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回顧】
構築美術音樂夢 藝術人的教育與未來
近年來,除了中小學以及普通高級中學教育課綱規定需有音樂、美術等藝術相關領域課程,促使越來越多家長「望子成龍」,選擇讓孩子額外學習才藝如古典音樂、繪畫等,望他們有更多元的發展。2019年,文化部通過《文化基本法》,確立政府重視台灣藝文產業發展方針。在...
【新聞回顧】
構築美術音樂夢 藝術人的教育與未來
近年來,除了中小學以及普通高級中學教育課綱規定需有音樂、美術等藝術相關領域課程,促使越來越多家長「望子成龍」,選擇讓孩子額外學習才藝如古典音樂、繪畫等,望他們有更多元的發展。2019年,文化部通過《文化基本法》,確立政府重視台灣藝文產業發展方針。在文化意識高漲的社會氛圍下,為藝文產業注入更多活水、營造健全的產業環境,仍有一段荊棘路要走。
▪️菁英式培育
自小學教育開始,許多學校皆設有音樂科班,專門培養音樂專才。專攻古典音樂研究的音樂播客主持人謝玲達提到,台灣音樂班獨有的教育體系,拼音練習與聽寫實唱等訓練系統非常紮實,造就許多懷有「絕對音感」的音樂人才。
大眾對於「絕對音感」的刻板印象依舊停留於天賦異稟的音樂天才。她表示,透過後天訓練也能練就此本領。與歐美教育系統不同,在台灣集中菁英式教育的培養下,大部分音樂班學生皆有「絕對音感」。不過,她點出這樣的教育模式,存有弊端。因為這將限縮青年未來發展,學子在鑽研樂器和樂理時,將會不把注意力及焦點置於其他領域,或面臨畢業後出路受限的問題。
MUZIK閱聽古典樂副總編輯連士堯論及,在台灣,每年都有幾百名音樂系畢業生,但是職業樂團各個樂器的缺額一年平均不到二位數。台灣古典樂產業市場太小,要進入職業樂團,除了頂尖技術,也需要人脈與機緣。樂團中若剛好有人退休,才有機會透過考試遞補進入。
▪️教學實務少 難無縫接軌
即使沒有計畫投身職業樂團,大部分音樂系學生可能都曾有過成為唱片封面人物的夢想。謝玲達認為,業界與教育間壁壘分明,最可惜之處在於學界並沒有錄音、混音、製作歌曲及唱片公司運作方式等相關知識,「步入職場社會才會真正了解,通常只有在國際比賽得過獎,被唱片公司選擇為簽約對象的概率才會大大提升,並且背後有經紀人支持、行銷、包裝。」夢想與現實間,其實存有巨大鴻溝。
藝術產業的另一門大學問——美術,在台灣的教育系統有著與古典音樂相似的問題。繪畫機構創辦人陳怡靜表示,申請美術相關大學科系的術科考試範圍,只包含素描、水彩、國畫、書法。孩子步入大學前,非術科考試的項目,畫得再好也毫無用處,因此許多設計、漫畫人才的藝術夢即被扼殺於搖籃。
「可以另外開闢一扇門,不要讓這些專才被消失。」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教授王瓊麗建議,學府應制定特別招生或選才管道,讓擁有特殊專長的學生,免於因特定科目成績不好而止步於象牙塔門前,埋沒優秀人才。
與音樂產業市場對比,美術科系畢業後出路相對廣泛。陳怡靜說明,除了美術教師、平面設計師等眾人皆知的美術行業外,包括餐廳、網拍,甚至是大企業如台積電等行業,皆需美術人才。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學生洪以如認為,當今社會越來越多與數位科技掛鉤的美術工作,學生在求學階段應進修科技技術,培養第二專長,提升核心競爭力。
▪️擴大補助 盼皆受惠
