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幹部經歷怎麼寫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幹部經歷怎麼寫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幹部經歷怎麼寫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幹部經歷怎麼寫產品中有11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萬的網紅李怡,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失敗者回憶錄0809) 不可缺的篇章之三 1958年到1974年,麗儀在寶安縣擔任中學教師16年,具體工作情況我知道得很少。從她來港後仍然有幾個學生跟她密切聯繫,她離開教育工作三十多年在2008年辭世後,仍有不止一個受過她「反動母愛教育」的學生在靈堂上泣不成聲,至今仍然有讀友在我的網頁留言,說梁...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5/04(六)或 06/16(日)14:00 ...

幹部經歷怎麼寫 在 The Smocktail Club | 薰樂會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18 21:16:15

我退伍了! I'm discharged! Hey guys it’s Wayne, 大家可能在前幾集有聽到我這幾個月去當兵了, 而今天是我退伍滿一個月的日子, 剛好讓我第一篇發文作為一個小紀念 👏🏻 這段期間都在忙自己的事情 (還有整理亂到不行的房間 😆), 前天跟Joyce討論到可以說...

幹部經歷怎麼寫 在 Yellow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18 21:52:13

/ / #高中門口的置物櫃 / 下學期開始擔任高中攝影社的社團老師,課很少,也不需要什麼班導似的管理責任。但我還是很困擾,短短的時間我要怎麼教她們攝影,或其實我更傾向我要如何跟她們分享。 社團課在高中生涯裡,其實不足輕重,但我也很希望她們能夠在課業壓力下有些其他滋養或是放鬆。 有天晚上我跟幹部們...

幹部經歷怎麼寫 在 JobUs職場小旅行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5-17 14:17:16

「再過兩個月就要畢業了,可是我沒什麼工作經驗該怎麼辦?🎓🥺」、「我是剛步入職場的新鮮人,工作經驗也不多,該怎麼寫出能讓面試官選中我的履歷表?😥」以上問題是職客們最近很常來問的問題🧐或許正逢畢業季,許多大四生正在準備應徵第一份工作的履歷,卻不知道如何下手😬?又或是已經進入職場的新鮮人想要轉職,卻不知道...

  • 幹部經歷怎麼寫 在 李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09 07:49:31
    有 1,344 人按讚

    (失敗者回憶錄0809)
    不可缺的篇章之三

    1958年到1974年,麗儀在寶安縣擔任中學教師16年,具體工作情況我知道得很少。從她來港後仍然有幾個學生跟她密切聯繫,她離開教育工作三十多年在2008年辭世後,仍有不止一個受過她「反動母愛教育」的學生在靈堂上泣不成聲,至今仍然有讀友在我的網頁留言,說梁老師曾經教過他或她的媽媽,我相信她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關係,是應該很好的。她來港後,談起教學生涯,都說每上一堂課都很大壓力,備一堂課要準備好久,這輩子不會再做教師了。由此也看出她教學非常認真。

    1974年中共以「調職幹部」的方式,把她調來香港參加中資機構工作,實際上是讓她帶著兩個女兒來港與我團聚。為什麼會獲得這種待遇?這同我創辦《七十年代》後那幾年受到中共內部周恩來派的垂注有關,我會在以後的篇章中談到。這裡先談與麗儀生平有關的部分。

    麗儀來港前,帶著兩個女兒到廣州,在一個非公開的地方,與我相聚一週,然後一起來港。到港後即擔任中資商務印書館的編輯副主任一職。對於讀物理出身、從沒有做過文字編輯工作的她來說,這職位無疑基於政治因素而不是能力因素。中共港澳工委在她來港前已經替我們一家準備了一處屬於家庭宿舍性質的居住單位,是我們付得起的廉宜租金。平日全無聯絡、也完全與出版行業無關的麗儀的黨員哥哥,就購置家具和在居處等我們入住。

    1974年,是中共文革的後期,毛江的極左派力壓想挽救中國經濟崩塌的以周恩來鄧小平為首的傳統官僚派。毛江派控制著思想戰線。香港左派出版機構也籠罩著極左思潮,每天學習毛著,來自新華社的幹部常到各機構作中國革命形勢大好的報告,每天上班都要先「讀報」,指定員工只准看「正確」的《文匯》《大公》,不准看「錯誤」的《明報》之類的「反動」報紙。在中國生活了20年、特別經歷文革八年的麗儀,基於對大陸經濟和民生的了解,接觸到一般幹部的私下議論,使她對極左思想和政策極為抵觸。她甚至不聽新華社幹部的報告,抵制學習會和唱革命歌的集會,她向領導諷刺地問:為什麼不是只看更「正確」的《人民日報》?我們做出版工作的員工,難道可以在資訊流通的香港,關起門以為讀者都生活在大陸嗎?

    她也影響我主持《七十年代》筆政的工作,告訴我中國大陸的真實情況,叫我不要只看中國自己的報導,和處於被封閉狀態的有限的境外媒體的報導。她向我指出,在《七十年代》上刊登的當時一些海外學者到中國訪問後寫的文章,是對讀者的錯誤引導。

    1976年10月中國發生了局勢翻轉的「四人幫」被捕的消息,《七十年代》十一月號刊出署名「齊辛」的《北京事態分析》,和十二月號的《四人幫的上台和下台》兩篇專文,為海外所有認同中共政權的左派讀者解除困惑。這兩篇文章,實際上都是麗儀寫的初稿,我再予以修飾重寫的。這兩文,加上隨後一年以齊辛為筆名的中共局勢的分析文章,開始了我寫政論的生涯。但實際上,這些文章若不是麗儀起初稿,也是經過與她討論後的分析。署名「齊辛」,諧音「齊心」,也是「齊齊辛苦」之意。多年後,司徒華還問我,當時是否有特殊管道向我提供資訊,才寫出齊辛的文章,我對他說,真是沒有;實際上都是麗儀在大陸生活、觀察、體驗,從看到的事實中推斷其中的原委,而產生的分析。其實在大陸生活的幹部,大都看到極左派的禍害,只是不敢言而已;而香港和海外,因為與大陸隔絕,沒有真切體會,所以連司徒華,都以為我們有什麼內幕消息。

