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康軒自然與生活科技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康軒自然與生活科技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康軒自然與生活科技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康軒自然與生活科技產品中有1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居家防疫後遺症:小孩電玩成癮了嗎?】 台灣從5月提升疫情警戒至第二級,防疫在家,靠打電玩渡過漫長時光,轉眼間暑假過去了,即將開學,你家裡的小孩「電玩成癮了嗎?」 宅在家期間對我們身心的長遠影響,似乎現在才浮現。例如,螢幕成癮問題。疫情爆發前,家長們從來不用擔心螢幕時間的問題。不是因為紀律嚴明,...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記得打開CC字幕 #檳榔 #蜜蜂 #農藥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

康軒自然與生活科技 在 宋宇軒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6-16 13:09:12

嗨~各位親愛的球迷朋友👋 #端午節快樂! 今年雖然因為疫情攪局,打亂了大家原本的生活方式,但節慶年年有! 為了家人、為了自己,犧牲一點點自由,愛惜健康+認真防疫,才是最重要的💪 前幾天收到這份神秘小包裹,可說是最近宅在家期間的小確幸之一😎【&black高纖優蛋白咖啡】 這是充滿實驗精神的 @spa...

  • 康軒自然與生活科技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4 07:30:59
    有 13 人按讚

    【居家防疫後遺症:小孩電玩成癮了嗎?】
    台灣從5月提升疫情警戒至第二級,防疫在家,靠打電玩渡過漫長時光,轉眼間暑假過去了,即將開學,你家裡的小孩「電玩成癮了嗎?」
     
    宅在家期間對我們身心的長遠影響,似乎現在才浮現。例如,螢幕成癮問題。疫情爆發前,家長們從來不用擔心螢幕時間的問題。不是因為紀律嚴明,而是因為生活中有那麼多好玩的東西,天氣好的日子可以游泳、可以跟朋友打球,天氣不好的日子也有各種室內遊戲場、購物中心裡的遊戲區可供選擇,家裡兩個小小孩,七歲的兒子、兩歲的女兒壓根兒不會主動想去看電視或玩電玩。
     
    但是疫情爆發後,這些活動都沒有了。居家防疫期間,兒子開始跟同學連線玩「太空狼人殺」,女兒開始在迪士尼頻道上看「米奇妙妙屋」。我跟女兒約法三章:「每個週末可以看三集米奇妙妙屋」,但每次關掉電視時,她總會撲倒在地上,聲嘶力竭地大哭至少半小時。兒子的談話內容也總是圍繞著狼人殺遊戲打轉,好像對生活中其他事情都不感興趣了。
     
    跟媽媽朋友們聊天時,我開玩笑地說:我的小孩玩電玩、看電視上癮了。她們都表示有類似的困擾,我們互相表示同情,但都解決不了問題[1]。
     
    ■電玩的回饋造成高濃度多巴胺上癮
    「多巴胺」是人類大腦的一種酬賞物質,當我們從事任何讓人快樂的事情時,就會產生多巴胺,讓我們感覺無比的美妙興奮。但這些都是透過自然途徑,刺激的頻率也正常,沒有任何人需要持續不斷接受多巴胺刺激,也絕對沒有人受得了。
     
    當打電玩的回饋或是往返不止的社交訊息沒日沒夜地大量湧入,大腦就會被迫一直處在高度興奮之中。但人類尚未發展出抵擋多巴胺攻勢的機制,所以就形成不斷被勾引以維持高濃度多巴胺的上癮行為[2]。
     
    ■「成癮症」有兩大條件:耐受性和戒斷症狀
    ▸耐受性
    指的是成癮者必須要花愈來愈多的時間玩遊戲,才能帶來快樂感,這代表主掌情緒中樞的大腦前額葉、杏仁核等部位已經受損。
     
    ▸戒斷症狀
    則是指只要不打遊戲,就會出現焦慮、憂鬱、不安等情緒障礙;嚴重的話還可能出現暴力、自殺傾向。
     
    不過,與菸癮、酒癮、毒癮這類的「物質成癮」不同,像網路成癮這類的「行為成癮」並沒有讓人體攝入像尼古丁、酒精這樣的額外成分,但在精神醫學上看來,也確實影響到大腦運作,達到精神疾病的等級。
     
    世界衛生組織於2018年初在新發布的「國際疾病分類」中,將電玩成癮正式列為精神疾病,正式承認電玩成癮是重大公共衛生議題。在台灣2018年衛福部也追隨WHO的腳步,將網路遊戲成癮納入精神疾病範疇之內,加以預防及推廣相關輔導治療[3]。
     
    ■「電玩成癮症」:人際關係困難者較高比例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精神科」王文隆醫師說,「成癮」是指一種重複性的強迫行為,可能會造成身心健康及社交生活方面的不良後果,假若無法控制,比如迷戀電玩遊戲無法自拔就叫做電玩成癮,迷戀上網無法自制就叫網路成癮,如是攝取某種物質就稱為物質成癮,如毒癮、酒癮、菸癮等。
     
    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電玩成癮」加入第十一版國際疾病分類之精神疾病當中,主要症狀為「無節制沈溺於網路遊戲」,「即使有負面效果仍持續遊玩」,而諸多研究亦發現人際關係困難或個性內向或有憂鬱及焦慮症狀的人比較容易「成癮」。
     
    ▶大帥,被媽媽帶來安南醫院精神科就醫。大帥低頭不語,但媽媽卻一直駡他:「整天都在打電玩講不聽才讓成績一落千丈,再這樣下去真正就要撿角了...」
     
    王文隆醫師表示,有這樣的困擾可以到精神科求助,而不是一味的責駡,處罰與禁止,若造成個案選擇化明為暗將更難解決。他也呼籲正在放暑假的學生及家長們,應把玩電玩成癮看成是一種疾病,所以更應迅速就醫,就如同身體疾病一樣,若不及早治療,病情可能因此日益嚴重。
     
    個案中的大帥在經過幾次心理治療後,真正發現其打電玩背後主因竟是因為缺乏愛及為了填補空虛,在王醫師引導方向後,其更懂愛惜自己身體與學會正向思考,面對困難時亦能更加冷靜來處理,也讓人際關係明顯改善許多,真正邁出電玩成癮的深暗黑淵世界[4]。
     
    ■4題判斷你家的孩子有沒有「手機遊戲成癮」
    世界衛生組織(WHO)2018年最新版《國際疾病分類》(ICD-11)將「遊戲成癮症」(Gaming Disorder)歸類為精神疾病,並將過去使用的「網路成癮」聚焦在「網路遊戲成癮」上,針對沈迷於遊戲內容的行為進行相關研究。
     
