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序時帳簿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序時帳簿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序時帳簿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序時帳簿產品中有1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你好,歡迎每天聽本書,今天為你解讀的書叫《貨幣野史》。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本書的主題,我會說是「找回丟失的貨幣常識」。 什麼是貨幣常識呢?我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貨幣是一種特殊商品,它是在經濟發展中由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一般等價物的交換媒介。比如說,在原始社會里,有人種田,有人打獵,有人採摘,他們...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時間,魔力無邊。 醬料雜貨店正和隆,主打自家豉油、麵豉、甜醋,在上水石湖墟65年,如長流細水陪伴街坊每餐家常飯:蘸豉油魚更鮮,兩磚腐乳夠佐粥下飯;逢時過節爆薑下醬炆豬肉煮雞,豐腴滋味比得上酒樓大菜。 街坊就是鍾情這家醬料;但此情,差點成追憶! 想當年,老闆陳璧堃十足指腹為婚,不情不願從父親手上接...

序時帳簿 在 微晟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9-07 18:03:45

0901 我發現好多朋友 要考11月記帳士 這些是我最常見到的考題 和新修法的內容 啊沒考不要怪我 記帳士稅法預測及基本題型 稅捐稽徵法 §10 疫情延後繳納期間 §11-1擔保品修法的第四款土地部分 §26 因疫情延期或分期繳納時限 §27 因26條延分期仍未如期申報者應一次還清時限 稅務...

序時帳簿 在 南聲生生難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7-11 09:52:22

《#拾貝人》|#AnthonyDoerr|#時報 ⠀⠀⠀⠀⠀⠀⠀⠀⠀⠀⠀⠀ 在讀《拾貝人》的過程,我不時想到#吳明益 的《#苦雨之地》,兩者皆讓讀者置身在文字建構而成的自然天地間,享受一場不需要有目的的旅遊。《拾貝人》總共有八個短篇,當中有喜歡也有覺得無趣的,喜歡的原因多半是受到作者Anthony ...

序時帳簿 在 胡金倫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4-04 20:14:54

#火槍與帳簿:早期經濟全球化時代的中國與東亞世界, 第6屆韓國坡州亞洲出版獎著作獎! 李伯重著,2019年10月9日上市!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現今東亞正經歷快速全球化及高速發展,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回顧歷史以及從中吸取教訓至關重要。 李伯重將東亞視為整體進行分析,並把晚明時期的中國與東亞格局變...

  • 序時帳簿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0 22:48:49
    有 129 人按讚

