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庠序之教意思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庠序之教意思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庠序之教意思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庠序之教意思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8萬的網紅知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回到古代上學去!︱長知史 一直以來中國人都是重視教學的,古代的小朋友到了年齡就有資格接受教育。 但是到底古代的學校是怎樣的呢? ------------ 先從學校的名字說起。 其實在古代學校曾經被稱為「庠」,很多人一看上去就會覺得這是癢的簡化字「痒」。 但是仔細看看「庠」...

「庠序之教意思」的推薦目錄
  • 庠序之教意思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8-05-13 13:30:00
    有 455 人按讚


    回到古代上學去!︱長知史

    一直以來中國人都是重視教學的,古代的小朋友到了年齡就有資格接受教育。

    但是到底古代的學校是怎樣的呢?

    ------------


    先從學校的名字說起。

    其實在古代學校曾經被稱為「庠」,很多人一看上去就會覺得這是癢的簡化字「痒」。 但是仔細看看「庠」字的結構, 「广」代表寬大的房屋。 「羊」在古代往往有「善」的意思。兩個合在一起, 就是「庠」, 意思就是教人向善、 識禮, 從而使人品更加完善的地方, 也就是現在說的「學校」。「庠」在古籍中有很多記載, 比如: 《禮記·鄉飲酒義》: 「主人拜迎賓於庠門之外。 」《孟子·梁惠王上》: 「謹庠序之教。 」

    ------------


    除了「庠」,古代人對學校還有什麼稱呼呢?

    《說文解字》說到:「禮官養老。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那麼校、庠、序之間有什麼區別呢?


    孟子有說到:「設為庠序學校以教之:庠者,養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 ,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

    ------------

    如果「庠」是用以教導學生,那麼「序」和「校」分別是做什麼的呢?

    「校」,《說文》:「木囚也。從木交聲」,原是用木作欄格 養馬的地方,後來演變成為角鬥、校獵、考校等作用。

    「序」,本是習射的場所。《鄉射禮》鄭玄注:「序,無室,可以深也」。可以推測其結構十分簡陋,只是一座沒有四壁的大茅屋 而已,以便於人們習射。

    ------------


    除了學習項目的不同,貴族子弟和普通市民的子女所上的學校也不一樣。

    周的學制,是集三代的大成,主要分「國學」和「鄉學」兩種。「國學」為貴族子弟修學之所,「鄉學」為平民子弟修學之所。「國學」依程度的深淺,分為小學、大學兩級。八歲入小學,十五而就大學。《大學》一篇,是言大學堂之事;《弟子職》是言小學堂之事。至於地方的學校,則謂之「鄉學」,屬於小學性質。在鄉設有「虞庠」;在州設有「夏序」;在黨設有「商校」;在閭設有「塾」。這是周代地方學制的大概情形。

    ------------


    到了唐朝, 學校系統發展到了頂峰, 分類更細, 明清時期的學校都承襲了唐朝的製度。 一直到清末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 在《欽定學堂章程》中首次把學校稱為「學堂」。 辛亥革命後, 中華民國教育部公佈新的學制, 「學堂」改稱「學校」, 沿用至今。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