    其中,網路遊戲成癮中的「手機遊戲成癮」類型值得關注,其判斷成癮的主要因素,包括「過度沉迷,產生負面影響」、「耐受性」、「戒斷症狀」,也與傳統上的「成癮行為」相當類似。
     
    為了解國內學童、青少年手機成癮情形,「國衛院群體健康學研究所」林煜軒醫師研究團隊,針對全國1萬775名國小四年級到高中三年級學生做大規模調查,當中113名高中生由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進行診斷性會談,以驗證手機遊戲成癮量表與專業人士評估結果的一致性。
     
    ▶研究結果發現,手機成癮學生使用手機的時間明顯較長,在手機遊戲的消費意願也較高,手機遊戲成癮的國小學童中,有21.4%願意花錢購買手遊點數或寶物,國中生為36.3%,高中生更高達42.2%,遠遠高於一般學生的消費意願。
     
    ▶判斷你家的孩子有沒有「手機遊戲成癮」
    只要回答4個問題,每項敘述可選擇1(極不符合)到4分(非常符合)若得分超過10分以上,就可能有成癮風險。手機遊戲成癮評估量表題目如下:
     
    1.我曾因長時間玩手機遊戲而眼睛酸澀、肌肉痠痛,或有其他身體不適。
    2.我常常原本沒有打算玩手機遊戲,卻會忍不住拿起手機來玩一下。
    3.在過去3個月裡,我感覺需要更常玩手機遊戲,或玩更久的時間才覺得我玩夠了。
    4.如果不能玩手機遊戲,我會覺得靜不下心,感到很煩躁[5]。
     
    ■別小看「網路遊戲成癮症」,世衛已列入精神疾病
    ▶「網路遊戲成癮」成新疾病,有戒斷問題
    根據世衛網站的資訊,包括打線上遊戲(digital-gaming)或電玩(video-gaming)的行為,連續長達12個月以上,已嚴重影響個人生活、家庭關係、學習和工作等,並危及身心健康者,就可被診斷為網路遊戲成癮症。
     
    「這個問題被關注十多年了,有愈來愈多證據顯示,網路成癮後的症狀和酗酒、吸毒很像,都有戒斷問題」,「衛福部心口司」諶立中司長說,令人擔心的是,臺灣、大陸、韓國、日本等亞洲國家的網路成癮高風險族群,比歐美國家高,尤其臺灣兒童和青少年的戶外活動時間少,民眾上網時間早已名列全球前茅,很需要提醒。
     
    根據亞洲大學副校長柯慧貞「民國103年中小學學生網路使用情形調查」可發現,全球青少年網路成癮高風險比率約為4.6%,台灣的網癮高風險族群,國小為9.9%、國中19.2%、高中職19.4%,均較其他國家高出甚多。以假日實際上網時數來看,國小平均3.5小時、國中5小時、高中職6小時。
     
    研究「網路遊戲障礙症」的林煜軒醫師,曾以8000名青少年網路玩家為分析對象,發現經過專業診斷後,被確診的比例是3.1%。[6]。
     
    ■遊戲成癮具體有哪些表現?
    《國際疾病分類》中,專門為「遊戲成癮」設立條目,並明確「遊戲成癮」的多項診斷標準。確診遊戲障礙疾病往往需要相關症狀持續至少12個月,如果症狀嚴重,觀察期也可以縮短。
    現行標準中一共列出了9種症狀:
    1. 完全專注於遊戲
    2. 停止遊戲時,出現難受、焦慮、易怒等症狀
    3. 玩遊戲時間逐漸增多
    4. 無法減少遊戲時間,無法戒掉遊戲
    5. 放棄其他活動,對之前的其他愛好失去興趣
    6. 即使了解遊戲對自己造成的影響,仍然專注遊戲
    7. 向家人或他人隱瞞自己玩遊戲的時間
    8. 通過玩遊戲緩解負面情緒,如罪惡感、絕望感等
    9. 因為遊戲而喪失或可能喪失工作和社交[7]
     
    ■孩子沉迷網路遊戲怎麼辦?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黃彥勳醫師建議,遠離誘惑、增加多元興趣,改善人際關係,積極尋求協助是成癮行為改善的不二法門。
     
    「減少生活上使用網路、手機、電腦的機會,並且開發其他的興趣,當有更多時間投入不同的興趣或是人際活動時,花在網路遊戲的時間相對就會減少,就能降低網路遊戲的誘惑性。」[8]
     
    ■網路遊戲成癮是警訊,家長應及時介入
    「桃園療養院」邱献章院長表示,網路遊戲成癮這個現象或許可發揮預警功能,幫助家長及時介入處理孩子的心理危險因子或精神疾病。
     
    「桃園療養院兒童青少精神科」林峯立醫師提醒,由於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可能有不同心理危險因子的組合,家長務必帶孩子就醫,經由謹慎且完整的評估,再採取不同的介入協助方式。
     
    林峯立醫師強調,即使沒有被診斷為網路遊戲成癮,家長們仍需注意隱藏在背後的心理健康危機。網路成癮在青少年族群常見的共病包括: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憂鬱症、社交畏懼症、其他物質濫用、強迫症及其他心理危險因子(例如低自尊、課業或工作壓力、家庭關係不佳、人際關係不佳等)。
     
    除了積極就醫外,他提醒家長,網路成癮最大的問題在於和「人」失去連結,這個「人」不僅是同儕、老師,家人更占有重要地位。也就是說,先有良好的親子關係,才有辦法協助孩子建立人際關係和加強溝通技巧[9]。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親子天下)「居家防疫後遺症:我的小孩電玩成癮了嗎?」: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9857
    [2](健康遠見 - 對身體好!)「為什麼別人小孩打電動不會成癮?彭菊仙:把孩子從電玩拉走,你要把孩子拉到哪兒呢?」:https://www.gvm.com.tw/article/79488
    [3](數位時代)「電玩成癮「5年增3成」!不上網就無法生活,科技發展何以讓網路難以戒斷?」: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56099/internet-addiction
    [4](臺南市立安南醫院委託中國醫藥大學興建經營 )「電玩成癮症 人際關係困難者較高比例 醫呼籲尋求專業幫助回歸正常生活」:http://www.tmanh.org.tw/NewsInfo/NewsArticle?no=796
    [5](媽媽寶寶-懷孕、生產、育兒) 「4題判斷你家的孩子有沒有「手機遊戲成癮」,10分以上即有成癮風險!」: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s/17989
    [6](Yahoo 新聞)「別小看網路遊戲成癮症 世衛已列入精神疾病」:https://bit.ly/3jwva2a
    [7](風傳媒)「孩子一直打遊戲怎麼辦?心理師以過來人角度現身說法,4招帶孩子走出遊戲成癮」:https://www.storm.mg/lifestyle/1427615?page=3
    [8](健康醫療網 )「你遊戲成癮了嗎? 出現這些症狀提高警覺」: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1639
    [9](健康2.0)「孩子整天上網玩遊戲 家長務必留意:恐暗藏這5種精神疾病!」:https://health.tvbs.com.tw/medical/326168
      
