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廖文彬教授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為什麼這篇廖文彬教授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廖文彬教授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NTUFD5thpres (嘴賤海豹君)看板NTUcourse標題[評價] 105-2 廖文彬 ...

廖文彬教授 在 張秀賢 Tommy Cheung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8-10 22:50:43

【十八區區議員聯署】 【防疫政策朝令夕改 政府高官問責下台】 因政府施政失誤而令武漢肺炎在香港本地持續爆發,再加上遲遲不願意封關、大批免檢人士在社區穿梭自如,令病毒傳染防不勝防,最終造成社區大爆發,經典例子是慶回歸活動死亡人數持續增加,整體每日更近150宗確診,總感染人數超過3000人,經已超越2...


※ 本文是否可提供臺大同學轉作其他非營利用途?(須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條件):是


哪一學年度修課: 105-2

ψ 授課教師 (若為多人合授請寫開課教師,以方便收錄)

廖文彬

λ 開課系所與授課對象 (是否為必修或通識課 / 內容是否與某些背景相關)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必修

δ 課程大概內容

說真的細節忘了
看CEIBA也看不出個所以然
總之前1/3學期是廖文彬老師的高分子材料部分
中間1/3學期是陳學禮老師的電子材料部分
最後1/3學期是段維新老師的陶瓷材料部分

Ω 私心推薦指數(以五分計) ★★★★★

想大略了解材料各領域的內容:★★★★★
想深入探討理論:★

η 上課用書(影印講義或是指定教科書)

William D. Callister and David G. Rethwisch,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9th Edition

μ 上課方式(投影片、團體討論、老師教學風格)

三位老師都是以投影片上課
有需要時再以板書輔助
廖文彬老師教授的內容我認為滿適中的
不會太困難也不至於太簡單
老師講課的方式有點像長者在講人生道理
也許不到非常有趣啦
但也不致於到無趣
陳學禮老師前半在講Moore's Law和CMOS的時候還滿好懂的
但到後半開始講光電時我就開始懞了
不過整體而言我這個部分學得滿不錯的
段維新老師的部分就真的偏向科普了
內容有點接近生活小知識之類的
讓人不禁回憶起小時候看小牛頓科學雜誌的感覺

σ 評分方式(給分甜嗎?是紮實分?)

高分子、陶瓷、電子領域三位老師各佔1/3的分數
其中高分子有作業
但主要是加分用
主要還是以期中考成績為主
其他兩個老師就全看期中考和期末考了
因為內容不難
所以滿好拿分的

ρ 考題型式、作業方式

廖文彬老師的考試難度也是中等
每年考得題型差不多
可以去找以前的題目(但題目不會一樣)
大概都會考高分子的結構式之類的
陳學禮老師的內容稍難
但據說很多題目都找得到
愚蠢如我直到考完後才知道
(雖然考得也不算差就是了)
段維新老師的考題就跟上課一樣
跟其他老師的題目相比簡單許多
所以考試得時候會懷疑是不是有陷阱
明明三十分鐘就寫完了
但整個教室沒人有動靜
大家似乎都在等第一個交卷的勇士的樣子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為外系選修,需先有什麼基礎較好嗎?老師個性?
加簽習慣?嚴禁遲到等…)

應該跟上學期一樣不注重出席率
畢竟換老師的頻率又更高了
基礎一樣不需要
這學期因為每位老師的時間又更短了
所以深度和難度也沒有上學期高
加簽應該也都會簽

Ψ 總結

比起材料科學導論一
我認為材導二更貼近生活一些
對於外系的同學
一樣能當通識修
對於材料系的同學則能了解更多材料系不同的領域
以為未來選擇研究興趣做準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246.203.19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TUcourse/M.1517021044.A.43B.html
Nexvesk: 修完一了要修二謝謝分享 01/27 19:29
a7220626: 原來今年陶瓷是老段QQ 01/27 23:20
lalalalayah: 原po帥哥 08/07 00:18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