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康軒書櫃學生版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康軒書櫃學生版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康軒書櫃學生版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孩子不喜歡操作教具怎麼辦? #不喜歡按照遊戲規則玩怎麼辦? 莉娃不只是想要推薦大家好的教具,也希望能透過個人淺薄的經驗分享,讓爸媽們能帶孩子更有效使用教具。當孩子能從中得到樂趣並有些學習收穫,爸媽會感覺投入教具非常有意義,那我也會非常開心,畢竟我肯推薦的就希望大家也會喜歡並且真的常使用到😊...
康軒書櫃學生版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孩子不喜歡操作教具怎麼辦? #不喜歡按照遊戲規則玩怎麼辦?
莉娃不只是想要推薦大家好的教具,也希望能透過個人淺薄的經驗分享,讓爸媽們能帶孩子更有效使用教具。當孩子能從中得到樂趣並有些學習收穫,爸媽會感覺投入教具非常有意義,那我也會非常開心,畢竟我肯推薦的就希望大家也會喜歡並且真的常使用到😊
/
📌針對孩子們使用益智型/邏輯訓練教具與桌遊,爸媽可能常遇到的問題包括:
「孩子就不願意玩教具」
「孩子只愛玩某一兩款教具,不是每款教具都願意玩」
「剛開始好像很樂中,但3分鐘就不玩了,要換另一款,然後又再換」
「沒有常常使用教具的習慣,大多選擇玩具」
「容易被家中其他小孩干擾,而無法好好進行教具」
「只想用自己的方式玩,不想讓媽媽教或照著方式玩」
以上問題,你遇到幾種?(笑)
/
莉娃不是幼教專家,所以我的看法與做法都無憑無據(有人這樣說自己的嗎哈)僅能就自己帶三寶的經驗,做一點小小分享。每個孩子的氣質與個性都不一樣,每個媽媽的個性與教育觀也不同,家裡有一二三四寶的家庭運行模式與干擾/帶動程度同樣各不相同,因此我的分享(或網路/專家所有的做法)不見得能適用每個家庭,大家就隨意看看,能用上就lucky,不能用上也很正常,畢竟人生沒有公式,育兒當然也沒有。
/
【不分年齡,爸媽應檢視的內容】
與孩子年齡無關,不管在任何年齡階段,我認為爸媽們都有幾個共同點可以事先檢視:
☑️1.提供教具是否適齡?是否好玩?
有時候爸媽提供的教具太難了,就算教具上面說適合三歲,但孩子可能還真的無法理解,那就請先收起來,過一陣子再拿出來。最適合的學習強度,就是比孩子目前有的能力再難一丟丟,那就是最好的刺激成長的難度。
另外,有些教具或教材很明顯地就是很有刷題感,例如雖然是教具,讓孩子很明顯地覺得做這一直在練習數數,每一題、每一頁都要一直數,他當然會累會嫌煩!因此教具「玩樂」的方式是否會讓孩子覺得好玩,非常重要,當他覺得好玩,就算實際上一直在算數,他也樂此不疲。
☑️2.爸媽是否有陪伴引導怎麼玩?是否樂在其中,帶入一些故事或創意,讓整個過程變得有趣?
沒有孩子不喜歡故事,所以就算是桌遊,也請帶入一些故事在裡頭。故事情境能幫助孩子更融入角色,激發他們想當小幫手、小英雄、小廚師、小老師等意氣風發心境,所以爸媽請當一個最佳的演員/導演,帶著孩子進入情境中,搭配教具來玩。
過程中請善用:言語鼓勵、激將法、比賽(有小獎賞)、求助等方式,他們實在很吃這一套。
另外,不管任何教具或桌遊,都需要爸媽有質量的陪伴引導,不然再好再貴再多的教具都是枉然,孩子沒學到,錢浪費了,爸媽還不開心呢!但陪伴教導時請盡量趣味開心一點,不然教具本身不無聊,都被爸媽搞到無聊了😂
☑️3.有沒有適時適量?會不會他們喜歡玩就放給他們長時間玩?
平時教具請收在高處,「看得見」卻玩不到最好。就算孩子很喜歡玩某些教具,請觀察孩子的熱度時間與能力能做的量,見好就收,哭著想玩也不行太久,只能稍微通融。
之前我有看過一款邏輯教具限制孩子一天只能做幾題,做完就要收起來不能再做,但是要讓他們每天做一點,是不是很有趣?限量就會讓人更想要,不要讓孩子玩膩了很重要。今天玩膩玩累了有不好情緒,搞不好下次就不想玩了呢!見好就收,再見不難。
☑️4.他們是否有選擇權,能決定要做哪些教具?