    ➤➤照片
    [2]
    [10] (Yahoo新聞)「遊戲成癮成新疾病,有戒斷問題」:https://bit.ly/38vDWXy
    ▶圖說:網路遊戲成癮症狀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衛生福利部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精神疾病 #成癮 #成癮症 #遊戲成癮 #電玩成癮 #螢幕成癮 #手機成癮 #手機遊戲成癮 #網路成癮 #網路遊戲成癮 #網路遊戲障礙症 #多巴胺上癮
     
    衛生福利部 /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 / 衛福部心口司 /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 / 署立桃園療養院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康軒自然與生活科技 在 睿睿の奇幻成長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6-10 20:31:17
    有 200 人按讚

    #小不點大夢想 小康軒親子網

    ✨與名人為友‧與經典為伍‧與夢想同行✨
    🌍席捲全球28國語言、暢銷400萬本UP、坐鎮各大暢銷榜
    跳脫刻板傳記生平,將知名人物縮回孩童視角,伴讀者成長❤️

    小康軒一共推出15本歷史人物
    包含了 #人文 #創新 #人權 #科學 #自我
    使用精美的插畫風格,風格獨特,文字也淺顯易懂,涵義深遠!書末更附上年表與真實照片呦🥰

    #藝術人文
    🇫🇷香奈兒
    「獨特設計改變女性時尚」
    嘉畢烈‧香奈兒出生於法國,從小在孤兒院長大的她一直被修女認為她與眾不同,在其他小朋友玩耍時,她卻熱衷於裁縫,長大後的她一邊坐著裁縫一邊演唱,在一次因緣際會下她幫朋友設計了簡單優雅的帽子,從那之後她開了間帽子店,再後來她更是設計了款式簡單大方、線條流暢、好跳舞的洋裝👗
    雖然一開始得不到贊同,但隨著時間過去,香奈兒的衣服在髮國發光發熱!可可‧香奈兒也成為最傑出的服裝設計師👒

    #科技創新
    🇺🇸賈伯斯
    「影響世界的頂尖藝術家」
    賈伯斯出生在美國舊金山,從小就對發明非常感興趣,後來加入了由電子公司未好奇孩子創立的電子社團,對於電子一直有很大興趣的他雖然討厭讀書,但卻熱衷於學習書法、到印度練習冥想🧘‍♂️
    回國後的他和好朋友沃茲開了名叫蘋果的公司,賈伯斯向全世界展現了設計,讓我們的生活變的便利!
    賈伯斯後來成為了最成功的企業家,更是我們日常生活的科技英雄📱

    #人權社會
    🇮🇹蒙特梭利
    「不一樣的老師和她的學校」
    蒙特梭利出生在義大利,她天生就有不可思議的學習動力,不過她卻覺得學校的課非常枯燥,她總是會發明一些遊戲讓學習變得更加有趣,長大後她熱中學習科學,更是義大利第一位 #學習醫學的女性!
    畢業後的她進入了心裡專科醫院,她用愛與尊重治療著孩子,後來她創辦了 #兒童之家,她利用字卡教會孩子閱讀、利用旅行的故事讓地理變得有趣、利用昆蟲解釋著自然科學,她深信今日的孩子,將創造明日的世界,並將蒙特梭利的理念發揚光大😌

    #科學發現
    🇬🇧史蒂芬‧霍金
    「與其困在腳下,不如仰望星星」
    史蒂芬‧霍金出生在世界大戰的英國牛津,從小時候就與他的爸媽一樣喜愛科學,原以為會很開心但天不從人願他得了一種「罕見疾病」
    即使如此他還是下定決心研究「宇宙」、「黑洞」,更證明了「霍金幅射」,並使用「語音合成機器」口述了一本書,更在後來成為當今傑出的科學家👨‍🔬

    小康軒親子網
    官網:http://bit.ly/小不點大夢想套組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Knsh.Home.Education/

    #小康軒親子網 #藝術人文 #科技創新 #人權社會 #科學發現 #挑戰自我 #香奈兒 #賈伯斯 #蒙特梭利 #史蒂芬霍金 #親子共讀 #繪本推薦 #人物傳記 #跟著睿睿看書趣

    ⚡️火熱商品開團中⚡️
    http://bit.ly/SWDK無線吸塵除螨機開團中

    💃🏻睿媽出沒地點~快來追蹤我💃🏻
    ❤️睿媽のIG
    https://www.instagram.com/pei_wen_tsai0731/
    🧡吃喝玩樂社團
    http://bit.ly/全台親子吃喝玩樂趣
    💚LINE群組
    http://bit.ly/專屬睿媽好康群組
    💜LINE社群
    http://bit.ly/台灣好拍網美地圖

  • 康軒自然與生活科技 在 龔成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6-04 23:00:09
    有 145 人按讚

    【龔成問答信箱】(Q21061-Q21080)

    Q21061:

    龔sir!很感激老師常常發佈正能力信息!調整返心態好有用 有幾個問題想請教一下,想問通脹問題。如果通脹會反映在股價上嗎?會平均按通脹升幅?

    如有機會超級想上老師的堂學企業估值法,不過我在澳門,只能買書自學

    龔成老師:

    通賬就是現金貶值,在長期來說,優質企業的實質價值,會因此而慢慢向上,所以股價長遠會向上的。

    如果是一般質素的企業,會按類似通賬的情況上升,如果是優質企業,升幅會比通賬高,因為在理論上,優質企業在經濟增長等長期因素下,賺錢能力比一般企業更高。

    其實我之前都有開過澳門班的,不過現時疫情,所以暫時停左,之後會再開翻的。

    你或者可以預早留位,只要whatsapp 852-55457212我同事講,打「留位澳門班」就得。我地有具體資料就會 whatsapp你。

    因為現時已有好多澳門人留左位。

    ------------------------------------------------

    Q21062:

    龔sir你好,我剛剛把手持物業出售了,現正尋找合適單位買入,想換返間大啲的單位自住。物業出售後有400萬現金在手,應如何處理是好?

    覺得放定期收入又太低,但買股票又怕睇啱單位時遇著跌市,令投資損失。希望龔sir 能給些意見。謝謝!

    龔成老師:

    如果你只是換樓,資金就要用來買樓的,就唔應該投資,要等整個買樓過程完成,按揭順利,餘下資金先會重新投資。到時先會重新整理組合。

    始終股市上落大,點都有風險,加上投資股票要長期先有回報。因此,建議你暫時只持有現金。

    ------------------------------------------------

    Q21063:

    阿Sir!其實有某d個股嘅企業本身基本面、質素唔錯、而且業績超靚仔,不過股價冇起色,經常在較底位橫行、徘徊,究竟乜原因帶動唔到股價有上升空間動力?