    「你好,歡迎每天聽本書,今天為你解讀的書叫《貨幣野史》。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本書的主題,我會說是「找回丟失的貨幣常識」。
    什麼是貨幣常識呢?我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貨幣是一種特殊商品,它是在經濟發展中由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一般等價物的交換媒介。比如說,在原始社會里,有人種田,有人打獵,有人採摘,他們一開始是直接交換彼此的產品,但很麻煩,於是慢慢約定,用某種貴金屬作為交換的中介,形成了貨幣。這就是一般經濟學告訴我們的常識。
    但這本書告訴你,這個常識是錯的。書中說到,按人類學家的考察,歷史上不存在物物交換的經濟,更不用說由物物交換演變來的貨幣;相反,有很多證據表明,貨幣最初的形態是關於欠債的記錄,它不是一種物品,而是一項技術。比如,五千多年前蘇美爾人的債務記錄,近代英國使用的木條借據,太平洋的雅浦島上使用的石頭貨幣,乃至今天銀行系統中流動的電子數據,都能證明貨幣是一種信用債務記錄,而不是我們常說的交易媒介。
    這裡需要提醒的是:信用和債務是同一件事的兩個方面,債務表示負擔,信用強調償還,它們都代表欠債,因此在很多時候可以互換,比如信用卡就是債務卡,信用記錄就是債務記錄,信用擴張就是債務擴張,等等。
    那麼關於貨幣是信用的觀點是怎麼弄丟的呢?作者指出,在17世紀的英國,發生過一場關於貨幣鑄造的大辯論,當時德高望重的思想家洛克認為,貨幣作為商業活動的工具,價值要固定,標準要統一,他不認可貨幣是信用,而相信貨幣是金銀,這種觀點贏得了辯論,並影響了後來的經濟學家。經濟學的創始人亞當·斯密把它寫在經濟學的奠基之作《國富論》中,一直流傳到今天,成為經濟學的常識,也成為經濟學的一個失誤。
    這本書的作者菲利克斯•馬汀,有經濟學、古典學以及國際關係等多個學位,所以這本書不像一般經濟學著作那麼嚴肅,而是很有戲劇性。比如上面提到的貨幣常識的丟失,書中稱之為「謀殺案」,不過作者認為,洛克否定正確的貨幣常識是無心之舉,所以將它定性為「意外死亡」,充滿了故事色彩。這本書的英文標題叫「Money:The Unauthorised Biography」,被翻譯為「貨幣野史」,充分反映了這一點。
    按這本書的觀點,貨幣常識的死亡和丟失,是經濟學的重大失誤,我們要把丟失的貨幣常識找回來,才能更好地理解經濟現象。這有什麼用呢?用一位讀者的話說,魚恐怕永遠也不能操縱水的流向,但它明白了自己曾經逆流而動的徒勞,才會去嘗試改變那些可以改變的東西,讓事情變得更好。這就是認知的價值。
    接下來,我就分三個部分為你解讀這本書:第一,為什麼說貨幣的本質是債務記錄,而不是交易媒介;第二,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是如何被經濟學遺忘的;第三,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如何幫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
    第一部分
    先來看第一個問題, 貨幣的本質是什麼?說起這個問題,很多人憑借在書本上學過的知識,也能說出個一二三來,故事大概是這樣的:
    在原始經濟中,貨幣是不存在的,只有物物交換,效率很低。因為你必須找到一個交換對象,他有你想要的東西,你有他想要的東西,兩方面湊齊才行。這個困難讓人們產生了對交易媒介的需要,比如貝殼、金銀、銅錢等等,你可以賣出商品賺取它,又可以用它來購買一切物品,並且可以囤積起來,作為今後的財富。這就是貨幣的由來。它的本質是交易媒介。
    這套理論流傳廣泛、深入人心,因為它符合我們的邏輯想象,並有權威認證。早在兩千多年前,亞里士多德就提出這種觀點,17世紀著名的思想家洛克也堅持這種觀點,最重要的是亞當·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經濟學奠基之作《國富論》中發展了這套理論,被後來的經濟學著作沿用,成了經濟學的標準常識。
    當然,它有時也會受到懷疑,比如經濟史上有個著名的「拿石頭當錢」的案例,就對這種常識構成了挑戰。案例說的是在太平洋西部,接近菲律賓的地方有一個島叫雅浦島,當地人過著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島上只有三種產品——魚、椰子和海參,沒有農作物,幾乎沒有藝術品和手工製品,很少跟外界貿易,可以說是現代人眼中的原始社會。
    按理說,這種地方最可能看到物物交換的景象,但恰恰相反,雅浦島有一套高度發達、與眾不同的貨幣,學術上叫「費幣」(中文是浪費的費)。這是一種又大又厚的石輪,直徑從1英尺到12英尺不等,中間有一個洞,可以插進木棒進行運輸。一開始人們認為,當地人選擇這種貨幣形式是為了防盜,因為它不易攜帶,就不會成為偷盜的目標。
    但後來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在雅浦島上,交易計算的是彼此的債務,用債務抵消,餘額在以後的交易中再結算。即便到最後結算的時候,如果需要轉移的費幣太大,不容易搬動,它還是會留在原處。這個案例引起了人類學家和經濟學家的注意,它不僅對貨幣起源的常見理論提出了挑戰,還引發了貨幣到底是什麼的懷疑。
    一般理論認為,貨幣是一件「東西」——是從眾多商品中選出來的,充當中介起到方便交易作用的特殊商品。但雅浦島的費幣並非如此,通常這些石頭比交易的物品更難移動,在大多數交易中根本沒有被交換過,因此它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商品交換媒介,更像是一種信用記錄和債務清算手段。
    那麼,雅浦島的狀況是不是特例呢?隨著更多的研究和證據出現,人們發現它不是特例,而是普遍現象。
    比如,在距今五千多年前的中東兩河流域,就有了記錄債務的貨幣技術。考古發現當時的帳簿上有一種叫謝克爾的記賬單位,它記錄了商品、勞動和法律懲罰等各種事物的價格,比如每個月的勞動價值是1個謝克爾,租一輛牛車每天要支付1/3謝克爾,扇別人的耳光要罰款10個謝克爾,等等。這種經濟既不是物物交換,也不靠鑄幣支持,而是靠虛擬的債務和收入記賬系統來運作。這時候貨幣充當的是計量單位和債務記錄,而不是一種商品。
    又比如在公元12世紀,英國出現了用木條作憑證的支付系統,人們在木條上鑿出凹口,以記錄貨幣單位的數量,將它一分為二,債權人和債務人各拿一根。債權人那一根可以作為支付憑證流通,當有人把代表債權的木條拿到債務人跟前要求償付時,兩根木條上的切口必須匹配。這種獨特的支付系統,在英國持續了幾百年之久。
    今天的銀行體系,更能體現貨幣是信用和債務的特點。這一點我在《現代貨幣理論》這本書的解讀中談過,這裡就不展開說,只做簡單的概括,那就是:銀行通過批准對企業或個人的貸款,能夠憑空創造出新的貨幣,這些貨幣的本質,就是企業或個人的信用(債務)記錄。
    總之,這本書通過引用一系列證據和研究,否定了傳統經濟學提出的,貨幣是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交易媒介的商品的觀點,比如美國學者喬治·道爾頓認為,如果將「以物易物」定義為沒有貨幣的市場交換,那麼從來沒有證據表明它是重要或主流的交易模式;劍橋大學的一位人類學家更是直截了當的說:「從來就沒有關於以物易物經濟的直接記錄,更不要說從這種體系中誕生貨幣了。」
    那麼貨幣是什麼呢?這本書認為,貨幣是由債務記錄和清算系統構成的社會技術,它的核心是信用。傳統經濟學認為,有形的貨幣才是錢,信用和債務是以此為基礎衍生的虛擬現象;而這本書認為,信用和債務才是貨幣的本質,硬幣、鈔票、存款等等這些具體的貨幣,只是表徵,是用來跟蹤記錄經濟中債權債務關係的工具;打個比方,認為貨幣產生信用,就像說太陽圍著地球轉,那是錯誤的直覺,而認為信用產生貨幣,就像認為地球圍著太陽轉,這才是貨幣的常識和真相。
    第二部分
    那麼,這種常識和真相是如何被經濟學遺忘的呢?這要從一場辯論說起。因為17世紀的英國,出現了貨幣短缺,因此要重鑄貨幣,人們對此產生了分歧。
    當時的英國,主要流通的是銀幣,它在使用中會磨損,還有人把邊角銼下來,鑄成新的硬幣牟利,這些殘缺的硬幣重量或成色不足,卻以法定面值在流通,於是就產生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也就是說,當人們發現成色不同的硬幣都以相同的面值流通,就會把沒有毀損的貨幣貯藏起來,只用那些不合格的劣幣進行交易,這樣就把良幣從市場中排擠出去。
    結果就是,在17世紀60至90年代,硬幣磨損、偷銼剪切的現象在英國愈演愈烈,劣幣充斥於市場。到了1695年,大多數流通硬幣所包含的銀的成分,只有出廠時的一半左右,相同材質的銀塊的價格,比鑄成硬幣要高出近25%。另外由於當時的金、銀兌價不合理,英國的銀幣外流,導致貨幣短缺,嚴重影響了英國的商貿秩序和經濟發展。
    於是,英國政府和議會開始醖釀重鑄貨幣,但對於如何重鑄,爭議很大,其中有兩位重要人物,一位是財政大臣威廉·朗茲,另一位是當時著名的哲學家約翰·洛克,提出了針鋒相對的意見。
    財政大臣朗茲建議,把所有銀幣的面值都提高25%,新幣和舊幣同時流通。舊的劣質硬幣雖然重量和成色不足,但可以按面值流通,而新鑄成的優質貨幣,要麼將法定面值提高25%,要麼將實際含量降低20%。總之就是提高銀幣的法定面值,降低鑄幣的金屬含量,這樣可以讓人們願意把白銀送到鑄幣廠被收購,同時那些被私藏的優質銀幣也會重新進入流通,使銀幣短缺的狀況得到改善。
    但另一方面,當時著名的思想家洛克反對朗茲的意見。他認為白銀才是真正的價值來源,才能充當法定貨幣,貨幣必須保持固有的含銀量,才能維護貨幣的信譽,因此他反對降低鑄幣的含銀量。他主張按原來的重量和成色標準重鑄新幣,取代殘損的舊幣,而在新幣取代舊幣的過程中,由政府承擔損失。
    他們的意見代表了兩種不同的貨幣觀。洛克認為貨幣是一種商品,貨幣的價值是由充當貨幣材料的金屬含量所決定的,因此不能隨意變動標準,這叫金屬主義;而朗茲認為貨幣的金屬含量不重要,重要的是貨幣標識,因為貨幣只是國家規定的計量符號,這個標準是可以變動的,這叫名目主義。換句話說,洛克認為錢是金銀,信用只是硬幣的延展;而朗茲認為錢就是信用,硬幣只是信用的物理表徵。這就是商品本位和信用本位的區別。
    最後,這場辯論的結果是洛克的主張獲得了政府認可。1696年1月,英國議會下令,從當年6月起殘缺的硬幣不能再用。在此之前,它們可以用來繳納稅款或購買政府債券,仍然按法定面值計算,從7月起,就只能按貨幣中真實的含銀量以市場價回收。這樣,缺損的貨幣被收集起來,加上政府投入的白銀,按照標準的重量重鑄貨幣,整個過程持續了三年。
    按照作者的觀點,朗茲的建議是正確的,而洛克的主張把事情弄糟了,但是沒辦法,他們的權威和影響力相差太遠。洛克不僅被後世認為是啓蒙時代最重要的思想家,被稱為「自由主義之父」,並且在當時也被看作英國議會制度的首席理論家,是名副其實的意見領袖。他不僅決定了英國鑄幣大討論的政策結果,也對經濟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在接下來誕生的古典經濟學理論中,從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開始,洛克的貨幣觀就佔據了主導,按原書的話說,「在斯密和他的古典經濟學追隨者的作品中,出沒著一個幽靈:這就是約翰·洛克以及他那套貨幣自然主義。古典經濟學家對洛克的忠誠不可動搖:貨幣就應該是黃金或白銀。」正像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說到:「和其他商品比起來,金屬損耗較少,沒有任何東西比它們更抗侵蝕。此外,金屬還可以按任意數量分割成小塊……正是這種特性,讓金屬變成了最適合商貿和流通的工具。」
    不僅如此,洛克對價值的認識,也就是「價值是物品的自然屬性」的觀點,對古典經濟學的分析方法影響深遠,它極大地簡化了理解經濟的任務。因為如果把價值看作天然的東西,那麼經濟學分析根本不用關心貨幣。貨幣只不過是為瞭解決交易不便的媒介,人們想要的不是它,而是可以用貨幣買到的商品。這樣一來,經濟學的分析最好是從忘掉貨幣開始,而去關注生產、分配、消費等「真實」的經濟問題,就像另一位經濟學家穆勒總結的那樣,「簡而言之,從本質上說,在社會經濟範疇中,不可能有比貨幣更不重要的東西了。」
    就這樣,經濟學從創立開始,就把貨幣打入了冷宮,因為主流經濟學家認為,貨幣只是商品交換的媒介,不對經濟產生實質影響,這種觀點一直流傳到今天。而在《貨幣野史》這本書看來,這恰恰是貨幣常識的死亡和丟失,是經濟學的一個失誤。我們要把丟失的貨幣常識找回來,才能更好地理解經濟現象,解決經濟問題。
    第三部分
    那麼,運用新的貨幣常識,可以分析哪些現象、解決什麼問題呢?按照這本書的觀點,要想正確認識金融危機,保持社會穩定,就需要運用新的貨幣常識。
    就拿過去幾十年來說,金融危機在世界各地層出不窮,從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到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再到2002年阿根廷主權債務危機,直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這種動蕩並不是偶然出現,而是反復發生的。這種金融系統的不穩定,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這本書的作者認為,貨幣本身就有不穩定的特質,因為它總是傾向於產生不可持續的債務負擔,當債務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造成金融危機。
    比如,在經濟景氣時,資產價格會上漲,導致投機增多,很多人將資產抵押成貸款,進一步買入資產,造成資產價格不斷上漲。而大量投機產生的債務,會讓投資者資金緊張,也就是收入不夠支付利息。當債權人開始要求償還時,負債累累的投資者必須賣掉資產來維持現金流,而這時候,已經沒有交易對手可以支付如此高昂的資產價格,因此出現拋售,導致資產價格跳水以及流動性緊張,最終造成金融危機。
    更麻煩的是,金融危機會造成社會不穩定,因為它會帶來收入下降和失業。2008年之後發生的「佔領華爾街」還算是溫和的,往前追溯問題更嚴重,比如2002年阿根廷債務違約引發的金融危機,造成社會騷亂和政局動蕩。1990年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導致房價、股價的大幅下跌,企業大面積破產,造成日本經濟「失去的二十年」。
    對此,作者的建議是什麼呢,他在書中說到:
    「許多國家目前的金融不平等到了無以為繼的地步——或者說它們的債務太多了。而且我也認為,目前嘗試逐漸減輕這些巨額債務的策略……在政治上是不可行的,在經濟上也不令人滿意。而如果參考梭倫書中的建議,我們就能提前處理這個問題,或者通過設計幾年的高通脹,或者通過直接重組債務的方式。」
    你看,這裡提到了梭倫的建議,也就是梭倫的改革。公元前594年,梭倫被選為雅典的執政官,展開了一系列被後世稱為「甩包袱」的社會改革,其中首要的一條是取消債務。而所謂通過高通脹或重組債務來處理問題,就是作者認為,為了減少金融危機和社會動蕩的隱患,需要通過技術手段來減輕社會負債群體的負擔,甚至是大規模地赦免債務。
    這種建議是異想天開嗎?不是,它有一定的歷史依據和現實基礎。
    書中說到,古代中東地區就有這樣的傳統,在整個社會不能支撐債務負擔的時候,國王會宣佈,所有債務一筆勾銷。《聖經》中也有類似記載,在宗教歷史上,每四十九年的最後一個贖罪日結束後,叫「禧年」,這一年每個奴隸都可以重獲自由,每一塊土地都可以物歸原主,每一筆債務可以一筆勾銷,每個人都有機會重新開始。
    正是按這個思路,1997年有人發起了「禧年債務運動」,要求取消貧困國家的債務,特別是那些發生飢荒、戰爭和瘟疫的國家,因為這些國家無力償還債務和支付利息,陷入了依賴債務的惡性循環,唯一的辦法是減免或者完全取消債務。
    按照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欠債還錢是天經地義的事,在市場經濟中,遵守契約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則,這本書的作者為什麼還主張赦免債務呢?
    這就要回到對貨幣的認識上來。傳統貨幣觀點認為,經濟價值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事實,貨幣的職責就是衡量它,但不能影響它。貨幣本位是政治公平的支點,就像物理天平的支點一樣,它必須固定在一個位置,才能保證測量準確。因此,遵守債務契約和尊重貨幣本位是一件順應規律、理所當然的事,不能違背它。
    但是這本書認為,沒必要把經濟價值看作天然的事實,而應該看作是為了實現公正繁榮的社會而發明的概念。貨幣政策的終極目標不是貨幣穩定,而是實現一個公正繁榮的社會,既然如此,債務重組或通貨膨脹導致的違約或偏離貨幣本位,只要有利於社會穩定,都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在《羊群的共識》這本書中有一個案例,似乎印證了作者的觀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冰島整個國家陷入了困境,因為之前他們大量擴張信貸,欠下了巨額債務,危機爆發後冰島三家最大的銀行破產,三十萬冰島人背負了上千億美元的外債,加上資本市場的虧損,平均每個人背負了上百萬美元的債務。於是,冰島政府決定重啓經濟,將危機時期產生的居民負債一筆勾銷,用三大銀行的稅款來補,受到舉國上下的熱烈支持。
    結語
    說到這兒,關於這本書的內容就快介紹完了,我幫你回顧一下它要回答的幾個重要問題。
    首先是貨幣的本質是什麼?傳統經濟學認為,貨幣是由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交易媒介的特殊商品。這也是我們大多數人所認為的常識,因為從小到大,幾乎每個級別的經濟學教科書,都是這麼說的。但是這本書告訴我們,這個常識是錯的。因為根據人類學家的考察,沒有發現大規模的物物交換的堅實證據,反而有大量的歷史研究表明,貨幣最初是以債務記錄的方式誕生的,它的核心是信用。它不是一種物品,而是一項技術。現代銀行通過借貸創造貨幣的機制,更是清晰無誤地展示了這一點。
    其次是貨幣的這種常識,是怎麼在經濟學中被遺忘和顛倒的?這本書的作者認為,歷史的偶然造成了這個結果,因為17世紀著名的哲學家洛克,在一場重要的貨幣辯論中贏得勝利,並影響了後來的經濟學家。作者認為經濟學把貨幣看作交易媒介,把經濟看作是去掉貨幣之後的物物交換,進而認為貨幣在經濟中無關緊要,對我們看待經濟問題產生了極大的誤導。 只有把貨幣看作信用或債務,才能明白它對促進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對造成經濟波動影響巨大,這才是貼近現實的觀點。
    第三,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如何幫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作者在書中談到了金融危機,他認為貨幣總是傾向於積累不可持續的債務負擔,是金融危機反復出現的根本原因,而要維護社會穩定,我們只能採用一些非常規的手段,比如赦免窮人的債務,這在西方有歷史和宗教的傳統,卻對「欠債還錢」的中國古訓構成了挑戰。
    不過我認為,讀完了這本書,如果理解了貨幣是債務、同時也是信用的觀點,會對中國的另一句古訓「人無信不立」有更深的感悟。
    過去我們通常認為,「人無信不立」是一種道德要求,跟人的物質利益沒有太大關係。而當我們知道貨幣就是信用之後,「講信用」似乎多了一層理由。它不僅是一種可貴的精神品質,並且會在某個時候給我們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這就是講信用的巨大價值。」