大家都喜歡有自主權,孩子也是。我覺得適度給孩子選擇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讓他們奇檬子好,奇檬子好配合度才會高。但要在爸媽給的範圍內選擇,能避免孩子永遠只選某一兩款,挑三種選一種,或是孩子開口平常不是一直玩的某些款也行。
這就是為何我家教具種類很多,他們手上拿的教具,通常都是自己選的,而不是我決定的。有時候他們是自己吵著要玩,有時候是我說先來做點教具,然後再陪他們玩想要的吧!說好要做教具時,帶他們到書櫃前去挑,例如小康軒桌遊盒一排5盒/10盒,他們自己挑要做什麼,我就陪他們做什麼,太頻繁做某幾個,我才會提醒他們要換一個。今天都不想做檯面上選行嗎?當然可以!從秘密小書櫃裡問:那想要念小書嗎?做青林遊戲版嗎?總是能有一款他們比較喜歡的。
☑️5.是否有培養固定學習的習慣?
這一點我覺得非常重要,學齡前若能養成自學的習慣,以後到小學感覺也能比較自律並能適應小學生的生活。當能每天或每兩天就來學一點東西,無論是看書學教材也好、操作教具也好、做數學題目也好,學習不侷限方式與科目,貴在養成習慣,持之以恆,才有辦法慢慢延長學習時間,除了讓知識得以累積,也提升專注力與自律能力。
翰翰現在已經五歲半,實行每日學習已經兩年多,我覺得他已經習慣每天都要學習,沒再換貼紙與禮物,似乎也不會常常跟我要了(大笑)而現在學校有時候有作業,他也不會覺得因此很痛苦,因為我只是把平時固定學習時間,挪一部分去寫學校作業,因此非常無痛適應學校作業的生活。
☑️6.是否有適度的誘因?
現在小孩很幸福,家裡堆積如山的繪本/玩具/教具,缺少資源匱乏感的孩子,很容易什麼都只玩一下而已。誘因不是只有指物質玩具,也可以是家人一起去做某些事、他可以去做什麼活動等。
我在翰翰三歲時開始要求每天學習習慣之後,我再也不無理由買玩具給他,只有生日、過年、聖誕節、或出遊除外,因為這些本來就是特別的日子,偶爾開心一下的儀式感是必須的。平時就算有長輩/朋友送禮,或是我忍不住購買,我大多都會把禮物收起來在秘密小屋,等適合的年齡及搜集到一定貼紙才拿出來兌換,有時候禮物一壓就是三個月、半年、一年、兩年都有。讓孩子「努力才能獲得收穫」,這樣得到時也會感覺更家甜美開心。若是平時玩具唾手可得,缺乏努力的動機,學習也較難長久。也可以把物質獎勵換成全家一起去看電影、爬山、坐摩天輪、爸媽陪孩子做些他平常想做的事情等等,我覺得更好呢!
只是對於低幼寶寶,可能暫時還是小小禮物比較容易。(我的學習貼紙獎勵禮物價格大多在30~50人民幣左右,不是大禮物)另外換獎勵的時間,年紀越小就要越容易換到,三歲左右的小孩,我認為兩三週差不多,等待太久就沒勁了不想努力。
/
【分齡學習建議】
因為不同年齡的孩子,行為與認知能力還是有很大區別,因此方式不能一概而論。我簡單就各年齡層可能可以著重的面向簡單說明一下。
💡2歲半以下的小孩
這年紀先不用希望或強迫他們必須玩什麼教具,如果看過小孩專注力發展圖,就知道這年紀的小孩根本就是「逛大街」類型,不大會一直待在某一區域或專注某些教具。所以,如果媽媽煩惱孩子2歲半以下的孩子怎麼都不玩教具,那其實不用太擔心,這樣很正常。
不過,還是可以檢視一下自己買的玩具教具是否合適?是否超齡?其實很多媽媽都不願意買超簡單的玩具,覺得好像一下就不能玩了,但其實他們都很喜歡。挑選上可以盡量選擇可以讓他們練習小肌肉操作,玩法簡單單一,不追求「多種玩法」的玩具或教具,因為這個年紀的小孩,本來就喜歡單一而重複的學習。
若是看到一些教具覺得很不錯很想買,或是拿出來試水溫以後,發現他們不喜歡,沒關係,請你把它收起來,先放個三個月半年,也許結果就會不一樣。也或許,你這位孩子不愛,下一位可是愛得不得了!多生一個,你就知道,孩子天生就不一樣,然後不是教具或你不好,只是少生一位孩子讓教具遇到對的人(大誤)(媽媽決定還是讓教具犧牲浪費就算了,不要犧牲自己)
真要我推薦什麼玩具,1~2歲左右的孩子,強烈建議入手點讀筆。你要買哪一家都可以,但能提供他們唱唱跳跳、互動性強的就好,龍鳳就是我最好的實驗成果!