    繼續keep?thanks

    龔成老師:

    好多時因為增長力唔強,業務就算穩定,但市場對佢的企業價值唔會估得太高。

    其實要睇股價橫行有多久,如果持續2年,就要分析這企業的價值是否「只是如此」,如果1年以下,有機會只是市場忽略。

    另外,要睇翻企業的將來價值,如果5年、10年預期企業業務有一定增長,這刻的股價橫行,就有可能只是市場暫時忽略。

    用上述的方向去決定持有與否。

    ------------------------------------------------

    Q21064:

    老師你好,29歲單身,想要儲錢買樓,知道打工一世唔會賺到錢,想開始投資股票,慢慢儲多啲錢,達成買樓目標。

    我見市面上的證券交易Apps收費較銀行低,有部分更加送1-2股股票吸引客戶,不知老師建議新手係銀行買賣股票或證券apps好?

    另外,新手來說應該買入平穩增長股或高風險/波動大但回報高嘅好?唔該晒

    龔成老師:

    你要做三樣野,第一,增加知識,你要學理財及投資的知識,記住,投資並不是坊間的炒炒賣賣,你要從書本或課堂上認真學習。《股票勝經》適合初階者的。

    第二,了解銀行及證券行,去開一個證券戶口,並準備做月供股票。

    其實兩者都可以,銀行就較方便,但手續費就較貴,證券apps收費就較平,香港的監管不差的,風險不大。你可以先了解下不同的收費。

    第三,將每月的部分資金,去做月供股票,供盈富(2800)(如果不想月供,就自行分注買入)。對初階投資者來說,月供股票是一個很好的累積財富方法,因為可避免你一次過在高位買入的風險。

    原理如同儲錢,不過就不是儲現金,而是儲股票。計劃要長期進行。

    另外,盈富是一個組合,適合絕大部分人投資,風險不高,長期儲貨可助你財富平穩增值,記住要長線持有。

    當你在做上述三件事的同時,開始學下股票,了解下那些股票適合你自己。上述只同你簡單供盈富,當你過幾個月,有知識及少少經驗後,就可以利用你手上的資金,其中一部分,去投資股票。

    你初階,唔好投資潛力股住,應投資平穩增長股,你可以考慮盈富(2800)、銀娛(0027)、恆基(0012)、港鐵(0066)、中銀香港(2388)、平安(2318)、粵海(0270)、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等,你可以了解下這些股票,然後從中選股。

    ------------------------------------------------

    Q21065:

    老師,有幾個問題想請教。

    1. 基金與股票的分別是什麼?

    2. 我應在銀行開戶口還是證券公司?有分別的嗎?

    3. 現在只有我老公一人收入,他三十二歲,收入平均兩萬,每月大概只剩三千儲蓄,如不想月供股票,會建議短炒先賺第一桶金嗎?

    4. 看你的書後,我不介意用借的工具去投資,請問現況適合借貸去作可行的投資嗎?如可應用來買什麼回報較大的?

    5. 我們現在都沒有儲蓄,希望能盡快脫離現況達到財務自由!謝謝!

    龔成老師:

    1)基金是一個組合,例如50隻股票,或500隻,又或投資不同類別的資產。而股票就是一間公司的部分擁有權。

    2)銀行就較方便,但手續費就較貴,證券行收費就較平,香港的監管不差的,風險不大。你可以先了解下不同的收費。

    3)短炒反而會輸錢,不如努力月供仲好,如不懂選股,就投資2800、3067。

    4)如果是初階者,唔建議月供。

    另外,這刻大市只處合理區,並不是特別平,不會用借這一步。

    5)當我地進行人生財富累積,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年輕人應投資較多增值類資產,而較年長的,則應投資較多保守類項目,因為年輕人的財富系統未成形,同時負擔較少,可承受的風險度較高,所以會著重增值為先。

    例如初期投資較有潛力的股票,令財富較快增值,當增值到一定金額後,可開始將財富分配至平穩增值型股票,然後到年紀漸長或已累積了相當財富後,才漸漸轉成收息型股票。

    當然,如果你知識不足,潛力股就不能投資太多。

    ------------------------------------------------

    Q21066:

    阿sir,有個置業問題想問下

    我背景如下
    30歲男
    現金約105萬
    股票都係105萬(大部份優質股)
    保險大約98萬
    月薪15000

    內地有一物業每月租金1200(係遺產黎,但因為疫情未返到去做轉名手續,應該暫時唔可以當收入一部份)
    同爸爸住公屋

    想買大約5m嘅樓,盡量用9成按揭

    心目中選擇係嘉湖山莊(因為入場費冇咁高,同埋易少少租出)

    另一個係屯門南嘅海典軒/南浪海灣(本人睇好屯門未來發展,如龍鼓灘填海及內河碼頭一帶會重建,屯門南站及已落成的屯赤隧)

    但係因為冇擔保人(爸爸係自僱人士,而且收入都唔高),自己月薪又唔夠做按揭

    想問嘅問題
    1.資金唔知算唔算充足,但咁低收入,做按揭有冇可能成功,或者有冇其他方法可以免壓力測試?

    2.以上挑選嘅物業,你覺得邊個比較適合?選屯門南係因為感覺潛力比天水圍高,樓齡希望大約20年左右

    3.定係我應該先提升收入?不過樓市到時可能又升唔知幾多,雖然好同意你經常提議人去做小生意,不過我完全冇頭緒唔知由邊度搵起步點

    4.如果為左呢刻買樓,將部份人壽保險同部份股票換成現金會唔會太過衝動?(但都未必解決到按揭個個問題)始終我覺得而家嘅資產配置大約每樣都佔大約30%,覺得幾平均

    龔成老師:

    1)當你超過6成按,銀行就開始好嚴,你按揭及壓測一定要過到先得,坦白講,難。

    所以,你只能加大首期,令先月供款減少,以及考慮低少少金額的物業。

    另外,你要想方法提高收入,這點都好重要。

    2)我相信屯門南會較好,交通配套正不斷改善。無論是本身價值,以及潛力,都比天水圍高。

    你可以在這區,找一些唔太舊的樓,都可以。

    3)買樓的最大原則「供得起」。

    如果這刻較勉強,就等下先,提高收入,儲更多資金,利用投資滾大現時資金,都是方法。

    4)唔好太心急。合理滾存資金,增加收入,更好。

    ------------------------------------------------

    Q21067:

    成哥,我想問下你對國内醫療器械集採有咩睇法? 我早排都幾睇好只 853 同 1302 ,呢两只都有自己研發既器械

    但最近都跌得幾應下,其實係咪醫療器械成個板塊都已經玩完了? 另外,今年有冇出新既50優質股既書?

