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幼 貓 放電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為什麼這篇幼 貓 放電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幼 貓 放電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NaoGaTsu (那歐卡茲)看板cat標題Re: [問題] 新手養貓令人沮喪的兩三事時間Sun...

幼 貓 放電 在 Phat G 恬寶 Blogger @ Taiwan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5 15:21:57

/ 台北 +0 +0 +0 ~~~ 太開心了…😁😁😁 我發現大家現相約的時候都還是怕怕的 到底要約哪裡? 大人可放鬆,小孩又可安心大玩特玩的地方在哪? 我今天找到了一個超適合防疫時期還可以安心用餐的 @money.jump 這裡可以大人享受有質感的料理、然後小孩在旁放電玩到盡興!! 他的餐點真的...



其實這種「心情」就和養育小孩一樣,
爸爸媽媽在小孩經歷幼兒期時,
都會一直抱怨小孩多難照顧、多難養、多難教以及小孩有多皮,
但等到孩子長大了、成年了、離家了,
最懷念的、最常拿出來和其他人分享的,
也還是小孩幼兒期的這段時間。

所以我經常會和爸爸媽媽說,要好好珍惜貓咪幼年期的這段時間,
這段時間通常是貓爸媽成就感最高的時候,
通常貓爸媽買的玩具,牠們都會捧場,會表現出高度興趣與開心快樂的表現,
等到貓咪成年後,你真的想要牠「動起來」就沒有這麼容易了,
即便買了新玩具想吸引牠出手或至少玩個一下也好,
多數時間貓咪也只會表現出「呃,你的品味有問題嗎?叫我玩這種東西?」的冷淡態度,
外加用已經看穿世間萬物似的厭世眼神無奈地盯著你看,
真的各種心累。

幼貓的精力非常旺盛,放電快,充電也快,
擁有非常強烈的好奇心和模擬狩獵欲望,
所以未經社會化以及小時候(16週大前)未被正確教育的小貓,
在好奇心和模擬狩獵欲望的促使下,
就會表現出「攻擊」人類手腳的行為(實際上牠只是在「玩耍」、「練習狩獵」)。

針對典型精力過剩而出現攻擊人類手腳行為的貓咪,
在進行遊戲訓練法(用逗貓棒榨乾牠的精力)改善牠的行為時,
有幾個重點是我們特別需要注意的,執行起來才會真的有效果:

1.貓咪的身體機能結構,是演化來做「短時間衝刺狩獵的撲殺」,
而非「長期間續航追蹤的獵食」。

因此在遊戲訓練法的執行上,
您在使用逗貓棒「模仿」獵物,
以吸引您的貓咪出手時,
這套「劇本」必須是:

能讓貓咪可以在短時間內「爆發」出他全部的專注力與體力的遊戲。

例如在典型的遊戲訓練法中(一小時內讓貓咪至少喘四回以上),
您在使用釣竿式逗貓棒「模仿獵物」時,
會在空中飛來飛去或是在地面、傢俱、貓屋的小縫隙中「躲藏」並發出聲音,
好讓貓咪產生興趣,然後在一瞬間「獵物」出現後,

請不要讓牠第一時間就抓到玩具(獵物),
讓牠持續追著獵物跑或跳上跳下(例如讓玩具飛到貓跳台上),
想盡辦法讓獵物「逃生」至少30秒,
讓貓咪在這至少30秒的過程中,用盡全力去追逐撲殺這個獵物。
然後不斷重覆這個循環,直到貓咪開始喘氣、張嘴散熱為止,
這才算是「一回」(而典型的遊戲訓練法至少需要一小時內四回的運動量)。

這種運動方式,就如同讓我們(人類)用全力衝刺100公尺,
每衝刺完1次,只給我們休息1分鐘,就叫我們再衝刺100公尺,
對一般健康貓來說,
高強度、高密度且爆發性的運動方式,才能有效消耗掉牠們的過剩精力。


2.貓咪也會「習慣」獵物出現、行為的模式,
因而對獵物的興趣慢慢降低。(簡單來說就是對同樣的套路膩了)

所以貓爸媽們需要準備多種、多樣的玩具,
時不時讓貓咪換個口味,同時,「模擬獵物」的套路也必須時常變換,
今天是模仿老鼠,
明天就可以考慮讓玩具的動作去模仿蟑螂、壁虎、蒼蠅、小蛇、麻雀等等,
這一類貓咪在自然環境中「真的會去狩獵」的獵物的動作與行為模式,