  • 序時帳簿 在 郭莉芳 X 理財講堂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11 06:06:18
    有 212 人按讚

    #點頭如搗蒜
    #沒錯沒錯沒錯
    #媽媽要夠懶人生才美好
    #不能只有我看到
    此文深得我心,
    大家覺得呢?
    #家裡亂就讓它亂吧
    #視而不見
    *******
    掌握分秒必爭三大步驟
    上班族媽媽生活步調緊湊,分秒必爭,壓力油然而生。聽聽過來人媽媽與專家的建議:

    1. 找回時間、遠離時間小偷

    《我不當陀螺族》一書建議,重掌生活控制權的第一步,是追蹤你的時間並找出問題所在。記錄自己怎麼利用每天的二十四小時,以半小時為單位,大小事都記下分析。叮嚀自己遠離「時間小偷」,例如沒完沒了看電視、上網、逛部落格、和朋友用電話聊很久,以及寫流水帳般的email。

    2. 減少要做的事、選定優先順序

    日本暢銷作家勝間和代在獨力扶養三個孩子的同時,陸續取得日本中小企業診斷士、多益英檢與商管碩士的資格,還能維持每週健身和修指甲的習慣。她在《年收入增加10倍的時間投資法》中分析,人會愈來愈忙是因為沒有減少要做的事情,決定不做比決定要做更加重要。

    3. 善用時間帳簿、並記下目的

    選擇自己上手的行事曆或記事本,勝間和代推薦操作檢索方便、顯示方式周到的Google日曆。有意識的記下每件待完成事項的目標,依照目標隨時修正行動,否則愈記愈多,一個個做下去,只會更浪費時間。

  • 序時帳簿 在 龔成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11-13 18:00:05
    有 114 人按讚

    【龔成問答信箱】(Q18161-Q18180)

    Q18161:

    龔Sir 你好,小弟今年29歲

    近來才開始有心研究一下投資,以前都有買股票的經驗,不過普遍都是很快就放 見帳面賺一萬幾千就放,完全做不到你一直以來教人 「投資是買一間企業」,而不是短炒的方法。

    因此近日買了你2本書籍
    不過想請教一下

    如果想預參考你的書籍,會有一個順序的排列嗎?

    因為我看了 財務自由行,但當中好像有一些比較深奧的層面,不太適合我這種初學者。

    因此想請教一下老師,我應該從那一本書籍開始,適合我這一種,連巿盈率還未搞清楚是什麼東西的新手嗎?

    萬分感謝你無私的分享

    龔成老師:

    你可首先順次序睇:

    《80後百萬富翁》
    《股票勝經》
    《80後2百萬富翁》
    《80後3百萬富翁》
    《50優質潛力股》
    《大富翁致富藍圖》

    之後再睇其他。

    書本在三聯、商務、誠品都有得賣。由於部分書在一些書店已斷,所以若你見唔到,問下職員就得(又或向職員訂都可以)。

    以下是我的12本書:

    《80後百萬富翁》(第8版)
    《80後2百萬富翁》(第4版)
    《80後3百萬富翁》(第2版)
    《財務自由行》(第6版)
    《大富翁致富藍圖》(第4版)
    《50優質潛力股》(第3版)
    《50穩健收息股》(第3版)
    《50值博倍升股》(第1版)
    《股票勝經》(第3版)
    《選股勝經》(第2版)
    《年報勝經》(第2版)
    《5年買樓4部曲》(第1版)

    ------------------------------------------------

    Q18162:

    你好啊,龔成老師。
    我係一個投資新手,好想請教你

    我27歲,月入35k, 現有70萬saving. 想用一年滾大一倍。

    早前小試牛刀,賺過8000,後來炒作一傳媒同中芯,倒虧18000。

    而家想希望可以儘快賺翻輸既錢。
    你覺得我應該怎麼部署?