    龔成老師:

    微創醫療(0853)較先健科技(1302)有質素。微創醫療業務有增長力,但估值難,現價略貴。

    佢業務主要專注於治療血管疾病及病變的微創介入產品。亦銷售極其細小的顱內支架、用於促進腦血管血液流量的靈活支架以及外科手術中使用的覆膜支架。

    前景是有的,本身業務都增長快速,相信長遠不差。問題主要是估值,市盈率高,但增長快,如果更準確的估值,應該用較多「預測」去進行。但這企業要預測發展並不容易。

    佢之後的生意增加,慢慢成本減,當然會令佢盈利有理想增長,市場就是預期這情況,所以比佢一個好高的市盈率。

    睇翻最近情況,自2018年「4+7帶量採購」開始後,令醫療材料開始降價,降幅基本在50%左右,甚至更高,預計未來3年帶量採購在醫用耗材領域會持續,會常態化,影響佢的賺錢能力。

    從長遠發展,這股仍是正面,但就算現價仍唔平。

    初步分析,現價並不便宜,但有潛力。真的有危有機,如投資,小注好了。

    今年不會有《50股》的書,下年就有。

    ------------------------------------------------

    Q21068:

    成老師,你好!本人現年48歲,月入約50k,打算60歲退休!

    現有MPF市值1.5M!另有現金約5M放銀行,不時做定期,其中1M與房貸息掛勾(約2.25%)房貸還有2M要供10年每月還款20K!

    我祇負責供樓,其餘家庭開支由先生負責,他月入70k退休後會有長俸!

    我如何用餘下的12年時間幫助資產增值?

    想月供股票或買債券基金,哪個選擇較可取?
    謝謝

    龔成老師:

    強積金你保持滾存就得,現時可以投資一些平穩增長的類別。

    至於現時的$500萬現金,應該要好好善用。

    投資平穩增長股、收息股、一些銀行/保險公司的產品,至於債券基金,有利有弊。你可以將資金同時分配到這些資產,這樣會較為平衡。

    你可以建立一個收息股的組合,目標是5%、6%的股息率的收息股,例如港燈(2638)、深高速(0548)、香港電訊(6823)、工行(1398)、恆生(0011)、置富(0778)、陽光(0435)、高息基金(3110)都可以。

    你可以考慮盈富(2800)、銀娛(0027)、恆基(0012)、港鐵(0066)、中銀香港(2388)、平安(2318)、粵海(0270)、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等,你可以了解下這些股票,然後從中選股。

    現時大市處合理區,可以一邊投資一邊留現金,而餘下現金的運用,就是等大跌市時出手,如果你能在這段時間學好選股等技巧,到大跌市時就能把握機會,財富增值會更明顯。

    即是你要慢慢分注買入,不要一次過買入。

    至於債券基金,不是不可,但你要先明白當中風險。

    首先,「債券基金」跟「債券」有所不同,債券基金坊間分好多種,你要小心睇,因為有d風險低,無乜問題,有d則有潛在的風險,絕對不是保本的產品,有機會出現了「賺息蝕價」的情況。

    第一,有些基券基金,會投資「高收益債券」,即是「垃圾債券」,你一定要睇睇佢所佔的比率。

    債券是到期收翻本金的,債券基金則不是,價格可以上落的,即是有「賺息蝕價」的可能。所以,當息率去到10%,反映基金投資了不少垃圾債券,風險自然更高。

    第二,債券基金往往不是單純地持有債券,而是可以作買賣,以及利用衍生工具作對沖等策略,即是可能有價格上的波動。

    這點好睇基金經理及市況,如果市況不利,價格可大跌。

    第三,加按物業,以槓杆去放大回報,以平息借貸去賺取息差。低息環境時間題不大,但如果日後進入加息週期,不止借貸成本增加,同時債券價格往往在加息期下跌,雙從打擊下,要小心。當然,若然加息步伐不快,息差利潤就可觀。

    如你決定投資債券基金,必需理解當中風險和仔細分析。

    我並不是說這些基金有問題,而是你要明白當中的風險,利弊。

    如果你投資債券基金,要找一些較少垃圾債券的。同時明白風險。

    ------------------------------------------------

    Q21069:

    龔成老師您好!本人已年屆52,是單親母親,已失業半年。

    由於收入有限,年輕時全部資金已用作供養父母子女及交租,所以曾經負債累累,現時儲蓄亦不多。曾經跟同事買股票,希望賺取利潤,利豐、中石油、中交建⋯當年衡量以為是穩健,奈何最後損失慘重。

    現時只餘少量股票:恆基0012 ($33.5 5手)中電0002($80 2手)恆生銀行($158 6手)騰信($625 1手)。原本想到我這年紀應該以保守為先,所以主要持收息股

    但由於暫時沒有工作,朋友都建議我應學習從短線的股票波幅獲利,起碼應付每月開支。但我現金流只餘20萬左右,每日見股市上上落落,難免心驚膽戰,不知如何調節心態。

    所以想請教一下,一個錯過了資產增值的黃金時期、又面對失業、不久已屆退休之齢的女人,應如何「重新出發」?如何為將來退休舖路?

    是繼續買入/持有收息股類?部份用左短線投資?還是重整股票組合(因恆生和中電都貴買了)?

    另外,我希望能多了解正確投資技巧,可以先從你哪本書著手?麻煩指教!謝謝。

    龔成老師:

    你絕對唔好短炒,根據我過往做銀行及證券行多年的經驗,大部分短炒客最後都是輸錢收場的。

    記住,我地理財是一個財富配置,平衡風險,平穩增值,我地不是賭錢。

    以你現時情況,你應該多留現金。

    另外,你要增加知識,可以多睇書。

    我建議你計算要留多少現金做備用,餘下的「閒錢」部分,就可投資。

    投資收息股,可以作為財富分配的一部分,但不建議將全部資金都投資,因為一定要留有一定的現金作防守,以備不時之需,以及若大市下跌,可以買平貨之用。

    你可以建立一個收息股的組合,目標是5%、6%的股息率的收息股,例如港燈(2638)、深高速(0548)、香港電訊(6823)、工行(1398)、恆生(0011)、置富(0778)、陽光(0435)、高息基金(3110)都可以。

    ------------------------------------------------

    Q21070:

    龔成老師,你好。一年前經朋友認識關於你,於是開始睇的影片及學習關於股票。從影片中學到你對投資的理念,對我很有幫助。

    有一些投資問題想請教你。

    今年49,而我另一半39 歲。
    我每月收入約6萬。但是是每年簽合約的。
    另一半則3萬多。大致算穩定。

    可用現金流約50萬。

    十多年前有買退休基金,每月供$1000
    及一個給兩位小朋友的儲錢基金。
    也有我們夫婦兩的 MPF。
    供樓每月1萬多。

    扣除必要開支外,每月可用2萬5作投資。約一年開始月供以下投票。

    盈富 $3000
    平安$3000
    中華煤氣 $2000 (這一,兩月暫停了。)
    MTR $2000(這一,兩月暫停了。)
    比亞迪(已沽,現可繼續月供嗎?)