-
💡2歲半~3歲
因為剛好是龍鳳的年紀,這半年帶他們的感覺是要找到他們喜歡的教具,因為每個孩子喜歡玩的都不一樣,面對「挑戰」的態度都不同。
像翰翰以前在這年紀是厭惡挑戰與新事物的,會排斥抗拒和惱羞成怒,還不願意讓人家教;小龍是願意接受智力方面的挑戰(體能的會拒絕)但需要大人帶著做;小鳳會想嘗試新東西看看,試了一下發現太難就會立刻放棄,以後會想做簡單的題目或用自己的方式玩,但不會完全不碰。
在這階段的孩子,我覺得剛開始不必太要求他們照著玩,可以嘗試教、但不強求,或是可以在陪他用他的方式玩時,技巧性置入一些其他玩法,看看他是否比較容易買單。
另外,我很常用的一招是:媽媽自己在旁邊玩得不亦樂乎!我會認同他可以自己照自己方式玩,但你也可以跟他說明「我也想照自己方式玩」,並且觀察他的興趣度,適時詢問他要不要幫忙我(他看起來很沈浸自己世界我就不問,大家不要連戲都演不過孩子啊!)若是孩子很希望你跟他照著他的方式玩,你可以要求輪流,然後表現「覺得輪流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在這個階段,「好玩」還是最重要的事!但就像前面講的,檢視一下自己買的玩具教具是否合適?是否超齡?是否符合孩子的興趣與能力?依然是最重要的一點。有時候媽媽覺得好,孩子不一樣這樣覺得(苦笑)
-
💡3歲~4歲
這年紀,我認為是可以置入「學習習慣」的時機。
在我個人的教育觀裡面,三歲其實是可以學習守規矩的年紀,如果能在這時候建立行為規範、學習習慣,對往後的學習路程,都會容易一些。古人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之類的話不是沒有一點點道理,習慣與性格的塑造本來就是越小越容易,因為他們就像海綿一樣,在來到世上的頭幾年,他的價值觀與習慣準則,就是家庭給他的。有規矩,不代表不能包容,對孩子包容,不等於就能讓他們隨心所欲。
所以我自己的做法是:我會有固定要求每日功課,即便是龍鳳之前才兩歲多,我也有在慢慢輸入這觀念,現在說要先學習,再陪玩他們想要的,他們習慣了也都OK。當然現在他們年紀小,有時候我自己也忙或偷懶,不見得會執行,但至少他們已經有這樣的意識,而哥哥當年也是三歲多時,置入每日學習10~15分鐘的活動。
學習不等於枯燥,教具、教材、唱歌都是學習的一部分,龍鳳目前的學習內容,舉凡讀一本Preschool Prep小書才花3~5分鐘,或做一份教具3張題目卡花10~15分鐘都行。哥哥當年從10~15分鐘開始,慢慢延長到20~30分鐘,現在5歲多快6歲,已經能延長到60~90分鐘,是不是很驚人!習慣養成真的很重要呢!
