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廚房門對後門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廚房門對後門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廚房門對後門產品中有22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萬的網紅StoryTeller 說故事,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味道故事:【茶餐廳情意結】 小時候,每週日,我都會和家人到大角咀一間茶餐廳吃早餐。 安在天花板的舊式風扇不停轉動,在樸素的燈泡下,重複投射經過精準計算的影兒。回想過來,那真是一個昏昏欲睡的設計,卻又矛盾地帶來無比實在的動感。 穿著白色制服的侍應飛快地穿梭在桌與桌之間狹隘的通道上。那個胸前的小...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李根興 Edwin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剛成交 - 第2072成交(堅) 成交750萬,感覺5分。筲箕灣東大街42-52號(向杜雲里)金來大廈地下G5號舖,現租客江仔記。 《閣樓都分四種》 肺炎第四波前成交,幾日前剛簽約。筲箕灣東大街42-52號(向杜雲里)金來大廈地下G5號舖,現租客江仔記,地舖建築面積約180呎,入則閣約150呎...
「廚房門對後門」的推薦目錄
廚房門對後門 在 張定瑋 姓名學/陽宅風水命理老師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7-10 10:58:04
🏘今日一早就來到了桃園內壢看陽宅風水,也是老顧客了,也是我們姓名學上過課的學員喔,一年多前的陽宅風水也是我們看的,名字也是張老師改的~ ☯️到了大樓的門口老師用羅盤一量就說這房子對夫妻倆名利雙收,果不其然如同老師所說的,男主人在大公司上班、而女主人是自己創業在家做網拍。所以呀、方向的選擇真的很重要...
廚房門對後門 在 Dennis Gan 颜小丹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7-05 14:26:31
Allo Vaccine 💉 And I miss the event stage here #1stdosedone #astrazeneca #PWTC #vaccine 過去十多年來 我每年不只一次站上這裡的舞台主持 主持人通常最早到 很遲離開 對這裡的秘密通道 主持人專用貴...
廚房門對後門 在 獻給地獄廚房的情書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5-27 03:21:46
幼時國小離家步行七分鐘,下了課便與同學成群結隊散步回家,路上有些冰店零食店,一群孩童四處逗留,七分鐘路程走著走著要三十分鐘也常有。學校後門離家順路,我與友伴最常從後門下課,光顧後門邊上歐陽家的小店。他們家在放課時分賣炸薯條、紅茶,成為我們下課後最常流連之處。 國小時以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分班,我讀信班...
-
廚房門對後門 在 李根興 Edwin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11-23 15:41:03剛成交 - 第2072成交(堅) 成交750萬,感覺5分。筲箕灣東大街42-52號(向杜雲里)金來大廈地下G5號舖,現租客江仔記。
《閣樓都分四種》
肺炎第四波前成交,幾日前剛簽約。筲箕灣東大街42-52號(向杜雲里)金來大廈地下G5號舖,現租客江仔記,地舖建築面積約180呎,入則閣約150呎。舖闊約9呎,深約16呎,地舖實用約160呎。租金約2萬,約3厘回報。成交750萬,買公司 (省7.3%稅)。
原業主於2017年5月5日以628萬買入。再對上一次成交是2012年5月11日以432.8萬成交。
要留意的是,如果你詳細睇此舖圖則,本身這間G舖是地舖連入則閣樓 (storage only)。 現在劏開了G1/G2/G3/G4/G5。
劏舖,地舖無問題,閣樓的話,跟足屋宇署圖則,此G5舖是沒有樓梯上去閣樓的。
換句話說, 如果要出牌做食肆,必須將樓上的入則閣全部封起來,沒有入口。 變相有閣 = 無閣, 這樣的入則閣樓最唔值錢。
唔想浪費樓上閣樓空間的話,唯有是在舖內「偷雞」起一條垂直的「貓梯」爬上閣樓,放雜物。(Note: 我不是教你犯規,只是和你分享坊間好多用家/炒家的做法?)
普遍來說,一間舖有入則閣樓,值多約一至三成價錢。自建閣則值多5-10%。
如果是入則閣,絕大部分商舖的閣樓都列明是storage用途, 不可以營商/坐人。 如果非 storage的話,更值多約1成錢。
Storage/ 非 storage 都好,入則閣樓有四類型:
(1) 最值錢是入則閣樓, 樓梯在舖前面上, 這樣的話,閣樓可以獨立及合法地分租給其他租戶增加收入。 樓下的牌照不受影響。此類型的舖值多約3成錢。
(2) 第二就是閣樓樓梯在舖內的中間, 方便繁忙時候「偷雞」樓上坐人。(Again, I'm only sharing what others are doing,我無心教你犯法!)
