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幼兒園發展遲緩iep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幼兒園發展遲緩iep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幼兒園發展遲緩iep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小蝸牛早療工作坊,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們給了班上特殊需求幼兒甚麼樣的學習機會? 若能豐富學習區、提供充足的素材,讓班級環境變得有趣,透過孩子的自由探索,才有機會看見孩子的興趣所在,方能開啟他的學習旅程。 別急著認定遲緩兒就沒法參與班級學習,而該檢視我們是否提供符合個別差異、多樣貌的學習空間,讓學習無障礙..... 我們常會為了...
幼兒園發展遲緩iep 在 小蝸牛早療工作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們給了班上特殊需求幼兒甚麼樣的學習機會?
若能豐富學習區、提供充足的素材,讓班級環境變得有趣,透過孩子的自由探索,才有機會看見孩子的興趣所在,方能開啟他的學習旅程。
別急著認定遲緩兒就沒法參與班級學習,而該檢視我們是否提供符合個別差異、多樣貌的學習空間,讓學習無障礙.....
我們常會為了增進遲緩兒的專注力,而為孩子設計一項IEP目標「增進幼兒專注力」也會習慣性地寫出「在團體討論時,可專注進行活動至少5分鐘」等,也會用盡所有策略,要讓孩子「坐在定點」「專注聽課」,改變座位(將孩子排在前方、方便老師或同儕能給予協助,避免干擾的位置)、給予視覺圖示(讓孩子知道要坐在哪裡),請教師助理員坐在旁邊或後面延長孩子坐在後方等,但想想當孩子對該活動沒有興趣、或理解能力不足時,儘管孩子坐在該位置上那又如何?我們為何不提供適性適齡的學習空間、學習方式,透過自主探索學習,在部分引導下讓他操作經驗中投入學習,這樣的IEP目標是否會更適合特殊需求幼兒,當然也相信這樣的教學更適合班上所有的學生吧!!
#感謝用心的北市實幼老師
#感謝佩蓉老師的分享
#專業的老師看見幼兒的優勢能力
#優質的幼兒教育即是符合個別差異的融合教育
#融合生A的精彩作品檔案
#融合生在學習區可以有大大開展自我的天空
#幼兒園融合教育的成功案例
#影片很適合幼教及特教老師及融合生家長觀賞
#感謝幼兒A的爸媽願意公開分享
#感謝台北市大實幼橙班龔奕璇老師及代理教師王錦尹老師的無私分享
#感謝邱世明校長鄭淑華主任領導與支持
#感謝李素蘭老師協助影片編輯製作
#林佩蓉老師與李素蘭老師協同在園輔導
你印象中融合生的樣貌是怎樣?第一時間想到融合生的特點是什麼?觀點是比較正向還是負向?
你知道嗎?你想過嗎?融合生也許某個面向明顯跟一般幼兒不同,但有時我們往往會把融合生的弱點過度放大來看,使得我們心盲眼盲,完全看不到融合生有其他優勢之處。
融合生A也許人際互動是他的弱項,但兩位老師有打開心及眼,尊重A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組合建構區,以各式不同材料創作他有興趣的車子主題,A因此全身貫注投入在創作的世界中,產出大量的車子作品,且從原本只想選擇組合建構區,到後來也願意嘗試挑戰數學區、美勞創作區,對車子的主題創作情有獨鍾。
從影片中A的車子系列作品中,我們可以看見A有驚人的細膩觀察力、組合建構力、創意思考力、多元表徵力,以及超優的空間圖形概念與精緻的手作與手繪能力,甚至遠勝出一般生。
兩位老師看見了A與眾不同之處,就順勢創造分享機會,讓全班幼兒能細細欣賞A的作品、清楚看見A的優勢能力,鼓勵對車子創作有興趣的幼兒可以向車子達人A請教學習,因此自然而然促進了一般生與融合生的互動,也改變了班上其他幼兒對A總是獨自遊戲、與其互動不理會的刻板印象,提昇了A在班級中的社會地位。
A不會主動跟人分享,連最親愛的爸媽也是,所以爸媽並不知道他們的心肝寶貝在幼兒園所展現驚人的創意與優勢能力。學期末,兩位老師嘗試把A的作品分類依時間順序整裡成PPT,跟A的爸媽及全園老師分享,爸媽看到A超棒的大量作品,非常驚訝,也非常感動!兩位老師在感動之外,也超級開心,因為幼兒A變得情緒穩定了!對自己有信心了!而周圍的人終於也看見很棒、很不一樣的A了!
想想看,幼兒A如果不是就讀這種採遊戲教學取向、重視個人興趣及個別化發展、強調融合教育的融合班或特教班,而是在一些與一般幼兒完全隔離,且過度強調IEP 的特教班—僅針對特殊生之缺陷部份,過度放大檢視而施以大量訓練;或在一些以團體教學為主、重視團討、沒有學習區或學習區沒有每天正常運作的融合班,會發生同樣的結果嗎?答案當然是不容易!
學習區教學其實就是強調個別差異化教學最適切的教學型態,唯有學習區的教學才能讓一般生、融合生、個別差異大的幼兒都各得其所,按照自己適合的步調,且依據自己的興趣及能力起點向前走,老師也才能從主導的教學角色中釋放出來關注弱勢、因材施教,讓融合生、弱勢生也可能有另外一片開展自我的天空!