剛開始執行時當然會遇到抗拒的情況,但我覺得如果可以的話,還是可以盡量堅持住慢慢要求。可以從一週七天,減少為一週五天、三天等,並且提供3種教具讓他們自行選擇,給予貼紙鼓勵換玩具等。
-
💡4歲~6歲
學齡前的最後階段,應該已經有點懂事與能夠溝通,我覺得爸媽可以稍微「走心」溝通說明你為什麼會希望他完成哪些事情,以及對未來會有什麼影響,問問他們有沒有什麼想法、希望如何進行會比較好、比較想先從哪些科目開始、對哪些教具比較喜愛等。讓小孩覺得被尊重、讓小孩有目標、讓小孩知道為什麼要做這些事、讓小孩有選擇權,我認為是對帶領這階段的孩子在家自學最重要的方式。
剛開始的溝通要走心,必要時用「要求」的方式,我也覺得不為過。只是規則及標準可以先放寬一點,然後提供他們選擇權,我覺得會比較容易和平成功。
/
【簡答常見問題】
前面已經寫了兩段「不分齡」與「分齡要點」大家看完應該心裡稍微有個底,但我相信很多人還是很想要看到「解答」問題的部分,感覺心靈才完整(笑)所以我還是再一次完成簡答題題吧!
1.「孩子就不願意玩教具」
可檢視:孩子是否還年紀太小、教具是否適齡/有趣、是否剛好遇到孩子累了所以有情緒、是否剛才玩得正高興被叫來玩教具、是否玩完教具就得去洗澡睡覺、是否上一次玩教具有不好的經驗、是否有太多干擾因素(長輩/3C/兄弟姊妹),再來探討解決辦法。
-
2.「孩子只愛玩某一兩款教具,不是每款教具都願意玩」
剛開始如果是這樣,可以稍微順著他們無妨,畢竟人都會有偏好,大人也一樣呢!但也可以同時檢視是否其他教具太難/無聊/太累。
必要時,可以偶爾將最喜歡的一兩套教具收起來輪替,讓別的教具也有機會被臨幸,有時候只是需要一點時間熟悉教具,才會發現它的樂趣。另外爸媽也能嘗試把一些故事融入、自己演得很好玩的樣子,或把握孩子「別人手上的總是比較好玩」的心理,沒事自己在旁邊把玩研究,吸引孩子的注意,進而順利成章介紹教具。
還有,雖然爸媽不願意承認,但有些買回來真的就是不對孩子的胃。如果評估教具不是太難而是他真的沒興趣,那也只能認賠殺出,They are just not that into it.
若家裡是雙寶以上的家庭,「競爭」是個好東西,有競爭就有需求。看到別人玩自己就想玩,一起玩更好玩!
-
3.「剛開始好像很樂中,但3分鐘就不玩了,要換另一款,然後一直換」
如果是三歲以下的孩童,這種行為還蠻正常的,三歲以上的話,那也許可以稍微訓練一下,讓他專注力更好一些。針對後者,我覺得可以建立學習習慣,並且提供有限選擇「三選一」進行,選了就要至少好好完成三題,才能換下一款,然後慢慢延長時間與題數。
-
4.「沒有常常使用教具的習慣,大多選擇玩具」
如果不是年紀太小或教具不適齡,在玩自己玩具時間足夠的情況下,我覺得是能要求孩子先做一點點教具,在玩玩具的。爸媽如果陪孩子玩過一陣玩具,中間休息時間,孩子若想請爸媽繼續陪玩其他玩具,我會先請他陪我做點學習,然後我就能陪他玩任何他想玩的玩具。
若家裡有雙寶以上家庭,我會優先陪要玩教具的小朋友玩,玩到一定時間後,才會陪要玩玩具的孩子玩。雖然聽起來怎麼有點現實,但事實上教具真的需要爸媽陪,而玩具是有可能可以自己玩的,這也是孩子自己要學習的取捨問題。我沒有不陪他們,一定時間後,我也會請做教具的孩子休息,換陪下一位孩子玩。
教具到底要多常使用才叫頻繁,我也不知道。不過我覺得一週能有個三次能操作教具(不一定要同款唷)學習就算很不錯了,當然目標還是養成每日學習的習慣。
-
5.「容易被家中其他小孩干擾,而無法好好進行教具」
這一點真的很難,因為大人也很容易被別人干擾。可以的話,要做教具時還是最好能家人各自帶開孩子進行不同活動。可是如果需要媽媽一打二三四的時候,我建議可以幫買為孩子都安排一些活動,例如教老大教具,老二三剪紙/畫畫/黏土/做別的教具,並且承諾其他孩子,等老大做完一段時間後,媽媽會換單獨教他們。有時候其他孩子干擾是因為沒事做,有時候是好奇,有時候是吃醋,爸媽應該能觀察出是哪一種類型,再尋求正確解決方式。
-
6.「只想用自己的方式玩,不想讓媽媽教或照著方式玩」
這有時候發生在孩子「遇到挫折」之後,或是孩子本身很固執及好勝。我家三寶也都會有這種情形,又以翰翰最劇烈且頻繁(汗)在孩子三歲以前,我覺得完全可以包容,在三歲以後,我覺得可以跟孩子溝通,依照年齡與執著度要求先照著規則做個至少一到三題,然後就能隨意自己玩。
若孩子真的很堅持不願意照著做,無須過度勉強。一樣回過頭先檢視:孩子是否年紀太小、教具是否適齡/有趣、是否剛好遇到孩子累了所以有情緒、是否剛才玩得正高興被叫來玩教具、是否玩完教具就得去洗澡睡覺、是否上一次玩教具有不好的經驗、是否有太多干擾因素(長輩/3C/兄弟姊妹),再來探討解決辦法。
可詢問是覺得不會照著做(覺得太難)、覺得不懂嗎?覺得累嗎?還是覺得自己那樣做比較好玩呢?真的不喜歡或不適合,可以先收起來一陣子再拿出來。如果喜歡玩,只是想要照自己的方式玩,就先讓他們那樣玩一下也無妨,玩久了搞不好下次就願意參考一下你的玩法唷!
