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年度稽核計畫審計委員會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年度稽核計畫審計委員會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年度稽核計畫審計委員會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政變後的寧靜夏午,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反核也必須知道送出核四燃料棒的後果── 【台電破產,或是台灣的信用破產】 先講一個故事。 在馬政府時期,反核團體千方百計阻止用過核子燃料的乾式貯存,也不准台電送出國外進行再處理。 2016年1月,蔡英文勝選,確定政黨輪替。同年4月,以黃國昌服務處主任郭慶霖為首的北海岸反核行...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500的網紅林佳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1)日林佳龍委員在教育及文化委員會質詢故宮院長馮明珠時表示,故宮向為台灣之光,然在媒體上呈現的負面新聞卻不斷,殊為可惜。林佳龍委員強調民主時代一切應朝透明化,包括審計部和立院預算中心長期關注的消費者合作社商品販售收入未回歸國庫,及前年龍藏經遭員工盜印等問題,現網路出現販售故宮門票,在在顯示故宮的...
-
年度稽核計畫審計委員會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2-10-02 10:23:35今(1)日林佳龍委員在教育及文化委員會質詢故宮院長馮明珠時表示,故宮向為台灣之光,然在媒體上呈現的負面新聞卻不斷,殊為可惜。林佳龍委員強調民主時代一切應朝透明化,包括審計部和立院預算中心長期關注的消費者合作社商品販售收入未回歸國庫,及前年龍藏經遭員工盜印等問題,現網路出現販售故宮門票,在在顯示故宮的內控稽核機制出現了漏洞。
林佳龍委員拿出網路拍賣網站擷取的資料詢問馮院長,對於故宮門票在網路販售一事是否知情。馮院長表示不知此事,故宮人員則稱去年曾要求網路賣家將門票從販售頁面下架,並由同仁負責隨時上網稽查,至今天為止未再發現。這些門票的序號被刻意遮蓋,林佳龍委員質疑究竟有多少門票流入網路販售?錢進了誰的口袋?這批神秘的門票又是誰在販售?馮院長表示依照故宮的政策,每月會提供員工幾張門票,提供其眷屬免費參觀。
門票應視同有價票券,林佳龍表示故宮的業務報告和預算書透漏些許端倪,參觀人數與門票收入之間出現落差,100年度參觀人數已達385萬人次,但當年度門票預估數為297萬3,380張,若以100年度實際參觀人數,每張門票100元計,收入應為3億8千5百萬,而當年度決算數僅3億3千2百萬,兩者相差5千3百萬。林佳龍更點出故宮長年低報門票的預估數,101年度為328萬7千張票、102年度門票則為358萬3,890張,竟比100年度實際參觀人數少,難道故宮預估參觀人數會持續遞減嗎?門票收入究竟流向何方?林佳龍要求故宮進行行政調查,否則不排除將此案另送監察院。馮院長表示預估人數確實不該遞減,並強調門票販售若真涉及不法,一定會查辦到底。
林佳龍委員批評大故宮計畫儼然成為大浪費計畫,今年4月間經建會審議原則支持該計畫,而行政院於6月間函復「依經建會意見辦理」,故宮則稱希望能於102年9月獲得行政院核定,亦即該計畫尚未奉核便偷跑,然故宮100年至101年兩年間已編列51,000千元(102年再編列184,000千元),原計畫內容和開發順序均已數度調整,且戰且走的做法,顯見政策之粗糙,浪費公帑,林佳龍呼籲故宮應先釐清及追究相關人員疏失之責,俟審慎研議後再提出相關計畫和預算送審。
林佳龍質疑故宮文物藝術發展基金儼然成為小金庫。101年度「業務成本與費用」項下的「行銷及業務費用」,全年度預算數為6,399千元,分配數3,349千元,目前實支數卻高達123,77千元,超支比例驚人,林佳龍委員要求馮院長盡速查明究竟那些支出項目暴漲,及是否與前院長有關。
林佳龍點出故宮預算編列的另一問題,故宮耗電量極大,今年5月電費已調漲,但102年度編列水電費編列35,346千元,比101年度編列35,697千元還少,林佳龍委員笑稱應頒發故宮省電達人的獎狀。故宮會計主任表示電費是按行政院核定的額度編列,不足之處會再向行政院爭取預算。林佳龍委員直言預算根本是編假的,從預算書和報告可窺知故宮業務千瘡百孔,文化藝術工作應做好經營管理,否則大故宮即便能完成,恐也無法順利經營,建議故宮應審慎檢討計畫,調整目標,據以執行,否則大故宮未來將成為難以處理的爛攤子。