    李怡不是我的本名,是六十多年前與麗儀談戀愛時取她名字的諧音而用的筆名,一用六十多年,已成為本名了。六十年多來,在政治運動不斷的前二十年,她受到不知多少壓力、磨難、鬥爭,迫她與我分離。但她堅持自己的選擇,對我不離不棄;後三十年麗儀伴李怡同行,對我的寫作生涯有著關鍵的影響,署名李怡或齊辛的文章也淌著麗儀的心血,有著她的支援與直接的助力。

    1974年麗儀來港,我們一起生活了34年,她2008年離世。這34年一起生活,也同所有的夫妻一樣,有過不少的爭執。但許多人都知道,面對巨大災難,夫妻大都能夠同心,而在許多小事情上,卻往往爭吵不休,甚至彼此下不了台。而我們的情形是,一旦遇到爭執,就彼此都會想到我們的過去,覺得再怎麼不和,能夠在一起已經很難得了,可說是幾生修到的福分。這種相依相惜的關係,也許是上天對我們分離20年再重聚的回報。(47)

    圖1,1958年到寶安縣初任中學教師;

    圖2,1974年與兩女兒來港前在深圳水庫留影。

    (《失敗者回憶錄》在網絡媒體「matters」從頭開始連載,網址:https://matters.news/@yeeleematter)

  • 幹部經歷怎麼寫 在 辣媽英文天后 林俐 Carol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6-18 22:39:42
    有 105 人按讚

    好消息分享一波!

    俐媽今年教的北一女高三畢業學生李學姊,今年以優異成績錄取台大、政大,也同時錄取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俐媽向學姊邀稿,分享她申請北京、清華⋯大學的經驗,讓學弟妹將來申請時受惠,她不但馬上答應,隔天就送來稿子!神效率!

    非常感謝李學姊🙏🏻🙏🏻
    教導到你們,願意大方做經驗傳承,是我的福氣❤️❤️
    —————————————————————
    🔎申請大陸學校

    📍我的申請狀況
    社會組學生,申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上海財經大學。
    我原本以為自己要指考,所以直到學測成績公布才匆匆忙忙的上工,導致三、四月都塞滿事情,同時還要顧好段考跟平時成績。整段路走來絕對不算輕鬆,甚至努力也並不等同回報,但從中真的可以學到很多,也給自己一個好好認識大陸學校的機會。
    *由於各校規定不一,以下經驗分享我會以大部分學校的相同點為主,個別學校的特殊要求如果有需要可以再問我~

    📍申請時程
    每間學校的申請日程不盡相同,以下以我有申請的學校為主。
    二月底~四月初:準備各校初審資料
    四月中~五月中:各校公布通過初審名單
    五月初~五月底:各校複審
    六月初~:放榜

    📍參考網站
    ▪️中國留學社:https://www.chinaeducenter.com
    網站裡的「中國留學綜合討論」討論區會有很多同屆考生、學長姐交流,遇到問題都可以在上面發問,通常學長姐都很樂意解答。其他諸如歷屆面試題目、各校初審通過分數也可以在上面找到。

    ▪️夏潮聯合會:http://www.xiachao.org.tw
    上面會有港澳台聯招的報名資訊!

    ▪️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信息網(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https://www.cdgdc.edu.cn/xwyyjsjyxx/xkpgjg/
    具有公信力的學科評估,各類學科的評估結果從A~C都有,可以透過這個網站了解申請學校的優勢學科及劣勢學科,作為申請時的參考。

    ————————————
    🔸初審
    需要準備的資料:個人陳述(自傳)、活動及得獎經歷、申請材料掃描件
    其他可能要求繳交的資料:推薦信、幹部經歷、自我介紹影片
    *實際要求以各校招生簡章為主

    📍個人陳述:
    每間學校都有字數限制(大多數都是1500內,上財是3000內),跟台灣的自傳最大的差別是不太需要排版,也不需要插入圖片。個人陳述是我最早開始動工也是最花心思的部分,前前後後反覆修改很多次才定稿。我會非常建議學弟妹找學長姐或老師幫忙看、給你建議,自己寫的時候總會有盲點,多聽別人的建議比較能夠看清楚全貌,如果是有大陸申請經驗的學長姐也可以過來人的經驗給你更準確的建議。

    📍活動及得獎經歷:
    我申請的其中三間學校有數量限制,精挑細選你覺得最有利於申請的經歷上傳!因為每個人的經歷、申請的專業都不一樣,這裡就不贅述哪些值得放上去、哪些不值得,如果自己沒辦法選出來的話也可以跟師長或學長姐一起討論。

    📍申請材料掃描件:
    這個環節主要需要注意的是系統可能會有單個檔案上傳大小限制或總上傳檔案容量限制。另外也要注意系統接受的檔案格式,通常都是pdf、png、jpg、jpeg。雖然這個環節看似輕鬆但是實際整理起來會覺得超累,所以建議寒假就可以開始掃各種證件(身分證、台胞證、學生證)跟獎狀、證書、成績單等等,開始申請之後就不用花那麼多時間處理這方面的雜務,獎狀證書掃描檔也可以用在個人申請。