舉例來說,
麻雀的行為模式就是會在高處佇留、飛到地面覓食(動來動去)之後,
再連續跳(跳跳跳)到下一個可能有食物的覓食處(動來動去),
然後有一些聲響就會再往上飛到高處或其他較遠的地盤處而不是「跳走」。
演麻雀的劇本時,可以使用體型比較接近麻雀的玩具或逗貓棒替換頭,
來增加擬真感。

3.遊戲訓練法一定要每天紮實執行,
三天捕魚兩天曬網,無法消耗掉貓咪的過剩精力,牠們一下子就「充」回來了。

如果貓爸媽發現典型的一小時訓練(一小時內四回喘氣)已經每天紮實做了,
又已經加上在睡前一小時配合自然作息流程下去執行,
貓咪的狀態雖然「有比較好」,卻沒有達到理想中的目標,
例如像原po的貓咪,四小時後一樣會再起來鬧時,
就可以考慮增加遊戲訓練法的強度,例如將一小時的訓練,
改為早晚各30~45分鐘,並在遊戲時間內至少讓貓咪喘2~3回以上的強度,
同時,在家中增加一些可以消耗掉貓咪部分體力的玩具與貓傢俱,
例如貓飛輪、貓跑步機、自動逗貓棒(會不規則運動)、貓跳台、貓步道等等,
讓貓咪在沒有大量運動時,也可以加減消耗掉一些精力。

同時,您也可以考慮傑克森很喜歡使用的「Cat TV」(貓電視),
即是在家中增加一些「做好保護」(避免被貓打開來玩)的爬蟲箱、魚缸或蝦缸,
好讓貓咪覺得需要發洩精力時,可以有事情去讓牠們轉移注意力與體力,
如此一來,牠們就不會將精力發洩在那些無辜的目標上(例如傢俱或是人)。


※ 引述《angle3280 (慌慌)》之銘言:
: Hi 各位貓友好
: 我現在心情無敵沮喪,甚至興起了放棄他的念頭
: 在這個板上我詢問過咬人等困擾
: 也看過有人認為養貓應該從小養(真心覺得不宜)
: 來聊聊一些關於小貓的狀況
: 我的這隻貓是在他六個月大的時候養的
: 對方因無法經濟無法飼養兩貓出讓一貓
: 帶回家的第二天就可以正常吃喝跟摸,非常親人。
: 親人歸親人,這不代表他不是個小惡魔
: 現在他是8個月大的結紮小公貓
: 1.咬 :電線、人、拖鞋、衛生紙、塑膠袋、把鞋盒拖出來打開咬

這個真的只能收好,有磁鐵吸門或扣環的門櫃是你的好幫手。

: 2.叫:除了他睡著之外,其餘時間都會想發表意見。尤其是半夜叫個不停......

幼貓蠻常見大量使用叫聲和飼主溝通、表達牠需求的行為,
這是「貓對人」才有的溝通模式,
通常只要滿足了貓咪的需求(例如吃、玩或單純牠就只是要人陪等等),
牠就不會再喵喵叫了。

: 3.逃家:他是想探索門外世界的貓,這或許是公貓的本能。

這個也只能請你做好居家防護,絕對不要讓貓咪有任何逃出門的機會,
貓咪是地盤性的動物,結紮後的貓咪,
自然的平均巡守範圍(地盤)也經常可以達到半徑50公尺的圓形範圍,
所以只要貓爸媽讓貓「有機會」去拓展地盤,
牠們通常就會本能性地「去探索、拓展地盤」(但不見得不會害怕陌生環境)。

: 4.推倒東西:他很愛把桌上的鑰匙、罐子、滑鼠....
: 任何平面物品上可移動的東西全部撥到地板上

這個也只能請你收好了,對精力過剩的貓咪來說,
這些東西都是很好的玩具啊。

: 5.玩水:碗裝水、飲水機的水 ,他都會去撥弄,常常回家就是水灑滿地 ,整個碗都翻、
: 飲水機解體

這部分是他單純地會玩水(不喝),還是撥了水之後會喝水呢?
部分貓咪會保留原始祖先留下來的本能,
牠們會本能性地先將水面的灰塵與雜質「撥開」之後再喝水,
以確保自己不會喝下不乾淨的雜質。
由於貓咪是個大遠視眼,距離貓咪眼前30公分內的物體,
對牠們來說都是一片模糊,所以即便飲水機和水碗在貓咪「眼前」,
且水面上也都很乾淨了,有些貓咪也還是會本能性地試探一下。