/
以上就是莉娃的經驗小分享,如果還有什麼想問或沒回答到的,雖然我也不見得知道該怎麼做比較好,但還是歡迎留言討論!
💡最後工商一下: #小康軒桌遊團購到這禮拜天(1/31)為止唷❤️
康軒書櫃學生版 在 蕭詒徽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2019.01.01
鹽分地帶文學「道歉啟事」專題
作品〈之後 Ⅱ〉
2019.01.01
臺北文學季「52 赫茲」專題
作品〈洞〉
2019.01.01
文訊「選書職人們的快樂實驗場」專題
專訪〈為了百分之五:訪 Readmoo 讀墨電子書團隊〉
2019.01.01
臺北文學季公車詩文刊載
作品〈並不〉
2019.01.09
楊婕《她們都是我的,前女友》
書序〈楊婕〉
2019.01.20
大家一起看藍色蜘蛛網 深入調查隊長場
2019.01.26
大家一起看藍色蜘蛛網 念念不忘旁白場
2019.01.30
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習營
座談「透明與被透明」
#
2019.02.01
文訊「一頁知年」專題
專訪〈一路走到起點:訪春山出版總編莊瑞琳〉
2019.02.16
台北國際書展
隱匿詩朗讀「若是沒有詩,我將無以為人」
與孫梓評、陳柏煜
2019.02.24
大家一起看藍色蜘蛛網 走馬看花告別場
2019.02.28
高雄駁二「愛老虎油」展
作品《蘇菲旋轉》參展
#
2019.03.01
印刻文學「光陰書繭」欄目
作品〈青蛙〉
2019.03.08
楊婕《她們都是我的,前女友》
發表對談「誠實作為寫的代價」
與楊婕
2019.03.10
實中校刊社
受訪
2019.03.23
迷你詩集《鼻音少女賈桂琳》出版
2019.03.23
張東校刊社《不僅是什麼而是什麼而已.奸惡》三刊
作品〈幻肢〉
2019.03.24
宿舍 199X dorm 創刊號《修復映像》
作品〈偶〉
2019.03.25
銘傳大學古靜兒「BOOKS 議」
受訪
2019.03.27
目宿媒體「你寫我讀」專欄
讀鄭聖勳〈占卜〉
2019.03.30
中科實中校刊社
受訪
#
2019.04.01
文訊「淘氣的文學備忘錄」專題
隨筆〈夏宇、李柚子、吳鑑軒〉
2019.04.13
幼獅文藝文學導航春季班
座談「讓世界參與你的寫作」
2019.04.27
聯合副刊「童話詩」專題
作品〈填充題〉
#
2019.05.28
釀電影「釀酒師」專欄
專訪〈以過去擦拭現在:專訪林奕華,談「舞台映画」系列上映〉
#
2019.06.01
讀冊詩人節策畫「什麼,詩人也要___嗎?」
2019.06.01
宿舍 199X dorm 第二刊《自己的不等式》
作品〈到北車找陳京霈〉
2019.06.15
潘柏霖《1993》三版
發表對談「前往下個句子的螞蟻(然後將祂捏起)」
與潘柏霖
2019.06.19
林奕華《聊齋 Why We Chat ?》場刊
劇評〈為某個人成為鬼〉
2019.06.19
讀冊詩人節
對談「先不要哭,媽媽詩寫到一半!新手父母寫作日常」
與夏夏
2019.06.20
讀冊詩人節
對談「每個我的總和 ── 工作與寫作的剪接術」
與孫梓評
2019.06.28
BIOS monthly
專訪〈走過孤獨的宇智波鼬 ── 專訪 ØZI:比起被看見,更想被聽見〉
2019.06.30
三餘書店《鼻音少女賈桂琳》
限定發表會「蘋果。橘子。香蕉。椪柑。偶數的物品。」
#
2019.07.01
聯合文學雜誌「山在那裡」專題
對談側記〈江秀真 × 連明偉:步步向死,步步求生〉
2019.07.20
湖南蟲《最靠近黑洞的星星》
發表對談「詩人求生的證明」 w/湖南蟲
2019.07.23
BIOS monthly