    📍初審建議:
    ▪️密切關注各校招生網。每間學校公佈招生簡章的日期都不一樣,可以把目標學校的招生網加入書籤,定期查看(我在三月的時候幾乎每天都看一次)
    ▪️找到信賴的師長或學長姐幫忙。如果認識在大陸、甚至是在目標學校讀書的學長姐最好,除了可以詢問申請的經驗,也可以請學長姐站在校方的角度給予個人陳述的建議。如果沒有認識的學長姐也沒關係,可以詢問對你有一定程度了解的師長是否方便幫你看自傳,或許老師能看見你從來沒發現、且值得寫進自傳的亮點。
    ▪️千萬不要拖到最後一刻才上傳。例如人大的系統就是提交報名資料之後才會生成報名表,請你印下來給校長簽名,但事前完全不會知道有這個步驟。所以建議學弟妹在每間學校的deadline前三天就提交報名,以防出現任何未知的狀況或是系統問題。
    ▪️有任何問題直接問招生辦公室。我在申請浙大時需要提交學測成績公證資料,在網路上看到的資訊是可以去大考中心申請,不一定要去公證人事務所;後來寫信問浙大招生辦,招辦老師卻說只接受事務所的公證成績。申請大陸學校的資訊很雜,可能遇到的問題也不少,當你不確定資訊是否正確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詢問招生辦公室。
    ▪️管理好自己的時間。申請大陸學校的日程通常會跟學測個人申請重疊(明年個人申請時程延後,可能會比較少撞期),如果兩邊都有申請的話時間管理就顯得很重要。確定學校要求繳交的資料後可以訂下進度(什麼時候以前完成什麼項目、最晚幾月幾號提交申請⋯⋯),我的方法是寫在週計劃本裡提醒自己。

    🔸複審
    分為面試跟筆試,由於大部分學校僅要求面試,所以以下針對面試部分分享我的經驗。
    *上財沒有複審,直接以書面審查決定錄取名單。

    📍面試:
    跟台灣很不一樣的是,我在大陸學校的面試幾乎沒有被問到專業題,比較常見的反而是機智問答,現場抽題現場回答。這部分沒有特別的訣竅,畢竟反應力跟知識是日積月累的,要在短期內培養不太容易。建議可以多練習講話,平常在學校跟也要申請大學(不論大陸或台灣)的同學一起練習、進步,學習如何應對沒辦法發揮的問題、將擅長領域的問題回答得淋漓盡致,回答時尤其注意自己的表達邏輯。
    其次,在面試前至少瀏覽過一遍申請學校的歷史、特色、校訓、校友等等,我被不止一間學校問到這類型的問題(跟其他學校有什麼不一樣、認識哪位商界校友等等)。申請動機除了要準備為什麼選擇去大陸念書、也要留意一下自己申請的專業。申請大陸學校時通常可以填不只一個志願的專業,但是通常填到後面都會出現最後幾個專業跟自己的第一志願專業領域落差很大的情況,建議也準備好一套說詞跟教授解釋為什麼這樣排志願序。
    最後,自我介紹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能夠準備的部分,每間學校不論是團面還是個面都會要求中文或英文的自我介紹,不一定要背稿,但至少腦中要有架構,才能在面試時有條理地講出來。

    📍複審建議:
    ▪️相信自己。不要被其他學校的錄取狀況影響,面試算是很主觀的測驗,每間學校想要的學生都不一樣,而且大陸學校的面試通常很友善(與我在台灣的申請狀況相比)盡力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面以及想錄取的渴望,相信教授一定會看到的!
    ▪️熟讀書審資料。很多學校都會從個人陳述或是活動經歷裡問問題,可以特別著墨於你學到什麼、跟你填的專業有什麼連結等。
    ▪️密切關注報名網站、電子郵件。像北大就是在報名網站裡告知初審通過狀況、面試相關事宜、錄取與否等等,如果不常查看很可能錯過訊息;其他學校則多會寄信通知學生申請進度。你沒辦法預料學校會怎麼通知最新消息,所以每天花點時間檢查信箱、登入報名系統,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想申請大陸學校 該從哪裡著手
    📍學測前
    全力衝刺學測!大陸學校的初審通過與否很大一部分是由學測成績決定,就算通過標準(頂標/前標/均標),還是有可能要跟其他考生比較級分高低。

    📍寒假
    估分出來覺得機會很大的話,可以開始準備整理、掃描資料及擬出自傳草稿。這時候也可以瀏覽各校網頁,訂出目標學校和保底學校。

    📍開學後
    關注各校網頁,隨時掌握申請進度,初審和複審的建議如上。

    最後,有些部份的準備我沒有寫那麼細是因為跟準備個人申請差別不大,而個人申請的準備攻略已經有很多資料,所以我沒有再特別提一次。港澳台聯招的部份我沒有特別研究,不過論申請難度聯招絕不比學測申請容易,想查找相關資訊的話可以多上中國留學社網站爬文。如果以上還有不清楚的部份或是想針對個別學校問問題的話都可以私訊問我,祝學弟妹逐夢順利!

