聞來源:Hunt For Next James Bond Will Begin Next Year, Says Producer Barbara Broccoli(https://flip.it/yVLCpx)
廣告主授權費用 在 MII金屬情報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大師專欄
▎由Apple變更隱私設定看ICT產品設計走向
🕵️Apple在2021年4月發布新的作業系統iOS 14.5,最大的改變是App需向使用者要求授權,才能在跨 App 或其他網站追蹤用戶資料,並將收集的資料用於個性化廣告或與廣告代理商共享。
🕵️由Apple的作為可看出,平台業者基於隱私保護將針對網路追蹤技術逐步採取更嚴格的規範,此將影響廣告主與廣告代理商現有運作模式,包含評估廣告有效性、計算廣告費用,以及掌握...
👇 收看傳送門 👇
https://reurl.cc/1YoLpG
---資策會產業情報所 洪春暉所長---
#MII金屬情報網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MIC Friends
🗣更多熱門專欄,請立即加入粉絲團或上MII金屬情報網
📝文章來源:http://mii.mirdc.org.tw
廣告主授權費用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葉郎每日讀報 #娛樂要聞揀三條
1.Netflix說Nolan要的條件他們滿足不了
2.以色列公司利用惡意程式假造串流流量
3.Apple因「購買電影」一詞被消費者提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Netflix Boss: Christopher Nolan Staying Away from Studio Over ‘Global Distribution’ Issue(https://flip.it/ErA1JB)
│
產業板塊移動之下,Netflix 已經越來越容易得到他們仰慕的電影創作者認可,下海為他們拍攝 Netflix 原創電影。比如 Martin Scorsese、Noah Baumbach、Spike Lee 和最早登船的 David Fincher。然而還有一個人他們得不到,他的名字叫做 Christopher Nolan。即便 Nolan 與 Warner 多年合作關係已因過去幾個月針對電影發行方式的意見衝突而出現裂痕,主管 Netflix 原創電影的 Scott Stuber 在接受華爾街日報訪問時仍說他們仍無法滿足 Nolan 的需求。「Chris Nolan 和我經常交談....然而此時此刻仍然有一個條件是他衷心想要的。只要我們無法提供那個條件,那麼我們的合作關係對他來說仍有障礙。」那個條件就是電影必須在全世界的電影院做發行。
│
│
▼2. Researchers Take Down Botnet Pretending to Be Millions of People Watching TV(https://flip.it/lA16ZN)
│
根據資安公司 HUMAN 發佈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一家以色列科技公司 TopTopMedia 利用惡意程式創造數以百萬計的假串流流量。這家公司透過 Google Play Store 發佈了高達29款惡意程式,被誤導安裝這些 Android App 的用戶將會被偷偷連上特定串流平台,並瞞過伺服器誤以為這些流量是來自於 Apple TV 之類的智慧電視產品。廣告主在某些免費串流平台上下廣告時,會因此ˋ誤以為有數百萬電視裝置收看了他們的廣告,使他們的廣告費用形同遭到偷走。資安專家發現這29款 App 都來自同一家以色列企業的伺服器,因而讓這樁串流騙局曝光。
│
│
▼ 3. Apple lawsuit over “buy” and “rent” labels for digital content can continue, rules federal judge(https://flip.it/kGSrdv)
│
一群曾經在 iTunes Store 上購買/租賃電影、電視影集和唱片專輯的消費者向美國法院提起訴訟,控告 Apple 使用「買」和「租」的用語涉嫌誤導消費者。Apple 早先向法院請求直接撤銷該訴訟,但已經遭到聯邦法官駁回,也就是說除非兩造達成和解,否則 Apple 將確定要在法院和這些不滿的消費者正面對決。原告的理由是 Apple 隱瞞消費者一個關鍵事實:事實就是不論 Apple 或是在網路上購買電影的消費者都無法永久擁有這些電影的權利,在 Apple 和版權方的協議中一旦授權終止,即便是早就刷卡付費的消費者都可能永遠再也看不到這些電影。你的錄影帶永遠會是你的錄影帶(但是會磨損消磁),你的DVD永遠會是你的DVD(但是會刮傷毀損),然而你的下載電影並不會永遠是你的下載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