(3) 第三就是樓梯在舖後門, 因為出入比較困難,食肆的話又要經過廚房, 這裏通常變成真係 storage only.
(4) 最唔值錢的, 就好似這單成交的閣樓一樣, 有閣樓但沒有通道上樓上,要「偷雞」自己起一條「貓梯」才能爬上去放雜物。 這樣的閣樓最多值一成價錢。
此舖成交比較:
- G3舖,地舖實用161呎,2019年3月24日成交648萬,(前)幸福小食。
此舖位置比較靜,行多四間舖向東大街的話,馬上值多超過一倍。始終百貨百客,幾百萬貨仔在港島區冇貨。 OK 啦! 5分位。恭喜買家!
Note: 買舖/租舖,人哋偷雞,人哋嘅事。最緊要唔好矇查查畀人偷咗你隻雞 ?
。。。。。。
風再起時【盛滙商舖基金】2020年第4季集資講座 (上限港幣6000萬) - 頭六場已滿
我們盛滙商舖基金, 是全港首間證監會持牌並專注投資香港商舖的基金公司。2016年成立以來,我們已經買入41間街舖,賣出33間,全數獲利,同期全港最多。 而幾年內獲利轉手的街舖,我們市場佔有率現在超過五成。(Note: 升值也跑贏大市三分一)
2020年第四季,我們又集資買舖。 今期上限港幣六千萬, 現有的客戶已經承諾投資加碼4600萬, 因此只得1400萬給街外新客, 投資最少港幣三百萬起。
如果你有興趣參與我們的商舖基金 ,我們會連續幾場講座講解基金內容及目標回報, 每場限六位,I will be there. 我們是香港證監會持牌法團。
【此講座及投資只適合持有港幣800萬以上流動資產(非物業)人士或公司參與】
個市剛剛好在轉角位,believe me,今期好快會爆滿,額滿即止,先到先得。 如果你想在講座前,直接了解我們的基金及開戶口詳情,可直接聯絡我(李根興) whatsapp 9036 1143 或 Marc 6092 6444 / Joe 9250 6708 / Vivian 9311 9274 / Mani 9669 1789 / Monica 9305 8194 或致電 2830 1111 ?
今期集資的主題是「風再起時」。 世界輪流轉, 舖位都衰了唔少, 接下來可能是時候發圍時機。
(1) 肺炎總會過去
(2) 拜登上場,中美關係最對立的時候希望已經過去
(3) 遊客一定會回來, 通關又好,氣泡又好,唔會少過今日
(4) 最重要是,政府分分鐘撤銷工商舖辣招, 免去雙倍印花稅, 變相全部工商舖物業升值4.25%。
當然我做得舖這行,就要熱愛「舖」,賣花讚花香。 我相信舖市是最壞時候可能已經過去。
升市,個個都係股神樓神舖神,但跌市,大跌市先至考你功力。 我們今年肺炎至今,合共買入了8間街舖,同時最重要,賣出了5間街舖, 前後涉資金約2.5億。 沽出的舖全數獲利, 疫境中,買家都買到平貨,恭喜買家,大家雙贏。
接下來,我們每季目標都會集資約六千萬港幣,每年淨資產目標增長約兩三億街舖。入三出一,即係每買入三間舖,就賣出一間,做好售後服務,貨如輪轉。 目標帶給我們投資者長遠每年10%回報。
我無本事一玩就玩到幾十幾百億。 做任何生意要有「持續性」。情願做細啲,做穩啲, 紮實根基,一步步行好佢。最緊要最緊要就是投資者、商舖買家、租客、我們班同事們、同我自己, 穩定地持續賺到錢。
我是生意人,不是投資者。市升市跌,都繼續貨如輪轉,一定要有「持續性」, 就好似賣柴米油鹽一樣, 任何經濟環境 都有得食,密密食,唔可以 hit and go,炒一轉,發橫財,就人間消失。