    #俐媽學子經驗分享
    #此篇值得收藏
    #成功屬於及早佈局即知即行的人
    #台大明明風雲錄

  • 幹部經歷怎麼寫 在 基隆好議員 鄭文婷律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4-10 11:00:05
    有 96 人按讚

    4月2日 #台鐵太魯閣號 發生出軌事件,當時我正在南榮公墓協勤消防局每年固定的供水服務,適巧總隊長帶領許多義消弟兄們來探班,他們告訴我們太魯閣號發生意外,局長及許多打火兄弟臨時趕回局裡整裝準備出發到花蓮協助救災工作,這就是我一直以來認識的消防弟兄,有災難發生的時候,一定立刻放下手邊的工作趕赴救災現場。

    幾天後從新聞媒體上看到法院讓包商 #義祥工業社 負責人 #李義祥 交保,當時我心中碎念著讓這個人交保後,是不是就正好讓他去脫產呢?隔天從媒體上得知檢察官抗告成功,順利讓李義祥收押,當時我還在想著地檢署能夠以這樣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補強證據,維護正義的精神,確實令人感動。至於花檢的檢察長 #俞秀端 雖說在我20多年的執業生涯中,不時會聽聞到他的名字,但老實講印象也僅止於認真辦案,勿枉勿縱而已。

    這幾天看到作家 #須文蔚 撰文對她的描述,著實讓我打從心底佩服她,我想這樣勵志的故事是值得讓我們大家多多認識這位 #霹靂女檢座,因為我深信相較於政治口水我們的社會會更愛這樣的感人故事!
    ——
    以下引用作家須文蔚的文章

    ▍焦炭能熔融黑金──霹靂女檢座俞秀端
    須文蔚 撰寫

    [前言]這幾日看見花蓮地檢署檢察長俞秀端堅毅的身影,拖著傷痛的腳處理太魯閣列車事故。特別是堅持抗告,讓花蓮高分院撤銷交保裁定發回重裁,花蓮地方法院裁定李義祥羈押禁見。這就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請傳閱分享俞秀端的故事。

    我們要真相!請大家支持俞秀端檢察長!

    ▎崩塌的青春礦坑

    一九九二年冬天,俞秀端在台大醫院十二樓的病房看著窗外,夜色像散戲時舞台大幕匆匆遮蔽一切,不遠處的汽車、路樹、建築一瞬間都塌陷在黑暗中。才二十六歲的她,罹患紅斑性狼瘡已經十六年,數不清的急診、住院、化療,別人的青春是充盈著戀愛、事業與歡笑的礦藏,而她的青春礦坑裡不但空空如也,更不斷發生災變,把她埋進了暗無天日的地層深處。

    她剛剛做完關節固定術,把關節裡損壞的組織切除。骨科醫生安慰她:「手術後,走路會較不方便,以後能站就不要走,能坐就不要站,能躺就不要坐。」她完全不知道還有什麼幸福可言?化療讓她掉光了頭髮,長期服用類固醇,使得一張臉臃腫不堪。動過手術後可以拄著柺杖走路,但是免疫力過低,無法癒合的傷口,彷彿呲裂的大嘴,嘲笑著她。

    十歲發病後,生活裡總是充斥著血色。她因為血小板過低,經常流鼻血,鮮紅的鼻血繼續淌著,一、兩個小時都停不下來。好幾次,老師只能匆匆忙忙去叫媽媽,要媽媽趕快送她到大醫院。

    病房從此成為看守所。她沒有犯錯,循規蹈矩過日子,但每隔一陣子總是會「再犯」。有位醫生看過驗血報告後,憂心忡忡地告誡:「要小心,如果自發性出血在腦部,那就是中風。」在沒有全民健保的年代,要維護她懸絲般的性命,父母只能舉債來付醫藥費。雪上加霜的是,一九七八年礦場倒閉了,十三歲就當礦工的父親讓老闆倒了好幾個月薪水,母親為了生活只得去找親戚借錢,父親覺得沒面子,於是經常爭吵。國一的她決定休學,早上跟父親去市場賣菜,下午到工廠做工,裁縫、平車、高周波……什麼工作都不拒絕。到國中補校復學,考上北一女夜補校,從中興法商法律系前五名畢業,卻完全沒有體力考高考。她咀嚼苦澀到二十六歲,從樂天知命,到全然絕望。

    俞秀端望著已經黑暗下來的街景,窗戶上、病房裡,慘白的燈光映照出她憎恨的自己──乾枯的假髮,浮腫的臉龐,沒有表情的面孔。她問影中人:「如果是這種毫無品質、看不見未來的生活周而復始,那麼生命該不該繼續?」無助的她,接連好幾天都想著:「該不該打開窗,往下跳?」

    ▎溫情打開心內的門窗

    妹妹俞秀美調皮的笑容突然出現在鏡子一樣的窗上,這個也想當律師的妹妹,始終陪伴在身邊,在她不良於行的時候,當她的雙腳。
    俞秀端望著妹妹北一女的制服,想起自己也穿過一樣的綠衣黑裙,只是學號不是金黃色,而是白色的。日間部早上八點上課,下午四點下課。她則是準時結束工讀,下午五點上課,晚上九點半下課。就在北一女夜補校,她遇見了簡易老師。

    高三的三民主義,本以為是一門八股的課程,沒想到簡易卻火力四射,又有深刻的內涵。不管是民主、憲政制度的講解,或是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差異,簡易把政治哲學的精要條陳縷析;舉的例子,多半都是時事的、批判的政治衝突事件,尤其是民主戰車朱高正。

    對乖乖牌俞秀端而言,實在很難忍受有人可以搶麥克風,拉扯其他的民意代表,但是簡易總愛質問她們:「如果有一個人,他打了你一巴掌,又踹了你好幾下;結果盛怒之下的你回了一巴掌。可是媒體偏偏只報導你打人,你們覺得公平嗎?」

    「公平嗎?」這句話好像一巴掌,敲在她不經世事的心靈,讓她隱隱作疼的覺得:正義不是那麼單純,事情不能夠只看片面。簡易更經常鼓勵選擇社會組的學生讀法律和政治,因為台灣要民主,要多一些青年去投身新秩序的建立,本來就想當律師的她,自然更認同了這條道路。