專訪〈臨場反應不會憑空發生:Lulu 黃路梓茵,用全部的生活準備自己〉
#
2019.08.01
文訊「無形的設計,有形的文學」專題
聯訪〈表演者與他的裁縫:霧室 × 吳欣瑋 × 李君慈 × 木木 Lin〉
2019.08.18
台中「歹中慶季」文學季
座談「火焰不會規畫自己的燃燒:個人靈感與寫作紀律思索」
2019.08.21
BIOS monthly
專訪〈不能自由談論一切的香港所孵育的科幻:作家 Mr. Pizza 與 CUP 總編陶培康,《紅 VAN》下車以後〉
2019.08.25
陳昭淵《不明飛行物》
發表對談「第九類接觸」
與陳昭淵
#
2019.09.01
張東校刊社《不僅是什麼而是什麼而已.偵探》四刊
作品〈回憶錄:阿勒夫〉
2019.09.01
宿舍199X dorm 第三刊(未發行)
作品〈您在想些什麼(然後臉只會更遠)〉
2019.09.01
印刻文學生活誌「書寫聯想詞」專題
作品〈被幻滅〉
2019.09.02
逃出二七俱樂部
與熊一蘋
2019.09.05
BIOS monthly
專訪〈你們得到金曲的結果,我得到金曲的過程:專訪陳珊妮 a.k.a. 第三十屆金曲獎評審團主席〉
2019.09.09
燃殼《我們都無法成為大人》
推薦語〈我們只有當時可以失敗〉
2019.09.10
釀電影「跟爸媽說一個秘密」專題
作品〈Frances Ha,以及結局〉
2019.09.14
高雄文學館工作坊
座談「第一次和第一百次 a.k.a. 如何吃掉你的書櫃」
2019.09.21
中央社「網路文學這些年」專題
受訪
2019.09.27
葛大為《我記不得每隻貓的名字》
再版慶功對談「突如其來、對談」
與葛大為
#
2019.10.01
文訊「如果,2069」專題
作品〈被離席〉
2019.10.01
Shopping Design「如果華語音樂消失了」專題
隨筆〈歌詞寫進心裡/KTV 必點/華語音樂消失唯一想留的歌〉
2019.10.01
小日子「我與愛店 在我城」專題
受訪
2019.10.26
鄧九雲《女兒房》
自由書寫工作坊
與鄧九雲
#
2019.11.01
文訊「身體動能與文學心靈的對話」專題
隨筆〈翻觔斗〉
2019.11.07
BIOS monthly
專訪〈反正我不要死得太難看 ── 專訪傷心欲絕:總之,我們長大了〉
2019.11.09
第 15 屆林榮三文學獎新詩首獎
作品〈乘客〉
2019.11.11
BIOS monthly
專訪〈形變、分割、嫁接:不愛睡覺的設計師陳青琳,作品卻像夢〉
2019.11.15
影集《想見你》
前導 13 首連載開始
2019.11.20
BIOS monthly
專訪〈他們都不壞,只是沒有好好待我——專訪呂雪鳳,人生這堂漫長的表演課〉
2019.11.26
BIOS monthly
十一月選樂〈把藝術家當成髒話的藝術家:百合花《燒金蕉》〉
#
2019.12.01
幼獅文藝「絕版出來」專題
受訪
與陳昭淵
2019.12.06
BIOS monthly
十二月選樂〈千千萬萬個我,就是你:鄭宜農《給天王星》〉
2019.12.07
村上春樹創作 40 周年
講座「後青春焦慮 ── 文學少年懂讀村上」
與盛浩偉
2019.12.11
政大長廊詩社 × 金車文教基金會
座談「你有看過爛詩嗎如果你沒看過現在讓你看看」
#
試著幫電池充電的過程中就應該要被什麼東西所侵擾嗎,艾略克。我所知道的天空早就已經不是天空了所以,在光芒和豔麗之中尋求一個平衡點的女人老是在那裡。在昨天的聲音裡一點一滴地變小。令人愛不釋手的橘子色。
天空出現多少次了,那種自暴自棄的天氣啊。剪刀就這樣出現在我的面前,生病,然後口渴,然後什麼事情都不像是本來我所看到的火焰。螺旋狀的風,輕輕把我的剛剛變成下流的草原。愛情是危險的,難道我不知道嗎?可是安全難道就不危險嗎?