    龔成老師:

    一般來說,我會建議長線投資,因為短炒反而無高回報,所以持有3年以上,都是基本的。

    好多散戶都會認為,中短線不斷投資,會否快賺到錢,我過往做了10年銀行、證券行,見有大量客都係咁樣想,但結果是,佢地絕大部分(係絕大部分),都係輸錢,唔好講咩回報。

    你想1年賺一倍,但就算全球投資賺最多錢的人,巴菲特,一年都只是20%。

    即是說,如果你強行要有極高回報,背後就一定要承受風險。

    你要從基本知識開始,建議你睇《股票知識》,同時明白「買股票就是買入企業,長線持有」,要小心分析才可入市。

    ------------------------------------------------

    Q18163:

    龔成老師你好啊,我係啱啱先開始認識你 同埋開始對投資有概念嘅人,今年21歲,讀緊大學,仲有兩年先畢業。

    琴日去書局 有睇到你兩本80後百萬富翁嘅書,可能因為我只係啱啱先認識投資(以前中學經濟最差),所以好多野都唔係好清楚。最近就係因為睇左你嘅FB,身邊嘅同學又開始研究,所以我先對投資有少少研究,想好似你本書咁,係越年輕嘅時間 越快投資。

    我本身自己有大概7萬資產,想攞一半用黎做投資,有同屋企人討論過,想參考你建議,月供盈富基金,希望係大學畢業出黎之後,都會有少少錢(雖然月供好似係要擺得越耐 先會越多錢)

    屋企人唔識股票投資,爺爺之前有買股票,但佢成日係高價買,以前買匯控,但蝕左好多,自己都唔敢買股票。

    媽媽就攞埋我啲錢,一齊去內地買樓,但因為依家社會狀況,黎近呢幾年去內地買磚頭 我都信唔過 同埋想自己啲錢,比自己話翻事。

    因為我仲係啱啱先開始對投資有少少了解,本金唔多,有冇啲比較好嘅建議?或者老師有冇啲班或者書 適合新手參考?

    唔好意思。問嘅內容比較長,因為我想係越年輕就越快做投資。

    知道自己將來做果份工作嘅人工不多,都係得二萬五左右。

    自己一早已經有寫帳簿,紀錄低每日嘅支出,
    自己平時都好少買嘢,每個月都有三千兼職錢左右,將來做果份工,已經預左 每個月都要草一萬。

    因為知道自己嘅背景唔太好,所以好想靠努力,賺錢養老一輩

    希望老師可以解答一下

    龔成老師:

    你要做三樣野,第一,增加知識,你要學理財及投資的知識,記住,投資並不是坊間的炒炒賣賣,你要從書本或課堂上認真學習。你可以睇《股票勝經》《財務自由行》,打好基礎。

    第二,了解銀行及證券行,去開一個證券戶口,並準備做月供股票。

    其實兩者都可以,銀行就較方便,但手續費就較貴,證券行收費就較平。你可以先了解下不同的收費。

    第三,將每月的部分資金,去做月供股票,供盈富(2800)。對初階投資者來說,月供股票是一個很好的累積財富方法,因為可避免你一次過在高位買入的風險。

    原理如同儲錢,不過就不是儲現金,而是儲股票。計劃要長期進行。

    另外,盈富是一個組合,適合絕大部分人投資,風險不高,長期儲貨可助你財富平穩增值,記住要長線持有。

    當你在做上述三件事的同時,開始學下股票,了解下那些股票適合你自己。上述只同你簡單供盈富,當你過半年,有知識及少少經驗後,就可以利用你手上的資金,其中一部分,去投資股票。

    你現時已行在正確的方向,保持記賬,每月要自己儲$1萬以上,同時開始月供股票,保持知識增長。

    ------------------------------------------------

    Q18164:

    老師你好,小弟自上年年底開始留意你既專欄,本人40歲已婚,月薪約10萬,現有三層物業,其中兩層自住,一層收租

    貸款總額餘下$500萬左右,月供$2萬,租金收入每月$2萬已可抵銷供樓開支,因早年追求高風險投資失利,現流動資金只餘$50萬

    另有一筆非流動現金$80萬三年後才可取回。

    扣除每月開支(包括車貸月供$1.4萬餘32期)每月大約可儲蓄$4萬,最近開始買股票現有股票如下:

    9988 500股 買入價$250
    1177 4000股 買入價 $9.12
    823 100股 買入價 $59
    788 2000股 買入價 1.44

    本人現在有點迷惘,應該朝着那方向出發,到底應該部署股票投資還是物業投資,因家中還有一個首置名額可單稅購買物業,但又擔心現時風險太高

    如考慮股票投資應該購買那些股票才合適,請老師指點迷津,謝謝。

    龔成老師:

    你現時的財富比例較集中在物業,因此之後應加強股票方面的投資,令組合更加平衡。

    因此,你暫時的方向,都應該著重「股票」,物業可持有但不要再加。

    你現時持有的股票,都是有質素的,你可長線。

    你可以投資「平穩增值股」+「潛力股」,不過,由於潛力股要求你有一定的投資知識,因此這刻不用急著投資,你可以集中在平穩增值股先,潛力股小注好了。

    你可以考慮盈富(2800)、銀娛(0027)、恆基(0012)、港鐵(0066)、平安(2318)、粵海(0270)、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等,你可以了解下這些股票,然後從中選股。

    如果想增長力高少少,可考慮:阿里(9988)、騰訊(0700)、港交所(0388)、舜宇光學(2382)、小米(1810)、比亞迪(1211)、中生製藥(1177),但就要明白波動性比上述會高左,同時風險大左,你要自己平衡。

    如果你不懂股,就集中供盈富$5000。

    現時大市處合理區,可以一邊投資一邊留現金,而餘下現金的運用,就是等大跌市時出手,如果你能在這段時間學好選股等技巧,到大跌市時就能把握機會,財富增值會更明顯。

    ------------------------------------------------

    Q18165:

    Hello ! sorry it's a long message!

    今年開始睇你書 睇左80後百萬同50優質潛力股,由0知識到開始試買,而家廿九歲 月入 35K

    一畢業唔識就比人說左買月供3000 人壽連儲蓄計劃,要供25年。有D後悔因為好唔flexible

    但我而家每個月都at least 望一次做成點,又真係好似賺緊錢,所以我當儲一個真係好長年期一定唔郁的錢,其實你覺得呢D計劃點?

    另外,因為初試所以 budget 用十萬 (唔計月供股)

    睇完你D嘢就買左
    金沙 (1928) @30.6 (3手)
    太古地產 (1972) @18 (5手)
    中國鐵塔 (2手)@1.47

    月供緊 2000 盈富 3000 中電
    想問下以上的做法方向正確嗎?

    但因為未用晒個十萬 想買多隻潛力股
    睇中左必瘦站 但而家 係咪仲係貴左D定係買住一手先其實都可以?

    定係有其他更抵買的潛力股?

    另外股票勝經同選股勝經應該睇邊本先?

    (而家睇緊《巴菲特的投資原則》 (Warren Buffett's Ground Rules: Words of Wisdom from the Partnership Letters of the World's Greatest Investor).)覺得選股心態 心理質素可以唔只用在投資上,對做人目標的實踐好有幫助。我個人鍾意聽podcast/ documentary 有無你睇過嘅好嘢推介

    look forward to your reply
    Thanks a million!

    龔成老師:

    你持有的都是有質素的股票,可長線。

    至於月供,盈富(2800)無問題,但中電(0002)只是收息股,未必適合你。

    當我地進行人生財富累積,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年輕人應投資較多增值類資產,而較年長的,則應投資較多保守類項目,因為年輕人的財富系統未成形,同時負擔較少,可承受的風險度較高,所以會著重增值為先。

    例如初期投資較有潛力的股票,令財富較快增值,當增值到一定金額後,可開始將財富分配至平穩增值型股票,然後到年紀漸長或已累積了相當財富後,才漸漸轉成收息型股票。

    你這個年齡,是財富增值的黃金時期,要好好把握,盡你一切的力量去儲蓄、投資、學投資知識。

    你可以投資「平穩增值股」+「潛力股」,不過,由於潛力股要求你有一定的投資知識,因此這刻不用急著投資,你可以集中在平穩增值股先,潛力股小注好了。做月供股票,每月$5000

    你可以考慮盈富(2800)$2000。

    另外再加1、2隻(每隻$1500):銀娛(0027)、恆基(0012)、港鐵(0066)、平安(2318)、粵海(0270)、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等,你可以了解下這些股票,然後從中選股。

    如果想增長力高少少,可考慮:阿里(9988)、騰訊(0700)、港交所(0388)、舜宇光學(2382)、小米(1810)、比亞迪(1211)、中生製藥(1177),但就要明白波動性比上述會高左,同時風險大左,你要自己平衡。

    如果你不懂股,就集中供盈富$5000。

    現時大市處合理區,可以一邊投資一邊留現金,而餘下現金的運用,就是等大跌市時出手,如果你能在這段時間學好選股等技巧,到大跌市時就能把握機會,財富增值會更明顯。

    必瘦站(1830)之前派左大額股息,所以合理價都要減翻這數,現時只是合理區中上部。

    你可以睇《雪球》、《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

    ------------------------------------------------

    Q18166:

    老師,早幾日見到你出有關「困在死胡同的中產」的post與我家經濟相似,都是工作穩定,收入高但支出多,雖有物業,但是負債率高。想請教你,我們現時的理財方向正確嗎?