    秀美要離開病房前,從帆布書包裡,拿出一張卡片,晃啊晃在她眼前:「誰寄來的?是情書嗎?」

    她一把搶過來,從方正而陽剛的字跡上,判斷應當是簡易老師。其實同學們並不知道,簡老師和她同病相憐,私底下總不斷為她打氣。知道她住院,特別叮嚀:「秀端,你一定要讓自己覺得,你會跟別人不一樣。不要覺得別人生病了會衰弱、癱瘓或死亡,你就一定也會步上同樣的路。記得,你、我都是獨一無二的。」

    俞秀端望著妹妹離開病房的背影,突然好想和她一起闖進司法界。父母、家人和老師們的關愛,就是治癒她絕望的藥方。

    她決定從坍塌的礦坑中打開一個出口,讓陽光照進來。

    ▎窮人也應該得到公平的待遇

    二○○一年冬天,俞秀端在台北地檢署的辦公室裡,斟酌一個竊盜案件,究竟還要不要調查下去,還是乾脆起訴算了呢?

    案情很簡單,一個有竊盜前科的嫌疑人,偷了一台速利車的車牌,遭到逮捕後,辯稱是車主要他去拆解的,可是車主卻向警方表示,並不認識嫌疑犯。像這樣的案子,對任何一個檢察官來說,不過是一個月上百件新收案件中的其中一件,辦大案讓人亢奮,小案件總難獲得關注。這個案子已經開很多次庭,嫌疑犯沒有錢和解,沒有錢繳交罰金,但又找不到他口中的車主「阿雪」。或許是嫌疑犯很誠懇,讓她覺得事有蹊蹺,讓案件淹沒的心告訴她:「應該趕快起訴結案,這樣的證據一定會判有罪!」但她不打算聽話。

    她也沒有聽爸爸、媽媽的話去當律師,賺大錢,改善家計,而是選擇了累人的司法官。一九九五年她切除了脾臟,從此讓脾臟不再去破壞血球。病情穩定後,定下心準備考試,先後通過土地專業代理人、公務員高等考試、律師高考及司法人員特考,隨後接受第三十五期司法官訓練;一九九七年底分發到台北地方法院檢察署擔任檢察官。究竟一個竊盜前科犯偷了一張車牌的小案子,為什麼會讓她斟酌這麼久?

    辦公室裡同事走動著,成堆的卷宗上面傳來彷彿市集的喧囂聲。她想起國中休學後和爸爸在板橋賣菜,有一個地痞流氓經過攤子,順手拿起一把菠菜問道:「一把多少錢?」
    「一斤三十塊。」
    「拜託,怎麼會這麼貴!」
    「你看!」秀端爸爸得意拿起新鮮的菠菜:「尚青的!一點也不貴。」
    「幹,你賣菜為什麼要幹譙人?」他拿起攤位上用來切冬瓜用的長刀,作勢要砍父親。
    「冤枉啊!我沒講啊……」父親忙著解釋,旁邊的鄰居也趕緊過來阻止這個挑釁者。俞秀端躲在父親的身後,用手貼著他的背,由於緊張,可以感受到平日堅毅的父親在刀光下,還是忍不住顫抖著。
    流氓看到父女倆蒼白著臉,看看四周趕來助陣的攤販,冷笑一下,放下刀,就揚長而去。俞秀端心裡感覺莫名的屈辱,她吶喊著:「為什麼善良的人,竟然要無端接受挑釁與欺負?難道只能束手無策,就因為我們只是個小老百姓?窮人也應該得到公平的待遇啊!」

    回過神,她重新分析速利車牌失竊的案子。

    速利是裕隆汽車在一九七四年推出的國民車,到了九○年代末早就在道路上絕跡了。嫌疑人一再強調,是一位快搬家的女性車主阿雪,要報廢汽車,於是交給他一把起子,要他在三重市的某個街角取下車牌。當他拔起車牌,卻讓一個男性車主扭送警局,警察完全不採信嫌犯的供詞。開了很多次偵查庭,就是沒有定論。俞秀端靈機一動,從嫌犯的供詞中整理出幾條線索:那個區域有沒有一位叫阿雪的中年婦人剛搬走?阿雪的名下有沒有一台速利轎車?

    三重管區的警察並沒有因為這件案子小,就怠忽職守。經過挨家挨戶的訪查,真的找到阿雪,也證明嫌犯所說的都是真的,一切都是誤會。在偵查庭上,俞秀端看著阿雪,心裡想著:「好險,檢察官真的是人,不是神。」隨即做成不起訴處分書,避免了一場冤獄。

    她把速利車牌竊盜案的不起訴處分書寫好,蓋了章,掩起卷宗。走出地檢署時,打算快步回家,抱抱孩子,講一個醜小鴨變天鵝的故事給他聽。

    ▎焦炭也能熔融黑金

    三十五歲的俞秀端並沒有料到,還有更多的重大案件與風暴等著她。在司法改革的風潮下,她成為最先實踐交互詰問制度的檢察官,幫司法院拍過交互詰問的示範影片。她在北投纜車案,成為第一個偵訊馬英九的檢察官。她也沒有想到,日後會起訴內政部次長,甚至當選十大傑出青年,備受媒體注目。

    二○○七年初爆發震撼社會的力霸案,當時在台北地檢署忠組的俞秀端專辦黑金貪瀆。她很快就發現王又曾的兒子王令麟不但是力霸案共犯,同時也有掏空東森集團的嫌疑,於是積極展開偵辦。
    一個女子擔任檢察官,除了要有福爾摩斯的精明,更需要有不畏強權的勇氣。六月十四日,俞秀端和其他幾位檢察官合作,一共發出二十九張搜索票,上午八點帶領檢察事務官、調查員兩百人同時分頭進擊,在東森集團的關係企業辦公室、王令麟的住家等地進行搜索。