台灣藝文產業未來發展,政府與政策推行也是極重要之環節。台北市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祕書長謝毅弘解釋,相較於往年,文化部所提供的補助措施逐漸上升,如青年創業的貸款申請、裝置藝術及文化展演資金津貼。過去台灣文化補助政策對象只針對少數的大型團體,近年改以雨露均霑的方式。每年數萬件申請案中,平均50%至60%能成功獲得補助。
「一般年輕人不清楚如何申請。」洪以如坦言,自己在學生時期並沒有接觸到政府相關補助資訊,並且在業界累積一定作品後才有機會使用。謝毅弘表示,2019年《文化基本法》通過後,文化部持續努力於今年七月推出《文化藝術獎助條例》修正草案,其中包含擴大補助項目,目標是讓更多藝術人才,不分年齡、個人或團體,皆能受惠。
▪️美國提倡一人一樂器 日本古典樂融入生活
相較台灣音樂科班的制式化教育,其他國家提供更為多元的音樂學習模式。擁有紐約大學留學經歷的謝玲達分享,在美國的中小學,提倡「一人一樂器」的教學方式,學校提供五花八門的樂器種類,讓孩子們自由摸索。高中之後,則有聽寫、樂理等專業課程,讓真正對音樂有興趣的學生繼續專研。她指出,美國平均上課時間短,孩子能利用課餘時間自由摸索,確立未來志向。
「日本將音樂融入日常生活中,值得台灣學習。」連士堯表示,參加社團是日本校園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學生投注很大的心力在音樂社團活動,藉由社團親身體驗,才會真正了解成為職業演奏家的艱辛,進而激發對職業演奏家的尊重及關注。
他國的音樂教育將古典音樂普及至大眾層次,創造出特別的業餘音樂家文化。謝玲達解釋,業餘音樂家的定義為過去曾學習音樂,並持續熱愛音樂的人。他們不以音樂為本業,各自有其他正職工作,但會不定期合作舉辦音樂會,這在美國是相當普遍的現象。
在日本,舉辦管弦樂嘉年華是家常便飯。連士堯以自身多次造訪日本的經驗分享,除了職業、學生管弦樂隊,甚至連警察隊、消防隊都會組織管弦樂隊,經常在音樂節、地方大遊行表演。因業餘音樂家都擁有穩定收入,也成為音樂生態圈裡,經濟能力足以贊助職業音樂家的族群。這些現象反映他國成功將古典音樂融合於一般大眾的日常生活,與台灣差異甚遠。
想知道更多完整內容請至小世界網頁看看!也可以追蹤小世界新聞的Facebook喔!
#古典樂 #美術 #藝文補助 #音樂 #乙醇編
平面設計課程政府補助 在 左楠青年 蘇博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影片內容轉載於20191001東森新聞
#高雄市青年局是真利多還是假空殼?
高雄市青年局的綜合業務如下:
一、綜合規劃科:青年發展政策、青年參與國際及兩岸交流與體驗學習、公共參與平台建置、青年居住多元協助方案等事項之綜合規劃、執行、督導及相關法規之研修暨有關研考、法制、 財產、採購、出納、文書、檔案管理、資訊管理、職工及臨時人員管理等事項及不屬於其他科之事項。
二、創業輔導科:青年創業基地營運、創業輔導課程、新創事業業師諮詢輔導、創業競賽及論壇、創客人才培育、創業社群交流等事項。
三、資源整合科:青年創業發展基金管理會組成及運作、青年創業資金投資及補助、青年創業貸款,帶動多元創新,全方位協助青年取得相關 資源等事項。
在此筆者個人有部份的想法跟意見:
一、請問青年創業基地營運設置的地方為全高雄10個公有市場共152個攤位,給予創業青年年租金10元去體驗創業,請問青年局有設想過哪些行業是適合在「公有市場」內創業的,大部份青年喜歡的電商營運模式在哪?有曾試想過電商的崛起,是造就商圈萎縮的原因之一嗎?若有思考進去了,所以高雄市在青年局成立後,考量的還是庶民經濟嗎?