年度稽核計畫審計委員會 在 政變後的寧靜夏午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反核也必須知道送出核四燃料棒的後果──
【台電破產,或是台灣的信用破產】
先講一個故事。
在馬政府時期,反核團體千方百計阻止用過核子燃料的乾式貯存,也不准台電送出國外進行再處理。
2016年1月,蔡英文勝選,確定政黨輪替。同年4月,以黃國昌服務處主任郭慶霖為首的北海岸反核行動聯盟,立刻配合「準官方」改口,宣稱他不是反對乾貯,而是露天乾貯太危險,改成室內乾貯就安全。
2016年9月,原能會要求台電將已經蓋好的乾式貯存場,由目前的露天式改成室內式,並且必須在貯存桶外,再加上金屬護箱。
■ 插曲
說到這裡,我不小心睡著做了一個夢。
夢中的我在新北市核安委員會上,見到宜蘭人文基金會的陳錫南董事長,多次要求播放他製作的影片,說明某家廠商的一體成形金屬護箱安全又可靠,台電必須全部更換為該型金屬護箱。
我跟陳錫南起了口角,他嗆聲核安委員會有黃士修就沒有他。過了一段時間,我接到通知,拜託我把核安委員位置讓給另一位較溫和的專家,我也就笑笑不說話。然後就醒了。
■ 突然多出的三百億元虧損
對台電來說,此舉屬國際財務報導準則解釋(IFRICs)第1號「現有除役、復原及類似負債之變動」第4段所述情況。
2016年12月,台電公布重大訊息,補列除役成本負債準備311.63億元,其中增加反應器內核燃料資產29.70億元,核能發電後端處置費用估計變動數281.93億元,列入該年度損益。
這筆費用把台電上半年獲利全部吃光,該年度的核能發電成本也暴增為往年的兩倍以上,不明所以的人還以為核能很貴。
不知道是不是湊巧,在詹順貴投下關鍵票通過深澳電廠案引發爭議的隔天,台電就公布了核四廠的1774束燃料棒確定送回美國原廠拆解的消息。
各大新聞媒體忙著報導深澳電廠的爭議,比較少在追蹤核四燃料棒這條線。(其實有一家電視台記者有問我這一段,但後來似乎沒有播出。)
大家可能沒想到,送出核四燃料棒的後果,遠遠大於深澳電廠的影響。
■ 非核家園就是全民買單
2017年1月,電業法修正案三讀通過,追加第95條第一項「非核家園條款」:核能發電設備應於中華民國一百十四年以前,全部停止運轉。
言下之意,便是核一二三廠不延役,核四廠也無法啟用。
核一二三廠的建廠費用已折舊攤提完畢,問題不大。由於核四廠處於封存狀態,已投入的2838億元,目前仍然被列為資產,而非負債。如果確定報廢不用,就必須討論這筆帳該如何處理。
解決方法不外乎有二:「政府編列特別預算」或「分攤電價逐年回收」,兩者皆等同全民買單。
當時朝野正因前瞻基礎建設計畫8年8800億元吵得不可開交,政府不可能再撥個3000億元特別預算給台電紓困,所以自然傾向漲電價的方案,但這又碰觸到蔡英文總統十年不漲電價的承諾,政治上同樣敏感。
2017年6月,台電向經濟部提出分攤至電價的建議,經濟部也初步同意。隨後消息曝光,初估工業大戶每戶需多付758萬元、家庭用戶每戶需多付5600元,果然引起廣大民怨反彈,經濟部長李世光緊急澄清尚未拍板定案,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則直接否認相關訊息。
擱置兩個月之後,發生815大停電事件,大家也就忘了這事。
■ 變成核四守門神的民進黨
把核四廠成本攤提到電價的方案,前提是核四要維持在資產狀態。早在2016年7月的立法院臨時會上,時代力量便打算全數刪除核四封存預算13.56億元,當時竟然是由民進黨不分區立委陳曼麗擋下,最後只刪了5億元。
要知道,陳曼麗在馬政府時期,還是主婦聯盟董事長的時候,可是最激進反核電與反核食的社運人士。當上立委之後立場大轉彎,維護核四封存預算、提案開放日本福島五縣食品,都是由她親手貫徹黨意。
2017年11月,台電編列核四廠資產維護管理預算8.5億元,時代力量又打算全數刪除,也是民進黨團以人數優勢否決該提案,改為只酌減1億元。原本規劃三年的核四封存計畫即將於年底到期,也因此變相悄悄展延一年。
為什麼民進黨不敢直接判核四廠死刑?因為它們很清楚,如果不繼續編列封存預算,核四廠就必須報廢,台電恐將破產,動搖國本。
■ 不是隨便你玩的國際會計準則
政客們互相演戲是一回事,實際上能不能做是另一回事。
送出核四燃料棒是很嚴重的問題,重點不在核四能否存續,而是核四燃料棒一旦送出,再加上政府多次表示核四廠絕對不會重啟,根據國際會計準則(IASs)第16號「不動產、廠房及設備」第7段,已不符合「(a) 與該項目相關之未來經濟效益很有可能流入企業」條件,故不應認列為資產。
即使政府辯稱,核四可能整廠出售或轉型綜合火力電廠,其資產仍可堪用,根據國際會計準則第36號「資產減損」第9段,「企業應於每一報導期間結束日,評估是否有任何跡象顯示資產可能有減損。若有任一該等跡象存在,企業應估計資產之可回收金額。」
