倖存的女孩
-
總有一些書讓人看了很痛苦、很氣憤、也很無力,因為真實存在在這世界上,黑暗至極、也荒謬絕倫,質疑著都二十一世紀了怎麼還會有如此殘暴之事,可仍有好多書訴諸了他們被迫改變的人生,而且都跟自以為神的假宗教有關。
-
知道作者娜迪雅是在2018年的國際新聞上,她是那一年的諾貝爾和平獎的得主...
倖存的女孩
-
總有一些書讓人看了很痛苦、很氣憤、也很無力,因為真實存在在這世界上,黑暗至極、也荒謬絕倫,質疑著都二十一世紀了怎麼還會有如此殘暴之事,可仍有好多書訴諸了他們被迫改變的人生,而且都跟自以為神的假宗教有關。
-
知道作者娜迪雅是在2018年的國際新聞上,她是那一年的諾貝爾和平獎的得主,她的人生故事很讓人震驚、也非常慘不忍睹。但我覺得世界黑暗的部分,並非閉上眼睛就能視而不見的,如果人人都是如此,那就什麼都不會改變了,於是帶著沈重心態看了她的自傳。
-
幾年前正是中東ISIS的猖狂期,國際新聞持續播放著庫德族迫害訊息,而少部分庫德族信仰著「亞茲迪教」,那是一個古老又傳統的教派,跟穆斯林一樣,他們對自己的信仰絕對虔誠而忠實,無法容許與異教徒的婚姻,也無法忍受墮胎。
所以亞茲迪教的村子大多是貧窮的,全是一個個的大家族,友愛著兄弟姐妹,卻也有種父權崇拜,而作者曾經居住的伊拉克小村子,正是全村信仰著六翼孔雀天使的亞茲迪教,他們並不好戰、也不願意逼人入教,但周圍皆是偏激的遜尼派穆斯林,所以男人們多少需要持槍警戒著。
-
伊拉克ISIS的興起,更是加深了宗教危機,然而庫德族的首領卻保證著一切都會沒事的,但卻在某個夜裡放棄了村子、偷偷逃跑了,面對來不及應變跟反抗的村民們,那些持槍偏激的恐怖份子一開始還會軟性尋問著是否要改信教,拒絕邪教了話,那麼一切就會沒事了。
-
然而…這對庫德族來說,完全不可能,「信仰」是比生命還要重要的東西,於是全村的男人被槍殺了,惟有年幼的男孩們被留了下來,準備洗腦當未來的聖戰士使用…
女人們則是被分類著,那一天娜迪雅親眼目睹了母親跟六個哥哥們被行刑式的開槍殺害,還來不及尖叫哭泣,已經被強壓上車,年輕的女孩們被迫成為性奴,那些人扭曲了古老可蘭經教義,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釋著,打著洗種族的名義,做出非常殘忍的性奴買賣…
-
爾後的日子,不需要談,全是地獄,最先被挑選出去的女孩,都是尚未滿十四歲的孩子,每一天都是毆打、跟做不完的家事,還有不斷的性侵,購買娜迪雅的畜生甚至試圖洗腦她,告知她已經不純潔了、完全是個穆斯林了,就算逃跑回到村裡,也只會被亂石砸死,甚至連娜迪雅本身也慢慢要相信這件事了,好在飽經折磨後,有個僥幸的機會逃跑了…
-
滅了娜迪雅全村的人是遜尼派穆斯林,然而願意奮不顧身救助她的人,居然也是遜尼派的穆斯林,那是個和平的大家族,只是剛好跟ISIS信仰了同個教派而沒受到波及,然而「幫助異教徒逃跑」,這事卻會嚴重到全家的性命,儘管如此,那一家之主依舊願意為此孤注一擲,為了一個這麼素昧平生的女孩。
-
只是驚險逃脫之後,回到庫德族,娜迪雅卻成為政治表演工具,救她的人被更是被迫曝了光,世界全是人性醜陋、自私自利著…
但是,娜迪雅在經歷這些痛苦後,儘管滿身傷,靈魂卻很堅強、不願意放棄著,她乾脆讓自己的故事被聯合國所知,成為人權鬥士,終於世界有所行動了,她也持續救助著庫德族女性們,幫助很多跟她一樣的女孩逃跑,最終希望著:「關於這樣的故事,她會是這個世界上的最後一個人。」
-
-
#reading #bookstagram #dailyreading #閱讀 #看書 #書蟲 #讀書帳 #圖書館
#倖存的女孩 #我被俘虜以及逃離伊斯蘭國的日子
#The_Last_Girl #My_Story_of_Captivity #My_Fight_Against_the _Islamic_State
#娜迪雅
#nadia_murad
庫德族信仰 在 馬老師的旅遊跑馬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時事求世 15
從時事看世界遺產:內姆魯特山(1987年)