剛剛的天空被我用完了兩遍以後看起來像臉和親人的表情中那種憐惜。光是此時此刻我都在忘記。天上的空氣大概比它年輕的時候更加希望不曾在月亮消失以前來過這個地方吧。我微不足道的憤怒將會以雪女的模樣出現。Y,請妳不要再等。
2019 Dec. 31
康軒書櫃學生版 在 Rubee。小紅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開團:康軒學習雜誌+康軒最新圖書系列】1/6(一)止
🛒團購連結:已經結束
從Rubee中班的時候就開始訂康軒學習雜誌,一路從學前版,看到初階版,到最近的進階版。 Rubee一直都很愛看,尤其是愛聽他們的劇場式音檔。 她喜愛的程度完全超過我的預期。 假日還會去書櫃挖舊的雜誌來看,很多音檔也都聽到快爛了~康軒雜誌對孩子來說真的是魅力無法擋。
雜誌整合社會時事讓知識更有即時性;有貼近生活,深入淺出的專業報導,跟繪本或書籍本質上不太一樣,可以相扶相承。 學習雜誌也鼓勵孩子接觸各個領域、不論是數學、科學、語言、或是藝術等,讓閱讀不偏食,都有涉略。
康軒學習雜誌受到歡迎最大功臣之一肯定就是每期的讀本音檔。 精彩生動的程度,不論是小學生還是學齡的孩子,都會聽得入迷。 康軒更提供了多種方法可以播放這些音檔。
1. 「康軒學習雜誌有聲書」APP
這是最新推出也是最方便的方法! 只要下載專屬的 APP就能夠在手機上播放音檔。所有訂戶都能夠免費使用,不僅可以離線播放,多台設備同時使用,還可以針對某個單元或是期數重複播放或連續播放,比線上播放更便利!
2. 點選每期雜誌上的QRcode線上聽。
3. 到官網下載mp3音檔。(可以接著存入KidsRead點讀筆後點讀雜誌播放喔!)
____跟團前必讀文章匯總____
✅康軒學習雜誌
學前版:http://bit.ly/2QAcPRQ
初階版:http://bit.ly/37feAuu
進階版:http://bit.ly/2swev72
✅康軒圖書
小學生推薦書單|康軒故事繪本橋樑書:
http://bit.ly/2QvmSYv
小學生推薦書單|康軒知識漫畫:
http://bit.ly/36aaC6r
小學生推薦書單|科普知識漫畫:
http://bit.ly/2QDTBeb
小學生推薦書單|語文成語學習:
http://bit.ly/2SJvHk9
____康軒學習雜誌特色____
• 專業劇場情境式雜誌音檔
• 主題生活化,貼近孩子生活經驗
• 認識台灣,同時培養世界觀
• 扣合時事新聞
• 關心環境和動植物
• 互動設計,豐富的附件包括貼紙遊戲書、桌遊等
• 大量實景和實體照片
• 趣味漫畫,增進孩子理解,吸引孩子閱讀
____康軒學習雜誌特色適讀年齡____
• 學前版: 適讀年齡為學齡前 3-6歲 (每月1日出刊: 一年12期)
• 初階版: 適讀年齡為小一到小三 7-9歲 (每月1日、15日出刊: 一年24期)
• 進階版: 適讀年齡為中、高年級到國中 (每月1日、15日出刊: 一年24期)
____康軒學習雜誌獨家團購優惠方案____
(詳細內容可以參考文章會更清楚喔!)