我重複,All I ask for 就是每季集資幾千萬新錢, 每入三間舖就賣出一間,每年累積多兩三億街舖, 銀行借貸唔好過多,兩三成以內就足夠,小心駛得萬年船。當中成個基金我本人佔兩三成, 長遠達至每年10%回報。Very simple, 再俾多錢我都要 SAY NO! 一步步做好, 唔好過份膨脹,利益一致,人少少,最緊要大家穩定地賺到錢,賺開心錢?。
我是李根興, 盛滙商舖基金創辦人,有機會到時見你。
More info on www.bwfund.com
香港證監會持牌法團 BBL650
【盛滙商舖基金】2020年第4季集資講座
盛滙商舖基金專注投資香港商舖,讓客戶以較低資金購入基金參與商舖投資(低至港元300萬),相對於購入單一商舖動輒過千萬元,投資基金的客戶等同以較低門檻投資多間商舖,更可分散風險。
盛滙將於第4季舉辦數場基金講座,讓您深入了解商舖基金及舖市再起動時機。
加開時期:11月27日 (五) / 12月7日 (一) / 12月8日(二) / 12月9日 (三)
時間:1 – 2pm
地點:中環新世界大廈1座1502-3室 (本公司會議廳)
對象:按證監條例只適合持有八百萬港元以上流動資產(非物業)人士
註:疫情期間,每場只限六位。參加者須全程配戴口罩及保持1.5米社交距離。
報名方法:
https://edwinlee.com.hk/%e8%ac%9b%e5%ba%a7/
查詢: 2830 1111 (Suki/Monica)
WhatsApp: 9218 5223
#商舖基金 #買舖要買得PRO #四種閣樓 -
廚房門對後門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8-10-04 16:00:00金粉灑落碧水之上,漁艇早已飄蕩至海中心,與點點燦光相融。岸邊是一條長廊,看了看錶,十時正,難怪晨運客已不見。這裏是鴨脷洲,從前不曉她,以為她是個如長洲般的偏遠小島,然而,她其實是港島南區的一個彈丸之地。步離海旁只有一條路徑,就是往中心的大街走。這大街啊,其實小巧筆直,坦率親切,兩三步一小店,五六步遇左鄰,如今有了利東站,多了外來人,更為熱情。
眼前正迎面走來一名略肥的婦人,臉上一抹燦笑,沿路跟不少途人寒暄着,大家都一句二句「貞姐」地喊。來到一道頗舊的鐵閘前,貞姐拉閘至半開,竄進店內。舉目一睹 ,淡青的招牌,左右各有六張食物的照片,中央夾着「金龍」兩個紅字,半點不別緻。然而,她的俗氣卻養活了足足四代人,雖庸猶貴。
穿閘而過,率先入目的是右方的粥檔,一個大鍋配一個小鍋,旁邊數個放配料的小膠盒空蕩蕩的;左方則是腸粉檔,冷冰冰的腸粉櫃旁邊,是一個沒有油的炸鍋。再往內走,玻璃面的方桌、圓桌數張,旁邊是天藍色膠櫈;密麻的菜單及照片掩去鏡面牆身;腳下踏着翡翠襯白的磁磚地,來到食廳盡頭的水吧,探頭一望,裏面還有一個明檔,看來是裝放糖水的。暗忖一切甚是老舊之時,貞姐早已身在廚房。
庸菜細煮
她是小店的第二代,自五年前接父母手後,就主力撐起小店。小店雖說下午四時才開鋪,但她每天十時就要回來做準備工夫。先是煲粥,小店賣的是生滾粥,所以特別注重粥底,洗好米後,下腐竹及柴魚到粥鍋內熬煮,貞姐接着邊把粥料洗切好備用,邊沾沾自喜地低喃着,自家的碎牛艇仔粥、及第粥、雞粥多麼好吃,但一切歸功於母親,「我媽媽識煮好多嘢,教我要用心煲粥,用心煮嘅就最好食。」她自言自己的廚藝,全都是媽媽教,在她心中,媽媽總是萬能的。備妥粥料,接下來的任務,就是煮糖水。主要先煲好中式糖水,如西米露、木瓜糖水、番薯糖水等,這些都是由媽媽作主的年代維持至今。說起往事,她倒滔滔。