由於核四廠運轉發電的使用價值已被否定,可回收金額只剩變賣設備的一點殘值,資產減損也會將近三千億元。更重要的是,除非政府帶頭公然違法,否則就必須廢止原先興建核電廠的土地徵收,重新進行興建火力電廠之徵收程序,阻力異常巨大。
待到電業法第95條規定的2025年非核家園,台電更負有將核四廠除役的現時義務。由於核四廠並沒有發電,不像核一二三廠已提撥40年的核後端基金,所以必須另外撥一筆經費,將除役成本認列負債準備。
此處還不計台電多次重大違約,對國際商譽造成的減損損失。
■ 比台電破產更嚴重的問題
無論如何,台電都必須認列這筆鉅額虧損。可是台電絕對不會做,因為一做就破產。負責查核簽證的安侯建業會計事務所也不會主動做外部稽核,因為會得罪政府。至於主管我國公司營運與財務監察的經濟部和審計部,更不可能動作。
所以我們一次賠上國營事業的公信力、會計稽核制度的公信力、政府機關的公信力,最終導致台灣在國際上的公信力消失殆盡。
核四廠的發電量是深澳電廠的整整兩倍,沒有空污。核四廠啟封所需的時間,以及後續的成本,都比重新蓋一座燃煤電廠低很多。
若以同為無碳的潔淨能源相比,再生能源平均成本每度5元,核四廠每度發電成本不到2元(反核團體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認證),每年發200億度電,一年就節省600億元。三千億元的建廠成本,核四廠只要商轉五年就能賺回來。
蔡政府卻寧願毀掉核四廠,也要選擇深澳電廠,對國際投資人傳遞了台灣政府缺乏理性與成本概念的訊息。
■ 試計算瘋狂的半衰期
蔡政府高喊要注重空污與碳排問題,一面管制生煤,卻一面蓋燃煤電廠。在空污日益嚴重、反核遊行由二十多萬衰減到數百人的情況下,執意解體核四廠、大舉興建火力電廠。
面對社會大眾強烈反彈聲浪,掩耳盜鈴地宣稱反核是全民共識,一意孤行。這凸顯出蔡英文總統的治理毫無章法、制度蕩然無存,整個國家的信用不復存在。
好了,現在你知道為什麼我要推動廢除電業法第95條第一項、終止非核家園條款的以核養綠公投了吧。
年度稽核計畫審計委員會 在 無限期支持黃國昌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影片】
2016.05.12 立法院第9屆第1會期 財政、教育及文化委員會 第1次聯席會議
質詢內容:公視獨立性、公廣集團是否留華視及華視蓋飯店活化計畫進度
質詢委員:黃國昌
列席受詢:文化部常務次長許秋煌、公視總經理丘岳、審計長林慶隆
發言時間:09:36:27 - 09:49:32
老師表示,自己在學者時就很關心公廣是否落實公共化理想,
公廣是屬於國民團體,經營自主,不受干涉。
🎯曾發生許多政治力介入公視獨立性之事。
有立委罵:(老師不具名)
你們不知道誰執政嗎?公視新聞竟然還在罵總統?⬅ 國民黨吳姓立委,推測為吳育昇
若你們不改變,我們就要動手,「拊拊重來」!⬅ 國民黨大黨鞭林益世
2008年公視預算凍結
2009年6月公共電視修法董事由11-15名增至17-21名,
改變董事結構,違法改選董事長。
⬆以上相關請見附註⬆
附註1 http://goo.gl/RtvfQ9
附註2 http://goo.gl/pmlkWh
附註3 http://goo.gl/pNP2Ut
附註4 http://goo.gl/6BP6CC
🎯2009年12月10日監察院院會通過吳豐山監委對新聞局糾正的報告,
報告表示,...變相主導審查委員推舉作業,致令審查委員會組織未臻完全合法「鑿痕斑斑,紊亂體制」。
🎯台北地方法院103年度訴字第820號判決,
文化部賠償被以非法假處分禁止行使職權的公視董事長鄭同僚以及董事。
文化部:仍上訴中
老師表示,
若到時確定文化部判賠,文化部需組成調查小組,
當初做違法決策的人,他必須自己賠這筆錢,不可由納稅人買單。
質詢華視相關業務時,
因公視董事長請假,總經理5月剛上任,對各種狀況均不清楚。
老師表示這樣難以質詢。
🎯華視經營非常糟糕,
去年3月董事會決議成立研究小組,慎重考慮華視是否還適合作為公廣集團成員。
請書面立即回覆研究小組的進度。
🎯2012年華視內部稽核已發現,
營業收入與開立發票有2600多萬的差異。
審計長表示已委託會計師調查,尚不知道差異原因。
老師對於到2016年到現在還不知道表示驚訝。
財報內控出現了這麼嚴重的疏失,接下來該如何追究?
公視總經理回覆正在調查,報告會送立院。
🎯華視資產活化蓋飯店的計畫,文化部已退回公視。
文化部:應會由下一任公視董事決定。
老師要求公視的提交計畫與文化部的回函一併提供立院參考。
🎥影片連結:
http://youtu.be/T0oP3BPCrBg
🎥四季影音:
http://youtu.be/HEJveWhI2jw
🎥立法院IVOD:
http://ivod.ly.gov.tw/Play/VOD/88659/1M
📝逐字稿:
http://goo.gl/ZnGv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