    本人33歲,月入8萬,太太29歲,月入5萬。現時居住公司宿舍,但4年後要交還,而4年後,可領10年居住津貼,每月4萬x12x10=480萬。

    本人8年前買入物業,現升值至850萬,未償還貸款餘350萬,每月租金收入$1.6萬 。太太剛買入物業,市值700萬,貸款600萬,仍未出租,收樓後會放租,現時同區相約條件的單位租值約$1.6萬。

    另有現金$20萬
    黃金現值$25萬

    因一直以來買股票都賺少輸多,就算收息股,都係賺息蝕價,所以不敢再買。

    除了物業外,現時以銀行保費融資形式買了兩份大保額的短期儲蓄保險,有槓桿成分。

    一份是5年期,首筆投放42萬+每月還息約$5.5k(浮息), 5年後保單到期,領取的保證金額扣除銀行貸款後,可取回105萬。

    一份是3年期,首筆投放40萬+每月還息$5.5(浮息), 3年後保單到期,可領取的保證金額扣除還給銀行貸款後,可取回73萬。而兩份保單都會在交還宿舍前到期,到時會有178萬現金。

    每月開支:
    家用 $1.3萬
    稅 $14萬/12=$1.2萬
    供樓 $3.7萬
    保費融資利息 $1.1萬
    其他生活開支$4.5萬
    共:$11.8萬

    -短期目標:希望5-10年後自住一間大一點的屋連車位(視乎樓價走勢,估計需要1500-2000萬)

    -長期目標:財務自由,希望50歲能提早退休

    問題:
    1)<住屋> 4年後不能再住宿舍,而持有的兩個單位都不夠大:

    (a) 到時我們應該賣出兩個物業換目標的大單位嗎?但賣出兩個投資單位變一個自住單位後,就會少了一個投資工具去賺錢完成長期目標;

    (b)還是繼續出租兩個小單位,自己租別人的大單位,等待合適時機才換樓,但這樣增加交稅負擔;

    (c)還是只賣掉其中一個已升值(850-350=500萬)+儲蓄保險取回的178萬=678萬+呢4年另外儲的錢做首期,換一個目標大單位(1500萬),則可保留太太的單位繼續出租及等候樓價升值。但這樣會進一步增加我們的負債比率。

    2)現時的收入支出財產分配恰當嗎?會否太進取?餘下的錢,你有何建議,我們該怎樣分配才能達到短期及長期目標?

    感謝你實貴的建議

    龔成老師:

    A)持有較多物業始終有著數,建議你其中一個物業作永遠的投資,另一個就得換大屋之用。

    B)這樣長遠無乜著數,因此,你可以這刻好好累積財富,以其中一個單位換大屋作方向。

    C)這是最好的方法。

    如果你擔心負債太高,建議你延遲少少計劃,等你地可以有較多的儲蓄作首期,減少風險。

    同時,你應該善用這段時間的財富增值,就算你之前投資虧損,也不要怕投資。你要從知識著手。

    第一,你要增加知識,你要學理財及投資的知識,記住,投資並不是坊間的炒炒賣賣,你要從書本或課堂上認真學習。

    第二,將每月的部分資金,去做月供股票,供ETF是好適合你的,盈富(2800)、VOO都得。對初階投資者來說,月供股票是一個很好的累積財富方法,因為可避免你一次過在高位買入的風險。

    原理如同儲錢,不過就不是儲現金,而是儲股票。計劃要長期進行。

    另外,盈富是一個組合,適合絕大部分人投資,風險不高,長期儲貨可助你財富平穩增值,記住要長線持有。

    2)如果可以的話,這幾年減少支出,每月儲多少少錢,對你之後換大屋好有用。

    ------------------------------------------------

    Q18167:

    龔sir, 我目前手上有3手建行 (6.9入) 同 6手農行 (3.7入), 係好耐以前買, 一直到而家都上唔返原價賣左去.

    我平時好少留意股市, 最近想認真整理下portfolio, 唔知你有無建議應該放唔放好?

    我另外1000 股小米 (16.74入) 同 HSBC (48入)
    謝謝指教

    龔成老師:

    你的組合太多銀行股。

    第一,銀行業的賺錢能力比過往弱左。第二,銀行業本身是較高風險的行業。第三,任何行業都不能過度集中。

    因此,你最好調整翻自己的持股,建立一個更平衡的組合,慢慢減持銀行股。

    至於小米(1810),有發展,可長線持有。

    ------------------------------------------------

    Q18168:

    你好,龔老師,請教一下收息股
    1長和現價51.x
    同941中國移動58.x

    呢2個現價入,長揸收息合理嗎?
    麻煩你

    龔成老師:

    可以,都是有質素的股票。

    不過,你預佢地增長力唔算強,只是收息,現價合理,分注可以,只要同時留現金就得。

    ------------------------------------------------

    Q18169:

    Hi老師,2400點睇
    2382現價算平嗎,是否依然優質

    龔成老師:

    心動公司(2400)集團主要於中國、亞洲、北美洲、南美洲及澳大利亞開發和營運網上遊戲,網絡遊戲都為免費,收入主要來自銷售遊戲內的虛擬物品所產生。

    集團同時也開發及營運付費遊戲,以及與第三方遊戲開發商合作發行及營運授權遊戲。

    業務上,有吸引地方。不過,我一向都新股半新股都無興趣,因為真實面要過一段時間先見到真章。所以新股估值困難,只建議你小注,同時你要明白當中的風險。

    舜宇光學科技(2382)只是合理價,未平,這股有質素,可長線,不過中短期相信會較波動。

    ------------------------------------------------

    Q18170:

    龔老師你好丫,我係你的忠實粉絲,我有問題想請教你丫

    我現時27歲,剛買樓,供$20000,供30年,現在還有大約120萬儲蓄。諗住大約用100萬左右去投資。用來幫輕供樓,想請你俾一些建議。
    我諗住買

    0002—$110000
    0003—$220000
    0066—$190000
    0270—$65000
    0435—$35000
    0778—$130000
    0823—$120000
    1212—$63000
    2388—$43000

    餘下10-20萬做現金

    求龔老師指點

    龔成老師:

    如果你要供樓,建議你留有一定的現金,唔好絕用資金,加上現時的大市只是處合理區,不算特別平,因此,唔建議你用太多,暫時動用$60萬已足夠,慢慢分注投資,餘下就等機會先用。

    另外,上述股票雖然有一定的質素,但不少的增長力都不強,以你27歲,未必適合。

    當我地進行人生財富累積,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年輕人應投資較多增值類資產,而較年長的,則應投資較多保守類項目,因為年輕人的財富系統未成形,同時負擔較少,可承受的風險度較高,所以會著重增值為先。

    例如初期投資較有潛力的股票,令財富較快增值,當增值到一定金額後,可開始將財富分配至平穩增值型股票,然後到年紀漸長或已累積了相當財富後,才漸漸轉成收息型股票。

    因此,建議你重新選股。你可以投資「平穩增長股」,加少少「潛力股」,「收息股」則不用投資。

    ------------------------------------------------

    Q18171:

    龔成老師 你好 見到你開post 都有啲成功例子 所以都想請教你

    我啱啱大學畢業 搵到野做 2萬一個月 扣除家用交通費日常開支 一個月都應該儲到12000 我自己都有買過股票 但全部都仲坐緊 買左303 (平均62蚊)861 (平均6.5) 386 (4.08)

    原本啱啱畢業都儲左9萬蚊左右 5萬蚊買左以上3隻股票 有打算短炒和月供股票 個人希望5-6年後有100萬結婚買樓 如果係呢個目標 月供股票做唔做得到

    諗住供媒氣同盈富

    同埋想問 2588 現價可唔可以入

    所以想請教下你

    龔成老師:

    要留意3樣野。

    第一,唔好再短炒,我之前做銀行、證券行多年,見證大量客短炒全部都蝕錢,只有長線才能有錢賺。

    第二,你在選股上要提高能力,選一些更優質的股。

    第三,當我地進行人生財富累積,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年輕人應投資較多增值類資產,而較年長的,則應投資較多保守類項目,因為年輕人的財富系統未成形,同時負擔較少,可承受的風險度較高,所以會著重增值為先。

    例如初期投資較有潛力的股票,令財富較快增值,當增值到一定金額後,可開始將財富分配至平穩增值型股票,然後到年紀漸長或已累積了相當財富後,才漸漸轉成收息型股票。

    你現時持有的偉易達(0303)、中國石油化工(0386)標算供的煤氣(0003)都只是收息股,你年輕,唔太適合投資這些股。

    盈富(2800)可投資,而神州控股(0861)中銀航空租賃
    (2588)小注都可以。

    你要再選一些優質股,長期月供及投資,要「建立」一個增長優質的組合。

    ------------------------------------------------

    Q18172:

    龔成老師你好,我已經留意左你專頁好耐,但一直唔知點開始

    我完全冇投資經驗,不過有儲開錢,最近公司裁員,而家手上可用的資金有20萬,想嘗試一下投資

    我應該試月供股票,定係用呢20萬黎投資其他股票?