土耳其面積是台灣27倍大,到土耳其旅遊的人雖不少,但多半都是在土西,土東鮮少人去,一來夏天炎熱,二來冬天寒冷,再加上居住在這邊的庫德族人被土耳其政府視為叛亂恐怖組織,也讓此地籠罩不確定的陰影。
土東是幼發拉底及底格里斯兩河流域的發源地,傳說中伊甸園所在地。在亞歷山大東征建立橫跨歐亞非大帝國過世後,帝國一裂為三,歐洲巴爾幹半島是馬其頓王國,埃及是托勒密王朝,亞洲是塞流古斯王朝,雖然地處亞洲,但源自於希臘的文化與在地的文化互相融合,使得歷史邁入希臘化時期。但也因為塞流古斯王朝疆域太廣,文化差異太大,實在很難有效管理國家,在東面,波斯建立安息帝國以及同為希臘人在中亞建立巴克特里亞王國,西面又面臨羅馬的擴張,許多諸侯紛紛獨立。有趣的是,巴克特里亞王國應該就是司馬遷的《史記》中記載張騫出使西域時所遇見的大夏國,東西文化在此相連。
從塞流古斯王國獨立出來的科馬基尼(Commagene)(西元前163~西元72年),建國者托勒密厄斯據說是波斯大流士一世的後裔,其實從地緣關係來看是有可能,但是不是真的其實並不重要,因為他也有希臘的血統,對於掌權者來說,血統或繼承的純正才是政權穩固與否的關鍵,所以說是神的後代,說是聖君的後代,這些都不足為奇,反正那個年代又沒有DNA鑑定,一切都是誰掌權誰說了算,著毋庸議,能夠左右逢源更佳。在選舉的時候,許多候選人不也是說自己是客家女婿、台北媳婦,射後不理的渣人一堆。科馬基尼王國在歷史上地位並不重要,但因為國王安條克一世為自己興建了墳墓,而這墳墓又被列為世界遺產,當真是死了比活著更出名。
內姆魯特山海拔2,134公尺,在山頂就是安條克一世為自己修造的陵墓,他在世時,結合了波斯和希臘的信仰,為自己創立一套王室膜拜儀式,從他留下的銘文中,說明他的宗教觀點及解釋作為的目的。他在其中一篇銘文中提到,他的陵墓豎立在高而神聖之地,要遠離同人而應接近眾天神,且與天神並列,他果然做到了。
到目前尚未發現進入墓室的入口,陵墓用石頭壘成,外表看來與山形合而為一,也就是這樣,看起來像是大型疊疊樂,若不小心抽動下層,上層砂石的重力也許會導致整個墓室損毀。東、西、北三面有類似台階式空間,矮牆上有一尊高8公尺安條克的雕像,分側兩邊的有海克力斯(希臘大力士)、宙斯、堤克(Tyche,希臘神話中的幸運女神)、阿波羅、密特拉(古老的雅利安人神明,波斯是雅利安人種),神像衣服、頭飾和龐大外形受波斯影響,而塑像則受希臘影響,具有希臘特色與風格,只不過頭部與身體早已分離。兩側各有獅子和鷹的雕像,同樣倒塌散落,神像底座有刻有神的名稱,和有關宗教儀式、法律、敕令等銘文。
要到內姆魯特山並不容易,從靠近敘利亞的大城桑尼烏法(Sanliurfa)出發必須包車,抵達內姆魯特山需要四個小時車程,可選兩個時段:一是中午12點出發,抵達看古蹟看夕陽,回到桑尼烏法晚上10點;二是半夜12點出發,抵達看日出看古蹟,中午左右回到桑尼烏法,到內姆魯特山還得爬來回一小時的路程,一般旅行社很少排,因為要從土西來到內姆魯特山,至少得安排三天時間,中間雖然有小景點,但極易引來抱怨,若沒有極大熱誠,奉勸好好考慮清楚,我是自作自受,當然甘之如飴。
庫德族信仰 在 紀錄觀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星月國度:土耳其的過去與未來】公視+#免費線上看👉👉https://reurl.cc/N67N1x (觀賞期限至-12/17)
#頭巾對女性來說是壓迫或有權表達宗教信仰?🇹🇷你知道嗎最早出現類似「#頭巾禁令 」的國家並非法國,而是土耳其!
凱末爾執政後推動 #世俗化 改革,希望創造更現代化,西化的國家,除了廢除一夫多妻,讓女性有選舉參政權外,鼓勵女性自由選擇穿著,禁止婦女在學校,教育機構,以及公眾場合配戴頭巾。
然而,隨着具有宗教主義色彩的正義與發展黨(AKP)上台執政,風向逐漸有變。 如現任總統 #艾爾段 和黨內巨頭的妻子,都曾因頭巾捲入世俗派的批評和質疑。最終在 2007 年,艾爾段政府以憲法修正案取消條文,頭巾禁令變相被廢止(艾爾段當時宣稱,自己支持世俗主義,但認為頭巾禁令的觀點過於狹隘,女性應有權透過服裝表達信仰)。
.