小店雖只立廿七個年頭,但那個昔日則要從三十八年前說起。那時候的貞姐,年約十二,當時媽媽於工廠區推車仔檔,專賣中式糖水予附近的工人,她每天放學後來幫忙,自幼就有一手好廚藝。只是,車仔檔始終不穩妥,日日膽顫心驚。母女堅持十年,終於得一小店於利東邨街市,雖然只是外賣小店,但總比走鬼日子來得好。當時父親也協力顧店,果真是自家生意。貞姐畢業後,外出工作兩三年,就應母親的要求回店裏幫忙,她爽朗一笑:「佢希望我學她嘅手藝,唔係就冇人傳承啦。」一家人性子隨意,偶爾煮到好吃的,就想把菜式加入餐單,但做外賣畢竟有限制,結果於一九九一年,決定搬到地鋪。這家人是土生土長的鴨脷洲人,很多相熟街坊,對這地方感情最深,順理成章遷到此地,才有了現時的金龍。
明火正紅,幾個大鍋各自煮着糖水﹑白粥及例湯。說是茶餐廳,小店賣的食物卻雜得很。大汗淋璃的貞姐,轉身又埋頭開腸粉漿。只見,她小心翼翼地秤好材料:「一定要用磅,唔可以靠估,爭少少個味就唔同咗。」她口裏說着話,目光卻專注磅前數字。一切妥當,她接着開水,再把粉漿耐心搓至均勻,這樣才不會起粒,口感滑溜。將完成的腸粉漿拿到門口腸粉檔時,已經有客人在外等候,瞄了瞄牆鐘,噢,原來已經將近四時。她見狀立即把鐵閘打開,着這位兩手提重物的大嬸先進來坐坐,又匆匆跑進廚房,捧出一盤剛釀好的煎釀三寶到炸鍋旁邊,二話不說就丟到鍋裏去,看來是熟客。三寶於炸鍋內奔跳,乍看之下,明顯較坊間的大件,且塞滿自家手打魚肉,炸好排放於碟子上,淋上自製醬油,就端到客人面前,「今日食唔食腸粉?照舊翠瓜叉燒腸?」她熟稔地對大嬸說,見對方點頭,就準備跑到腸粉檔。怎料一轉身,一名頭戴鴨嘴帽的婦人已立於此,雖然把一頭短髮染了啡紅色,臉龐上的仍見歲月的痕迹,她正是貞媽。性格似乎比貞姐更爽朗,貞媽見人就開口道:「呢個腸粉櫃用咗廿幾年啦,係我大佬構思畫圖,再請人整,出面買唔到㗎!」這台機器是座地式,的確比平常的較大,厲害之處是由開檔到收檔都不用加水,以致速度及蒸氣更佳,火候好,做出來的腸粉方滑。試過有遊客每晚遊樂完畢,都來吃煎釀三寶及腸粉,吃足一星期,貞媽聞言搭訕:「梗係覺得滑啦,唔係都做唔到咁多年。」與其說她自信,倒不如說是自豪,雖自知這些食物只是粗菜,卻用心細做。貞姐自小就受到薰陶,對食物同樣充滿熱誠:「阿媽教落,自己擺得入口先好賣畀人。」五年前,父母因為腳疾而退休,由她接手小店,只偶爾到店裏幫忙,令她緊張不已。如今可保持着媽媽的水準,她已經滿足。傳承是孝德,一顆赤子之心,卻是難得。
情若瑰寶
天色漸見朦朧,一盞又一盞錯落的街燈陸續亮起。下午時間的客人多是吃些小點,或買外賣,加上父親也回來幫忙看鋪,貞姐就步進廚房去準備晚餐。為鍋子內的湯加鹽調味後,她徐徐步到廚房的後門,看着馬路的遠方,盼着甚麼似的。驀地,眸子被強光刺中,舉手一擋,回神之際,一輛貨車已經停泊於門前。引擎聲一下子消失,一名身穿間條衫的男人利落地跳下車子,往店裏走來。貞姐見狀,率先步回廚房,又着對方快點幫忙準備晚上的蒸餸。細看,二人樣子還真有幾分相似,她解畫:「呢個係我個仔昊賢,佢日頭做司機,黃昏返嚟幫我手做晚市。」說起兒子,她倒有些少愁色。一如當年她接手小店般,現時她同樣希望兒子可以接手,畢竟她已經五十歲,總有退下來的一天。只是,昊賢喜歡開車,自小已告訴貞姐,長大後要做司機,當時,她可是晴天霹靂,果然一直到長大後,仍然不變。對於這個事實,她也是理解的,年輕人喜歡自由,還沒定性,所以她也沒有強人所難。