    因為暫時都應該唔會有但穩定收入,所以想聽下老師意見

    龔成老師:

    你要做三樣野,第一,增加知識,你要學理財及投資的知識,記住,投資並不是坊間的炒炒賣賣,你要從書本或課堂上認真學習。

    建議你盡快睇《股票勝經》。

    第二,了解銀行及證券行,去開一個證券戶口,並準備做月供股票。

    其實兩者都可以,銀行就較方便,但手續費就較貴,證券行收費就較平。你可以先了解下不同的收費。

    第三,將每月的部分資金,去做月供股票,供盈富(2800)。對初階投資者來說,月供股票是一個很好的累積財富方法,因為可避免你一次過在高位買入的風險。

    原理如同儲錢,不過就不是儲現金,而是儲股票。計劃要長期進行。

    另外,盈富是一個組合,適合絕大部分人投資,風險不高,長期儲貨可助你財富平穩增值,記住要長線持有。

    當你在做上述三件事的同時,開始學下股票,了解下那些股票適合你自己。上述只同你簡單供盈富,當你過半年,有知識及少少經驗後,就可以利用你手上的資金,其中一部分,去投資股票。

    如果你真的唔想月供,就自行慢慢,分注投資盈富(2800)。總之,現金唔好用得太快。

    ------------------------------------------------

    Q18173:

    老師你好,有問題想請教下,我今年48歲,計劃明年退休,另一半做生意的,已不用供樓,打算兩百萬投資股票

    現在沒有持有任何股票,如果每月做到收息一萬作為生活費,請問投資組合應如何配置,同時現在市況可以開始吸納嗎?非常感謝

    龔成老師:

    當我地進行人生財富累積,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年輕人應投資較多增值類資產,而較年長的,則應投資較多保守類項目,因為年輕人的財富系統未成形,同時負擔較少,可承受的風險度較高,所以會著重增值為先。

    例如初期投資較有潛力的股票,令財富較快增值,當增值到一定金額後,可開始將財富分配至平穩增值型股票,然後到年紀漸長或已累積了相當財富後,才漸漸轉成收息型股票。

    你48歲,其實財富仍然有增長力,但就不能太進取,應該要以「平穩增長」作為核心。

    你可以考慮盈富(2800)。

    另外再加:銀娛(0027)、恆基(0012)、港鐵(0066)、平安(2318)、粵海(0270)、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等,你可以了解下這些股票,然後從中選股。

    上述股,你可以分注去入,慢慢將資金,轉為優質股的組合,例如每個月入一次,分注去人,將買入價平均。盈富可較多。

    你可以將$100萬,分開1、2年去入。餘下資金,就等機會先入。

    當然,如果你目標是「現金流」,唔打算增長,只求收息,就可以這刻集中投資收息股。

    你可以建立一個收息股的組合,目標是5%、6%的股息率的收息股,例如港燈(2638)、深高速(0548)、香港電訊(6823)、工行(1398)、恆生(0011)、置富(0778)、陽光(0435)、高息基金(3110)都可以。

    如果你能承受到風險,有些更有超過8%、10%的高息股,但股價就略有風險,要自己衡量,佐丹奴國際(0709)、中石化(0386)、互太紡織(1382)等(記住,股價略波動,只能小注)。

    ------------------------------------------------

    Q18174:

    龔老師你好,有投資問題想請教一下

    小弟今年29歲 月入大概24k 資產有120k 之前冇投資股票經驗,而家想試下月供 扣除所有開支暫時有5k可以投資

    盈富(2800)@3000
    銀娛(0027)@1000
    港鐵(0066)@1000

    請問咁樣可以嗎?
    謝謝老師

    龔成老師:

    可以。

    這些都是有質素的股票,都可以長期進行月供,已經可以開始。

    餘下的資金可以持有現金先,慢慢等機會先入市,暫時可以做左月供先。

    月供要長期進行先有效果,唔好理中短期股價,保持進行就得。

    ------------------------------------------------

    Q18175:

    本人現年37歲,已婚有兩小朋友,家庭月入100K,正供兩層物業,月供30K及均已租出,租金足夠供樓,現金有300萬。

    本人投資股票經驗少,若然想用200萬買股票作長遠收息,請問有哪些組合及什麼價位可以入市介紹?謝謝

    龔成老師:

    以你的年齡,財富仍有增長力,其實應集中「增值」多少少。

    因為當我地進行人生財富累積,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年輕人應投資較多增值類資產,而較年長的,則應投資較多保守類項目,因為年輕人的財富系統未成形,同時負擔較少,可承受的風險度較高,所以會著重增值為先。

    例如初期投資較有潛力的股票,令財富較快增值,當增值到一定金額後,可開始將財富分配至平穩增值型股票,然後到年紀漸長或已累積了相當財富後,才漸漸轉成收息型股票。

    不過,如果你本身怕風險,可以建立一個「平穩增長股」+「收息股」的組合。

    平穩增長股你可以考慮盈富(2800)、銀娛(0027)、恆基(0012)、港鐵(0066)、平安(2318)、粵海(0270)、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等,你可以了解下這些股票,然後從中選股。

    投資收息股,可以同時作為財富分配的一部分,但不建議將全部資金都投資,因為一定要留有一定的現金作防守,以備不時之需,以及若大市下跌,可以買平貨之用。

    你可以建立一個收息股的組合,目標是5%、6%的股息率的收息股,例如港燈(2638)、深高速(0548)、香港電訊(6823)、工行(1398)、恆生(0011)、置富(0778)、陽光(0435)都可以。

    如果你能承受到風險,有些更有超過8%、10%的高息股,但股價就略有風險,要自己衡量,佐丹奴國際(0709)、中石化(0386)、互太紡織(1382)等(記住,股價略波動,只能小注)。

    但要留意,現時股價只是合理,未到平宜,因此買入時宜分注,同時不能用盡現金。

    我暫時建議你先用$100萬,在一年內,慢慢分注投資上述股票,同時增加投資知識。等你有知識及經驗後,之後才動用餘下的資金。

    ------------------------------------------------

    Q18176:

    Hello~ 龔成先生

    見你會解答投資疑難,冒昧試下問你

    我5月初死蠢誤墮投資騙局,買入(1701),隨後急瀉。

    我對股票投資係零概念,近年生咗兩個小朋友就做全職主婦。諗住自己暫時無能力返工搵錢就試下買股票,點知💔
    (1701)急瀉後,一直唔敢沽貨,仲蠢到再低追,宜家唔知點算?

    1701買入
    @2.71 ( 20000股)
    @0.475 (40000股)
    @0.4 (40000股)

    另外想問下你,我手頭上有30萬積蓄(可動用) ,有咩股票值得投資增值?因為平日要照顧小朋友,無乜時間研究股票,請賜教

    另外,聽完你啱啱講解嘅【98%散戶會犯的錯】, 我消化完係咪即係我宜家持有嘅1701根本係無質素嘅股,係咪唔應該期望佢會升返少少(e.g 0.8)。寧願現價沽出去投資優質股?