    少量嘅其他股票有(不是月供)
    966 / 3手
    3033/ 2手
    3147 /1手
    9988 / 1手
    1810 / 2 手

    及亦有買一些美股。(沒有月供)約 5萬多元,(狀況暫時不是太好。)

    我知這不是很好的組合。現在想請教龔成老師的意見。
    謝謝。祝身體健康,生活平安愉快。

    龔成老師:

    現時的股票,基本上都是有質素的,同時都等是一個平衡的組合,整體無太大問題。

    以你的年齡,以及財務情況,你可以集中投資「平穩增長股」,小注投資潛力股。

    你可以重新月供港鐵(0066),另外,1211係潛力股,業務發展理想,研發不斷進行,汽車賣得好好。只是之前炒得太勁,之前貴,近期回翻,但現價仍略貴,與我半年前的估值一樣,去翻$120先算合理,起碼都$150先月供。現價投資風險高,最多回翻先考慮。

    或者可考慮GX中國電車(2845),這基金的目標是追蹤Solactive中國電動車指數NTR「相關指數」表現緊密相關的投資回報。

    持股中最重就係比亞迪A股(002594),以及與中國電動車產業有關的股票,中國因為能源問題,長遠一定要發展電動車,這是大方向,故此股有一定投資價值。

    由於近期不少車股被炒起,此股現價略貴。無貨可以現時入少少,到有明顯回調才再慢慢加注。

    潛力度是有的,但會比較波動,如投資宜慢慢分注,可長線。

    你每月可以儲到$25000,你可以用約$15000去做月供的。最簡單是增加盈富(2800)金額,加入恆生科指ETF(3067)及2845。

    至於現時的現金$50萬,可以動用$20萬,分注投資平穩增長股,盈富(2800)、銀娛(0027)、恆基(0012)、港鐵(0066)、中銀香港(2388)、平安(2318)、粵海(0270)、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等,你可以了解下這些股票,然後從中選股。

    ------------------------------------------------

    Q21071:

    啊sir,我明白要增加收入,除咗搵多份part time我諗極都諗唔到我仲可以做咩?

    不過d part time好難就到全職時間,做小生意又冇資金,有冇建議?萬分感謝

    龔成老師:

    找兼職,要找高時薪的。例如私人補習,可以更易就到時間。

    另外,可以網上找一些低成本的生意,網上買賣等,不一定要好多資金的,你要從你的強項、興趣,去發展生意。

    生意機會,好多時都係身邊,留意下市場有那些「需求」,你滿足佢就得。

    ------------------------------------------------

    Q21072:

    我已經有700作長期投資
    1211真的想短炒
    作為生活費

    我$191.80買1211
    現價估出定會再有上升空間?

    龔成老師︰

    短炒根本是無法賺錢,我之前做銀行、證券行多年,見證大量客短炒全部都蝕錢,只有長線才能有錢賺。

    比亞迪(1211)整體是正面的,但現價已經係偏貴。

    我唔會為佢定個目標價,因為優質股永遠都係長線持有,咁先係最好。我好耐之前買架比亞迪(1211),到現在都無沽過。

    建議你2隻股票都長線持有,會對你最有利。

    ------------------------------------------------

    Q21073:

    龔Sir 想問下1881, 2777, 87001作為收息股是否適合? 我未係好掌握到睇報表, 係報接表上搵唔到核數師寫不保留意見, 但見有類似寫按實際披露的評語

    是否等於可靠? 因為想分攤風險且資金不多, 所以想在不同範疇有增長而有穩定股息的細價股上投資。謝謝你的解答。

    龔成老師:

    放心,可靠的,我見佢過往多年都有「不保留意見」,只是你可能找唔到,又或佢未正式公佈。

    3隻都是不差的收息股,你可以投資,股息率都高,不過,富力地產(2777)業務上是有質素的,股息好高

    佢本身負債高,相信會對佢有一定的影響。股價會因此較為波動,所以唔好只睇股息。

    你預佢中短期都會一般,但如果只是小注投資,都可以。

    整體上,3股都可考慮的,現價合理。

    ------------------------------------------------

    Q21074:

    老師你好,我無買過股票。

    我想問下手上如有十萬資金,點先可以快速賺到30萬? 2個月後要比首期買樓,等錢用。

    買美國股例如亞馬遜,賺唔賺到?

    龔成老師:

    如果你2個月後要比首期,你要持有現金,一定不能買股。

    你試想想,早前股市跌好多,唔少科網股跌3成,這是無人能預測得到,如果你買股票後跌2成,你點算?

    現時你不是賭錢,投資要長期,以及建立平衡組合,先有合理回報,因此,你最好是持有現金。

    ------------------------------------------------

    Q21075:

    龔Sir,我係一位投資新手,早前拜讀了你2本書,又看過你這幾個月的facebook留言....剛剛開始買了一些股票,但買入後大跌,在想應該止蝕還是繼續持股? 不知應該怎樣改善我的股票配置?

    9888 百度集團 SW - 16% $253買入
    1810 小米集團W - 15% $26.85買入
    0066 港鐵 - 9% $44.25買入
    2638 港燈ss - 8% $7.88買入
    1177 中國生物製藥 - 7% $8.46買入
    2845 GX中國電車 - 7% $114.6買入
    3067 安碩恆生科技ETF - 6% $16.86買入
    0525 廣深鐵路 - 6% $1.58買入
    1972 太古地產 - 6% $24買入
    0823 領展 - 6% $69.9買入
    0003 中華煤氣 - 5% $12.26買入

    我覺得自己係咪係高價位買入? 唉....真係唔知應該點先好?

    呀sir能否指點迷津
    同埋我唔知會唔會太散 係咪應該集中返一d?

    龔成老師:

    你要清楚翻一個概念,最重要不是睇「賺蝕」,不是睇「買入價」,而是睇質素。質素不好,增長力弱,就有可能賣出,蝕都要賣。

    你要分析「之後的組合情況」,不是過去,是將來。應該持有那些優質股,比例如何,能為你帶來怎樣的長期財富。

    你要分析你的投資目標,你想潛力股的比例多少?平穩股的比例多少?組合風險程度如果?