終於到數年前,她的氣餒才令兒子決定回小店工作。當時父母退休,移居於大陸,不常到店內幫忙。有員工辭職,可是這飲食業啊,要招聘也不是容易事,員工不足,備菜﹑煮菜﹑樓面﹑洗碗,她只得硬撐。她皺着眉心,直言無助:「真係好辛苦,你睇我咁嘅身形,一日企咁多個鐘,對腳好痛。」腳痛得躲起來哭,又不敢讓人知道。終於有一天,她坦白跟兒子表示,打算把小店關了,不再做下去。昊賢這下子可緊張起來,一來得知媽媽的辛酸;二來不願看到兩代人的心血就此去,於是提出回來幫忙。他不諱言:「我梗係希望做全職司機啦,但唔想睇到媽媽咁辛苦,我見到金龍需要我多啲。」一旁的貞姐拍拍兒子肩膀,調侃他還有很多東西要學,而且還欠缺了一點熱心,強調這一行真的要用心去做。昊賢口裏唯唯諾諾,手則用力地炒着鑊,她看在眼內,心裏還是有點點欣慰。還盼,守得雲開月正明。
月兒亮,依舊擋不住漆黑。幸而,萬家燈火,照亮了一切。小店的星火很是溫馨,貞姐的弟弟及弟婦下班後也會到店裏幫忙。小店早已坐滿了熟客,甫坐下,人人送上例湯一大碗。貞姐一家人就坐於旁邊圓桌吃晚飯,期間不住與客人逗着趣。
大半輩子都守着金龍,並沒有賺過甚麼大錢,她說這是一個情意結,只希望有一個安穩的家,一家人想吃甚麼就能吃。對待客人亦然,因為自己有家庭,會關心是否有靚湯喝,這正正是這條街的人情味。「可以咁講,金龍係我哋一家人﹑所有街坊嘅聚腳點,呢個就係我辛苦咁耐嘅得着。」她眸子內反映了店子的一牆一磚,庸舊卻宛如瑰寶。
採訪:黃寶琳 拍攝:胡浩賢、謝本華
金龍茶餐廳
地址:鴨脷洲鴨脷洲大街124-126號
電話:2553 7363
營業時間:4pm-12am
詳情: http://bit.ly/2zBmf8o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廚房門對後門 在 StoryTeller 說故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味道故事:【茶餐廳情意結】
小時候,每週日,我都會和家人到大角咀一間茶餐廳吃早餐。
安在天花板的舊式風扇不停轉動,在樸素的燈泡下,重複投射經過精準計算的影兒。回想過來,那真是一個昏昏欲睡的設計,卻又矛盾地帶來無比實在的動感。
穿著白色制服的侍應飛快地穿梭在桌與桌之間狹隘的通道上。那個胸前的小口袋,掛著小學生夢寐以求的原子筆,還能像魔術帽一樣,變出一本小小的筆記簿。間或,送貨叔叔會抬著一個個沉甸甸的紙皮箱,直接探入神秘的廚房深處。那是我不能觸及的領域,只好把視線停留在廚房門外擺著那紅通通的關公像。
每週,我坐在不同的位置,看著同一個場景。早餐卻從火腿通變成了雞翼米,蛋也從熟轉成生。一開始,吃什麼都是媽媽下的主意,慢慢,我在茶餐廳裡學習為自己選擇。這是從為媽媽的熱奶茶和爸爸的熱檸水落糖中逐漸發現的,原來有人喜歡一羹,有人只要半羹。
有時,媽媽會從桌子和玻璃墊中間的夾縫中,把寫滿潦草數字的單拔出,叫我把數字加起來。我從小不太喜歡數學,對這個臨走必備的任務缺乏好感,但我很喜歡留意那天的單有沒有一個小小的摺角。那是侍應們比較空閒時才會摺的,目的是讓單卡在桌子邊沿,不用費力用牙籤把它挖出來。
然後,我會把單和錢帶到門口旁的收錢櫃檯。那裡坐著茶餐廳唯一一個不穿制服的人。他穿著合身的格仔襯衫,頭頂中央禿得光亮亮。「伯伯,早晨。」聽到我的叫喚,他會抬起頭對我慈祥一笑。爸爸是家中長子,所以伯伯這個稱呼於我而言,只屬於茶餐廳的他。伯伯喊了很多年,卻一直到中五,做通識功課時,才透過所謂的訪問,真正聽起他的故事。
訪問後不久,功課還沒交,因為市區重建,茶餐廳忽然關了。這個消息其實知道很久了,我的功課正正便關於市區重建。那時伯伯還叫我不用擔心,他衣食無憂,開茶餐廳純為興趣。只是大概掛滿區內老樓的反對橫額,還有食客之間的討論持續得太久,這天終於來臨時,才如此猝不及防。