    龔成老師:

    首先你要明白一個概念,我地持有一隻股票與否,關鍵位是企業質素、前景,不要被買入價影響。買入價只是一個心理因素,如果企業核心因素未被影響,我地係唔需要理會。

    途屹控股(1701)本身質素不佳,如果你有睇佢的業務情況,生意大跌,同時出現虧損,就算現時已大跌了很多,這刻仍未是平。

    首先,長遠一定要賣出這股,絕對唔好再加注,問題是怎樣賣出。

    佢係中國的出境旅遊產品及服務供應商,如果全球疫情過後,有機會升翻少少,你可以等一年時間,但你預好難上到$1以上。最多見佢升翻D,就要賣出。另外,如果這股現時佔你財富已有一定的數量,最好減少少先,以平衡風險。

    至於投資其他股票,我反而希望你唔好心急,有時間學下投資先。最多動用小部分資金好了。

    你可以考慮盈富(2800),以及銀娛(0027)、恆基(0012)、港鐵(0066)、平安(2318)、粵海(0270)、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等,你可以了解下這些股票,然後從中選股。

    ------------------------------------------------

    Q18177:

    龔成老師,看過你facebook 的post 之後就著迷的買了你好幾本著作並一口氣看完,獲益良多,並增強了我本身的自信,由不相信自己有可能發達,變為想嘗試一步步向著擁有豐盛生活的一天努力

    不過,看完80後百萬富翁和股票勝經,我都有一個疑惑,就係,書中一直強調只要買入的股票只要是優質股就不用怕佢短中期的波幅變動

    無論如何它都會保持上升,但如果大圍因素有變,比如美國大選(只是一個例子,可以是將來其他因素),結果導致股票大瀉,而如果已有這個預期結果

    就算是持有優質股,都要繼續持貨?還是先放光,再從低位再入?

    再一次多謝你將在投資路上的經驗作無私的分享,多謝!

    龔成老師:

    在大方向來說,只要是優質股,我地會偏向長線持有的,因為這是最有效令財富增值的。

    當然,不少受散戶都有你的想法,就是在某些時候,先賣出,之後等跌再入,正如你上述講「結果導致股票大瀉,而如果已有這個預期結果」。

    如果真的能預期這情況,當然可以這樣做。

    但我可以好肯定同你講,散戶的預測,錯的機會一定比正確的機會大!

    4年前美國大選,民調一直都話特朗普輸,最後佢贏,同時,當時的股市,一直都預期特朗普如果真的贏左大選,股市會暴跌,但最後佢當選後,股市連升6個月。

    所以,表面上「預期會跌,先賣出等跌再入」,是正確,但要估升跌,難度遠遠比你想象中高,如果你認為自己估到,這反而更危險。

    ------------------------------------------------

    Q18178:

    龔老師 我係絕對新手 大學未畢業 亦無修讀經濟 知道您推薦2800 比無能力選股嘅人 所以我都開始咗3000月供 但想請問如果我想更進一步

    開始研究潛力股作長線投資 應該如何開始學習? 有冇邊本書介紹?

    我睇了你的少年百萬富翁 知道你當年在圖書館搜集資訊,咁現 又有冇咩渠道能收集到研究股票嘅所需資料?

    我認真希望能跟你學習 謝謝

    龔成老師:

    你睇《股票勝經》《選股勝經》《年報勝經》《50優質潛力股》,之後,你上港交所坡露易的網站,下載企業年報去研究,這是最好了解企業的方法。

    https://www.hkexnews.hk/index_c.htm

    ------------------------------------------------

    Q18179:

    老師你好!本人一直有買賣股票,不過短炒為主,所以本金沒有大上落,輸小贏小。

    之前9.x買入868,但10.x已放,現在後悔不已。想問老師投資策略,希望可以一年內倍增。現手持:

    200股3690
    300股9618

    另有15萬現金留作投資用途

    龔成老師:

    你唔好再進行短炒,這根本無法贏錢,之後要以價值投資作為核心。

    現時你持有的,都是有質素的股票,長遠有發展力,可長線投資。

    不過,你唔好太過集中持有這些新經濟股,你應該建立一個平衡的組合,長線投資。

    你可以考慮盈富(2800)、銀娛(0027)、恆基(0012)、港鐵(0066)、平安(2318)、粵海(0270)、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等,你可以了解下這些股票,然後從中選股。

    如果想增長力高少少,可考慮:阿里(9988)、騰訊(0700)、港交所(0388)、舜宇光學(2382)、小米(1810)、比亞迪(1211)、中生製藥(1177),但就要明白波動性比上述會高左,同時風險大左,你要自己平衡。

    現時大市處合理區,可以一邊投資一邊留現金,而餘下現金的運用,就是等大跌市時出手,如果你能在這段時間學好選股等技巧,到大跌市時就能把握機會,財富增值會更明顯。

    ------------------------------------------------

    Q18180:

    你好, 一直有睇開你既fb學習投資, 當中獲益良多, 現有一問題想請教下

    我同男友今年都42歲, 大家都無物業, 兩人合共5萬蚊收入, 已儲有首期, 現各自和屋企人住公屋, 我地應否買樓呢? 始終年齡唔細, 而家先供樓好似太遲

    龔成老師:

    現時仍可買樓的,你地的年齡仍然可以做長年期的按揭。

    你地先計算一些首期、每月供款金額、目標物業樓價,最重要是「供得起」原則。

    香港樓市中短期會波動,但長遠仍是向上,雖然現時樓價唔算平,但從自住角度,仍是可以的,你地可以討論下相關計劃的可能性。

    ----------------------------------------------

    若你有問題想向本人發問,可在龔成的fb專頁中(www.facebook.com/80shing)inbox龔成,但要注意如無特別聲明,有可能將問答放上網,當然,會將發問者的身份,以及有關個人資料的部分刪去。

    另外,我所給予的各種意見,只是供大家參考,當中無任何銷售及推介,不涉及任何利益,其實大家應該要有獨立分析的能力,我只是給予一些方向及純參考模式。

    由於提問人數眾多,見諒無法即日回覆,如果是普通的提問,預起碼要7天以上才能回覆,若然是較複雜的提問,起碼要10天才能回覆,希望各位能諒解。

  • 序時帳簿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7-08-30 19:06:27

    時間,魔力無邊。

    醬料雜貨店正和隆,主打自家豉油、麵豉、甜醋,在上水石湖墟65年,如長流細水陪伴街坊每餐家常飯:蘸豉油魚更鮮,兩磚腐乳夠佐粥下飯;逢時過節爆薑下醬炆豬肉煮雞,豐腴滋味比得上酒樓大菜。

    街坊就是鍾情這家醬料;但此情,差點成追憶!
    想當年,老闆陳璧堃十足指腹為婚,不情不願從父親手上接過正和隆。做醬煮醋幾十年,沒有仇,卻賺得一身痛、半點恨;捱到65歲,把心一橫,擬於去年12月31日退休結業「脫苦海」。
    怎料日月發酵,恨愛相生;準備離開,竟是徹底的歸來。

    上水石湖墟巡撫街,水喉五金、紙紮、文具……生活小店當中有正和隆。店前西斜,老闆陳璧堃掛起紙皮遮光擋熱,裏外互相看不見,街坊是識途老馬,熟練地撥簾進出。小店不夠百呎,鮮有地整齊:樽樽罐罐不見有塵,豆類、雜穀一格格井然有序。所賣醬醋各有三五個品牌,店家出品的生抽老抽、原曬豉磨豉、甜醋和腐乳,售價貴幾元,卻最多人要。

    「麵豉嗰日炆豬手炆得好靚,好食。」老街坊陳太一屁股坐在片糖缸改成的櫈子上,又告訴陳老闆:「我起碼一個月之後先行出嚟喇,因為腳痛要入院做手術。」今天她特意來入貨,買麵豉、豉油。

    豉油,又恨又愛

    陳璧堃,街坊都叫他「豉油佬」,皆因正和隆做豉油起家,他是第二代。上世紀40年代,父親陳根秀由南海來港,投靠開醬園的親戚做豉油;50年代初自設小工場做豉油、麵豉和甜醋,並在石湖墟開鋪。1955、56年間石湖墟被兩次大火吞噬,57年逐步重建,正和隆也在巡撫街現址重新啟業。

    陳璧堃有四個姊妹,他是老三、排中間。「細細個住木屋,又是工場又是住家。兩個家姐睇鋪,我就周圍走,好百厭。」他怕父親,從來沒問過店名由來,只記得過年家中總掛一對對聯:「正直好生意  和氣定興隆」。
    「老竇無咩讀過書,點作到咁好嘅對聯呢?」他哈哈大笑,轉瞬又皺眉:「做豉油做醬好辛苦,畀我揀我唔會做,但我讀書唔成,無得走!」他是唯一的兒子,二十多歲結婚後即接手店鋪;太太負責鋪面,他負責生產。

    「做豉油會有一陣罨味,以前真係要用手去攪,一攪,陣味就出嚟,我都接受唔到;不過,呢啲係錢嚟㗎!」
    他的工場在上水搬過幾次,90年代初因為業主收地被迫結束,自此在古洞一間豉油廠掛單租場,只做半加工。譬如豉油,已交給豉油廠師傅做,仍用自家招紙。
    「做豉油最緊要用料靚用料足,夏天有熱頭曬就香啲。」他說。當年他試過十幾間豉油廠,找到一間的味和香跟自己做的相似。「我知道佢哋用加拿大非基因改造黃豆,發璜(按:煮好的黃豆混入麴菌、麵粉)撈美國麵粉,比日本麵粉膠質重啲、好啲;我自己一個人做太辛苦喇!雖然利潤無咁高,我寧願用佢嘅豉油。」
    現在店中賣兩款自家頭抽和一款老抽,其中一款頭抽名為「鮮味生抽」,用豆比一般的多三分之一,濃稠如漿,鮮而豉味極重,可算鎮店之作。