二、在高雄市青年局成立處,明明身旁就有左營的眷村軍用保留地及中油宿舍及廠區,都可以進行溝通而創造極大的產值,怎麼不試圖去突破,作莊的不見得要由市府。例如:中油的廠區可以直接轉型成創新能源發展區,試圖發展新型高效能車用電池或研發各項能源科技,除了這是高科技較無空污等創新產業外,相對也是高薪的就業機會。而中油的宿舍區有完善的就學及公共設施,部份具歷史意義的宿舍可留下做為中油發展歷史見証的一部份,另一部份可打造成社會公宅提供弱勢及當地工作者宿舍租用。左營眷村則可發展全台最大的眷村文化園區,相對在創新跟創意上提供給青年發揮空間。
三、看看世上成功打造年青人多的聚落,多半都跟流行商圈以及交通便利也脫不了關係,這兩個地方都有現有的捷運及公車站,只要搭配上日後交通接駁車的設計,靠近世運主場館旁的中油宿舍可發展大型複合式飯店,便利國際活動舉辦時的便利,順便規劃地下平面停車場,亦可在豪雨或颱風季節防範成為蓄洪池。簡單的利用週邊即可成為超大型的科技城、社會公宅、運動空間、流行商圈及文創園區的完善機能。
四、機車龍頭工業,光陽機車在高雄,市府是否沒人留心到這件事?電動機車已成未來十年間不可漠視的一部份,光陽機車一直根留高雄,雖然在電動機車的發展上就是能源管理的部份落後Gogoro,但在造車工藝上絕對沒有失分,若能利用機會與光陽機車或更多造車工業例如:裕隆納智捷,一起在能源創新的議題上發揮,是否能創造更大的產值呢?更不致於落後歐美中日等工業大國,說不定以優異的台灣人材能創造出另一片天空。
五、高雄在地技職學校及大專院校的科系設立及人材養成是成為高雄在未來在地化人材的一大出口,透過對未來的職缺及產業需求,實質針對所需人材進行養成及培訓,減少企業人材上的缺口。
六、青年局的業務不應只是資金出口,資金在創業是很重要,但只要有合作銀行配合,青年局協助背書即可,其實銀行要的只是風險管理,若有政府的背書下,當然核貸容易,其它只是利率與貸款額度的問題。至於到底能放款多少,全看政策推動而定囉!
七、若青年局的設立有部份是為了能讓年青人回鄉或就地置產生子,庶民經濟不會是首選。能給年青人安居樂業的環境才是第一,蔡政府的基本薪資與時薪的提升已突顯很大的問題,無法決解就業及低薪,反而造就更多只能發出基本薪資的中小企業搖搖欲墜。在大多數人的薪資都是高於基本工資的情況下,應先想辦法引進國外企業入資,最快的方式就是減稅。同時針對稅法修正,推動稅法正義,企業在不增加負擔的情況下,先減輕稅賦的沉重,才有能力再談加薪。
當然,以上只是筆者一廂情願的想法,施辦的機會及中間需要面臨的問題可能不止只有筆者所談的部份,但事在人為,做這件事成功的機率總比素人沒資源參選的機率高吧!
#高雄市青年局 #高雄市813左營區世運大道100號
#新手老爸素立委
#蘇博廷 高雄市第三選區(左營、楠梓)立法委員擬參選人
政治獻金專戶
彰化銀行左營分行(009)
帳號 8251 50 019743 00
戶名 109年立法委員擬參選人蘇博廷政治獻金專戶
#2020選票革命 #未來自主決定
#認同博廷請幫忙追蹤轉發分享按讚~🤜🤛
平面設計課程政府補助 在 創業台槓 Startup Talk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槓私塾 實況】3/8(五)【台槓私塾】征服人心的魅力包裝術!包裝設計力與品牌行銷實戰班
「消費者買的包裝,是你品牌的載體,而消費者買的不是你的產品,而是對品牌的認同。」
「包裝,是唯一能讓消費者100%感受的媒體,也是乘載品牌的載體。」今天的課程,由中華平面設計協會榮譽理事長/麥傑廣告創意總監-陳進東老師前來教導我們包裝與品牌之間有什麼樣的相互關係?包裝,將如何傳遞品牌價值?