寫到這裡,我忽然想起茶餐廳裡,還有兩隻會突然在我腳旁冒起的貓。牠們不喜逗留,往往擦過便走。聽媽媽說,牠們是隔壁另一間茶餐廳養的,有時會穿過連結兩者後門的小巷跑來這裡解悶。可惜,那間茶餐廳也不在了。從此以後,我的味蕾彷彿缺了一角,無論到哪裡,都找不回來。
這才發覺茶餐廳原來曾經和我如此緊緊地連在一起,是只開空調的食肆無論如何都不能取替的。
Storyteller:Claudia @tuesdaywithjelly
Illustrator:奶茶通俗學™ | Milktealogy™ @milktealogy
#EveryoneisStoryteller #睡前故事 #Claudia #tuesdaywithjelly #奶茶通俗學 #Milktealogy #沒有你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
📚 成為 Reading Club 會員,支持 StoryTeller 繼續創作美好的故事:
https://bit.ly/2MNRcPK
📻 收聽 StoryTeller Radio :https://store.story-teller.com.hk/pages/podcast
👉🏻Tag us at IG @everyone.is.storyteller to be featured
📮投稿你的故事/藝術作品:https://bit.ly/2FwN6G3
→Follow @ztorybook.official 留意最新動向
廚房門對後門 在 李姓中壢選民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從梗圖到五倍券,行政院只為民進黨服務。政院成梗圖中央廚房,供應民進黨文宣彈藥;政院為解決五倍券爭議,只邀民進黨立委入院溝通。蘇貞昌的領導危機,肇因於民進黨派系的挑戰,而不是立法院與監察院的監督,憲政體制如此失衡,無力制衡蘇揆的行政權獨大。行政院的五倍券決策引發的最大問題,不只是英系、正國會對蘇揆的不滿,不只是行政院對外溝通不良的問題,不只是蔡總統與蘇院長互信不足問題,也不只是蘇內閣能否存續的問題,最關鍵的是,蘇內閣行政權獨大又缺乏制衡,造成憲政體制失衡的危機,這才是真正攸關著台灣憲政民主的長期發展。>
這次的五倍券決策過程,浮現憲政危機,行政院長蘇貞昌不甩監察院審計部,不理立法院在野黨,直到蘇揆與總統蔡英文溝通時踢到鐵板,方轉而邀請民進黨立委進入行政院內溝通解危,最終轉彎拍板免付千元領取五倍券,如此不顧行政中立的憲政精神,只為特定政黨服務,凸顯當前憲政體制已岌岌可危。
昔日行政院是製作梗圖的中央廚房,今日是安撫執政黨的行政機關。行政機關動用公帑豢養1450網軍,前行政院發言人丁怡銘領軍的小編團隊,堂而皇之在行政院茶水間作業,儼然成為「中央圖房」。行政院動用國庫養網軍,再用網軍製作梗圖攻擊在野黨——這個政府不是為台灣人民服務,而是為民進黨服務。
疫苗荒尚未解決,打不到疫苗的民怨累積到爆發邊緣,振興經濟的五倍券爭議再起。蘇揆遭逢英系與正國會挑戰,為解決領導危機,16日只邀請民進黨立委從後門進入行政院溝通商議,對於在行政院大門外的30多位在野黨立委,動用數百名保警及拒馬伺候僵持了近一個小時,還爆發數度推擠。行政院變成了綠營協商派系利益的場所,把另一股民意聲音隔絕於外,置若罔聞。
蘇揆權力無限擴大,連監察院審計部也莫可奈何。審計部對於去年三倍券的審計報告,批評經濟部僅以假設每人平均數位支付金額為5800元,推估能創造1352億元消費效益,稱「三倍券效益千億」的說法「沒有客觀調查資料可以佐證」。蘇貞昌竟反駁審計部的報告指三倍券「大成功」。而監察院對此不敢吭聲,連無牙的老虎都談不上,只能說是病貓。