    麵豉甜醋,親手做

    豉油外判了,只有麵豉和甜醋,他至今堅持親手做。
    麵豉,一般貨色是發酵豉油剩餘的豆渣,鮮味盡去,很多時需加味精增味。但他做的賣的兩款麵豉:原曬豉和磨豉醬(前者仍見豆狀,後者是磨爛幼滑版)都沒抽製過豉油,保持原汁原味。「以前我啲磨豉係出咗豉油嘅,價錢平啲,主要交畀酒樓整叉燒;後來我只做零售,銷量少,乾脆用原曬豉攪磨,一樣係靚。」
    市面常見的麵豉都是啡黃色,他的麵豉卻深啡色,驟眼看黑糊糊。他解畫:「麵豉好似人一樣,曬得愈耐會愈黑,愈黑就愈香。生曬啲豆喺豉油缸入面,上面曬到黑,下面嘅較黃,所以要成日翻佢,將底下嘅翻上面,不斷循環。」
    他65歲了,依然記得父親當年的話:「醬,做就好易,打理好難。」
    「你做,用料十足,曬得夠,一定做得好。不過擺耐咗就會有罨味,你點可以調番正呀?所以,唔係整好之後就冚埋,你要時不時拎出嚟曬,畀啲醬見下陽光會香啲。」
    醬沒加防腐劑,放不久,所以他每次只做一小批。現在天時暑熱,醬賣少了,他也做少一些,「過咗中秋慢慢好,麵豉賣得最好,啲人有番胃口,多咗炆嘢;我都做得密啲,每次過千斤豆,一個月多啲就要做一次。」

    講到做醬,最辛苦的步驟還數煮醬消毒。「唉!我做一次,就痛一次。」 他摸摸腰部,肌肉已成硬塊,隱隱作痛。
    「啲醬容易黐底容易燶,要不斷剷,隻鑊又大,你要伸手彎住腰剷。室溫又高,得把牛角扇吹吹下,我一個人連續煮幾個鐘頭,不停流汗,煮一次起碼要飲4公升水。」最後洗鑊更辛苦,因為腰彎得更低。幸好十多年前起,煮醬有機器輔助,輕鬆了,但幾十年積下的舊患,纏身不去。

    煮甜醋,相對沒那麼費勁,但一樣要忍。他採用本地酒房出產的白醋,加薑、桂皮、陳皮、丁香等等藥材做成甜醋。「煮呢個醋,一大鑊,嗰種藥材味好犀利,十足催淚彈,醃眼!咳!」
    甜醋,他賣自家的,也賣其他品牌,「各有各鍾意啦,人哋要八珍,你無,佢會走咗去;我哋自家牌子就賣貴五六蚊。」
    這日街坊王太帶了手拉車來買醋,「我孫仔啱啱出世,買去觀塘畀個新抱。」她嫌其他牌子太甜,「呢間鋪頭出嘅特別香,舊年冬天隔籬個事頭婆用佢煲薑,成條街都香晒。」
    有人記住,陳璧堃笑瞇瞇,說:「到天時冷,啲人鍾意煲薑醋食下;事實上年尾多人結婚,到第二年10月、11月就有BB出世,甜醋特別好賣。」
    以前煮完甜醋,五六桶藥材他當垃圾倒了,後來有朋友老遠從跑馬地來上水要「下欄」甜醋陳皮,他才識寶,現在煮完醋會挑回陳皮,但為非賣品,「而家?下人,有熟客寒咳唔係好囉!」

    老店,差點結業

    做醬煮甜醋,入缸,搬貨,幾十年陳璧堃獨力做,「我哋小型生產,唔請人。無辦法!為咗……我唔知點講呀!」他瞄瞄跟前在幫手的大女兒和二女兒,苦笑:「賺到痛,之外都係痛!近十幾年,我個個禮拜日就好似返學咁,要去做推拿。」
    去年他和太太邁向65歲,本擬12月31日退休結束正和隆;就在12月中煮甜醋時,從不在工場拍攝的他,忍不住拿手機拍下那鑊滾滾冒煙的甜醋,題記:「人生最後一次」。
    「唔捨得㗎!」說着,他眼圈紅起來,思緒飛回去年底:「瞓唔着囉!直情神經衰弱。」有個星期天,他試不去推拿留在家,「電視睇完又睇睇完又睇,無地方去。」以前他想像退休「呢度去嗰度去」,事實上英國朋友早邀他去歐洲玩,他又買了「200蚊深圳通」,偏偏成行在即已失去興趣,一副心神無處安放。

    決心分手,原來放不下。他三個女兒,十多年前已表明不想接手家業,臨別秋波,也發現情難捨。
    店一直由他和太太合力支撑,沒請人。二女兒陳敏怡(Agnes)說,每逢過年店就最忙,三姊妹必定預留整個星期的假回來幫手,想不到自己成為了第三代傳人。陳璧堃笑言,由1月1日起店轉了她名下,自己變做顧問兼打雜。
    70後的Agnes在銀行做了十多年,連MBA也讀了,兩年前工作太辛苦辭了職,「嗰時爸爸媽媽正計劃退休,我哋三姊妹都好開心,因為新年終於唔使返鋪頭喇!」
    去年年底,他們通知熟客和包租婆不做,「啲客人同爸爸講:『你退休,咁我哋去邊呀?我由做女食到而家喇!』我聽到,突然之間好唔捨得。呢個招牌六十幾年喇!」
    她問爸爸取帳簿算了一番,「都ok嘅!我想留住個招牌。」又游說從事文職的大家姐陳敏慧回來幫手看鋪,自己負責市場推廣。姊妹同心,盼可斷金,帶着正和隆走進2017年。

    十年如一日

    陳璧堃搖搖頭說:「我準備退休,以為可以脫苦海啦!結果有啲抑鬱,百無聊賴,個女話做番,我又好似開心啲。」
    不過,他認為做醬這行式微了,尤其新界東北發展如箭在弦,古洞的豉油廠分分鐘無得做。「一收地,你一係返大陸做,但水準、原料難控制,而且豆都係外國嘅靚啲。」女兒正在搶時間,找新貨源、拓客路,像早前便去了樂富街市擺車仔檔,臚列自家品牌豉油、醬醋和腐乳。
    幾十年來,陳璧堃和朋友合作生產腐乳。十多年前朋友搬廠上深圳,招紙也「均真」地印着「Made in China」,同屬正和隆招牌貨,輕柔鬆化而不死鹹。

    醬料之外,40多年前陳璧堃接手時已兼賣雜貨。今天雜貨不多也不雜,而每種乾貨他只賣一款,都是精挑細選,譬如蝦子麵,找到第四五個供應商才敲定。
    「搭下貨囉,要維持到租金嘛,而家都要1000蚊一日㗎!」陳璧堃說。
    除了鋪租,過去半世紀上水翻天覆地,但對正和隆和陳璧堃而言,只是微細的漣漪,就像醬醋味道,始終如一。
    「雖然間中都有自由行嚟幫襯,我哋主要做街坊熟客。有人搬咗出九龍、港島、大嶼山都返嚟買醬,甚至移民去外國,都會帶啲醬過去。附近有圍村,新年依舊會煮盆菜,用好多醬。」
    七八十年代,他的豉油、麵豉曾交給酒樓,但經常被人拖數、走數,「好多次喇!千幾蚊都彈票,嗰個年代唔算少數目。咪搞啦!我寧願淨做門市,收一蚊就係一蚊。」弱水三千,他只取一瓢。知足,常樂。

    夏日炎炎,酸梅麵豉蒸排骨夠醒胃,有街坊要炆肉,大喊一聲「混醬,唔該!」只見陳老闆從五個醬缸輪流舀出小半勺倒入透明膠袋,用繩一紮,遞與客人,叮囑道:「返去放雪櫃,呢幾日好用喇!唔係會變酸。混醬鹹㗎,加啲冰糖,炆鴨炆腩肉都快啲腍。」這混醬,有自家磨豉、黑赭油(類似星馬的黑豉油)、甜醬、麻醬和南乳,即叫即混,也是父親傳下來的基本味道,就在日月蒸煮當中,摻着陳璧堃幾十年調出來的小變奏。

    正和隆
    地址: 新界上水石湖墟巡撫街2號A
    電話: 2670 3486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