小東老師說到,過去有15年都在做「設計」這件事,以設計師的角度去賣創意。但後來搞懂,商品的真正決策者並不是公司,而是消費者。因此,以品牌策略的角度去思考,更能做出符合你要賣的對象、定位的包裝,也讓包裝不只是單純只是包裝商品,而背後是具有品牌策略的意涵,扣緊並正確傳遞品牌信念的。
而老師認為,「包裝可以傳達商品文化、提升產品附加價值,也是品牌形象的再延伸。」大量案例帶我們了解如何進行品牌與包裝的發想,挖掘出每個品牌獨特的品牌資產,讓資產成為包裝的靈感來源與要素,傳遞品牌理念與文化。老師更進一步以乖乖、樂事...等多項包裝與行銷案例,讓我們了解如何讓商品透過包裝、創意,產生有趣的附加價值,引發話題與再次行銷的機會。
而至於美學與商業如何兼具?生硬的產品與包裝,如何產生情感投射呢?後面的內容文字就不足言述了,下次想要一起學習,請將我們的粉絲頁設定為「搶先看」,未來我們會有更多活動,只要看到喜歡的,就趁早報名!
【這次沒跟到?下次優先通知你】https://goo.gl/forms/4pU3I6aaFkFsk2Ji2
【台槓近期活動&課程】https://goo.gl/cczqEG
【加入LINE,獲知最新課程講座優惠/政府補助/行銷創業資訊】http://line.me/ti/p/%40ang8554m
平面設計課程政府補助 在 創業台槓 Startup Talk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創業台槓@台南 實況】創意到創造!轉型&新創設計都必修的產品之道
「做產品設計前,先找到你執著的點!」今天的活動,是創業台槓來台南舉辦的第二場文創主題交流聚會,邀請到「普木山田」的設計師王淑燕老師,以及「土方陶藝(鍾韋震的陶藝世界)」的鍾韋震老師 ,而從模型工廠起家20年的王老師指出,產品設計必須讓自己專注:「這樣作品才不會凌亂。」
王老師認為,許多人在設計產品前,心裡都會有很多想法,但過多的創意反而會干擾心思,而王老師由於必須兼顧原本的工廠工作,因此在時間心力有限下,反而能單純地以自己最擅長的的木工技藝出發,繼而發展出「普木山田」這個已經三歲的新品牌:「當你有執著的點,你的產品就會自然呈現出一個系列。」
從補習班講師轉職成陶藝師的的鍾韋震老師,在創業過程中則是充滿了實驗精神,他的陶藝之路從自己蓋窯開始,至今已經自力蓋了三座窯,且一座比一座好用,「雖然看起來很破舊,但它們真的很好用,而且造價很便宜。」現在他的窯不僅能在三個小時攻上頂溫,還能做到在大馬路邊燒但無煙,這些技術都成為作品最堅強的後盾:「別人要燒五天五夜,我只需要一天,就有了時間優勢!」
而鍾老師的創作過程則與王老師相反,他非常注重土壤在環境中的本質,因此他有一組「意識體」的作品系列,都是把泥土掛在半空中塑形,並在完工後讓地心引力為作品做最後加工,「所以你會發覺這組作品完全沒有平面,但放在地上又會有一個最安穩的擺放方式,好像是泥土靠自己的意識形成的。」這就是創作出各種作品,鍾老師獨創的「自動法」。
活動中還有更多創作的細節,與品牌發展的Knowhow,這些就不足言述了,下次想要一起學習,請將我們的粉絲頁設定為「搶先看」,未來我們會有更多活動,只要看到喜歡的,就趁早報名!
【這次沒跟到?下次優先通知你】https://goo.gl/forms/kJQwG2FLfxV7lM6F3
【台槓近期活動&課程】https://goo.gl/cczqEG
【加入LINE,獲知最新課程講座優惠/政府補助/行銷創業資訊】http://line.me/ti/p/%40ang8554m