(而且不知道為什麼,據我們這些年累積下來的貓咪樣本數的觀察,
美短很容易具有這類撥水後再喝水的行為。)

通常若只是單純玩水的問題,將水碗換成較重、寬底的陶瓷深盆,
且在下面舖一條吸水毛巾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若是流動式的飲水機,可能就需要換成較重的陶瓷製或金屬式的寬底飲水機了,
而不要使用較輕的塑膠外殼流動式飲水機。

: 6.生活作息無法同步:半夜以上五點輪流發生,外加跳到身上要討摸摸

如同文章開頭所述。

: 7.只要有人在家一定要看到人,包含洗澡上廁所都不能關門,不然就大叫

只有我覺得這個行為其實很可愛嗎 >/////<
這代表貓咪真的非常重視你,很黏你啊,
貓咪會有這樣的行為,是因為你進入了牠無法確定你的安全與存在的空間,
貓咪是幾乎完全仰賴氣味在辨認飼主的動物,
當你進入「門後」時,貓咪在辨認你的氣味上會變得困難,
且牠亦沒有辦法單純透過「看」到你來確定你的安全與存在,
又不能和你待在同一個空間的情況下,
這會讓貓咪缺乏安全感而覺得焦慮,
而這種焦慮如果比較嚴重的話,就會成為「分離焦慮症」。

通常這種情況,
可以透過讓牠「有事可做」而改善(例如在家中增加貓跳台、Cat TV等),
但若是那種貓爸媽出門上班,貓咪就會叫上一整天的焦慮狀態,
這就比較建議到獸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評估,
看看貓咪的分離焦慮症是否已經嚴重到需要以情緒用藥控制了。
(例如已出現過度理毛或間質性膀胱炎等高度緊迫的現象)


: 最讓我困擾的是叫跟咬
: 因為領養以來沒有一天不受傷 沒有一天睡的好
: 精神上的壓力很大,很怕他咬人、電線或亂叫吵到別人(租屋)
: 不禁想是不是他不喜歡我,比較想要以前飼主的日子?

從上述你文章中的描述來看,牠其實超喜歡你的啊!

: 我試過一些方法
: 大叫法沒用,反而覺得咬了有反應更喜歡咬

若要用喝斥法,請使用低音、大聲的喝斥,
因為貓咪本能性地會比較不喜歡低沉的聲音,
且這個方法在執行上,需要「每一次貓咪咬你時,你都用同樣的方式去喝斥他」,
這才會具有長期制約的教育效果。

但這個方式我個人比較不建議使用,
因此對比較敏感、神經質和內斂的貓咪來說,
大聲喝斥會對牠們造成很顯著的壓力、緊迫與恐懼,
反而可能使行為問題更嚴重或造成生理疾病。

: 隔離冷靜法,把他關到廁所他更唉唉叫,所以變成我去廁所,但是他還是在門外唉唉叫(
: 因為他就是一定要有人)

將精力過剩的貓咪「關起來」只會讓牠的過剩精力更無處發洩,
這也會使行為問題更為嚴重,120%電就已經在鬧了,
關起來繼續充電,這無疑就是壓力鍋呀。
且貓咪並無法透過「關緊閉」這件事學到任何東西,
他們只會覺得自己突然就被限制活動了,因而感到焦慮、緊迫與恐懼,
這也可能會造成生理疾病(如間質性膀胱炎)。

而這問題的改善方式也很單純,如同文章一開始所述。

: 輕拍大腿鼻子喇口腔,沒用!受到懲罰他情緒更加高漲,反口咬更凶....