面對蘇揆行政權獨大,立法院成了行政院的立法局。因為立法院的功能不彰,造成行政院的治安會報、食安會報一整年未按規定召開。蘇揆逕自撒錢不手軟,前瞻計畫編列8800億元,卻未能解決接連發生的旱澇問題;為防疫及紓困振興追加的4200億元特別預算,轉眼間花到只剩1600億元,如今又再擴編2100億元——立院諸公有認真在幫民眾把關嗎?民眾殷切期盼疫苗快來快打,如今一苗難求,但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就是不公開購買疫苗的預算花到哪去了;對於疫苗分配,則偏偏獨厚民進黨執政的地方縣市。
風評:梗圖到五倍券,蘇貞昌只為民進黨服務
https://www.storm.mg/article/3888539
廚房門對後門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創新工場和BCG諮詢合作的“+AI改造者”系列:看看F5未來商店,如何用AI技術擴大品類優勢,重塑無人零售及餐飲行業。
改造者系列:全自動烹飪+清潔,現在的便利店有多未來?-- 本文来自BCG微信公眾號,經授權轉載。
近期,創新工場聯合BCG波士頓咨詢旗下亨德森智庫,推出「AI融合產業:『改造者』如何促進AI普惠」系列研究。人工智慧在中國大陸有著明確的落地應用場景,大量的AI企業活躍於這些垂直場景中,我們定義這些企業為「改造者」。「改造者」通過傳授其AI技術和垂直行業理解,極大地打破了傳統企業應用AI的瓶頸。
作為擅於趨勢前瞻的TechVC,創新工場長期看好AI領域,深入佈局,至今已經投出了7只AI獨角獸。在系列研究中,我們采訪了數家創新系AI企業,通過這些「改造者」的視角,探究傳統企業擁抱AI的範式與路徑。
在廣東,F5未來商店已經在AI的幫助下重構便利店的商業模式。區別其他無人便利店,F5未來商店抓住了便利店引流獲客的核心品類:鮮食,由後廚機器現場烹飪;不僅如此,顧客用餐後,攝像頭會自動檢查面是否有未處理垃圾,觸發自動回收垃圾和清潔桌面指令。
在采訪中,F5未來商店聯合創始人林小龍認為,許多零售行業的傳統問題是當前AI應用無法跨越的,例如門店擴張導致的供應鏈壓力,想要實現自動化賦能,還需潛心研究和打磨技術。以下:
■系列導讀
本系列由BCG亨德森智庫與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復博士帶領的創新工場團隊共同推出,圍繞「AI融合產業:『改造者』如何促進AI普惠」的課題,我們致力於探究傳統企業在應用AI過程中的關鍵要素與合作夥伴,以及傳統企業擁抱AI的範式與路徑。
在零售行業,F5未來商店以重構便利店的模式向傳統零售企業展示了AI和機器自動化的巨大潛力,重新定義了「無人零售」。正如「F5」其名,F5未來商店嘗試以AI和機器自動化「刷新」零售服務與體驗。
■本期受訪嘉賓:林小龍
F5未來商店是利用機器自動化結合演算法替代人工的24小時機器人便利店。無需服務員,所有烹飪、冲調飲品、取貨、結算、庫存盤點、清潔工作均由機器自動完成。F5未來商店探索未來零售與餐飲的商業空間,重構人與商品的連接場景。
林小龍是F5未來商店的聯合創始人,福布斯中國「30 under 30」。在此之前,他曾任職於騰訊。
■對談實錄
Q1:F5未來商店為什麼選擇切入零售?又為什麼選擇獨立運營,而非和傳統零售商店合作?