#新訂戶
學前版
✪一年12期,加贈6期精選贈刊,共18期,$5,400
✪二年24期,加贈4期新刊+6期精選贈刊,共34期,$10,800
初階版
✪ 一年24期,加贈12期精選贈刊,共36期,$6,480
✪ 二年48期,加贈8期新刊+12期精選贈刊,共68期,$12,960
進階版
✪ 一年24期+加贈12期精選贈刊,共36期,$6,480
✪ 二年48期+加贈8期新刊+12期精選贈刊,共68期,$12,960
#續訂戶
學前版
✪ 一年12期,加贈4期新刊,共16期,$5,400
✪ 二年24期,加贈8期新刊,共32期,$12,960
初階版
✪ 一年24期,加贈8期新刊,共32期,$6,480
✪ 二年48期,加贈16期新刊,共64期,$12,960
進階版
✪ 一年24期,加贈8期新刊,共32期,$6,480
✪ 二年48期,加贈16期新刊,共64期,$12,960
____康軒圖書系列____
麗雲老師的閱讀小學堂1
麗雲老師的閱讀小學堂2
麗雲老師的故事專賣店-低年級篇
麗雲老師的故事專賣店-中年級篇
麗雲老師的故事專賣店-高年級篇
紅豆綠豆碰1
紅豆綠豆碰2
紅豆綠豆碰套書3
紅豆綠豆碰套書4
跟王文華學聽說讀寫
王文華說節日童話
王文華的食育童話 NEW!
Why博士套書1
Why博士套書2 NEW!
漫畫名人堂套書
大冒險系列
臺灣古道大冒險套書 NEW!
芝麻開笑門套書
第一個發明的故
馬警官破案記
李光福橋梁書 NEW!
廉政小公民套書 NEW!
爸媽不要看套書
數學小偵探
解謎獵人 NEW!
李光福校園故事
小偵探大追擊 NEW!
▌團購訊息 ▌
🛒團購連結: 已經結束
⏰團購時間:12/30 (一) ~ 1/6 (一) 23:59
▌團購注意事項 ▌
1.本專案 #新訂戶統一從2020年2月1日開始寄送雜誌,續訂戶將直接為您接續原本期數;#書籍將於2020年1月31日以前出貨。
2.本活動網頁限「信用卡線上結帳」,如需轉帳付款,請下載訂購單填寫資料。
3.本專案雜誌及圖書售價已含國內運費,國外訂閱需另加郵資,且贈品限寄國內地址,請下載訂購單填寫後回傳;圖書團購不開放國外訂購。
4.另提供國外訂購注意事項如下:
(1)國外信用卡有可能刷卡不過,若刷不過客服會再E-MAIL聯繫客戶提供別張卡號資料或採用其他付款方式。
(2)發卡銀行會跟客戶酌收海外交易手續費,每家費用不同,每請款一次會被收取一次手續費,所以建議不要分期以免被收取多次手續費。
(3)刷卡一律以台幣計費,依信用卡請款當時之匯率計。
(4)國外郵資不得分期,一律隨首期支付。
(5)學前版因配件較多,採航空掛號寄送;初/進階版採航空平信寄送。
5.下載訂購單填寫完成後,請傳真至(02)8665-1720或e-mail至客服信箱,並來電客服專線(02)8665-1740確認。
6.雜誌接單原則如下:
(1)公司不受理一次訂閱超過四年以上(含)之訂單(同版本及跨版本接續都不行)。
(2)公司不受理超過三個月(學前為3期/初進階為6期)的預購訂單。
(3)客戶於到期前五個月內(含)方可受理訂戶續訂,超過五個月則不受理提前續訂。
▌客服資訊 ▌
康軒客服專線:(02)8665-1740
康軒客服信箱: top945@knsh.com.tw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9:00~12:00/14:00~17:30
══════════════════════
░ 【Rubee 親子共讀】社團: http://bit.ly/2VzJw3R
░ 【Rubee 嚴選好物】社團: http://bit.ly/2VvLBOc
░ 訂閱電子報: www.rubeelittle.com/電子報
░ Line@: http://bit.ly/2VugHFH
░ IG: http://bit.ly/2VxWGhp
══════════════════════
📣團購預告: http://bit.ly/2nFVT1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