貓咪是無法透過負面制約(打罵教育)來教養的動物,
牠們的大腦生理機制無法理解牠們為什麼被打罵,
就像你我無法從眼睛射出雷射光一樣,生理上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同時,對精力過剩的貓咪來說,牠找你玩,你具體表現出「攻擊」的行為,
對一般貓咪來說,你就是「回應」了他的邀請,
就像一隻幼貓找另一隻幼貓玩,另一隻幼貓也「撲」回去一樣,
於是牠當然就玩得更起勁了(因為是你也想和他玩的呀),
但對比較敏感和神經質的貓咪來說,他會覺得你是「真的要攻擊牠」,
因而會感到緊迫、壓力與恐懼,而在極度恐懼下,
也會表現出反擊的行為(壓耳、往後退縮、身體貼地、炸毛,
然後用抓或咬示意你不要再靠近牠)。

: 消除精力法,每天陪他玩逗貓棒連續一個小時以上。玩的時間久是因為他要演足內心戲才
: 跑,但跑兩趟就趴下來休息...常常暫停,但會陪他玩到喘氣。
: 以上除了消除精力法有點效果,其他完全無效。
: 配合玩-吃-理毛-休息,大概可以讓我睡四個小時
: 但之後又開始輪迴....

同文章一開始所述。

: 兩個月下來我已經呈現精神差、緊張的狀態
: 每次我都安慰自己,還好,至少他沒有亂噴尿的狀況.....
: 可是我已經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 今天他異常的興奮半夜狂叫弄翻東西

這是很典型的精力過剩狀況,
家中又有太多可以讓牠拿來當玩具或發洩精力的東西了。

: 已經睡不好的我,看到一地的混亂好沮喪.....
: http://i.imgur.com/1XxDYRm.jpg

紙箱,超好玩。牠還可以躲在紙箱後進行假想敵戰鬥,對貓來說真的超好玩。

: 還有以前的事蹟
: http://i.imgur.com/ib94yhD.jpg
: http://i.imgur.com/yB8CGee.jpg
: http://i.imgur.com/DiIN2L6.jpg
: 最後讓我又愛又怕的主子
: http://i.imgur.com/Rb3Ch4d.jpg

有畫眼線的白底虎斑 <3

: 最後,送走只是氣話,我還是想找個方法跟他和平共處.....只是這心情好煎熬啊......

如同上述,提供給你參考,
若執行上有問題或是你覺得有什麼地方仍有疑問的話,
也歡迎隨時站內信給我,我會盡量找時間回覆你,並協助你改善貓咪的行為問題。

祝一切順利,加油 :)

--

貓咪行為問題諮詢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catbehavior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8.131.11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t/M.1494149392.A.5B0.html
Maruooh: 推 05/07 17:48
ruthli36: 專業推~ 05/07 17:52
madsoulchild: 大推,貓咪運動系(誤)超級詳細有心的打這篇 05/07 17:56
ax227762: 推溫暖文章 05/07 18:07
danson555: 看到一些心理學的用語 分析的很棒給推 05/07 18:31
golisa: 推 05/07 19:13
wendycat1205: 推 05/07 19:38
chopper5566: 推 好文 05/07 19:47
gabig: 專業 05/07 19:48
tomoyari: 推!! 05/07 20:28
maluko411: 推呀~說明很詳細 05/07 20:29
YuHsuan221: 推 05/07 20:50
rockwind: 推~ 05/07 21:12
cheddare: 我家的美短真的喝水前都撥得很認真 05/07 21:40
Jenny0725: 推 05/07 22:38
potatohaha: 推 05/08 00:53
chiachia520: 推! 05/08 01:40
radixtw: 其實最簡易方法,再養一隻,以貓制貓,互相消耗,學習 05/08 06:59

養第二隻貓來消耗第一隻貓的精力雖然可行,
但如果新舊貓相處初期沒有做好漸進式的完整隔離適應,
反而可能造成新舊貓的適應問題與行為問題(打架見血、亂尿尿、情緒波動大等),
因此我通常並不建議使用「再養一隻」的方式,
來改善貓咪的精力過剩問題。

若有想透過「再養一隻貓」來改善貓咪過剩精力問題的版友,
可以參考以下連結(文章寫在我的網站上,不喜勿點)的完整隔離適應流程:
http://www.owo-catvilla.com/catipedia_1.html

先確定居家環境、您的時間與資源適合執行完整的隔離適應流程,
且您有意願與耐心紮實完成完整隔離適應流程的話,
「再養一隻貓」才是比較可以考慮的選擇。

spadej69171: 大推 05/08 08:50
※ 編輯: NaoGaTsu (59.115.165.99), 05/08/2017 12:28:23
takaraiizumi: 推推 05/08 15:02
ba328585: 推 05/08 16:21
usersophia: 用心推 05/08 16:37
kukudrug: 大推 05/09 16:02
tkiller: 實用推 05/12 10:44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