然而,也有人認為女權議題,成為世俗派和伊斯蘭保守派之間的政治操作...究竟發生了什麼事?關於土耳其的歷史《 星月國度:土耳其的過去與未來 》一次說給你聽!
.
.
/
🇹🇷【星月國度:土耳其的過去與未來】
公視+#免費線上看👉👉https://reurl.cc/N67N1x
\
.
#土耳其究竟從何而來?
#一次看懂土耳其歷史
土耳其共和國建國僅僅97年,而兩位強人總統:凱末爾及艾爾段,執政的時間就超過40年。一個帶領土耳其走向世俗化,一個堅持固守穆斯林傳統,卻使用相同 #專制高壓 的手法,鞏固他們對於權力的夢想。土耳其的未來將走向何方?
帝國和國家,共和國和民主,現代和傳統伊斯蘭,矛盾且複雜的土耳其,至今仍然動盪。本片將從歷史穿透這個,從古老帝國灰燼中站起的新興國家
.
.
#土耳其 #歷史 #建國 #穆斯林 #伊斯蘭
#亞美尼亞大屠殺 #凱末爾 #艾爾段 #鄂圖曼帝國
#敘利亞 #民族主義 #歐盟 #庫德族 #頭巾
#頭巾與軍刀的衝突
#現代和傳統伊斯蘭
┃觀點有𝐈𝐆┃追起來 (∩^o^)⊃⊃ www.instagram.com/viewpoint.pts/
┃節目資訊┃http://viewpoint.pts.org.tw/
┃#紀錄觀點┃ 首播週四22:00
╔═══════════════╗
►設紀錄觀點 搶先看!不再錯過好電影!
╚═══════════════╝
庫德族信仰 在 Dr. Shu 的旅遊文化攝影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一)我們今天繼續在Şanlıurfa。
照片是當地最有名的景點:Balıklıgöl。
我們之前有介紹這個都市以及這個「池塘」。雖然我們開始遊歷Şanlıurfa已經是數個星期以前的事,但還是不做重複介紹。
上次我們提到克里米亞戰爭的另外一項「創新」:攝影紀錄。
這是歷史上第一場呈現在民眾眼前的戰爭。
不過因為當時設備笨重、曝光需要非常長的時間,攝影記者完全沒有辦法拍攝動作畫面、只能拍攝靜物。加上攝影記者的派遣受到英國政府的控制,照片並沒有顯示戰爭的殘酷,反而那些戰爭風光給人浪漫情懷。
事實上,英國政府准許戰地攝影記者的原因反而是為了平衡當時文字對於英國參與這場戰爭的負面報導。
不過「攝影」這項當時的創新科技在另外一個事件上卻造成極大的震撼:對亞美尼亞大屠殺的報導。
隨著鄂圖曼帝國的自主權不斷受到歐洲與俄國挑戰,與所有獨裁政權一樣,蘇丹王室也要找個出氣筒。
這個出氣筒自然是國內讓多數民族嫉妒的少數民族,這就是亞美尼亞人。
歷史上亞美尼亞人的遭遇有點像猶太人:他們勤儉致富、社會地位普遍比多數族裔高,但卻遭到排擠。
而在鄂圖曼境內,猶太人與伊斯蘭教徒多有往來,但是亞美尼亞人卻相對封閉。
亞美尼亞人又多居住在俄土之間、與土耳其的世仇俄國同為基督徒。
這一切都讓亞美尼亞人成為鄂圖曼在國際上吃癟的代罪羔羊。
1876年,性格古怪的蘇丹Abdul Hamid II即位,強調對於君王的絕對效忠,而效忠的最重要表現就是信仰伊斯蘭教。
亞美尼亞人對於支撐他們生存幾千年的基督教,怎麼可能因為一個蘇丹就放棄,於是不予服從。這就換來蘇丹認為他們是鄂圖曼帝國最大的障礙、甚至把百年來帝國衰敝不張的禍根歸結於他們。
1878年俄土戰爭結束(俄土戰爭不止一次),土耳其殘敗,歐洲列強在柏林召開會議,商討土耳其境內少數民族問題。
亞美尼亞也自行派出了代表,希望列強承認阿美尼亞人在土耳其境內的公民權利,例如之前私有房產土地無端被其他民族如庫德族搶佔的情事不能再出現。
但是這個舉動看在蘇丹眼裡,卻是對他絕對權威的挑戰。
他索性放任庫德族以及其他少數民族對亞美尼亞人的欺侮、之後形成殺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