林小龍:2014年,F5的創始人徐海成機緣巧合在工廠裡開了一家便利店,營收雖然高,但因為重人力,利潤其實很一般。60平方米大的小店卻雇了13個人來運作,攤去了很多成本。當時我們就在思考,可不可以讓運營工作自動化?可不可以讓機器替代人工?同時,我們也看到市場的整個大趨勢是勞動力供給走下坡,工廠招工越來越難,自動化確實有著巨大的價值。於是當年開始立項做自動化的無人零售。
選擇自己做無人零售的探索主要是因為無人零售仍需要時間證明自己,對已經成型的零售商而言,試驗的風險和成本太高。而且零售的鏈條很長,完全讓零售商各環節改造機器和AI應用影響太大。
我早年在騰訊工作,有一個說法是「小步快跑、快速反覆運算」,無人零售也是一樣。無人零售在早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需要不斷打磨單店模型,單店模型成熟之後才適合做擴張。這對於已經成型的零售商而言,會面臨業績不升反降的壓力,在試錯的過程中往往信心和意願容易動搖。
另外,F5未來商店的無人化涉及到零售的方方面面,從中央廚房、門店運營到物流供應鏈,對於傳統零售的顛覆是巨大的。F5未來商店將圖像識別、機器自動化、千人千面推薦演算法、機器預測等技術都靈活地運用到了便利店業務當中:包括顧客進店時有攝像頭做人流分析,顧客在電子螢幕上購買時,演算法會根據顧客的歷史購買資料、類似偏好顧客的購買行為來做推薦,出貨之後由攝像頭檢查商品是否被顧客正常取走、攝像頭檢查桌面是否有未處理垃圾而觸發自動回收垃圾並清潔桌面指令等等。在後臺備貨和生產過程中也有AI賦能。比如,我們銷售的品類中有很多是鮮食,都是由後廚的機器蒸煮生產的,我們可以通過資料分析預測需求量,輔助門店精準備貨。這些顛覆對傳統零售商店而言都需要時間來適應。
Q2:我們理解F5未來商店對於傳統便利店的顛覆確實是巨大的,但對於F5未來商店的上下游包括供應鏈、門店運營的員工而言,亦是如此,發展過程中有什麼挑戰嗎?
林小龍:F5未來商店相當於用AI重構了便利店的商業模式,這對於很多有著豐富零售經驗的人來說會有衝擊,甚至存在人與系統的對抗。比如在發貨上,當演算法的推薦和人的經驗認知有所違背時,你是選擇相信演算法還是相信經驗?人對AI的理解不夠(演算法的推薦很難對單點的結果做出解釋)、對AI的信任不夠時,應用AI就會出現挑戰,經營者需要做抉擇。
比如,一個令人驚訝的演算法發現是,在深圳的門店,人們對辣食的偏好要比廣州強得多,水煮牛肉熱銷得多。這是基於我們對商品口味類型的歸納,再將其作為發貨的參考指標,區域經理就能夠根據資料分析的結果來做發貨的決策。而在以前,人的經驗很難有這樣的發現。我們現在的AI店長大概能達到一個有八年經驗的店長水準,能夠理解每個單店的個性化需求。並且,AI對每個門店的需求理解是在隨著時間不斷調整和反覆運算的。
AI能夠加快學習和複製的速度,自動化之後門店所有的東西都可以模式化,10天就能拼裝出一家新店。但是這又涉及到了另一個挑戰——供應鏈問題,我們發現,許多零售行業的傳統問題是AI應用無法跨越的。儘管可複製性提高了,但門店的擴張也會導致供應鏈的壓力急劇增大,一旦上了規模,供應鏈的複雜程度和壓力都會上升。我們最近兩年都在研究供應鏈,在研究供應鏈的自動化輔助,研究技術如何能夠賦能供應鏈。
Q3:F5未來商店相比其它無人零售商店的差異化優勢是什麼?
林小龍:目前市場上大多數無人便利店主要是通過機器視覺、感應器或者RFID來實現無人零售,對於消費者而言,整個對話模式和傳統零售並不會有太大的差異。F5未來商店的變革要大得多,以千人千面的貨架為例,F5未來商店用一塊塊電子螢幕取代了實體貨架,千人千面的產品推薦才變得可能。要知道實體零售中傳統貨架很難移動,也不會因為顧客而有差異。
F5未來商店的另一大優勢在於品類差異,F5銷售很多鮮食,而非包裝商品,相當於是「零售的餐飲化」。因此消費頻次更高、消費品質更高、利潤也更高,其即時性、強線下、集約化的特點也使我們受電商的衝擊不會像百貨商店那麼大。未來,我們在考慮將餐飲模塊獨立出來,用AI和機器自動化賦能餐飲企業。
■要點回顧
1、信任AI並非易事,既往的優勢也可能成為應用AI和創新的阻礙,決策者需要增加對新興技術的理解,在創新浪潮中把握主動權。
2、「改造者」在試圖規模化AI時,往往也會面臨來自傳統企業業務上的挑戰(比如供應鏈的專業程度),因此AI要規模化,還是需要磨煉好垂直領域的內功。
3、在尊重行業規律的前提下,「改造者」要敢於運用AI重構傳統行業,突破傳統方式的束縛,這將有助於「改造者」打造差異化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