    即是你想設計一個怎樣的投資組合?長期、優質、平衡、適合你。

    現時你買入的股票,基本上都是有質素的,只是你部分股的買入價貴,你日後要注意買入時,不要一次過買入,要分注或月供,或做好估值先。

    你現時持有就得,唔好轉來轉去。

    以質素來說,上述都不差,廣深鐵路股份(0525)就相對較一般,主要經營提供鐵路客運及貨運業務,亦經營若干其他業務,主要包括車站內服務。

    過往業務穩定,不過發展力不強。

    中短期弱,長遠會慢慢好轉,現價合理,不過預佢長遠發展力唔算強。

    至於部分潛力股,如百度(9888)去到16%,已經有點高。

    以一個新手來說,當然不適當投資太多潛力股。

    建議你增加翻知識先,暫時組合不是無得守,但不要加注了。

    ------------------------------------------------

    Q21076:

    老師你好,想問下你的意見,我現在40歲:

    1. 建議中國人壽還是工商銀行買的基金作為長遠投資到65歲時可以取的退休基金

    2. 應該選平穩還是中風險投資組合?
    謝謝謝謝謝謝謝

    龔成老師:

    當我地進行人生財富累積,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年輕人應投資較多增值類資產,而較年長的,則應投資較多保守類項目,因為年輕人的財富系統未成形,同時負擔較少,可承受的風險度較高,所以會著重增值為先。

    例如初期投資較有潛力的股票,令財富較快增值,當增值到一定金額後,可開始將財富分配至平穩增值型股票,然後到年紀漸長或已累積了相當財富後,才漸漸轉成收息型股票。

    以你這個年齡,可以投資「平穩增長股」。同時,不能只投資一隻,要建立「組合」。

    工行(1398)只是收息,而中人壽(2628)增長力好D,不過,平安(2318)的質素其實較中人壽好。

    你可以考慮盈富(2800)、銀娛(0027)、恆基(0012)、港鐵(0066)、中銀香港(2388)、平安(2318)、粵海(0270)、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等,你可以了解下這些股票,然後從中選股。

    ------------------------------------------------

    Q21077:

    龔成老師你好,我成日都有留意你專頁,有以下投資問題想請教你。本人現年40歲,夫婦做銀行公務員,月薪共10萬,有3個年幼小朋友,住500呎2房私樓,月供$16000,其他家庭支出(包危疾年金)約5萬多,每月可儲2-3萬!

    小朋友開始大,男女需分房,目標想4年後轉大間屋,同埋預備退休金,手頭上已有$270萬,自己投資經驗好淺,同埋比較隱陣,平時只放員工高息戶口滾存複息,同埋買每月派息基金!

    - 70萬港幣每月派息債券基金 (可隨時沽)
    - 200萬現金高息戶口(原先想今年買樓,市區地鐵站近學校,但3房都過千萬,資金不足)
    - 按揭用其他銀行$340萬未還
    請教怎樣可增值,以下理財方案可行嗎?

    1)自己在銀行做,按揭只需1%, 但只可自住,如辭職要即時轉走(自己長做,諗住做到退休)按揭銀碼最多只可做200萬,需轉番公司按揭嗎?平息但資金唔靈活,現時用緊cap 2.15%, H+1.24%

    2)利用現金買層平價放租,3年後升值再賣出,再買面積大些物業,現自住的到時再放租,但擔心樓價唔肯定上定落,風險比較高,出租回報比投資唔肯定好定唔好?

    3)應該用幾多手上資金來投資?

    4)投資什麼比較適合?外幣,儲蓄保險,美股,基金定股票(員工減佣一半,無碎股或月供股,要逐手買),而買基金(員工可免手續費)!如買基金買現金派息,定係買派unit, 定對沖外幣會較適合?

    5)長遠退休部署

    龔成老師:

    1)要睇翻你自己的工作情況先,如果你長期在這銀行工作,在自己銀行做按揭,我相信以長遠計,是有著數的。

    2)比較好的做法,是利用股票去進行增值,這樣會比較彈性,以及以現時的股票/物業平貴度去分析,香港樓在投資角度,值博率未必好高,反而你投資一些舊經濟股,價值更大。

    3)如果你打算4年後換樓,現時可以動用$100萬-$150萬去投資(當然不會一次過用,而是慢慢分注投資,並把握投資市場機遇)。

    4)基金、美股、港股都可以。而基金要留意有那些條款,而選彈性較高的,就你的情況,其實股票會較好。

    你可以考慮
    平穩增長股:潛力股
    8:2
    (如果你投資實力較強,可增加潛力股比例)

    平穩增長股:考慮盈富(2800)。

    另外再加:銀娛(0027)、恆基(0012)、港鐵(0066)、平安(2318)、粵海(0270)、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等,你可以了解下這些股票,然後從中選股。

    潛力股:安碩恆生科技ETF(3067)

    另外再加:阿里(9988)、騰訊(0700)、港交所(0388)、舜宇光學(2382)、小米(1810)、GX中國電車基金(2845)、中生製藥(1177),但就要明白波動性比上述會高左,同時風險大左,你要自己平衡。部分要等回少少先入。

    現時大市波動,可以一邊投資一邊留現金,而餘下現金的運用,就是等大跌市時出手,如果你能在這段時間學好選股等技巧,到大跌市時就能把握機會,財富增值會更明顯。

    5)部分資金作一些長期投資,無論投資基金、2800、3067都得,以「先增值,後現金流」的模式進行就得。

    但都要等你完成換樓計劃後,就可以更加速進行。

    ------------------------------------------------

    Q21078:

    Hi 龔sir,本人31歲。月入七萬多+3-4個月年終花紅(一個月儲到85%,入面會用$18000月供股票,如2800同700)。而家總資產四百萬左右。

    很後悔前幾年冇買樓,完全失去左靠樓價而致富嘅機會。

    而家有層吉隆坡市中心嘅樓,港幣二百幾萬,供左四十萬左右,借左五成按揭。 香港有大約110萬嘅股票+基金投資,其餘係現金為主。

    我目標係45歲左右退休,希望到時以收息股支付生活費。 我黎緊嘅日子應該係香港買樓定股票好呢?謝謝!