最後,引用一位本系系友-特幼老師說的嘉言,無論幼教或特教老師,我們很需要手牽手合作一起努力—「讓特幼不這麼特、讓普幼願意為個別差異做調整!」
幼兒園發展遲緩iep 在 吳思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週立院的火線焦點都在內政委員會審議的「#黨產條例」。
國民黨以行動證明了:他們捍衛的是黨產,而不是社會正義。
消消火,冷卻ㄧ下激情。來關心教育委員會的問政吧。
議題很冷門,但卻很重要!
《幼托瓶頸, #非營利幼兒園 竄起》
你家有6歲的孩子搶公立幼兒園搶不到,讀私托又太貴讀不起嗎?「非營利幼兒園」是另一項新選擇。
#幼托公共化,提供優質、普及、平價、近便的學前教育,思瑤提案通過:
ㄧ、研議上修提高非營利幼兒園的四年計畫設置100所目標值。
二、逐年增加預算編列補助非營利幼兒園,投資幼教公共化潛力股。
三、診斷各縣市資源差異,輔導績效落後之地方政府設立非營利幼兒園。
四、鼓勵各縣市國中小校園,優先使用活化閒置空間以設立非營利幼兒園。
五、於「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辦理非營利幼兒園作業要點」,增列補助學校場地主管協助辦理非營利幼兒園之業務費及人事費。
《早療教育補破網,拉遲緩兒ㄧ把》
WHO調查,#發展遲緩兒 發生率約6-8%。若能在6歲前及早發現、鑑定、治療,都能有效加強改善障礙情形,讓「#慢飛天使」也能飛得好,飛得高。
但台灣學前教育、幼托體系的師資及訓練,都欠缺早療教育的基本知能,導至教育機構的發現、通報數偏低,教育、保護遲緩兒/過動兒/自閉兒出現大漏洞。
我質詢並提案通過:
一、強化教保人員對於早期療育之專業知能要求,以落實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二、安排IEP(針對特殊需求學生所設計的教學活動)課程、研習會,強化職能訓練。
三、加強各部會機關間橫向協力,完善轉介與通報制度。
四、衛福部、教育部應合作辦理例行統計調查,如「現行早期療育辦理滿意度調查」、「發展遲緩兒通報來源調查」、「發展遲緩兒發現年齡調查」,「六歲以下正常兒童與特殊需求兒童總數比例調查」等各項指標,以作為融合教育的教學參考。
媒體不關心的事,總要有人願意重視。
思瑤關心您的關心,為孩子的教育持續發聲!
幼兒園發展遲緩iep 在 小蝸牛早療工作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放下憂心,學習為孩子祝福…
今天IEP會議的個案,是鑑定安置入園的,一名社會情緒發展遲緩的幼兒。
也參加會議的是位用心的媽咪,在孩子兩歲多就發現孩子的異常情緒,難以教養,很快媽咪帶孩子去醫院進行評估。也很快確認孩子的情緒問題。
開學後,媽媽心情起伏不定,總擔心孩子在班級中的不適應,會不會因為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而受了委屈,或對老師造成困擾。因此,放學一接到孩子,就開始問孩子在學校的生活,當孩子不給予反應,或很生氣的回絕,媽咪不免心中不安想著,一定是孩子在學校壓力太大了,又不敢發洩,所以回到家中才大哭,或大怒,晚上才會尿床。此刻媽咪的眼神,露出感傷的眼神,看出她對孩子可能因不適應而不捨的感傷。
我觀察了孩子在學校的情況,第一週確實對於學校作息還不熟悉,會顯得不安,但這也是剛入學孩子的普遍現象?現在的他,儘管沒有與同儕老師有很多的對話,但在有需要的時候,會主動走近老師,問老師說:「我可以去上廁所嗎?」「我需要換衣服嗎?」..接著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媽咪回到家後,會繼續追問:「你今天在學校吃了什麼點心?」「吃了什麼午餐?」「有沒有睡覺?」「有沒有交朋友?」...如果我累了一天回到家,也不想回答,更何況是個四歲小小孩,早就記不得一天吃了些什麼?做了些什麼?如果你再繼續鍥而不捨的追問下去,孩子的反應當然就是「大怒」「大哭」..,此時媽咪又要解讀為,是不是因為在學校上課壓力太大了,回來才變成這樣。
我知道媽咪的憂心,也想著如何讓媽咪放心將孩子交給眼前這兩位用心的老師,我要說的是,媽咪希望孩子能在幼兒園自在學習,自己得先放輕鬆,孩子有屬於他自己的學習歷程,相信老師提供孩子的專業輔導,帶領著孩子如何適應學校生活、與同儕互動。
而你唯一要做的就是,為孩子祝福,真心的相信孩子長大了,他會有他的學習適應模式及速度,可能他會選擇先在一旁觀察孩子的互動、可能學會先找一角落安靜的玩玩具,可能會有與他特質相近的孩子靠近他,與他當朋友…,慢慢的他會瞭解幼兒園一天的作息,有了可以一起玩的朋友,才有了安全感,才會慢慢適應學校生活。
家人可與他分享在班級中開心的事情,不用以詢問的方式,孩子還小不見得說得出來,可從親師溝通(聯絡簿、班級網路社群、通知單…)瞭解他在學校的情況,由妳/你主動談起學校的情況,引導他嘗試說出,但不勉強。讓他感覺到自己長大了,可以到幼兒園學習,那邊可以交到好朋友、有很愛他的老師、很好玩的玩具幼兒園….。放下您的憂心,焦慮,相信孩子會一天比一天喜歡學校生活,開心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