    俞秀端很快從複雜的企業會計資料中抽絲剝繭,認定這位擔任過立委的富商確實涉嫌掏空企業,於是連夜向法院聲請羈押。經歷一個晚上的辯論,王令麟幾度落淚,爭取法官的同情,沒想到在十六號的清晨八點,地院做出准許王令麟以新台幣一億元保釋金交保的裁定。既失望又憤怒的俞秀端回家簡單梳洗一下,急忙又進了辦公室,在不知裁定書內容的狀況下,寫抗告書。

    抗告書在十六日中午前就寫好,送進高等法院,她繼續找證據、傳證人。沒多久,收到地方法院的裁定書,於是繼續寫抗告補充理由。寫到一半,已經擔任法官的俞秀美很貼心地送晚餐來,給姊姊打氣。一路加班到晚上十點鐘,疲倦不堪的俞秀端在卷堆中接到先生打來的電話:「弟弟發燒,快要三十九度了。」

    忙著手邊案件的她無神地問:「那怎麼辦?」

    先生淡淡說:「我已經帶他去看醫生了,你去忙吧。」

    掛下電話,俞秀端的眼淚止不住掉下來。

    十七日一早傳來好消息,台灣高等法院撤銷地院准予交保的裁定。俞秀端創下司法史上「即時抗告」的紀錄,在二十四小時內逆轉了法院的裁定,讓台北地院必須再開庭審理,把已經步出看守所的王令麟,以犯罪嫌疑重大且有串證及湮滅證據之虞,諭令羈押禁見。
    由於能夠順利收押王令麟,東森案的偵辦就勢如破竹,最後證實王令麟、王又曾、其親屬與集團幹部涉嫌重大,共同掏空力霸集團與東森國際資產新台幣四一二億元。

    在八月十三日下午台北地檢署的記者會上,台北地檢署襄閱主任檢察官林錦村面對閃個不停的照相機,和十幾台即時轉播的攝影機,向全國關心本案的民眾朗朗宣讀起訴書的重點,痛批王又曾父子是一丘之貉,視國家法律如敝屣,對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具體求刑二十八年,併科罰金十億元。

    林錦村對記者說,承辦這個案子的俞秀端檢察官嫉惡如仇、辦案嚴謹,聲押被告的獲准率很高。他指了指堆滿記者會現場卷宗的資料,提醒大家,別忘了俞檢座是一個孩子的母親,從一月到八月,從力霸案到東森案,她帶領的團隊一直沒有休息過。為了趕辦東森案,俞秀端曾經五天睡不到二十個小時,三歲的兒子有次凌晨醒來,看見突然回家的媽媽就撒嬌說:「媽媽都不陪我,是不是不疼我了?」

    坐在一旁的俞秀端彎下腰,不想讓攝影機和照相機拍到她的眼淚。現場的記者受到感動,紛紛放下手中的筆和相機,報以熱烈的掌聲,向這位從沒落的煤礦山區走向台北的「霹靂女檢座」致敬。
    在掌聲中低調躲開鏡頭,這位貌似研究生、清秀與溫婉的女檢座,其實像煤炭一樣,給地熱煎熬了漫長時光,雖然貌不驚人,但燃燒起來,卻能夠熔融鋼鐵。面對黑金,她更有著無比的堅毅與細緻,讓世人見識到:正義有著無堅不摧的力量。

    ▍人物小傳
    俞秀端(一九六六年~),出生在台北縣雙溪鄉的礦工家庭。一九七五年罹患紅斑性狼瘡,國一就因健康因素休學,陪父親賣菜,到工廠做工。積穗國中補校、北一女中補校、中興大學法律系畢業。沒有因為病痛而放棄她的理想,一九九五年先後通過土地專業代理人、公務員高等考試、律師高考及司法人員特考。通過第三十五期司法官訓練後,一九九七年底分發到台北地方法院檢察署擔任檢察官。先後擔任過婦幼專組、檢肅黑金及重大經濟犯罪專組檢察官、基隆地檢署主任檢察官、台北地檢署主任檢察官,法務部長辦公室主任檢察官,現擔任花蓮地檢署檢察長。曾偵辦信義區電梯之狼案、國華人壽違法貸款案、中興銀行王玉雲父子違法放貸案、力霸弊案、台北市道路維護工程官商勾結弊案、北投纜車弊案,都以無比魄力,深獲社會矚目,二○○五年榮膺中華民國十大傑出青年。

  • 幹部經歷怎麼寫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4-17 19:00:01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5/04(六)或 06/16(日)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哈克工作坊】~讓你的存在,成為別人想親近的禮物~06/29(六) & 06/30(日)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897

    [ 7/21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08/1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0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你有沒有遇過一種人,好像在他的概念裡面,就只有「黑」跟「白」;「是非」是非常分明的。而這個「黑」跟「白」之間,是沒有任何的模糊地帶,沒有「灰階」。