    龔成老師:

    我地進行財富累積,適當配置都是重要的,你可以建立一個股樓平衡組合,現時股票已有,至於物業,吉隆坡市中心都有投資價值,你長線持有就得,現時已經是一個平衡組合配置。

    由於你配合已有物業,香港物業就不用太急投資,不過,如果你長遠有自位需要,就可以在足夠資金時考慮(即是你買完樓後,仍有一定的股票及現金剩)。

    而你股票,應該建立更加平衡的分配,盈富(2800)無問題,但騰訊(0700)是單一股票,佔比都不能過多,宜同時投資其他股平衡組合。

    另外,你可以考慮恆生科指ETF(3067),都是適合你年齡的。

    你的情況,其實適合利用股票去進行增值,如果已有一定的投資實力,就可以多少少潛力股類別。利用10年時間去進行中高速增長,相信更能做到你45歲的目標。

    ------------------------------------------------

    Q21079:

    老師您好!首先多謝您回答我的問題⋯⋯十分感謝您寶貴的時間。
    最近買了您的書及每天看您的專頁,明白了自己買股票時的缺點,現正糾正中。多年前買了以下股票,麻煩您給點意見

    1)8137 洪橋集團 1.6 買入 繼續守有意義嗎?
    2)2380 中國電力 2.16 買入
    3)604 深圳控股 3.25 買入

    4)87001 滙賢置業 3.2 買入
    5)941 中移動 86 買入
    6)2018 瑞聲科技 118 買入 應留還是轉到2382 舜宇光學呢

    祝老師身體健康,生活愉快。
    謝謝您。

    龔成老師:

    最重要不是睇「賺蝕」,不是睇「買入價」,而是睇質素。質素不好,增長力弱,就有可能賣出,蝕都要賣。

    你要分析「之後的組合情況」,不是過去,是將來。應該持有那些優質股,比例如何,能為你帶來怎樣的長期財富。

    你要分析你的投資目標,你想潛力股的比例多少?平穩股的比例多少?組合風險程度如果?

    即是你想設計一個怎樣的投資組合?長期、優質、平衡、適合你。

    洪橋集團(8137)質素好一般,長遠無乜增長力,賣出較好。

    中國電力(2380)、滙賢置業(87001)作為收息股,可以。

    深圳控股(0604)、中移動(0941)可長線,都能平穩增長,不過不是大升類

    瑞聲科技(2018)質素是有的,但要上翻高位賣不易,如果你想有更高增長力,可以轉2382,但最好等2382回翻少少先。

    ------------------------------------------------

    Q21080:

    成哥你好,1558之前公佈左業績,點睇呢份業績報告?

    同埋見佢話放棄左d優先購買權同埋話避免同業競爭,想問會唔會對公司有咩影響?

    不過我睇佢業績報告,其實都冇咁大件事,放棄優先權係放棄深圳東陽光某d項目既優先購買權,項目研發需要注入大量資源,且相關性不大,放棄反而對企業負擔冇咁大,可以保留更多資金用作企業發展,風險反而細咗。

    另外,避免同業競爭係對廣藥嘅修訂,呢次修訂亦都減低左公司對廣藥嘅研發前期資金投入,令廣藥喺引進海外投資者同研發方面有一定嘅靈活性,東陽光藥本身一方面可以保留資金之餘,亦可以得益於廣藥更好嘅研發發展,長遠都有好處。

    另外佢純利下降係因為疫情帶來嘅影響,呢啲都係短期影響,企業核心並無大轉變,見到企業越來越多嘅藥物有生產註冊許可,企業之後都會為更加多元化嘅藥物申請註冊批件,業務應該會有所推動的。

    以上係我既睇法,跟成哥一樣,投資係成為一間公司嘅股東,係買入一間企業,所以企業定期嘅業績報告一定要睇,要知自己買緊乜嘢。而以上係我睇完之後嘅分析,睇睇我嘅睇法正確不?謝謝。

    龔成老師:

    東陽(1558)業績正路,合市場預期,但就無驚喜。

    營業額及盈利都有下跌,不過這都是市場預期的事,主要受疫情因素影響,因此只是中短期問題,不用太擔心。至於購買權方面,基本上你的方向都正確,我自己都唔會放得太大,同時最重要是睇翻長期的企業發展。

    我相信對佢來說,長遠不是負面的,但具體的影響,但要睇之後的發展,但我自己無睇得太淡。

    其實你的投資態度正確,我地要持續分析公司,而你分析點大致都正確的。

    這股長遠仍是正面的,有長線持有價值。

    ----------------------------------------------

    若你有問題想向本人發問,可在龔成的fb專頁中(www.facebook.com/80shing)inbox龔成,但要注意如無特別聲明,有可能將問答放上網,當然,會將發問者的身份,以及有關個人資料的部分刪去。

    另外,我所給予的各種意見,只是供大家參考,當中無任何銷售及推介,不涉及任何利益,其實大家應該要有獨立分析的能力,我只是給予一些方向及純參考模式。

    由於提問人數眾多,見諒無法即日回覆,如果是普通的提問,預起碼要7天以上才能回覆,若然是較複雜的提問,起碼要10天才能回覆,希望各位能諒解。

  • 康軒自然與生活科技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9-17 19:00:16

    #記得打開CC字幕 #檳榔 #蜜蜂 #農藥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1:32 無辜受害的蜜蜂產業
    03:11 政府其實有管過檳榔?
    04:41 檳榔產業到底有多大?
    06:25 沒有確實納管所造成的問題
    07:38 要納管也不容易
    08:27 政府目前的回應
    09:19 我們的觀點
    10:28 提問
    10:47 掰比

    【 製作團隊 】

    |企劃:宇軒
    |腳本:宇軒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絲繡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上下游《埔里蜜蜂暴斃死亡千萬,連三年檳榔花期遇浩劫,蜂農逃難怒政府不作為》:https://bit.ly/2lLMNiT
    → 蜜蜂農藥中毒日趨嚴重 農委會多頭馬車 無專責機構:https://bit.ly/2lOpipi
    → 自由《南投蜂群大量死亡 農委會證實:檳榔農違法噴農藥害的!》:https://bit.ly/2kvy77v
    → 上下游《政府需正視蜂產業危機》:https://bit.ly/2kFkG4L
    → 中研院《禮物與祭品:檳榔的社會功能》:https://bit.ly/2kFjluE
    → 上下游《被遺忘的檳榔「白歷史」》:https://bit.ly/2lM5djw
    → 上下游《嚼檳者剖白》 :https://bit.ly/2xLIKGd
    →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吃自家種的檳榔不會致癌?》:https://bit.ly/2kaZ9AE
    → 民團控訴政府漠視檳榔沉痾,口腔癌農藥添加物危害,農委會:將訂定「檳榔防制管理條例」:https://bit.ly/2KrfF8R
    → 【檳榔共業】05 政府裝瞎三不管│揭開全台最大農藥漏洞│檳榔共業30年│上下游:https://bit.ly/30BWO1s
    → 【檳榔共業】03 毒門秘方重金屬│揭開全台最大農藥漏洞│檳榔共業30年│上下游:https://bit.ly/30jonfG

    【 延伸閱讀 】

    → 農業科技決策資訊平台《臺灣養蜂業的問題與林地養蜂的建議》:https://bit.ly/2mdi8LG
    → 農委會 檳榔主題館:https://bit.ly/2mcnYgm
    → 我們的島《檳榔園的第二春》:https://bit.ly/2kt7jol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simpleinfo.cc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