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年數合計法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年數合計法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年數合計法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898的網紅投資新手輕鬆看懂財報名詞,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遞延所得稅負債(Deferred Tax Liabilities) 遞延所得稅負債的產生,簡單說就是因為財報跟稅報上的計算有所差異,而根據方向不同,可能產生「遞延所得稅負債」或「遞延所得稅資產」。 最常見會造成此差異的應該就是固定資產的折舊。折舊的計算方式並不只一種,而不同的計算方式會讓折舊費用...
年數合計法 在 投資新手輕鬆看懂財報名詞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遞延所得稅負債(Deferred Tax Liabilities)
遞延所得稅負債的產生,簡單說就是因為財報跟稅報上的計算有所差異,而根據方向不同,可能產生「遞延所得稅負債」或「遞延所得稅資產」。
最常見會造成此差異的應該就是固定資產的折舊。折舊的計算方式並不只一種,而不同的計算方式會讓折舊費用在各個會計期間的分配有所不同。
比如說直線折舊法會把折舊費用平均分攤,而加速折舊法則會在前期提較多折舊,後期提較少折舊。
政府為了鼓勵公司進行投資、購買固定資產,稅報上所使用的折舊方法可以不同於會計財報上所用的折舊方法。因為若前期提較多折舊費用,可以使利潤降低,進而達到少繳稅的目的。
但是前幾期報較多的折舊費用,後幾年能報的折舊費用就會較少(同一個機器設備能提的總共折舊金額是一樣的),所以後幾年須繳的稅就會較多。
所以說,稅還是要繳的,只是早繳晚繳的差別。前幾年稅報提較多折舊費用,使真正繳出的所得稅減少,就會產生遞延所得稅負債,也就是遞延到之後的期間才進行繳納。
舉個例子說明:
柴柴公司買了一台機器,價值$100,000,預計使用5年。財報上使用直線折舊法,稅報使用年數合計法,則各年折舊費用如下:
直線折舊法 年數合計法
第一年 $20,000 $33,333
第二年 $20,000 $26,667
第三年 $20,000 $20,000
第四年 $20,000 $13,333
第五年 $20,000 $ 6,667
可以看到第一、二年,稅報提較多費用,所以可以少繳稅。但第四、五年,稅上的費用會大於財報上的,所以所得稅會較高。而兩種方法五年合計所提折舊都是$100,000,所以要繳的稅原則上也是一樣,只是早繳或晚繳的差別。
年數合計法 在 巴菲特投資學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最近有人問我
1990年12682~2485的慘痛經驗
~~
2019/05/26台南歷史有約傳承之路
就從當年
看一看自己
35歲的投資智慧
01 習慣:看盤是最糟糕的投資方式
02 好公司年數合計法/壞公司修正法=還本年限
03 1990年的業內聰明投資人
注:
會算不如不會算的時間複利奇蹟投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