    他不僅是這樣子看待世界、看待自己,他還把這樣的標準,套在他身旁能接觸到的每個人身上。

    有時候,你會覺得跟他在一起相處挺好的、挺有確定感的;但是有時候,你卻會覺得好像是被他綁架了,而這個綁架就叫做「道德綁架」。

    比如說吧,你可能去吃了一頓大餐,然後貼上社群網站。於是呢,他就在下面留言,他可能是一個非常關注社會福利議題、非常關注弱勢的一個人。

    他可能就留言說:「你知道嗎?你吃大餐所花的費用,可以餵飽多少個非洲的孩子,讓他們避免飢餓,甚至於活下來?」

    在你看到留言的那一刻,你的心情想必很複雜吧!你似乎沒有辦法說他是錯的,但是呢,你會覺得非常的不舒服,而且你也不知道他到底對在哪裡。

    如果你被這種人毒害過,或者是你不太確定,自己是不是那種人,有沒有毒害別人?沒有關係,先跟你講個故事。

    這個故事是這樣喔,有一個國王,非常重視幹部、非常愛惜人才。

    他就對宰相說:「古往今來,所有的政治幹部,都是拿著儒家的教材自修而成,但是過往的這些人才,都是自己閉門造車。」

    「所以呢,我現在要進一步要成立一個訓練機構,造就這些政治人才。」所以訓練班成立了,非常多人參與。

    國王呢,每隔十天就親自前往,跟這些人訓話。講的是三皇五帝啊、四維八德啊;過了一年之後,學員都結業了。國王親自頒發畢業證書,然後按照各自的狀況,去派與他們官職。

    國王還特別召見了第一名畢業的學員,這一個人25歲,形象非常的好、也非常的聰明、心地也非常的善良。

    他的每一個考試科目都拿了滿分,而且呢,他把國王的每一次訓話,一字不漏的記下來。如果你是國王看到這樣的人,當然是龍心大悅、印象深刻。

    所以囉,大家都公認這個學員是狀元,而這個狀元到了吏部,就是負責管理官職的這個部門來工作。

    他工作非常的努力,但是過了不久,他跟上級因為對於這些官吏的考績問題,發生了爭執;他認為上級的行事風格,違反了國王的訓示。

    那這件事情鬧到國王也知道了,於是國王就說:「他在吏部,沒有好好發揮的空間,那就把他調到戶部,管理戶口。」

    接著呢,他在戶部幹了幾年。每一年呢,因為稅賦公平的問題,而都跟戶部尚書、他的頂頭上司做很多爭執跟討論。

    他還引用了國王在訓練班講過的話,堅持要戶部改變很多的制度跟規則,讓這個戶部尚書喔,感覺到非常、非常的頭痛。

    所以呢,又鬧到國王那裡了。國王很無奈,所以呢,把他調到工部,負責工程建設的部分。

    他在工部又做了幾年,他訪查了很多的弊案,一口氣舉發了六件工程的舞弊,三件工程設計的錯誤。

    這工部尚書嚇壞了,以為國王派人來找自己的麻煩,所以呢,他連忙磕頭謝罪,還要辭職。

    而國王呢,慰留工部尚書,接著又把狀元掉到了兵部。就這樣子喔,這個狀元幾乎所有的大衙門都待過了,也到了四十多歲,可以說是一事無成。

    終於有一天,國王又召見了他,國王還是很疼愛他;所以,用一種家長的口吻開導他,跟他說:「你的年紀也不小了,經歷了這麼多的歷練,為什麼依然處處跟人格格不入呢?」

    你猜這個狀元怎麼說?他跟國王說:「陛下,我就是按照你的話在做的啊!這一切都是你教我的啊!」

    結果啊,國王一聽馬上板起臉孔,從此以後就不甩這個狀元了。這狀元非常的苦悶,於是呢,他找個算命師算命,把他心裡的話都對算命先生說。

    最後呢,他嘆了一口很長、很長的氣,他說啊:「我都照著國王的話去做,可是呢,我卻混不下去。」

    這個算命先生哦,看著這一個狀元看了很久,終於開口告訴他,他告訴狀元說:「國王他老人家,也不能按照自己說的那些話去做啊!他如果照著自己說的話去做,他老人家也混不下去喔!」

    好的,這個故事跟你說到這裡。如果回到今天的開頭,我談的那樣的人,用非黑即白的角度,看待所有的人事物;在心中呢,有絕對的標準、絕對的對錯。

    我說喔,這樣的想法,拿來當成是自己性格,跟修養上面的修煉非常的好。但是呢,如果把它拿來去要求別人,那他很有可能就會造成一個狀況。

    除了像這個故事裡面,談到的這一位狀元之外,其實他最重要、最關鍵的問題就是,他幾乎是活在一種叫做「真空的認知」。這個狀元他知道的對跟錯,他有放到實際的現場,去執行、去操作嗎?

    其實我自己是個創業者,我很清楚,我心中當然有所有事情的最好標準,最對、最應該要怎麼做。可是公司要前進,大家要活下去,我在過程當中,我是必須要妥協的。

    而妥協的過程當中,我怎麼樣不偏離自己的信念,又怎麼樣能夠維持我的方向,一直朝向我要去的地方。這中間需要有很多、很多的選擇,也需要有很大、很大的彈性啊!

    就像是一個醫生的訓練,為什麼要有實習?如果你把醫學院所有的書讀完,全部把它背起來你就會行醫。那我說實在的一點,現在的死亡率應該會很高吧!

    為什麼要實習呢?因為你只有實習,才會知道現場發生什麼事。

    今天你要幫一個病人去做治療,他有太多、太多現場的狀況,它不是傷口固定在那裡的。可能會有病人的感受、有他的喊叫、有家屬…等等的部分。

    那更不要說,這一個病人本身跟你在教科書裡面,學到的那些典型狀況有差異的部分。人啊,是有很多的個別差異;更不要說人群跟團體了。

    所以呢,千萬不要陷入一種「真空的認知」,更不要拿自己在真空認知底下,所學到的對或錯來要求別人;這樣子很容易就會變成是一種「道德綁架」。

    所以,希望你能夠把道德標準,你所學到的對跟錯,當成是一種自我的修養。這也就是「律己以嚴,寬以待人」的最重要關鍵。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無論是我們的線上課程還是實體程,在我們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我很期待,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 幹部經歷怎麼寫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7-04-26 12:17:53

    本集主題: 恍如昨日版畫展 林玉雯專訪
      
    恍如昨日的生活痕跡 藝術家林玉雯的版畫實驗室引領當代版印潮流
      
    喜愛挑戰自我的藝術家林玉雯,堅持著「不想和別人一樣」努力在創作上突破、實驗性與原創性的結合之中,呈現出不凡的當代風采
      
    一路走來始終如一 林玉雯從小便熱衷於學習藝術
      
      「從我有印象開始,創作是我唯一堅持到現在的事情。」來自彰化的青年藝術家林玉雯,自小因家裡環境的支持,曾經在才藝班修習過鋼琴、舞蹈、繪畫等課程,自認對音樂及舞蹈三分鐘熱度的她,對於繪畫的熱情卻始終沒有更改過,追求藝術的那股熱,依然持續燃燒至今。
      
      「那時遇到帶我入門的恩師,課餘時間教導我畫畫,竟不肯收我的學費。」因此從幼稚園時便跟著老師學畫,下課時順路老師還會送她一程。然而,在藝術的道路上家人是最堅強的後盾,特別是林媽媽;總是鼓勵她走自己的路。當時高中畢業後,林媽媽一路陪著玉雯從彰化來到台南,應考七技制度的各種考試—直到今天,玉雯滿懷感謝的說:家人的支持,對她而言真的很重要!

    學藝路上家人與師長的支持 成為創作路上的最大動力
      
      憑著自己的努力與家人的陪伴,玉雯順利考上七年制的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在校期間開始自具象的寫實技法學習;按部就班的從基礎扎根,玉雯也因此接觸到眾多媒材,最根本的素描、水彩、國畫不能少,陶藝、紙漿也親手下去試做,後來在課堂上學到抽像畫風時,由於授課教授的教導,讓她相當享受創作過程。「原來我可以很開心地創作啊。」以至於後期選組時,林玉雯選擇了專攻抽像,她認為這樣能夠在創作時充分的抒發自己。
      
      經歷了六年的平面繪畫洗禮,找到自己創作風格的林玉雯還在尋求突破;原本在校就修習過版畫基礎課程的她,曾在兩三年前看了一場版畫展覽,突然間打破了她對版畫既定印象的認知,原來版畫還有這麼多不同版種的呈現;其實相當地多元性,再加上受到研究所指導教授的引導,以及校內版畫所齊全的設備讓她能逐步的摸索。「我想塑造一種跟別人不一樣,且又讓人驚艷的風格!」熱門程度不及主流繪畫的版畫,對玉雯來說是個很不錯的選項。
      
    併用版結合一版多色手法 挑戰媒材也樹立了自我的創作風格
      
      在版畫創作的版種選擇上,林玉雯使用了併用版做為主要呈現手法,當初經由指導教授的帶領之下,她以自己較熟悉的版種來嘗試做併用。「併用版困難的地方在於同時使用不同的版種壓印,除了融會貫通熟悉的版種以外,相對的技術性也會提高。」因著版種的複雜性,需考量到不同版種的特性該如何使用,步驟為何?操作上如何突破?思考著怎麼才能達到想要的畫面效果。「相對的也開拓了更多的畫面的可能性!」併用版不僅是單一一種版種,較其更具豐富性;能夠在細微中看到更多的層次,這樣的特性也是林玉雯相當喜歡的。「我喜歡挑戰的感覺,不管是學習或者是創作,這種樂趣讓我想要繼續做下去!」
      
      了解併用版的特色後,玉雯在版畫印刷上則是採用了一版多色的技法,這種技法其實是來自英國版畫家海特發明的套印技法,是用酸水和凹版工具在版面形成幾個高低不同的面,再使不同稀稠之油墨,經各式軟、中、硬質滾筒附在版面,所造成油墨互斥或重疊演色的效果。「我一開始就對這種特別的技法很有興趣!」,曾觀摩過部分較保守技法的學長姐作品,因為想讓自己的風格獨樹一格,便相當努力在一版多色的技法學習上,不斷地嘗試更多創作上的可能性。
      
    融版畫於生活之中 藉由不斷的對話在創作中發現自我
      
      對於林玉雯來說,版畫其實是一種間接性的創作方式,透過不停地醞釀、發酵,創作過程中細膩與精準的刻畫;她將言語注入於畫面與之對話。斑斕絢麗的色彩,萬千變化的未知型態,藉由不斷的畫面重組,她企圖帶領大家探索一個幻象寓意。林玉雯認為:冷與暖的「溫度」,交織也交雜在複雜的思維當中,即便她身處在虛實交錯的「空間」裡,還是能辨別出那虛構畫面中,來自於內心—那坦然流露而出的感動。
      
      創作之於林玉雯,就像是紀錄記憶的溫床一樣,伴隨時間的流逝而逐漸淡忘的溫度,試圖藉由壓印後的痕跡;捕捉與描繪。她追尋著「未知」的灰色地帶,就像是一個不斷追求完美結果的實驗家,半突破、半創作的逐步前進,玉雯也透過材質語言的轉換;在色調與肌理兩者之中注入情感。而創作中迷惘的思緒,經由時間的輾轉流逝,反而更加清晰。
      
      「想要被看見,換一個城市、換一群人,試著離開原本習慣的舒適圈。」林玉雯如是說。指縫中彷彿還能嗅出那油墨所殘留下的刺鼻,感性的她望著佈滿顏料的手掌心,那是種被喜悅所充滿的感受。凝視著創作,腦海中任由思緒盤旋、纏繞,玉雯也試圖在找尋一絲連結的共鳴。「創作」每分每秒都在腦海中醞釀,空白的圖面中,層層的堆疊與延伸。(文:金車文藝中心)
        
        
    林玉雯簡歷:
        
    學歷:
    2014,學士,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系,目前正就讀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研所 ,擔任中華民國版畫學會 活動幹部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